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青玉案·元夕》教案(精选12篇)
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高中语文《青玉案·元夕》教案

时间:2024-09-18 09:16:53 王娟 高二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高中语文《青玉案·元夕》教案(精选12篇)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高中语文《青玉案·元夕》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高中语文《青玉案·元夕》教案(精选12篇)

  高中语文《青玉案·元夕》教案 1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生平,理解词作的意思,体会作者妙手铺排,渲染气氛的笔法。

  2.理解、品味词中的千古名句。

  3.把握抒情主人公的形象。

  教学重点:

  理解诗歌中主人公的形象

  教学难点:

  王国维三种境界的理解与拓展

  教学器具:

  powerpoint课件教学

  教学方法:

  诵读——鉴赏——分析——背诵——拓展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师:给大家讲一个故事吧。传说在很久以前,有一只天庭的神鸟因为迷路而降落人间,却被不知情的猎人射死了。天帝知道后十分生气,就下令天兵在正月十五日这天到人间放火,准备把人类通通烧死.。天帝的女儿不忍心看到凡间的百姓无辜受难,就冒著生命危险,把这个消息告诉人们。大家听到这件事,都吓得不知该如何是好。终于,有个老人想到一个好办法,他说:“在正月十五日这一天,每户人家都在家裏挂起红灯笼,点爆竹,放烟火。这样一来,天帝就会以为人们都被烧死了。”大家听了都非常赞同,于是便分头去准备。到了正月十五这天晚上,天兵往下一看,发觉人间一片红光,以为是大火燃烧的火焰,就禀告天帝不用下凡放火了。人们就因此保住了生命及财产。后来为了纪念这个日子,因此每到正月十五日,家家户户都悬挂灯笼,放烟火来庆祝。

  传说毕竟是传说,不足为信,可是如今的元宵节仍然是非常热闹的节日。比如我们潮州每年都有很多庆祝活动。那么请大家回忆一下每年的元宵节我们都有哪些活动呢?

  生:放烟花、挂灯笼、玩爆竹、猜灯谜等等。

  师:很好,看来很多同学对元宵节还是记忆犹新。如今的元宵节是如此地热闹、如此的让人喜欢,那么古代呢,古人是怎么过元宵的呢?我们今天就来学习南宋伟大词人辛弃疾的一首以元夕为题目的词——《秦玉案元夕》。

  〔推进新课〕

  师:知其人论其诗,要想比较清楚的理解这首词,让我们先来聊了词人。词人辛弃疾作为南宋重要的一位词人,我们早已接触过。那么我们现在来回忆一下,同学们对辛弃疾有多少认识?

  生一:我知道辛弃疾是一位抗金英雄,一生坚决主张抗金。年轻时曾聚众二千人树起抗金旗帜,可是成效不大,后来投奔耿京起义军,并力劝耿京归宋,以图大业。不料叛徒张安国杀了耿京,率部投金。辛弃疾在返回途中得知此消息。辛弃疾率领五十余名骑兵,奇袭金营,生擒叛徒张安国。所以,我觉得他是位英雄。

  生二:虽然我们都知道辛弃疾是一位英雄,可是我觉得他一位失意的英雄。(为什么呢)辛弃疾所处的南宋是一个非常懦弱的时代,朝廷偏安江南,面对北方大片土地被侵占,大批人民不被压迫,仍然只顾眼前,妥协派占据了主流。

  生三:我喜欢他的词,他与苏轼一样是豪放派的代表词人。例如《永遇乐》中这样写到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给我很大震撼。

  师:很好我们学过的一首《永遇乐》。大家会背吗?

  生:会。(一起背诵)

  师:除了这些,我们还知道辛弃疾的其他什么吗,比如他的词的风格,流派等等。

  生四:我还知道一些比较有意思的知识。辛弃疾与李清照有很多“相似”之处。他的字是幼安,他是济南人。而李清照的字是易安,也是山东济南人。他们俩并称“济南二安”。当然,李清照的词是婉约派的,而辛弃疾的词是豪放派的。

  师:很好很好,看来同学们对辛弃疾始既喜欢也打从心底里钦佩。对他的了解比较多。那我们应该抓住一些关键的知识来了解.

  〔课件展示作者介绍〕

  作者介绍:

  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

  关键词提示:

  抗金英雄、济南二安、苏辛、豪放沉郁

  辛弃疾名句: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永遇乐》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南乡子》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菩萨蛮》

  把吴钩看了,栏干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西江月》

  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沁园春》

  〔诗歌诵读〕

  师:好,对作者有了一个比较详尽的了解,我们下面就走进这首词来品味这首词将会带给我们什么样的感情。大家看题目,“《青玉案》”是什么,“元夕”又是什么?

  生:《青玉案》是词牌,元夕是题目。

  师:《青玉案》是著名的一个词牌,很多大词人都写过这个词牌,比如贺铸的《青玉案》就写的很好,大家不妨找来读读。元夕也就是元宵,从题目中我们可以得知作者在写元宵节,那么作者仅仅是为了描写元宵佳节吗?接下来就请一些同学来朗诵。正所谓:读诗百遍,其意自现。

  生五:(很大声也很幽默的诵读,读到“蓦然回首”时,还回头一望!)

  师:很好很好,这位同学读得很有感情,但请注意语速和节奏。

  生六:(很有感情的诵读,同学们好像都被她感动了)

  师:读得很好,我一直都说,读诗特别是读古诗很能反映一个人的气质!像刚才的那位同学读的时候,就非常的有气质。

  生七:(读得很投入,抑扬顿挫)

  师:朗诵诗一种传情的艺术,是对作品的再创。刚才这位同学的朗诵就很好的做到了这点。

  (此时,同学们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很多同学纷纷举手要来朗诵)

  生八:(读的有些紧张,但很自信)

  师:很好,若是可以加些自信,你会做得更好!看来很多同学都想用自己的朗诵来征服大家,可是由于时间关系,我们课后再来诵读。现在我们一起读。

  (同学们集体朗诵,读得很大声、读得很投入、读得很整齐)

  〔整体理解〕

  师:读完之后,大家对这首词应该就有了起码的理解了。接下来我们要来对这首词进行整体把握。下面大家自己先小声地自由的诵读,并结合下面的注解思考讨论下面一个问题:

  〔课件展示问题〕

  问题一:元夕之夜,必有灿烂之景。诗人辛弃疾是如何描写这个灯火辉煌、万人欢狂的元夕盛况的?从哪几个角度进行描写?

