导语: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立国之本,民族兴旺的标记,一个国家有没有发展潜力看的是教育,这个国家富不富强看的也是教育。下面是关于教育类的书籍,欢迎参考。
第一:《教育魅力:青年教师成长钥匙》,于漪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中华教师魅力的文化之根
教师的教育魅力是个世界性命题。何为教育魅力,何为教育?在今天,教育工作者特别是青年教师都需要对这一问题进行思考。
《教育魅力》由特级教师于漪主编,直面当下的教育问题,旨在对青年教师进行通识教育。青年教师从走上教师岗位起,就肩负着教书育人的使命。因此,他们必须明白教育的工作性质,知晓教育文化传承的重要性,塑造自己的教育魅力,思考自己身为教师的职业价值。
本书重点关注中华文化,关注教师的代际传承。人类的文明进程为我们留下了无数经典教育思想,东方的孔子和《论语》,西方的苏格拉底和《理想国》,这些都是教育思想的起源,至今仍然具有超越时代的价值与魅力。然而,我们对中华几千年文明传承的教育魅力梳理有限,因此,本书从孔子等先秦智者入手,梳理先秦至两汉唐宋明清那些名垂千古的文化传授者,以及近现代教育大家蔡元培、陶行知,他们的教育思想,他们的教育名言,他们践行的教育范例,这是中华教师魅力的文化之根。
本书提出,今天教师的使命在于使学生能够适应时代的变化,活出生命的意义,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以及承担作为公民的社会责任。教师的事业始终是对人的一生有所影响的事业,教师要经常自问:对学生的影响积极还是消极,有益还是有害,促进其发展还是阻碍其发展?尽管学生不完全被教师左右,但教师的教育会成为一种力量,可引导人前进和向上。教师可能对个体的发展变化造成深刻影响,在转折的关键时刻发挥一定作用。这样的教师,就有了更深层的意义,而不仅仅是知识和技能的传递者。
因此,本书呼唤,每位教师都要修炼自己的教育魅力,不能只满足于日常教学工作。教师是伟大的创造者,勇于去蔽,才能成就真性情;勇于去惰,才能成就真学问;勇于去庸,才能练就真本事。有真性情、真学问、真本事的教师,才是富有教育魅力的教师。
第二:《留一块黑板——与 顾明远先生对话现代学校发展》,郭华主编,教育科学出版社;——一个人和一群人的教育漫话
不经意间,看到了《留一块黑板》,甫看书名,便觉此书犹如磐石,安住大地。近几十年的教育改革好像可浓缩在黑板的变迁中,现在的学校,黑板渐少,白板渐多,断了电,老师便不知所措,教学倏然停止。于教育现代化的潮流中留一块黑板,如同中国城市化中留一处乡村,隐隐然闪烁历史的穿透力。
因为是漫话,系统性和理论性都不强,行文也没有固定模式,似乎想说就说,用书的形式记录一场信马由缰、或轻松或沉静的关于教育的聊天而已。它记录了一个人和一群人对教育的执着与热情。顾明远先生已近90高龄,依然精神矍铄,著书立说,并参与国家教育发展的重大决策。一群人的身份经历各不相同,相同的是对教育的孜孜追求。
它记录了一个人和一群人关于教育的做法及其中蕴含理念的思考。顾先生曾经教过小学、初中,最后成为教授学者,执中国教育之牛耳,以其深厚的文化功底,在中外教育的比较视野下思考中国的基础教育。因此,他对这一群人的各种实践活动及活动中的欣喜郁闷都有切身体会:私立高中的招生游学与高考、公立学校的择校、中小学生的课业负担和课程建设、幼儿园的启智培德、教师的职业倦怠和师德建设……学校是什么?学校不就是由这些问题组合而成的综合体吗?
最让我感动的,是它记录了一个人和一群人之间其乐融融的情谊。顾先生是教育人都景仰的名人,而一群人中的许多人我们都未耳闻。可这种差别并没有阻碍一场教育漫话,而是成就了一场有意义的教育对话。字里行间,我们能够体验到这种情谊。是的,一种基于教育的情谊。
留一块黑板,在繁华落尽之后,我们可以轻轻地给孩子写一个“人”字。教育,有些东西是一直不变的。
回望我的课堂,在我和我的学生之间,不正在进行着一场一个人和一群人的教育漫话吗?
