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的泼水节》语文教学反思(通用15篇)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我们要在课堂教学中快速成长,通过教学反思可以快速积累我们的教学经验,写教学反思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难忘的泼水节》语文教学反思,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难忘的泼水节》语文教学反思 篇1
本篇课文,第一次感受到孩子们想主动获取知识,自己提问题自己解答,本节课老师和学生都特别开心。
这篇课文我直接出示课题,先板书“泼水节”,叫学生说说自己对它的了解,孩子兴趣很高,说的比较好,然后我就直接指导写“泼”。写完“泼”,我就把完整的课题补充完整,这时叫学生质疑,学生问题提的到位,要想解决这个问题就要走进课文。学生自己主动的自由读课文思考,读完后学生纷纷举手回答,而且回答的特别准确。根据学生的回答,老师板书“周总理”,你对他有哪些了解,学生没有举手的,此时学生都看着老师,他们想从老师那里了解这个人物。老师看到他们有主动学习的欲望,请看大屏幕,老师简介周总理,此刻学生听的可认真呢!
本节课我打乱了以往的教学方法,效果很好。学生了解了总理后,人们为了欢迎总理,他们都做了什么?边读边画出有关的句子。找到后叫学生看画面激发学生朗读的兴趣,怎样读才能感受出人们对总理的欢迎呢?学生绘声绘色的朗读,效果可好呢。
看图看总理的服饰,再叫学生到课文中找出描写总理外貌的句子画出了,学生动作快,找的准,读的好。
本节课在落实课题时,学生在读总理与人民泼水时,感受到他们互相祝福时,在此我叫学生展开想象,补充句子,总理泼水时泼到老人他会祝福老年人;泼到年轻人他会祝福;泼到孩子们他会祝福。学生的思维特别活跃,补充内容非常好,说的内容非常广泛,效果好。于是老师抓住时机进行写话训练。此刻如果总理来到我们身边,和我们一起过泼水节,你会怎样做?总理会怎样做呢?
今后我会不断尝试新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每个孩子都喜欢学习语文。
《难忘的泼水节》语文教学反思 篇2
成功之处:
一、个性朗读,体会情感
通过让学生大声朗读,如“那天早晨,人们敲起象脚鼓,从四面八方赶来了。”“周总理来了!”“周总理一手端着盛满清水的银碗,一手拿着柏树枝蘸了水,向人们泼洒,为人们祝福。”和课文的六、七、八段。通过朗读,感受傣族人民对周总理的欢迎和周总理亲近傣族人民、和蔼可亲,来感受周总理和傣族人民的心连心。
二、落实语言文字训练
在朗读句子时,如“火红火红的凤凰花”中让学生说出火红火红的词组形式,并让学生自己说出词语进行造句,在朗读“周总理一手端着盛满清水的银碗,一手拿着柏树枝蘸了水,向人们泼洒,为人们祝福。”与“傣族人民一边欢呼,一边向周总理泼水,祝福他健康长寿。”这两个句子时,让他们运用“一手…….一手…….”“一边…….一边…….”来造句,并在做同步时,对这两个句子进行重点分析,让学生知道两个动作之间的关系。
不足之处:
总的来说,还应注意通过朗读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要学会处理课堂中的突发事件,如在课堂中学生提出的“为什么傣族人民光着脚”的问题,如果解决不了可以说课下我们来查资料一起解决。在指导学生写字的时候,只强调应注意什么,把学生可能写错的那个字不要强调说出来,这样小孩容易记错。在课前一定要备好课,查好资料,对课文有深入的了解,才能给学生讲好课,以后还要多努力。
《难忘的泼水节》语文教学反思 篇3
今天,我在二年四班执教了一节校级教研课,这节课是在梁校长的点拨和指引下完成的,是关于“语文教学策略更有效地使用”的一节教研课。
经历了几次的试教,经历了几次的教案重组,最终3月20日下午,和全体老师一起走进一个新的语文教学的尝试。
此时此刻教研课结束了,但自己的内心却久久不能平静,现在特把自己的感受总结如下:
一、“会在语文教材中做足文章。”
