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小学语文教学设计合集(15篇)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使学生在单位时间内能够学到更多的知识。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部编版小学语文教学设计,欢迎阅读与收藏。
部编版小学语文教学设计1
一、复习内容,导入新课
1.指名朗读生字、新词,检查生字、新词掌握情况。
听写词语,订正。
2.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同学们学到了哪些知识?
(生汇报自己的学习所得)
师小结:本文介绍了松鼠的特点和生活习性。请同学们从文中找出相应的句子和段落。
二、精读课文,品味语言
(一)松鼠“漂亮”
生读课文第1自然段,边读边思考。
1.默读,找一找这段是围绕。哪句话写的,用“_____”画出来。
2.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松鼠是一种漂亮的小动物呢?作者从哪几个方面写的?边读边思考,边画出相关语句。
面容、眼睛、身体、四肢、尾巴
3.朗读练习:无论是玲珑的小面孔,还是帽缨形的尾巴,都让我们感受到小松鼠的漂亮与可爱,能不能通过朗读让别人也体会到小松鼠的漂亮可爱呢?谁来试试?
(二)松鼠“习性”
1.自由读课文第二部分,和同桌说一说这部分介绍了松鼠的哪方面特征。
生总结,汇报
板书:性格特征---胆小(活动范围活动时间)
2.读第三部分,看看这部分从哪些方面介绍了松鼠的特点?
生总结、汇报
师:你们瞧,作者把松鼠搭窝的过程写得多具体呀!你能不能把表示先后顺序的'词画出来?(先……再……然后……)
师生对读这一句,感悟言之有序。
4.读第四部分,看看作者是从哪几方面介绍松鼠的?
生总结、汇报(生育、毛发、爱干净)
小结:本文介绍了松鼠的外形、生活习性,突出了它漂亮、驯良、乖巧的特点。学习了本文后,我们也对松鼠产生了喜爱的感情。
三、拓展提升,布置作业
师:学习了本文之后,你觉得如何才能更好地介绍动物呢?(生充分讨论)
学会观察;抓住动物的特点;语言准确、生动;融入自己的感情。
课后作业:
1.完成课后第3题;
2.继续观察自己喜欢的一种小动物,仿照《松鼠》的写作方法,接着写一写它的生活习性。(简写一段,字数100字左右)
部编版小学语文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能流利的朗读课文,理清课文叙述顺序,能抓住课文主要内容。
2、了解爬山虎脚的特点,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培养细致、有序的观察习惯。
3、背诵3、4自然段。
教学准备:
(1)爬山虎的脚爬墙示意图。
(2)爬山虎实物。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谜语导入,激发兴趣,引起注意
上搭架,下搭架,条条青龙藤上挂。(丝瓜)
上搭架,下搭架,串串珍珠藤上挂。(葡萄)
二、回忆旧知识
我们种丝瓜和葡萄都需要搭架子,不然,丝瓜和葡萄就不能往高处生长。爬山虎,也是一株软软的藤,可它不用搭架子,也能往高处爬,爬到墙上、屋顶上,岩石上,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它有脚。)哪些同学看见过真的爬山虎?你们平时看见的是爬山虎的什么?(叶子)那你们仔细观察过爬山虎的脚吗?叶圣陶爷爷就是一个善于观察、善于思考的人。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写的《爬山虎的脚》。
三、对课题质疑,提出目标
从课题上看,你认为课文主要写什么?还会写什么?这堂课我们就来研究爬山虎的脚有那些特点?四、整体感知课文,学习字词,理出重点
1、请同学们自由地朗读课文,在读中注意这样两个问题:
(1)圈出课文的生字新词。
(2)课文那几个自然段写了爬山虎的脚?
2、交流反馈:
(1)请认为自己是学习最认真的一个同学当小老师,领读词语。
嫩绿舒服均匀重叠空隙漾起拂过叶柄蜗牛紧贴蛟龙枯萎逐渐牢固
(学生当小老师,增强自豪感,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2)课文那几个自然段写了爬山虎的脚?(第三自然段写了爬山虎的脚的生长位置、样子、形状。第四自然段写了爬山虎的脚是怎么爬的,第五自然段写了爬山虎脚的变化。
四、自主探究,理解3-5自然段
交流话题:爬山虎脚的位置、形状、颜色是怎样的呢?
1、自渎第三自然段
2、拿起笔画一画爬山虎的脚。交流反馈:为什么这样画?
3、脚的样像什么?颜色是怎样的?
第三自然段写了爬山虎的脚的生长位置、样子、形状
4、实物对照,朗读。
交流话题:怎么爬的
1、自读第四自然段中,作者用了哪些十分贴切的动词写出了爬山虎爬的过程?(触、巴、拉、贴)“一脚一脚”换成“有步一步”有什么不同?看课件演示爬山虎爬的过程。
2、觉得有趣吗?通过你的朗读表现出来吧。
交流话题:爬山虎的脚有什么变化呢?
谁能汇报你读这段的收获?(没有触着墙的,枯萎了,触着墙的,脚巴在墙上的相当牢固。)
“……要是……休想……”说明了什么?可见爬山虎的脚巴住墙是多么牢固啊。风能掀下它,不让它继续往上爬吗?雨能阻挡它向上攀登吗?可见爬山虎的脚具有多么不屈不挠的攀登精神啊!现在你对爬山虎的脚产生了什么新的感受?请带着这种感受再读最后一自然段。
五、总结评估这堂课,你有什么收获?六、引发期待,布置作业
1、爬山虎的脚让我们大开眼界,爬山虎的叶子也与众不同哦,同学们可利用课余时间去观察学校的爬山虎,并把看到的记录下来。我们下堂课在交流吧!
2、背诵课文3、4自然段。
课后评析:
教学的有效性是教学的生命,反思我这堂课,有效体现在:
1、围绕重点目标,展开教学,课一开始,就告知学习任务,紧紧抓住脚的特点,从语言文字中研读,在单位时间内解决重要问题,提高了教学效率。
2、巧妙的开场白可以吸引学生注意,创设良好的课堂教氛围,这样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而且有助于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以及提高他们学习的全体参与性。利用实物,有选择地运用教学软件来突破难点,理解课文内容。我认为这些运用没有搞花架子,很有效。
部编版小学语文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本课的生字。
2.理清本文的行文思路,知道文章是按时间和地点的顺序描写了三次星空。
3.学习并运用联想和想象来写景状物,抒发观赏景物时的感受。
【过程与方法】
1.体会作者在不同时期不同地点观看繁星的情景描写。
2.诵读课文并揣摩作者由眼前实景产生的联想和想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
教学重难点:
重点
由景物引发的联想和不同感受。
难点
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生动、形象、恰当地表达感情。
教学准备:
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生:搜集巴金的资料。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同学们,星星是夜晚的精灵,在无边的夜空,闪烁着智慧的光芒。你爱看天上的繁星吗?当你凝望那充满神奇色彩的星空时,你的心情如何?今天,我们来共同学习文坛巨匠巴金爷爷对繁星的观察和感受。
2.(多媒体出示巴金简介)巴金,原名李尧棠,字芾甘。四川成都市人。代表作有《新生》《爱情三部曲》(《雾》《雨》《电》)《春天里的秋天》《激流三部曲》(《家》《春》《秋》),他的文字带有强烈的感情 色彩,产生了重大的社会影响。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多媒体出示)
2.查字典理解词语。(多媒体出示词语)
摇摇欲坠:形容非常危险,就要掉下来或垮下来。
半明半昧:一会儿明亮,一会儿昏暗。
密密麻麻:又多又密(多指小的东西)。
3.分小节读课文。
三、研读课文,体会作者情感
1.默读课文,完成表格。(多媒体出示)
2.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多媒体出示)
(1)在__________(时间),__________(地点),我看着________________,感觉到________________。
(2)在__________(地点),__________(地点),我看着______________,感觉到________________。
(3)在__________(时间),__________(地点),我看着________________,感觉到________________。
3.为什么作者三次看星空的情景和感受会不同?
(明确:作者三次看星空的情景和感受不同,是因为随着作者年龄和阅历的增长,对星空的观察和感知逐步深入细微了。)
第一次:“从前在家乡七八月的夜晚……我最爱看天上密密麻麻的星星”表达了思念之情。
第二次:“星光在我们的肉眼里……我们觉得光明无处不在”表达了对生活充满光明、希望之感。
第三次:“我望着那许多……现在睡在母亲的怀里了”写出了海上望星的无比舒心、安详和陶醉的感受,以及与星空的知心之情。
4.看着满天的繁星,“我”获得了怎样的乐趣?根据句式练习说话。
(多媒体出示)看着满天的繁星,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章之所以值得我们一读再读,是因为用了大量的修辞手法,你能找出来并读一读,品一品吗?
