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篮球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篮球教学设计

时间:2024-08-23 18:10:36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优)篮球教学设计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大幅度地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从而使学生获得良好的发展。如何把教学设计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篮球教学设计,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优)篮球教学设计

篮球教学设计1

  一、指导思想

  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本着以学生发展为主的宗旨,从教材的选择,到教法与学法的处理上,都遵循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的体育教学原则。根据初中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以学生发展为中心,营造了和谐、互动、探究、创新的良好的学习情境和氛围。通过选择篮球技术教材课, 并且学生观看示范,师生演示讲解,基本掌握“双手传接球”技术动作。同时创设一种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使学生不仅学到了知识与技能,同时发展了学生的协调配合能力。

  二、教材选择分析

  篮球运动是广大中学生喜爱的运动项目,本节课所学的“双手传接球”是篮球教学中极其重要的技术动作。只有学习好传接球技术,才能把篮球其他技术很好的连接到一起。根据初中学生生理和心理特点及其发展要求,从学生的兴趣出发,发展学生的上肢力量和身体的协调能力,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展现学生的青春活力,并培养学生自主能力、创新能力。通过学习“双手传接球”技术动作,提高学生的整体综合素质。

  三、教学结构

  1、认知目标:通过教学,努力使90%以上的学生初步理解双手胸前传接球的动作方法。 2、技能目标:通过学生练习,努力使85%—90%以上的学生初步学会双手胸前传接球的技术。 3、情感目标:通过学生练习,培养学生对篮球传接球的兴趣,培养集体荣誉感、体验成功感。

  四、本课重点、难点

  (传球)重点:伸臂、翻腕、拨指的动作方法。 难点:蹬地、伸臂、翻腕、拨指的有机结合。 (接球)重点:伸臂、迎球、手放松,接球、后引、有缓冲。难点:迎球缓冲的有机结合。

  五、学情分析

  初中学生正处于向青春期过度阶段,已经具备了独立思考、判断等能力。他们有自己的思想,有自学和自评的.能力。本节课的教学不仅可以满足学生精神上的需要,还可以使学生享受练习时的愉悦与合作的乐趣,同时还可以激发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热情,培养学生正确的合作竞争意识和集体荣誉感,以及组织和团队合作能力,敢于挑战自我、挑战困难、参与竞争的良好品质。

  六、教学结构

  1、准备部分:为了让学生尽快的进入学习状态,同时根据冬季体育课的特点,本节课运用了各种跑动练习、篮球徒手体操练习,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机体尽快进入学习状态,达到热身目的。

  2、基本部分:为了达到教学目的,教师采用直观法、讲解法、示范法、分解法、创设情景等等方法,使学生建立“传接球”的动作表象,通过学生单人徒手传接球练习、学生双人传接球练习、不同难度组合练习,传球比赛,逐渐加大难度让学生进行练习。使学生在与他人合作练习的过程中,学习并掌握“传接球”的基本动作,培养了学生传接球配合默契能力。达到所预计教学目标。并通过编花篮游戏活跃气氛,同时发展学生的下肢力量。

  3、结束部分:学生进行放松,不仅让学生在欢乐的气氛中得到放松,而且感受到成功后的喜悦。同时也达到了消除疲劳、愉悦身心的目的。

  七、教法与学法的选择

  (1)教法:直观法、讲解法、示范法、分解法、创设情景等教法。

  (2)学法:观察、思考、自主、合作、探究。

  八、场地、器材:

  篮球场、篮球若干、呼啦圈15

  九、练习密度与运动负荷平均心率100-120次/ 分练习密度30%-40%

篮球教学设计2

  一、教学设想

  1、教学内容

  (1)篮球:运球后转身技术

  (2)田径:耐久跑。

  2、教材分析

  本教材内容是篮球运球后转身技术及耐力跑。篮球运球后转身技术,是篮球比赛中进攻突破防守的一项非常实用的技术,具有一定的观赏性,有一定难度,富有挑战性,深受学生喜欢,学生对于它的学习非常迫切,很感兴趣。耐久跑是复习教材,通过加入篮球的变换形式的跑,发展学生的有氧耐力。提高学生心肺功能。

  3、学情分析

  本课教学对象为高一年级学生。高一学生身心发展正处于过渡期,但已经具备了独立思考、判断、概括等能力,在身体锻炼中也具备了较高的基本运动能力。篮球是他们所喜爱的一项运动,初中已有一定基础,但对单个技术的学习并不满足,而对学习难度加深的动作特别感兴趣。教学中要让学生把动体与动脑很好地结合起来,给学生提供再认识所学知识、以及合理应用所学动作的机会,从而增强教学效果。

  对于耐久跑,学生已经通过多年的学习,已认识到耐久跑为锻炼身体的重要手段之一,但对枯燥乏味、周期性强的耐久跑却存在畏惧心理,在跑的过程中极易出现呼吸与跑的节奏不相一致、坚持不下来的状况,从而影响耐久跑的成绩。

  4、教学目标:根据高一学生的体育能力现状,针对教材特点以及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我主要制定了以下三个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 使学生了解篮球运动中的单个技术,加强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兴趣。

  (2)技能目标:

  ① 45—50%学生能初步掌握运球后转身技术并能在运球中采用该项技术。

  ②强调运球后转身技术中的“低重心”、“后撤转身”、“提拉球”。

  ③发展学生上下肢的协调用力能力及有氧耐力素质,提高学生的心肺功能。

  (3)情感目标:

  ①培养学生积极进取、顽强拼搏的竞争意识

  ② 培养学生善于观察、积极思维和自我评价的能力,增强学生团结协作的意识。

  二、教学方法:

  1、教法设想:由球性练习入手,到体前变向球,增强手掌提拉控制球的能力,由浅入深,由易到难,逐步突破,逐步提高。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耐久跑采用变化多种图形的`运球跑练习方式进行练习,,通过篮球及图形分散学生对耐力跑的疲惫感,使内容丰富,增加自主性和趣味性。整堂课采用收、放、松、紧相结合的组织方法。

  2、学法指导:

  本课采用“尝试---比较----练习----展示 ----评价---巩固”的学练流程,由易到难,逐层深入,让学生充分领会主动学习和创造性学习的方法。在体验、想象、演示、分析比较和多向交往中形成正确的动作表象,掌握一定的技术技能。

  三、教学流程图:

  热身 → 球性练习(运球、球绕环等)

  ↓

  主教材(篮球运球后转身技术) → 听、看、练、演、评

  ↓

  辅教材(耐久跑) → 变换形式的运球跑、 图形跑

  ↓

  整理 → 放松、小结

  ↓

  下课 → 收集器材

  四、教学效果的预计:

  因在教学目标的制定过程中,对教材的特点、重、难点、学生的情况等进行了比较透彻的分析,教法与学法的选择遵循了教学原则和学生生理、心理特点,预计会顺利地达到本课制定的教学目标,学生能在教师的指导下认真参与各项练习,课堂气氛活跃,师生情感融洽。预计平均心率为120—130次/分,整堂课练习密度约为:25--30%,练习强度较大,耐久跑时强度达最高峰。

  五、场地器材:篮球场一块以及周边自然地形,篮球30个。

篮球教学设计3

  一、教材分析

  篮球运动是一项以投篮得分为目的而进行的攻守交替、集体对抗的球类运动项目。经常参加篮球活动,可以使身体得到全面锻炼。篮球运动形式灵活,具有较强的趣味性和竞技性,且便于普及,因而深受广大青少年的喜爱。

  本次课教学内容为原地单手肩上投篮。原地单手肩上投篮是篮球运动中最基本的投篮技术,也是比赛中应用广泛的技术。结合投篮比赛等练习方式,可以培养学生优良的心理素质,增强个人的自信心。教学过程中利用学生喜欢投篮的特点,让学生理解动作要点,通过练习提高投篮命中率,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为以后的'教学和学生终身体育打下良好基础。

  二、学情分析

  学生对篮球活动兴趣高,对篮球技术的学习具有较强的欲望,喜欢表现自己,具有一定的技术基础,因此对本课的内容具有较强的求知欲。只要激发得当,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会很高。

  虽然学生掌握一定的篮球投篮技术,但掌握的技术动作并不规范,个别学生心理因素不够稳定,自我控制能力较差,因此在教学时应采用多样的教学手段,丰富的教学内容来进行教学组织,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使教学顺利进行。

  由于学生篮球技术水平参差不齐,有些同学怕自己动作做不好而难看,练习时可能出现比较被动,所以教师要根据学生自身的技术特点安排练习,不要过分强调动作要领,使学生在快乐学习中达到教学效果。

  三、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态度,使学生主动参与到篮球运动技能学习中来。

  2、大部分学生能够初步掌握篮球投篮的基本技术。

  3、利用篮球运动发展学生的身体控制能力,和协调能力,同时进行安全性教育。

  4、通过篮球运动树立对自己的信心。

  5、体验自主学习,合作学练,共同协作的能力。

  四、重、难点分析

  重点:出手时手臂和肘关节的动作

  难点:投篮上下肢协调配合用力及手对球的控制掌握能力

  五、教学方法

  本课采用了讲解、示范、启发、竞赛等教学方法,以及各种练习方法。分步分层的递进,充分挖掘每个学生的潜在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更好地促进学生努力达到教学目标。帮助学生运用自主、合作、模仿、创新、探究的学习方法。通过小组内部与小组之间的相互交流,培养学生交往与合作的意识和能力,提高学生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他们的创造能力。

  六、教学过程

  (一)准备部分

  一、课堂常规1.整队、清点人数。

  2.教师宣布本次课的内容及注意事项。 3.检查服装,安排见习生。

  二、游戏:滚球接力—全班分成四组,排头一个人分别拿两个球,从起点用双手把球滚到球场中线再滚回来,击掌后第二名同学出发,直至结束。

  (二)基本部分

  一、分组进行原地单手肩上投篮练习,教师提出问题。

  二、优秀学生进行展示:每组选一名。

  三、原地单手肩上投篮;动作要领:以右手投篮为例。两脚左右或前后开立,两腿微屈,重心在两脚间。右手五指自然分开,以指根以上部位持球,手心空出,屈肘置球于右肩上,左手扶球左侧。投篮时,两脚蹬地、伸膝,右手随势向前上方伸直,接着手腕前屈,食指、中指用力拨球,通过指端将球投出。球出手后,身体向上伸展,脚跟微提。

  重点:出手时手臂和肘关节的动作

  难点:投篮上下肢协调配合用力及手对球的控制掌握能力

  1、原地持球-举球-投篮模仿

  2.原地正面近距离投篮

  3.有防守(消极或积极)的投篮练习。

  四、投篮比赛:分成4组进行比赛,每组排成一路纵队,一个接一个投篮,每投进一球全队所有同学大声的报数,哪个队投进的球数多为胜,输的队进行小的身体素质练习。

  (三)结束部分

  一、集合整队

  二、收拾器材

  三、放松练习

  四、讲评下课

篮球教学设计4

  一、指导思想

  在当前体育课中,培养学生自主练习能力是教学的需要,也是体现主体性教学的一种现代教学思想。本课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使学生在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体能、心理健康等方面得到全面的锻炼与发展。在教学过程中坚持以学生为本,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学生的自学、讨论、合作与交流方式,学会正面双手传接球。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让学生在愉快的合作、竞争中完成教学任务。

  二、教材分析

  篮球运动是广大中学生喜爱的运动项目,本节课所学的“正面双手胸前传接球”是篮球教学中极其重要的技术动作,也是比赛中队员之间最基本传球方法。本课以学生对篮球的兴趣为切入点,安排了练习内容和学习方法,传球主要靠蹬(地)、伸(臂)、翻(腕)、拨(指)动作协调连贯。接球时要伸(臂)、收(臂)、屈(肘)缓冲动作连贯。提高学生的传球能力,为学好篮球打下基础。

  三、学情分析

  中学生正处于生长发育关键时期,乐于参与体育活动,喜欢向同伴展示自己的动作,而且绝大多数学生已经学会多种技能,并且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兴趣爱好,有所专长,他们模仿能力强、好奇心强,而且大部分同学已经具备了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能在集体活动中和他人团结合作,完成活动任务。

  四、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1、学习篮球胸前传接球技术,熟练掌握正面双手胸前传球的动作。

  2、通过学习篮球胸前传接球技术,发展学生上下肢力量和柔韧、协调等素质。 3、学生能愉快的接受教师的指导,在学练中培养勇敢顽强、团结协作的精神。 重点:正确掌握手型1传球:伸臂、翻腕、抖拨指 2、接球:伸臂迎球指外展、接球后引。

  传接球动作协调连贯(传得准、接得稳) 五、教法与学法

  (1)教法:根据本课的特点,本人引用篮球大明星王治郅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想争当篮球明星主动投入学习,学习过程中以讲解示范法、分解教学法、游戏法、比赛法等教学方法为主,辅以多种教学方式手段,促进效果提高。