这句话是出自语文教研员张晶老师之口。很荣幸在这次语文教研课上,进修学校的张老师亲临我的课堂,和我们一起交流。张老师听完课之后意味深长地说:“语文课文不像数学教材,每个例题、练习,给的清清楚楚,教师稍一用心,就会明白,自己讲什么,怎么讲。作为语文教师,所面对的课文教材没有现成知识点、训练点,每一节课教学需语文教师要真正走进课文,和文中的作者共鸣,理清每一课的工具性、人文性。”听了张老师的话我深感作为一名语文教师的身上任务之巨大,但也更加明白想让学生在语文教学中有所获更需自己面对每一节课要多看、多思、多为学生着想。
二、“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
这句话出自我校的梁校长之口。为了让我更好的以教材为蓝本,引领学生走进教材,让学生在学中掌握本节课的知识点:“一条条、一串串”这种类型的数量词以及初步认识比喻句,会仿写文中的比喻句;引导学生感受总理和人们心连心的情感;帮助学生体会到傣族人们和总理一起过泼水节的快乐、幸福。在真正教研之前我和梁校长进行了几次试教,试教过后我总是感觉自己的想法很好,可是语一出,学生的反应很缓慢,甚至有很多次我话一出,学生的想法和我的想法完全相反。试教后当我失落地望着梁校长时,她居然将我领至另外一个班级,同样的问题她比我更完整地表述,更有指向性地表述,学生立刻知道怎样做,而且学生表述的结果和我内心的想法不谋而合。此情此景,梁校长说:“不要总说学生不行,试想,你讲清让人家做什么了吗?你的每一句过渡语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点了吗?你真的走进学生的内心和学生心与心的交流吗?”一席话惊醒梦中人,是呀,我在为谁服务?
那么自己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的每一个问题,每一句过渡语,应该为教学所用,为学生所懂,尤其是我们的过渡语的设计不仅是为了教学顺利进行到下一个环节,更是为了学生所学的提升。
教研课结束了,它所带的精神上的压力是巨大的,但在和梁校长的一次又一次的探索中,在和同仁们的课后交流中让自己觉得自己是受益最多的,它让我更加地明白在语文教学这块阵地怎样做学生是乐有所得,得到更多。
《难忘的泼水节》语文教学反思 篇4
一、回顾整节课的教学,从一开始的设计,课件的准备,到观看课堂实录,比较成功的地方是注重了以下几点
1、走进文本
周总理的时代离现在的少年儿童有一定的时间距离,所以,让学生理解周总理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令人难忘,就有一定的难度。在学习课文之前,让学生自己利用书籍、网络等资源查阅关于傣族的泼水节、周总理及其他少数民族传统节日的资料,初步培养了学生自主查阅资料的能力,也为学生理解课文的思想感情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在导入环节,播放过泼水节的视频后,又出示周总理的图片,简介了周总理,这样,学生基本上了解了故事背景,容易走进文本中去。
2、以读为本
“以读为本”作为一条主线贯穿始终。朗读课文是本课的教学重点。在课文的教学时,我主要引导学生通过读来体会文章的感情,采用多种形式的读,如:自由读、指名读、想象读,齐读等,同时,我注意做好朗读前的感情渲染与铺垫,让学生有感而发,做到感情充沛、声音自然,并通过自己的理解读出个性。
在学习课文第五自然段“周总理和傣族人民互相泼水祝福”这一部分时,我引导学生想象:周总理把水泼向谁?向他们祝福什么?学生说后表演读,兴趣盎然。从这里,学生真正感受到周总理的可亲可敬,与傣族人民心连心的深情,充分感受到周总理的人格魅力。
3、读文悟“情”
课文中很多词语都带有浓厚的感情色彩。“赶来”“撒满了凤凰花的花瓣”“一条条龙船驶过江面,一串串花炮升上天空”“欢呼”等词句,无一不体现了傣族人民的高兴心情。教学中,我注意抓住这些词语,在语言环境中品词析句读文,使学生在读文中体会这种深厚的感情。
4、角色表演
低年级语文教学中正确的理解字、词、句,并能灵活运用字词句,既是教学的重点,也是教学的难点。课堂表演就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字词句的一种很好的方式。本文中周总理泼水时“端、拿、蘸、泼”,引导学生用动作演一演这些动词,不仅揭示了词语的含义,而且通过比较使学生更清楚、更深刻,更有趣地理解了词义,课堂教学也充满活力。
一个学生演周总理,其他同学演傣族人民,互相泼水祝福,学生情趣盎然,也训练了学生的表达能力。
二、在信息技术应用方面,有以下几个亮点
1、导入环节