  (经过一阵热烈的讨论,同学们有了答案)

  师:想必大家已经对这个问题有了答案,那么谁来告诉我们这首词作者写了一个怎么的元宵节,或者说他写了元宵节的什么内容。

  生九:词的上阕写了元宵节这一天的热闹场面。有灯火、烟花,满天的灯火还有灿烂的烟花,很多很漂亮。灯火就像千树花开一样,烟花就像是下雨一样多,让我想起了今年元宵节我们潮州市在凤凰洲公园放的焰火一样,太壮观了。(同学们都在回忆)

  师:对,词的第一句让我们看到灿烂的灯火,满天的烟花。这不禁让我们想到了岑参的一句诗。

  生:《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的“忽如一夜东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生十:接下来诗人还写了宝马雕车、有人吹着凤箫,还有舞鱼舞龙等等热闹的场面。

  师:对了,这里的宝马可不是宝马奔驰哦,是指富贵人家的装饰地非常高贵的`马车。还有一个非常热闹的庆祝场面。不过刚才这位学生还露了一句:玉壶光转。请问“玉壶”指的是什么,“转”在这里应该读什么音?

  (同学们陷入了热烈的讨论之中,有人读zhuǎn,也有人读zhuàn)

  生十一:我认为应该读zhuàn,因为在这里是一个动词,是指花灯在转动。

  生十二:我认为不是,应该读成zhuǎn。是花灯的影子在转变的意思。(同学们争论不止)

  师:听了刚才同学们的争论,可以看出很多同学进行了仔细的思考。但是,“转”字该怎么读,关键是看玉壶是什么意思。若是读成zhuàn的时候,玉壶是指花灯之多。若是读成zhuàn的时候,我们就应该把它读成“zhuǎn”的时候,这得玉壶应该可以理解成月光,月光照耀下,光影流动。比如我们在苏东坡的《水调歌头》中就有这个词。

  生: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生十三:词的下阕主要是了一些打扮的很贵气的富家女子在热闹的集市游乐的场面。词中的“蛾儿雪柳黄金缕”用了借代来指那些富家女子出游的场面。

  生十四:我认为,除此之外作者还关注那些女子的情态:“笑语盈盈暗香去”。这些女子应该都是美女。(同学们大笑)

  师:这位同学很幽默,也很仔细。作者写了“暗香”来指代这些女子身上队香味,“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原意是梅花的香味在这里都变成美的代名词。“盈盈”也一样,想象金庸先生笔下的那位“任盈盈”小姐一样是美女。(同学笑)

  师:刚才经过大家的分析,我们看到了作者笔下的一个热闹非常的元宵节。那么有没有同学可以概括以下这个元宵节的盛况。

  生十五:这是一个非常热闹、非常豪华、非常奢侈的元宵节。

  (学生诵读: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师:很好。我们结合背景来分析一下,这首词是作者刚从北方投奔到南宋,在南宋的读成临安也就是现在的杭州之时所作的,当时,祖国半壁江山正处在侵略者铁蹄的蹂躏之下,而南宋统治者却在南方过着纸醉金迷的生活。用诗人林升《题临安邸》一诗很能说明情况。大家会背吗?

  (同学们一起背诵: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吹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师:是啊,统治者过着“直把杭州作汴州”的生活。那么作者此时在做什么呢,有没有沉浸在这一片欢腾热闹的气氛之中?

  生:没有。

  生十六:诗人此时在那些美女中寻找。寻找心中的那个“他”。

  师:我们一起来朗读这句表现作者寻找的句子。

  (学生齐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生:如果这些都是美女的话,作者为什么还要在寻找呢?“他”指的是谁呢?

  师:对阿。作者面对这个热闹的元宵佳节,他是什么样的心情呢?面对这那么多的美女,他又在寻找什么呢?那位同学可以回答刚才这位同学的问题?

  〔课件展示问题〕

  问题二:诗歌最后三句可谓是点睛之笔,作者极力地表现出寻找“那人”的过程,来抚慰心中的失落,令人读来有了一丝欣喜和安慰。那么,请问诗人寻找的“他”是什么人?有着怎样的形象?

  生十六:很明显,作者是没有沉浸在这个欢闹的庆祝气氛中的场面中的,他也不喜欢这样的生活。通过上面的描写,主要是为了与全词刻画的主人公形成一个鲜明的对比,起了衬托的作用。

  生十七:诗人在寻找一个男子,他的朋友。因为“他”用于指代男性的第三人称代词。

  生十八:我认为是一个女子,是作者的意中人,不然他怎么会在一群美女中去寻找呢?再说,在古代汉语中第三人称代词只有“他”一个词。

  生十九:我认为,这里的“那人”不是实指而是虚指,是指作者理想中的知己。他跟作者一样,是一个自甘寂寞的人,是一个不同流合污之人。他站在灯火将近处,与众人形成鲜明的对比。

  生二十:我还以为这是作者理想中的人格,其实就是作者自己!一个坚决抗金的英雄,在那些妥协派中依然独立,依然寂寞。

  师:大家都分析得很有道理。本词中最重要的一个问题。大家将它解决了,可见同学们的智慧是无穷的。请大家看投影:

  〔课件展示主人公形象〕

  (1)全词用对比和以宾衬主的手法,烘云托月地推出这是一位超俗的女子形象:孤高幽独、淡泊自恃、自甘寂寞、不同流俗。这不正是作者自己的写照么?

  (2)作者理想人格的化身。这是个不慕繁华,自甘寂寞的形象,与追名逐利的世人很不一样。这个形象寄托了作者的深意,表达了不愿同流合污的美好品格。

  师:理解了诗人刻画的主人公形象,我们对全词的理解就比较透彻了。谁来概括一下这首词的主旨呢?

  生二十一:我认为《青玉案》一词借对元宵盛况的描写,表现“那人”自甘淡泊、不同流俗的品格,寄托了词人的理想人格——不同流俗,志怀高远,别有所求的志向。

  师:很好,概括得很准确。那我们就一起来背诵这首词吧!

  〔延伸拓展〕

  词的最三句可谓是千古名句,正所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每个人对它的理解都不一样。王国维先生在《人间词话》中曾这样认为: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大人物成就大事业要经历这样三种境界,那么我们小人物呢,要想取得成功是否也要经过这三种境界?那么请大家结合自己的人生谈谈感受:

  (学生纷纷发表自己的感想)

  生二十二:我认为,这第一种境界就是说要想取得成功,要有一个比较明确的目的,站得高才能望的远。也暗示着我们应该有一个比较崇高的理想。

  生二十三:“为伊消得人憔悴”这一句应该是指做任何的事情都会经历很多很多的挫折、磨难,人因此而消瘦。

  生二十四:可能是指爱情吧,爱情很是折磨人的。(全班同学狂笑)

  生二十五:虽然经过一个比较漫长的曲折的过程,结果应该是圆满的,因为那人在灯火阑珊处。

  师:大家对这三种境界都很有见地,都能结合自身体会,很不简单。概括起来就是:没有登高望远,无以确定有价值的探索目标;没有对寻求的迫切愿望和自信,难以面对征程的漫长和艰辛;没有千百度的求索,不会有瞬间的顿悟。故迷惘、执着、顿悟。成功之道无出其右也

