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分数》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认识分数》教学设计

时间:2024-11-22 17:22:18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认识分数》教学设计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时常要开展教学设计的准备工作,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大幅度地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从而使学生获得良好的发展。我们该怎么去写教学设计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认识分数》教学设计,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认识分数》教学设计

《认识分数》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结合具体情景进一步认识分数,知道把一些物体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每份可以用几分之一来表示。

  2、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在具体的情景中体会“标准”不同,分数所表示的意义也不同

  3、结合具体的情景进一步理解“部分”与“整体”之间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师:咱们以前学习过分数,谁来说几个你知道的分数?生:....等。

  师:刚才同学们提到了1/2,1/2表示什么啊?谁能结合具体的例子来说一说。生:把一个长方形、西瓜、正方形等平均分成2份,1份就是1/2。

  师小结: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2份,其中的一份就是它的二分之一

  师:以前咱们分的只是一个物体,今天咱们来分多个物体,再次学习有关分数的知识。(板书课题分数再认识)

  二、探究新知

  1、初步感受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它的1/4。

  师:同学们看老师带来了什么?生:苹果师:有几个生:有四个。

  师:你能得到它的1/4么?生:把4个苹果平均分成4份,每份就是它的1/4。

  师:在数学上我们用一个圈把这4个苹果圈起来,表示把它们看作一个整体。(板书:一个整体)一起读一遍。

  师:在练习纸上先用虚线分一分,再涂出其中的一份,表示出这些苹果的1/4。

  汇报生上来展示:谁来说说你是怎么分的?生:把这4个苹果平均分成4份,其中的一份就可以用1/4表示。谁做对了,举手,做错的同学说说你错在哪了?

  小结:我们把4个苹果看成一个整体,平均分成4份,每份都是这些苹果的1/4师:这里的分母4表示什么?生:平均分成了4分。师:1呢?生:其中的1份。如果取2份呢?用哪个分数表示?三份呢?4份呢?生:就是1,代表一个整体

  2、改变苹果的个数,再次感悟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它的1/4。

  师:刚才我们分的是4个苹果,现在苹果的数量改变了,我这有8个苹果,你能得到它的1/4么?

  师:我们把这8个苹果也用一个圈把它圈起来。表示把这8个苹果看作?生:一个整体在练习纸上试着分一分,涂一涂。表示出这8个苹果的1/4。

  师:谁来到前边来展示一下你是怎么分的?生1:我们把这8个苹果看成一个整体,平均分成4份,4份中的1份就是这些苹果的1/4。

  3、对比分析,总结提升。

  师:刚才4个苹果平均分成4份,每份用1/4表示,现在8个苹果平均分成4份,每份还是用1/4表示,那我就有点不明白了,这1个苹果和2个苹果怎么都可以用1/4表示呢?自己先想一想然后和你的同桌讨论讨论。

  生:个数不同师:什么个数不同生:苹果的总个数不同。师:苹果的`总个数不同就是什么不同?生:整体不同。但都是把这些苹果平均分成了4份,所以每份都是这些苹果的1/4。

  师:如果把12个苹果平均分成四份,每份是它的几分之几呢?16个平均分成四份,每份是它的?100个苹果平均分成四份,每份是它的?不知道多少个一大堆苹果平均分成四份,每份是它的?你有什么发现?生:不管有多少个苹果只要把它们看成一个整体,平均分成四份,每份就是它的1/4(板书:一个整体,平均分成4份,每份就是它的1/4)。

  师:(课件)下边我们再来做个小游戏我这有一些小棒,你们猜猜一共有几只?

  师:你是怎么想的?生:把这些小棒平均分成6份,其中的1份是1根,6份就是6根,三次都是六分之一但数量不同。

  4、改变学生的人数,深入理解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几份,每份就是它的几分之一。

  师:想一想,如果把4个苹果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这些苹果的几分之几呢?生:1/2。

  师:那我又点不明白了,同样是4个苹果,为什么上面的每份用1/4表示,下面每份用1/2表示呢?

  小结:平均分成几份,每份就是它的几分之一(板书)。

  巩固练习(课件)

  1、填一填,说一说。

  6个苹果平均分成3份,每份占这些苹果的几分之几。

  6个苹果平均分成2份,每份占这些苹果的几分之几。

  2、用分数表示涂色部分。

  3、在每个图里图上颜色表示它上面的分数。师:还有没有不同的分法?生展示师:为什么分的不一样,却都是这些图形的1/2。

  4、教师出示两盒外包装一样的铅笔。

  师:“这里有两盒笔芯,我请两位同学上来分别拿出这两盒笔芯的1/3。师:“你们准备怎么拿呢?”生:“我准备把全部铅笔平均分成3份,拿出其中的一份就是1/3。

  师:“其他同学注意观察,你发现了什么?”讲台前的两位学生打开铅笔盒,认真地数着,其中一位学生举着3支铅笔,另一位学生举着4支铅笔。

  师:“你发现了什么?

  生:“我发现他们拿的支数不一样。”“他们拿出的支数不一样多,一个是3支,一个是4支。

  师:谁拿得是正确的?

  生:“会不会有人数错了。”一位学生一副疑惑的样子。

  师:“数错了?这也有可能,你能上来帮助数一数吗?”这位学生上来把两盒铅笔数了一下,判断两位同学拿的都是对的。师:“看来,没有数错。他们两人都是拿全部铅笔的1/3,拿出的铅笔支数却不一样多,这是为什么呢?请想一想,然后四人小组轻声交流一下。”

  生汇报:“我们认为两盒铅笔的总支数不一样多。”“他们两盒铅笔的数量是不同的,我猜一盒是9支,另外一盒是12支。”

  师“这两位同学的意见认为是总支数不一样,大家都同意么?

  师:请台上的两位同学把所有的铅笔都拿出来,并告诉全班同学总支数是多少,1/3是多少支,验证刚才的结果。

  师:谢谢你们两个,大家说的都很好

  师:这里我们把总支数看成一个什么?生:整体师:那整体不同,它的1/3就?生:不同(板书)

  5、(课件)师出示一幅图文型的情境图师:观察这幅图你得到了哪些信息?生:两个小孩各拿一本书并有对话,小林:我看了这本书的1/2,小明说:我也看了一本书的1/2。图中的问题是:他们看的页数一样多吗?

  师:“根据图中的有关信息,想一想,小林和小明看的页数一样多吗?

  生:“不一样多,因为从图上可以看出一本书厚,另外一本书薄,两本书的总页数不一样,它们的1/2也不一样多。”

  师:“你的分析很有道理,在这个情境中,‘书的总页数不一样多’这个信息是通过图的形式告诉我们的,你很善于从图中找出这样的数学信息。”

  6一个图形的1/4是一个长方形,请你画出它原来的样子。

  师:为什么这么多种画法都可以呢?

  师:同学们的作品非常精彩精彩,能从其中看出你们的智慧,现在增加点难度。还是这个长方形,如果它表示的是一个图形的2/5,你能画出它原来的样子么?生展示,师:你是怎么想的?生:先把2/5分成1/5,再画出五个这样的形状就行了。

  板书

  分数的再认识

  平均分一个整体平均分成4份,每份就是它的1/4

  平均分成几份,每份就是它的几分之一

  整体不同它的1/3就不同

  教学流程

  1、平均分4个苹果板书一个整体

  2、平均分8个苹果,16个,20个,100个,不知道多少个一大堆板书平均分成4份,每份就是它的1/4

  3、猜一猜

  4、4个苹果平均分成2份板书平均分成几份,每份就是它的几分之一

  5、练习到第3题涂颜色

  6、猜笔芯

  7、猜图书

  8、画图形

《认识分数》教学设计2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分数的初步认识(几分之一)”,P91-P93。

  【教学目标】

  1、通过直观方式建立初步的分数概念,初步认识并理解几分之一,能联系实际和直观用分数表示几分之一。

  2、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能读、写几分之一,能比较分子是1的分数大小。

  3、在各种学习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使之获得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

  【教学重难点】

  理解几分之一的含义,比较分子是1的分数大小。

  【教学流程预设】

  一、引入:

  (一)、9块蛋糕,分给3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得几块?

  1、生列式:9÷3=3(块)2、怎么分的?(平均分)

  (二)、9块蛋糕,平均分给2个(或4个)小朋友。怎么分?

  1、思考后同桌交流2、组织汇报

  预设1:9÷2=4(块)……1(块)9÷4=2(块)……1(块)

  预设2:把剩下的1块平均分成两份或四份……

  二、展开:

  (一)、认识几分之一

  1、教师板贴蛋糕(圆片)图,问:一人再分得半块,可以怎样表示呢?(相机板书并介绍、、,初步感知几分之一。)

  (你觉得这样的数方便吗?为什么?)