第三:《一盏一盏的灯》,吴非主编,江苏教育出版社;——用心点亮一盏一盏灯
作为教师,会有怎样的幸福与趣味?他们如何获得勇气和智慧?他们是怎样践行和捍卫常识的?带着这些疑惑与问题,一群教师写下了他们难忘的经历与思考。主编吴非对教师同行这样讲:我们也许不重要,但我们的工作关涉人未来的幸福,所以特别重要。
《一盏一盏的灯》是几十位老师讲述的教育故事。它们就像一盏盏灯,以小见大,深入浅出,提炼隽永的教书育人精神、教育教学常识和教师职业道理,展现一线教师的思考与智慧。故事以叙述为主,还原现场或情境,让读者从中感受到教育的爱与责任。每个故事前,都会奉上吴非老师的独到见解:有对故事本身的点评,有对故事细节的有感而发,更有从故事中延伸出的对当前教育的看法。虽然不是吴非老师自己的故事,但故事里的点滴真情和理念正是他所希望传达的。
书中的故事并非单纯地叙述一件事,其中蕴含着教育的智慧。故事里的每位老师与学生相处的方式、教学的方法各不相同,但老师们阅读后,都会感觉在自己身上也曾发生过这些事情:我当时用什么方式进行处理,与故事中的处理方法比哪个更好?我的教学方式有何不足,故事中的教学方式有何可取之处?相互比较,相互碰撞,会迸发出更多教育智慧的火花。
书中字里行间无不在向老师们传递着这样的讯息:写作并不难,只要你不给自己找懈怠的理由;静下心来,先把从教以来印象最深的一件事、一节课写出来,读给你的同行听,读给你的学生听——如果他们的眼睛亮了,你的灯就亮了。当一盏一盏的灯都亮起来的时候,每个人都能感受到作为教师的幸福。
每一个故事都是用心点亮的一盏灯。这本教师讲述的故事,体现着教育教学常识,展示着教育者的思考与智慧,鼓舞着教育同行者。
第四:《重估价值:反思被遗忘的20世纪》,[美]托尼·朱特著,林骥华译,商务印书馆;——为观照当下世界提供启示
《重估价值——反思被遗忘的20世纪》由24篇长书评组成,曾被《福布斯》评为“思考20世纪政治、外交、社会与文化历史的最伟大的著作”,深切地介入现实,评议时事,立场鲜明,有深重的忧患意识,在一系列纷繁复杂的主题之间建立起发人深省的联系。最难能可贵的是,这本书不仅是深刻的,而且是令人愉悦的。
读者热爱作者朱特的理由有很多,其中最大的共识是:朱特的说服力来自于洞察力和道德节制。因为朱特来自于这样一类知识群体:整个20世纪,当世界发生巨变时,他们身处其中,审视世界时,曾经受过的精英教育始终发挥着作用;由于来自东欧和中欧的犹太社群,警惕而审慎,对各种主义持怀疑态度。他们带着挫败感在流亡中坚守悲观和怀疑主义的使命,以西绪弗斯式的信念捍卫挥之不去的记忆,并贡献反思的成果,期望人类能够吸取历史教训从而有所进步。因此,朱特之于历史的在场经历,他的历史研究、他的书写都给我们观照当下世界提供了深刻的启示。
在这本书里,朱特重新考察了一系列重要的知识分子和事件,有已经广为人知但未必真正被正确理解的,如阿伦特,也有本不该被忽视的,如莱维。在揭示这些知识分子对20世纪的重要问题发表重要见解的过程中,朱特令人信服地表述了自己的观点,如此有力,以至于足以重构我们的旧有认识。无论是对人对事,整本书都有理有据,给出了发人深省的判断和见解。2009年,他因“智慧、洞察力和非凡的勇气”获“奥威尔终身成就奖”。
朱特曾说:“历史真正能帮助我们懂得的是,问题的复杂性永远存在。”而阅读朱特,阅读《重估价值》,却令我们深信,即便过往的问题纷杂无绪,但倘以他那般郑重而饱含忧思、理性而不失“理解的同情”进行思考,我们无疑将会获得理解并认识历史的智慧,并经由这智慧无限地逼近那些复杂问题的核心。
第五:《整合式短程心理咨询》,[美]张道龙编著,北京大学出版社;——助中小学心理教师少走弯路
