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浅水洼里的小鱼》教学反思(通用11篇)
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语文《浅水洼里的小鱼》教学反思

时间:2021-03-28 17:35:28 教学反思 我要投稿

语文《浅水洼里的小鱼》教学反思(通用11篇)

  身为一位优秀的教师,课堂教学是我们的任务之一,通过教学反思可以很好地改正讲课缺点,写教学反思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语文《浅水洼里的小鱼》教学反思(通用11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语文《浅水洼里的小鱼》教学反思(通用11篇)

  语文《浅水洼里的小鱼》教学反思1

  这篇课文通过小男孩把小鱼儿一条一条地捡起来,用力扔向大海的故事中,可看出他不是凭着一时的好奇在玩着一种游戏,而是在执着地完成一项使命。这种举动很令人感动!课文中的小男孩却将小鱼儿看成一条生命,捡一条小鱼就是挽救了一个生命啊!那么怎么使学生在学习课文时,深深体会到小男孩的肃然起敬之处呢?

  首先,我把本课生字小鱼放在沙滩上,能准确读出小鱼中的生字就能游到大海中,结果学生能准确地读出来,可是“在于”轻声词读得也不够到位,我相机指导。

  读课文第一自然段,我让学生把读后的感受说出来,有不少学生已感受到小鱼太可怜了,我不失时机地问:“那么你是从哪句话体会到的呢?”学生在具体环境中理解“困”,把握好“困”字在文中的含义和重要性,的确对整堂课的学习来说,是点睛之笔,是灵魂所在。小鱼没有“困”在浅水洼里,就不会让人体会到它的可怜,不会让人看到它的痛苦,不会让人产生各种感觉器官的触动,这一幅苦苦挣扎的画面正被沙滩上的小男孩看见了,也听懂了,把这一视觉一下子转换过来,让学生投入情境中,并相机引导学生观察插图,接着学生就开始读二到六自然段,说说小男孩在干什么,学生异口同声说在捡鱼、仍鱼,那个小男孩做得很感人,那么他感人在什么地方呢?在具体环境中理解"在乎",学生不知不觉中说出了在乎的含义,"很在意"、"很关心"、"很疼爱"等等。小男孩嘴里不停的叨念着:“这条小鱼在乎。还有这一条、这一条、这一条……”学生感读,在读的基础上,引导个别读好,展示读,再引导全班学生读好,把小男孩的“在乎”读出来。当学生通过自己的朗读知道谁在乎谁了,我们的阅读教学也就回到了本真,学生的学习也就是自主的、真实的。接着,学生已经进入情境之中,就像自己置身于海边捡着小鱼扔向大海,就这样不停地叨念着"这一条在乎,这一条在乎,这一条在乎……"全班同学齐心协力帮助小男孩捡完这浅水洼里的小鱼,让他们回到海妈妈的怀抱,用心体会小男孩怎么“不停地”、“用力地”救小鱼,重新获得自由和快乐。此时本课的主题"保护动物、珍爱生命"也便升华了,孩子们纯真的爱心也就可以圆满地画上。

  最后让学生联系自己的家乡说说自己家乡的小动物,并说说自己怎么保护他,在这里我觉得很多学生回答大同小异,学了这一课都说以后自己要保护小动物,更有的同学还要保护小鸡、小狗之类的,坚决把它们放回大自然。

  总的来说,在我激情引导中,孩子的情感也较好地调动了起来,能够入情入境地读书,感受生命!