  可是,由于时间关系,我们就讨论到这里,有其他一些看法下课之后我们接着讨论。下面我们布置作业。

  〔布置作业〕

  作业:试默写欧阳修的《生查子元夕》一词,试着从表现手法和思想情感上将其与《青玉案元夕》进行比较阅读。

  高中语文《青玉案·元夕》教案 2

  教学目的:

  1.体会这首词的主旨。

  2.鉴赏这首词的艺术手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南宋词人辛弃疾有句话“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历来被人传诵。这句话什么意思呢?有人说,那是辛弃疾在寻找他的伊人,也就是文章中的“那人”;也有人说,“那人”就是辛弃疾自己;还有人说,“那人”不是指人而是指作者心中的理想,众说纷纭。今天我们来赏析一下这首词,看作者到底要告诉我们什么。

  二.简介作者背景

  1.辛弃疾:根据导学练回忆有关内容。

  2.背景:辛弃疾一生仕途坎坷,最后被迫退休于江西上饶,这首词大约作于被罢职闲居期间,因此,字里行间有种高洁的气质,但是也有孤独寂寞的显露。

  三.初读体会

  1.自由朗读文章(结合文章注释提问,元夕之夜你在做什么,见到什么场景,那这篇文章又写了怎样的场景)

  2.个别朗诵(正音)

  3.再次读文章,分组讨论文章内容。

  四.赏析词文

  (我们来分享一下大家对这首词的理解)

  1.本词既然以“元夕”为题目,那么词中从哪些方面来写元宵节的盛况的呢?下面我们请几个小组派代表说一下。

  (提示内容:A.焰火:如花树如星雨——形态之美。

  B.车马:宝马雕车香满路——服饰华贵,观者之盛。

  C.音乐:凤箫声动——音乐美妙。

  D.花灯:玉壶光转——光彩夺目

  E.士女: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妆扮、情态之美。

  总结:车多、人多、灯多;焰火美、音乐美、花灯美、服饰美、情态美。作者调动视觉、听觉、嗅觉多种感觉器官,极尽渲染烘托,写出了元宵节的热闹非常,盛况空前。)

  2.元宵节盛况的描写中既写景,也写人。上面我们看了热闹的景,那文中又出现了几类人,主角是谁?请分析概括主人公的人物形象。

  (提示:两类人:“笑语盈盈”的仕女;“灯火阑珊处”的那人。

  主角:“灯火阑珊处”的伊人。

  形象:孤高、淡泊、自甘寂寞的女性形象。)

  3.写景、写人起到什么作用?(既然主角是“那人”,文章却用十三句中的九句来写景,写别的喜欢热闹的女子,对于些主角有什么作用和好处吗?

  提示:写景写人都是为了反衬女主人公。A.景越热闹,越见“那人”处境的寂寞与孤独。

  B.他人越高兴,笑语欢快,就越见“那人”的`脱俗与淡泊。总之,这都是为了衬托“那人”的,这不是喧宾夺主,通过对宾的着重描写,正起到了加强突出主要人物形象的作用。)

  4.作者为什么要写这样的一个人,请结合梁启超在《艺蘅馆词选》中评论“自怜幽独,伤心人自有怀抱”,谈一谈自己的体会。

  (提示:从作者身世看,这首词大约作于被罢职闲居期间,置身热闹之外的“那人”形象里,实有作者自身的影子在,或者简直就是作者人格的化身。写出作者尽管无法实现自己的志愿,也不愿随波逐流过着罪生梦死的奢华生活,而甘愿在这疯狂的热闹中独守着孤高、淡泊,自甘寂寞。)

  五.延伸探究

  一篇文学佳作的艺术魅力,常常不止于它所塑造的艺术形象本身所具有的感染力,还表现在它又可以在形象之外能给人以丰富的联想和深刻的启示。例如王国维的人生三境界(也是做学问三境界)。

  A.“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晏殊的《蝶恋花》)。这首词是写离别的痛苦。闺中人一夜难眠,晨起登高,极目远眺,西风黄叶,天涯路长,想和思念的人通个音信,却因山长水阔而不知道他在何处。这句词富有哲理,王国维以此说明第一境界:高瞻远瞩,选定目标。故也称为“立志”。

  B.“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柳永《蝶恋花》)。写思念一个女子,为了她,自己一天天憔悴下去也在所不惜。王国维以此比喻为第二境界:百折不挠,艰苦奋斗。故也称为“追求”。

  C.“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辛弃疾《青玉案·元夕》)。这首诗写上元之夜,灯月交辉、车马喧闹。观灯女郎,笑语幽香,飘然而过。然而意中人千寻万觅,杳无踪影,似乎已经绝望了。谁料蓦然回首,竟看见他在灯火阑珊之处。悲喜交集,戛然而止,令人回味无穷。王国维以此比喻为第三境界:豁然开朗,亲手得之。故也称为“获得”。

  六.课后作业

  比较李清照的《永遇乐》和辛弃疾的《青玉案》在立意和表现手法上的异同。

  《永遇乐·元宵》

  落日熔金,暮云合壁,人在何处。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元宵佳节,

  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来相召,香车宝马,谢他酒朋诗侣。

  中州盛日,闺门多暇,记得偏重三五。铺翠冠儿,撚金雪柳,簇带争济楚。如今憔悴,风鬟霜鬓,怕见夜间出去。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

  相同之处:都以元宵灯节为描写对象,但目的都不在表现节日的繁华热闹,渲染欢乐的气氛。都运用了对比手法。

  不同之处:辛词只写了今年元宵的盛况,没有回顾过去的元宵,而李词没有直接写今年元宵的繁华热闹,而重点回忆昔日元宵的盛况,因为二者立意不同,李词旨在表达身世之悲和家园之慨,而辛词则旨在表现不同流俗的理想追求,表达对奉行投降政策的南宋朝廷的不满,表达自己的政治操守和高洁人格。表现手法上,李词有今与昔的对比,也有我与人的对比;而辛词则只有世俗女子与“那人”的对比。

  高中语文《青玉案·元夕》教案 3

  教学目标:

  1、反复诵读,感悟词人情感。讨论词作主旨

  2、掌握博喻的修辞手法及其作用。

  教学方法

  诵读法、讨论法、情感体验法

  课时安排:

  一课时

  原文:

  凌波不过横塘路,但目送、芳尘去。锦瑟华年谁与度?月桥花院,琐窗朱户,只有春知处。

  碧云冉冉蘅(héng)皋暮,彩笔新题断肠句。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注释:

  凌波:形容女子走路时步态轻盈。

  横塘:在苏州南十时许。

  芳尘:指美人的行踪。

  锦瑟华年:比喻美好的青春时期。

  蘅皋:长着香草的沼泽中的高地。蘅即杜蘅,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

  琐窗:雕刻或彩绘有连环形花纹的窗子。

  彩笔:比喻词藻富丽的文笔。事见南朝江淹故事。

  冉冉:流动的样子。

  梅子黄时雨:四五月梅子黄熟,基间常阴雨连绵,俗称“黄梅雨”或“梅雨。”

  教学过程:

  一、读

  自读、齐读、

  二、写

  结合注解,加以联想,改些成一篇散文。(可文学味的词句优美的,用“你”称呼,也可生活味浓点的带点现代语言的,用“美眉”“美女”称呼)

  [诗化的注解]

  你轻柔的脚步没有走过这江南的横塘,我只有在你身后默默地目送你纤秀的行踪。

  不知谁能有幸,与你共度着花样的年华?

