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教学设计(通用10篇)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我们该怎么去写教学设计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教学设计,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教学设计 1
一、学习目标
1.认识“促、忆、异”等7个生字。会写“促、深、忆”等10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体会诗中的真情实感,背诵这两首古诗。
3.学习借助注释理解诗意,体会诗歌感情,激发和培养学习古诗的兴趣,要懂得热爱家乡,珍惜亲情。
二、教学重点:
有感情的朗读古诗,体会其中的意境。
三、教学难点:
学习借助注释理解诗意,体会诗歌感情,激发和培养学习古诗的兴趣,要懂得热爱家乡,珍惜亲情。
四、教学方法:
欣赏教学法
五、教学准备
1.课文插图。
2.学生搜集描写秋景或表达思念家乡的古诗,读读背背。
六、教学时间:
2课时
七、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学习《夜书所见》
二、交流资料,了解背景
1.学生交流已知的材料。
2.教师引述:我国宋代有个诗人叫叶绍翁。有一年秋天,他离开家乡,独自在外。一个傍晚,他外出散步,触景生情,便提笔写下了一首诗,大家想知道他写了什么吗?
3.看图说话:(出示挂图)瞧,这就是叶绍翁所见到的情景,请大家仔细看图,说一说你们看到了什么。
三、自主学习,初步感知
1.自由朗读。放声朗读古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把这首诗读通、读正确。
2.同桌互读。要求学生把这首诗读给同桌听,互相评议,互相指点。
3.自学古诗。借助课后注释或结合插图理解字词意思,画出不理解的`词语。
4.小组合作学习。交流已读懂的字词,解决不理解的问题,老师巡回指导。
5.课堂交流。小组指派代表交流,一起解决疑难问题。
四、再读感悟,体会情感
1.自由读诗,边读边在脑海中浮现画面:诗歌描绘了怎样的情景?
2.指名描述画面,教师可相机引导学生把想象的画面说具体、说生动。
3.体会情感。假如你就是这个离乡背井、独自在外的诗人,看到眼前的情景,你会是怎样的心情?
4.感情朗读。带着你体会到的情感朗读古诗。通过赛读、评读等多种形式让学生读好这首诗。
五、图文结合,熟读成诵
六、根据诗意,参照插图,熟读课文,练习背诵。
七、指导写字
1.出示要写的字。
2.让学生观察范字,交流识字写字经验。
3.学生练习书写生字。
八、拓展活动
九、你还读过哪些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古诗,读或背给同学听听。
第二课时学习《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一、背诵古诗,导入新课
1.指名背诵《夜书所见》。
2.出示《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提问:你了解这首诗的作者王维吗?
二、小组合作,讨论自学
1.根据学习《夜书所见》的方法,小组讨论怎么学习这一首古诗。自学基本步骤:
(1)自读:读准字音,并借助注释或工具书理解词义。
(2自思:想想自己读懂了什么,并提出自渎中产生的疑惑。
(3)交流:读读、说说、问问。
(4有感情的朗读,背诵。
2.学生按自己小组议定的方法自学,教师巡视指导。
三、师生交流,解决疑难
1.每组说说读懂了什么,并提出小组学习时所产生的问题及讨论的结果。
2.其他组的同学与老师参与其中,或讨论解决或补充己见。
四、感情朗读,启发想象
1.指名朗读诗文。提问:你们觉得这首诗表达了一种怎样的思想感情?
2.引导以情促读。提问:你能用读来表达这种思想感情吗?
3.引导以读启发想象。提问:同学们在朗读时头脑中形成了怎样的画面,能交流一下吗?
4学生交流想象的景象,并再次练习有感情朗读。
5.熟读成诵,品赏文字
五、自由朗读,练习背诵。
六、品赏文字,述说感觉。问:你觉得这首诗中,哪些在用得特别好?