相比于发达国家,中国的心理咨询尚在起步阶段,学校心理辅导也不例外,面临着许多困难。中国传统的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对学生心理的关怀及情商的培养相对薄弱,往往是在孩子遭遇心理困扰甚至精神疾病时,才会关注和真正重视心理咨询。在此大背景下,中小学心理辅导教师自感“处境尴尬”——因为他们要发挥“魔法师”般的专业技能,并非在于一朝一夕的“突击”,也不局限于一招一式的心理学知识。
20世纪70年代,美国家庭治疗师史蒂夫·德·沙泽尔夫妇发现,通过关注未来可以帮助来访者走出过去的困扰,此疗法成为现代的焦点解决短程治疗。
20世纪80年代,美国心理学博士米勒等人将人的“改变”过程分为若干阶段,侧重于破除来访者的阻抗,激发其“改变”的动力,被称为动机面询技术。
1977年,美国精神科医生乔治·L.恩格尔突破具体的心理学技术或流派的制约,提出了被称为现代医学模式的“生物-心理-社会”模式。整合式短程心理咨询,正是基于此,将精神动力学、家庭治疗、认知行为治疗等疗法加以短程化、整合式运用。过去50多年中,这一理念和方法已被大多数美国心理咨询师所接受和采用。正如该书作者张道龙所言:“心理咨询不是教育,咨询师与来访者之间不是老师与学生的关系,不能把心理咨询变成教育为主的工作。”
他指出,中小学心理咨询教师应当是学生的生活策略师,既不能刻板地用对待病人的态度对待来访学生,也不能用枯燥的说教“吓跑”忐忑的来访者;而应整合式地运用多种心理学知识,让他们获取解决问题的方法,在生活中加以应用,促成有益的转变。
第六:《忠告中层——给学校中层管理者的47封信》,郑杰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建构理想的“学校中层”
我们仿佛进入了一个追求效率和规模的时代,当下学校发展中,随处可见速度崇拜、锦标思维和广场冲动。其代价是,教育越来越偏离自身规律,教育改革之路越走越窄,与教育有关的绝大多数人尤其是作为教育从业者的校长、教师,对教育越来越怀疑。
从这个意义上说,这又是一个反效率、反规模的时代(教育时代)。或者说,我们原先基于效率、规模的理论假设和政策设计,正在逐步失效。只是,教育发展和学校发展,都有一定的惯性,且与整个社会文化存在复杂关联,不是一遇到问题就能改变方向的。
对于这一问题,作为曾经的“另类校长”,郑杰也看得很透彻,他深入地探到当下中国教育的底部,逐渐形成他理想中的“学校学”。除了学校制度、学校文化等,他把目光更多地聚焦在制度、文化背后的“人”身上。所以,在完成《给教师的一百条新建议》、《给校长的建议》之后,他又于2013年1月出版了《忠告中层——给学校中层管理者的47封信》一书。尽管他的著述很多,但我还是愿意把这三本书视为他的教育(学校)思考历程的三个关键节点,并放在同一个逻辑链上来谈论。
中层是一个行政概念,但郑杰很明确地把“学校中层”放在教育、教学、教研及其他学校实践活动的现场中来考量,而未拘囿于行政文化当中。同时,他注意把“学校中层”这一群体放在整个社会文化大环境中来考察,放在人的本性、理性、非理性的相互纠缠中来考量,基于各种现实困境提出了一个个“忠告”。比如他说,在世俗化程度如此之高的现实环境下,高声宣扬教育理想,不仅不能赢得教师们的理解,反而会让他们怀疑你的诚实。
在我看来,这47封写给学校中层管理者的信,既是郑杰基于自身经历和经验而提出的47个“忠告”,也正是其对自身生命焦虑感的一种挣脱。
第七:《父母改变 孩子改变》,张文质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为家庭教育目标“正本清源”