  2、揭示课题:分数的初步认识(几分之一)

  3、教学几分之一的意义:

  引导:根据板贴圆片图说说三个分数的'意思。

  4、依据意义教学分数各部分的名称。(分母、分子、分数线。)

  5、意义应用深化:

  (1)、判断下面的1/2用的对吗?(学生独立思考完成后组织交流。)

  ①、水占杯子容量的。

  ②、运动员跑了全程的。

  ③、把一个月饼分成两份,每份都是它的二分之一。

  ④、明明身高是妈妈身高的。

  (2)、你能联系生活实际说说哪里还有、、或者是别的几分之一吗?

  6、操作再感悟。

  用学具纸折出一个分数(或别的几分之一)。

  (1)学生独立完成(2)组织汇报交流

  要点:要平均分。分数只强调平均分,与分的方法和形状没有关系。

  (二)、比较几分之一的大小。

  比较:○○

  (1)、学生独立完成

  (2)、组织交流汇报。(说理由和发现:分子都是1,分母大的分数反而小。)

  (3)、尝试将三个分数按大小顺序排列。

  (4)、拓展:出示同样大小的长方形分别表示和。问:为什么?(组织讨论分析原长方形的大小。要点:分数的大小比较应就同一个物体或整体平均分后进行比较。)

  三、练习:

  独立完成P93做一做后组织交流。

  四、总结:

  1、学生总结:说说你的学习收获?关于分数你还想学点什么?

  2、教师总结。

《认识分数》教学设计3

  教材分析:

  “认识分数”是学生在学习整数、小数之后关于“数的认识”的又一次扩展。这种认识是和“平均分”经验分不开的。学生在正式学习分数之前,一些简单的分数已经出现在他们的口头语言之中。只是他们没有想过如何写分数,分数表示什么。本节课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分数。教材从学生熟悉的数学事实---分苹果出发,安排了分一分、涂一涂、折一折、认一认、说一说、练一练等内容。目的使学生在熟悉并感兴趣的情境中,通过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为以后学习更复杂的分数知识打好基础。研读教材后,我认为本节课的主旨是引导学生结合具体的情境和操作过程来理解简单的分数意义,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结合具体情境与直观操作,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体会分数的必要性;能用实际操作的结果表示相应的分数;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能正确读、写分数,表示简单的分数。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分析、比较、小组讨论等活动,引导学生认识分数,培养学生能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到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必要性,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分数意义,会读写简单分数,认识分数各部分的名称。

  难点:在观察、操作、分析、比较中理解分数的意义。

  教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长方形、正方形、圆、学习纸各一张、尺子、彩笔等;

  教学活动: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谈话导入:

  师:你们喜欢猜谜语吗?

  出示谜语:八字下面藏把刀。

  揭示谜底:分

  师:看到“分”字,你想到了什么?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分一分”。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回答问题。预设:学生可能想到:分东西、一分钱、一分钟、分米、平均分等。找准教学的切入点,引导学生从分字联想到分东西,自然导入课题。

  动手实践合作探究

  1、认识分数

  活动一:分苹果

  (1)把6个苹果分给两个人,平均每人分()个。4个?2个呢?

  怎么分?算式怎么表示?

  (2)1个呢?

  (3)演示随意分,产生矛盾。

  (4)把一个苹果平均分成两份,怎样表示半个或一半?

  揭示课题:认识分数

  2、认识

  活动二:把1张正方形的卡纸平均分成2份,怎样来分?

  (1)追问:为什么要对折?

  (2)提问:涂得部分是这张正方形卡纸的多少?

  (3)小结。

  3、认识几分之一。

  活动三:认识了二分之一,其他的分数怎么表示出来?

  (1)怎么表示?

  (2)这个分数表示的意义。

  (3)小结。

  (1)学生看图叙述图意。列算式表示。

  (2)发现问题,思考:怎么表示?如何来分?

  (3)体验随意分的不公平,讨论碰撞:如何平均?

  (4)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

  预设:文字、画图、小数0.5、算式、分数等等。

  齐读课题。

  (1)尝试动手,折一折。

  (2)涂一涂、画一画。

  (3)交流:把这张正方形的卡纸平均分成2份,其中涂色部分就是这张卡的1/2。一半也可以用1/2来表示。

  (1)同桌交流。

  (2)动手实践,方法分享:

  预设:把1张正方形的纸平均分成3分,每份是它的三分之一。

  把1张正方形的纸对折再对折,每份是它的四分之一。

  由于苹果总量的变化,引起每人得到苹果的个数变化,自然引出分数。

  追问“为什对折?”,强化学生对“平均分”的理解。

  4、认识几分之几

  活动四:创造出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的几分之几,并涂色表示。

  5.体会“分一分”

  (1)把一根棒棒糖都可以怎么平均分?

  (2)观察:你发现了什么?学生动手折、涂,

  尝试用分数表示涂色部分。

  预设:

  (1)交流:把一根棒棒糖平均分成2份、3份、4份、5份

  (2)碰撞、发现:

  预设: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几份,取1份是它的几分之一,取几份是它的几分之几。可能还发现:同样长的棒棒糖分的份数越多,每份越少。

  给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机会。

  学生经历动手涂色→思考分数→尝试自己写出分数。

  (1)演示分数的产生。

  (2)分子、分母、横线分别表示什么?

  (3)谁会读这个分数?

  (4)谁会写分数?

  (1)了解分数的产生。

  (2)认识分数的分子、分母以及表示的意义。

  (3)读出分数,

  (4)书空分数。数形结合,理解分子、分母、分数线各表示什么?加深对分数意义的理解。

  联系实际你能说一个在生活中见过或用过的分数吗?预设:一块饼吃了三分之一等体会分数就在身边。

  发散思维

  1、课本“练一练”习题。

  2、用分数表示图中的涂色部分,对吗?说说理由

  3、想一想:

  兔子送萝卜。请问:它们拿走的一样多吗?

  4、走进生活中的分数。

  学生独立思考,互相交流,并充分说明理由。

  在正确判断的基础上,用语言完整地说出来。练就学生是否了解分数的意义与平均分的联系。

  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归纳小结布置

  作业师:这节课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还有什么疑问?你觉得自己的表现怎么样?

  学生畅谈收获。引导学生学会反思,关注学生的情感。

  课后作业:

  课本68页涂一涂。69页习题填在书上。从生活情境中找出它的数学价值,并应用到本节课的学习中。

《认识分数》教学设计4

  设计说明

  本节课通过丰富的情境创设和动手操作,引导学生利用列表法抽象、概括分数的意义,并在操作中发现同一个分数对应的整体“1”不同,所表示的具体数量也不同。在学生原有的认知水平基础上,这里主要是促进学生加深理解分数的意义和分数的相对性,让学生在活动中发现问题并讨论解决。

  针对上述内容,本节课教学在设计上主要有以下两大特点:

  1.借助动手操作,列表整理,将知识深化加工,加深对分数的再认识。

  动手操作是学生学习数学的主要方式之一。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中,为学生提供了充分的动手操作机会。这里的“再认识”已经很明确地告诉我们这里学习的分数知识与原来学习的分数知识是有区别的:一是在具体的情境中体会“标准”不同,分数所表示的意义也不同;二是结合具体的`情境进一步理解“整体”与“部分”的关系。这样使学生不仅获得数学知识,更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

  2.通过情境的创设,促进学生对分数相对性的理解。

  丰富有趣的情境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因此,本节课的设计采用直观、形象的材料,创设如“拿铅笔”“画图形”等活动,在学生发现问题后,积极思考,通过思考、分析,引导学生自己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体会到同一个分数对应的“整体”不同,所表示的具体数量也不同。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PPT课件两盒数量不等的铅笔(数量都为偶数)

  学生准备两盒数量不等的铅笔(数量都为偶数)

  教学过程

  ⊙复习旧知,引入新课

  1.复习分数旧知。

  师:你们能用分数分别表示这三个图形的涂色部分吗?(课件出示图形:)

  预设生:这三个图形用分数表示分别是,,。(课件展示结果)

  师:前两个图形的相等吗?为什么?

  预设生:前两个图形的相等,因为这两个图形大小相同。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旧知,使学生理解整体“1”相同,同一个分数对应的部分也相同,为整体“1”不同的情况作铺垫。

  2.举例说明的意义。

  (1)独立想一想,并说一说可以表示什么。

  (2)全班交流并填写表格。

  一个整体

  平均分的份数

  取几份

  用分数表示

  总结:(课件出示)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或几份,可以用分数表示。

  师:同一个分数,当对应的整体发生变化时,部分量也会跟着变化,看来还有许多关于分数的知识需要我们进一步学习。今天,我们就对分数进行再认识。[板书课题:分数的再认识(一)]

  设计意图:通过“说一说”使学生理解“一个整体”的含义,即分数意义中的整体,可以是单个图形,也可以是多个图形,还可以是多组图形这三种情况,丰富学生对分数意义的理解,同时初步感知当整体不同时,同一个分数对应的具体的量也不同。

  ⊙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1.画一画。

  一个图形的是,画出这个图形。

  (1)理解题意。

  师:读“一个图形的是”这个已知条件,你们知道了什么?