  (2)学法:尝试学习法与练习法为主,辅以观察法等,首先在尝试中发现问题,练习中确定问题所在,自我解决与向老师寻求方法等方式相结合,最终解决问题。

篮球教学设计5

  学习目标:在合作学习中掌握多种运球和传球技能

  学习内容:小篮球

  学习步骤:

  一、自主活动、活跃情绪

  教师活动:教师讲解分组要求和活动要求,协调学生的分组并参与学生的游戏。

  学生活动:学生自主结合2----6人一组,利用篮球进行游戏或活动。

  组 织:2---6人一组,自由分散在三片篮球场。

  二、 合作探究、掌握技能

  重 点:传接球时上下肢的协调动作。

  难 点:传接球时两人间的默契配合。

  教师活动:提出分组要求和活动要求,组织学生分小组练习,巡回指导,及时点评,加以鼓励。

  学生活动:

  1、自主分小组,通过相互观察、帮助进行各种运球练习,并通过相互的协商进行多种形式的运球练习,通过互动合作的练习熟练运球技能。

  2、组织各小组展示1---2种本小组最得意的练习形式,通过相互的了解,进行取长补短地练习。

  教师活动:提出分组要求,巡回指导,及时示范纠错。

  学生活动:1、两人一组,一位男生带领一位女生进行胸前传接球

  习,利用男生的'动作优势来带领女生练习。

  3、小组扩大,6---8人一组,学生小组商讨传球练习的形式,利用多种形式进行传球,体验同伴间的相互配合和传球时的上下肢协调用力动作。

  4、分小组展示,相互学习、积极交流(以你觉得他们一组什么地方最好进行点评)

  组 织:自由分散自主组织(确保小组活动有安全距离)

  三、 创新延伸、展示技能

  教师活动:鼓励、提示,协助游戏。

  学生活动:

  1、小组商讨、利用篮球,借助所掌握的技能创编一个游戏,并亲身体验游戏的乐趣。

  2、游戏表演、展示,评选最佳创思小组、最善于合作小组、技能娴熟小组,每个小组评出进步最大的组员、合作最好的伙伴。

  组 织:自由分散,形式自主

  场地器材:二片篮球场、每生一球

篮球教学设计6

  一、设计思路

  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篮球基本技术和基本技能是体育教学的主要内容,深受学生的喜爱,在实践操作中,主要依据水平四篮球教学的课程标准,遵循七年级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以学生为主体,让教师成为学生的学伴和指导者,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创新思维能力,采取合理有效的教学方法,高效率的达到体育教学目标。

  二、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活泼好动,荣誉感和团队集体感比较强,从小学刚升到中学篮球基本技术基本技能不规范,,运球能力差,但学生对篮球运动的喜爱是教学的基础和根本。学生对单一的练习缺少兴趣,不能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为了有效的进行课堂教学,完成教学任务,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根据心理特点(好奇心强、喜欢新花样、注意力不能长时间专注于一种活动),采用多变的教法和多样的练习形式,以激发学生的兴趣。

  三、教材、教法、学法运用

  在教材的选择上本次课选择篮球运球技术,从最基本的篮球技术运球练起,初步学会运球的动作要领,为以后技能的合理运用打好基础。

  在教学方法上主要采用了语言法(讲解、口令、指导、提示、口头评价)、示范讲解法、比赛法、预防改正错误动作法、表扬鼓励法等。纵观整堂课来看,紧紧围绕游戏法自始至终贯穿这节课,以目标引领内容,以内容为核心,以游戏为载体,有效的完成课堂教学。

  学法上考虑到是第一次课,让学生粗学乐学,降低对技术的要求。

  四、具体教学设计方案

  教材内容:水平四七年级篮球《运球》技术

  教学目标:

  1、激发学习兴趣,让学生和同伴一起积极主动参与练习中。

  2、学会原地运球的正确方法(协调用力),初步学习行进间慢跑中运球技术,发展学生快速、力量、协调、灵敏等身体素质。

  3、通过设置游戏让学生感受到篮球带给学生的'快乐和成功感,培养和同伴协同合作的集体主义精神。

  教学重点:身体协调用力的运球方法。

  教学难点:养成用手感控制而不是用眼睛。

  教学过程:

  1、开始部分(2分钟):

  (1)集合整队,检查报告人数

  (2)师生问好

  (3)宣布课的内容

  (4)安排见习生

  组织:四列横队学生背对阳光站立要求:快静齐

  (注:继承了一般课堂常规教学的要求,属常态化教学。)

  开始部分(10分钟):

  (1)一路纵队绕篮球场慢跑三圈。

  (2)原地徒手操6节。4*8拍

  组织:还原四列横队成体操队形站立,教师喊口令镜面领做徒手操。

  要求:保持队形整齐,口号响亮,精神饱满,徒手操动作有力。

  (注:情景导入:我校的学生主要以藏族学生为主,来自农牧区,对于篮球的知识和信息是有限的,在导入时,询问学生以前玩过篮球吗?喜欢吗?怎么样才能打好篮球?就要从最基本的技术练习,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运球技术。)

  基本部分(23分钟):

  (1)原地运球技术练习

  学法:

  原地徒手模仿练习,体会动作要领。

  原地持球中速低运球练习和原地快速低运球练习

  5—6人一组,自主互相交流练习

  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原地单手低运球比赛(每人运球20次以先做完的队为胜)。

  慢跑往返运球15m*2每人2次。(以两个边线为距离)

  教法:

  示范动作稍慢,讲解手随篮球上下起伏按拍。

  教师带领学生一起喊口令徒手练习。

  教师语言反复强调,观察巡回指导练习。

  纠正共同易犯错误。

  组织:六列横队,间隔2———3米,以纵队为一组(男女各4组)。练习时各小组围成小圆圈。

  要求:认真观察练习,相互学习交流。90%学生学会原地运球技术。

  (2)运球+掷地滚球接力(以两个边线距离15m)

  方法:发令后,各组第一个队员开始快速运球至对面边线,转身用投掷地滚球的方法将球掷给本队第二个队员,第二个队员照此法继续,直到所有队员做完,当最后一个队员做完后,照此方法由最初第一个队员继续进行,返回到原来的位置。

  (注:此游戏主要让学生体会快速跑动当中运球技术,掷地滚球主要是锻炼学生上肢力量,弥补了游戏内容的单一性,提高了练习的兴趣,可谓一举两得。)

  (3)运球+投篮接力

  方法:发令后,各组从第一个队员开始,运球到篮下将球投进(不限投篮姿势,要求必须将球投进去方可返回),然后运球返回本队交给本队第二个队员,第二个队员照此法继续直到本队所有队员做完,以先做完的队为胜,后两名小“罚”十个下蹲。(男、女各四组)。