①利用优教班班通上的资源,播放泼水节的视频,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为理解课文做准备。
②标题幻灯片,背景填充运用的是动态图片。
2、细读课文环节
①“一条条龙船驶过江面,一串串花炮升上天空。”在出示这句话时,集中了一下学生的注意力,因为这里特别设计了一个动画,是为了带给学生动感,形成视觉冲击力,化静为动,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②在小结“傣族人民是怎样欢迎周总理的”这个问题时,播放花炮满天的图片,再配上声音,力求创设节日情境,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突出场面的热烈。
③在朗读第三自然段时,配上背景音乐,烘托一下气氛,让学生感受到当时隆重而热烈的场面。
3、指导写字环节
①利用优教班班通上的资源,学生书空。
②利用白板背景中的田字格,示范写字。
③利用白板的展台,指导写字。
三、不足之处
本课为调动学生积极性设计的环节:表演总理和傣族人民欢度泼水节的情景,由于读的次数少,学生接触少,感悟少,表演时虽很有兴趣,但不会进入角色表演。
四、改进方案
表演完之后,让学生互评,指出优点和不足。比如:周总理的表情应该是“笑容满面”,傣族人民应该是“欢呼”,这样对课文的理解就更深入了。
《难忘的泼水节》语文教学反思 篇5
《难忘的泼水节》是一篇富有强烈的感情,富有深意的课文。李兰英老师课堂上学生们很活跃,也认真的跟着老师学习课文。大部分同学能够积极举手发言,认真动脑筋思考问题,孩子们对识字游戏非常感兴趣,每一个人都积极参与,是这节课堂中我认为最有收获的地方。这应该要是一节情意绵绵的语文课。学生在教师满怀激情深情的语言的激励下,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中,徜徉于语言文字的海洋,主动地读,快乐地想,尽情地说,热情高涨。通过归类识字教学,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重点指导要求要会写的字,学生通过反复读,正确认识生字,本节课我特意设计了游戏环节,通过猜字游戏,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通过动作演示、语言叙述等形式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提高孩子们的学习积极性,识字方法有很多种,我觉得我可以多运用一些识字方法,让孩子们更有效的记住生字,语境识字也很重要,要让学生学会在生活中识字,在课堂上可以让学生多组词,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在课堂中范读的时候应该更有感情一点,学生最善于模仿,在要学生读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要对他们有要求,有错误的时候及时提醒,朗读必须认真指导他们。
本节课的重难点是把课文中要求会写的字,让学生们正确书写出来,所以在指导写生字时,我是在黑板上进行了范写的,但是其中也有不足,低年级的孩子写生字时容易读错写错,笔顺也会有点不清楚,所以老师在范写时,应该严格要求孩子们先书空跟着老师在黑板上一笔一划地写,老师要一笔一划指导,并且每一笔都要慢慢地让学生跟上来,笔顺要说清楚,笔画名称也应该更具体,同时要提醒学生在写字时注意三个“一”,写字、握笔姿势、坐姿要规范。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情境,引导学生在阅读实践中学习。教师在课堂上应该以学生为中心,把更多的时间、机会给学生,让学生主动地思考,主动地参与学习,而不是教师一步骤一步骤地要求学生完成,要让学生变被动为主动,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到学习的快乐。同时也能让课堂变成充满生机的课堂,学生在思维流动中,只是不断充盈,能力得到不断的提升。
《难忘的泼水节》语文教学反思 篇6