  预设生1:把这个图形平均分成了4份,其中的一份就是2个□。

  生2:这个图形一共有8个□。

  (2)画出原图形。

  师:请同学们动手画一画。

  展示画法:

  观察画法,质疑:三个图形的形状各不相同,行吗?

  (学生小组讨论、交流)

  预设生:三种画法都是正确的。

《认识分数》教学设计5

  教学目标:

  1、在实际情境中进一步理解平均分的含义。理解几分之一的具体含义,建立分数的概念,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会读写几分之一。

  2、在“分一分”、“折一折”、“说一说”等学习活动中,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几分之一的意义,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3、在学习、活动等过程中感悟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体会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和价值。

  教学重、难点:理解几分之一的具体含义,建立分数的初步概念。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各种手工纸、彩色笔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同学们去郊游,大家在一起聚餐,如果把4个苹果平均分给2个同学,每人分到几个?

  如果把2瓶矿泉水平均分给2个同学,每人分到几瓶?

  2、课件出示分月饼活动。

  (1)如果要把1块月饼平均分给2个同学,每人分得几块?(半块)分的时候要注意什么?请生说怎么切,出示错误分法。(每一份要分得同样多),对,这样才是平均分。(出示课件,让学生感知“半块”的具体含义)

  (2)“半块”用哪个数表示?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种新的数——分数(板书课题)。

  二、动手操作,建构新知。

  活动一:课件演示,初步构建二分之一。

  1、1:刚才我们分的是什么?怎样分的?“半块”可以怎样表示?(课件演示)。完整地说一说怎么来的?完整表述:把一块月饼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这块月饼的一半,也就是它的二分之一。左边的这“半块”月饼是它的二分之一,右边的这“半块”呢?(也是它的二分之一)

  2、师生共同明确平均分的是“谁”,就是“谁”的二分之一。指名说,板书,同桌说,全班说。

  3、介绍二分之一的读法和写法。介绍写法时结合分月饼的过程明确小横线表示平均分,横线下面的2表示平均分成2份,横线上边的1表示1份。

  4、能用长方形纸折出它的二分之一,并用斜线表示出来。说说二分之一怎么来的?

  反馈:不同的上台张贴

  图形不同,为什么都能用二分之一表示?(把一张纸平均分成2份,虽然折法不同,但每1份都是这张纸的'一半,都是这张纸的二分之一。)

  5、课件出示练习活动:下面图形的涂色部分,哪些能用二分之一表示,说明理由。最后一个,你认为应改成多少?为什么是四分之一?

  4、活动二:类比推理,认识几分之一。

  (1)你还想认识几分之一?(你能折一折、涂一涂,表示出你喜欢的四分之一或其他的几分之一吗?并和同学交流你是怎么创造出来的。)

  (2)反馈:不同的上台张贴,说说你是怎么找的?

  (3)如果我想找出这个图形的八分之一,你会吗?

  三、巩固练习

  1、你能用分数表示下面每个图里的涂色部分吗

  2、下面的分数能表示各图中的涂色部分吗?能表示的画“√”,不能表示的画“×”

  3.你想到了几分之一?

  4、哪张纸条长?

  5、涂色部分是大正方形的几分之一?

  6、想一想:你占你们同桌的几分之一?你占你们小组的几分之一?

  你占你们一大组的几分之一?你占全班的几分之一?

  为什么同一个我,能用这么多分数来表示?

  四、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

  1.要想得到一个分数必须“平均分”。

  2.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几份,每份就是它的几分之一。

  五:问题思学

  你能用一个分数表示下面空白部分吗?

  板书:——分子

  -——分数线

  ——分母

  读作二分之一

  把一块月饼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这块月饼的一半,也就是它的二分之一。

《认识分数》教学设计6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联系生活实际和数形结合,理解并掌握百分数的意义。

  2、通过讨论使学生了解百分数与分数的联系与区别。

  3、能正确地读、写百分数。

  4、通过解决问题,感受到百分数的作用,培养学生比较、分析、综合的能力。

  [教学重点]

  1、使学生了解百分数的意义。

  2、使学生能够熟练读、写百分数。

  [教学难点]

  使学生理解百分数与分数的联系和区别。

  [教学准备]

  课件,课前让学生搜集生活中含有百分数的资料。[教学过程]

  一、温故知新

  1.多媒体出示题目一:你能说出下列语句中分数的含义吗?

  (1)六

  (一)班女生人数是全班人数的2/3。(2)数学课本的重量大约是2/5千克。答:(1)2/3表示。(2)2/5表示。

  通过练习我们发现,分数不仅可以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关系,还可以表示具体的数量。

  2.多媒体出示题目二:你能说出下面这两个成语的意思吗?能否用一个数来分别表示这两个成语?百战百胜的意思:每次打仗每次都战胜用一个数来表示:100/100(板书)百里挑一的意思:从一百人里选出一个人用一个数来表示:1/100(板书)

  我们观察一下这两个数的特点,它们的分母都是100,这样的分数我们还可以把它写成100%,1%这种形式。(板书)

  二、学习新知,初露锋芒

  1.学习百分数的读法和写法。

  那么,像上面这样的数就叫做百分数。

  百分数是一种特殊的分数,在读、写上都采用自己独有的方式,例如:百分数通常不写成分数形式,而是在原来的分子后面加上百分号“%”来表示,读作“百分之……”。如,65/100。(师板演)

  在这里,要注意百分号“%”的写法。师板书。2..学生练习,初露锋芒。

  多媒体出示题目三:读出下面的百分数。

  5%读作:________________ 76%读作:__________________ 230%读作:________________ 60.33%读作:__________________多媒体出示题目四:写出下面的百分数。

  百分之三十五写作:_________百分之三点二五写作:_________百分之一百四十三写作:_________百分之零点零七写作:_________通过练习,我发现:百分数读的时候要先读,后读。写的时候一般不写成形式,而是。

  三、学海探秘

  1.探讨百分数的意义。

  在我们的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像这样的数?学生展示课前搜集的生活中的百分数。它们分别表示什么意思呢?老师先做范例,然后小组讨论并交流。

  示例:出示多媒体。

  小学生的近视率为18%。在这个例子中,有两个量,分别是小学生中近视的人数和全体小学生人数,全体小学生人数是单位“1”,这个百分数表示小学生中近视的人数占全体小学生人数的18/100。学生小组讨论。

  多媒体展示题目五:找出书中或生活中百分数的例子,把它写下来,任选一个想一想,然后仿照例子,说一说所举例子中百分数的含义:

  我找出的例子是:

  师生共同归纳百分数的意义:像这样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就叫做百分数,也叫百分率或百分比。

  2.利用图形体会百分数的两种不同数量关系。

  (1)理解表示部分与整体之间的百分数关系。多媒体出示。配制一瓶混合型饮料,成分见下表。

  混合型橙汁成分橙汁胡萝卜汁含量65%15%水平

  师:请你说一说橙汁65%具体表示什么意思。如果用一个正方形来表示这瓶果汁,那么该怎样来表示橙汁?

  小组讨论,并在作业纸上涂一涂。

  师:如果想要表示出胡萝卜汁的百分数,需要涂几格?请你涂一涂。师:从图中看20%表示什么意思?剩下的格子用哪个百分数表示?表示什么成分?

  师:从图中你还能发现其他百分数吗?说说他们的意思和关系。讨论:有一种品牌的橙汁号称纯果汁,你觉得应该怎么来配制?它的橙汁含量该用哪个百分数来表示?

  能不能配制出橙汁含量为125%的果汁?为什么?多媒体出示题目六:填一填

  ①一张数学单元试卷总分100分,填空题占20%,选择题占10%,其他题占()②一本书已看了全书的(),还剩下全书的55%;

  ③某车间女职工人数占车间总人数的52%,那么男职工人数占车间总人数的()。(2)理解两个独立数量间的百分数关系多媒体出示。

  小组讨论1:高铁和动车,哪个跑得快?请用百分数来表示高铁速度与动车速度的关系。①动车速度是高铁速度的()②高铁速度是动车速度的()

  小组讨论2:要是高铁和动车开得一样快,用哪个百分数表示它们之间的关系?()

  反思:为什么橙汁的含量不能超过100%,而这里高铁的速度却可以是动车速度的125%呢?3.了解百分数与分数的联系与区别。多媒体出示题目六:⑴择优录取①一条路已修的占全长的(),剩30%没修。a、70%千米b、70%c、70/100千米②一堆煤的质量是()。a、97/100吨b、97%

  通过这两道题,你发现了什么?分数与百分数有相同也有不同。

  分数既可以表示两个数之间的倍数关系,不带单位名称,又可以表示一个具体的量,带有单位名称。而百分数只表示两个数之间的倍数关系,不带单位名称。

  ③长家检测110支三笑牌牙刷,合格率可能是()。a、110%b、100%c、98%

  对于合格率你想提醒给同学们什么?