七、练写生字,当堂展评
1.出示生字:促、忆、异、逢、佳、倍、遥、遍、插,读记、组词。
2.说说要求会写的字写时要注意些什么。
3.练写生字,同桌互相评点或当堂展评。
八、拓展活动
1.你还读过哪些描写秋景的诗,背给同学听听。
2.有机会到公园或田野里走走,看看哪些景物反映了秋天的特点,想想自己心中产生了怎样的感受。
板书设计:
夜书所见
见:梧叶挑促织一灯明
听:寒声孤独寂寞
感:动客情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每逢佳节倍思亲
(思念家乡、亲人)
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教学设计 2
一、本组教材的的特点
1、强化导语的导学功能。
本组单元前设计了专门的版面安排导语,导语中提出了“用手中的笔,描绘我们心中的秋天”,揭示了本单元学习的内容,点明专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为语文园地中的习作提出了学习的准备。
2、联系单元专题,加强了精度课文与略读课文的`联系与整合。
本组单元围绕“心中的秋天”这一专题,精心安排教学内容和活动,将精读与略读、阅读与口语交际、习作紧密结合。
3、采用多种形式引导学生积累语言。
本组课文的语言生动优美,适于朗读的训练,读出秋天的韵味,读出秋天的美好,在理解、朗读、背诵中,积累语言;二是,在课后练习中加强了词、句、段的积累。引导学生把自己觉得好的词、句、段多读读,或抄一抄;三是,教材之后列出词语表,体现对积累词语的重视。
4、紧密联系学生的阅读或生活实际,适时安排“小练笔”。
二、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掌握34个生字和29个词语;
2、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和自己喜欢的部分课文;
3、学习借助注释理解诗意,体会诗中地真情实感,激发和培养学习古诗的兴趣。
4、读懂课文内容,找出文中描写心情的句子,体会秋天里放风筝给孩子们带来的乐趣;
5、喜欢秋天,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现对秋雨的喜爱;
6、引导学生把自己喜欢的句子抄下来,积累好词佳句。
7、一边读一边展开想象,从秋天的声音中体会秋天的美好。
8、仿照诗歌内容,补写几句诗文。
三、教学重点:
1、用普通话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词句的意思。
四、教学难点:
1、体会诗中地真情实感;
2、初步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
五、课时的划分:
《古诗两首》2课时、《风筝》2课时、《秋天的雨》2课时、《听听,秋的声音》1课时、《语文园地》3-5课时
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教学设计 3
教材分析
本课是一首现代诗,是略读课文。作者抓住秋天里大自然一些声响,用诗的语言,赞美了秋天。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是,从秋天所特有的声音中,体味秋天独特的风情。诗歌语言精练优美,富有韵味。教学重点是:从秋天的音响中,想象秋天景象的美好;有感情地朗读诗歌,体会诗中浓浓的秋情。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
2.一边读一边展开想象,从秋天的声音中体会秋天的美好。
3.仿照诗歌的形式,续写诗文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从秋天的音响中,想象秋天景象的美好,并有感情地朗读诗歌,体会诗中浓浓的秋情,在此基础上进行仿写,用自己的语言表现美。
教学难点
体会诗中浓浓的秋情,在此基础上进行仿写,用自己的语言表现美。
教学方法:
欣赏教学法自学法
学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正处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一方面他们非常喜欢生动的形象、鲜艳的色彩,喜欢多媒体上那一系列神奇的变变化。另一方面他们的抽象思维正在发展,想象丰富不受限制,并且开始尝试用自己的小脑瓜思考问题,开始有自己的见解和看法,并积极表达。
在前几课的学习中他们已了解了秋天里人们对家乡、对亲人的怀念,了解了孩子们在秋天里活动的欢乐,了解了秋天里具体的`景物,这些都为他们理解这首现代诗打下基础,虽然诗歌语言精炼,跳跃性强,相信理解起来并不难。
课前准备
1.各种音响(如,风声、雨声、落叶声、蛐蛐叫声)的录音带。
2.配套的课文朗读磁带。
3.旋律优美的轻音乐磁带。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展开想象
1.游戏导入:自然界中有许多美妙的声音,同学们,你们想欣赏一下吗?下面我们做一个听录音猜声音的游戏,请大家闭上眼睛静静地听,然后说一说你听到了哪些声音。(播放声响录音带)
2.展开想象:听着这些美妙的声音,你脑海里出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再次播放声响录音带,引导学生想象并交流。
3.有一位诗人在秋天里听到许多美妙的声音,就写下了这么一首诗,你们想听听吗?(揭题读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播放课文朗读录音或配乐范读课文。
2.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遍句子,生字可以多读几遍。
3.指名学生读,喜欢读哪一节就读哪一节。营造乐读氛围,激励学生多人次朗读,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三、品读想象,体会交流
1.品读第1—3节,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节,边读边展开想象:你眼前仿佛出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可以让学生从看到的、听到的这些方面来想象)。
2.指名学生进行描述,把自己想象的画面描述得美一点。
3.学生评议并补充画面,把画面说生动、说形象。
4.带着这种美好的感情朗读自己喜欢的一节。
四、仿写诗歌,积淀语言
1.教师有感情地配乐诵读第4—5节。
2.读后引述:听听,秋的声音还有许多许多,让我们一起走近每一片叶,每一朵花……去听听他们的声音,并仿照课文第1、2节或第3节的样子,也来作一段诗,好吗?
3.播放声响录音带,说一说你听到哪种声音最美。
4.学生自由作诗,在小组交流,几个小伙伴可以合作一首诗。
五、自由诵读自己的作品,给学生配上音乐。
六、品读体会,升华情感
1.指名诵读最后一节
2.交流:从这一节感受到了什么?