  月桥,花院,琐窗,朱户,只有春风才能知道那是一个怎样的隐秘世界。

  天上飞云在空中淡淡的拂过,长满杜蘅的小洲在暮色中若隐若现。

  佳人已去,满眼空芜,我用华美的文笔在这样一个悲伤的时节写下断肠的诗行。

  如果要问这无端无由的忧愁能有几多?

  就像一片原野上隐现在风烟雾气中的青草。

  就像满城中随风飘飞的柳絮。

  就像梅子黄了的季节里无休无止的雨滴。

  [口语化注解]

  远远我就看到你了,可是美眉,你怎么向后转向左转向右转就是偏偏不走过斑马线走过马路来到我的身边呢?我只能傻傻的看着你的背影看着你离开我的视线,而我无能为力。青春年少美丽的你,和谁住一起,父母兄弟吗?还是跟爱人住一起?你住在哪里?环境怎样?月桥,花院,琐窗,朱户吗?只有春才知道啊?你是否心有所属呢?你对我有没有一点意思呢?哎!天才晓得。天色已晚,暮霭渐生,我一直呆站在那里看着你远去的方向,差点痴立成一根电线杆。我拿起手机,敲下我此时此刻的感情。如果你问我,我爱你有多深,我可以告诉你,月亮它还不能代表我的心。你去看啊,我的爱就如那原野上烟雾笼罩下的青草无边无际,我的爱就如同那满城飘飞的柳絮无孔不入啊,我的爱就如那梅雨季节的雨啊无休无止,没完没了啊。

  三、想(可能的主题)

  1、这是一首描写单相思的痛苦的情词。(可望不可即、想求而求不到)

  引入〈蒹葭〉〈在水一方〉

  2、生活中你有没有类似的经历或情感

  “错过”

  3、对于贺铸来说这仅仅是一首表达“单相思”的苦闷之词吗?我们来看一下词人的介绍,也许,大家能发掘出一些新的东西。

  贺铸(1052一1125),字方回,号庆湖遗老,卫州共城(今河南辉县)人。贺铸博学强记,藏书丰富,精通音律。所作词有五百多首,今存286阕(含残篇断句)。

  “貌奇丑,色青黑而有英气”(陆游《老学庵笔记》卷八),因为为人秉性刚直,仕途不得志,始为武弁,后得苏轼的引荐,改任文职,一直沉沦下僚。官终太平州通判,58岁致仕,退居吴下(苏州)。

  【明确】

  以情歌为载体,别有寄托

  【理由】

  (1)生平简介

  (2)“美人”这一意象

  哀美人之迟暮”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

  “丁香姑娘”

  四、品

  (贺梅子)

  【明确】用几个喻体从不同角度反复设喻去说明一个本体,叫博喻,又叫连比。

  博喻修辞的使用,使得“愁”的描绘更加形象,更加具体,更加新颖,更加感人。

  秦牧先生说过:“美妙的譬喻简直像是一朵朵色彩瑰丽的花,照耀着文学。它又像是童话中的魔棒,碰到哪儿,哪儿就产生奇特的变化。它也像是一种什么化学药剂,把它投入浊水上面,顷刻之间,一切杂质都沉淀了,水也澄清了。”

  因而,大家要学会运用博喻的修辞,为自己的文章增加靓丽的语句。

  【博喻示例】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有羞涩的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些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

  ——朱自清《荷塘月色》

  一株巨大的白丁香把花开在了屋顶的灰色的瓦瓴上。如雪,如玉,如飞溅的浪花。

  ——(王蒙《春之声》)

  《明湖居听书》中白妞出场一段,描绘主人公“秀而不媚,清而不寒”的仪表之后,作者又用浓墨重彩刻画了她两眼的一顾一盼:“那双眼睛,如秋水,如寒星,如宝珠,如白水银里头养着两个黑水银,左右一顾一看,连那远远坐在墙角里的人,都觉得王小玉看见我了。”此处,作者采用“画眼睛”的方法多方设喻,尽显其妙——“秋水”足见其明净,“寒星”足见其清透,“宝珠”示其光亮,“水银”示其温润,从而把白妞“心灵的'窗户”展现得灵活无限,情态万千,也使一个光彩照人的形象栩栩如生,呼之欲出,给人留下了独特的审美享受。

  ——刘鹗《明湖居听书》

  教学反思

  这节课是在普宁一中借高三一个班上的。普宁一中是一个老校。现在很多的新校占地面积大,注重规划,但给人的感觉是一览无遗,没有老校的曲径通幽。这个学校给我的感觉很不错,楼房有点破旧,但很干净。

  公开课是在他们的多媒体教室上的。上课前,才发现没有黑板。我一下就蒙了。因为备课和课件是星期日赶出来的,没有准备很多,而且这是一节鉴赏课,有很多拓展迁移的诗句要根据课堂需要板书。因为没板书,我的教学语言有意放慢,而且遇到拓展的内容要重复,所以我自己感觉影响我的教学速度。

  对于不同版本的辨讲,我个人觉得是有必要的,因为它关系到我下一个环节——写。讲得清楚,学生容易理解改写,因为辩情版本的过程实际是引导学生理解的过程。

  这节课我最遗憾的也是因为时间把握得不好,所以这首词最精华的词句,没有讲透。我应该缩短博喻概念和作用,省下时间讲透“若问——”的妙处。正如各位老师所言,对于高三学生,博喻一点就通。

  高中语文《青玉案·元夕》教案 4

  一、教学目标

  1、通过朗读和品读,感受本词的语言美,形象美,场景美以及词人的人格美。

  2、通过品读和鉴赏,明确本词重要写法:反衬。

  3、体悟结尾句的深刻含义。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朗读和品读,感受本词的语言美,形象美,场景美以及词人的人格美。

  教学难点:体悟结尾句的深刻含义。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元宵节是我国传统佳节。你们知道元宵节都有哪些活动呢?(生自由回答,如吃元宵,挂灯笼,猜灯谜等)如今的元宵节是如此的热闹,如此的让人喜欢。那么古代呢?古人是怎么过元宵的呢?我们今天学习南宋大词人辛弃疾给我们带来的另外一首词《青玉案·元夕》。

  (二)、朗读全词,初步感知。

  1、生自由朗读全词

  教师明确朗读要求:

  1.1读准字音

  1.2注意停顿、节奏、读出感情。

  2、朗读比赛:每组分别请一位同学来朗读,其他同学点评。教师注意正音。

  3、师范读

  4、教师和学生一起朗读。

  (三)、品读全词

  1、师:本词既然以“元夕”为题,那么词的内容肯定和“元夕”有关,我们首先来看一下词的上片,词人写了关于元宵节的哪些意象?