《难忘的泼水节》是统编教材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中的一篇课文。文中主要介绍了周总理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通过写傣族人民欢迎周总理,周总理穿着傣服和傣族人民一起泼水祝福,把快乐和幸福带给他们,体现了周总理和傣族人民心连心。本文是按照事情发展顺序写的,所以讲课时按文章顺序来进行让学生体会到周总理对人民的关心,与人民的心连心。整篇文章洋溢着热情,就像火红的凤凰花,撒满字里行间,表达了傣族人民的激动、幸福和难忘。
我在教学这一课时,首先,导入后从题目入手。因为学生有读熟课文的基础,几乎所有的学生能抓住题眼。以“难忘”为题眼,强调此次“泼水节”的不同寻常直接点明文章主题。所以上课一开始就强调题目中那个词应重读。
其次,在教学中,引导孩子们体会傣族人民为欢迎总理所做的准备,抓住“特别”“敲起象脚鼓”“赶来”“撒满了凤凰花的花瓣”“一条条龙船驶过江面,一串串花炮升上天空”“欢呼”等等,无一不体现人民的高兴心情。学生们知道,正因为总理是可敬的,所以人民才会这样高兴。并让学生去感受欢迎场面之隆重,通过朗读去感悟人们对总理的无限的崇敬。
第3,本课的场面描写是课文的一大特色,描写具体、生动。在读的过程中,我让学生找出文中描写周总理神情、外貌、动作的词句,并反复朗读,在读的'基础上体会文意。抓住句段中的关键词,如“笑容满面”并引导学生做一个笑容满面的样子进而体会亲切。尤其是穿着的描写让学生理解一位共和国的总理能尊重民族风俗,这正是赞颂了周恩来总理与傣族人民心连心的崇高品质。同时注重了本课的插图,课文的插图正是照应着这一部分内容的,而且画面人物清晰,主次分明,所以在理解文本的过程中,图文结合,用好本课的插图有利于引导阅读。又以阅读来加深对插图的理解。
最后三自然段更是感情的升华。我创设了良好的环境气氛,如:清清的水,泼呀,洒呀!周总理和傣族人民笑哇,跳哇,是那么开心!多么令人激动的场面啊,我们不禁发出这样的赞叹:让学生感情朗读---多么幸福哇,1961年的泼水节!多么令人难忘啊,1961年的泼水节!多么令人幸福的场面啊,我们不禁发出这样的赞叹:让学生再感情朗读。细细品味文中的语句,再联系之前对总理的认识,学生在读文中不知不觉地感受到了那份真挚的感情。
不足之处: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本课的教学重点,也是领会文章内容和感情的主要方法。但感觉指导的不到位,还应注意通过朗读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难忘的泼水节》语文教学反思 篇7
新课标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引导和过渡的作用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教师起到的只是一个引导和过渡的作用。我在设计本课的教学时注重了这一点。
本课的最大难点在于周总理生活的时代离现在的学生有一定的时间距离,他们大部分连周恩来总理是谁都不知道,更难理解周总理和人民之间的那份特殊感情。周总理和傣族人民一起过节,为什么使人“难忘”?如何理解“人民的总理和人民心连心,周总理是人民的。好总理”这个情感重点?我想首先要走进理解周总理生活的那个年代,感受周总理的平易近人,和蔼可亲的品质,感受周总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使人敬佩、老百姓对他的无限热爱和无比崇敬。所以我课前布置学生自己利用书籍、网络等资源查阅关于傣族的泼水节、周总理及其他少数民族传统节日的资料,初步培养了学生自主查阅资料的能力。我在课堂上简介周总理生平结合图片向同学们讲了《一束鲜花》、《十里长街送总理》的故事,做好了充分的情感铺垫。
课文导入,由学生感兴趣的儿童歌曲入手,能引起学生的共鸣,学习兴致高。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教学课件的直观性,在学生理解的关键处展示,调动了学生多种思维,轻松愉悦地进入课文意境中,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在识记的过程中,利用猜字的游戏,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通过动作演示、语言叙述等形式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最后让学生自己想方法记生字,给学生学习的自由。