3.带着这种情感齐读最后一节。
七、诵读回味,表现情感
1.有感情地朗诵这首诗,可以一个人诵读,也可以和其他同伴一起合作诵读。可以边诵读边加上动作。
2.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合作修改自己写的诗,然后再朗诵。
板书设计:
12听听,秋的声音
大树
12听听,秋的声音蟋蟀
大雁
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教学设计 4
一、复习内容
第三单元:《电脑棋手》《走马灯的奥秘》《孩子靠科学家》《空气在哪里》《百花园三》
二、复习目标
1、读熟课文,认识生字,掌握词语。
2、认识、了解课文都是弘扬科学的。
3、积累四字词语以及与动物有关的成语。
4、学习几种词语的结构特点,掌握“把”字的写法。
5、写一则应用文“请假条”。
三、复习重点
1、认识生字,理解词语,运用多音字。
2、学会查字典。
3、写好“把”字句。
4、学写请假条。
四、复习方法
1、学生自由读课文,比较形近字、多音字并组词。
2、小组合作讨论词语的结构特点和查字典的方法。
3、互相交流应用文“请假条”的写法。
4、独立完成复习训练题。
五、作业设计
一、看拼音写词语
kējìlàzhúàomìzhùmíngyuxiǎoxiōngdìchángguībiāoběn
()()()()()()()()
二、比较组词
须()理()沾()旋()堂()标()
需()狸()站()族()常()际()
三、多音字组词
转着种应
四、照样子写词语
例:灰蒙蒙
高高兴兴
学习学习
津津有味
小心翼翼
百发百中
五、查字典填空
“忍”字用音序法应查大写字母()。“忍”字的第三笔是()。
“考”字用部首法应先查()部,再查()画。“考”字的第七笔是()。
“鬼”字应查()部。“鬼”字共有()笔,第六笔是(),第八笔是()。
六、把下面的句子改写成带“把”字的句子
1、一阵大风吹开了我们的大门。
2、小猴子用一把锋利的锥子刺破了皮球。
七、把词语、句子补充完整
1、()目寸光;狐假()威;守株待();画()点睛;
呆若木();()急跳墙;()到成功;亡()补牢。
2、读书破万卷,。
3、其义自见。
4、读一本好书,。
八、读段做题
秋天的.雨(节选)
秋天的雨,有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你看,它把黄色给了银杏树,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炎热。它把红色给了枫树,红红的枫叶像一枚牧邮票,飘哇飘哇,邮来了秋天的凉爽。金黄色是给田野的,看,田野像金色的海洋。橙红色是给果树的,橘子、柿子你挤我碰,争着要人们去摘呢!菊花仙子得到的颜色就更多了,紫红的、淡黄的、雪白的……美丽的菊花在秋雨里频频点头。
1、用“—”线划出短文中两个比喻句。
2、()的颜料()的银杏树()的夏天()的海洋()的果树()的菊花3、文中“田野像金色的海洋”说明什么?
九、写请假条
今天上午,小明要送突然生病的妈妈去医院去看大夫,不能到校上课,需要请一天假。请你替小明为他的陈老师写一份请假条。注意格式。
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教学设计 5
教学目标:
1.读懂例文《我的自画像》,了解主要内容,初步感知图文结合介绍自己的方法。
2.读懂习作要求,初步领会介绍人物的基本要领:抓住人物的整体形象、长相、性格、兴趣爱好等方面的特点,按一定的顺序并配上自己创作的自画像。
3.按习作要求,依照例文的方法,图文结合抓住主要特点向大家介绍自己。
4.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教学重难点:
1、基本要领:抓住人物的整体形象、长相、性格、兴趣爱好等方面的特点。
2、图文结合介绍自己的方法。
教学准备:
课件范例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读例文,明确目标
一、展示自画像。
1、同学们看了杜小虎的自画像后,都跃跃欲试,回家去画了自己的自画像,今天都带来了吧!
2、老师随即选择几幅,让大家猜一猜。
3、请同学们选出画的最像的一幅,讨论:这幅画的哪些地方最像?
4、请这幅画的作者介绍:怎样画的?(抓住了长相、衣着、神态、姿态等方面特点。)
小结:要画得像,就得找准人的特点。画画是这样,写作文也是这样。
二、学习例文
1、读例文,说说文章写了什么?
2、再读文章,把文章中主人翁的特点找出来并画出来。
3、分析人物有哪些特点?
姓名:杜小虎年龄:9岁
体重:20千克身材:身高1.2米,瘦而结实
表情:笑眯眯穿戴:蓝色衣服
爱好:喜欢打乒乓球,喜欢读书。
找重点:
(1)要点:身材、长相、表情、穿戴、爱好
(2)顺序:从身材、长相、表情、穿戴到爱好从头到脚从整体到部分
4、教师小结:写人要抓住每个人的特点来写
(1)我的十分钟
1、请同座位互相对自画像提意见,说说对方的特点。
2、按一定顺序说一说《我的`自画像》。
四、师生交流:
1、有没有觉得难写的地方?
2、重点交流写一个人的外貌应该怎样写?