  (注:此游戏在实施过程中,一方面练习了运球技术,另一方面在投篮的时候,十个篮球在篮圈上飞舞,有的有可能进了却被其它篮球碰飞了,有的不进却被碰进了,运气不好的一直在那投直到投进,球场上学生的加油声、欢笑声此起彼伏,犹如欢乐的海洋,课堂气氛达到了高潮,教师加入比赛中使课堂锦上添花。)

  结束部分(5分钟):

  放松:调整呼吸,教师向上抛篮球学生吸气,篮球下落时呼气。肢体的按摩。

  集中讲评:多表扬鼓励学生。

  收回篮球,师生再见。

  5、总的要求:让全体学生感受运动到乐趣。

  6、运动负荷:平均心率125次/分钟左右

  7、场地器材:10个篮球篮球场地一块

  五、课堂常规要求

  (一)课前对场地进行必要的检查清洁,保证场地的安全。

  (二)要求学生不吐痰、不坐篮球、老师讲话的时候不运球不发出响声,养成良好的习惯。

  六、课后自我反思

  这节课也是我篮球教学当中比较成功的一节课,多年来在每次的篮球运球教学中屡次使用,效果都不错,其亮点就是运用趣味游戏调动学生练习的兴趣和参与的积极性,让学生“学中玩,玩中学,乐中育”,教法得当,学法合理有趣,完成了课的目标,达到了预期的效果。不足之处,以前课堂时间为45分钟,在课堂设计准备部分安排了熟悉球性的练习,后时间改为40分钟,考虑到时间因素取消了此项练习,有待合理安排,使教学有层次、有连贯性,在人员的分配上总有个别组没有照顾到个体差异,造成比赛时组与组之间有差距。在常规教学的基础上尝试了一些教法,还有待于不断的改进和探究。

篮球教学设计7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改进50米×8往返跑技术动作并进行教学比赛;进一步学习篮球双手胸前投篮的技术动作,提高投篮的准确性。

  【过程与方法】

  发展学生耐久跑的能力,以及增强上肢力量和提高身体协调性、灵敏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品质、勇于克服困难的精神和敢于战胜困难的.勇气。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脚蹬地方法正确,跑动动作和呼吸有节奏;一瞄篮,二蹬伸,三翻拨。

  【难点】

  上下肢的协调配合以及完成动作时全身协调用力。

  三、教学过程

  (一)开始部分(2分钟)

  1.课堂常规:体委整队,报告人数,师生问好,教师简要介绍教学内容,检查服装,安排见习生。

  导入:教师简单介绍中国长跑名将王军霞进行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同时拓展学生体育常识。

  2.队列队形练习:原地踏步走、立定。

  组织教学:四列横队。

  要求:队列整齐,步伐一致。

  (二)准备部分(6分钟)

  1.热身游戏:不要让他拍到你

  【游戏方法】在一块较平整的场地内,学生自由散开,自己努力去拍击他人,同时还要避免被其他人拍到。

  2.复习棍棒操5~8节

  3.肩、腰、膝、腕、踝关节绕环。

  4.正、侧压腿。

  (三)基本部分(28分钟)

  1.50米×8往返跑(16分钟)

  【动作方法】起跑后,加速跑20~30米(并不是最快速度的跑),然后进行有节奏、深呼吸的途中跑(速度平稳),离终点约30~50米时,加大摆臂速度、上体前倾角度稍大、迈开大步,奋力冲过终点线。

  【教学步骤】

  (1)组织学生进行匀速跑200米~300米,体会脚着地动作(1~2次)。

  (2)原地慢跑150~200米,体会呼吸节奏。两(三)步一呼,两(三)步一吸。

  (3)小组讨论,根据学生能力水平进行分组练习(2人一组)。

  (4)学生两人一组进行50米×8往返跑比赛(1次)。

  (5)教师出示评价标准,小组进行评价。

  2.原地双手胸前投篮(12分钟)

  【动作方法】双手持球于胸前,两脚前后开立,两膝微屈,有脚跟提起,重心稍前移;投篮时,两眼瞄准篮圈,两臂随着腿的蹬伸用力向前上方伸出,大拇指稍用力,手掌稍向外翻,使球出手后产生后旋先前飞行,两手用力要均匀,全身动作协调一致。

  【教学步骤】

  (1)带领学生集体复习原地双手胸前投篮的动作要领。

  (2)学生分散进行练习。

  (3)召集学生、指名学生展示,进行评价(1~2次)。

  (4)组织学生分组进行“攻破炮塔”比赛,教师巡视并用语言提示学生动作要领。

  (5)请学生参与裁判工作。

  (6)召集、统计成绩,评价比赛情况。

  (四)结束部分(4分钟)

  1.游戏:大风把小树刮得东摇西晃。

  【组织方法】教师用语言形容大风把小树刮得东摇西晃,学生边“呜呜”的学风声边做动作,东摇西晃或用手拍打身体(4~6)。

  2.课堂小结:让学生谈一谈本节课的收获。

  3.宣布下课、师生再见、回收器材。

  四、场地器材:

  秒表、田径场。

  五、预计负荷:

  练习密度:30%~35%;平均心率:120~140次/分;运动强度:中等偏上。

  六、课后反思:

  (略)

篮球教学设计8

  一、教学内容:

  篮球同侧步持球突破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正确理解同侧步持球突破技术的应用方法与时机。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练习使学生基本掌握同侧步持球突破的技术动作,并能够合理运用以及发展学生的.判断、灵敏、协调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探索研究、团队协作、主动参与的精神。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蹬跨、转体探肩和中枢脚蹬地之间的连贯和快速摆脱和超越对手。

  教学难点:持球放球与中枢脚脚步的配合。

  四、教学过程

  (一)开始部分

  课堂常规:体委集合整队,清点人数,检查服装,引入(在打球过程中同学们都很喜欢突破对手,那么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一项突破技术)新授课内容,安排见习生。

  (二)准备活动

  1.能量梯简单步法(分组进行比赛)

  2.球性练习

  (三)基本部分

  1.两人一组体验在比赛中如何突破对手。(强调注意安全)思考用什么步伐突破,找同学回答并演示。

  2.教师通过学生回答引出授课内容:篮球同侧步突破。(带出交叉步突破简单说明)并提出问题:同侧步突破包括几个环节?以右侧突破,左右脚移动顺序及放球顺序?上身肩部动作?