(大部分精彩语句在第3自然段,再读第3自然段,回味、感悟、交流)
拟人句:我望着那许多认识的星,我仿佛看见它们在对我眨眼,我仿佛听见它们在小声说话。
排比句:海上的夜是柔和的,是静寂的,是梦幻的。
6.读下面的句子,用加点的词语照样子写句子。(多媒体出示)
海上的夜是柔和的,是静寂的,是梦幻的。
我望着那许多认识的星,我仿佛看见它们在对我眨眼,我仿佛听见它们在小声说话。
四、小结课文,复习词语
1.请写出几个描写星空的词语。
例:星群密布
( )( )( )
2.复习词语。
纳凉星群密布静寂半明半昧摇摇欲坠梦幻
五、总结仿写,拓展作业
1.仿写。
在作者的笔下,繁星点点,胜似仙境,美妙无比。本文之所以有如此美妙的意境,是因为本文有对星空真实的描绘,也有作者自己丰富的联想,这种写法就叫作虚实结合。模仿课文的写法,按照句式也写一段这样的话。
(多媒体出示句式)
我望着____________________,我仿佛看见________________,我仿佛听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觉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学生大声朗读课文,寻找虚写景物的句子。
(2)学生找出这些句子后进行赏析,并按要求写作。
(3)大组交流汇报自己所写的句子。
2.拓展。
(1)将自己看繁星的经历写成一段话。
(2)画一幅星空图,并写上几句话。
教学反思:
这篇课文主要内容是巴金描写三次看星星的经历,作者着重地描写了第三次在海上看星星的过程,文章语言非常的优美。多角度的写景,在这一部分上,我觉得我处理的是理性有余,感性不足。这样的一种美景,我认为只有把气氛用自己的语言渲染的到位,让学生充分地去体验,让学生感受到散文的美。这样让学生感受到散文语言的美,才能达到这节课的最终目标与良好效果。
部编版小学语文教学设计4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通过品词析句,领悟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体会父亲爱鸟、人与自然和和谐相处的情感。
3.初步感受从概括到具体描写的表达方式。
教学方式:
自主、合作、探究
一、拓展文本,导入课题
1、出示《鸟》。
2、齐读课题
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26课,《父亲、树林和鸟》,请大家带着你们的感受,对树林和小鸟的浓浓爱地读一读课题。(把声音读轻一点,柔一点,就能读出对小鸟浓浓的爱,请再来试一试。)
3、词语也是有温度的,读出自己的感受,我们也就能赋予它生命。
二、初读课文,梳理字词,整体感知。
1、过渡:读课文,也要读出自己的感受。昨天预习课文,读课文吗?
(读正确了吗,读流利了吗?)老师这里有一个自测,你能达到哪一级?
2、出示朗读要求:正确、流利,有感情。
3、老师这里有几个句子,检测一下。(谁愿意来读一读?)
4、出示、交流以下几个句子
(1)童年时,一个春天的黎明,父亲带着我从滹沱河岸上的一片树林边走过。
a:指名读。(谁敢来试试?)
b:读准字音“滹沱河”。(滹沱河你读准了,说明你的预习很认真)
c:简介滹沱河。滹沱河发在河北省,是一条有着一千多年历史的古老的河流,滹沱河两岸有着一大片幽深的树林,环境十分优美。
(2)我茫然的望着凝神静气像树一般兀立的父亲。
a、读准“茫然”、“凝神静气”、“兀立”;(这个句子,可不容易读好,
我们先来读读这三个带点的词语。)
b、掌握停顿:我茫然的望着/凝神静气/像树一般兀立的父亲。(读会了难读的词语,再来读句子,就容易多了,谁来试试?你读得真好,我听出来了,你在这几个地方做了停顿。)
C 、小结:遇到难读的长句子,我们可以先把难读的词语找出来读一读,根据意思先划出它的停顿,就能读好。
(3)父亲说:“黎明时的鸟,翅膀潮湿,飞起来沉重。”
我的心理掠过一阵沉重。
a、出示“沉重”。(你的预习很仔细;预习的时候你漏掉了一个重要的信息。)
b、读文章时遇到不懂的词语,可以先查字典,再联系上下文想想。
三、创设情境,品读开头,进入文本
1、过渡:同学们,把课文读正确、流利、读出感情是语文学习的最重要的任务。现在请同学们自由地读课文,用心去体会作者的情感。
注意听清要求:
(1)一边读,一边想,你觉得课文的哪句话能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2)课文读完一遍就坐好。
2、课件出示第一自然段。
3、你从这句话读到了什么?从哪个词语读到的这种感受?
4、你最喜欢什么?把这种深厚的感情送进去读一读。
5、小结:作者只用了一句话就简明的写了父亲对鸟深厚的喜爱之情,这就是概括描写。
四、小组合作,品读细节,体会情感。
1、过渡:但是,一篇文章里如果只有概括描写,没有具体描写,那就好比大树只有树干,没有枝叶,内容不生动,不具体,让人不爱看。《父亲、树林和鸟》这篇文章描写了一生最爱鸟的父亲,下面让我们走进父亲,去看看文章“从哪些地方能看出父亲一生最喜欢树林和唱歌的鸟”。同们学,要读懂一个人,就要学会察颜观色,看看他的动作,听听他的语言,看看他的神态。下面我们以小组为单位,合作探究这个问题。
2、出示探究问题
(1)从哪儿能看出父亲一生最喜欢树林和唱歌的鸟?听了
(2)为什么“我”听了父亲的话,心里掠过一比沉重,也由衷地感到高兴?
要求:先自己读一读,找一找,在你找到的句子旁边写一写自己的感受,然后在组内谈谈自己想法。
(2)出示“小组合作分工及角色责任”
组长:组织组员每人至少就一句谈谈自己的感受。
纪检员:噪音纪律监察控制(采用蜂音讨论)。
记录员:清楚地记录组员讨论的有用的信息。
分享员:代表小组向全班汇报讨论结果.
3、小组合作。
4、全班交流
交流要求:认真倾听,别的`组说过的不重复。
第一组:父亲的动作(解读“发觉鸟”“闻鸟味”)
突然,父亲站住了,朝幽深的雾蒙蒙的树林,上上下下地望了又望,用鼻子闻了又闻。
1、找出动词。
你从哪些词语中体会到了父亲对鸟的爱。抓住动词“上上下下”
“望了又望”“闻了又闻”。
2、品读句子,体会“仔细”。
从父亲的这些动作中你体会到了什么?(看得很仔细)请你把这种感受送进句子里读一读;生活中,你会对什么“上上下下看了又看,上上下下闻了又闻呢”。(请两三个学生说一说,再把这非常喜欢的感情送到句中去读一读);父亲只看了一次,闻了一次吗?(体会“又”,看了很多次)父亲看得可真仔细,全班读一读,读出父亲浓浓的爱。
3、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
父亲望见了什么?(树叶在动)看见树叶在动,父亲知道了什么(林子里有鸟,小作者能看到吗?)父亲闻到了什么?(鸟的味道,你闻到过鸟味吗?你知道鸟味是什么样的吗?)看见树叶动,只有父亲知道有鸟,走进树林,只有父亲才能闻到鸟味。这说明父亲经常来树林,对鸟非常熟悉。
4、创设情境,体会“深深地爱”
从父亲的“仔细”和“熟悉”中你感受到了什么?(父亲非常爱鸟)是啊,父亲一定是深深地爱着树林和鸟,才会对它们如此熟悉,一定是经常来到树林看望小鸟,才会对它们如此了解。在父亲眼里,看看幽深的树林,听听鸟儿们的歌唱,那真是一种享受、一种幸福。让我们把这种幸福和享受送到句子中去读一读。师引读“所以,父亲站住了,生接读:朝幽深地雾蒙蒙的树林,上上下下地望了又望,用鼻子闻了又闻。(读轻一点,慢一点,读出父亲浓浓的爱)
5、小结:刚才我们父亲的动作中感受到了父亲的爱鸟。让我们把掌声送给()号学习小组,他们引领我们探究了一个很有价值的问题。
第二组:父亲的神态(创设情境,进行说话练习)
我茫然地望着凝神静气像树一般兀立的父亲
1、从这句话中,你读到了什么?(我什么都不知道,父亲却看得如此专注,对鸟们熟悉,喜爱。)
2、“茫然”、“凝神静气”是什么意思?