  语文《浅水洼里的小鱼》教学反思2

  《浅水洼里的小鱼》讲述了一个小男孩尽力拯救那些被暴风雨卷上岸来,困在浅水洼里的小鱼的感人场面。当我自己拿着教材朗读时,我被文章感动了,特别是那一句句稚嫩的“这条小鱼在乎”,“这条在乎,这条也在乎,还有这一条,这一条,这一条……”更是使得我的心头一震。《浅水洼里的小鱼》这篇课文主要是让学生感受男孩对小鱼的在乎,体会到生命的珍贵,树立珍惜生命的意识,那么怎么样让这些不经世事的孩子体会到这些呢?我让孩子们真正走进文本,愿意参与到救助小动物的行动中来,实现思想与思想的沟通,心灵与心灵的碰撞,让语文课堂成为具有人文趣味的乐园。

  本课教学时,我紧扣“在乎”一词,直接抓住第一自然段中“用不了多久,浅水洼里的小鱼就会被沙粒吸干,被太阳蒸干。”一句,引导学生感受小鱼的危险处境,感受小鱼对生的渴望后,让学生找出小男孩救小鱼的句子,引导学生感受到动词的用法,体会小男孩救小鱼的辛苦,说明了小孩非常有爱心。在朗读中,让学生演一演小男孩捡鱼扔鱼的动作,在一次次的弯腰挥手中,让学生体验小男孩坚持捡鱼扔鱼的“难”。引起学生的好奇,小男孩这样做谁在乎呢?最后进行3—6自然段的教学,让学生通过表演体会小男孩捡鱼、扔鱼的辛苦,并有意识的“采访”,引导学生揣摩小男孩的心理,这一个个环节的教学,我引领着孩子深入文本,进入文本角色,让孩子与孩子们交流,让孩子与文中的角色交流,和谐、轻松地营造了一个多方位交流的平台,使合作学习更加地愉悦,使孩子们更加地积极主动。

  最后,在学生读悟了小男孩在乎浅水洼里的每一条小鱼后,我让学生仿照课文句式进行填空练习:这条____,这条也___!还有这一条,这一条,这一条……所有的小鱼_____。学生借助这一练习形式,开动思维,展开想象。

  语文《浅水洼里的小鱼》教学反思3

  《浅水洼里的小鱼》课文内容平实自然,贴近儿童生活实际,但感人至深,发人深省。小男海的行动令人肃然起敬。通过语言和动作反映了人物心理和品质。在设计时,我着重在美美的言语和浓浓的情感二方面给学生打下终身发展的基础

  语文课程首先要有语文味,这就是要给学生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的技能技巧,语文课程究竟干什么?教学生学习祖国的语言文字,掌握运用语言文字的本能,重点是学习动态言语的技能技巧,扎扎实实地让学生理解语言、品尝语言、积累语言、运用语言,让学生在扎实的语文实践中习得语感,积淀语感,领悟语言规律。给学生美美的言语,我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抓识字,服务言语。如编儿歌识字、猜字谜,搞识字竞赛,抓规律识字等等。字义是识字的中心环节,在设计中,对“在乎”一词的理解,先让学生读读说说议议,充分理解了小男孩这样说这样做的原因后,自然而然地体会到这是小男孩对自己的在乎,对自己的爱。“过不了多久”的理解也是注重“字不离词,词不离句”的原则进行教学,同时注重复习巩固,减少遗忘,抓好书写,力求美观。只有抓好识字教学,学生掌握言语才有一定的基础。

  2、抓想象,还原言语。“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的源泉”。在本课教学中有意识地整合课程资源,通过角色互换,把自己当作浅水洼里的一条小鱼,平等对话。想象小男孩在捡鱼、扔鱼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想象自己被困在浅水洼里的心情?会想些什么?被救后会对小男孩说什么?引导学生透过感受结合文字进行大胆想象,并用个性的言语外化出来。

  3、抓多读,丰富言语。语文课要有琅琅的书声,古人把学习称为“读书”、“念书”,实在是抓住了语言学习的关键,只有“熟读”,才能“精思”。“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些是古人读书的经验之谈,至今仍有着一定的意义。语文课不能没有琅琅的书声,应该以读为主,通过读来解决语感的问题,通过读,读出我们想要讲的东西,引导学生在反复朗读,细细品读,深情诵读中品评感悟及体味领会语言文字之美,用心灵和作者直接对话。从而领会作者的言外之音、意外之境。在本课中,我紧紧抓住小男孩言行的句子,做到读从整体入手,有层次,读出个性化,读的形式多,角度多,最终使学生言语得到丰富,言语能力得到发展。