(要抓住一个人的特点,还要按照一定的顺序写)
五、品读范文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修改习作。
一、学生写草稿
1、教师巡视,拿一篇习作读一读,大家猜一猜
2、师生共同“评评看”,肯定,表扬优点,指出缺点
(2)我的十分钟
请同学们把自己写的文章认真的读几遍,把错别字改正过来,把不通顺的地方改通顺,把需要增加的地方加上去,删除不必要的语句。
三、相互修改
自己修改满意的作品读给同桌听,征求别人的意见。
四、交流习作,师生评议
五、朗读习作
请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大家听的学生读自己的习作,其他同学认真听,看他哪些地方写得好,哪些地方还需要修改。
六、评价方式
1、学生自评
让读习作的学生自我评价,体验习作给自己带来的快乐。
2、师生评价
教师与学生一起参与习作的评价,注意引导学生公正客观的评价他人的作品,分享他人习作的快乐。
板书设计
我的自画像
要点:身材、长相、表情、穿戴、爱好
顺序:从身材、长相、表情、穿戴到爱好
从头到脚从整体到部分
智慧空间:
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教学设计 6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抓住重点词语,边读边悟,基本读懂课文内容,了解剪枝是为了来年能收获更多更大的果子,明白“减少”是为了“增加”的道理。
3、能组织语言,把自己的感悟表达出来。
教学重难点:
通过具体可感的语言文字,层层地剖析“剪枝的学问”。在明晰道理的同时,获得做学问的启示。
教学准备:
学生的认知准备
理解本课生词、有积累价值的四字词语。朗读课文,将初读落实到课前预习之中。
教师的教学准备
PPT,搜集“减少”是为了“增加”的事例。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课文中的“我”三次走进王大伯的桃园。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剪枝的学习》(板书课题,齐读课题)谁能告诉我小作者三次走进桃园都看到了什么?
指名说
2、师:你们对这三次进桃园哪一次最感兴趣,就去读一读,并想一想,为什么最感兴趣?
学生自由朗读,师巡视。
(评析:巩固课文内容,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按照学生的意愿来学习课文,尊重学生的个性。)
二、精读
感悟(根据学生的回答学习相关的段落,估计学生对春季进桃园会比较感兴趣)
(一)精读第四自然段
1、交流谈话
师:同学们读的很认真,我们一起来交流交流吧。谁来说,你对哪次进桃园感兴趣,为什么?
生(1):我喜欢春季进桃园,因为春天的桃园很美。
生(2):我也喜欢春季进桃园,因为春天的桃园引来了无数的蜜蜂,我喜欢小蜜蜂。
生(3)春天里小朋友们都来了,很热闹。所以我喜欢。
………
2、启发想象
师:告诉你们吧,我呀特地从王大伯的桃园为大家拍摄了一部分景象,想看吗?(想)可是照片在冲洗的过程中出了点麻烦,我没能给大家带来。怎么办呢?同学们我有个办法,你们来猜想一下老师拍摄的景象好不好?我相信你们一定能猜出来!
学生猜想
生(1):我想老师一定拍摄了红云片片的桃园。
师:你猜的可真准啊!
生(2):您拍摄的桃园的桃花一定美极了!
师:我还拍摄了很多镜头呢,有从远处拍的,近处拍的,高处拍的,等等。
生(3):老师拍了桃园的远景就像是晚霞一般。
生(4):从高处往下看,那桃园就像是一个花的澡堂,如果能在里面洗澡该多好呀!
(评析:教师的激趣方法越高超,教学效果就会越好,通过启发引导学生既感到老师的问题简单,又感到新鲜有趣,这一环节巧妙的抓住了学生的兴奋点,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了轻松、和谐的课堂教学的氛围。我是借班上课,对学生不熟悉,这样激趣方法同时也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为师生互动,也为下一步的朗读作好了铺垫。)
3、指导朗读
师:同学们话说的都挺漂亮的,就是不知道能不能把这段文字读好?
学生练读
指名读
教师进行有针对性的个性化点评
(二)学习二、三自然段
师:你还对哪次进桃园感兴趣?为什么?
指名说
1、指导读好“我”的话:王大伯您怎么啦?干吗要把这些好好的枝条剪掉呢?
师:又急又疑谁来读?
指名读
评价
2、过渡:面对我的疑问,王大伯是怎么说的?
齐读王大伯的话。
3、师提问:从王大伯的话中你知道了什么?
生:我知道了那些粗壮的枝条不剪掉到了春天就会疯长起来把许多养分夺走。
师:王大伯剪去的是什么枝条?
生齐说:粗壮的
师:是吗?难道只要是粗壮的枝条就都要剪掉吗?
生再读课文
生:剪掉的是粗壮的'而且不结果实的枝条。
(评析:“语文是读出来的。”这里以读代讲,读中感悟,同时读、思、议有机结合,让学生在读书中达到目标。)
4、指导朗读
(1)师:同学们真会学习,从王大伯的话中,知道那么多东西,真不简单,谁来读一读王大伯的话?
(关注弱势群体:我要找那个这堂课没举过手的同学)
(2)指名读。
(3)点评:你觉得他读的怎么样?
(同学们提出了宝贵的意见,请你加上自己的理解用心的读读王大伯的话,你一定能读的非常棒!)
(4)再练
(5)指名读。
教师评价
(6)学生总结
剪枝的学问
请同学们根据课文内容小组讨论:剪枝的学问到底是什么呢?
全班交流
(评析:合作学习,生生、师生互动是新课改所倡导的新理念。本环节给学生提供合作体验的空间,让学生在交流中学习既增强了合作意识又增进了情感沟通,同时使他们能主动思考,大胆表达,善于倾听,共享成果。)
5、齐读王大伯的话,体会。
6、教师提问:听了王大伯的话,我将信将疑,小作者相信什么?怀疑什么?
生:他相信王大伯的桃园能获得大丰收。
师:他凭什么就相信呢?