注重学生的思维参与,尊重了学生的阅读需要。“没有学生的主动参与,就没有成功的课堂教学。”在课文学习的过程中,我考虑到学生理解的需要,给学生自由支配时间。在读书时做记号,调动学生思维参与,给他们独立思考的机会来感受、体验文章蕴涵的感情,同时,这也是一种读书的能力和习惯。
“以读为本”作为一条主线贯穿始终。有感情地朗读是本课的教学重点。这篇课文洋溢着热情,就像火红的凤凰花,撒满字里行间。在人们欢迎周总理的场面中,在周总理与傣族人民泼水的过程中,都抒发着兴奋与欢乐。因此,在课文的教学时,我主要引导学生通过读来体会文章的感情,我抓住重点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细细品味,使学生在读文中体会这种深厚的感情。 如“火红火红”“特别” “赶来”“撒满了凤凰花的花瓣”“一条条龙船驶过江面,一串串花炮升上天空”“欢呼”等词句,无一不体现傣族人民的高兴心情。总理的穿着,满脸笑容则体现了总理和人民之间的深厚感情。学生有感情朗读课文,在朗读中不知不觉地感受到了总理和人民之间的那份感情。采用多种形式的读,如:自由读、指名读、想象读,齐读等,同时,我注意做好朗读前的感情渲染与铺垫,让学生有感而发,做到感情充沛、声音自然,并通过自己的理解读出个性。
综合全篇的教学,不足之处也有许多,虽然课件教学拉近了学生与文本的距离,但是由于低年级学生年纪小,上课注意力不能够持久,整堂课热闹有余而学生主动提问很少,闪光之处也不多,学生对于周总理与傣族人民之间的感情也仅仅停留在字面 ,不够深刻,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注意适当改进。
《难忘的泼水节》语文教学反思 篇8
《难忘的泼水节》描写了敬爱的傣族人民和周总理在一起过泼水节的无比幸福的欢乐情景,体现了总理和人民的深厚感情。让学生通过学习,知道“人民的总理和人民心连心,周总理是人民的好总理”是这篇课文的情感重点。可是,周总理的时代离现在的小朋友有一定的时间距离,学生大部分连周恩来总理是谁都不知道,更难理解周总理和人民之间的那份特殊感情。因此,我希望以“情”为契机,利用情绪的感染来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首先,上这篇课文之前,我先课前为学生们网上寻找了有关周总理的介绍资料和图片,让学生了解周总理生平。并结合图片向小朋友讲了《一束鲜花》、《十里长街送总理》的故事。不知不觉中学生对周总理有了一定的认识,明白了周总理为什么会受到那么多人的尊敬,也就能明白为什么傣族人民能和总理一起过泼水节会感到如此幸福。这为学生理解课文的思想感情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其次,我认为课堂上老师的感情和学生的感情往往是互动的。所以教学中我设计了教师范读的环节,我觉得通过范读,把老师对课文的感受用“语言之情”传达给学生,产生情感碰撞,效果往往很好。而且这篇课文中很多词语都带有浓厚的感情色彩。
另外,教学中我注意抓住几个关键词语,在语句环境中品词析句读文,使学生在读文中体会这种深厚的感情。例如课文里第一段中 “火红火红”一词,就明显地显示了傣族人民当时的心情是如此开心和幸福。第四自然段中总理的穿着:一身傣家人民的打扮“身穿对襟白褂”,“咖啡色长裤”,“水红色头巾”;慈祥和蔼的神情“笑容满面”。所有的这些描写都体现总理的可亲。我希望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气氛,让学生感情朗读课文,细细品味文中的词句,再联系之前对总理的认识,让在读文中不知不觉地感受到了那份真挚的感情。
《难忘的泼水节》语文教学反思 篇9
本课两课时未完成我预期的教学任务,但效果不是很差。在第一课时主要用于朗读,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本课的场面描写是课文的一大特色,描写具体、生动。在读的过程中,让学生勾画文中人物外貌、动作神态的词句,并反复朗读,在读的基础上体会文意。抓句段中的关键词,并引导学生进行仿写句段,这一点本人认为是自己在本课的教学中的亮点。无论是知识点还是人物思想上,都做到了渗透了德育思想的教育。一位共和国的总理能尊重民族风俗,这正是赞颂了周恩来总理与傣族人民心连心的崇高品质。