3、父亲静静地望着树林,他在想什么呢?
三、第三组:父亲的语言(品读句子,感情父亲的爱鸟之情)
(一)解读“听鸟歌””
1、出示“这是树林和鸟最快活的时候。”父亲说。
我知道这也是父亲最快活的时刻。
2、从父子的对话中,你读到了什么?
3、你最快活的时候是什么?
4、体会父亲对鸟儿的热爱之情,读句子。
5、你快乐,所以我快乐,这就是爱,是真挚的爱。
(二)解读“为鸟忧”
1、出示:过了一会儿,父亲对我说:“鸟最快活的时刻,是飞离树枝飞向的那一瞬间,但这时也最容易被容易被猎人打中。”
2、从父亲的语言中你读出了什么?(对鸟的生活习性非常熟悉,鸟
儿容易受伤,父亲对此深深的担忧。)
3、把你的感受送到文章里去读一读。
4、角色体验,体会父亲的爱鸟。
A:鸟儿快乐,父亲就快乐,鸟儿有危险,父亲就担忧,同学们,在生活中,谁会因为你的快乐而快乐,谁会为了你的安危而担忧。(亲人、父母)
B:父亲的对鸟儿们是一种什么样的情感呀(是朋友,是亲人)父亲是多么的爱鸟呀!让我们再深情地读一读文章的第一自然段。
四、小结:父亲对鸟的爱流露在他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之中,这就是具体描写。父亲之所以对树林和鸟如此熟悉,是因为他一生最爱树林和唱歌的鸟。
五、交流第二个问题:
为什么“我”听了父亲的话,心里掠过一比沉重,也由衷地感到高兴?
1、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2、你从这句话中读到了什么?
3、我为什么“沉重”?如果父亲是猎人会怎么样。
(1)体会我为鸟忧
(2)小结:我受父亲的影响,有了爱鸟,护鸟之情。
六、总结提升
1、让我们再来读一读课题。
2、课题中的顿号可以换成哪个字?(爱)
3、爱的表达方式有很多种?对于树林和鸟,我们应该怎么去爱呢?
4、我们人类和大自然要和谐相处。
部编版小学语文教学设计5
教学目标:
1.认识“蒲、英”等6个生字,会写“蒲、英”等13个字,会写“窗前、蒲公英”等15个词语;
2.能说出草地的变化情况及变化的原因,体会“我”观察的细致;
3.能自己观察某一种动物、植物或一处场景的变化情况并和同学交流。
教学重点:
通过关键词句体会作者观察的细致,并学习作者用眼看、用心想的观察方法。
教学难点:
能领会作者的观察方法,并迁移运用。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初读课文
1、复习在《搭船的鸟》中所学到的细致观察的方法;
2、了解作者。
这篇文章的作者是前苏联著名作家普里什文。普里什文被誉为“完整的大艺术家“、“世界生态文学和大自然文学的先驱“、“俄罗斯语言百草“,是20世纪苏联文学史上极具特色的人物,被俄罗斯文坛称为大自然的诗人与文人。他的许多作品都表现了人和大自然和谐发展的主题。
3、课题引入。当你看到这个题目的时候,是不是心中马上会产生疑问?草地一般都是绿色的,怎么会是金色的呢?带着这个疑问,请同学们打开书,自由读两遍课文,要注意借助拼音读准生字的字音,把句子读通顺。
二、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了解生字词。这一课有6个生字,我们来看一下:蒲公英、玩耍、哈欠、钓鱼、合拢。
2、通过借助图片及做动作理解蒲公英、合拢,知道草地为什么是金色的。
3、范读课文,边听边想,这片草地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4、朗读课文,带着欢快的语气读出可爱和有趣,一边读一边想象课文描写的'场景。
三、链接习题,学会观察
1、结合课后第2题,再仔细读读第3自然段,把下面的内容补充完整,从而体会作者观察的细致!注意边读边画出描写蒲公英花朵的词句。
2、作者是怎么发现这么有趣的现象的呢?请同学们默读第三自然段,看看你从哪里读到了作者观察细致呢?(“起得很早”“中午“傍晚”这些词说明作者一天都在观察这片草地。“这是为什么呢?”这个问句说明作者发现了蒲公英的变化后没有置之不理,而是用心思考,继续细心观察,才发现了它的花瓣会合拢、会张开的秘密。)
3、你留意过哪些事物的变化?和同学们交流。
4、迁移运用。
观察事物的变化,可能不是短时间能发现的,需要我们选择不同的时间对同一个事物进行观察,在发现事物出现变化后,还要进一步仔细观察,思考发生变化的原因,注意随时在观察记录单上记录观察所得。
推荐一个观察记录单,同学们可以借助这个记录单记录你的观察所得,如果遇到想不明白的,可以查阅相关的工具书,做进一步的了解。
四、识写生字。
这一课有5个字既是会认的字,又是要写的字。它们是蒲、英、耍、钓、拢。其中“蒲、英、耍”都是上下结构的字,“钓、拢”是左右结构的字。“蒲、英、耍”三个字在书写时要注意主笔略长,蒲字草字头的横,英字下面的一横,耍字下面的一横,都要写得略长,整个字会显得更稳;“喜、睡”也要注意写好主笔横;“钓、拢”书写时要注意左窄右宽,笔画舒展,练习书写。
同学们,通过这一课的学习,我们再次感受到了在生活中面对普通的事物,只要做一个有心人,通过细致观察,都会发现其中的乐趣,希望大家养成这样的好习惯,去用你的双眼发现更多的美好吧!
部编版小学语文教学设计6
教材解析
《松鼠》是部编版新课标第九册第五单元的第二篇精读课文,是一篇知识性、科学性、趣味性都较强的文艺性说明文(又称科学小品)。课文语言生动,内容浅显易懂,介绍了松鼠的外形和它的生活习性,表达了作者对动物的喜爱之情。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了解说明方法,教学重点解决的问题有:一是通过学习本文了解说明方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进一步领会说明文的表达方法;二是继续激发学生喜爱动物、热爱自然的感情,增强保护动物、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教学目标
1.会认“驯、矫、歇”等8个生字,会写“鼠、秀、玲、珑”等11个字,正确读写“松鼠、乖巧、清秀、玲珑”等13个词语。
2.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松鼠的外形特点和生活习性,把握重点词句的意思,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了解本文运用的打比方、举例子、作比较、列数字等说明方法,体会其表达效果。
4.感受课文中准确的说明和生动、形象、细致的描写,积累语言。学习作者在描写事物时既能抓住特点,又言之有序的方法。
教学重点
1.理解课文内容,知道松鼠的特点是什么,课文写了松鼠的哪些习性;
2.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把握重点词句的含义。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热爱小动物的兴趣,养成热爱观察的好习惯;学习作者在描写事物时既能抓住特点,又言之有序的方法。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预习生字词,朗读课文。搜集松鼠相关资料。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师:同学们,你最喜欢哪一种小动物?请你用简洁的语言介绍这种小动物的特点。
生充分答。
师:今天我给同学们带来了一种小动物,请看图片。请大声说出它们的名字。
师:根据课前的预习情况,你觉得它是一种怎样的动物?能用你的话来说一说吗?
(生充分答。)
师:同学们说得很精彩,那么,法国著名博物学家布封笔下的小松鼠又是怎样的呢?让我们赶快来读一读课文,进入松鼠的世界,去认识这个可爱的小动物吧!
板书:松鼠
认识作者。
了解科学小品文。
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
1.字词学习。
学生小声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把句子读通顺,标出自然段序号。
同桌互读课文,互相检查,纠正读错或读破句的地方。
检查学生读课文情况,指名读指定的段落,评议读的情况。
(2)教师课件出示生字、词语:(指名读、开火车读)
会写字:鼠、秀、玲、珑、歇、窝、滑、拾、狭、勉、梳
词语:松鼠、乖巧、清秀、玲珑、歇凉、追逐、警觉、触动、光滑、狭窄、勉强、脱落、梳理
教师指导写生字:重点强调如“鼠、滑、梳”的书写,教师要强调写这些字的时候要注意的是:“鼠”的下边是竖提、点、点、竖提、点、点、斜钩;“滑”的右上边的里边是横折;“梳”的`右下边是撇、竖、竖弯钩。
(4)检查读课文,可以抽查、可以轮读。生生互相纠正,教师要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和评价。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默读课文,想一想:松鼠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试着在括号里填上词语。
讨论:( )的松鼠
2.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说说每段的主要意思。
3.同桌讨论:如果把课文分成四部分,该怎样分?为什么这样分?
