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都要走很多的路,做很多的事,可能要有很多次的深夜痛哭,要有很多次的屡败屡战,才能锤练出一颗强大的内心,我们才有可能接受真实的自我,并做好那个自己。今天小编分享一篇青春励志文章:愿你能做自己,并坦然欢喜,欢迎阅读。
愿你能做自己,并坦然欢喜
文/苏小扬
逢年过节,最怕遇到久未见面的亲戚长辈问我,“你在什么单位上班?多少工资。”“你为什么不考个公务员?”“为什么不去国企工作?”如果我说,“我喜欢现在的生活,喜欢并不稳定的状态,喜欢每一天都有新的挑战”。我可以想见,他们会以一种不可思议的眼神看着我,然后说,“你是不是书读多了,读傻了?”
是啊,我真的书读多了,读傻了,所以我才觉得,为什么社会对成功的定义如此单一,对人的理解如此片面?一个生活着、有血有肉、有思想有情感的人却总被描述成几串数字、某个职位、一些地址。
每一次,亲戚们打听完我的工作,在知道既不是单位又不是国企,又没有非常暴富的收入后,他们会说,“也好也好,年轻就多打拼吧。”凭什么我自主选择热爱的生活,态度努力向上,比起那些过早开始养老或者随便打发日子的人,却只能混个“也好”的评价?
蔡康永最近在视频里谈及自己出柜,说不希望被当作怪物。在很多人的观点里,岂止出柜,不去考公务员、不在适婚年龄结婚、不买房、不生孩子等等,都是奇怪的人类。曾看过一篇文章说,“没有考上公务员教师或者医生,以及不按规矩出牌的众多女性一起,被框到 ‘二流子’的队伍里去了。”真要为作者的睿智拍案叫绝,事实是如此冷酷,却又让人会心一笑。
我们的文化里,并不鼓励每个人不一样,甚至有些害怕不一样的人。人们习惯以地域里划分他者,他们北京人怎么样,他们上海人怎么样。每个人带着他们那群人的标签,好像一张张扑克牌。以至于我们只关注群体特征,而不是个性差异。个性,变成只是当今年轻一代的标签,和极少数违背普遍价值观而活的人。当一个人敢于不一样,敢于去面对真实的自我,敢于说我是谁,而不是我是什么人时,他就注定踏上一条孤独、艰辛的路途。
曾有朋友爱上同性后来问我,能不能接受,会不会觉得很奇怪。我说,不会,你开心就好。因为,假如只是因为你和我不一样,我就觉得你是个怪物,那我自己岂不更是个怪物了?
安吉丽娜·茱莉,如今是公认的人生赢家,美丽坚强、有帅气的好老公,有美好的联合国家庭。但有一次看到写她的文章,标题是《30岁之前不良,30岁之后从良》,着实被标题吓了一跳。从良,是这样用的吗?就因为人家当年疯狂的事没少做,结过几次婚,现在做慈善、事业发展好,家庭也兼顾好,是个好妈妈,就变成从良了?一个人不都是有成长期吗,没有那些疯狂过的青春,谈何阅尽千帆的从容?
假如安吉丽娜生活在中国,可能会被很多人在背后批评辱骂吧。就像王菲,两个孩子的妈,还能在45岁离婚,重新和前男友复合,活得自在随意。这些都是多么与众不同的人生啊,她们活得多帅啊,可是也要遭受着这个社会的不理解、不认可、不善意。
18岁写出《你好忧愁》的弗朗索瓦丝·萨冈说过一句很屌的话,“我相信自己有权自毁,只要这不伤及他人。”她写作、赛马、赌博、飚车、酗酒,甚至还吸毒,并与萨特、法国前总统密特朗有着不寻常的友情,然而依然备受法国人钟爱。做真实的自己,坦然帅气,只要不伤及他人。坚持自我的选择并承担责任,这样的人难道不值得尊重与宽容吗?凭什么要一样才安全?
但在中国,如果没有按那条最常规的中国之路前进,第一个被伤害的人可能是父母。不听话好好读书,不找个安稳的工作,不去相亲,不在30岁前结婚生子,不买房买车,这都是不对的,会被人们认为是奇葩。父母的期望、亲戚朋友的询问、街坊邻居的眼光,都足以慢慢消耗掉你对自我的坚持。
也许真如蔡康永所说,只有当你走到这个行业的顶尖时,才能堵住质疑的嘴,才能让你的父母接受。其实和别人不一样的你,也可以做到很成功。但是,不是每一个做自己的人,都能活成传奇。
我特别钟爱的电影《玛丽和马克思》里,马克思说,年轻的时候,想要成为除自己之外的任何人,可是终有一天,要学会接受真实的自己,它不完美,我们有很多缺点,而缺点是我们的一部分。我们要学会与自己共处。学会与自己和平共处,并坦然爱他,可能是我们一辈子都要学会的命题。无关他人,只关乎自我。当你能接受自己的不完美,并有强大的内心去做真实的自己时,千万人于你只是背景色。
虽然不是每一个真实的自己都那么帅,但每一个人面对、接受真实的自己,勇气都是一样的。都要走很多的路,做很多的事,可能要有很多次的深夜痛哭,要有很多次的屡败屡战,才能锤练出一颗强大的内心,我们才有可能接受真实的自我,并做好那个自己。
愿有人爱你本来的样子,愿世界更多一点宽容,愿你有勇气面对真实的自我,可能真实的自己并不是很酷,但如果你能做自己并坦然欢喜,这不也是活得帅气的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