在理解文本的过程中,本人从题目入手。因为学生有读熟课文的基础,几乎所有的学生能抓住题眼。以“难忘”为题眼,强调此次“泼水节”的不同寻常直接点明文章主题,同时注重了本课的插图。课文有一幅占一个一整页的插图,而且画面人物清晰,主次分明,所以在理解文本的过程中,图文结合,用好本课的插图有利于引导阅读。又以阅读来加深对插图的理解,在这一过程,学生大多数能背诵4——5自然段。
让学生阅读课辅资料,课余时间查找资料,了解周总理的生平,这为学生理解课文的思想感情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在教学中,引导孩子们体会傣族人民为欢迎总理所做的准备,通过朗读去感受人们对总理的无限的崇敬。然后,从总理的穿着可以看到总理和人民挨得那么近,从而感受总理伟大而平易近人。特别是最后两个自然段的朗读,可以说孩子们的感情是水到渠成的,喷薄而出。(因为这个部分是紧扣主题的,表现出了傣族人民和周总理一起过泼水节的幸福和快乐,正因为如此,让人难以忘怀)在引导学生读的时候带着幸福和欢快的情感来朗读。(本人认为这个环节还是一个亮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本课的教学重点,也是领会文章内容和感情的主要方法。则让学生自读为主,在此环节中,本人把课堂还给了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老师只是起到一个引导和过渡的作用。先是课前收集资料,学生在阅读中学会了提问题。小组合作给学生快乐的学习体验,在学习生字的时候,让孩子们大胆想象,用换部首、编顺口溜、编故事,字谜等方式来记忆生字。因为是学生自己想的,所以有趣,记忆也很深刻。
《难忘的泼水节》语文教学反思 篇10
体现“人民的总理和人民心连心,周总理是人民的好总理”这一情感重点。在教学中,我以“情”为感召力,让学生在“情感”中学习,在“情感的熏陶”中体验总理和人们之间的深厚感情。
一、借史激“情”
通过描述周总理从小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沉着、机智、乐观的精神和为新中国做出的伟大贡献,学生被周总理的人格魅力所感染。学生明白了周总理为什么会受到那么多人的尊敬,也就明白为什么傣族人民能和总理一起过泼水节会感到如此幸福。同时,在众多国家领导人当中,我非常敬佩周总理,我常常为我们有一位这样的好总理而感到骄傲和自豪。因此,老师对总理的爱戴、尊敬也成功地转移到学生的身上。这都为学生理解课文的思想感情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在读文中悟“情”
教学中,我注意抓住每段中的关键词语,在语句环境中品词析句读文,使学生在读文中体会这种深厚的感情。
课文里,开篇的“火红火红”一词,就明显地显示了傣族人民当时的心情是如此开心和幸福。“特别”“赶来”“撒满了凤凰花的花瓣”“一条条龙船驶过江面,一串串花炮升上天空”“欢呼”等词句,无一不体现人民的高兴心情。课文从总理的穿着,神情和动作着笔。一身傣家人民的打扮“身穿对襟白褂”,“咖啡色长裤”,“水红色头巾”;慈祥和蔼的神情“笑容满面”;快乐的动作“接过”“敲着”“踩着”。所有的这些描写都体现总理的可亲。写“周总理向人们泼洒,为人们祝福。傣族人民向总理泼水,祝福他健康长寿”。体现了总理和人民之间的深厚感情。我创设了良好的环境气氛,让学生感情朗读课文,细细品味文中的语句,学生在读文中不知不觉地感受到了那份真挚的感情。
当然在教学的过程中,我还发现了一系列的不足。没有尽可能地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自主选择学习内容,自主选择朗读方式,没有充足的时间让学生自读自悟,自己观察发现……学生没有完全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难忘的泼水节》语文教学反思 篇11
今天上午第二节课学习《难忘的泼水节》一文。这篇课文描写了敬爱的周总理和傣族人民在一起过泼水节的欢乐情景。
学生对周总理以及傣族的泼水节知之甚少,我让学生提前搜集有关资料,但学生搜集的资料很少,我便从网上搜集了关于周总理以及泼水节的一些资料,与同学们共同交流,以便学生更好的理解课文内容。周总理的时代离现在的学生很久远,,学生不容易理解周总理和人民之间的感情,有了资料的补充,学生了解了周总理是个什么样的人,学生明白了周总理为什么会受到那么多人的尊敬,也就明白为什么傣族人民能和总理一起过泼水节会感到如此幸福。