  (设计意图:巩固百分数意义,进一步理解百分数)⑵结合实际选择合适的答案填空:

  ④由于全班同学互相帮助,共同进步,这次考试我班全部达标了,达标率是()。⑤水结成冰体积会膨胀,那冰的体积约是水的体积的()。⑥我校九月份用煤()。⑦一件衣服降价了()。a、109.1% b、23% c、20%

  d、100% e、23/100吨f、1/5小结:通过这组练习,谁能再说说百分数与分数有什么区别联系?(设计意图:结合实际,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概括等思维能力)

  师生共同归纳百分数和分数的不同点:

  1.百分数的分母是100,分数的分母可以是一切不为0的自然数.分子也不同,分数的分子一般只能是自然数,而百分数的分子可以是小数。

  2.用分数表示计算结果时,通常需要化简,写成最简分数;用百分数表示计算结果时,能约分的也不能约分.

  3.分数与百分数读法、书写的.形式也不同.

  4.分数既可以表示两个数的倍数关系,也可以表示一个具体数量,表示具体数时可带单位名称;百分数只能表示两个数的倍数关系,所以百分数不能带有单位名称。

  【分享成功】把你认为本节课你最大的收获告诉你的同伴们。

  我认为我这节课最大的收获是:。

  【当堂检测】

  1、读出下列百分数:

  53%读作:64.2%读作:0.25%读作:150%读作:

  2、写出下列百分数:

  百分之七十二写作:百分之零点六写作:百分之一点零四写作:百分之一百二十点五写作:

  3、选择合适的百分数填空

  45% 98% 8.1% 0.001% 55% 100%

  (1)这节课,同学们学得积极主动,老师希望理解百分数意义的同学占()。

  (2)据调查,我国儿童的肥胖率()。

  (3)小明的爸爸是著名的牙科医生,经它诊治的牙病治愈率达到了()。

  (4)一本书已看了全书的(),还剩下全书的()。

  (5)你认为大海捞针的可能性是()

  4、判断题

  ⑴一个工厂从一批产品中抽出110件,经过检验有110件合格,这批产品的合格率是110%。()

  ⑵一堆煤重87%吨。()

  ⑶某工厂今年产值是去年产值的108%,说明今年产值比去年多。()

  ⑷最大百分数的是100%,最小的百分数是1%。()

  ⑸女生人数是全班人数的45%。()

  ⑹分母是100的分数叫做百分数。()

  ⑺小红的身高是147%米。()

  ⑻34%读作百分之三四。()

  5、拓展延伸:

  (1)看成语联想百分数

  百战百胜()十拿九稳()一举两得()百里挑一()半壁江山()事半功倍()(2)看百分数联想成语1、100%的命中率(百发百中)

  2、死的可能性为90%,活的可能性为10%。(九死一生)(3)我会写出一个含有百分数的名言:

  天才就是99%的汗水加1%的灵感。——爱迪生

  [提升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想一想:什么叫百分数?百分数通常怎样写?百分数和分数有什么异同?

《认识分数》教学设计7

  一、导入

  同学们喜欢听故事吗?老师给大家讲一个故事。

  1、《兔子分苹果》

  2、强调“平均分”

  二、新课

  (一)其实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回碰到类似这样不能整数分的情况,这时在数学上引入了分数的概念。今天老师特意请了这位新朋友给大家认识,着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分数的初步认识{出示课题}

  1、你看老师这样分,两只兔子会满意吗?为什么?每只兔子得到半个苹果,这样半个苹果用一个数显示就是|1/2。

  2、板书1/2

  3、领读:二分之一。师:我们读的时候是从下往上读。

  4、教写法:

  5、同桌之间说1和2分别表示什么?准备圆,我们认识了/2,你能做出这样的/2吗?拿出一个圆(正方形)请你折出1/2并写上1/2。

  6、小结:无论是苹果还是正方形,或其他物体,只要把它平均分成2份,每粉就是他的/2。

  7、学习“1/ 4”

  8、向1/2.1/4这样的数都是分数,但老师发现1/2的下面使,而1/4的下面为什么4呢?也就是说下面的数表示平均分成的份数。

  9,除了1/2,1/4还有别的像这样的数字吗?表示其中的1份(板书1/3、1/5……)我们这样说下去能把分数说空吗?分数有无数个这样的分数写得完吗?

  10、练习。

  (二)比较大小

  1、小猴和小猪在一次吃西瓜的时候,也想用我们今天学习的分数,它们都想吃的多,小猴想:我要吃这个西瓜的1/2。小猪想;我肚皮的,吃的多,要吃这个西瓜的1/4,他们俩谁吃的多?为什么?发现规律:平均分的`分数越多,得到的就一分就少。

  2、练习

  3、用着节课所学的知识,结合主题图,说一说,结合生活实际说一说,如:我家有三口人,我占全家人口的1/3,买100个鸡蛋碎了31个,碎的占总数的1/100。

  (三)总结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四)作业谜语:百里挑一。一分为二。

《认识分数》教学设计8

  教材简析:《分数的初步认识》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一些整数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这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分数,从整数到分数是学生认识数的概念的扩展,是一次质的飞跃,它们与整数有很大的差别,且学生在生活经验中又接触得较少,接受起来比较困难。因此,本单元只对分数进行“初步认识”,对分数概念的教学仅定位于结合具体情境初步认识分数;初步认识和理解几分之一和几分之几;知道把一个物体或一个图形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或几份可以用分数表示。本课时认识几分之一又是认识分数的第一阶段,是本单元的"核心",为以后继续学习分数和小数的有关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能结合直观图示初步认识分数;知道把一个物体或一个图形平均分成几份,其中的一份可以用几分之一表示;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

  2、能力目标:能读、写分数;能用折纸、涂色等实际操作的结果表示相应的分数;学会运用直观的方法比较分子都是1的两个分数的大小。

  3、情感目标:体会分数来自生活实际的需要,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进一步产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和兴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认识几分之一及其意义,能初步比较几分之一的大小。

  难点:理解几分之一的含义及比较大小。

  设计理念:

  从整数到分数的认识,学生由形象思维进入到抽象思维,认知水平有了质的飞跃。因此,借助直观形象,引导学生体会分数的产生来源于实际生活的需要,进而认识和理解分数,是本节课学习的重点和难点。教学中,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并表达操作的过程,从而理解分数的含义。

  设计思路:

  从学生已有的旧知“平均分的结果是整数”出发,复习穿插在一个野餐活动中,这样引入,一方面能唤起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另一方面精选的素材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生兴趣。接着出示教材安排的图片,为帮助学生体会分数产生于生活实际需要,我先呈现把4个苹果和2瓶矿泉水平均分给两个人,再让学生思考如果把1个蛋糕平均分给两个人,每人得到多少?问题提出后,让学生思考该怎样分,又怎样来表示其中的一份,分数就自然而言的产生了。接下来,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并表达操作过程,从而理解分数的含义及借助直观图比较几分之一的大小。在练习设计上我不仅注重分数读写的练习,还将分数置于生活来进行设计,最后还安排了一则“分蛋糕”的广告,让学生体会其中隐藏的分数,同时还教育他们要学会分享。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出示野餐图,星期天,小明和小兰去野餐,我们来看看这两位同学带了哪些食品。他们打算把每种食品都平均分成2份,每人分到多少?你会帮他们分一分吗?

  指名学生说一说:把4个苹果平均分成2份,每人分得多少?用哪个数表示?

  把2瓶矿泉水平均分成2份,每人分得多少?用哪个数表示?

  把1个蛋糕平均分成2份,每人分得多少?用哪个数表示?

  【“分数的初步认识”必须在“平均分”的概念上建立。所以教学第一个环节先用野餐时分食品的情境,把4个苹果和2瓶矿泉水都平均分成2份,让学生深刻体会到“平均分”的含义,即每份分得同样多。接下来分1个蛋糕,学生立刻会产生困惑,1个蛋糕怎么分才公平呢?已有的知识经验和现实问题发生了认知冲突,产生了求知的欲望。当结果不满“1”时,就产生了分数。通过对例题主题图平均分结果的表示,学生感受到了平均分的结果有时“不满1个”学过的数不能表示】

  二、认识几分之一。

  1、直观操作、初步感知。(例题1)

  老师演示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两份,平均每人可以分得多少?

  追问:“半个”可以用什么数表示?(1/2)

  师:像1/2这样的数我们就叫做分数,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分数。

  揭题:认识分数。(板书:认识分数)

  提问:谁能来说说刚才我们的这个1/2是怎样找到的?

  师:这半个用1/2表示,那另外半个呢?

  2、教学分数各部分名称及写法。

  学生阅读课本第87页。

  提问:通过阅读,你知道1/2的分母是几吗?分子是几吗?

