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门销烟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虎门销烟教学设计

时间:2024-08-16 13:08:45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虎门销烟教学设计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就有可能用到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使学生在单位时间内能够学到更多的知识。如何把教学设计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虎门销烟教学设计,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虎门销烟教学设计

虎门销烟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精读课文,在读中感悟虎门销烟的伟大意义,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

  2、用“先……再……然后……”表示顺序的词语写一段描写动作的话。

  教学重点:

  在读中感悟虎门销烟的伟大意义。

  教学难点:

  在感悟中培养学生爱祖国、拘外辱的精神。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7虎门销烟(齐读课题)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们知道这里的“烟”指什么吗?(没错,鸦片是一种危害生命极强的毒品。同学们请看,短短的几十年间,帝国主义向中国倾销的鸦片从最初的4千箱递增到4万多箱,在当时,我国吸毒人数达到200多万,使得大量白银外流。这是多么令人气愤!)让我们永记这一天----1839年6月3日,(课件出示齐读)这是中国历史上值得纪念的日子。让我们来看看伟大的民族英雄林则徐在这一天是怎样禁烟的。

  二、赏读课文

  过渡: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思考:虎门销烟是个怎样的壮举?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

  (一)、品读“壮”

  1、虎门销烟是个怎样的壮举?

  生:伟大壮举。(板书)

  过渡:在“壮”下加“△”,“壮”是什么意思?你是怎么理解的?(“壮”在这儿是雄壮、气势盛大的意思。)请同学们读读课文,找一找哪些句子能体现“壮”,同桌之间相互讨论,并说说你从中读懂什么?

  2、生交流、汇报。

  过渡:哪些句子体现了事件的“壮”,谁来说说。

  生A:这一天,天气晴朗,碧海、蓝天、绿树,把古老的虎门寨装点得分外壮丽。(生谈自己的理解)

  师:写出虎门寨景色的壮丽,暗示今天这里气氛特别。

  指导朗读

  生B:一大早从各地闻讯赶来的男男女女,老老少少把宽阔的海滩挤得水泄不通。(生谈自己的理解)

  师:说得真好!水泄不通是什么意思?形容人多的词还有哪些?(人山人海人流如潮人如潮涌)

  师小结:从这句话中我们体会到老百姓对此事十分关心,反映了销烟行动深得人心。

  指导朗读

  生C:新搭起的礼台上彩旗林立;礼台下,一侧是身着朝服的文武官员,另一侧是应邀前来观看的外国商人。(生谈自己的理解)

  师:“彩旗林立”说明场面壮观;前来观看的有老百姓,官员,外国商人,说明此次销烟的隆重意义非同寻常。

  3、指导朗读

  生D:这时候,礼炮轰鸣,群情沸腾。随着林则徐一声令下,震惊中外的虎门销烟开始了。(生谈自己的理解)

  师小结:“礼炮轰鸣”、“群情沸腾”也说明场面壮观、隆重,同时反映人民禁烟的强烈愿望,“林则徐一声令下”说明了中国人民禁烟的`坚强决心。

  4、指导朗读。

  5、指导朗读第二自然段

  (1)指名读

  (2)小组赛读

  (3)齐读

  总结:这些词句都写出了事件之“壮”。

  (二)、品读销烟的方法

  1、哪些句子写销烟的经过。(指名读)

  2、分几步销烟?

  3、作者用哪些词表示这三步的先后顺序?

  4、指导用“先……再……然后……”说话。

  5、齐读第三自然段。

  6、观看销烟的场景。

  (三)品读人们的表现

  1、老百姓有什么表现?

  2、人们为什么这么高兴?

  3、出示课件,师总结:正因为这些鸦片,使多少中国家庭卖儿卖女、妻离子散!正因为这些鸦片,给中华儿女戴上“东亚病夫“的帽子;正因为这些鸦片,使我们由一个强国变为一个弱国。今天,我们将这罪恶的鸦片销毁了,怎能不叫人兴奋,怎能不叫人欢欣鼓舞呢?请同学们带着高兴的语气自读第四段。

  4、指导朗读

  5、被毁的鸦片太多,从哪儿可以看出来?

  6、齐读最后一段。(读出中国人民是不可欺侮的气势。)

  7、再齐读(师相机板书)

  (二)观看影片,升华情感

  过渡:多么振奋人心啊!人们将这辉煌的篇章记录下来,请看!

  1、观看影片

  2、同学们,此时此刻,你想说些什么?

  三、总结

  同学们,毒品是万恶之首,曾给中华民族带来极其深重的灾难。新中国成立后,我国保持了三十年“无毒国”的声誉。但是,如今毒品死而复燃,时时刻刻在侵蚀人民的生命,同学们,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抵制毒品对人类的毒害!

  四、布置作业

  请同学们回去查阅资料,以《珍爱生命,拒绝毒品》为主题,做一份手抄报。

  板书设计:

  虎门销烟

  值得纪念,伟大壮举

  中国人民是不可欺侮的!