这篇课文,作者在遣词造句上既生动又形象,课文中很多词语都带有浓厚的感情色彩。教学中,我注意抓住每段中的关键词语,在语句环境中品词析句读文,使学生在读文中体会这种深厚的感情。课文里,开篇的“火红火红”一词,就明显地显示了傣族人民当时的心情是如此开心和幸福。“特别”“敲起象脚鼓”“赶来”“撒满了凤凰花的花瓣”“一条条龙船驶过江面,一串串花炮升上天空”“欢呼”等等,无一不体现人民的高兴心情。学生们知道,正因为总理是可敬的,所以人民才会这样高兴。第四自然段,课文从总理的穿着,神情和动作着笔。一身傣家人民的打扮“身穿对襟白褂”,“咖啡色长裤”,“水红色头巾”;慈祥和蔼的神情“笑容满面”;快乐的动作“接过”“敲着”“踩着”。所有的这些描写都体现总理的可亲。第五自然段,周总理向人们泼洒,为人们祝福。傣族人民向总理泼水,祝福他健康长寿。体现了总理和人民之间的深厚感情。最后三自然段更是感情的升华。我创设了良好的环境气氛,让学生感情朗读课文,细细品味文中的语句,再联系之前对总理的认识,学生在读文中不知不觉地感受到了那份真挚的感情。
《难忘的泼水节》语文教学反思 篇12
这篇课文写的是一个让人温暖的感人故事。“一年一度的泼水节”被傣族人民视为最美好,最吉祥的日子。而1961年的泼水节,又是傣族人民最幸福,最难忘的一个泼水节。敬爱的周总理的到来,使傣族人民沸腾了,人们“敲起象脚鼓”“在地上撒满了凤凰花的花瓣”、放着一串串喜庆的花炮,迎接敬爱的周总理。周总理兴致勃勃地换上傣族服装,“笑容满面地来到人群中”,他同傣族人民一起敲鼓跳舞,手拿银碗与人们互相破水祝福,同庆盛大的节日。
有感情地朗读时本课的难点,而最大难点在于周总理生活的时代离现在的学生有很长的时间距离,他们大部分连周恩来总理是谁都不知道,更难理解周总理和人民之间的那份特殊感情。周总理和傣族人民一起过节,为什么使人“难忘”?如何理解“人民的总理和人民心连心,周总理是人民的好总理”这个情感重点?我想首先要走进理解周总理生活的那个年代,感受周总理的平易近人,和蔼可亲的品质,感受周总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使人敬佩、老百姓对他的无限热爱和无比崇敬,所以我课前布置学生收集了有关周总理的资料,并在课堂上简介周总理生平结合图片向同学们讲了《一束鲜花》、《十里长街送总理》的故事,做好了充分的情感铺垫,明白了周总理为什么会受到那么多人的尊敬,也就明白为什么傣族人民能和总理一起过泼水节会感到如此幸福。
教学中,我引导着孩子们去寻找傣族人民为欢迎总理所做的准备,抓住“火红火红”一词,让学生感受傣族人民当时的心情是多么开心和幸福。通过朗读感受到人们对总理无限的崇敬。然后我们抓住体现周总理慈祥和蔼的神情“笑容满面”一词理解总理的可亲。从总理的穿着可以看到总理和人民挨得那么近,没有丝毫的特殊,从而感受总理伟大的平易近人。尤其是最后两个自然段的朗读,孩子们的感情可以说是水到渠成,在读文中不知不觉地感受到了那份真挚的感情。
不足的地方,我觉得对于课文的朗读,我的示范过多,以至于孩子们自己的理解的朗读较少,除了最后两个自然段的表现较好之外,其他地方,多数是孩子们模仿我的朗读模式进行的,应该相信学生,多放手让学生自主感受、领悟,多点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而得到的东西。
《难忘的泼水节》语文教学反思 篇13
《难忘的泼水节》是一篇精读课文。课文描写了敬爱的傣族人民和周总理在一起过泼水节的无比幸福的欢乐情景,体现了总理和人民的深厚感情。让学生通过学习,知道“人民的总理和人民心连心,周总理是人民的好总理”是这篇课文的情感重点。可是,周总理的时代离现在的少年儿童有一定的时间距离,学生不容易理解周总理和人民之间的那份无法言明的感情,对课文的理解大打折扣。我揣思着:对小学生而言,“情”的感染更有效于“理”的说教。所以,我以“情”为契机,利用情绪的感染性特征,让学生在“情感”中学习,并以此加以实践,获得了良好的效果。
在教学人们怎么欢迎总理的这一环节,抓住“人们在地上铺满了凤凰花的花瓣,好像铺上了鲜红的地毯。”这一句话,先让学生说说在什么时候或什么地方见过红地毯。学生有的说在人们结婚时,有的说公司开张时,有的说欢迎重要人物时,在说到这里时,我顺势说到:“是呀,红色代表喜庆,代表高兴。现在你是傣族人民了,请你用你的朗读来表达你对总理的热爱吧!”小朋友的朗读还是比较激动的。