《父母改变孩子改变》出版之后,在中小学教师、学生家长中广受好评,在很多报刊、网站上,我们也可以看到来自不同读者群体的、形式不一的书评。
福建师大附中教师李华组织学校的老师一起读了这本书。她说:“‘父母改变 孩子改变’,几乎成了我和我的同事们与学生家长沟通交流时的口头禅。”
一位理发师在读完这本书后,感慨地说:“这本书和别的书不一样,它是站在孩子的立场说话的。”
为什么这本书能够引发读者如此深切的共鸣?原因之一,可能与作者张文质30年来始终在搞教育研究有关。张文质开玩笑说他在教育研究的道路上是“节节败退”:他先是从事成人教育,后来到高中教书,然后开始研究中小学教育,最终才把研究重心转向家庭教育。通过这30年的研究,他认为教育之根本还是在于家庭,以不同视角来看待孩子的成长,也是本书的重要立场。
基于对中小学教育的长期关注,作者发现,中小学生群体出现的不少问题,源头多在家庭教育。从这样的视角,一层一层扩展,本书的核心就在于强调家庭教育的起点,指向“培养一个正常的人”。培养正常人需要相应的方式,所以本书把重点落在父母对孩子的陪伴上,强调父母需要具有对人性的理解力,包括尊重与理解儿童的本然面貌,理解儿童的天然个性,同时,还要努力把孩子引导成他“应然”的样子。陪伴是家庭教育的底线,没有这条底线的保障,孩子的身心、学业方面就会潜藏更大的风险,极有可能出现问题。
本书重在价值引领,重在告诉父母“为什么要这样教孩子”。这一价值判断既是基于儿童的、人性的,也是根据中国当今的现状和问题提出的,作者努力为家庭教育的目标“正本清源”。也就是说,本书的着眼点不是方法论,而是价值论。本书重在反省今天的家庭文化、亲子文化,旨在告诉社会,家庭教育最基本的着眼点是先保证孩子成为一个正常人,然后再来谈如何做得更好。
第八:《曼德施塔姆夫人回忆录》,[俄]娜杰日达·曼德施塔姆著,刘文飞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令人肃然起敬的回忆
布罗茨基说,《曼德施塔姆夫人回忆录》不仅是阅读曼德施塔姆诗歌的指南,更多的意义在于“驱走了黑暗,填补了空白,矫正了误解。其总体效果近乎一次复活逝者的举动……由于这样的精心,由于这部伟大的散文是用诗人的死亡过程和生命质量写成的,因此,哪怕没有读过他任何一句诗的人也能立即明白,这些文字再现的确实是一个伟大的诗人”。
由于诗人的逝去,我们看到了他文学生命的另一种延续方式,通过诗人遗孀耗尽后半生的回忆录写作,通过她从凝练的诗歌技艺转向散文写作。也许娜杰日达成不了伟大的诗人,但是她的写作让我们看到了那个失语时代中许多诗人的生活。那时,所有的写作都变得面目模糊,所有的话语也都变成了时代的隐喻,更不要说诗人的诗歌。而诗人的死亡事件促使他的遗孀,一个原本的画家成为了诗人的代言者。
她的回忆录从诗人的生活中提炼碎片和记忆,重构了那个黑暗时代的精神生活氛围。娜杰日达的评判之所以重要,不是因为她的痛苦独一无二,而是因为她从最优秀的诗歌里获得了滋养。苦难并不是艺术的土壤,苦难会摧毁艺术,杀害艺术家。大恐怖时代里,几乎所有的艺术家都噤若寒蝉,那些敢于直言的人也被驱逐出这个庞大的帝国,但正是他们成就了20世纪最为璀璨的艺术。布罗茨基在海外对其俄国前辈诗人的敬仰和宣传,乃至后来荣获诺贝尔文学奖,在颁奖词中提及他的那些俄国前辈诗人们,某种程度上也是复活了一种被遮蔽和掩埋的伟大传统。
阅读这些回忆,心中不免有一种敬意油然而生,好像只有20世纪的俄国文化才能滋养出这样的文学。我们不知道是那个帝国的残暴成就了这样的“遗孀文学”,还是这种“诗人的散文”成就了那个帝国文学的伟大。
第九:《教师第一课》,朱永新、高万祥主编,福建教育出版社;——教师职业修炼的智慧读本