虎门销烟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田字格前面的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用“先……再……然后……”表示顺序的词语写一段表示动作的话。

  4、认识虎门销烟的伟大意义,培养学生爱祖国、拒外烟的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读懂课文,理解销烟的经过。难点:懂得虎门销烟的伟大意义。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以图揭题

  1、出示图片,提问:这图上的人物是谁呢?你了解他的什么事呢?教师简单介绍林则徐。

  2、揭题,解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林则徐在虎门销烟的事情。介绍虎门的地理位置,鸦片对人民的毒害,理解销烟的意思。

  二、初读课文

  1、学生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生字卡片,开火车朗读。教师随时指出读错的音节。

  (2)指名分节朗读课文。思考:事情发生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事情的大致经过怎样?学生指出同学读错的地方。

  (3)齐读课文,然后回答思考题学生交流。

  三、指导书写

  1、学生齐读生字,找出易写错的字。

  2、指导按笔顺书写。

  3、学生描红。

  4、讲解“寨,徐,泄,斤,侮”的五笔拆分方法。学生练习盲打。

  四、布置作业

  1、课后熟读课文

  2、抄写词语。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1、指名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齐读生字词。

  二、精读课文。

  1、学习第一自然段。

  (1)齐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2)这一自然段,告诉我们什么?

  (3)为什么这个日子值得纪念呢?我们继续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

  2、学习第二自然段。

  (1)自读课文第二自然段,一边读一边想,你从哪儿看出了虎门寨这一天不同寻常。学生交流。板书:水泄不通 彩旗林立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壮观的场面。

  (3)讨论:

  ①为什么来到海滩的人这么多?(说明禁烟大快人心)

  ②文武官员到场说明什么?(说明政府禁烟决心很大)

  ③为什么邀请外国商人到场观看?(让外国人看看中国人民的威风)

  (4)齐读课文。

  3、学习三至五自然段

  (1)默读三至五自然段,用自己的话概括地说一说,这三个自然段主要讲什么?

  (2)画出课文中具体写怎样销烟的。根据出先……再……然后……的.顺序。

  (3)引导学生抓住“整整”“23天”“二百多万斤”等词语体会销烟的巨大成果。

  (4)指导朗读,让学生结合“礼炮轰鸣”“群情沸腾”“成千上万”“激动得跳啊,叫啊”“响彻”等词句的理解,想像当时欢场雷动的场面,体会到虎门销烟得民心,顺民意。

  (5)齐读课文。

  三、学习课文第六自然段

  1、指名读课文第六自然段。

  2、指导朗读。让学生抓住“沉重地打击”“不可欺侮”体会虎门销烟的伟大意义。

  3、回读第一自然段,你现在明不明白为什么说“1839年6月3日是中国历史上值得纪念的日子”呢?引导学生联系时代背景、销烟的成果及意义来说一说。

  4、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四、完成课后第5题齐读文中销烟经过的章节,注意动词的使用。用“先……再……然后”写一段话,注意用上表示动作的词语,课外完成。

  五、布置作业。

虎门销烟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认读8个生字,掌握10个生字,会组词。

  3、学习文中描写场面的段落,进行片段描写。

  4、充分认识虎门销烟的伟大意义,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精神。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扫除文字障碍、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了解历史背景及销烟的意义。

  3、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

  1、介绍历史背景及鸦片的危害(出示鸦片给国家、民众带来危害的画面及文字)

  2、释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初读课文,要求:读准生字读音,并组词。

  2、理解词义

  赞不绝口 欢呼雀跃 垂手恭听 水泄不通 沸腾

  3、再读课文,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提示: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

  三、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体会虎门销烟的壮观场面,认识虎门销烟的伟大意义。

  2、学习文中描写场面的段落,进行片段描写。

  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大家都知道鸦片给中国人民带来深重灾难,今天,我们就一起穿越时光隧道。回到172年前的广州城,去亲自感受林则徐虎门销烟的壮观场景吧。

  二、对照阅读:品味人物心情

  (读第1自然段和第6自然段)

  1、广州城因为什么而沸腾?划出表现广州城热闹的句子。

  2、当外国商人见到销烟以后,他们有什么反应?

  板书: 百姓 外国商人

  开心喜悦 狼狈不堪

  大长中国人志气 灭外国侵略者威风

  3、指导朗读。

  三、重点阅读,体会壮观气势。

  (一)体会人气壮观(出示画面)

  学生自由朗读第2自然段。

  ①表现前来观看销烟人数之多的词。

  ②描绘人们热烈庆祝销烟喜悦心情的词、句子。

  (二)体会场景壮观。

  学生自由读第4、5自然段,划出句子,找出重点词。(出示画面)

  1、表现销烟池规模宏大的句子:

  2、描写销烟时的场景:

  ①找出销烟的具体过程的句子:

  ②销烟时的情景:

  ③围观群众的表现:

  ④销烟的'数量:

  3、指导朗读。

  四、总结

  在国难当头之际,林则徐坚决反对外敌,虎门销烟之举,销毁的不仅仅是鸦片,更是“东亚病夫”的形象,大长了中国人民的志气,大灭了帝国主义的威风,为中华民族扬威,令国人扬眉吐气。

  五、拓展训练

  1、学习了这篇课文你想说些什么?