在小朋友的心里,领导都是高高在上的。如何让学生体会到周总理的和蔼可亲呢?我利用课本中的插图,先让学生自由说说总理的穿着打扮。在学生说完后,我问学生:“从总理的穿着打扮上你看出了什么?”学生:“总理和傣族人民一样了。”“总理不像我们平常见到的领导高高在上。”“周总理脸上笑咪咪的,一点儿也不像我平常见到的大官那么严肃。”虽然学生没有说出一些好的词语,但从他们的语言中,他们已经感受到了周总理的平易近人、和蔼可亲了。
虽然由于多媒体欠缺,缺少一些热烈场面的渲染,但在课前,我还是对周恩来做了简单的介绍。所以在理解课文时,学生的抒情还是比较自然的,对于伟人形象的感悟不至于偏离方向。
《难忘的泼水节》语文教学反思 篇14
成功之处:
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我注重学生的口头语言的表达能力的训练,引导学生说完整话,并对表达好的同学给予表扬鼓励,学生说话的积极性一下子就被调动了起来,变成了愿意说、想要说。比如:用“一手……一手……”“一边......一边......”“周总理祝福人们——”等。同时,这节课我也特别注重学生的朗读,通过以读促悟,以悟促读,学生的朗读也得到了训练。比如:从这句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从哪个词体会到的?你能带着这种体会读读这句话吗?诸如此类。
不足之处:
1、没有尽可能地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学生还被我死死的牵引着,学生没有完全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2、周总理资料放在课前,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3、在引导学生结合句子谈体会时,与设计的自学指导脱节了。
4、整堂课零追碎问太多了,没有统领性的问题。
5、时间处理上前松后紧,使得后半部分讲的不透彻。
6、课文结尾处不干净利索,句子训练显得多余。
7、课文拓展没有进行。
今后,在教学中还需不断钻研教材,准确把握课标对本册教材的要求。同时,每上一堂课,都要深刻反思,查找不总,以便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难忘的泼水节》语文教学反思 篇15
上周是沛澍备课,我在没备课的情况下看课件,并不理解沛澍的设计意图,等备完课之后回头发现这篇课文设计的真的很好。
经过认真备课和梳理课件,我们班这节课进行的很顺利。开篇读课题,在课题中教学“泼”字。之后读课文,问学生问题,检验预习成果:什么是泼水节?孩子简单回答后,师放一系列泼水节图片,然后我给孩子们讲解什么是泼水节—少数民族的一种庆祝节日,用来表示对人们的祝福。
这之后进行识字教学,二年级不需要逐字说识字方法了。在开火车领读和男女生轮读中发现孩子们掌握的不好的生字,再进行详细的讲解、学习,已达到巩固加强的目的。
“蘸、襟”两个字孩子们容易读错,可用生活中识字记住它。“同学们吃过火锅吧,火锅蘸料的蘸就是这个蘸。”“襟”是指衣服的一部分,襟字右半部分念jīn,所以它是形声字。
在课文教学中把涉及到的相应的字教学完毕。
第二次代问题读课文“这次的泼水节为什么难忘?”锻炼孩子用“因为……所以……”句式说话。因为周总理和傣族人民欢度一年一度的泼水节,所以这个泼水节十分令人难忘。
指导朗读重点指导第三段。第一、二段中让孩子加重“特别、一起”等词汇的语气。重点找找课文时如何描写人们欢迎周总理的?“敲起鼓、撒花瓣、赛龙舟、放花炮”。
周总理的外貌什么样?到课文里找找说说。学完这篇课文,你想对周总理说什么?通过孩子们的回答,我觉得他们知道了周总理是个让人敬爱的人。但我觉得识字部分我还是太磨叽,耽误很多宝贵的时间,以后要多注意这个问题。
【《难忘的泼水节》语文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语文《难忘的泼水节》教学反思01-18
难忘的泼水节语文教学反思02-02
《难忘的泼水节》语文教学反思01-21
语文《难忘的泼水节》教学反思1200字03-19
《难忘的泼水节》语文课文教学反思01-15
小学语文《难忘的泼水节》教后反思01-30
欢乐的泼水节语文教学反思03-19
苏教版语文《欢乐的泼水节》的教学反思01-21
二年级语文下册《难忘的泼水节》教学反思0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