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物体教学设计精品(4篇)
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观察物体教学设计

时间:2023-12-16 09:26:35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观察物体教学设计精品(4篇)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往往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借助教学设计可以让教学工作更加有效地进行。一份好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子的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观察物体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观察物体教学设计精品(4篇)

观察物体教学设计1

  一、开门见山,揭示课题。

  今天周老师和我们三(3)班的小朋友们一起来学习观察物体。(板书:观察物体)

  二年的时候我们已经接触过观察物体了,今天的观察物体咱们就从这个图书柜开始。

  二、多重观察,丰富认识。

  (一)初次观察,认识三个面。

  1、观察图书柜,认识物体的正面、上面和侧面。

  (1)出示图书箱,让学生指一指、摸一摸、说一说这个图书柜的正面、上面和侧面。(2-3人)

  (2)小测试,看谁反应快,老师指图书箱的一个面,学生快速抢答。

  (3)练习:想想做做第1题。

  ①(出示洗衣机的正面、侧面、上面三张照片)想象一下这个家用电器原来的样子,说说它是个什么家用电器?(出示洗衣机整体图,验证学生的想法。)这三张照片分别是洗衣机的那三个面?

  ②(出示电冰箱):如果也给电冰箱的三个面分别拍三张照片?也请你们想象一下分别是什么样的呢?(课件逐一展示三张照片,点名学生逐个回答。)

  总结:其实像图书柜、洗衣机、电冰箱这样的物体在生活中还有很多,我们一般情况下把有门的一面称为它的正面,与门左右相邻的两个面是它的侧面,顶上面是它的上面。

  2、观察长方体,对比发现如何确定物体的正面。

  (1)观察长方体,说说长方体的正面是什么颜色?(老师转动三次,请学生说说三次看到的正面的颜色)

  小结:只要正对着我们的面就是它的正面。

  (2)小组活动,长方体摆在中间不动,坐在自己的位置上把头放低一点,说一说你看到的正面是什么颜色的?(2-3分钟)

  选择两组交流后思考:“为什么长方体摆在中间不动,你们却看到了三个不同颜色的正面。”

  交流得出结论:像长方体这样的立体图形,不管坐在哪,只要是正对着我们的面就是它的正面。而像图书柜这种生活中的物体一般情况下我们把有门的一面定为正面。

  【设计意图:学生对于物体的正面、上面和侧面是有一定的了解和生活经验的,因而选择学生熟悉的图书柜,从适合不同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出发,合理地组织学习材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顺利地从数学的`角度认知物体的正面、上面和侧面。同时,通过生活中有门的物体和没有门的立体图形的对比观察,让学生在观察、交流中认识怎样来确定物体的正面。从而更好地实现知识、能力、情感的迁移。】

  (二)二次观察,体会观察位置不同,观察结果不同。

  (1)学生观察图书柜

  (事先在图书柜两侧写四(6)班和向阳小店,坐在两侧位置的同学只能看到其中的一个信息)。

  有针对性地提问:

  ①这个图书箱从哪个班借来的?

  ②这个图书箱是哪里买来的?

  ③坐在中间的同学没举手,难道我们观察得不仔细吗?

  交流得出结论:观察的位置不同,看到的面也就不同。

  (2)老师观察图书柜

  有针对性地提问:

  ①想一想老师看到了几个面?

  ②比你们多看到了一个什么面?

  ③为什么会比你们多看到一个上面?

  ④你们也想看吗?可以怎么办?

  交流得出结论:观察物体时还受到了高度的限制。

  (3)小小设计师

  小组合作设计:老师应该站在哪里?(3-4分钟)

  ①只能看到正面。(交流时相机教学观察方法,不仅要正对着门而且视线要低于上面。)

  ②既能看到正面,又能看到右侧面。

  ③既能看到正面,又能看到左侧面,还能看到上面。

  【设计意图:“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由于学生的知识经验不同、认识角度不同、思维方式不同,即使相同的学习内容、一样的学习过程、同样的学习环境,其学习的感受、体验是不一样的。在这里还由于每个学生所处的位置不同,观察到的结果也就有所差异,适时提出三个巧妙的问题,让学生在交流中,通过不同体验的交互与碰撞体会到观察的角度不同,也就是观察者的位置不同,所看到的面也就不同。这时,教师也加入观察的行列,和学生共同探究发现,观察的高度不同,看到的面也有可能不同。小小设计师的活动,巩固了学生前两次的观察所得。三个环节递进展开,环环相扣,层层深入。使学生的认知从对具体事物的外在观察上升到超越事物本身的内在的理性认识,这样的观察不仅是有趣、有序的,而且是有效、深刻的。】