  3.教师做示范(以右侧突破为例),并通过学生的回答总结出动作要点(一跨(降重心)二放三蹬地转肩四加速),然后分解动作右脚同侧跨步、放球、左侧脚跟上三个步骤进行练习(让学生思考能否改变练习顺序以加深对中枢脚的理解)。

  4.徒手练习初步形成直观表象。教师喊口令1、2,喊“1”时跨右脚摸脚尖(代替放球),喊“2”时蹬左脚转肩。教师做示范,学生跟做,逐渐加速口令,连贯动作练习。

  5.分组有球练习,小组互相纠错,教师纠错。

  6.学生分小组展示,教师评价。(鼓励为主)

  7.小组间比赛同侧步持球突破过杆,小组先完成队伍为赢。(初中生心理特点:竞争性)

  (四)结束部分

  1.放松活动:呼吸放松练习。

  2.课后小结,师生再见。

  3.归还器材。

  五、教学负荷

  练习强度:125~135次/分

  练习密度:35%~45%

篮球教学设计9

  教 材:各种传接球方法(水平四)

  班级人数:40人

  课的设计意图:

  篮球是广大中学生熟悉且喜爱的体育活动,多数有一定的基础 ,但缺乏规范的动作技术和实际应用能力。本节课的教学通过让学生带着问题观看录像,在欣赏球艺,领略球星的风采,在激烈比赛中,有目的地观察多种传球的方法,灵活多变的传接球、默契合作带来的精彩,感悟合作的愉快。在学生感知的基础上,通过模仿练习,体会传接球的动作要领,得出传球的方法及各种方法的运用时机,通过实践活动掌握要领、熟练动作。整个教学过程注重创设“合作”、“探索” 的教学氛围,始终把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探究能力放在首位,学生在兴趣盎然中开始,在轻松愉快中结束。不仅仅学到了较规范的传接球知识,提高了学生的欣赏水平,又增强了对篮球的喜爱。开放的教学,开放了学生的视野,轻松的氛围,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其乐无穷,达到了寓教于乐的目的。

  教 具:篮球四十个 多媒体课件

  课 时:1课时

  学习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篮球有几种传接球方法 ,并初步掌握1~2种传球技能。

  (2)了解篮球的一些简单规则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平等的教学氛围中进行交流、合作,培养师生、生生间的感情。

  (2)将较枯燥的教材内容有机地转化成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在自我感受,自我激励和相互合作中积极参与,大胆探索,大胆尝试,使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乐趣。

  过程与方法:

  通过多媒体展示,加之教师的引导和点拔,展示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运用了直观教学法,启发诱导法,观察法,探究法,创新法,合作学习法等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去参与、去学习。

  教学重点:双手胸前传接球和单手肩上传接球的技能。

  教学难点:掌握传接球的运用时机。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学──熟悉球性,开发智力

  师:同学们,我们的场地上放了四十个篮球,大家一看便知道我们本节课的学习内容──篮球。接下来,我们每人一球进行“玩”球,看你们能创造出几种“玩”法。

  设计意图:

  主要目的是热身准备,激发学生的兴趣 ,因此设计了“玩”球。学生除了做各种篮球练习外,还可以用篮球做各种游戏,在热身的基础上给学生提供了开放的创造空间。

  二、增趣促学

  1.观察自悟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看“NBA” 比赛吗?下面让我们就欣赏一个片段,大家在欣赏的同时要带着两个问题去观察,第一,篮球制胜的关键是什么?第二,在这个片段中运用了几种传接球的方法?

  (多媒体展示)

  学生回答:得出结论(1)篮球制胜的关键是集体的合作,默契配合。(2)本片段中,共运用了五种传接球方法,即:双手胸前传接球、单手肩上传接球、击地传接球、背后传接球、低手传接球。

  设计意图:

  通过多媒体展示,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提高学生的欣赏水平,导出本课的学习内容──各种方法的传接球。

  2.尝试体验

  自由结合2~3人为一组进行尝试练习,要求以双手胸前传接球和单手肩上传接球为主,在基本掌握这两种传接球方法的基础上 ,可以尝试其它几种传接球方法,在练习的过程中要互帮互学,鼓励学生遇到问题大胆提出来,大家共同讨论,共同解决。教师在学生练习之前讲解、示范双手胸前传接球和单手肩上传接球的动作要领,并提出注意事项:由于接球的动作不正确,容易引起手指的戳伤、接球不稳现象,大家应引起注意。

  设计意图:

  教师不拘泥于教材的设计,而是结合学生的实际,开展互帮互学,共同提高。既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更有利于技术的掌握,使不同的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和提高。

  3.实践领会

  师:大家通过学习和练习,基本上掌握了以上几种传接球的方法,那么几种传球方法通常在什么情况下运用呢?

  多媒体展示:学生观察、讨论、归纳结果。

  (1)单手肩上传球一般在距离较远或发球时运用较多。(2)双手胸前传球,一般常运用于近距离。(3)当防守队员逼近传球队员时,通常采用击地传球和背后传球。(4)低手传球 ,一般运用在防守是高大队员时采用。 全班分八个组,男、女各四组,每两组为一个练习大组,在规定的场地内5个人防守,5人传接球练习,在传接球的同时,可以结合运球、不投篮,要遵守规则,不能走步、两次运球,不准出界,在一定时间内交换。

  设计意图:

  为了让学生把课堂上所学到的知识,能灵活地运用到实践中去,简单渗透走步、两次运球等违例的规则,让学生通过5对5的进攻、防守。进行实践体会,在实践中巩固和提高所学知识。

  三、课后遗趣──展示自我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给你们提供一个展示自己的机会,你们有没有信心?老师相信你们每个人都是最棒的,展示的内容是以篮球为题材,可以展示篮球技艺,也可以展示其它。希望你们动脑子,展示给大家,老师要和你们一块展示,大家共同评出今天的明星。

  设计意图:

  即放松了学生身心,又给学生提供了展示自我的舞台,构建了互相学习的平台,在意犹未尽中结束。

  自我反思:

  一、本节课突出了三维目标的整合,目标贯穿教学过程始终,体现了目标统领内容、方法、手段等新的课程理念。

  二、给学生创造了和谐平等的教学氛围,使学生在愉快的环境中主动地学习。

  三、给学生提供了开放的空间,既方法的开放,如多媒体、合作学习法、探究法,创新法;内容的开放,突破了原有的教材,给了学生充分的选择余地,有助于学生长足的发展。评价的开放,教师、学生共同评价、共同交流起到反馈的作用。