  2、仿照文中三处热闹场面描写段落,把“六一”儿童节或春节的热闹场景写下来。

虎门销烟教学设计4

  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读懂课文,了解虎门销烟的经过,认识虎门销烟的伟大历史意义。

  2、运用多媒体手段,再现历史场景,引导学生在感受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走进虎门销烟现场,感受老百姓激动的心情,了解虎门销烟的伟大的历史意义。

  教学媒体:自制《虎门销烟》课件(文字、图片、声像),教师运用电脑等现代教学媒体,向学生传递教学信息。

  教学对象分析:教学对象虽已到了中年段的末期,但由于生活的年代与虎门销烟事件相隔久远,因此,对鸦片给当时中国造成的危害不甚了解,所以对老百姓当时的欢呼雀跃、销烟的历史意义也没有直接的`感受,这些客观情况造成了对课文理解的难度。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我们通过初读课文,了解到1839年6月3日,林则徐领导广东军民在虎门寨销毁了二百多万斤鸦片。

  2、这节课,让我们穿过历史长河,跨越时空,去销烟现场看一看那值得纪念的一幕。

  二、精读课文:

  请同学们打开书本默读课文。再次阅读,你们又有哪些疑问呢?请在书中做个记号。

  (一)质疑

  (是怎么销烟的? 为什么采用盐巴、石灰销毁鸦片的方法? 老百姓为什么那么高兴? 为什么邀请外国商人?

  (二)交流

  1、首先,让我们来看看是怎么销烟的?能找到吗?

  出示句子:

  先向灌了水的销烟池里撒下盐巴,再……

  (1)通过这句的介绍,你能说说销烟有哪几个步骤吗?

  (2)你从哪些词语看出有3个步骤

  (3)为什么采用这样的方法?

  2、害人的鸦片就这样被销毁了,观看的老百姓非常激动,你们从哪儿感受到的?

  追问:成千上万的人大声叫喊、大声欢呼,此情此景,我们什么时候才能看见?

  3、文中还有哪些描写,也让我们觉得这销烟现场像过节一样呢?读一读。

  4、千上万的老百姓为什么那样的激动、兴奋,?

  (当时的中国老百姓给鸦片害惨了。那时侯,鸦片如同一个恶魔,在中国的土地上肆虐。许多中国人沉迷于鸦片中,中毒上瘾。)

  请看下面一组真实的照片:(出示历史照片)

  虽然,他们的面容不一,却有着一样瘦弱的身体,为什么?因为鸦片!鸦片使得他们不思劳作,鸦片使得他们倾家荡产!

  大片的田地荒芜,大量的白银外流。多少老百姓在痛苦地.挣扎,又有多少年轻的妻子泪眼相伴!

  最可怕的是:当时的军队中,许多士兵手拿两杆枪,一杆是作为武器的枪,锈迹斑斑;另一杆就是烟枪,油光锃 亮。当时的中国人被西方称为“东亚病夫”。

  现在,深受其害的老百姓看见鸦片被销毁,怎能不激动不兴奋?!

  他们会激动地叫什么?喊什么?

  谁再读读第四节?

  让我们走近些,再看看这激动人心的一刻。(看录像)

  5、目睹这壮举的除了有受到鸦片残害的中国人,还有应邀前来的外国商人。林则徐为什么邀请外国商人呢?

  (看看中国人销烟的决心,警告)

  那,外国商人看到了,会是什么样子呢?

  正如第6节所说的,他们的嚣张气焰遭到了沉重的打击。

  据史料记载,销烟前,外国商人根本不相信林则徐会把鸦片全部销毁。此时,亲眼目睹销烟过程的外国商人在懊丧之余,也不得不佩服林则徐。当时,就有外国商人向林则徐脱帽致敬。(出示史料照片)

  6、你能勾勒一下心目中林则徐的形象吗?(看图片)

虎门销烟教学设计5

  教材分析:课文以简练的笔触,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了震惊中外的虎门销烟的经过,揭示了虎门销烟的伟大历史意义,讴歌了中国人民爱国御辱的斗争精神,是一篇爱国主义教育的好教材。

  全文结构严谨,重点突出,记叙有叙,本文重点是销烟的经过。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学会本课11个生字词,理解生字词及课文。

  3、认识虎门销烟的伟大意义,培养学生爱祖国。拒外侮的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读懂课文,理解销烟的主要经过,懂得虎门销烟的伟大意义。

  教学准备:挂图,录像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利用图片与相关录像了解虎门销烟的经过。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感悟其中的历史意义。

  3、培养学生的爱国激情。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扣图引题

  你认识图上这位人吗?你对林则徐有那些了解?

  (简介林则徐)

  2、板书课题,解题

  3、引导质疑

  读了课题后,你想知道什么?

  二、初读课文

  1、了解学生掌握生字词的情况。

  2、相机出示学生有困难的生字词,帮助学生学有重点。

  销寨毁泄

  鸦片欺侮顿时伟大壮举

  3、轻读课文,要求:

  ⑴轻声练读课文,争取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⑵边读课文边画出生字组成的词语。

  (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词语的意思。)

  4、检测

  ⑴指名分段、分句读课文,师生共同纠正读错的地方。

  ⑵结合课文的重难点引导学生读课文

  ⑶通过朗读课文,你理解了那些词语?

  ⑷对那些词有困难?