  强调:现在你知道小明和小兰各分得多少蛋糕了吗?

  小结: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2份,每份都是它的二分之一。(板书)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给学生一定的空间和时间,让他们在具体情境的启发下,自己思考“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2份,每人分得多少?”,然后让学生交流讨论。为了帮助学生进一步认识二分之一,先让学生认识分数的书写顺序和注意事项,介绍完分数各部分的名称后,再让学生结合分蛋糕的过程,说一说分数各部分的意思,最后适时做小结,并强调分数的读法要用中文表示。】

  3、操作理解,深入认识。(“试一试”)

  师:瞧!老师这里有一张长方形纸,你能折一折,并涂出这张纸的1/2吗?

  学生活动。

  展示各种不同的表示方法。

  提问:这些折法都不同,为什么每份都可以用1/2表示?

  师:虽然折法不同,但他们都把这张长方形纸平均分成了2份,所以每份都是它的1/2。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主要让学生体会不只是蛋糕有二分之一,其它的物体也有二分之一,同时还让学生明白同一个物体可以有不同的方法来来表示出它的二分之一,让学生更清楚地理解二分之一的意义】

  4、辨别判断,巩固认识。

  出示判断练习。

  下面哪些图形的涂色部分也可以用1/2来表示?为什么?

  《认识分数》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为了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二分之一的含义,接下来我设计了“判断图形的.涂色部分”的操作活动,让学生进一步体会1/2的本质特征平均分。】

  5、小结:看来不管是一个物体或一个图形只要把它平均分成2份,每份就是它的二分之一。

  6、认识几分之一

  师:通过刚才的学习,相信大家对1/2应该有了比较深刻的认识,那么你还想认识其它的几分之一吗?

  学生举例,教师适当板书几个,让学生体会到这样的分数有无数多个。

  然后让学生拿出事先准备好的纸片(教师事先给每位同学准备一张纸片,包括正方形、长方形和圆形三种),让他们像刚才一样通过折一折、画一画表示出自己想认识的几分之一。

  教师巡视,对有困难的学生给与指导。

  学生操作完毕,有代表性地选两至三人说说自己表示的分数,接着让同桌说说自己表示的分数。

  (教师在学生自由说的同时有选择性的选取三种图形,他们都表示四分之一或其它相同的分数)

  师:刚才老师收集了几位同学的作品,你们猜猜它们表示的各是几分之一?(教师展示)

  师:为什么他们的形状不一样,但是涂色部分都表示四分之一呢?

  (学生思考发言)

  练习:课本第88页,“想想做做”第1、2题。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主要是让学生自主地认识其它的几分之一,学生由于是第一次自己表示分数,在操作时我适时给与指导,操作汇报完以后,收集学生不同的图形表示相同的分数,让学生进一步体会不同形状的图形,却可以表示出相同的分数,加深对分数意义的理解】

  三、自主探索,比较大小

  1、比较1/2和1/4

  师:瞧!老师这儿还有一个和你们一样大小的圆,能表示出涂色部分表示的分数吗?(涂色表示圆的1/2)

  师:仔细观察涂色部分!和刚才的1/4的涂色部分比一比,你能比较1/2和1/4哪个大吗?

  学生讨论后回答:你们的比较结果是怎样的?能说说你们是怎样比出来的吗?

  小结:可以根据两张圆纸片中涂色部分的大小来判断;也可以根据1/2和1/4的含义来思考,即“把同样大小的一张圆纸片平均分成的份数越多,每一份自然就越小。”

  2、出示第三个圆(1/8)

  请你猜一猜,1/8和1/2、1/4比一比大小怎样?你是怎么想的?

  追问:如果还有1/16、1/20呢,它们和1/8的大小关系又如何?你有什么样的发现?

  3、小结:平均分的份数越多,表示每一份的分数就越小。

  【设计意图:到此学生对分数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自主找到1/2和1/4的大小,在此基础上,又出示1/8,通过直观图学生很容易找出它们之间的大小关系,有了这些分数大小的比较,学生自然能体会到平均分的份数越多,表示每一份的分数就越小。】

  四、练习巩固

  1、感受几分之一与“1”的关系。(“想想做做”3)

  请大家看屏幕,把一张纸条全部涂满颜色用1来表示。

  随着电脑的演示,让学生猜猜看:现在涂色部分是这张纸条的几分之一?

  观察一下从中你能想到些什么呢?

  小结:同样长的纸条,平均分的份数越多,每一份就越小。

  2、生活中是分数

  (1)“想想做做”第5题(出示黑板报的截面图)。

  学生先写出每部分所占的分数,再结合实际板块的大小比较相应分数的大小。

  (2)出示图片(法国国旗、五角星、8块连在一起的巧克力)

  提问:看到这些东西,能联想到了几分之一?

  3、广告欣赏

  播放“多美滋蛋糕”广告。

  (广告的大概意思是:八个孩子在一起分一块多美滋蛋糕,一个孩子刚把这个蛋糕平均分成8块,每人拿了一块,这时第9个孩子来了,其中一个孩子把自己的那一份掰成两份,给第9个孩子一半)

  广告结束后,拍下广告中有代表性的几张图片展示给学生看。

  提问:

  (1)这则广告说的是一件什么事情吗?

  (2)看了这则广告你可以联想到几分之一?是哪一镜头让你联想到这个分数的?

  【设计意图:在练习设计上我除了注重本节课学习重点的练习,对分数的读、写、意义和大小进行练习外,我还注重生活中分数的练习,让学生体会生活在我们生活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体会数学和生活的练习,加强数学学习的兴趣。】

  五、全课小结

  师:生活中处处有数学问题。只要你善于用数学的眼光去看世界,就会使自己越来越充满智慧!

  师:回顾一下,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认识分数》教学设计9

  分数的初步认识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教材第132~133页第4~7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几分之一和几分之几,会读、写分数,知道分数各部分名称,会初步比较两个简单分数的大小。

  2、会计算简单的分数加减法。

  【教学重点 读、写分数,比较两个简单分数的大小。计算简单的分数加减法。

  难点】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这节课复习分数的初步认识。通过复习要进一步认识几分之一和几分之几,会读写分数,知道分数各部分名称,会比较两个简单分数的'大小,能熟练计算简单的分数加减法。

  二、复习几分之一和几分之几

  1、(1)做期末复习第4题。

  (2)说一说每个分数表示的意义。

  (3)以为例,说一说分数各部分名称,并说明分子、分母各表示什么?

  (4)用分数表示图中的空白部分。

  2、做期末复习第5题。

  (1)学生做在书上,米、米表示什么?

  (2)补充练习:

  7分米是米; 56分米是米。

  6厘米是米; 28厘米是米。

  3、是( )个, 是( )个。

  米是( )个米。

  4、做期末复习第6题。

  (1)学生练习指名板演。

  (2)说—说○、○是怎样比较的?

  5、在( )里填上合适的分数,再比较它们的大小。

  三、简单的分数加减法

  1、(1)做期末复习第7题。

  (2)补充练习

  2、(1)甲乙两个工程队修一条铁路。甲队修了这条公路的,乙队修了这条公路的。两队共修了这条公路的几分之几?

  (2)小明从家到学校路程是千米,他已走了千米,还剩多少千米?

  学生列式计算,指名板演。

  四、全课总结

  这节课复习了什么内容?你认识了分数哪些知识?

  【作业设计】

  补充

  用分数表示下面涂色部分。

  2、填空。

  (1)是( )个。

  (2)是( )个。

  (3)米是( )个米。

《认识分数》教学设计10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苏教)三年级(上册)教材98页~100页。

  教学要求:

  1、通过对问题情境的研究使学生初步认识分数,知道把一个物体或一个图形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可以用分数几分之一表示,从而理解分数产生和分数的意义。

  2、能用操作的结果来表示分数,会读写简单的分数。

  3、通过平均分以后怎么表示结果的研究,让学生在创造的过程中体验创造的乐趣,培养学生创造的意识。

  教学重点:12的意义。

  教学思考:

  分数的知识是在学生学习了整数及四则计算以后学习的新的知识,是对数的一次拓展,是学生认识数的一次飞跃,同时又是学生学习小数的基础。学生对分数并不陌生,多数学生都对分数有一定的了解,但是学生对分数的认识还是比较肤浅的、感性的,并没有把握分数的本质,所以教学时既要利用学生对分数有一定认识的基础,更要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本质,把学生的.生活数学提升到学科数学的层面,实现知识和思维双提升。

  数学上有各种不同的分数,但是他们的本质是一样的:都是把一个物体或一个图形或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就是分数。教学时要注意抓重点,第一个分数12应当是本节课教学的重点:因为它既是一个最简单的分数,也是课堂学习的第一个分数,通过对12的深入研究,能够帮助学生了解分数的产生过程、把握分数的本质属性,建立起准确的分数的概念,为学习其他分数奠定坚实的思维基础,学生应用12的思维基础进行思考,就能自己完成分数意义的建构。