生:因为课文中说王大伯是远近闻名的种桃能手
师:你真了不起,会联系上下文来回答问题。
(评析:教师的追问使得学生再次联系文本,问的是成功的。)
(三)学习第五自然段
过渡:王大伯说的话到底对不对呢?我们必须要验证验证,好!我们就一起走进夏季桃园。
1、自由读课文
思考:王大伯的桃园变成什么样了?
师:王大伯的桃园变成什么样了?谁来说说?
生(1):王大伯的桃子获得了大丰收了
生(2):王大伯的桃子个个光鲜红润。
生(3):桃子结的可多了,都挂满了枝头。
2、齐读
“啊,只见一棵棵桃树上挂满了桃子。桃子成熟了,一个个光鲜红润,仿佛胖娃娃的脸蛋。”
来感受桃子的多和好
3、提问:当小作者看到这一切是又惊又喜,他为什么会吃惊呢?
指名说
(四)通读全文
师:小作者三个季节都在关注着王大伯的桃园,从冬季的疑惑,春季的盼望到夏季的又惊又喜终于相信了王大伯的话。请同学们把课文从头到尾读一读,感受感受。
通读全文
(五)谈感受:读了课文,听了王大伯的话,你有什么感受?
师:想说的,想做的都可以谈,谁来说?
生:王大伯真不愧是种桃能手
生:我们家也有桃树,可桃子结的不好,学完了这篇课文,我要告诉爸爸剪枝的学问,让我们家的桃子也象王大伯的桃子一样又大又甜。
生:我要种一棵桃树和王大伯比赛,看谁结的桃子多
生:我真想到王大伯的桃园去摘几个桃子带来吃。
生:我想请问王大伯一个问题:桃子是毛多的有营养还是毛少的有营养?
……
(评析:这一环节的设计,意在升华情感,使学生内心感悟得到深层次的内化,真正做到“课已毕,趣犹存”。)
三、总结
生活中有很多的学问,我希望大家做生活中的有心人,处处留心生活,用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去观察,善于思考的头脑去探索,你一定能成为生活中有学问的人。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告诉学生从社会生活中学语文,树立大语文观,鼓励学生从课本走向社会,从课内走向课外,成为学习的主人。)
板书设计:
冬剪枝
春开花
夏结桃
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教学设计 7
教学目标:
通过学生自由地说和教师的有机指导,使学生拓展思路、善于表达,为写好秋天奠定基础。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有顺序地说,有条理地写。
教学难点:
把文章写具体。
教学准备:
课前布置让学生观察秋天,并画或者选一幅秋天的图画。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同学们,在上节课,你们描述了在秋天所做的事,又画了美丽的画,那你们能说说秋天的特征吗?
2、你们能把画面上的内容写下来吗?今天我们的任务是写一幅秋天的图画。
二、写前指导
1、指导学生读语文书习作的要求。(小黑板出示)
这次习作的要求是:
⑴、写前要先向同学介绍图画的内容;
⑵、写时要用上平时积累的好词佳句;
⑶、写好后交流,修改自己的习作;
⑷、展示和欣赏。
2、学生展示自己的画。并请一学生将画的内容描述出来,教师指导写作的方法。
⑴、在学生叙述时,教师相机指导叙述的顺序。
⑵、请同学们评价他说的内容。并指导学生正确地评价。
⑶、有意指导学生学会一些观察方法。如:从上到下,从远到近,先中间后四周,先整体后部分等等。
⑷、指导学生在写作时也跟在叙述图画时的顺序一样,将自己叙述的内容按顺序写下来。
⑸、教师抓住一学生叙述时的色彩、声音、想象的句子指导学生写作时可以有声有色,有动有静。
⑹、出示范文指导有声有色,有动有静。
⑺、再指导学生想想刚才一学生叙述时有哪些是图画上没有的。然后指导学生在写看图作文时可以加上自己符合实际的想象。
⑻、教师再抓住刚才学生发言时的好词佳句,先表扬他们,然后指导学生在写作时用上自己积累的好词好句。
⑼、交流自己收集的好词佳句。
⑽、让他们说说哪些可以用进自己的习作。
⑾、教师说一词让学生进行造句练习,然后将几个词板书后让学生说一段话,在说话时能用几个词就用几个。
⑿、这时教师再让刚才叙述的同学将自己的图画再讲述一遍,并让所有的学生当老师,提出修改意见。
3、交流。
⑴、小组交流,把自己的画的内容跟同桌学生讲讲,互相提示、修改。
⑵、集体交流,评价并修改。
⑶、教师根据学生的评价,相机指导。教师抓住学生发言。在习作的内容上继续给予指导。
4、教师小结。
三、学生写作。
学生开始写一幅秋天的图画。
板书设计:写一幅秋天的图画
1、看图知中心
2、观察有顺序
3、写作有条理
4、用上好词句
9、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习作》教案
1、情境导入: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大家体会到了故事中动物鲜明形象,令大家产生了深刻的印象,感受着故事中动物的神态行动。同样在我们同学们的生活中肯定也会遇到过自己记忆比较深的人和动物之间的故事,可以说保护动物已经深入人心,今天我再来看一幅与动物有关的图片新闻。(出示图片)来完成今天的习作。教师启发学生收集课外的相关资料、素材,指导学生根据习作要求进行定向观察,也可根据图画进行合理想象。
1、阅读课本中的习作要求将习作要求理解透彻。
2、想一想自己与动物之间的让自己记忆深刻的事情,或者根据课本中的图画故事,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将故事在自己的脑子中进行构思。
3、广泛阅读课外书籍,搜集相关资料、素材,为习作做好充分的准备。使学生能够在老师的指引下,通过回顾本单元的多种方法,自己整理材料,使学生能够更充分的了解习作要求,并进行资料的收集省略。
说说你是如何保护动物的?