全班交流,总结
第一部分(1):先总写松鼠是一种漂亮的小动物,乖巧,驯良,很讨人喜欢,再分别从面容、眼睛、身体、四肢、尾巴和进食姿势几个方面具体介绍松鼠的形体特征。
第二部分(2):主要从松鼠的活动范围和活动时间两个方面介绍松鼠的性格特征。
第三部分(3、4):从松鼠的行动、储备食物过冬和搭窝写出了松鼠聪明、警觉、乖巧的特点。
第四部分(5):介绍了松鼠的繁殖、换毛及爱干净的生活习性。
4.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思考。
(1)课文中哪一句话概括了松鼠给人留下的整体印象?
(2)你认为课文是从哪些方面来表现松鼠的特点的?
四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
2.掌握生字、词;
3.仿照课文第一段的写法,仔细观察自己喜欢的一种小动物,介绍它的外形。
部编版小学语文教学设计7
教案设计
设计说明
这是一篇科普作品,介绍了科学家探索宇宙生命的历程,给我们留下了至今未解的宇宙之谜。本单元训练重点是“有目的的阅读”,教学本课,主要是借助课文旁边的批注,根据不同的学习目标,学会用精读、跳读、细读、浏览等方法,来阅读学习理解课文内容。课堂教学中可采用围绕“地球之外有没有生命存在”这个问题,根据批注提示,分组学习、辩论的形式进行教学。在辩论交流中,学习科学家追求真知、不断探索的精神,激发学生爱科学、学科学、探索宇宙奥秘的兴趣。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1.搜集有关银河系、太阳系、火星、生命科学等方面的知识。
2.制作有银河系、太阳系、火星图片的教学课件。
学生准备:1.阅读《小学生十万个为什么》,了解与宇宙之谜相关的知识。
2.查找宇宙的`相关资料。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观赏图片,引入新课
1.导入:(出示星球图)同学们,浩瀚的宇宙一望无际,它往往给予人们神秘的色彩,面对广阔,美丽而又深邃的宇宙空间,奇妙的宇宙中有什么吸引人的秘密呢?宇宙中,除了地球外,其他星球上是否也有生命存在?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宇宙生命之谜》一课,走进这神秘的宇宙。
2.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通过图片呈现,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初读课文,学习词语
1.出示课文配乐朗读的音频,学生看书听读课文。
2.出示自读要求,指导学生再读课文,学习字词。
(1)一边读一边圈出课文中的生字,借助拼音把生字读准确,不理解的词语做出标记。
(2)把课文读通顺,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并标上自然段序号。
(3)小组合作识记生字:①朗读生字,相互正音。②交流识记生字的好方法。
3.检查自读情况。
(1)出示词语:
生命之谜嫦娥奔月尚未找到摄氏度
倾角揭开斑点干燥沙漠磁场抵御
海盗
(2)指名读词语,强调个别字的读音:“嫦”“尚”“摄”都是翘舌音;“倾”是后鼻音,读qīnɡ;“揭”读jiē。相机正音:“磁场”的“磁”读cí;“干燥”的“燥”读zào。
(3)形近字辨析。
①迷 谜 ②御 衔
③揭 渴 喝 ④燥 澡 躁
(4)屏幕出示下面的词语,学生查字典后交流理解词语的意思。
沧海一粟倾角揭开磁场抵御
(5)提示学生书写注意事项。
“倾”字的第四画是“竖提”。
“揭”是左右结构的字,注意最后一笔是“竖折”。
设计意图:生字词教学在高年级依然是重点,但通过五年的学习,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识字能力,可以通过自学解决字词的学习。教师给学生充分的自主学习时间,对一些较难的字只需从字音、字形等方面进行针对性的指导。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指名分段朗读课文,思考:
(1)看看课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讲了什么内容。
(2)课文部分自然段旁边的小字是什么内容,为什么要标注在旁边呢?
2.小组合作,交流上述问题。
3.小结:课文一共有10个自然段。按照“总—分”的构段方式,向我们讲述了科学家探索宇宙生命的历程。课文旁边空白处的小字就是批注。那么,为什么在课文部分自然段旁边进行批注呢?下节课我们再继续研究。
设计意图:“在阅读中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是第三学段关于阅读中学习目标的表述,本环节为课文划分层次,理清文章的层次脉络,正是训练学生这一阅读能力的体现,同时为下一步的深入阅读做好了必要的铺垫。
四、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1.朗读课文。
2.感兴趣的同学可以继续查找和宇宙生命相关的资料,读一读。
设计意图:布置学生课外搜集和宇宙生命相关的资料,进行拓展阅读,这可以增加学生的知识储备,同时为下节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部编版小学语文教学设计8
教学目标:
1.认识“鹭、嫌”等7个生字,会写“鹤、宜”等10个字。掌握“精巧、配合”等18个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重点句子的深刻含义。
3.学习作者通过对比、直接描绘等方法体现白鹭的美,体会作者对白鹭的喜爱、赞美之情,激发学生对鸟类,对大自然的热爱。
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学习本课通过对比的手法和从多角度描写白鹭的美。理解“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的含义。
教学难点:
学习作者通过对比、直接描绘等方法体现白鹭的美,体会作者对白鹭的喜爱、赞美之情,激发学生对鸟类,对大自然的热爱。
第一课时
一、谜语引入,介绍资料。(出示课件2)
1.教师以谈话形式引入:大家猜一则谜语,这是一首古诗。“霜衣雪花青玉嘴,群捕鱼儿溪水中。惊飞远映碧山去,一树梨花落晚风。”同学们知道是什么吗?对,是白鹭,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牧笔下的白鹭(出示白鹭的图片)今天我们就学习现代杰出文学家郭沫若的《白鹭》这篇课文,同学们知道郭沫若吗?(板书:白鹭)
2.展示交流有关郭沫若的资料。(出示课件3)
郭沫若(1892—1978),原名郭开贞,中国现代杰出的作家、诗人、历史学家、剧作家、考古学家、古文字学家、著名的社会活动家。四川乐山人。1914年赴日本留学。1918年开始新诗创作。1921年,出版第一部诗集《女神》。代表作有诗集《女神》、《星空》;剧本《屈原》、《蔡文姬》等。
本文选自《郭沫若全集·文学篇》,写于1942年10月31日。《白鹭》也作《鹭鸶》。白鹭就是鹭鸶,它是鹭的一种,羽毛白色,腿长,能涉水捕鱼虾等。
3.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运用谜语引入,提高学生的兴趣,同时增加学生的诗歌积累。
二、初读课文,扫清障碍。
1.利用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自学生字词。(出示课件4)
2.准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带着以下问题默读课文:(出示课件5)
(1)课文主要描写的是什么?它有什么特点?
(2)作者描绘了几幅图?分别给这几幅图取一个名字。
(3)作者对白鹭是怎样的情感?你能找出相应的句子吗?
(4)你能给课文分成几部分?每部分的内容是什么?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非常重要,这是在检查学生预习的效果,同时也是在扫清阅读的障碍,为接下来的理解分析课文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交流自学成果,解决问题。
师:这篇课文主要描写的是什么?它有什么特点?这个特点希望同学们用一个词语总结出来。
(板书:白鹭-----外形美)
作者描绘了几幅图?你分别给它们取了什么名字?
(板书:清田独钓图。(出示课件7)
清晨望哨图(出示课件8)
黄昏低飞图。(出示课件9)
我们可以给课文分成几部分?