  四、学生不仅学到了知识,还学到了方法并且能灵活运用。

篮球教学设计10

  指导思想

  篮球是学生所喜爱的项目之一,但让学生真正产生兴趣,就需在学生的参与中,让学生体验到篮球运动的魅力,感受到篮球活动所包含的丰富健身内容、与同伴合作的乐趣。本课主要是通过围绕篮球活动这个中心,以游戏为主线,采取多种练习方式,达到在玩中学,以活动为主;在学中玩,边学边玩;边学边用,学用结合的目的。

  教学内容

  1.热身活动。

  2.学生自编球操。

  3.运球与传球。

  4.三对三比赛。

  5.放松练习。

  6.师生小结。

  组织与设想

  1.导入课题

  以提问的方式引起学生的注意:说出练习篮球的作用,为什么要学习。这个问题学生不难进行回答,因为学生已经有过学习篮球的过程,此处提问只是加深学生对学习篮球进一步的理解。而其主要目的还是用篮球可以创造出丰富的健身内容,为下面的练习埋下伏笔,以此来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老师从中给以鼓励,帮助学生树立自主学习的勇气,为完成本课的学习任务做好必要的思想准备。

  2.热身活动

  进行合作性的游戏“网鱼”,这个练习的采用,跟篮球有一定的联系,既需要积极跑动,又需要紧密配合,更有一动而全动的`特点,趣味性强。在游戏进行中,增加课堂轻松欢快的气氛,逐步提高学生的兴奋点,也为下面的辅助性练习做好身体的准备,情绪的准备。

  3.辅助性练习

  辅助性练习是在考虑学生具备一定篮球基本功的基础上安排的,给学生提出的要求是:分组后,请每个小组的同学先进行讨论(结合对课本的参考),然后创编一些有关篮球与身体结合的练习,并积极地进行练习,各组的组织形式可以自定,要将身体充分的活动开。教师在这个练习当中到学生中间去,进行帮助、指导、提示等活动,并提出建议。这部分的练习目的在于,突出小集体活动的作用,在“放”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行为,尊重学生已有的经验,给学生提供自由发挥的空间,培养兴趣,从而也有利于篮球的学习。

  4.活动的深入,行进间传球、运球

  随着辅助性练习的结束,也就自然的过渡到了篮球的学习,这一段学习的安排是: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参考课本图解的情况下进行“自学”“自练”,师生同练,加深与巩固动作;教师的活动是到学生当中进行一定的指导、建议和帮助,进行评价,必要时进行个别动作的示范。学生在这种条件下的学习,必然要进行看图解、询问、自己模仿与尝试、相互交流、相互探讨、观摩别人练习,这样安排的目的在于,让学生在“做中学”,不但要学到“传球”的动作方法,更重要的是能体会到学习的方法和途径。

  5.三对三半场比赛

  篮球比赛是学生最想参与的内容,练习的兴奋性也最高,因而本课将这部分做为练习的重点内容,目的是通过比赛,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去想象练习的方法,以达到增强体能、锻炼身体和理解篮球的目的。

  6.课的结束

  第一,安排学生之间的相互放松,第二,师生共同进行舞蹈性放松练习,让学生得到身心的放松。师生共同对本课进行总结。

  总之,本课旨在通过学生自主,合作和探究的学习过程,使学生在“做”中去体验学习的方法和运动的乐趣,从而培养学生学习篮球的兴趣,从中锻炼身体,增强自信心,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课时计划

  人数:

  单位:

  时间:

  发展灵敏、力量素质,半场三对三篮球比赛。

篮球教学设计11

  一、教学内容分析

  篮球体前变向换手运球,是篮球单元的第四课时。运球是水平四篮球教学重要组成部分,是篮球运动的基础,其内容简单、趣味、实用,对培养学生终身体育锻炼有着重要作用。因此,本课着重要解决行进间变向-侧身探肩快、加速突然的技能,在学生参与活动的过程中逐步突破上下肢协调和控制支配球这一技术难点。让学生在活动中发展技能,在比赛与练习中体验到篮球运动的乐趣。为以后的教学竞赛和学生终身体育打下良好基础。

  二、教学目标

  1、认识目标:建立体前变向换手运球动作概念,明确学习的目的性。

  2、技能目标:初步掌握体前变向换手运球技术动作和对球的控制与支配能力,发展灵敏、速度协调等身体素质。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随着篮球运动不断发展,特别是NBA比赛全球推广,使更多的学生有机会看到高水平的比赛,学生对学习篮球技术充满兴趣。初二学生好动、好学,模仿力强,兴趣广泛,并且该班体育骨干能力较强,学生对体育运动有良好的参与意识。同学之间团结合作,集体荣誉感较强。

  四、教学重点及难点

  本课的教学重点。体前变向换手运球

  教学难点是初步掌握体前变向换手运球技术动作和对球的.控制与支配能力,发展灵敏、速度协调等身体素质。

  五、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a篮球变向的徒手脚步练习、复习原地高、低运球、左右手交替横向运球、体侧前拉后推运球。提高原地运球技术动作及控制球的能力,重点体验原地不同运球方式,手近球的不同部分。通过专项准备活动,即活跃课堂的气氛又为下一环节的学习起到铺

  b 教师组织学生分组比赛。(教师发现问题及时停止比赛)大多数学生都会不由自主地出现遇到防守时无法突破、丢球的现象,导致全队进攻的失败。习内容──体前变向换手运球。

  c、行进间折线运球(分为六小组

  、两人一球体前变向换手运球过人:教师完整动作示范,学生进行多次模仿和练习。体验完整动作技术。

  b、一人一球分解动作:教师把完整动作分解为左手运球-变向-向右侧身压肩-换球-加速 前进。左、右手交替练习(弱势手先行,弱势手练习的时间要长于强势手),体验拍球不同部分,教师及校队同还反复示范,学生反复练习 学生活动