一、观察图片,畅所欲言
1、从图片中你看到些什么?
2、从图片中,你能想到些什么?
二、图文对照,明确要求
1、读读课本中的文字,简要说一说图片内容。
2、明确习作要求:根据图片报道,展开合理想象,然后写一个故事,做到内容具体,感情真实。
3、展开想象,补充情节教师提出以下几个问题,引导学生展开合理的'想象,补充故事情节。
(1)什么时间小鸭子在鸭妈妈的带领下漫步在温哥华街头?
(2)为什么小鸭子在鸭妈妈的带领下漫步在温哥华街头?
(3)几只小鸭子是怎样失足跌入路旁下水道的?
(4)鸭妈妈看到小鸭子跌入下水道,它会怎么想,怎么做?
(5)鸭妈妈是怎样向巡警求助的?
(6)鸭妈妈是怎样带领巡警赶到出事地点的?
(7)巡警奋力搭救小鸭子的场面?其他司机怎么表现的?(神态、动作等)
(8)小鸭子被救出后鸭妈妈会有怎样的表现?
(9)在救助小鸭子的过程中,路人会怎么样?
(10)从这个故事中你会产生怎样的想法?产生怎样的感受?
4、想一想:这张图片要表达的是什么?(动物间浓浓的亲情,随机应变的能力以及人类对动物的爱护。)根据要表达的中心确定详写的情节。
三、组织学生讨论,指导学生写具体
1、自己选择一个需要补充的情节,想一想:如何写具体?
2、发言,依据学生的发言,教师提醒在以下几个方面多下点工夫:
(1)将鸭妈妈的动作、表情、心理活动写具体
(2)将巡警的动作、表情、心理活动写具体
(3)哪些要略写?
四、组织讨论,如何表达真情实感
五、学生自由习作
1、先口述一下故事情节。
2、学生选择几个情节,把自己认为重要的情节写具体。
3、学生自由打草稿。教师巡视,参与习作,随时指导、点评。
4、学生习作结束后,修改习作,自己写出自评语。
1、认真观察图片。
2、学生合理想象。
3、大胆的在小组发言,和同学共同交流自己的看法,提自己的意见和看并从中学到有用的方法。
4、学生尝试写作。学生通过观察想象交流,为写作做好铺垫。通过交流丰富学生写作的内容,拓宽明确写作的方法。
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教学设计 8
教学目标:
1、了解列文虎克在玩放大镜的过程中,是怎样发明显微镜和发现微生物的,从而激发学生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观察能力,增强创造意识。
2、有感情朗读课文,感悟文中蕴含的道理。
3、写玩中的乐趣或收获。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了解列文虎克在玩放大镜的过程中,是怎样发明显微镜和发现微生物的,感悟文中蕴含的道理。
教学难点:
写玩中的乐趣或收获。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这节课,我们接着学习15课《玩出了名堂》,首先,老师要来检测一下同学们对词语的掌握情况。听写词语:显微镜、随意、调节、拜访。
同学们能认真写字真好!汉字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我们应写好中国字,做好中国人。
请同学们看大屏幕检查一下你写对了吗?
2、请同学们再齐读课题,想想谁玩出了名堂?列文虎克玩出了什么名堂?
3、导入:列文虎克是怎样在玩中做成放大镜,发明显微镜,发现微生物的呢?让我们一同走进课文,去找寻答案。
二、探究感知
(一)首先请同学们按照“自学提示”的要求自学,然后小组汇报交流。
自学提示:
1、自由读课文,边读边用横线画出列文虎克是怎样做成放大镜,又怎样发明显微镜,发现微生物的语句。
2、小组内读一读相关语句,说一说自己的感受或体会。
(二)汇报交流。
1、列文虎克是怎样玩镜片,做成放大镜的?指名读相关语句。
想象一下列文虎克把厚玻璃的四周磨薄,磨镜片的过程中会出现什么情况?