  (引导学生互帮互助,教师做适当的指点。)⑸⑹

  三、整体掌握课文的脉络

  1、讨论事情发展顺序(起因、经过、结果)

  2、小组学习,讨论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分段,概括段意。

  (指导帮助)

  3、师生共同讨论

  4、小结

  第一段:(1—2)交代了虎门销烟的时间和虎门海滩的场面。(销烟前)

  第二段:(3—5)具体写虎门销烟的经过。(销烟时)

  第三段:(6)写虎门销烟的伟大意义。(销烟后)

  四、总结

  五、作业

  1、抄写课后词语各三遍

  2、继续预习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利用相关资料认识虎门销烟的经过。

  2、理解课文中的词语,指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理解课文内容。

  3、认识虎门销烟的伟大意义,培养学生爱祖国、拒外侮的精神。

  4、用“先……再……然后……”表示顺序的'词语写一段表示动作的话。

  教学过程:

  一、复旧引新

  1、播放录象(鸦片的危害)

  想一想:看了这段录象你有什么想说的?

  提示:中国人为什么不能容忍鸦片?

  (或提示:看了录象,我想说。)

  2、小结

  鸦片是一种强烈的麻醉剂,毒性很大,上瘾就不易戒除。外国侵略者把鸦片贩卖到中国来,这不仅侵蚀着我们中国百姓健壮的身体,使他们无精打采,意志萎靡,做工种地的丧失劳动力,当兵的失去战斗力,还使我们中国的白银、黄金源源不断地流向侵略者。因此,我们国家的实力越来越弱,从而成为外国侵略者刀板上的鱼肉,任人宰割。但是中国人不是好欺负的,林则徐在政府支持下,突破重重压力,到虎门销烟来了。

  3、指读课题

  二、学习新课第1—2节

  1、问:虎门销烟,这令中国人民扬眉吐气的事,发生在那一天呢?

  齐读第一节。

  2、轻读课文,用不同的符号画出销烟的地点、人物。

  3、问:林则徐是在什么地方销烟的?

  这一天的虎门寨与往常有什么不同?

  (出示句子,引导学生从“分外”这词了解销烟是件大快人心的事。)

  4、让学生读课文,通过重点字词了解虎门销烟时“人多”的特点。

  (男男女女、老老少少、挤得、水泄不通)

  ①引导学生从“一大早”了解百姓看销烟的迫切心情,这时候,老百姓回想。

  ②了解邀请外国商人的目的,外国商人会想:。

  (了解销烟前人们激动、兴奋、着急的心情。)

  感情朗读

  三、学习新课第3—5节

  1、激情过渡

  2、观看录象(销烟经过)

  3、了解销烟过程

  指导学生用“先……再……然后……”说出销烟的过程,然后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说一段话。

  4、感情朗读第三节。

  5、过渡:哦,看到这害人的鸦片被销毁了,此刻,大家的心情是多么激动啊?

  (指导读第四节)

  6、说话训练:

  ①成千上万的百姓会说。

  ②外国商人会说。

  四、学习第六节

  齐读

  五、总结

  虎门销烟大得人心,大快人心,震惊中外,所以这件事被称为——伟大的壮举。它沉重地打击了——外国侵略者的嚣张气焰,它向全世界表明——中国人民是不可欺侮的,这件事意义重大,让我们一起牢牢记住这个历史上值得纪念的日子——1839年6月3日。

  六、作业

  1、课后通过上网、上图书馆等途径了解林则徐以及他的故事。

  2、用“先……再……然后……”写一段话。

  3、形近字比较

  寨()讯()销()侮()

  赛()汛()消()悔()

  寒()迅()稍()梅()

虎门销烟教学设计6

  教学目标:

  1、认读本课的十四个生字,读准三个多音字的读音,会写田字格里的九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3、了解林则徐虎门销烟的壮举,学习林则徐坚决抵御外敌,维护民族尊严的崇高品质,激发学生的爱国之心。

  教学重点:鸦片销毁的过程。

  教学难点:通过阅读末段,体会虎门销烟的伟大意义。

  课时建议: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一)电影激趣 导入新课

  1、观看电影《林则徐》片段。

  2、谈观后感,自然导入。

  师:作为一名中国人,这部电影所描写的这段历史是永远不能忘却的。你们看完了以后,想说些什么呢?(生自由谈论。)

  师:的确,外来的鸦片给中国人带来的是灾难,是痛苦,是谁敢在当时挺身而出,救人民于水火之中,这个人的名字就是(师生齐说)---林则徐,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走近这个伟大的禁烟英雄,学习《虎门销烟》。

  了解当时的背景,必然会激起学生们内心无比的激愤之情。

  激起学生的内心情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初读课文,自主感悟

  1、学生自读课文,并圈出本课14个要求认读的生字,注意文中的三个多音字,遇到不认识的通过查字典解决。

  2、画出由生字组成的词语,想象它们在句子中的意思,并标出自己不理解的地方。

  3、学生小组合作,解决不懂的词语。

  (教师要注意巡视,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4、全班交流。

  5、指名学生朗读课文。(学生互评)

  6、说说文章主要讲述了一件什么事。

  有意识的告诉学生要把工具书带进课堂,培养学生遇事自己解决的能力。

  提高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的能力。

  学生参与评价,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整体感知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一)想象画面 激发情感

  师:下面请同学们再仔细地默读课文,边读边想,从课文中你读懂了什么?