  小男孩善良、执着、可亲可敬的形象,走进孩子的心中,让他们去感悟、去思索。当然,教师的情感投入是至关重要的。请看设计:

  1、创设情景,铺垫情感。

  师导入:小朋友,哗哗涨潮了,小鱼儿随着海浪妈妈向着海滩跑,前面有很多小坑,躲在里面捉迷藏吧,“石头剪子布”大家玩得真高兴。退潮了,都记了回家,伸出脑袋找妈妈,呀,不好了,妈妈不见了,小鱼落在水洼里。情景的创设激发起学生对被困小鱼的担心,为下面的学习做好情感上的铺垫,使学生产生进一步学习课文的动力。

  2、想象补白,强化情感

  这是情理交融的训练,它不仅包含着能力的训练、理性的分析,更重要的是它直接指向学生的内心世界,并使情感的浪潮得到更大的推动。它和情景创设相得益彰,使明理悟情交融,是感情朗读真情激荡。看下面的设计:

  现在大家就是被困在浅水洼里的小鱼,你们的心情怎样?(担心、着急、伤心等)不同的心情读出不同的感受。

  下面的沙子要吸,上面的太阳要蒸,本来就只有一点点的水,很快就要干了!时间紧迫,情况危急,这危难时刻,小鱼们,你们在想些什么呢?

  现在你就是那条被男孩救起,送回大海的幸运的小鱼,你想对他说些什么?

  通过几次想象补白,学生与小鱼的情感已融为一体,体验角色的心理活动,强化感受,使学生对文本由“近”感到“真”,由“真”感到“亲”,从而产生共鸣,在共鸣中入情,在共鸣中动情,在共鸣中生情。

  3、延伸拓展,升华情感。

  在学生领悟中心的基础上,让学生说说小鸟受了伤、顽皮的小兔子撞伤了自己的脚等,你会怎么说,怎么做?

  让每个孩子都有表达爱心的机会,最后教师小结要保护动物、植物,送给学生一句话:“珍爱动物,就是珍爱我们人类自己。”这样又一次升华了学生的情感,也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更使他们从小树立要保护动物、珍惜生命的意识。

  语文《浅水洼里的小鱼》教学反思4

  这篇课文中小男孩的举动很令人感动,那么怎么使学生在学习课文时,深深体会到小男孩的感人之处呢?

  首先,我直接出示课题,让学生读课题设疑,结果学生读了以后,主要提出了三个问题:什么是浅水洼?小鱼是怎么跑到浅水洼里的?浅水洼里的小鱼怎么了?所以自然地就引着学生开始看图了解浅水洼,再读课文第一自然段,解决这三个问题,那么在理解时引着学生将自己的心情读出来,第三个问题在第一段学生已找出内容,小鱼太可怜了,那么如果你见到这个情景你会做什么呢?是看着它死掉?还是趁机全逮回家吃了它?

  在学生还未回答之时,让学生读下文,看你又了解到了什么,接着学生就开始读二到六自然段,说说自己的感受,有很多学生就说那个小男孩做得很感人,那么他感人在什么地方呢?学生再说,在说的基础上,引导全班学生读好,把感人读出来。

  再给一部分时间让学生小组练习分角色读,接着找几组同学来表演,在表演中,发现学生的表演读能力需进一步培养,叫了三个小组有两个小组都是读得虽很好,但与动作等一结合就乱了阵脚。

  最后让学生联系自己的家乡说说自己家乡的小动物,并说说自己怎么保护他,在这里我有个地方很困惑,很多学生学了这一课都说以后自己要保护小鱼,坚决不让自己的亲人再钓鱼,更有的同学还要保护小鸡、小狗之类的,看到他这样认识,真有点不知所措,劝也不是,但也有点过不去,这该怎么处理呢?