列文虎克一生一共磨制了400多个透镜,他会觉得磨镜片的过程枯燥吗?为什么?正因为列文虎克喜欢玩镜片,不是三分钟热血,而是保持持久的兴趣,他才会磨了几十年镜片,多令人钦佩呀!让我们读出对他的钦佩之情吧。
同学们你们见过放大镜吗?你用放大镜观察过物体吗?想不想观察一下?下面小组合作观察,然后说说感受。
同学们并没有亲自去磨镜片,用放大镜去观察物体都会这么兴奋,那么列文虎克亲自磨放大镜,观察物体该有多兴奋呀!难怪他会对磨镜片这么感兴趣。
2、列文虎克用自己磨制的放大镜去观察物体,玩着玩着,他有了新想法,出示句子“把两片放大镜放在一起,会怎么样呢?”找学生接着读上面的句子。他在玩放大镜的过程中能想到这样的问题,说明他是一个怎样的人呢?(善于思考)
师生合作读句子。
有了新想法就可以了吗?还应该怎么办呢?(大胆实践)
出示句子“他一试,啊,不得了,蚊子的腿看上去像兔子的腿。”指名读。他看到这样的情景心情会怎样?指导学生读出兴奋,吃惊的语气。
如果你是列文虎克你还想去观察什么?想像会出现什么样的情景。
模仿上面句子,用“啊,不得了,——————————————-。”说话。
把两片放大镜放在一起观察多有趣呀!我们再带着兴奋、吃惊的心情读一读上面的句子。
可是,他用手长时间拿着两片放大镜去观察物体多不方便啊!他又有了新玩法,玩出了什么?再读发明显微镜的句子。(第四句)
你能用手演示显微镜吗?找一名学生读第四句话,其他学生演示。同学们演示得很好。
列文虎克终于玩出了名堂,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显微镜。列文虎克一生制成了247架简易显微镜。由于列文虎克掌握了很高的磨制镜片的技艺,制成了当时世界上最精致的`可以放大270倍的显微镜。我们来看一张列文虎克发明的显微镜的图片。出示一张显微镜图片。
正是由于列文虎克发明了显微镜,后来人们才会不断改进,制成了各种显微镜。出示图片。你想对列文虎克说点什么?
列文虎克用自己发明的显微镜把身边的各种物体观察个遍,玩着玩着,他又有了惊人的发现。这个惊人的发现是什么?指名读读勾画的句子。出示句子。
说说“小生命”、“小东西”、“居民”指什么?(微生物)“小人国”又指什么?(微观世界)
同学们想了解一下微生物吗?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微生物。看资料袋内容。
我们再一起去“小人国”看看吧。看微生物图片。说感受。
微生物可真有趣,谁能再来读一读有关微生物的句子呢?
你们知道吗,一滴水里大约有几百万个微生物,人的口腔里有几千万,甚至上亿个微生物。列文虎克能发现我们肉眼看不到的微生物,你想对他说什么?(善于观察)
3、列文虎克真了不起!他玩出了名堂,而且玩出了大名堂。谁愿意读一读第五自然段,其他同学想:你从哪看出列文虎克玩出了大名堂?学生汇报。
结合汇报理解“玩具”指什么?“居民”指什么?
结合汇报理解“千里迢迢”,用“千里迢迢”说一句话。
4、列文虎克在玩中发明了显微镜,发现了微生物,震惊了世界,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他玩出了大名堂。我们再来看看这句话“玩耍常常被认为是浪费时间的行为”你认为对吗?为什么?
(举中外名人玩出名堂的例子)
随意的玩就能玩出名堂吗?
列文虎克和那些科学家他们在玩中能取得成就,你觉得他们成功的秘诀是什么?(看板书说)
把一自然段补充完整,读一读。
5、同学们平时也都爱玩,你们玩出名堂了吗?为什么?你今后打算怎么做呢?
三、拓展:
1、平常我们都爱玩,让我们来说一说玩中的乐趣或收获。
2、作业:写你在玩中的乐趣或收获。
四、课堂小结:
“玩”虽然是一件普通的事情,但只要我们在玩中多观察、多思考,大胆实践,相信我们也会从中有发现、有创造。让我们都来做生活中的有心人,让我们也能玩出名堂。
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教学设计 9
教学目标:
通过学生自由地说和教师的有机指导,使学生拓展思路、善于表达,为写好秋天奠定基础。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有顺序地说,有条理地写。教学难点:把文章写具体。
教学准备:
课前布置让学生到大自然中观察秋天,搜集秋天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感悟秋天──创设情境,引发真情
1、同学们,我们在第三单元学习了四篇描绘秋天的课文,上节课,你们不但描述了在秋天所做的事,而且画了美丽的画,那你们能说说秋天的特征吗?
2、秋天是个美丽的季节,是个丰收的季节,秋天给我们带来了很多的乐趣:小伙伴们放风筝的身影、玩耍嬉戏的场面都让我们回味无穷。秋天里红红的枫叶,金黄的稻田,清凉的秋雨……这么美丽的秋天,同学们想亲眼去看看吗?(出示课件:秋景)
3、刚才同学们自己描绘了秋天,现在我们又亲眼看了看秋天的景象,我相信此时此刻你们心中的秋大一定是五彩斑斓、丰富多彩的吧!你们能借助手中的笔把画面上的内容写下来吗?今天我们的任务是(出示课件:写一幅秋天的图画。)
4、同学们,下面我们就一起先来说说秋天吧!