面对生无所息的职业倦怠,面对教师职业的尊严与价值危机,教师当如何抉择?是自甘沉沦还是自我救赎?阅读《教师第一课》,给人以一种理想再次被点燃的感受,并产生通过促进自身的改变、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的期待。
本书的作者既有朱永新、高万祥、朱小蔓等著名学者,也有徐飞、邵统亮等在基础教育一线从事教育和研究的佼佼者。他们把多年的教育理念和教育心得融于本书,将一批教育大家的教育精华高度浓缩,以通俗流畅的讲述,以简明生动且极富启发性的事例,表达了对理想教师及其成长所需的素养、途径的思考和建议。
重塑教师的职业理想。作者以诚挚的心,怀着理想的热情,站在教育思想家的高度,以充满激情和诗意的语言重申教师职业的使命,重建教师的职业认同,以此激发教师的向上精神。教师应是实践家,在探索中成长,教师要“相信种子,相信岁月”,要在学生心中播撒善良和爱的种子,为学生打好生命成长的底色。
改变教师的行走方式。教师应当是真正的读书人,应让写作成为自己的一种生活方式,借助思考和研究抗拒平庸。书中介绍了孔子、柏拉图、夸美纽斯等9位教育家及其对教育的精彩论述,回答了教育的本质、教育的艺术、教学的艺术、教师的职业生活及儿童的成长等问题,帮助教师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前行。
修炼教师的职业技能。书中概括了为师者不可或缺的心理学知识,学科专业素养的修为、教育科研的方法、如何锻炼口才、如何建立温暧的师生关系,以达到教育教学上得心应手的自由之境。
《教师第一课》,让人走进更为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书写个人的生命传奇,进而书写中国教育的传奇。
第十:《艾丽丝·门罗作品集》(7册),艾丽丝·门罗著,殷杲、张小意等译,译林出版社;——以故事魅力征服读者
在这套“门罗作品集”中,《公开的秘密》其实有点像是一部“概念小说集”:8个独立的故事(或者说每个故事中的女子)背后都隐藏着一个“秘密”。除了这一主题上的巧思,故事人物还互有交集,叙事沿时间之轴穿梭,在现实和回忆之间不断切换,独具匠心的构思,令该书已经具备了长篇小说的密度和深度。对门罗来说,这是她第一部在国际文坛引起强烈反响的作品。书中也不乏名篇,有入选《美国最佳小说》的《忘情》,也有被村上春树盛赞的《蓝花楹旅馆》。
而门罗之所以能被中国读者接受,更重要的原因还在于她小说中故事的魅力。门罗也说过:“我永远都在编故事。”《公开的秘密》第一篇《忘情》讲述的就是一个女人对一个男人漫长的等待,讲述了一场没有谋面的纸上恋爱。《蓝花楹旅馆》讲述了一个中年女人抛弃熟悉的生活,追随抛弃她的丈夫去了一个陌生的城市。在丈夫和另外一个女人家门口的信箱里,她得到了丈夫写往蓝花楹旅馆的信。她住进了这个旅馆,并冒充他要找的人和他通起了信。最后,他知道了真相,在旅馆下大叫她的名字说还爱她。返乡时,在机场商店,她买了个盒子并放了张纸条寄给他:“现在,要不要追随我,由你来决定。”
门罗的故事不仅可读性强,而且描写细节的笔触精准有力,对于读者而言,下一次阅读总能比上一次体会到更多的细节。门罗也表示:“我希望我的故事关乎一段生活,它唤起读者的感受不是判断这个故事是否真实,而是让他们体悟到一种写作所带来的奖励……”
“门罗作品集”包括《快乐影子之舞》、《公开的秘密》、《幸福过了头》、《女孩和女人们的生活》、《爱的进程》、《好女人的爱情》、《恨,友谊,追求,爱情,婚姻》7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