  结合重要词句来谈读懂的内容。学生可能说到的有:

  1、林则徐禁烟行为受到了人们的支持。

  重点如下:

  (1)、当群众知道虎门销烟的消息后,人们的语言、动作、神态是什么样的?(注意“笑嘻嘻”“兴奋 ”“大声地喊”以及“ 三个不怕 ”,想像当时的场面。)

  这些语言都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

  (2)、观看销烟的人数之多。(注意“人流如潮”)

  (3)、销烟过程中民工干劲十足。(抓住民工的动作,并体会表示顺序的词语的`用法)

  人们面对销烟场景所产生的感慨。理解“今天,林则徐当众销毁洋人的鸦片,怎么能不叫人兴奋?(反问句)虎门滩上,围观的群众欢呼着,跳跃着。”

  鼓励学生想象当时销烟时的场景,说说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2、林则徐禁烟很坚决。

  重点如下:

  (1)、林则徐高坐台上。(注意从两个“不管”和一个“都”中去体会。)

  (2)、林则徐对外商说的一番话。(理解“铿锵有力、掷地有声”)

  引导学生想象当时的林则徐是什么样的状态和心情。

  3、林则徐销烟有深远的意义:

  提问:林则徐为什么要禁烟?(注意理解“东亚病夫”和三个“多少”的含义;人们受鸦片残害之大。)

  林则徐销烟有什么意义?

  师:当你了解了虎门销烟的故事后,你最想说的是什么?

  (学生畅所欲言,教师相机指导朗读)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学生各抒己见,抒发自己个性化情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主动进入学习状态。

  让学生体会总分的段落结构。

  体会中国人对鸦片的痛恨之情。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通过想象体会销毁鸦片给人们带来的无限喜悦。体会鸦片给中国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学生通过想象更能够近一步的理解林则徐禁烟的决心。

  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更激起了学生对祖国的热爱。

  有重点的指导朗读能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二)熟读成诵 提升情感

  师:同学们真是太聪明了,读懂了这么多的内容,下面就把你感受最深的段落试着背给你的小伙伴听。

  学生从读到感悟,再到背,是一个情感不断提升的过程。鼓励学生熟读成诵,也是在无形中教给孩子一个好的读书方法,让孩子终生受益。

  第三课时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一)记忆生字 说话练习

  1、组织学生自主探究,辨别生字。

  2、学生自己找窍门,然后小组内交流。

  3、教师要特别强调“妻、历、督”的写法。

  4、指导学生用“首先……然后……再……”说一段话。

  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参与的积极性高。

  培养学生表达能力,体会表示顺序的词语的用法。

  (二)拓展延伸 课外积累

  师:林则徐是一位得到过很多赞誉的政治家,著名历史学家范文澜先生评价林则徐是“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多读一些介绍林则徐的文章,相信大家的收获会更大。

  为学生提供参考材料,利于学生针对性的学习。

虎门销烟教学设计7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读本课的14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另有3个多音字要掌握,理解并熟记有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3、能用表示顺序的词语“先……再……然后……”写一段话。

  过程与方法

  1、通过阅读、想象,体会虎门销烟的伟大意义。

  2、学生回顾历史,了解林则徐虎门销烟的壮举,学习林则徐坚决抵御外敌,维护民族尊严的崇高品质,激发学生的爱国之心,情动于中而发于外。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爱祖国、拒外辱的精神。学生通过认识鸦片的危害,激发学生远离毒品的思想。

  课前准备:

  学生查找一些背景资料。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老师课前布置大家搜集一些关于鸦片的资料,还有鸦片战争时期中国的现实状况,你愿意与大家一起交谈吗?

  学生对自己所收集的资料可以畅所欲言地与同学们进行交流。

  二、初步感知

  师:的确,外来的鸦片给中国人带来的是灾难,是痛苦,谁敢在当时挺身而出,救人们于水火之中,这个人的名字就是---林则徐,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这个伟大的禁烟英雄的事迹。

  1、组织学生自主学习,读通课文。

  学生自读课文,并圈出本课14个要求认读的生字,注意文中的三个多音字,遇到不认识的通过查字典解决。边读边注意把不懂的词语画出来。

  2、组织学生小组合作,互助识字。(教师要注意巡视,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小组内互相拼读生字,解决不懂的词语。实在解决不了的全班共同解决。

  3、组织学生朗读课文。

  三、理解课文

  师:生字都认识了,课文也读得流利了,再仔细地读读课文,边读边想,你读懂了什么?

  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想。

  学生汇报:

  林则徐销烟有深远的意义。

  结合课外资料来谈。

  林则徐领导的'禁烟斗争,不仅在当时给帝国主义以重创,震惊了世界,而且在人类禁毒史上也写下了辉煌的一章。

  师:当你了解了虎门销烟后,你最想说的是什么?

  学生畅所欲言。

  教师相机指导朗读

  朗读的重点应放在三和五自然段上,因为这两段充分的体现了林则徐销烟的决心和销烟给人们带来无限的喜悦。

  师:下面我们再认真的读一读书,把你感受最深的段落读给你的好朋友,如果你能背过来那就更好了。

  学生选择性的读,并试着背诵。

  学生自由选择学习伙伴,选择段落读一读或背一背。

  四、书写生字

虎门销烟教学设计8

  科

  语文

  年级

  四年级

  教学时间

  一课时(40分钟)

  学习者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对于语文已经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方法,已具备了一定的朗读能力、表达能力、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搜集、整理、分析资料的能力。学生阅读的重点开始由理解词句的意思转向抓住文中的关键词语、关键句子体会文章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课堂应充分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努力营造自主空间,创设展示的机会,让他们主动、大胆地参与朗读、讨论、交流。《虎门销烟》题材距离学生生活遥远,鸦片危害、英国列强的险恶用心让学生不易理解,所以,通过学生搜集、整理、分析资料,自读自悟让学生初步理解清朝政府走向衰败的原因,激发学生的民族气节和爱国情怀。