  生:圈画,回答。

  明确:花灯、焰火、彩车、骏马、凤箫、玉壶(明月)等。

  2、品读词的上片:

  (1)、师:词人在写这些元宵节的意象时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调动了哪些感官系统?收到了什么样的表达效果?

  生:小组合作,标注,回答。

  明确:

  A.“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视觉;暗喻;表达效果:极为形象地写出了元宵之夜张灯结彩、烟花怒放的喜庆景象。

  B.“宝马雕车香满路。”

  嗅觉;表达效果:写出了元宵之夜一派奢华的景象。

  C.“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听觉、视觉;暗喻;

  说明:此处我重点品读了词人将“明月”比作“玉壶”的妙处(不仅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月亮的形状,而且拉近月亮与人之间的`空间距离,并且契合节日的氛围。)

  表达效果:生动形象地渲染出在月华下,灯火辉煌,沉浸在节日里的人们通宵达旦、载歌载舞的欢庆氛围。

  (2)、师:刚才我们通过品读词的上片,感受到词人为我们描绘出一个怎样的元宵节?你能用同样优美的现代语言描绘出来吗?

  生:回答。

  示例:我们仿佛看到了,更仿佛听到了,闻到了一个热闹非凡、奢华非常、香气袭人、流光溢彩、载歌载舞的元宵节……

  3、品读“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师:或许光写景物时还是显得略微单调,人物有时也是另外一景。词的下片还写到了元宵佳节出游的盛装的妇女们,请问是哪一句?我们也像品读上片那样的来品读一下这句好吗?

  生:圈画,回答,标注。

  明确:“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嗅觉、视觉;借代;表达效果:以人的欢笑更加衬托出元宵节的盛况以及热闹。

  4、品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1)师:如果辛弃疾写到这就停笔,后人对这首词的评价无外乎是:这是一首文笔不俗的写元宵节的佳词。可是辛弃疾绝不是此等俗辈。他的词作的内容往往大起大落,尤其是结尾句往往出人意料,摄人心魄。本词的结尾句就是延续他的此等风格。同学们,你们对于结尾句“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理解是什么?

  生:思考,小组讨论。

  (2)师:补充介绍这首词的写作背景。这首词是此人刚从北方投奔到南宋,在南宋的都城临安所著,当时祖国的半壁江山都在侵略者的铁蹄的蹂躏之下,用一首林升的诗最能反映:“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统治者过着“直把杭州作汴州”的生活,那么此人在此做什么?有没有沉浸在这一片欢腾热闹的氛围之中?如果没有,他在做什么?

  生:回答。

  明确:寻找“那人”。

  (3)、师:诗歌的结尾可谓是点睛之笔,作者极力地表现出寻找“那人”的过程,来抚慰心中的失落,读来有一丝欣喜和安慰。那么请问,“那人”究竟是谁呢?有着怎样的形象?表达了词人怎样的品格?

  生:讨论,回答。

  明确:“那人”的几种理解:A.意中人B.志同道合的朋友C.自己

  总之,“那人”是理想人格的化身。

  形象:清高,脱俗。

  表达了词人不愿同流合污的美好品格。

  5、明确本词的重要写法:反衬

  师:现在我们回头看看,词人写元宵节的盛况仅仅是为了写元宵节吗?意图是什么?

  生:思考,回答。

  明确:反衬“那人”的清高和脱俗。

  (四)、总结全词:

  总结:词人通过写元宵节的盛况,反衬那人的清高、脱俗,表达了词人不愿同流合污的美好品格。

  四、布置作业:

  1、查阅王国维的“学问的三种境界”之说。

  2、将本词改写成一篇散文。要求:侧重于场面描写;“那人”的外貌、神态描写词人的心理描写。

  高中语文《青玉案·元夕》教案 5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学生能够准确诵读并理解《青玉案·元夕》的字面意义,掌握词的基本结构和语言特点。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讨论、情景模拟等教学活动,引导学生深入分析词中的意象与情感,学习如何从细节中解读诗词的深层含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中国古典文学的热爱,以及对美好情感的共鸣与理解,体会诗词中蕴含的文化内涵和人生哲理。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词中描绘的元宵节景致及词人的情感变化。

  难点:深层挖掘词中的'象征意义,如“灯火阑珊处”的寓意,以及词人借景抒情的艺术手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5分钟)

  情境导入:播放一段关于中国传统元宵节习俗的视频或图片集,引导学生进入节日氛围,然后提出问题:“在这样一个热闹非凡的夜晚,如果有人不是在享受节日的乐趣,而是在寻找什么,会是什么样的心情呢?”从而引入《青玉案·元夕》的教学。

  二、作者及背景介绍(5分钟)

  简要介绍辛弃疾的生平及其文学成就,特别是他在词坛上的地位和风格特点。

  背景介绍:指出本词创作的时代背景,即南宋时期的社会风貌,以及元宵节在古代社会中的重要性。

  三、初读感知(10分钟)

  学生自主朗读全词,注意断句和韵律。

  教师示范朗诵,强调情感的起伏变化。

  学生尝试根据注释理解词句大意,教师解答疑问。

  四、深入分析(20分钟)

  意象解析:分组讨论词中的主要意象(如“花千树”、“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等),每组负责解析一两个意象,探讨其象征意义。

  情感剖析:引导学生分析词人的情感变化,从热闹的元宵夜到“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孤独寻觅,体会词人内心世界的微妙转换。

  艺术手法:讲解词中的对比、象征、借景抒情等艺术手法,加深学生对诗词表现力的理解。

  五、拓展延伸(10分钟)

  比较阅读:与另一首描写元宵节的诗词进行比较阅读,如欧阳修的《生查子·元夕》,探讨两位诗人对同一节日的不同感受和表达方式。

  创意写作:请学生以“我在灯火阑珊处”为题,写一篇短文或小诗,表达自己对某种情感或生活场景的独特感悟。

  六、总结回顾(5分钟)