  (三)三次观察,体会一次最多只能看到三个面。

  谈话:观察物体是有学问的,有时我们能看到一个面,有时我们能看到两个面,站在一个合适的角度,我们甚至可以看到三个面,那么一次最多能看到几个面呢?

  1、活动探索:变换位置观察长方体,一次最多能看到长方体的几个面。

  出示活动要求:

  (1)把长方体放在桌子上固定不动。

  (2)先选一个位置看一下,能看到几个面?

  (3)站起来换一个位置再看一下,最多能看到几个面?

  2、交流观察活动体会。

  每组请代表交流小组内的观察结果,视频展示,再次验证一次最多只能看到三个面。

  【设计意图:观察长方体物体时,最多能看到它的几个面一直是学生学习的难点。当学生意见不一时,如何消除学生之间的纷争?教师权威的武断的裁决不是明智的举措,那样不会让学生口服心服。这里,借助提前录好的视频,让有不同意见的学生亲自观察,通过大屏幕能够看到观察的结果,人人担当裁判的角色,真可谓“眼见为实”,棘手的问题在事实面前顿时化为乌有。】

  (四)观察正方体,不断重组,消除疑点。

  1、观察一个正方体:从正面、上面和侧面观察出它们的形状。

  2、观察两个正方体(横着拼):从正面、上面和侧面分别观察出的是哪幅图。

  3、观察两个正方体(竖着拼):从正面、上面和侧面分别观察出的是哪幅图。

  4、小游戏,搭一搭。

  用2个同样大小的正方体摆一摆:

  (1)从正面看到的是

  (2)从正面看到的是

  (3)再添加一个,用3个同样大小的正方体摆一摆,从正面看到的还是

  【设计意图:观察正方体是从一个到两个,两个再到三个。从观察一个正方体这个具体实物到观察两个正方体的实物找出相应的面,再到根据相应的视图摆出三个正方体拼搭的实物。这一过程,从易到难、从具体到抽象、从简单到复杂,从而给于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更多的参与和成功的机会,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引导他们进一步学习的方向。】

  三、课堂小结。

  小朋友们在观察物体的过程中你们学到了哪些新知识呢?

观察物体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实际的观察和比较,初步体会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一样的,能辨认从某个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2、使学生在观察物体的过程中丰富对现实空间及图形的认识,发民兵直观思考和初步的宽间观念。

  3、使用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参与观察、比较和判断等活动,感受到数学学习的乐趣,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难点:

  在各种活动中丰富学生的空间观念,体会从不同方位观察物体看到物体的形状有所不同的道理。

  教学用具:

  照片、玩具猴、茶壶、教学挂图。

  教学进程

  一、情境引入

  1、出示一张课前本班某同学拍的照片(投影)。

  黑林小学集体备课用纸谈话:同学们认识这是谁吗?你们怎么知道他是谁的?你们喜欢拍照吗?好的,我们来玩一个拍照片的游戏吧!来,像老师这样架起自己的照片机。你们这么多相机一齐拍老师,老师得准备一下,好了,你们拍吧,请仔细观察,你拍的照片里,能看到老师的什么?谈话:同学们还想拍吗?好,老师再换个姿势你们拍吧。

  学生活动。师:这次你能从你拍的照片里看到老师的什么呢?为什么和刚才看到的不一样?导入新课:由于观察的位置不同,观察的结果也就不同,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观察物体”。