生给课文划分段落,并概括段落大意。
师总结:
这篇散文共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1)总体介绍白鹭的美。
第二部分(2-10)从不同方面介绍白鹭的美。
第三部分(11)总结全文,照应开头,再次表达对白鹭的赞美之情。
【设计意图:设计这一环节,是让学生在自读课文的基础上整体把握课文内容,为下一环节的教学打下基础。】
五、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认识了白鹭,明白了白鹭的美,体会到了作者对白鹭的喜爱之情。可以说,这一课是很有收获的。
六、布置作业。
1.掌握课后生字词。
2.背诵课文。
【设计意图:背诵优美的段落,让学生积累优美的语句,可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对语文的爱好。】
课堂作业新设计
一、读拼音,写字词。
1.这个xiá zi( )里装着一只kǒu shào( ),那是老师送给我的礼物。
2.这里的水是清澄的,因此,bái hè( )非常喜欢在这里停留。
二、选词填空。
嗜好爱好
1.打篮球是我的( ),因为打篮球不仅可以锻炼身体,还能增进大家的友谊。
2.他有吸烟这个不良( ),因此身体很不好。
三、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仿写比喻句)
xxxxxxxx是xxxxxxxxxxxxx。
2.白鹭不会唱歌,但是白鹭本身不就是一首很优美的歌吗?(改为陈述句)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_
四、“白鹭却因为它的常见,而被人忘却了它的美。”说说你对这句话的感受。
【答案】
一、1.匣子口哨2.白鹤
二、1.爱好2.嗜好
三、1.我们祖国的花朵
2.白鹭不会唱歌,但是白鹭本身就是一首很优美的歌。
四、示例:美往往蕴含在常见的事物中,我们往往因为常见而忽略。我们应该善于观察,善于发现常见事物中的美。
部编版小学语文教学设计9
教学目标:
1、教会小伙伴玩游戏。
2、提高学生一边做动作一边介绍游戏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重点:提高学生一边做动作一边介绍游戏的能力。
难点: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游戏激趣,导入新课
这节课我们一起做游戏好吗?(板书课题)
二、引导交流,自由表达
1、那你们喜欢玩什么游戏呢?(学生边说老师边板书。)丢手绢、跳皮筋、贴鼻子……
2、一边玩游戏,一边观察游戏的过程,看看这个游戏是怎么玩的。
3、采访这位勇敢的小朋友,你是怎样把小熊的鼻子贴到准确的位置的?
4、采访现场的'同学,说说你在笑什么。
5、说说刚才游戏的整个过程,好吗?
要说得既有顺序又完整:
想想需要做哪些游戏准备,需要几个人玩,先怎么玩,接下来怎么样,结果赢没赢,哪里最有趣?
6、学生自由发言,说游戏过程。
7、你还玩过什么游戏,给同学们说一说。
三、合作游戏,人人参与
四、分组讨论,交流体会
把你最开心的地方说给小组的其他小朋友听一听好吗?每一个小组选一个说得最好的在班上交流。
课后反思:以“贴鼻子”的游戏进行观察、引导,逐步引导学生大胆表达,通过游戏玩乐——自由表达——人人参与——组内交流——拓展延伸,引发了学生思维的交叉及补充,口语交际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部编版小学语文教学设计10
教学目标:
1、进一步巩固“胸、婉”等5个生字,会正确读写由“散、诚”等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抓住重点语句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3、透过列宁与小男孩的对话神态描写,体悟他们的心理活动。
4、了解列宁用爱鸟之情感染、启发孩子放鸟归园的故事,体会列宁爱鸟更爱孩子的情感,懂得知错就改是诚实的表现。
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词语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字词,聚焦重点
师:今天这节课咱们继续来学习《灰雀》,齐读课题。你能用一个词语来概括课文中的灰雀吗?(课件出示:“xx的灰雀”)
(让学生自由填写,并能结合课文内容说说理由,此环节旨在引导学生回顾
故事情节,谈出不同感受,为下一步的习作铺垫。)
师:说得多好啊!看来大家对这个故事已经有了各自初步的感受,不错!读书就应该如此。
(卡片逐个出示词语:惹人喜爱、白桦树、胸脯、婉转、列宁、男孩、仰望、面包渣、找遍、欢蹦乱跳。)
师:下面老师再考考大家,这些词语已经跟你们都见过面了,还能准确地叫出它们的名字吗?
1、认读“惹人喜爱”:课文从哪些方面写了灰雀很惹人喜爱?
2、认读“白桦树、胸脯、来回跳动、婉转歌唱”:的确,这是几只多么可爱的灰雀啊!
3、出示词语卡片认读“列宁、男孩”:它们赢得了谁的喜爱?从哪儿看出小男孩喜欢灰雀?用你自己的话说一说。
板书:
列宁、男孩。
4、认读“仰望、面包渣”:你又从哪里感受到列宁对灰雀的喜爱?用文中的词语或句子说一说。
5、认读“找遍”:是啊,列宁每天都去看灰雀,还给他喂吃的,可是有一天突然发现其中一只灰雀不见了,列宁在周围的树林──?此时他的心情是怎样的,谁来说说?
6、认读“欢蹦乱跳”:可是第二天这只失踪的灰雀又在枝头──?
师: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让我们回到灰雀失踪后的情节,请同学们认真读一读课文第三至第十自然段,从列宁和小男孩的对话中去找找答案吧!
二、聚焦“列宁的一言一行”,体会他对灰雀的爱,对小男孩的循循善诱。
课件出示:
列宁看见一个小男孩,就问:“孩子,你看见过一只深红色胸脯的灰雀吗?”
列宁说:“一定是飞走了或者是冻死了。天气严寒,它怕冷。”
列宁自言自语地说:“多好的灰雀呀,可惜再也飞不回来了。”
列宁问:“会飞回来吗?”
1、自由读,同桌合作读,齐读:
合作时要注意方法,特别要学会听同桌读的本领,听后认为他读得不错,就用你喜欢的方式表扬表扬他,认为读得不够好,就应该帮他指出不好在哪里,或者和他一起再读一读。
2、学生交流:
对哪句话特别有体会,可以说一说,也可以把体会到的用朗读来告诉大家。
3、是啊,列宁的着急、担心、惋惜、关心都表达了列宁对灰雀的一种情感,用一个词来概括,是什么?(板书:爱。)
4、列宁真的以为灰雀飞走了或是冻死了吗?引导学生明白他是想通过表达对惹人喜爱的灰雀的担心,使孩子内心受到震动、感染,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从字里行间可以感受到列宁对孩子的尊重和爱护。
5、指导学生感情朗读列宁的话。
三、聚焦“小男孩的一言一行”,体会他对灰雀的爱,感受他知错就改的好品质
课件出示:
男孩说:“没我没看见。”
那个男孩本来想告诉列宁灰雀没有死,但又不敢讲。
男孩看看列宁说:“会飞回来的,一定会飞回来的。它还活着。”
“一定会飞回来!”男孩肯定地说。
1、请学生用刚才的方法学习小男孩的话。
2、交流体会男孩的心理活动过程:
⑴男孩说话时为什么要停顿一下呢?他心里会想到什么?
⑵孩子担心列宁知道是他捉走灰雀、想说又不敢说。
⑶“一定会飞回来的。它还活着。”男孩说这句话时,他“看看”列宁,
这个“看看”表明他已经下定决心,鼓起勇气的心理变化过程。
“肯定地说”“一定会飞回来”进一步说明了男孩决定改正错误的心变得更加坚决。
3、指导感情朗读小男孩的话。
四、整合对话
对比列宁和小男孩对灰雀的爱,进一步体会列宁对男孩的尊重和爱护,男孩知错就改的诚实品质。
课件出示:
“列宁和小男孩的对话”。
1、指导分角色朗读对话。(同桌读、男女对读。)
2、师相机小结过渡:
其实列宁和小男孩都非常喜欢这几只灰雀,只是他们爱的方式不同,引导学生明白:列宁的爱是给鸟自由,男孩的爱却夺去了鸟的自由,列宁才是真正的爱鸟!在列宁真爱的感染下,小男孩第二天就把灰雀放回了树林。
课件出示画面:
灰雀在枝头歌唱,列宁和小男孩在白桦树旁看着灰雀。
理解第11至13自然段。
1、自由读最后三段话。
2、师:看,可爱的灰雀又在枝头欢唱了,此时的它会对列宁说点什么呢?又会对小男孩说些什么呢?
出示句式:
灰雀在枝头欢唱,好像在对___说:
3、理解:列宁为什么不问小男孩而问不会说话的灰雀呢?
引导学生进一步感受列宁对小男孩的尊重和爱护。
4、男孩站在白桦树旁,低着头,此时他心里在想些什么?