  由于三年级学生还是以形象思维为主要思维方式,所以教学时要充分利用直观图进行教学,帮助学生理解分数的意义,把分数与具体的直观图形建立联系,建立起分数的表象,使学生真正理解分数的意义。所以本节课的教学构想:

  一、通过分食品使学生感知在平均分时不能得到整数结果,要表示这样的结果就要改造一种新的数表示,于是就产生了分数,使学生了解分数的产生过程。

  二、通过对半个苹果表示方法的研究,通过用不同方法表示半个苹果,使学生体验解决问题的多样性,并对各种表示方法进行优化,渗透优化是数学研究思想。

  三、通过折纸表示一张的12的实践活动,使学生感知折的方法不同、一半的形状不同,但是都可以用12表示,再通过为什么都可以用12表示的研究,使学生进一步明确12的意义,建立起准确的分数的意义,为后面分数的学习奠定基础。

  四、通过让学生研究:还可以表示一张纸的几分之几,使学生明白通过折纸不但可以表示一张纸的12,还可以表示14、18、13、……,拓展分数的范围,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

  教学过程设计:

  一、课前谈话:

  师:同学们那么知道我们要学习什么知识吗?(分数)

  师:那么对分数熟悉吗?有什么要说的吗?(你想到分数可能与什么有关系?或有什么问题要问老师?)(学生说)

  师:好!我们今天就带着这些问题来走进分数世界。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提问,既可以知道学生对有哪些了解,又可以集中学生的课堂注意力,明确本节课学习内容,为课堂学习做好心理上的准备。)

  二、创设情境,引出分数

  1、平均分食品得到整数

  师:记得今年的春游活动吗?秦老师拍下这样一幅照片,请看:同学们正玩得高兴,不知不觉已经到了中午,薛文君坐在草地上正苦着脸呢!我想一定他的肚子饿了!我们再来看王欣怡正笑眯眯的看着秦老师呢!因为她知道秦老师要分发食品了!那么老师给他们俩发哪些食品了呢?请看(课件出示:四个桔子、两瓶口乐、一个大蛋糕)

  生:四个桔子、2瓶可乐和一个大蛋糕。

  师:他们怎么分这些食品才最合理、最公平?

  生:平均分。(板书:平均分)

  师:对!平均分最合理、最公平,你打算先分什么呢?

  生:……(选择先分4个桔子)

  师:把4个桔子平均分给2个人吃,每人分到几个桔子?

  生:每人2个。(课件演示:每人分到2个桔子)

  师:下面我们来分什么?(可乐)每人分到几瓶?

  生:每人分到1瓶。(课件演示:每人分到1瓶可乐)

  师:对,通过平均分我们知道了:每人分到2个桔子和1瓶可乐,像上面的1和2这样的数,就是我们以前学过的整数。(板书:整数),除了1和2外整数还有哪些?

  生:还有3、4、5、6、7、……

  2、平均分不能得到整数

  师:我们最后来分这个大蛋糕,怎么分?

  生:还是平均分?(课件演示:平均分成2份)

  师:平均分成2份每人分到多少个蛋糕?

  生:半个蛋糕。(课件出示:每人分到半个蛋糕)

  师:每人分到半个蛋糕,那么这半个蛋糕可以用我们学过的整数表示吗?

  生:不可以。

  小结: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2份,每个人分到半个蛋糕,也就是不能用我们学过的整数表示了(板书:不能得到整数),也就不能用整数1、2、3、4……表示了。

  师:不能用整数表示了,那么又怎么表示半个蛋糕呢?

  学生先独立思考一会儿,把想出的方法写下来或画出来。然后让同座位的同学交流一下,最后全班汇报。

  师:谁来汇报,你是怎么表示的?(学生上来展示)

  【可能有三种方法:一、用图表示;二、用汉字表示:一半、二份中的一份,二分之一;三:阿拉伯数字表示12……】

  分别研究(出现一个研究一个):

  ⑴图形表示:

  你画的这个图是什么意思?(把蛋糕平均分成……),你们认为他画的怎样?为什么?

  板书:平均分成2份,

  ⑵汉字表示:“一半”是什么意思?

  “二份中的一份”是什么意思?是随便分成两份中的一份吗?怎么分?

《认识分数》教学设计11

  教学目标:

  使学生初步认识几分之一和几分之几,会读、写简单的分数,知道分母、分子的意义,但本课时不引入分母、分子、分数线的名称。

  通过小组活动,分一分学具,获得产生分数的实际需要,了解分数产生的必要性,生成分数的形成,并理解“分数是表示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取其中的一份或几份的数”。

  通过剪一剪、分一分、折一折、涂一涂等活动,培养学生既动脑又动手动笔的好习惯,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教材简析:

  《分数的初步认识》是学生掌握了一些整数知识的基础上初步认识分数的含义,从整数到分数是数概念的一次扩展,无论在意义上、读写方法上以及计算方法上,分数和整数都有很大的差异。为了给学生搭建突破的台阶,本课时提供了丰富的贴近学生实际的、学生感兴趣的现实情境和操作活动,让学生在熟悉的情境中感悟分数的含义。

  教学实录及评析:

  一、创设情境,激发需求

  课件出示:(视频展示)小明家里来了客人,妈妈把一个大西瓜切成大小基本相等的若干份,送给客人分享,小明自己也高兴地吃了两块西瓜。

  师:像分西瓜这样的生活情境,你在生活中还遇到过吗?

  生:我妈妈在夏天的时候,也这样切西瓜给我们吃。

  师:妈妈在切西瓜的时候,每块的大小是怎样的?

  生:每块的大小都是一样多的。

  有:有时候,我和姐姐两人吃一个苹果,奶奶把苹果分成一样多的两份,我吃一半,姐姐吃一半。

  生:前天爷爷给我和弟弟带回四个桔子,我和弟弟每人两个。

  [点评]教师创设了学生非常熟悉的生活情景,体现了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来源于生活。通过看短片,说生活,初步体会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我得到了其中的几份在生活中的广泛运用,为学习新知做准备。

  二、分组活动,探求新知

  师:今天,老师也给同学们带来了一些纸做的“饼”,咱们也一起来分一分。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拿出学具袋中的圆纸片。

  师:我们把这一个圆看作一个整体,先平均分成5份,然后分给小组成员。

  学生动手操作,把圆沿直线剪开,根据小组成员的多少,分给每位同学。

  [点评]这一细节,教师匠心独具,把全班同学分成了人数不等的小组,分别有一人组、二人组、三人组、四人组和五人组,便于学生体验“我得到了其中的几份”。由于小组成员人数不同,得到的份数必然是多元的,给学生一个开放的空间,为认识分数的意义做了铺垫。

  在这一环节,我们也看到,由于学生人数不同,有很多的小组不能得到相同的份数,同学们都很谦让,小组长们把多的一份给了其他成员。成功地体现了合作的意识,培养了学生相互谦让的美德。

  师:现在我们把这一个圆看作单位“1”,平均分成了5份,你得到了其中的几份?

  生1:我们小组有2人,把这个圆平均分成5份,我得到了其中的3份。

  生2:我们小组有3人,把这个圆平均分成5份,我得到了其中的2份。

  生3:我们小组有4人,把这个圆平均分成5份,我得到了其中的1份。

  生4:我们小组有5人,把这个圆平均分成5份,我得到了其中的1份。

  生5:我一个人一个小组,把这个圆平均分成5份,我得到了其中的5份。

  生6:我们小组有2人,把这个圆平均分成5份,我得到了其中的2份,梁楠也得到其中的2份,还有一份放在中间,我想如果要平均分的话,我们还需要把这一份再平均分成两份。

  师:你提的.问题很有价值,这个我们以后会学到。你真是个爱动脑的孩子!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点评]学生通过小组中的分圆活动,亲身经历了分数产生的过程,理解了分数表示的意义,教师同时引导学生用准确的数学语言描述这一现象,培养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学习数学描述数学问题的严谨性。

  师:我们把这个圆看作单位“1”,平均分成了5份,你只得到其中的3份,怎么用数来表示呢?(作短暂停留),这个数既要能表示把一个圆平均分成了5份,又能表示你得到了其中的3份?你能试着设计一下吗?可以在小组里相互说一说自己的想法。

  学生试着设计,小组讨论,显出为难情绪。教师巡视,与学生做情感交流,并不正面回答学生的问题。但讨论很热烈,学生参与面广,思维活跃。

  [点评]这一环节,教师将问题抛给学生,给学生创新的机会,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留下深刻的印象。

  师引导交流,小组汇报讨论结果。

  生:我们小组感觉很困难,既要表示平均分成了5份,又要表示我得到了其中的3份,把5写在前面就写了“53”,把5写在后面就写成了“35”,与整数一样了。

  学生再次七嘴八舌议论开了。有学生提出:能不能在中间用一种符号隔开?比如5x3。有学生提出:前后放置不可以,能不能上下放置呢?