  总结本课所学内容,强调《青玉案·元夕》的艺术魅力和文化价值。

  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体会和创作成果,促进课堂互动。

  七、作业布置

  背诵《青玉案·元夕》,准备下次课的朗诵展示。

  阅读辛弃疾其他几首代表作,选择一首进行赏析,准备口头报告。

  高中语文《青玉案·元夕》教案 6

  一、教学目标

  了解辛弃疾的生平及创作背景,体会词中蕴含的情感。

  赏析词中的意象和意境,品味词的语言之美。

  理解词中“那人”的象征意义,感悟词人的人生追求。

  培养学生的诗词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

  诵读并背诵全词,理解词的内容和情感。

  赏析词中的意象、意境和语言。

  2、难点

  理解“那人”的象征意义。

  体会词人在词中所表达的复杂情感。

  三、教学方法

  诵读法、赏析法、讨论法、探究法。

  四、教学过程

  1、导入(3分钟)

  播放一段元宵节热闹场景的视频或图片,引导学生进入元宵节的氛围。

  提问学生:“提到元宵节,你们会想到什么?”学生可能会回答赏花灯、吃元宵、猜灯谜等。

  教师引出课题:“在古代,元宵节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日。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描写元宵节的词——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

  2、作者及背景介绍(5分钟)

  介绍辛弃疾的生平及创作风格。辛弃疾是南宋著名词人,他的词以豪放著称,但也有不少婉约之作。《青玉案元夕》就是他的.一首婉约词。

  介绍词的创作背景。这首词写于南宋淳熙元年或二年(1174年或1175年),当时辛弃疾正处于人生的低谷,他在政治上不得志,心中充满了苦闷和惆怅。这首词通过描写元宵节的热闹景象,表达了词人对理想境界的追求和对现实的不满。

  3、诵读感知(10分钟)

  教师范读全词,学生跟读,注意字音和节奏。

  学生自由朗读,体会词的韵律和情感。

  请几位学生朗读,教师点评,指出优点和不足之处。

  4、赏析词句(20分钟)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这句词描写了女子们的盛装打扮和欢声笑语,“蛾儿雪柳黄金缕”是女子们的头饰,“笑语盈盈暗香去”表现了女子们的美丽和迷人。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这句词是全词的点睛之笔,“众里寻他千百度”表现了词人的执着和追求,“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则表达了词人在苦苦追寻之后的惊喜和欣慰。这里的“那人”可以理解为词人的理想人格或精神寄托。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这句词描绘了元宵节夜晚灯火辉煌的景象,“花千树”“星如雨”运用了夸张和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地表现了烟花的绚丽多彩。

  “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这句词描写了贵族们出游的场景,“宝马雕车”“凤箫声动”“玉壶光转”“鱼龙舞”等词语,展现了元宵节的热闹和繁华。

  上阕赏析:

  下阕赏析:

  5、探究主题(10分钟)

  组织学生讨论:“那人”到底是谁?她有什么象征意义?

  学生发言后,教师总结:“那人”可以理解为词人心中的理想人格,她不慕荣华富贵,不随波逐流,在热闹的人群中独自坚守着自己的精神世界。词人通过对“那人”的描写,表达了自己对高尚品质和理想境界的追求,同时也流露出对现实的不满和无奈。

  6、拓展延伸(7分钟)

  引导学生回忆其他描写元宵节的诗词,如欧阳修的《生查子元夕》、苏味道的《正月十五夜》等,比较它们与《青玉案元夕》在内容和情感上的异同。

  让学生谈谈自己对元宵节的感受和体会,以及在现代社会中,我们应该如何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

  7、课堂小结(5分钟)

  教师总结全词的内容和情感,强调词中的意象、意境和语言之美,以及“那人”的象征意义。

  再次诵读全词,感受词的韵味和魅力。

  布置作业:背诵并默写全词;写一篇关于元宵节的短文,要求运用本词中的意象和意境,表达自己对元宵节的感受和思考。

  五、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感悟。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诵读、赏析、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诗词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但在教学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对词的背景介绍不够深入,对“那人”的象征意义的理解还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深入探讨。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高中语文《青玉案·元夕》教案 7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青玉案·元夕》的诗意和艺术特色,理解词中意象和修辞手法。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讨论、分析等方法,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关注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体会词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社会现实的批判。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艺术特色的鉴赏。

  难点:诗歌中意象的把握和作者情感的体会。

  三、教具与学具准备

  教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

  学具:课本、练习册、文具。

  四、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情境导入:以元宵节的热闹场景为切入点,引导学生回忆有关元宵节的习俗和美好回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作者介绍:简要介绍辛弃疾的生平和创作背景,强调他作为南宋著名词人的重要地位和与苏轼并称“苏辛”的文学成就。

  2.诗歌朗读

  全班齐读:让学生齐读诗歌,感受诗歌的.韵律美和意境。

  配乐朗诵:播放配乐朗诵,引导学生进一步感受诗歌的情感色彩和氛围。

  3.内容解析

  结构分析:引导学生分析诗歌的结构,明确上片描写元宵节盛况,下片引出“那人”形象。

  意象解析:

  花灯、烟火:象征元宵节的热闹和繁华。

  宝马雕车、笑语盈盈:描绘观灯女子的盛装艳服和欢快情景。

  灯火阑珊处:突出“那人”的孤独和寂寞。

  修辞手法:讲解词中使用的比喻、拟人、反衬等修辞手法,如“花千树、星如雨”的比喻,“香满路”的拟人等。

  4.艺术鉴赏

  艺术特色:讨论诗歌的艺术特色,如婉约与豪放并存的风格,以及通过繁华景象反衬“那人”孤独寂寞的手法。

  情感体会:引导学生结合辛弃疾的生平和创作背景,体会词人对国家兴亡的感慨和对社会现实的批判。

  5.随堂练习

  填空、选择、简答:设计一些针对诗歌内容的填空、选择、简答等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小组讨论:组织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诗歌意象和情感的理解,互相启发和借鉴。

  6.板书设计

  板书内容:主要包括诗歌的题目、作者、诗句关键词、意象、艺术特色等,以直观的方式展示诗歌的重要信息。

  7.作业设计

  背诵:请学生背诵《青玉案·元夕》。

  写作:请学生写一篇关于元宵节的文章,可以描述元宵节的习俗、氛围或者自己的美好回忆,并尝试运用诗歌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

  五、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

  课后反思:总结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分析学生在诗歌意象把握和作者情感体会方面的表现,提出改进措施。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进一步了解辛弃疾的生平和创作背景,欣赏他的其他作品,如《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等,感受辛弃疾的文学风格和艺术特色。同时,鼓励学生参与传统文化的传承活动,如制作花灯、猜灯谜等,亲身体验和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高中语文《青玉案·元夕》教案 8