出示句式:
小男孩在心里默默地对___说:“______。”
引导学生体会小男孩知错能改的好品质。
5、激情总结:
列宁对灰雀的`爱感动了男孩,他对男孩的尊重和爱护也赢得了男孩的喜爱,你们一定也和列宁一样,为鸟儿重归自然、为孩子改正错误而高兴吧!拿起书来,美美地读读课文最后三个自然段。
五、快乐作业
1、指导书写:
“或、者”等六个生字。
2、任选一题,写几句话:
⑴学了课文,我想对列宁说:“________________。”
⑵学了课文,我想对小男孩说:“________________。”
⑶学了课文,我想对灰雀说:“________________。”
学了课文,我想对每一个人说:“________________。”
3、拓展:观看搜集到了人与动物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画面,激发学生热爱动物的思想感情,升华文章的主题。
板书设计:灰雀
爱爱
列宁更爱男孩
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设计为两课时。有以下几点反思:
1、在导入部分,我引导学生回忆学过的知识,唤起他们已有的感受与体验,激发学生的兴趣。
2、语文新课标指出“学生应初步具备收集处理的有信息的能力”,课前我收集了一些灰雀的资料提供给学生,虽然这样做加强了语文学科与其它学科的知识整合。从课堂教学的反馈来看,让学生自己多渠道、多途径地收集资料,效果会更好。
3、本节课的重点在于让学生通过列宁的言行,神态、感受对灰雀的喜爱,新课标指出“阅读是个性化的行为”,在这点的处理上我有意设计以读为主的课堂教学策略,希望能让学生读出一方新天地,但教学时,缺乏对学生问题的及时有效引导,这部分内容学生学得有些被动,教学气氛略显沉闷。
4、阅读是写作的基础,我虽然意识到要发挥课文对习作的指导作用,让学生通过课文学习,学会运用阅读中学到的表达方式,丰富自己的表达。因此在教学第一段时,我渗透了一些有关描写动物的写作方法,但深入得还不够,仅仅停留在表面上,如当时让学生照样子说说,学生的印象会更深刻。
5、在课堂教学中采用积极有效地评价,能较好地激起学生的热情,使学生在评价中成长。但我在教学中,评价方式太过单一,只有师评,还应该给学生提供自评与互评的机会,这样做会促进他们更认真倾听别人发言,欣赏别人优点,或质疑争论,在课堂上形成一种积极交流、双向互动的局面,有利于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部编版小学语文教学设计11
教学目标:
1、学习创造性复述故事、续编故事,让故事情节更加生动。
2、体会相同意思的不同词语在表达效果上的不同。
3、学习扩写段落。
4、积累古诗词。
教学重点:
1、学习创造性复述故事、续编故事,让故事情节更加生动。
2、体会相同意思的不同词语在表达效果上的不同。
3、积累古诗词
教学难点:
学习扩写段落。
教具准备:
课件
一、情境导入。
同学们,我们学完了这一单元,现在,就让我们走进语文园地,去汲取里面的营养吧。
板书:语文园地三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能激发学生兴趣,激发他们一探究竟的欲望。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1、交流平台(出示课件2)
同学们,你给别人讲过故事吗?你讲故事的时候是不是增加了一些内容?是不是对故事进行了创编?今天,我就教大家怎样创编故事。
板书:创编故事
(1)师:同学们,你知道怎样创编故事吗?你知道创编故事的要求吗?现在,老师就跟大家谈一谈。(出示课件3)
A、可以换一种人称讲。根据讲述的需要,我们可以改变原文的人称。
B、可以对故事“添油加醋”,为故事增加合理的情节,这样会让故事更加生动。
C、可以大胆想象,续编故事。这样会使情节更加完整。
【设计意图:通过引导学生学习创编故事的方法,指导他们的习作,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
(2)请同学们根据前面的要点,把课文中的例子说一说
【设计意图:让同学们在自学的基础上把握词语、段落的特点,提高他们对词语运用的能力以及写作能力。】
2、词句段运用
(1)读一读,体会左右两组词语在表达效果上有什么不同。(出示课件4)
A、大声朗读词语。
B、寻找左边词语和右边词语的差别。
C、体会表达效果。
生总结、汇报
(出示课件5)
左边的词语是俗语,比较口语化;右边的是成语,较为简洁。在表达效果上,口语化的语言更贴近生活,显得更为生动。
板书:口语化的语言更生动
成语较为简练
如:一毛不拔铁公鸡
胆小怕事顾虑太多杞人忧天
拿不定主意举棋不定
(2)仿照例子,把牛郎织女初次见面的情节说得更具体。(出示课件6)
A、读44页两段文字,比较二者的不同。
师:我们读文中给出的例子,发现原文比较简洁,而改写的文章较为生动。这是因为在改写过程中,加入了作者的合理想象,把狼和小羊的对话描写得非常详细。但是小羊的结局并没有改变,这说明改写的同时也要忠于原文。
B、师总结:我们在写牛郎织女初次见面的时候,也要加入合理的想象,把他们的语言、动作描写得详细一些。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充分朗读的基础上把握诗歌的意思,从而达到对诗歌的理解。】
3、日积月累
学习《乞巧》这首诗。
乞巧
七夕今宵看碧霄,
牵牛织女度河桥。
家家乞巧望秋月,
穿尽红丝几万条。
(1)指导朗读这首诗。
(2)简介作者。
(出示课件7)
林杰(831-847):字智周,唐代诗人,六岁就能赋诗,下笔即成章。又精书法棋艺。卒,年仅十六。《全唐诗》存其诗两首。《乞巧》是唐代诗人林杰描写民间七夕乞巧盛况的名诗。
(3)板书:说说诗句的意思。
(出示课件8)
七夕晚上,望着碧蓝的天空,就好像看见隔着“天河”的牛郎织女在鹊桥上相会。
家家户户都在一边观赏秋月,一边乞巧(对月穿针),穿过的红线都有几万条了。
(4)学生读读背背。
(5)测试学生背诵。
三、课堂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明白了俗语和成语在表达效果上的不同,明白了怎样进行创编故事,还学习了古诗。希望我们在今后的学习中,运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问题。
板书内容:
板书设计
创编故事
语文园地三口语化的语言更生动成语较为简练
说说诗句的意思
教学反思:
1、在本课的教学中,我抓住词语、句子的重点,让学生在品味词语的基础上,体会俗语和成语的表达效果;在“故事创编”这个环节上,我引导学生发现原文与新作的不同,从而让他们明白创编故事的要点,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2、我在“日积月累”的授课中,摒弃了以往的以“教师讲解”为主的`旧模式,鼓励孩子们自己学习,培养他们自学的能力;同时,让孩子们多读,达到当堂成诵。效果较好。
美中不足之处在于,对《乞巧》这首诗的背景介绍得不够详细,致使同学们对我国这个传统的节日了解得不多。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尽力做到讲解详细,让同学们获得更多的知识。
备课素材
古诗相关资料
《乞巧》是唐代诗人林杰描写民间七夕乞巧盛况的诗。这首诗简明扼要,形象生动。诗人在诗中并没有具体写出各种不同的心愿,而是留下了想象的空间,愈加体现了人们过节时的喜悦之情。
乞巧:中国古时风俗,是七夕节最普遍的风俗。农历七月初一到七月七日夜(七天八夜),穿着新衣的少女们在庭院向织女星乞求智巧,称为“乞巧”。乞巧的方式大多是姑娘们穿针引线验巧,做些小物品赛巧,摆上些瓜果乞巧,民间各地乞巧的传统方式不尽相同,各有趣味。近代的穿针引线、蒸巧馍馍、烙巧果子、生巧芽以及用面塑、剪纸、彩绣等形式做成装饰品等,亦是乞巧风俗的延伸。
部编版小学语文教学设计12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学习生字新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过程与方法:了解课文的写作特点;学习记提纲式笔记;尝试快速阅读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朗读感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白求恩的国际共产国主义精神和他的无私奉献精神。
教学重难点
1.会认7个生字,会写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通过朗读感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白求恩的国际共产国主义精神和他的无私奉献精神。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词语卡片、课文朗读录音、课文插图。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出示课文摄影插图,同时放激烈的炮声录音。教师讲述:这是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野战医院紧张抢救伤员的情景。看,这位外国医生不顾个人安危,正在为伤员做手术,他说:“手术台就是医生的阵地”(板书:手术台就是阵地)这个外国医生是谁?是在什么情况下说这句话的?学了这节课,我们就有了答案。
二、课堂预习。
1.提出预习要求,进行预习。
(1)自由读课文,把生字词圈出来,反复读几遍。
(2)再读课文,用笔画出不懂的词句。能查字典解决的,查字典。
(3)思考:这篇课文写了谁的什么事?用了几个自然段来写的?
(上述内容在教师的指导下一步步进行,时间不少于10分钟,培养学生的预习习惯。)
2.检查预习。
(1)指读课文。(检查是否通顺)
(2)出示卡片,检查生字词读音情况,随机提问对部分词语的初步理解。
(3)提问:这篇课文用了几个自然段写了谁的什么事?