  教师适时夸赞:同学们真聪明,爱动脑筋,我们的祖先也和你们一样,做了这样的尝试,并发明了这种新的数:把表示单位“1”平均分的份数写在下面,把得到的份数写在上面,并用短横线隔开,35(分数产生了!),由于这个数是在分东西的情况下产生的,就把这样的数叫做分数。读作五分之三。

  课堂顿时沸腾了,惊喜之情溢于言表,学生不由自主地念着分数:五分之三。

  [点评]分数的产生,从质疑到解惑,水到渠成。

  师:我们一起来写一写这个分数。(在老师的指导下写分数,读分数。)这个数表示什么意义呢?师生共同说:35表示把单位“1”平均分成5份,我得到了其中的3份。

  师:你能试着把你手中得到的几份用分数来表示吗?能试着读一读这个分数吗?

  生:我得到了其中的2份,写作:25,读作:五分之二。

  生:我得到了其中的1份,写作:15,读作:五分之一。

  生:我得到了其中的5份,写作:55,读作:五分之五。我还发现,我就是得到了一整个圆。

  师:你说的非常好!请同学们想一想,55和一个圆的“1”比一比,谁大谁小?

《认识分数》教学设计12

  一.情境导入

  课件出示例题

  学校篮球队参加了三场比赛,王老师记录了这三场比赛中的投篮情况,记录数据如下

  出示表格一

  提问:从表格中可以知道哪些信息?

  根据这些信息你可以比较出这三场比赛的投篮情况吗?

  学生交流讨论

  小结:看来不光要看投中次数,还要看投篮次数。

  二.新授

  1.初步认识百分数

  课件出示表格二

  谈话:现在老师再给你们一张表格,看看和表格一比,多了什么?

  可以比较了吗?怎样比较?

  那能一眼看出投篮情况吗?看来还是不太方便比较。

  课件出示表格三

  谈话:如果老师再给你一个表格呢?与上面一个比又多了什么?

  现在能直接看出来了吗?为什么能直接比较出投篮情况?

  引导:像这样,为了便于统计和比较,通常把这些分数化成分母是100的分数。

  2.理解分数的意义

  提问:64/100表示哪两个量比较?

  表示哪个数量是哪个量的几分之几?

  板书:第一场投中次数占投篮次数的64/100

  65/100又表示什么呢?和同桌说一说

  60/100呢?指生说

  小结:像上面这样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叫作百分数。百分数叫作百

  分比或百分率。

  追问:在这里一个数是谁?另一个数是谁?

  3.介绍百分数的读写法

  既然认识了百分数,想写一写吗?

  自学P85,完成豌豆先生的要求。

  展示交流,纠正错误写法。

  看着百分数说说意义:

  谈话:64%表示什么?65%呢?60%?

  4.教学“试一试”

  (1)男生人数是女生的45%,45%是哪两个量在比较?

  这两个量的关系还可以怎样表示?

  男生人数是女生的()/100?

  100是指100人吗?表示什么?

  假如男生的人数是100份,女生的人数就是这样的几份?

  假如男生人数是1000份,女生呢?

  (2)75%表示什么?

  (3)20%是哪两个量在做比较?

  三.巩固练习

  1.谈话:除了近视率,命中率之外,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很多百分数。课前老师给你们布置了个任务,回家收集百分数,带来了吗?

  学生交流带来的百分数

  2.谈话:老师也带来了一些百分数,看着这些百分数你能知道它们的含义吗?

  练习第1题

  指多生说

  3.练习第2题

  谈话:除了生活中经常运用到百分数,在统计数据时也经常运用

  学生写一写,读一读

  4.练一练第1题

  谈话:如果老师给你图形,你能看着图写一写百分数吗?

  学生写一写,选一个最喜欢的百分数交流

  提问:这些百分数有什么共同点?

  小结;百分数不光能表示两个量之间的关系,还能表示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5.练习十四第3题

  提问:都可以用百分数表示吗?哪些不能?你发现了什么?

  哪些可以?75%表示什么?50%又表示什么?

  小结:百分数不能表示具体的量,不带单位。

  追问:那分数和百分数有什么不同之处呢?又有什么相同之处?

  【教学反思】

  《认识百分数》是在学生学过整数、小数,特别是分数的概念和应用题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是这部分内容的基础,学生只有理解了百分数的意义,才能正确地运用它解决实际问题。基于学生对百分数已有生活经验的基础上,我设计了三个表格。得出要比较哪场的投篮命中率高仅仅知道投中次数还不够,还需要知道投篮的总个数。最后来比较他们投中的个数占投篮总个数的百分之几,因为要比较三个分数的大小必须通分,而它们的'公分母又刚好是100,自然而然地让学生真正体验到了百分数的好处,明白了“生活中有了分数,为什么还要使用百分数”。尤其是“在比较哪场投篮水平高?”时,学生在经历了分数的不便后,体会到了使用百分数的优越性,感悟了分数和百分数之间的内在联系。

  但在实际教学时如果能充分压缩教师的“教”的时间,而尽可能留足学生学的时间,更有利于学生的思维发展。所以课堂上通过调整例题的呈现顺序,产生问题冲突,让学生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中积极的思辨,在思辨中不断生成智慧的火花,自身的思维水平将得到进一步提升。

《认识分数》教学设计13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情境中,进一步认识分数,发展学生的数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结合具体的情境,进一步体会“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3、在解决问题的活动中,学会与他人合作。

  教学重点:

  进一步认识分数能正确用分数描述图形或简单的生活现象。

  教学难点:

  体会在不同整体下,同一分数表示的具体数量不一样。

  教学关键:

  引导学生联系实际情境进一步认识分数、运用分数。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今天老师有幸和同学们一起学习,同学们在三年级时已经学过了分数,掌握了一些简单得分数知识,今天我们就进一步认识分数。

  板书:分数的再认识

  复习:出示:(5分钟)师:谁能说说这个数的各部分名称。

  师:怎样读,读作:(二分之一)

  师: 表示意义是什么?

  2)、老师这里有这些数,谁能帮老师读一读。 , , , 让学生读认。

  师:像 , , , ……都是什么数?(分数)

  师出示图形:

  让学生用分数表示上面各图中的阴影部分。

  二、创设情境,理解分数的相对性。

  1、 拿一拿:(10分钟)

  教师准备三盒糖果(数量不要告诉学生)

  师: 我这里有三盒糖果,老师想从每一盒糖果中取出它的 ,谁愿意帮帮老师这个忙呢?

  请三位学生到台上拿糖果。其他同学注意观察.

  师:你准备怎么拿呢?

  生1:

  生2:

  生3:

  师:其他同学发现了什么?生:他们拿出的块数不一样。让三名学生回位。

  师:他们三个都是拿出全部的 吗? 拿出糖果的块数却不一样多,这是为什么呢?请想一想,然后小组交流一下.

  生:三盒糖块总数不一样。

  生:数错了。

  师:他们分的到底对不对呢?再请三位同学上台分一分,验证一下, 注意观察每盒的 是多少块? (4块、3块、4块)把所有的糖果都拿出来数一数告诉大家总块数是多少(一盒有8块, 一盒有6块.另一盒有8块)。

  师:前后三名学生分得一样吗?

  师:现在你知道每盒糖的 不一样多的原因吗?

  生:是总块数不一样,

  师:一盒糖的' 表示的都是把一盒糖平均分成两份,取其中的一份,但由于盒子里糖块总数不一样多,所以取出的 的数量会怎样?

  生:也一定不一样多。

  强调:由于分数所对应的整体不同(也就是总块数不一样多),同一分数表示的具体数量也不一样多。

  2、说一说: (10分钟)

  出示教科书的情境图:(一本书厚,一本书薄)

  . 师:让两名同学各拿一本书.左边的同学看了第一本书的 ;右边的同学看了第二本书的 ;他们看的页数一样多吗?为什么?

  生1:因为书的厚薄不一样,总页数不一样(也就是整体“1”不一样),因此它们的 就不一样。

  师:虽然它们都把整本书平均分成三份看,都看了其中的一份,但它们的整本书页数同不同?也就是说什么不同?

  生:看得页数不同,整体也不同。

  师:请同学们再考虑一个问题。

  明明喝了一瓶水的 ,楠楠也喝了一瓶水的 。明明说:“我俩喝的一样多”。楠楠说:“我喝得比你多。” 它们谁说得对呢?

  生2:如果瓶的大小一样,他俩喝得就一样多。如果大小不一样,谁瓶大,谁喝得就多。(整体不同,同一分数大小就不同。)

  师:为帮助印度洋海啸受灾地区灾民,小明捐献了零花钱的 ,小芳捐献了零花钱的 ,小芳捐的钱一定比小明多吗?请说明你的理由。

  师:让学生填数、观察,小组合作体会这些分数之间的关系,你们有什么发现?