  1、徒手脚步练习原地高、低运球、左右手交替横向运球、体侧前拉后推运球

  2、体前变向换手运球。

  3、体前变向换手运球。

  反复练习

  六、调节与评价

  a、男、女学生分别站在直径为8米、15米的圆周线上,踏着《THE GAME OF LOVE》音乐节拍放松肢体,放飞心灵。

  b、学生谈练习感想,教师总结,布置家庭作业,收回器材。

  七.教学反思

  课改向我们体育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教学中要树立新的理念,真正做到以学生发展为本“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一切为了学生”。在现实生活中,每个班都有肥胖的学生、性格内向的学生、遗传因素导致缺乏运动细胞的学生较多,在技能要求比较高的项目练习时,常受到同学嘲笑,因而这些学生虽喜欢上体育课但又怕遭到同学的嘲笑,久而久之,便疏远了体育活动,成了体育课上受冷落的旁观者,特别是体育课改的今天,此类问题更加突出。那么如何使这些同学象其他学生一样能积极主动地投入到体育锻炼中并获得乐趣,是我们每个体育教师的职责和追求目标,也是课改的今天要解决的问题。通过教学实践,我感悟到只要教师努力去关爱这些特殊学生,这个目标是一定能够实现的。现在可能所有班级中都有一位或是多位同学人特胖,有的不但胖个子又高,跑起步来挺费力的(200米都跑不完),别说跟随队伍跑步了。所以这样的学生在分组练习时经常受到小组同学的批评及责骂,甚至遭到嘲笑。我所教的初一年级就有这样一位同学,不太爱和同学们一块活动,做练习时总是往后溜,摸底测验成绩也比较差。课后我找到他,问他为什么上课不积极活动?开始他不说,在我的启发下,他才说:“其实我很喜欢体育活动的,可我长得这么胖,做起动作来很吃力,又不好看,同学们会笑话我,所以就不想动了”。根据他的想法,我诱导说:“不管谁在学习新动作时,都不可能做得很好,再说对于你,重要的是参与、体验体育活动的乐趣。练习的次数多了,动作也就好看了。老师相信你,你一定会战胜自我,找到体育活动的乐趣。”在后来的活动中我仔细寻找该生的闪光点。不久在练习耐久跑时他总是坚持到底,不管和其他同学有多大的差异,始终坚持到底。久而久之,在他的自信、坚强下完成了和其他一样的练习内容。在体育课上,我及时表扬了他,并要求其他同学多向他学习。同学们也报之以热烈的掌声,纷纷向他询问起来。老师的表扬,同学的鼓励给这位同学装上了自信、坚强的翅膀。自此以来的体育课他上课很投入,与同学合作的也很愉快,体育成绩也有了相应的提高。在上课时每个人一定要克服内心的自卑心理,融入到集体的大家庭之中,不懂不会的主动请教,反复练习,同时常于同学合作、交流。总之,“在课堂上只要主动参与、积极练习,就一定能获得快乐,获得成功”。。

篮球教学设计12

  [教学目标]

  1.了解持球突破的方法,初步掌握持球交叉步突破的动作技术要领;

  2.通过持球突破练习,发展学生的协调、灵敏、速度等身体素质;

  3.利用教学比赛,培养学生团结合作、顽强拼搏的集体主义精神,从而提高篮球技术水平。

  [教学过程]

  一.开始部分:(2分钟)

  1.体育委员整队,师生问好。

  2.教师宣布课的内容、任务、要求及注意事项。

  3.安排见习生。

  二.准备部分:(10分钟)

  1.篮球操(每人一个篮球、结合音乐):球绕头运动、球绕腰运动、球绕膝关节运动、球绕跨下运动、以上运动的结合。

  2.投篮比赛(将全班学生分成人数均等的'8个队,每人一球,分别站到8个篮下):

  (1).谁捡谁投篮;

  (2).必须在3秒区外投篮;

  (3).“结束”哨声一响,各队必须停止投篮进球多的队为胜。

  三.基本部分:(25分钟)

  1.篮球:持球突破(交叉步)

  (1)导入:

  老师:同学们!请问一下你们喜欢那一些CBA明星?

  学生:王治侄、朱方雨、杜锋、王仕鹏……

  老师:好!你们说的每一个都是非常出色的球员,我也很喜欢广东宏远队的杜锋,特别是他的“交叉步突破”非常的了得。

  学生:什么叫“交叉步突破”啊?

  老师:“交叉步突破”是篮球运动里面,非常常见的一种持球进攻步法。大家想学吗?

  学生:想……那是怎么样的步法啊?

  老师:好,请我们班篮球队的同学出来打一下比赛,我们看看他们有没有人能做出“交叉步突破”好不好?

  学生:好……啊……

  (老师请出6个篮球水平较高的同学进行3对3的比赛)

  老师:大家请看XX同学使用了“交叉步突破”了,XX同学又使用了。

  ……学生:哇……

  老师:大家在看比赛的过程中也可以原地模仿一下。

  学生:(原地模仿、讨论)

  老师:时间到,比赛结束。全体都有听口令,以我为中心集合。

  学生:(集合完毕)

  老师:下面我师范、讲解一下“交叉步突破”。

  学生:好……(掌声)

  (2)教法:

  ①教师示范持球(交叉步)突破并讲解动作要领

  ②学生自由散开原地模仿练习

  ③集合共同探究,结合假动作、“三步”投篮

  ④学生分成8组到篮下练习

  ⑤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基础好的同学从弱手边突破

  ⑥抽查学生,了解学生掌握技术情况

  2.篮球教学比赛:

  已掌握持球突破技术的同学可进行半场篮球教学比赛,自由组队。其他同学可继续练习篮球技术。

  (各组由小队长组织,学生参加比赛积极,比赛过程中多运用所学技术)

  三.结束部分:

  1.请同学们展示练习的成果。学生用掌声进行评价,老师点评。学生在欢笑中得到放松

  2.小结本课

  3.收拾器材,宣布下课

篮球教学设计13

  学情分析:

  小学三年级学生,生性好动,经过第一学期的篮球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篮球运球的基本动作,有了篮球运球的基本雏形,同时具备了一定的身体素质。学生对篮球运动还保持了良好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习惯,特别是对有对抗性的练习项目比较感兴趣

  教材技术结构分析:

  篮球运动是一项综合性体育活动。经常参加篮球运动,可以提高儿童少年观察、判断、快速反应的能力,促进身体素质的全面发展。篮球运动的对抗性,有利于学生在经历挫折和困难的过程中,提高抗挫能力和情绪调节能力,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篮球运动的.集体性,使学生建立起对自我、群体的社会责任感,形成现代社会所必需的合作与竞争意识,学会尊重和关心他人,培养良好的体育道德和集体主义精神。篮球的趣味性使学生在和谐、平等、友爱的运动环境中感受到体育活动能减缓学习压力、消除不良情绪,带来情感的愉悦。

  正因为篮球运动的种种好处以及这一水平段内的学生对篮球运动萌发的强烈好感,使得小学篮球在整个学期教学计划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而且学习双手交叉倒球对学生今后对篮球运球的学习起到一个促进作用。小学生初接触篮球运动,主要培养他们对篮球的兴趣,加强他们对球性的练习。

  教学目标

  一、通过教学,学习花式篮球中的双手交叉倒球技术,初步掌握花式篮球的基础技能,促进肢体的感知能力,让学生了解篮球运动有关基本知识和身体健康的知识,它是一项对手腕灵活性有很高锻炼价值的项目,让学生知道为什么要进行篮球运动。