  一、教学目标

  1、了解辛弃疾的生平及创作风格。

  2、诵读并赏析《青玉案元夕》,体会词的意境美和情感美。

  3、分析词中“那人”的形象及象征意义。

  4、培养学生对古典诗词的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

  诵读诗词,品味语言,感受意境。

  理解“那人”的形象及象征意义。

  2、难点

  体会词人寄托在词中的复杂情感。

  把握诗词的艺术特色。

  三、教学方法

  诵读法、赏析法、讨论法、探究法。

  四、教学过程

  1、导入(3分钟)

  播放一段元宵节热闹场景的视频或图片,引导学生进入元宵节的氛围。

  提问学生:“提到元宵节,你们会想到什么?”引出课题《青玉案元夕》。

  2、作者及背景介绍(5分钟)

  介绍辛弃疾的'生平经历、文学成就及创作风格。

  讲解本词的创作背景,让学生了解词人所处的时代环境。

  3、初读诗词,整体感知(10分钟)

  教师范读,学生跟读,注意字音和节奏。

  学生自由朗读,结合注释理解词的大意。

  请学生概括词的主要内容,教师进行点评和补充。

  4、精读赏析,品味意境(15分钟)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描写了什么样的人物形象?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这句话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情感?“那人”的形象有何特点?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描绘了怎样的景象?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这句话从哪些方面描写了元宵节的热闹场景?

  赏析上阕:

  赏析下阕:

  5、探究“那人”的象征意义(10分钟)

  组织学生讨论“那人”的象征意义,可以从不同角度进行分析,如理想、追求、高尚品质等。

  教师引导学生结合辛弃疾的生平及创作风格,深入理解“那人”所代表的词人的精神寄托。

  6、总结诗词的艺术特色(5分钟)

  请学生总结本词的艺术特色,如运用对比、烘托等手法,意境优美,情感含蓄等。

  教师进行点评和补充,强调本词在艺术上的独特之处。

  7、拓展延伸(7分钟)

  展示其他描写元宵节的诗词,让学生进行比较阅读,体会不同诗人笔下元宵节的不同韵味。

  引导学生思考:在现代社会,我们如何传承和弘扬传统节日文化?

  8、布置作业(5分钟)

  背诵并默写《青玉案元夕》。

  写一篇关于传统节日文化的短文,谈谈自己的感受和体会。

  五、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诵读诗词,通过反复朗读体会词的韵律美和意境美。同时,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和探究,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在讲解“那人”的象征意义时,要结合词人的生平及创作背景,让学生深入理解词人的情感寄托。此外,还可以通过拓展延伸环节,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提高他们对古典诗词的鉴赏能力。

  高中语文《青玉案·元夕》教案 9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准确诵读并背诵《青玉案·元夕》,理解词中关键词语和典故的含义。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讨论、情境模拟等方式,引导学生分析词作的意境、情感及艺术手法,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词中蕴含的深情与哲理,激发对中国古典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词作的意境美,掌握辛弃疾词风的特点。

  难点:深入挖掘词中“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深层含义,理解词人的情感世界。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5分钟)

  背景介绍:简述宋代元宵节的习俗与文化背景,引入辛弃疾及其时代背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设问激趣:提问学生是否了解元宵节的传统活动,引出《青玉案·元夕》的创作背景。

  二、初读感知(10分钟)

  朗读指导:播放标准朗诵音频,随后带领学生集体朗读,注意停顿、重音,感受词的音韵美。

  字词解析:选取词中的生僻字或重要词汇,如“宝马雕车”、“鱼龙舞”等进行解释,确保学生理解基础内容。

  三、深入解读(20分钟)

  意境分析:分组讨论,每组负责分析词的一句或一段,探讨其描绘的景象、营造的.氛围。

  情感探究:引导学生思考词人通过繁华景象反衬出的孤独心境,以及“灯火阑珊处”的象征意义。

  艺术手法:分析词中的比喻、象征、对比等修辞手法,探讨它们如何增强作品的艺术效果。

  四、拓展延伸(10分钟)

  对比阅读:与辛弃疾其他描写节日或情感的词作进行比较,如《破阵子》等,讨论其风格的异同。

  创作实践:鼓励学生尝试以现代视角或个人经历,模仿《青玉案·元夕》的风格,创作短诗或小文。

  五、总结归纳(5分钟)

  回顾要点:师生共同总结本课学习的重点内容,包括词作的主题、艺术特色及情感表达。

  情感升华:引导学生反思,从词中学到的人生哲理,如坚持自我、珍惜真爱等。

  六、作业布置

  背诵并默写《青玉案·元夕》全词。

  写一篇短文,探讨现代社会中人们如何在喧嚣中寻找心灵的“灯火阑珊处”。

  高中语文《青玉案·元夕》教案 10

  一、教学目标

  了解辛弃疾的生平及创作背景,理解词作的内容和情感。

  赏析词作中的意象、意境和表现手法,提高诗词鉴赏能力。

  体会词人在词中所表达的对理想的追求和对人生的思考。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

  理解词作的内容和情感,把握词人的思想感情变化。

  赏析词作中的意象、意境和表现手法。

  2、难点

  理解词作中“那人”的象征意义。

  体会词人在繁华与孤独中的人生感悟。

  三、教学方法

  诵读法、赏析法、讨论法、探究法。

  四、教学过程

  1、导入(3分钟)

  播放一段元宵节热闹场景的视频或图片,引导学生进入元宵节的氛围。

  提问学生:“提到元宵节,你会想到什么?”引出课题《青玉案元夕》。

  2、作者及背景介绍(5分钟)

  介绍辛弃疾的生平、创作风格和主要成就。

  讲解词作的创作背景,让学生了解词人在当时的处境和心境。

  3、初读感知(10分钟)

  学生自由朗读词作,注意字音和节奏。

  教师范读,学生跟读,体会词作的韵律之美。

  提问学生:词作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初步感受词作的意境。

  4、精读赏析(20分钟)

  提问学生:“那人”是谁?在词作中有什么特殊的意义?

  引导学生讨论“那人”的象征意义,如理想、追求、高尚的人格等,体会词人在繁华与孤独中的人生思考。

  提问学生:词作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有什么作用?

  引导学生分析“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中的'夸张和比喻手法,“宝马雕车香满路”中的侧面描写,“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中的对比手法等,体会词人的艺术表现力。

  提问学生:词作中出现了哪些意象?这些意象营造了怎样的意境?

  引导学生分析“东风夜放花千树”“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等句子中的意象,如“花”“树”“宝马”“雕车”“凤箫”“玉壶”“鱼龙”等,体会元宵节的繁华热闹。

  赏析意象和意境:

  赏析表现手法:

  理解“那人”的象征意义:

  5、情感探究(10分钟)

  提问学生:词作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情感?