  板书课题。

  二、组织活动,引导观察。

  1、教学例1出示书上94页上的两张照片。谈话:小明和我们一样也在教室里拍了两张照片,想一想,他是在教室的哪一面拍的照片?请在小组中交流。

  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

  小结:虽然两张照片都是在教室里拍的,但由于观察的位置不同,观察的结果也不同。

  2、教学例2

  黑林小学集体备课用纸谈话:同学们还想拍照吗?我们再来为四只小猴子拍照吧。请每个小组长拿出课前准备好的玩具猴,让它面朝黑板坐好。

  学生把玩具猴放好,教师检查一下每个小组的玩具猴摆的位置对不对。

  谈话:请小组长从信封里拿出4张小猴的照片,想一想:哪一张会是你自己拍的?为什么?提问:你们四个同学都是为同一只小猴子拍照片的,为什么拍到的四张照片都不一样呢?先在小组中说一说,再在全班交流。

  谈话:你们想换个位置给小猴拍照吗?请90度旋转你们的座位,然后再拍,这样组织三次。

  练习:老师这里也有四张小猴的照片,你能判断出它们是从小猴的哪一面拍的吗?你是根据什么判断的?

  三、实践与应用。

  1、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

  (1)独立完在再交流。

  (2)指名,说明理由。

  (3)提问:为什么同是一个学校的大门拍到的却不同呢?

  2、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

  (1)小组交流。

  黑林小学集体备课用纸(2)全班讨论。

  3、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就不同。请小组长把小猴换成茶壶,让每个同学坐在自己的位子上观察茶壶。

  出示编好号的茶壶图,让学生想一想,你看到的是哪一幅图,猜一猜,你们小组里的其他3位同学看到的分别是哪一幅图。

  四、总结与反思今天这节课,你觉得你最开心的事是什么?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么疑问?

  黑林小学集体备课用纸第十一单元统计与可能性

  教材简析:

  1、教学内容本单元安排了两部分内容。一部分是在学生初步认识象形统计图和简单统计表的.基础上,继续教学数据的收集和整理,认识方块统计图。另一部分是教学法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2、教材与前后知识的联系在初步认识象形统计曲和简单的统计表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数据的收集和整理,认识方块统计图、

  3、教材的编写特点通过认识方块统计图,引导学生进一步掌握收集、整理和分析数据的方法,体会统计的意义和价值。

  4、教学本单元应注意的问题教学时要注意让学生通过操作活支,结合熟悉的生活事例,体会事件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

  教学本单元采取的教学措施:

  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统计与可能性问题在日常生活中有意无意都遇到过,但作为数学知识来学习,特别是可能性问题,在儿童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向儿童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以强

  黑林小学集体备课用纸儿童的自我体验,达到知情合一,促进儿童统计观念的发展。

观察物体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1、知道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

  2、能正确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两个物体的位置关系和形状;

  3、能由两个平面图形推想出可能是哪两个物体,并且学会分类讨论的方法;

  4、学会如何看待事物的眼光。(此目标由“在任一位置,都不能同时看到所有的面”挖掘出来的'。)

  教学重点:能正确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两个物体的位置关系和形状;

  教学难点:能由两个平面图形推想出可能是哪两个物体或尽可能多的说出结论;

  教学过程:

  一、讲故事引入课题

  1、讲盲人摸象故事

  2、师:他们说的都不对,这个典故比喻看问题以偏概全。

  3、师:盲人因双目失明,摸到什么就说象什么,而我们比盲人幸运多了,都有一双明亮的眼睛,但在任一位置观察物体是否能看全呢?今天我们就观察一些物体试试。---板书课体――观察物体

  4、以问题形式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目标

  师:你已经知道了关于观察物体的哪些知识?还想知道什么?

  二、新课(习得阶段)

  (一)看

  1、例子1――看模型-----比较大的长方体模型

  (1)小组活动

  师:口述要求------在你的位置不动观察你能看到几个面?(老师准备各侧面形状问学生:从下面看是什么形状?从侧面和上面看呢?)

  可以活动:你能找到一个位置看到所有的面吗?(最少看到一个面,最多能看到三个面)最多能看到几个面?

  (2)启示:

  师:不只是学数学还要从数学中品出点有价值的东西来,能品出什么呢?“最多只能看三个面”想到什么?

  2、看一个立体图形(准备三个立体图形:正方体、圆柱体、球体,课前发给小组)

  从不同角度观察三个立体图形,看看观察到的是什么形状?