  语文《浅水洼里的小鱼》教学反思5

  本节课预设了这样几个目标:复习生字词;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表达出对小鱼的怜惜和对小男孩的敬佩之情;进一步树立保护小动物、珍惜生命的意识。虽然教学环节进展的比较顺利,但是回顾整个过程,总感觉有不少遗憾在其中,现反思如下:

  1、在出示第一个问题的时候,我是这样要求学生的:请马上自由大声朗读全文,读准字音,找出课文描写海边潜水洼和小鱼们的相关句子,用“——”画出来。

  后面感觉到当学生第一次读完后,还需要再强调找出相关的句子,感觉应该做如下的修改,会使学生更清楚的明白要做些什么,同时也避免了教师的啰嗦和唠叨,提高了课堂效率,即1、请自由大声朗读全文,读准字音;2、快速浏览课文,找出课文描写海边潜水洼和小鱼们的相关句子,用“——”画出来。

  2、在品读“他走得很慢,不停地在每个水洼前弯下腰去,捡起里面的小鱼,用力地把它们扔回大海。”这一段文字的过程中,我感觉到虽然我在四人小组内让学生进行圈动词,同时进行表演的学习活动,但是学生在表演得不到位的时候,我没有进行更多地指导,所以孩子们后面能够讲出的东西比较单一和肤浅,如果进行几个小的问题设置效果应该会好很多:为什么这么用力呢?为什么这么慢呢?就可以体会出用心和尽心尽力的善良、爱护小动物和珍惜小生命的令人敬佩的少年的形象。

  3、分角色进行朗读:2个旁白,一个演“小男孩”,一个演“我”,就发现孩子们的角色分工没有分好,吵吵嚷嚷的,在这方面还需要协调;另外,在全班面前展示,不够自信和大胆。

  在整个课堂的教学过程中,我感觉到童心的可爱和珍贵,孩子们也积极踊跃的发言表达自己的看法,可是感觉到随着孩子们年龄的增大,有一部分的小孩,尤其是男孩子,有点不注意守纪律了,在以后的教学中,要不断的关注孩子在课堂上的新问题,尤其要注意培养孩子们的倾听习惯。

  语文《浅水洼里的小鱼》教学反思6

  我所教授的内容是《浅水洼里的小鱼》前两小节,在一节课35分钟的教学时间里,我基本完成了教学任务,从字、词的掌握,到句、段的朗读,到段的理解和感悟。

  上课开始我设计了一个诗歌朗读和观看录象的环节,图文相继出现,符合二年级学生学习心理的特点。但没想到学生所激起的学习兴趣没有我预设的浓,所以当我提出问题“看了这段录象后,你想说点什么”时,只有个别学生能说到点子上。

  接着我通过一句话,自然地过渡到题目的出示:“……可是有一天,无忧无虑的小鱼们来到了另一个世界……”,继而通过看图解释课题“浅水洼”,读课题等,顺利进入课文的学习。

  在学习第一小节中,我通过提出几个简单明确的问题来串联,让学生清楚明白地理解了第一自然段内容,并能很好地读出来。“这些小鱼,正遭遇着怎么样的困境呢?”“还有什么困难?”“这些小鱼有多少呢?”“如果你是那些小鱼,此时此刻你想说什么?”,我扶着学生感受“鱼生存环境的危险”,体验“鱼的想法”。其中在适时的时间和内容上尝试了各种学习方法,自己读划句子;对关键字词的理解感悟;说出自己的想法;利用文本从文本中解决问题;投入角色想象说话等。但其中也有因预设不充分而造成的教学失误。原本设计的一个教学亮点:对“困”字的感受。我自己感悟出很多层意思,但没想到学生的实际情况,高估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导致一时的课堂冷场。所以说预设很重要,但也要从学生的实际能力出发,不要把自己的想法完全加于学生。

  第二节的学习是个转折,我也用了转折性的过渡语进行导入,“……终于,它们迎来了生的希望,是什么呢?”这一节的学习我主要放在让学生读后感悟上,在学生充分读和自学后,让学生“找出动词”、“演读段落”、“说说给你感受最深的词语”。这个环节中,也因预设太高,造成过课堂的一时冷清。当我让学生说感受最深的词语时,预设和生成又出现了脱节,学生一直处于盘来盘去说表面的状态,于是我抛开教案,进行了示范:示范读,示范演,示范说,终于很快有了效果,学生有了“模本”,有了依照,开始有感受、说感受了,并且说得很好。所以说,有些知识一定要是直接给的,不要为了达到某种效果而“设陷阱”、“假为难”。