3.简介白求恩。
三、理解课文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思考:这一段讲了什么?(了解战斗发生的时间、地点及战斗形势。)
2.简介齐会战斗。
3.齐读第一自然段。
四、齐读第一段,布置预习任务。
第二课时
一、理解第二自然段。
1.默读第二自然段,思考。(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读书、思考。为三、四自然段的学习打下基础。)
2.议答。
(1)几发炮弹落在小庙前的空地上,说明了什么?(说明小庙离战场非常近,离战场近有利于及时救治伤员,但白求恩工作环境非常危险。)
(2)炮弹落在小庙前是怎样危险的情形?(生答师相机板书:弹落庙前)
(3)在这样危险的环境下,白求恩是怎样工作的?引导学生抓住“仍然”“镇定”理解。“仍然”是什么意思?结合上文怎样理解?你体会到什么?(白求恩给伤员动手术两天两夜没休息,现在环境更危险了,他还是那样工作。意在教给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方法。)哪个词可以说明白求恩在镇定地做手术?(教师相机板书“镇定”“敏捷”)
(4)朗读。指导朗读把危险形势的词语读急促些,怎样工作的重点词语读得重一些。教师范读,学生练读,体会白求恩不顾个人安危对工作极端负责,对同志极端热忱的高尚品质。
(5)提问:这一自然没有几句话?重点写了哪两方面的意思?(教师提示方法帮助学生概括:炮弹落在小庙前的空地上白求恩仍镇定地为伤员做手术。)
二、学习第三自然段。
1.学生默读,思考。小组讨论、交流。
2.全班交流,进一步深入理解。炮弹不停地在小庙周围爆炸说明了什么?(联系上文,形势越来越危险。)而对师长的决定,白求恩“沉思”是什么意思?对待伤员和自己,他做出了怎样的选择?(板书:周围爆炸继续手术)
3.理解白求恩的四句话。
(1)投影出示,指读。
(2)理解每句话的意思,主要说的是什么。
第一句,感谢师长关心。第二句,理解好比喻句。白求恩把抢救伤员当作打仗,手术台就是打仗的阵地。
第三句,战士没有离开阵地,我就不离开手术台。第四句,我是八路军战士不必优待我。
(3)讨论:由这四句我们体会到什么?(白求恩对同志极端负责,把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当作自己的事业,具有伟大的国际主义精神。)
4.朗读全段,进一步深入体会白求恩的崇高品质、伟大精神。这一自然段主要讲了什么?引导联系第二段试着自己总结。(方法迁移,学生尝试总结。)
三、理解第四自然段。
1.火苗向手术台扑过来,白求恩又是怎样工作的?
2.学生默读第四自然段,独立思考问题,把自己的想法在小组内交流,然后全班交流。学生依照2、3自然段的方法抓“落下瓦片”“门口布帘烧着,火苗向手术台扑来”“仍然”“争分夺秒”等词语深入理解。(板书:火苗扑来争分夺秒)
3.依2、3自然段方法,进一步让学生自己说一说主要意思,体会白求恩的崇高品质、伟大精神。
4.感情朗读。
5.结合2-4自然段,谈一谈对“手术台就是阵地”的理解。个人思考,小组讨论,全班交流。(对全课重点内容的归纳和总结,要求不同水平的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口答,以反馈学习信息。)
四、理解第五自然段。
1.指读,思考:这一段有几句话,每句写什么?连续工作了69个小时说明了什么?2.出示插图投影,联系课文内容说一说白求恩同志在越来越险恶的环境下是怎样连续工作69个小时的?(中上等学生可加上合理的想象,具体地说说白求恩当时抢救伤员的语言、动作、神态等。)
五、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出示课文插图投影,播放自制的符合2-4自然段内容的炮弹爆炸等越来越紧张的场面的录音,学生同步朗读。(创设情境,激发朗读兴趣,提高朗读效果,促使白求恩崇高品质和伟大精神内化。)
六、作业布置。
课下自己找关于白求恩的故事,与同学交流。
部编版小学语文教学设计13
教学目标:
一、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了解圆明园辉煌的过去和毁灭的经过,激发热爱祖国文化、仇恨侵略者的情感,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理解铺垫这一写法在本课的运用及作用。
四、尝试运用铺垫的手法写一段话。
教学内容及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你们猜猜老师现在是什么样的心情?
同学们,看到这么多领导、老师坐在这里听课,你们有什么感受?(紧张)你们猜猜老师现在是什么感受?(也紧张)对了,老师也紧张。老师提出这些问题就是为了突出老师现在激动、紧张的心情,这种手法在写作上就叫作铺垫。
板书:铺垫
这节课我们就重点来学习“铺垫”。
板书课题:圆明园的毁灭
二、课前质疑:
本课标题是“圆明园的毁灭”,为什么作者却用那么多笔墨来写圆明园昔日的辉煌?
在解决这一问题之前,我们先来学习“圆明园的.毁灭”这一部分。
三、小组合作学习第五自然段。
(一)要求:1、自读文段,感知文段主要内容。
2、小组合作学习:你从文段中得到哪些信息,有什么感受?
3、组长组织,注意顺序,每人都要发言。
(二)小组汇报学习结果。
教师适时点拨:出示原文,采用去词法(把“凡是、统统”去掉),原文好在哪里?体会用词的准确,同时体会英法联军的可耻!有感情地朗读朗读。
四、毁灭前的圆明园什么样子?学习2—4自然段,采用联想和想象的方法,学习辉煌。
先把“有……有……有……”标红,让学生介绍圆明园里有什么。
然后让学生联想和想象。如,说说在“山乡村野”里你看到了什么?在“热闹的街市”你又看到了什么?学生就会充分感受到圆明园的壮美。在此基础上,对于“雷峰夕照”等学生不易想象的,难以理解的,可放图片,增强感受。
最后指导学生读出辉煌。
五、体会铺垫的作用。
既然写毁灭,为何大篇幅写辉煌?如果去掉2—4自然段,好不好?为什么?(体会“对比”表达的作用:进一步衬托……)
说一说,议一议:
描写圆明园昔日的辉煌,这就是运用了铺垫的手法,引起读者共鸣,激发读者情感。
六、自读文段,看一看外国人(雨果)眼中的圆明园是什么样子,找出属于“铺垫”的段落,读一读。
课堂交流。
七、口语交际
我心爱的物品丢了。
要求:运用铺垫的手法描绘出物品之珍贵,从而衬托心情。
小组内交流,然后课堂交流。
七、作业
将口语交际的内容整理,写一篇习作。
板书设计:
损失巨大
圆明园的毁灭建筑风格———富有特色
价值赞叹赞美
历史文化———价值庞大
毁灭————惋惜痛心
部编版小学语文教学设计14
教学目标
1.会认“喑、擞”等6个生字,会写“祭、乃”等8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这三首诗,理解这三首诗的意思。
3.体会诗人的爱国主义情感,激发学生爱国意识。
教学重点
1.会认“喑、擞”等6个生字,会写“祭、乃”等8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这三首诗,理解这三首诗的意思。
教学难点
体会诗人的爱国主义情感,激发爱国意识。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会写“祭、乃”2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理解诗歌的意思。
3.感受这首诗中诗人的爱国情感,激发爱国意识。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诗题
1.陆游是宋朝著名的爱国诗人。他写过很多首爱国诗篇,其中《示儿》就是最著名的一篇。
板书:陆游 示儿
2.作者简介及背景
①(出示课件2)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省绍兴市)人,南宋爱国诗人。乾道二年,因主张抗金而免职。四十六岁入蜀,六十六岁后遭弹劾罢官,退居山阴达二十年。
②(出示课件3)了解背景,宋高宗赵构建立南宋,为官者贪图荣华富贵,对外求合,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古人表达爱国情感的方式多种多样,上节课我们学习了陆游的《示儿》,感受了诗人直接表达的方式。这节课,我们看看林升是怎样表达爱国情感的。
二、课前预习布置(出示课件17)
1.自学生字;
2.熟读这首诗,并读出感情。
三、解诗题(出示课件18)
1.出示诗题,明确“题、邸”的意思。
题:题写,把诗句写上。
邸:官员居住的地方。
题目的意思:写在官员府邸上的诗句。
板书:题临安邸
2. 介绍诗人
3. 林升,字云友,又名梦屏,南宋诗人,约生活于南宋孝宗年间(1163~1189),生平不详,浙江平阳(今浙江苍南县繁枝林坳)人。
四、读诗句(出示课件20)
1.大声朗读诗句。
2.根据节奏,带着感情小声朗读诗句。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3.在读的过程中根据注释解决生字词。
五、释诗意
轻声读诗句,用下面几种方法理解诗句的意思。
(学生自学,教师巡视)
看注释、查字典、查资料将诗句译通译顺
学生汇报,教师指导。
六、入诗境(出示课件22)
师:这首诗描写的是什么地方?都描写了什么?给你什么感觉?哪个字词句让你感到了美?