  引导学生分析词人在繁华热闹的元宵节中,却独自寻找“那人”的行为,体会词人对理想的追求、对人生的思考以及孤独寂寞的心境。

  结合词人的生平经历,进一步理解词作的情感内涵。

  6、拓展延伸(7分钟)

  比较辛弃疾的其他词作,如《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等,体会辛弃疾词的风格特点。

  引导学生思考在现代社会中,我们应该如何追求自己的理想,如何在繁华与孤独中保持自我。

  7、总结(5分钟)

  回顾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总结词作的内容、情感和表现手法。

  再次强调词作的主题和意义,鼓励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追求理想,坚守自我。

  五、作业布置

  背诵并默写《青玉案元夕》。

  写一篇关于自己对理想追求的短文,结合词作的内容和自己的生活体验。

  阅读辛弃疾的其他词作,选择一首进行赏析。

  六、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诵读词作,体会词作的韵律之美和情感内涵。通过赏析意象、意境和表现手法,提高学生的诗词鉴赏能力。同时,要结合词人的生平经历和时代背景,深入理解词作的情感和意义,让学生在学习中受到启发和教育。

  高中语文《青玉案·元夕》教案 11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理解并掌握《青玉案·元夕》的诗意和艺术特色,了解辛弃疾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解析、鉴赏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关注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体会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以及不同流俗的理想人格。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艺术特色的鉴赏。

  难点:诗歌中意象的把握和作者情感的体会。

  三、教具与学具准备

  教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

  学具:课本、练习册、文具。

  四、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引入话题:以元宵节的热闹场景为切入点,引导学生回忆有关元宵节的习俗和美好回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介绍作者:简要介绍辛弃疾的生平和创作背景,特别是他坚决主张抗击金兵、收复失地的政治立场和文学成就。

  2.诗歌朗读

  集体朗读:让学生齐读诗歌,感受诗歌的韵律美和意境。

  配乐朗诵:播放配乐朗诵,让学生进一步感受诗歌的情感色彩。

  3.内容解析

  结构分析:引导学生分析诗歌的结构,明确上下阕的内容及其关系。

  意象解读:

  花灯、烟火:象征元宵节的热闹和繁华。

  宝马雕车、雪柳黄金:描绘观灯女子的盛装艳服和欢声笑语。

  灯火阑珊处:反衬出“那人”的孤独寂寞和高洁品格。

  手法探讨:

  比喻:如“花千树、星如雨”,形容烟花之盛。

  借代:如“香满路”,以体香指代女子。

  反衬:通过描写元宵节的热闹场面,反衬出“那人”的孤独寂寞。

  4.艺术鉴赏

  韵律与节奏:讨论诗歌的韵律美和节奏感。

  描绘手法:分析诗中对花灯、烟火、乐曲、美人的描绘,感受其细腻和生动。

  情感色彩:引导学生体会诗人在诗歌中表达的情感倾向,如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不同流俗的理想人格的追求。

  5.情感体会

  结合生活: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思考并体会诗人在诗歌中所表达的情感。

  讨论交流:组织小组讨论,分享各自的理解和感悟,互相启发和借鉴。

  6.随堂练习

  填空与选择:针对诗歌内容设计一些填空和选择题,巩固所学知识。

  简答题:如“分析‘那人’的形象及其寓意”等,提高学生的分析和表达能力。

  五、板书设计

  诗歌标题:《青玉案·元夕》

  作者:辛弃疾

  诗句关键词:花灯、烟火、宝马雕车、雪柳黄金、灯火阑珊处

  意象:花灯、烟火、乐曲、美人

  艺术特色:比喻、借代、反衬

  六、作业设计

  背诵诗歌:要求学生背诵《青玉案·元夕》。

  写作练习:写一篇关于元宵节的`文章,可以描述元宵节的习俗、氛围或者自己的美好回忆,并尝试融入对《青玉案·元夕》的理解和感悟。

  七、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

  课后反思:反思本课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反应,总结经验和不足,为今后的教学提供参考。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进一步了解辛弃疾的生平和创作背景,欣赏他的其他作品如《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等,感受辛弃疾的文学风格和艺术特色。同时,引导学生参与传统文化的传承活动如制作花灯、猜灯谜等,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热爱。

  高中语文《青玉案·元夕》教案 12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准确诵读并理解《青玉案·元夕》的字面意义,掌握词的基本结构和韵律特点。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讨论、情景模拟等教学活动,引导学生深入分析词中的意象、情感及艺术手法,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词中所蕴含的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对纯真爱恋的向往,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人文情怀。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理解词中主要意象的象征意义,如“灯火”、“鱼龙舞”、“那人”等。

  难点:把握词人通过对比手法表达的情感深度,以及如何将个人情感融入宏大的节日背景之中。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约5分钟)

  创设情境:播放一段关于中国传统元宵节的视频或图片,引导学生进入节日氛围,简要介绍元宵节的传统习俗和文化意义。

  引出课题:在这样的节日背景下,宋代大词人辛弃疾是如何通过《青玉案·元夕》来表达他的情感世界的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这首词。

  二、作者及背景介绍(约5分钟)

  简述辛弃疾的生平、主要成就及时代背景,强调其作为豪放派词人的.风格特点。

  介绍创作本词的背景,解释元夕(即元宵节)在宋代社会中的重要性。

  三、朗读与初步理解(约10分钟)

  集体朗读:全班一起朗读《青玉案·元夕》,注意停顿、重音和节奏。

  字词解析:选取几个关键词汇,如“宝马雕车”、“笑语盈盈”等,解释其含义,确保学生理解字面意思。

  四、深入分析与讨论(约20分钟)

  意象分析:分组讨论词中的主要意象,如“灯火阑珊处”的象征意义,探讨这些意象如何构建了词的意境。

  艺术手法:引导学生识别并分析对比(热闹与静谧)、借景抒情等艺术手法的运用,理解其在表达情感上的作用。

  情感探究:讨论词人通过寻找“那人”所传达的深层情感,思考这一形象背后可能代表的理想或价值。

  五、拓展延伸(约10分钟)

  对比阅读:与另一首描写元宵节的诗词进行比较阅读,如欧阳修的《生查子·元夕》,探讨不同词人对同一节日的不同感受和表达方式。

  创意写作:让学生想象自己处于元宵之夜,以现代视角写一篇短文或小诗,反映个人对节日的感受或对某个场景的描绘。

  六、总结与作业(约5分钟)

  总结要点:回顾本课学习的主要内容,强调词的艺术特色和情感深意。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独立完成《青玉案·元夕》的鉴赏文章,可以从意象、情感、艺术手法等方面入手,鼓励个性化解读。

【高中语文《青玉案·元夕》教案】相关文章:

辛弃疾青玉案·元夕赏析07-15

《青玉案元夕》古诗赏析03-31

《青玉案元夕》古诗赏析03-04

青玉案元夕辛弃疾鉴赏07-24

青玉案元夕古诗原文及赏析07-01

青玉案元夕古诗原文及赏析03-25

女冠子·元夕05-07

《生查子·元夕》赏析04-28

临江仙·都城元夕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