二、说秋天──拓展思路,展开话题
1请大家把你心中的秋天讲给小组同学听听,怎么想的就怎么说(小组交流)。
2集体交流。
(1)谁来描绘一下秋天?听了这位同学描绘的秋天,你们有什么感受?(你听得可真认真!是呀,刚才那位同学注意用上了我们平时课文中积累的'词句来说秋天,他多会学习呀!) 谁再来描绘一下秋天?(他观察得多仔细呀!不仅说出美丽的景象,还体会到了秋收时人们的喜悦之情。)
(2)师小结:(出示课件:这就说描写秋天时不仅可以写秋景,还可以写秋天里的人和事,及秋天带给我们的欢乐。)
三、品秋天──评析习作,交流真情 课件出示:
出示范文
四、写秋天──引导习作,抒发真情
1、同学们,那怎样才能写漂亮秋天的美景呢?(出示课件:写作的方法)
2、秋天的景色的确很美,那现在就请你提起笔,把你心中的秋天写下来,怎么想的就怎么写,别忘了用上我们平时积累的词句,好吗?
3、学生写作。 学生开始写一幅秋天的图画。
五、小结延伸:
同学们,习作是心与心交流的书面表达形式,选择真实的事例,抒发真实的感情,带给我们无穷的乐趣。课后,请大家把习作念给家长或同学听一听,让他们评一评,然后根据别人的意见自己改一改。
板书设计: 看图知中心
观察有顺序
写一幅秋天的图画 写作有条理
用上好词句
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教学设计 10
教学目标:
1、观察插图,按照一定顺序说说图上景物。
2、在图上添上几种动物,或者画,或者贴。
3、根据自己的经验上色。
4、读懂例文,了解写一种动物的基本要求。
教学重难点:
通过分析品位,明确写景物要有顺序,要抓住特点。
教学准备:
课文教学演示文稿。学生的自画像。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读例文,明确学习目标,完成自作初稿。
一、导入
小朋友,今天老师跟你们一起来作画、说话和写作,高兴吗?
二、观察插图练说
1.说说图上都有些什么。(学生自由练说)
(1)指名说。
(2)评议:我们可以按照从远到近或者由近到远的顺序来说。
2.想象作画,补画小动物。
(1)你们觉得这幅图上还少了点什么?你把耳朵贴上去听一听,除了风吹树梢的沙沙声,小河里淙淙的流水声,再没有其他声音了,一切都是静谧的,安静得有点寂寞。小朋友,拿起我们的画笔,再画点什么呢?(小动物)
(2)学生自由作画。
(3)学生用几句话介绍自己所画的动物。
3.学习例文,学说话
(1)学生自由朗读例文。
有位小朋友简单地写了天空、树林、小河等景物,然后写了他画在河里的小鱼。他是怎样写小鱼的,请小朋友读一读。
(2)学生自由朗读例文。读完后,让学生说说例文中哪些地方写得特别可爱,为什么。
①小组讨论。
②指名大组交流。
(3)教师朗读三段写小动物的精彩片段。
模仿练说,要求学着例文,可以把小动物当做人来写,抓住小动物的特点,把它们写得很生动、很有趣,让人听了觉得很舒服,很美好,很有生气。
①说给同桌听。
②指名说。
4.我的'十分钟
给画面填色,练习说话。
(1)我们已经把把自己画的小动物介绍给大家了,如果我们要把这幅图的景色写下来,是不是仅写一下小动物就够了呢?
我们还要把天上的云呀、地上的草呀、树呀、花儿呀简单地写一写。不过没有颜色,太单调了,我们来帮它们穿上漂亮的衣服吧!
学生自由填色。
(2)展出填好色的画。
(3)学生自由练说。
5.出示好词语花篮,好句子筐。
天高云淡白云悠悠五彩缤纷点缀
生机勃勃一碧如洗生机盎然涟漪
一阵微风吹来,树叶沙沙地低语,像是大树妈妈给小鸟唱的摇篮曲。
白云悠悠,不时地和小鸟说着甜蜜的话儿,多美呀!
路边的小花涨红着脸,害羞地躲在叶子中间,绿油油的小草大方地跳着摇摆舞,
有趣极了!
6.学生有选择地引用上面的词语和句子,或者模仿,再进行说话练习。
三、练习写作。
1.讨论讨论怎样写。(从顺序、主次、语言三个方面进行小结。)
2.学生写草稿。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学生继续习作;
2、作后指导评改;
3、工整誊抄。
教学过程:
一、学生继续习作,教师巡视。
(发现共性问题,发现优秀习作,解疑释惑。无特殊情况,尽量不打断习作思路,
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习作习惯,一气呵成地真实表达)。
二、作后评议,完善提高
1、大声朗读,昌其气,明不足,自主修改。
(投影)修改什么……
△有无错别字?△景物描写的顺序是否恰当?
△景物有没有色彩、声音?△小动物们在快乐地活动吗?
我的十分钟
2、同桌互读、互改,推荐佳作。
3、“小荷尖尖”——佳作欣赏,评议。
4、“现场直播”——选择一两篇中等习作,生读师训,师生现场共改。
5、再次修改自己的习作,为自己的习作起个名字,汇报、评议。
(投影)“好文章是改出来的”——现代作家 赵树理。
三、工整誊抄,及时鼓励。
板书设计:
发现
1、发现了什么?
2、是什么样子的?
3、想到了什么?
【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教学设计02-28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集体备课教学设计10-23
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教学设计(5篇)02-28
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教学设计04-17
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教学反思04-20
语文第三单元教学反思04-03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教案11-28
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教学计划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