七、悟诗情(出示课件23)
1.引出诗歌主题:爱国
师:从诗句来看这是一首描写什么的诗?你是怎么知道的?(写作背景)
2.抓住含义深刻的诗句(出示课件24)
品味:西湖歌舞几时休?(对统治者的辛辣讽刺,作者的.无奈) 暖风熏得游人醉(暖风:温暖的风;上层社会的糜烂奢华之风。“熏”与“醉”的解析)
直把杭州作汴州(直:简直。作:当作。这些人简直把杭州当成了自己的都城汴州。作者直斥统治者忘记国耻家丑的丑态,蕴含讽刺、愤怒及无穷的隐忧。)
3.填空(出示课件26)
《题临安邸》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祖国( ),对统治者( )。
板书:忧国忧民 对统治者的辛辣讽刺
4.有感情地读诗(出示课件27)
师:(放音乐)请大家跟着音乐练习读诗,读出诗句的含义,读出作者的感情。
八、作业设计:
1.背诵这首诗。
2.在网上找表达爱国情感的诗歌,并背诵下来。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会认“擞”等3个生字,会写“亥、恃”等4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理解诗歌的意思。
3.体会诗人希望社会变革和期待人才辈出的强烈愿望。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揭题,激发兴趣
⒈言为心声。今天,我们就看看清代的龚自珍是怎样通过诗歌表达自己的心声的。
板书:己亥杂诗
2.题解:(出示课件18)
“己亥” 本诗所指的“己亥年”是1839年。这一年,正是鸦片战争的前一年,曾经强盛的大清帝国行将没落。腐朽的清政府对外卑躬屈膝,对内大肆打压,官吏腐败,百姓民不聊生。这时候,龚自珍写下了我们要学的这首诗。这是第220首。
⒊作者简介(出示课件19)
龚自珍,号定庵,清代人,近代思想家、文学家。行文独具风格,于蕴藉中洋溢着激情,于客观描述中寄托着深意,诗歌瑰丽奇幻,成就尤大。有《龚定庵全集》。
二、读好诗句,整体把握(出示课件20)
⒈自由读诗:①读准字音,停顿正确地读顺诗句。②借助注释或工具书,试理解诗句的意思。
(出示课件21)⒉看看通过自学,能读懂什么?有什么不明白的,做上记号,提出来后,大家共同研究。
⒊指名读,齐读,练读。(纠正字音与停顿)
⒋汇报交流。
交流对字义的理解:
三、诵读赏析,领悟情感(出示课件22)
⒈指导诵读。
⒉赏析第一、二句: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比喻)表现了一种怎样的局面?(写出了都是死气沉沉的局面,以及改变这一局面的有效途径。)
⒊赏析第三、四句: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出示课件23)
⑴“不拘一格”什么意思?在那个年代“拘”着什么“格”呢?(清朝的死板、单一、陈旧的八股科举制度来选拔人才,用“四书五经”禁锢人们的思想)这不拘一格降人才就是希望打破死板、陈旧的制度,选拔任用各个方面的人才。
⑵师:诗的后两句,“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是传诵千古的名句。诗人用奇特的想象表现了他热烈的希望,他期待着优秀杰出人物的涌现,期待着改革大势形成新的“风雷”、新的生机,一扫笼罩九州的沉闷和迟滞的局面,既揭露矛盾、批判现实,更憧憬未来、充满理想。它独辟蹊径,别开生面,呼唤着变革,呼唤着未来。(出示课件24)
⒋概括中心:《己亥杂诗》这首诗通过描写当时社会政治死气沉沉的状况,表达了诗人希望社会变革和期待人才辈出的强烈愿望。(出示课件25)
⒌感悟写作方法:“创景抒情”,这样的表达方法与我们常见的“借景抒情”“触景生情”既相通又相异,也表现出龚自珍极高的艺术成就。
板书:创景抒情----希望社会变革,期待人才辈出
四、拓展延伸,布置作业(出示课件26)
⒈拓展:读背《己亥杂诗》第5首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⒉作业:诵读默写。
板书设计:
古诗三首
教学反思:
1.这三首诗都是爱国诗,都体现了诗人对祖国的热爱。在这三首诗的教学中,我让学生充分发挥自主学习的优势,让学生通过自学了解诗歌内容,感受诗人的爱国情怀。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2.我还在教学中加强对学生的朗读能力的培养。在划分诗歌节奏的基础上,让学生带着节奏,有韵味地朗读诗歌,提高他们对诗歌的兴趣。
美中不足之处在于对于《己亥杂诗》这首诗的“己亥”解释得有点笼统,很多学生还没有真正的理解。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抓住细节,不能让学生带着疑惑去学。
部编版小学语文教学设计15
教学目标
正确认读“雾、淘、顽”等13个生字;正确书写“于论、岸”等8个字。正确认读“淘气、无论、岸边”等词语;正确书写“大海、海水、船只”等词语。能借助生活经验理解课文;能读好含有多个短语的长句子;能想象雾淘气的样子、读好雾的语言。感受雾的神奇,知道有雾时是怎么样的情景;能用“什么”说话;愿意留心观察自然、观察生活。
教学重难点
1、学习生字词;读好含有多个短语的长句;能想象雾淘气的样子,读好雾的语言;能用“什么”说话。
2、体会“甚至”在语境中的含义;能用自己的话说出有雾的时候是什么情景。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图片、生字卡。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出示谜语:像云不是云,像烟不是烟,风吹轻轻飘慢慢散。(打一自然现象)
2、结合生活经验说说见过的'雾是什么样的?(大雾弥漫;远处的景物模糊看不清;只能大约看到建筑物的轮廓;空气很潮湿等。)展示云遮雾绕山的山川、云雾弥漫的树林等图片。(板书课题)指导认识“雾”
读文识字,整体把握。新|课 |标|第 |一| 网教师示范读,学生听读,并圈画出不懂的字词。学生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检查读课文,指导学生反复练习难度的句子,如第6自然段的长句子“不久……,有限的散步”。借助拼音,自学生字词语。默读课文,想一想淘气的雾都把什么藏了起来。
三、朗读感悟
学生自由练读雾说的几句话。教师示范指导,前三句读出淘气的感觉;后两句读出思考后有了新主意的惊喜。指导写字总结:这节课我们学了“雾”,还学了雾的淘气,它藏起了很多东西。作业:背熟生字和词语。
第二课时
复习导入认读词语:躲藏、海岸、淘气、悠闲、应该、甚至、桥梁。雾把整体世界藏起来,世界变成什么样了?我们继续学习课文。朗读感悟指名朗读第1自然段,雾怎么样?(是个又淘气又顽皮的孩子)
1、自由读第2-4自然段,要求学生按照课文内容联练习说话。
出示:淘气的.雾把 藏了起来,无论 还是 都 。新|课 |标|第 |一| 网
2、指导学生边读边想象画面,教师引读课文,相机指导“无论 还是 都 ”要连读,并适当强调,读出一切都不见了的景象。
同桌互读课文第2-4自然段,边朗读边想象画面。雾来到岸边他又把什么藏起来了?齐读第6自然段。指导学生读好顿号的停顿,理解和体会“甚至”的含义。接着,他又把谁藏起来了?(自己)他可真是个淘气的孩子。练读7-9自然段,读出淘气。(指名读、赛读)讨论:雾哪里去了?
三、练习说话
1、想象说话:淘气的雾朦朦胧胧,像一层纱笼罩着大地,它还会把什么藏起来?出现什么情况?
2、出示图片,开拓思路:出示云雾弥漫的山川、树林、学校等图片,图片下方辅以句式:雾,是个淘气的孩子,它把 藏了起来,无论 还是 都 。
3、同桌练说,说出景物的特点和情趣。
五、总结:这节课我们学了雾,并且学了雾是个淘气和顽皮的孩子,他会藏起很多东西。这样对于雾有了一定的了解。
六、作业:背熟生字和词语,并且学会复述课文。
七、板书设计
【部编版小学语文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部编版小学语文教学设计05-16
部编版语文单元教学设计11-23
部编版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设计01-09
关于部编版语文单元教学设计10-02
部编版语文乌鸦喝水教学设计12-05
部编版上册语文园地教学设计04-12
部编版小学语文教学设计经典【15篇】05-17
部编版语文母鸡教学设计(精选10篇)07-11
部编版语文单元教学设计经典【5篇】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