  教学目标

  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认识虎门销烟的伟大意义,培养学生爱祖国,御外侮的精神和拒绝毒品的意识。

  2、激发学生的民族气节和爱国情怀。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搜集、整理、分析资料培养学生探究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初步学会正确面对历史事件,知道从不同角度观察、认识、分析社会现象的'能力。

  2、在教学中采用多种形式开展朗读训练,让学生在自主、民主的氛围中学习,自主地读、说。在自读自悟、主动探究中了解200多年前林则徐虎门销烟的历史,从鸦片对我国的巨大危害中初步认识到我国近代国力衰败的部分原因。

  三、知识与技能

  1、掌握本课的生字词,理解词语的含义,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上网搜集和处理资料,了解林则徐以及虎门销烟的背景资料,培养观察能力、表达能力、朗读能力和搜集、整理、分析资料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1、片的巨大危害及销烟的伟大意义。

  2、如何拉近历史与儿童生活的距离。

  3、学生民族气节及爱国情怀的激发。

  教学资源

  教师自制的《虎门销烟》多媒体课件。

虎门销烟教学设计9

  一、谈话导入

  这节课让我们再随着课文的描述回到一百多年前,感受虎门销烟那惊心动魄的时刻。

  二、精读课文

  1.虎门销烟是个怎样的事件?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从文中找出一个或一句话来说明。

  过渡:课文说虎门销烟是“壮举”,那么“壮”在这个词中是什么意思?(请看大屏幕)这个伟大、有气魄的举动张了中国人民的志气,灭了外国侵略者的威风。

  2.下面请同学们请同学们轻声读课文,边读边找一找哪些句子体现了这是一个壮举,用“—”画出来,并多读几遍,看看你有什么体会?

  3.学习一~三自然段。

  (1)谁能说一说你从哪些语句中体会到了这是一个壮举。

  (2)学生汇报交流。

  ①学习第一自然段。

  ②你从哪儿体会到这是一个壮举。

  a.你体会到了什么?

  b.人们为什么这么高兴?

  过渡:可以看出虎门销烟这一壮举真是大快人心。

  ③文中还有两个词说明人多,看谁找到了。

  4.学习四、五自然段

  (1)过渡:销烟前的场面是这样的热闹、壮观,可见虎门销烟是一次壮举。那么销毁鸦片时的场面又是怎样壮观的呢?谁找到了给大家读一读。

  (2)是用什么方法销烟的,分几个步骤呢?

  (3)自由读描写销烟方法的句子,看看课文用什么词表示这几步的先后顺序。

  (4)你能用这几个词说一句话吗?

  (5)那么老百姓的反映怎样呢?你体会到了什么?(激动、兴奋)

  (6)想不想来看看当时的情景?(播放视频)

  5.外国商人看到这惊心动魄的销烟场面后的表现怎样?从他们的表现中你体会到了什么?(威风扫地、狼狈)

  三.加深感悟

  1.师引读:经过二十三天,近两万箱的鸦片被全部销毁了,让我们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2.放下书,我们来欣赏几张图片,猜一猜,这是什么花?

  3.下面我们再来看一组英国向中国输入鸦片的数据。(观看课件)

  4.让我们再次齐读最后一自然段。

  5.读完后你们有什么话想说。

  四.总结。

  虎门销烟这件事被称为壮举,它沉重地打击了外国侵略者的嚣张气焰,让我们永远记住1839年的6月3日。永远记住一个人物——林则徐。

  板书:

  虎门销烟长中国人志气

  壮举

  灭外国侵略者的威风

  五.自我反思:

  《虎门销烟》一课记叙了1839年6月震惊中外的虎门销烟的经过,揭示了虎门销烟的伟大历史意义,讴歌了中国人民爱国御侮的斗争精神,是一篇爱国主义教育的好教材。

  这是一个大快人心的壮举,因此我在教学时,时刻把学生的情绪集中在“壮”这个字眼上。首先感受销烟前的隆重、壮观,让学生自己读了第二自然段之后从文中的“水泄不通”、“彩旗林立”看出场面的`隆重、壮观,然后让学生读出这种场面;接着进一步引导从将要下令时的情景和销烟时的情景中发现“礼炮轰鸣”、“群情沸腾”,让学生边读边想像当时的情景,把气势读出来;最后让学生想像自己也在现场,自己也在欢呼,体会出销烟在老百姓的心中是大快人心的,体会出人民的那种爱国的感情,当学生们把自己的情感放在其中后再去读课文第四、五自然段时,更是一种感情的迸发,学生们读得气势磅礴,震撼人心。

虎门销烟教学设计10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虎门销烟的经过及其意义。

  3、认识虎门销烟的伟大历史意义,培养学生爱祖国、拒外侮的精神。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虎门销烟的经过及其意义。

  [教学难点]

  抓住文章关键词句,理解、体会。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第七课《虎门销烟》。(幻灯片1)(齐读课题):通过预习,你们已经知道虎门在我国的什么地方了吗?(广东省东莞市);“销”是什么意思?(销毁);这里的“烟”你知道指什么吗?(鸦片);你了解鸦片吗?(幻灯片23456)。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站出来一位民族英雄——林则徐,他被当时的道光皇帝任命为钦差大臣,前往广东禁烟,并在虎门海滩上将收缴来的鸦片全部销毁。

  今天就让我们穿越时空的`隧道,一起去感受林则徐虎门销烟的情景吧。在读课文之前,老师想先检查一下同学们对生字词的预习情况。(幻灯片7)

  读完生字词后学生齐读课文,如果有读错字音的老师及时纠正。

  二、精读感悟

  1过渡:说到虎门销烟这件事,你最关心的是什么?