  3、看两个立体图形(例2)让学生看书回答(先试后导)

  4、练习八3题

  5、请两个一组现场找物体也可以到外面找,从不同角度去观察,并把观察到的结果和同学交流(找一个或两体物体都行)

  (二)想

  猜一猜游戏:老师出示实物一部分,让学生猜可能是什么物体?(为例2下面做一做打基础,例2下面的做一做比例2难。“根据从一个方向看到的图形,判断是哪两个物体”)要比“给出两个物体,辨认从某一个方向看到的图形”所要求的空间想象力和思维能力更高。

  师:这个游戏让我们知道:不能只根据一个方向看到的形状,就确定是什么立体图形,只有把从不同方向看到的形状进行综合,才能下结论。刚才我们说:不仅是学数学,数学中还隐藏很多有价值的东西要我们去品,那从猜想中又能品出点什么呢?看事物或看人不能只看一方面就下结论,要多角度看再下结论。人们在评论一个人、一部电视剧或一种社会现象,往往因为只看到局部而下结论,便造成了片面性。要避免这种现象,唯一的办法是多观察,多了解,不要轻易下结论。如一个学生成绩不好就说不是好学生?还要看其方面----体育、唱歌、热心、遵守纪律。从多方面了解才是公平(做人做事)

  (三)找

  1、例2下面做一做(小组合作方式:先自己想;和同伴说;用什么方法能想出尽可能多的结论;记录共有几种;想的多的小组或有创意的小组每人一个奖品。可把学具发给学生,借助学具去找可能是哪两个物体。)

  2、总结:用分类讨论的方法不但想的多而且还不漏不重。

  3、出示几个平面图(让学生应用分类讨论方法找),想可能是哪两个物体?

  三、欣赏

  1、出示古诗----题西林壁

  2、配乐朗读

  不同角度看不同的景象(准备两个图)

  3、看书回顾讲的内容,不明白的可以提出来问老师或同学。

  四、对照反思训练单进行反思

  反思训练单:

  1、我知道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了吗?

  2、我能正确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两个物体或两个立体图形的位置关系和形状吗?

  3、我能由两个平面图形推想出可能是哪两个物体吗?我学会分类讨论的方法了吗?

  4、我学得快乐吗?我收获数学之外更有价值的东西了吗?

观察物体教学设计4

  教学内容:教材第63页~64页

  教学目标:

  1、通过由低到高来观察物体,体会不同的位置看到的范围不一样。

  2、通过由远到近看景物,体会看到的范围越来越小。

  教学重点:观察、想象,培养学生的空间感觉。

  教学准备:一个圆柱体的茶叶盒或者饼干筒。

  教学过程:

  一、准备铺垫

  1、教师将一个圆柱体的饼干筒放在讲桌上,让学生分别蹲着看、站在讲台下看、站在讲台上看。

  2、让其他同学猜一猜,他们分别看到的是什么样子,再让看过的学生谈一谈看到的'情况。

  3、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总结一下由低到高看物体,看到的有什么不同。

  二、探究新知

  (一)由低到高观察物体(第63页)

  1、在讲桌上照书上的图摆好教具,让学生由下到上进行观察,说出感觉有什么不同。

  2、让学生看书,并模拟书上的情景观察讲桌上的物体,体会由低到高不同的画面。

  3、标出观察顺序。

  4、师:你在生活中有类似的经历吗?和同学说一说。

  (二)由远到近观察物体(第64页)

  1、模拟情景,在讲桌上摆一个房子模型,房子后面摆几个高一点的长方体当作小树。

  2、让4、5个学生在教室最后观察,然后向前走到讲桌近处观察。

  3、其他同学猜一猜,他们两次看到的画面有什么不同。

  4、让观察的同学谈一谈自己的感受。

  三、尝试练习

  1、独立解决书上“说一说”。

  2、指导学生完成“试一试”。

【观察物体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观察物体》教学设计06-12

观察物体教学设计06-23

《观察物体》教学设计15篇06-23

不规则物体的体积教学设计05-31

苏教版《观察物体》教学反思(通用7篇)10-12

观察物体说课稿人教版整理05-29

求不规则物体的体积教学反思范文03-30

物体怎么造句12-02

经典教学设计06-22

教学设计0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