  一个分数它得分母表示把“整体”平均分成得份数,分子表示取出的份数。进一步强调单位“1”即整体相同,同一分数表示的具体部分相同。

  提问:“1”里面有几个 ,有几个 ,有几个 ,有几个 ,有几个 ,……

  3、画一画:(8分钟)

  进一步体会“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师:小黑板出示题目

  1、一个图形的 是边长1cm的□,画出这个图形。

  a、请同学们先在练习本上画一画,教师巡视。

  b、展示学生的各种画法,由学生自己来评价。

  c、 还有其他画法吗?进一步拓展学生的思维。

  2、分别画出个图形的 ,他们的大小一样吗?

  三、练一练:第35页:(5分钟)

  第1题,用分数表示涂色部分,先让学生独立填一填,再交流:选两题说思考过程。。

  第2题:涂色。试问:()个 是 ,2个 是(),5个 是(), 里有()个 。

  四、总结:(1分钟)今天老师和同学们再一次认识了分数,谁能告诉大家你这节课收获到了什么?

  与分数有关的内容就可以由于分数所对应的整体不同,同一分数表示的具体数量也不一样多。

  师:现实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祝大家数学越学越好。

  五、作业:(1分钟)p36、5、6、题

  分数的再认识

  整体 分数 具体

  书 一本书厚 页数多

  一本书薄 页数少

  一瓶水 大瓶 水多

  小瓶 水少

  由于分数所对应的整体不同,同一分数表示的具体数量也不一样多。

《认识分数》教学设计14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让学生经历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百分数的过程,体会引入百分数的必要性,理解百分数的意义,会正确读写百分数。

  2、过程与方法目标:

  让学生经历材料的收集与整理,经历比较、分析、交流、表达的过程,促进学生个性化的数学理解和表达。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理解百分数的含义,体会百分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和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二、教学重点:

  理解百分数的意义,会正确读写百分数。

  三、教学难点:

  了解百分数与分数在意义上的区别与联系。

  四、教具和学具准备:

  课件,学生收集的百分数。

  五、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谈话:同学们,我们已经学过了哪几种数?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个新的数——百分数。在生产、工作、生活中,我们经常用到百分数,百分数好找吗?对于百分数你想知道些什么呢?

  2、说说你的想法。

  (二)练习巩固

  1、练一练第2题,课件出示

  学生讨论交流后汇报。

  姚明图,进球数占投篮总数的49。8%,师:姚明真是我们中国的骄傲,希望他继续为祖国取得好成绩。

  2、练一练第3题,估计每幅图的阴影部分占整幅图的百分之几?

  学生思考,指名学生回答

  3、用百分数妙解成语。

  学生思考回答

  (三)总结新课,课后延伸:

  1、师: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你们都有了哪些收获?

  没想到这节课我们的收获真不少,看来,学好数学能让我们生活更丰富、更精彩!

  2、师:老师真为你们高兴,看下面的一句话,你想到了什么?课件出示:天才=99%的汗水+1%的灵感。

  板书设计:

  百分数(又叫百分率或叫百分比)

  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叫作百分数。

  90%读作:百分之九十。

《认识分数》教学设计15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五册第七单元“分数的初步认识”。

  教学目标:

  1.通过操作实践活动初步认识几分之一,经历几分之一的形成过程,理解体验“几分之一”的意义,会读写“几分之一”的分数。

  2.使学生认识分数的各部分名称,能正确读、写表示几分之一的分数。

  3.结合观察、操作、比较、联想等活动,丰富学生的数学活动经验,并引导学生和同伴交流数学思考的结果,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4.使学生体会数学来自生活实际的需要,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进一步产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和兴趣。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分一分

  课件出示主题图(第91页)。

  提出问题:请观察图上有哪些人和物?他们在做什么?

  学生观察,说一说自己的发现。……

  重点分析分月饼的过程

  演示课件:把四个月饼平均分给两个小朋友,每个人分到2个;把2个月饼平均分给2个人,每人分到1个。提问:你发现了什么?

  ……

  在学生描述的过程中,教师注意抓“平均分”,如果孩子说到了平均分,教师则问:你为什么认为是平均分?如果学生没有说到平均分,教师则启发:男孩子得到2个月饼,女孩子也得到2个月饼,说明是怎样分的?这样能较好的`引出分数做好铺垫。

  板书:平均分

  那把一个月饼平均分成2份,每人分到多少呢?

  ……

  学生说一半是对的,如果说出二分之一也是对的,课件演示得到一半的过程。

  如果学生说到了二分之一,教师问:它和以前学的数相同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象二分之一这样的数——分数。如果学生只能说到一半,教师则问:一半是语文中的词语,在数学中用什么数来表示了?从而引入课题:分数的初步认识

  二、探索研究几分之一

  1、说一说。

  刚才分的是什么?板书:一个月饼。怎么分的?平均分成了几份?板书:2份

  第一份是这个月饼的二分之一,第二份也是这个月饼的……所以用2个字概括是:每份。板书:每份

  一个月饼的二分之一是怎么得到的?

  把一个月饼平均分成两份,每份是这个它的二分之一,写作:1/2(板书)

  学生写二分之一,读1/2。

  现在,谁能说说我们刚才是怎么得到这个月饼的1/2的呢?全班齐说。

  过渡:同学们已经能找到一个物体的二分之一了,能不能找到一个图形的二分之一呢?

  老师手中有一个圆形纸片,说一说怎样能得到它的二分之一?

  2.折一折。

  讲清要求:选一个自己喜欢的图形,通过折一折,画一画的方法找到它的二分之一,并说一说这个图形的二分之一是怎样得到的。

  ①学生动手折,并涂出1/2。

  ②学生交流各种不同的折法。

  反馈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比较不同的折法,并让学生感受到:不管怎么对折都是把图形平均分成两份。

  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怎样得到图形的二分之一的?

  ③展示学生作品。

  强调:把图形平均分成了两份,取了其中得一份,就是它的1/2。

  3.想一想。

  你能说一说1/2中“1”,“2”,“——”各表示什么意思吗?“1/2”表示什么意思?

  四人小组讨论。分小组汇报。

  1/2的意义是本节课的重难点,初步接触1/2学生的理解很可能是片面的,甚至是错误的,所以此时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先在小组内说一说,突出小组学习的必要性。通过交流,完善对1/2意义的理解。为进一步学习几分之一的意义打下基础。

  4、观察判断,拓展认识。

  下列图形中,哪些图形的涂色部分可以用1/2表示?

  ①学生交流,并说明判断理由。

  ②小结:只要把一个物体或一个图形平均分成2份,每份就是它的1/2。

  过渡:小朋友们我们已经认识了二分之一,你还想认识几分之一?

  5.试一试。

  (1)折出几分之一。

  讲清要求:拿出准备好的长方形、正方形、圆片,通过折一折、画一画的方法表示出你想认识的几分之一;每个人至少找2个不同的几分之一;说一说,图形的几分之一是怎样得到的?

  (2)学生操作。

  (3)交流:你表示出了几分之一?你是怎么表示的?教师把不同的作品贴到黑板上,有意识的按正方形、圆、长方形分类贴。

  反馈中教师要着力引导学生把一张纸对折一次,平均分成2份,对折两次,平均分成了4份,对折3次平均分成了8份……,对折是把一张纸平均分成几份的好办法,最后在表达上,还是要按照板书标准的说出来。

  (4)深究:(指着黑板上学生作品中不同图形的1/4)

  提问:观察这几个图的阴影部分你发现什么?

  这些图形的形状不同,为什么涂色部分都能用1/4表示?

  6.初步认识分数的意义。

  (1)到现在为止,我们都认识了哪些分数?

  学生说,老师板书:1/2、1/3、1/4、1/8、1/16……老师接着板书并说明:像1/2、1/3、1/8这样的数都叫做分数。

  (2)教师介绍分数各部分的名称。

  中间这条线叫什么?(分数线)分数线表示什么?(平均分)

  下面的叫什么?(分母)分母是2表示什么?(平均分成2份)

  上面的叫什么?(分子)分子表示什么?(取的份数)

  7.找一找。

  找一找生活中的分数。

  找一找主题图中的分数。

  培养学生观察能力,体会理解学习几分之一的意义和分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三.基本应用

  1、学生看书P91-93页,勾画出重点知识点。

  2、完成“做一做”第一题。

  四、练习深化

  1.课件出示:下面的图形让你想到了几分之一?

  2.你能联系你的生活说一说你身边的几分之一吗?

  3.估一估。(课件)

  五、全课总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认识分数》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分数的认识教学设计06-07

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06-11

《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10-31

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06-18

[实用]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11-01

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精选22篇)03-31

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15篇【荐】03-28

《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共15篇)10-31

《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优选(15篇)10-31

《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优选15篇)1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