  2、学习第二自然段

  师:让我们先来看看这一天的虎门寨与往常有什么不同?

  (1)自由读,指名说,理解“分外壮丽 水泄不通 彩旗林立”

  (说明前来观看的人多而广。)

  为什么会这样呢?

  (2)指导有感情朗读,读出场面的壮观和隆重。

  3、学习第三自然段

  理解“礼炮轰鸣 群情沸腾 震惊中外”

  (说明仪式很隆重。)

  (1)默读课文,找出描写销烟的场面,在表示销烟顺序的词语下面加“· ”,在表示销烟动作的词语下面加“波浪线--”。

  (2)指名汇报(先—再—然后)(撒—抛—倒)

  出示课件(幻灯片8)

  (3)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销烟经过吗?(试述用上先-再-然后)

  (4)你能用先-再-然后再说一句话吗?

  师:看着鸦片在销烟池里咕嘟咕嘟的冒着泡,你们有什么感受?

  4、学习第4自然段

  师:现在,看到害人的鸦片被销毁了,老百姓们有什么表现?

  指导朗读。(学生模仿老百姓)

  5、学习第5自然段

  师范读,找出有关数字多读两遍。从这两个数字可以看出什么?

  ( 说明销毁的鸦片数量多。)

  过渡:此时,我们已经充分地了解了鸦片的危害,非禁不可、非销不可,林则徐销得好、销得对,可谓大顺民心、大快人心。

  6、学习第6自然段

  齐读。

  师:你读懂了什么?

  一举两得:打击了外国的侵略,表明了中国的不可欺侮。

  7、小结:

  虎门销烟让外国人明白中国人禁烟的决心,让外国人知道中国人是不可欺侮的,虎门销烟将永远载入中国的史册,它是中华雄狮觉醒的标志!让我们铭记这一幕,牢记这一天 ----- 一八三九年六月三日! (齐读第一自然段)为了纪念这一天,人们把这一幕雕刻在了北京天安门广场的人民英雄纪念碑上。(出示幻灯片12)

  三、练习(幻灯片13)

虎门销烟教学设计11

  虎门销烟是中国近代史上极为重要的历史事件,中国社会以此为分水岭,结束了泱泱大国的天朝梦,逐步跨入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开始了最黑暗的历史进程。这段历史进程成为了每个炎黄子孙心中永远的痛,但在这段进程中中国人民表现出来英勇无畏的斗争精神,则成了现代中国人的宝贵财富。

  学习《虎门销烟》,最为重要是通过感受、体会虎门销烟这一历史事件中的人物情感、行为,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那么,什么才是有效的爱国主义教育呢?显然,空喊口号、空有热情、空去景仰都不是爱国主义教育,真正的爱国主义教育应是使学生通过对这一历史事件思考:今天,我们要怎么做才最有益于咱们这个国家。因此,在教学中,我注意引入大量的历史资料与现代事件,结合学习课文时学生对课文情感内涵的把握,努力使学生明白真正的爱国需要我们认清自己,踏实努力,避免历史悲剧的重演。

  结合语文学科的特点,在具体的教学中,其策略为以读激情、以读促思、以读促写,做到内化语言,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将工具性和其承载的人文性有机结合起来。

  1、以读激情。如第四、第五自然段的教学,我主要通过有效地读的指导,激发学生的爱国情。课文第五自然段,以雄健的笔触描绘了虎门销烟的结果。在教学中,我一层层激发学生情感,如你的朗读似潺潺溪水,你的朗读似奔腾江河,你的朗读似咆哮大海,最终促进了学生情感的爆发,真切地体会销烟之壮——壮我民心,壮我国威。又如课文第四自然段,细腻地描绘了老百姓在销烟后的激动喜悦之情,为了使学生更深刻地体会百姓的喜悦之情,我引入鸦片对人体、对民众伤害的资料,引发了学生的情感共鸣,从而做到了读有味、读有情、读有思。

  2、以读促思。这一教学策略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文本的读,二是对补充文本的读,我认为第二种读如能建构在第一种读的基础上,将是相得益彰,互有裨益的,而非是所谓的脱离文本,主次不分。下面谈对文本的读。以第二自然段的教学为例,课文详细地描述了销烟时来的各种人等,且每一人等皆以自己独有面目出现,这就非常值得引发学生思考:他们这些人为什么会有如此面目。如百姓为何闻讯赶来,官员何以身着朝服,外国商人何以面对中国百姓?这些问题的思索,必然将学生的阅读引向深入,进而体会虎门销烟的非凡意义。再谈对补充文本的读。我们需要承认的是,思考需要翅膀,语文阅读的思考更需要翅膀,翅膀在何处?——教师补充的恰当的课外文本。一个合格的语文老师必须替学生接好飞翔的翅膀。本课教学末,当学生的情感和文中百姓的情感交融在一起,欢天喜地、憧憬未来的时候,我适时引入虎门销烟后的诸多历史资料,引导学生思考,明白我们今天纪念虎门销烟,是要牢记历史,感怀先贤,更是激发壮志,为国努力,避免悲剧重演。

