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谢中书书》优秀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答谢中书书》优秀教学设计

时间:2024-08-21 09:07:44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答谢中书书》优秀教学设计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学设计准备工作,教学设计是实现教学目标的计划性和决策性活动。那么应当如何写教学设计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答谢中书书》优秀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分享。

《答谢中书书》优秀教学设计

《答谢中书书》优秀教学设计1

  教材分析

  本课是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27节课。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学习描绘自然山水的优秀诗文。要求学生在反复诵读中,进入文中情景交融的境界,并对作品的语言特色有所体会,而《答谢中书书》是一篇写景的优秀短文,作者抓住景物特征来写,注意到在不同时间内(晨昏、四季)景物的变化,并且情景交融。体现了作者能够品味山水之美的自豪感。学好本课,对学习本单元的诗文能起到承前启后的效果。

  学情分析

  1、我所带学生大多为城市学生,整体素质较高,但大多为独生子女,娇生惯养居多,对待学习似乎又不够细心与刻苦,作业质量不是很高,书写不很工整。

  2、学生认知发展分析: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大多只停留在背诵与翻译上,对于基础知识的.积累不是很扎实,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只知道学新课,不注意梳理和归纳。学习中注意引导学生对知识点的整理与归纳。

  3、学生认知障碍点:学生对书信的写作意图不是很明确,值得探讨。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

  ⑴准确理解课文下注的词语,弄清词句含义。

  ⑵把握文章的修辞手法,学习描写景物的写作方法。

  过程与方法:

  ⑴布置预习,让学生解决生字,记下文中难点,然后进行讲解。

  ⑵点拔法、串讲法、诵读法、问答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操。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

  ⑴让学生反复诵读短文,体会文章意境;

  ⑵学习文中写景状物的方法。

  难点:

  ⑴引导学生在思想上超越时空,与作者对话,领会他们的思想感情。

  ⑵学习文中写景状物的方法。

《答谢中书书》优秀教学设计2

  教材分析:

  这是陶弘景写给朋友谢中书的一封书信。文章以感慨发端:山川之美,古来共谈,有高雅情怀的人才能够品味,将内心的感受与朋友交流,是人生的一大乐事。作者正是将谢中书当做能够谈山论水的朋友,同时也期望与古往今来的林泉高士相比肩。

  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掌握生字词,领会文章大意,背诵课文。

  过程与方法目标:学习作者缜密的结构,凝练,极富特色的语言。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1、领会课文大意,并背诵课文。

  2、学习作者巧妙而缜密的构思。

  学情分析:

  课前准备:

  学生准备:查阅有关苏轼资料,预习课文。

  老师准备:录音机、多媒体。

  教法与学法: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情导入。

  (一)导语:同学们,古往今来,许多文人墨客用饱蘸深情地笔讴歌了祖国河山之美,其中不泛名篇。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陶弘景的《答谢中书书》〉一文

  (二)出示学习目标

  (三)检查预习情况:

  1、注音:

  夕日欲颓

  沉鳞

  能与其奇

  2、几个重点词语:

  五色交辉

  四时

  将歇

  夕日欲颓

  沉鳞竞跃

  与

  3、学生交流搜集的陶弘景的资料与背景

  教师补充:陶弘景(456——536),字通明,南朝梁时人,曾任储王的侍读,因看透浑浊的现实,隐居句曲山(今茅山),有爱听山野松涛之声。他精通阴阳五行,山川地理,天文气象,每逢有吉凶、祭祀、征讨大事,朝廷都要派人进山乡他请教,故称他为“山中宰相”。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悟

  1、请同学们认真听课文的录音后,模仿进行朗读。

  2、根据课下注释,逐字逐句疏通文意,弄懂每字每句的意思,理出脉络

  3、归纳本文的主题思想:

  —通过高低,远近、动静的变化,视觉、听觉的立体感受,来传达自己与自然相融合的生命愉悦,体现了作者酷爱自然,归隐林泉的志趣。

  4、背诵全文。(分组进行,比赛的形式)

  三、精读课文,深入探究

  1、作者是怎样写美景的?(学生畅所欲言,互相补充后明确)

  其一:山水相映之美。仰视

  其二:色彩配合之美

  观察不同的角度

  俯视

  平看

  其三:晨昏变化美

  其四:动静相衬美

  2 、课文的结尾能让我们联想到其它诗人类似的结尾,你能联想到那一些?表达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刘禹锡《陋室铭》中“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又如陆游《书愤》中的“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想伯仲间”,都有古人自观的意味,本文也是如此,“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看似感慨,其实表达了作者企盼与谢公比肩之意,也表达了作者酷爱自然、隐归林泉的.志趣。

  四、质疑问难。

  五、拓展延伸,以读带写。

  请根据课文内容,想象文中的画面,用自己的语言加以描绘,体会文章优美的意境

  5分钟后,学生班里交流,师生共同评价

  六、课堂总结:

  学生谈学习本堂课的收获,教师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

  七、布置作业:

  1.复习巩固所学知识。

  2.搜集有关写山水之美的名篇

  八、板书设计

  主题:生命的愉悦,热爱自然,归隐林泉的志趣

【《答谢中书书》优秀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答谢中书书》教学设计05-30

文言文《答谢中书书》优秀教学设计06-22

《答谢中书书》教学设计(精选10篇)10-11

文言文《答谢中书书》教学设计12-19

文言文《答谢中书书》优秀教学设计(精选7篇)09-28

《答谢中书书》扩写10-02

答谢中书书译文及注释03-25

答谢中书书教案及注解09-26

答谢中书书原文与翻译10-07

答谢中书书改写散文0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