  二、 使学生积极参加双手交叉倒球的练习,在这过程中,学生自练,师生共同探讨的学习氛围中进行练习,使所有学生在老师设计的练习中得到提高,也使每位学生清楚自己的特点,找到适合自己参加篮球运动的方法,知道自己在这方面改进的方向,从而达到锻炼身心的目的。

  三、 让每个学生在练习当中都有很大进步和提高,树立学习篮球技术的观念,激发学习的兴趣,体验体育运动的快乐,增强体育健身的兴趣和目标。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在练习双手交叉倒球时做到手腕旋转角度要大,双手抓球要用力。

  解决重点的教学方法:从无球到有球练习,从易到难。

  教学难点: 双手交叉换位的速度

  解决难点的教学方法:合作练习法

  教学过程

  (环节、层次清晰完整;重难点突出,设计详尽)

  开始部分:

  大家动起来

  体委整队报告人数,师生问好,教师宣布本课的内容,安排见习生。

  队列练习:左右后三面转法

  队列:成体操队形散开成体操队形。

  准备部分:

  跟我做

  跟老师一起做各种球感球性的练习。

  (1)头部运动,方法:持球绕头。

  (2)肩腰部运动,方法:持球绕腰。

  (3)腕关节,方法:双手持球内外侧旋转手腕。

  (4)俯背运动,两脚开立,球放体前,弯腰双手左右拉球。

  新授部分:

  (1)双手交叉拿球。

  教师示范篮球双手交叉拿球的动作,边讲解动作要领。

  (2)双手交叉抛接球。

  教师讲解、示范。

  教师示范篮球双手交叉抛接球的动作,边讲解动作要领:手腕旋转角度要大,双手抓球要用力。

  学生分组自己练习,教师巡视指导、纠正;然后,学生面向教师集中纠正,重点检查是:手腕旋转角度

  教法:教师示范,师生一起练习。

  (3)双手交叉倒球

  教师示范篮球双手交叉倒球的动作,边讲解动作要领:手腕旋转角度要大,双手抓球要用力。

  结束部分:

  (1)游戏:双手行进间胯下倒球。

  方法: 4人一组从起点向终点进行行进间双手行进间胯下倒球。

  (2)放松

  方法:针对本节课重点运用的关节进行放松活动。

  (3)总结课上情况。

篮球教学设计14

  一、指导思想:

  以“全国篮球特色学校”为契机,学校体育教学要树立健康第一,终身体育的指导思想。根据新课程标准本次课设计上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主体锻炼意识,以学生身体练习为主要锻炼手段来增强学生体质健康。通过教师引导,学生参与,合作来完成本课教学。

  二、学情分析:

  本次课的授课对象是五年级的学生,全班32人。虽然部分学生已经接触过篮球,并且已经初步了解拍球技术,但所掌握的程度参差不齐。为了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他们达到正确和熟练的'拍球技术动作,教师设计多种教授、练习方法,使每一个学生都有所学有所得,都能感受到成功的体验。

  三、教学过程:

  教学流程图:课堂常规、集合整队、师生问好、宣布教学内容和要求→队列练习→篮球操→熟悉球性→主教材:学习篮球运球技术要领→通过闯关游戏巩固技术要领→增加运球难度:高低运球接力→放松练习→小结→师生再见,收拾器材。

  开始部分:教学常规。

  准备部分:绕场地慢跑;球操;熟悉球性。

  基本部分:导入(全国篮球特色学校);学生自主拍球练习;教师示范、学生发现技术动作要领;学生练习、教师巡视指导;传授口诀秘籍;小组练习、学生展示;闯关游戏(与自己比、与教师比、小组间比);通过游戏丰富本节课的运动乐趣。

  结束部分:伴随音乐放松;小结。

  四、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初步了解运球技术。

  2、技能目标:通过运用游戏法等练习运球,使80%的学生初步掌握运球控制技能。

  3、情感目标:提高学生篮球兴趣,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相互协作的精神。

  五、教学重难点

  运球是篮球运动最基础的技术动作,它的意义在于培养对球的感觉,为以后的各种技术动作做铺垫。通常说最基础的也是最难的,运球看似简单,但不持之以恒,不努力练习的话不可能熟练掌握。只有掌握好了运球,才能在快攻、阵地、突破、投篮等方面游刃有余。如何在教学中使学生掌握好这一技术动作,我觉得应使学生充分了解篮球运球关键所在。在本节课中,我认为重点是运球目视前方,手腕发力,手指自然打开不要过度用力,而难点则是对球的控制能力。

  五、教学预测

  预计本课80%左右的学生掌握篮球运球的技术动作,另外着重培养学生对篮球的兴本课采用多种教学方法(讲解示范法、练习法、矫正错误法、互相观摩法、评价法、对比法)等手段来着重解决本课重难点问题。并且本次课教师一直用篮球来贯穿全堂。大部分学习内容全是需要学生团结协作才能完成。

篮球教学设计15

  一、教材分析

  篮球教学的目的是用篮球运动的手段和方法更好的锻炼学生的身体。通过教学使学生逐步学会一些篮球的基本技术和技能,初步掌握原地传接球的基本动作,发展上肢特别是手指手腕的力量和动作的协调性、准确性以及思维判断能力等身体素质和控制球的能力,激发学生对篮球的兴趣。

  二、学情分析

  本次课的授课对象是水平二四年级的学生,虽然大部分学生在二、三年级都接触过篮球,但所掌握的程度参差不齐。为了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设计多种练习方法,使每一个学生都学有所得,都能感受到成功的'体验。

  三、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根据以上的教材与学情分析,我确立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

  1、认知目标:学生初步建立原地双手胸前传接球的动作概念,了解撑握传接球技术动作要领。

  2、技能目标:基本掌握原地双手胸前传接球技术要领,60-70%学生可以自己运用。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顽强拼搏、团结协作的品质,学会欣赏他人,增强个人对集体的责任感。 本节课教学重难点是:

  重点:传球:伸臂、翻腕、拨指;接球:伸臂迎球,接球后引 难点:全身用力协调连贯,食、中拨球。

【篮球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篮球教学设计07-12

体育篮球教学设计08-05

体育篮球教学设计05-26

《篮球运球》教学设计06-20

篮球教学设计15篇[优选]07-12

《篮球同侧步持球突破》教学设计06-27

《篮球原地双手胸前传接球》教学设计01-22

装帧设计教学设计04-19

设计校园教学设计04-14

经典教学设计0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