  3、以读促写。语文学习的最直接目的便是学习语言,会读会说会写。第三自然段的教学努力引导学生学习语言,内化语言,学会表达。首先引导学生自由说说课文的内容,然后读书想想课文是怎么把事情说清楚的,进而学习并掌握课文的表达方法,再用学到的方法进行语言文字的实践。做到了循序渐进,有的放矢,教学效果明显。

  一、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复述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7个字只识不写,认识1个多音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认识虎门销烟的伟大意义,培养学生爱祖国、御外辱的精神和拒绝毒品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复述课文。

  2、认识虎门销烟的伟大意义,培养学生爱祖国、御外辱的精神和拒绝毒品的意识。

  三、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课时

  两课时

  五、教学设想

  第一课时教学任务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了解林则徐以及时代背景。

  1、了解时代背景以及林则徐事迹。

  2、初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3、初步熟读课文,教师正音。

  二、学习掌握本课生字词。

  1、教师指导本课重点词语

  鸦片 欺侮 盐巴 虎门销烟

  历史 装点 顿时 伟大壮举

  2、练习写字。

  三、学习一、六自然段

  四、布置作业

  1、写字。

  2、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激趣导入,引发思考

  你们知道伊拉克和美国的战争吗?谁能说说美国为什么那么容易就攻占了整个伊拉克并且活捉了他们的总统萨达姆呢?(板书:实力 虎门销烟)

  二、读课题,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要求学生把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意义都都说清楚

  (教师板书: 伟大壮举 )

  三、学习第二自然段

  教师过渡:

  历史的车轮划过一百六十七载,今天我们只能借助影片,去虎门感受这一伟大壮举,回味那激动人心的一幕。

  1、教师播放影片。引导学生自由谈谈自己看到的`景象。

  2、课文中是怎样描写这个场面的?我们来自由读读课文的第二自然段,从课文中找出描写人多的词来。

  3、学生自由读课文第二自然段并汇报。教师帮助学生理解“水泄不通”,并拓展“人山人海”“人流如潮”等描写人多的词语,突出语言文字训练。

  4、都有哪些人来了?

  1)从“男男女女、老老少少”体会到什么?指导朗读,引导学生读出人多的感觉来。从 “身着朝服”,你体会到了什么?

  2)假如你是“外国商人”,面对虎门销烟,你会怎样想?

  5、外国商人是如此厉害,咱中国老百姓怕不怕?相机理解“彩旗林立”。

  6、林则徐怕吗?读出文中的话来回答。

  四、学习第三自然段

  1、学生读句子,指导读。

  午后二时许,林则徐等人健步登上礼台。这时候,礼炮轰鸣,群情沸腾。随着林则徐一声令下,震惊中外的虎门销烟开始了。

  2、读第三自然段后半部分,其他同学边听边想主要讲什么?(听读)

  3、学生汇报,试着在头脑里中形成清晰形象的“销烟图”,并说一说。

  4、快速阅读第三自然段,想想课文是怎么说的?

  教师小结:第三节是一段动作描写,用上了“先……再……然后”就使文章更加具体,更加有条理。我们看大屏幕,把这段话记住了。

  大屏幕显示:(指导背诵,读写结合)

  “只见一群群 ,先再 然后 。”

  5、用“先……再……然后”说话。

  五、学习四、五、六自然段

  1、教师过渡:告诉老师,销烟就一天吗?就这么一点鸦片吗?学生回答。教师指导朗读第五自然段。从潺潺的溪流到奔腾的江河再到咆哮的大海,一步一步激发学生的情感。

  2、老百姓有什么反应呢?从文中哪些地方看出来呢?

  3、学生读第四自然段,教师指导。

  学生个别读——学生评价——评价学生读——出示资料激发感情——学生再读——教师范读——学生齐读。

  4、虎门销烟至此结束了,它销去的仅仅是害人的鸦片吗?

  5、学生自由谈,教师引读最后一段,体会“壮”。

  1)学生快速通读课文,想想课文哪些地方能体现“壮”。

  2)补充材料,引导学生深入感受“壮”。

  6、老百姓对鸦片销毁后的生活有什么期待呢?假如你是孩子,你对未来有怎样的憧憬?假如你是母亲,你对未来有什么有什么期盼?自由说说。

  7、引入鸦片战争等资料,引发学生思考。

  8、想想为什么会有这样事与愿违的结局呢?我们今天学习和继承先辈们爱国精神,可以做些什么?

  9、教师激情总结,引读最后一句。

  板书:我们中国人是不可欺侮的。

  是啊,只有踏实努力,不断增强实力,我们才能理直气壮地告诉全世界(引读)——我们中国人是不可欺侮的。

  也只有这样,全世界才会明白(引读)——我们中国人是不可欺侮的。

【虎门销烟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虎门销烟》教学设计06-24

虎门销烟说课稿03-27

没有销烟作文08-30

S版四年级上册《虎门销烟》语文教案06-05

销活动方案03-10

初中禁烟控烟手抄报版面设计11-02

电销团队口号12-31

小学生控烟手抄报的设计素材11-02

装帧设计教学设计04-19

设计校园教学设计0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