  这个课还有很多不足的地方,比如学生读得还不够多,导致感受感悟需要花更更长的时间去引导,读书百遍其义自现不是假的。另外,我上了这课后,还有一个感受,那就是学生的课堂习惯养成很重要,养成在老师的指导和引导下能钻研文本,感受文本,感悟文本。

  语文《浅水洼里的小鱼》教学反思7

  《浅水洼里的小鱼》是人教版语文第三册的一篇阅读课文,这篇课文蕴含着作者丰富的情感,文中小男孩保护动物、关爱生命的举动读来很令人感动。作为第一课时,我将重点还是确立在识字写字与对课文的整体感知上。整体来说,我觉得本课的教学有以下成功之处:

  一、创设情景,导入课题

  在上课伊始,我首先引出了家的概念,“蓝天是白云的家,大树是小鸟的家”,并配之以图片,鲜明的色彩让学生们感受到有家的快乐。“那小鱼的家在哪儿呢?”自然引出鱼儿在大海里自由自在生活的场景。可是,一场突如其来的大风浪却将小鱼儿冲上了沙滩,困在浅水洼里不能动弹,引发孩子们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小鱼儿会怎么样呢?由此自然导入课文,让好奇心驱使孩子们主动对课文进行阅读。

  二、随文识字,扫清障碍

  在读文之前,我先把“扔”这个字出示了出来,因为这是前一课的生字,学生们还没学呢!认读正音之后再出示了“捡”,让孩子们做做动作,进一步加深对字义的了解,从而发现它们是一对反义词。接下来就要对课文进行初读了,我提出了具体要求,让孩子们自由读两遍,自读完后,我想知道学生们到底读得怎样,所以就开始指名分段读了。在学生读文的过程中,相机正音,对于段中出现的要会认的生字逐个想办法让同学们分清生字的音、形、意,将生字教学寓于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来识记。因为这一课当中有几个生字字形较复杂,不好识记,比如:蒸、死、继等等,而且读音需要特别的注意,如果集中认读,估计学生一口气要记住这么多的字有点儿困难,可能会出现认了这个忘了那个的情况,分散识字能够有效化解难点,在读文的同时认字,认字的同时学文,而不感到困难重重。

  初读完后,此时学生们对课文已经有了大致了解,而且将文中难读的'字、词、句都一一弄通读顺了,这就为后面的教学打下了一定的基础。在生字的教学上,我注意到了逐层深入,步步落实,比较有效地落实了这一教学任务。

  三、读中感悟,回顾生字

  当然,课文读一两遍是远远不够的,接着,我再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课文,进行第三遍读,目的一是为了与生字多次碰面加深印象,二是为了引发出学生的情感加深感悟。在这一遍遍地朗读中,我有意出示了几个特别需要注意的句子及词语,为了不至于单调,我设置了一系列的情景,采用了不同的方式,比如:看图理解读,想象感悟读,配乐朗读,自读自悟,个别展示读等,在读中自然引发出学生的情感,加深他们对文章的感悟。慢慢地,孩子们都走进了文本,似乎与文中的小鱼儿同呼吸,共命运,所以在朗读时可以听出来每一遍都有所不同,一遍比一遍感情强烈,情感得到了升华。

  四、回归整体,指导写字

  课文读完了,我便出示了文中的几个重点句,将这些句子串联起来,构成文章的脉络。句子中有四个本节课要会写的字(“被”、“至”、“捡”、“乎”),由此,便又自然引入了写字环节中了。写字前,先整体认读了一遍,再让孩子们仔细观察每个字的特点,有没有需要特别提醒大家注意的?让孩子们学会自主观察。让后我进行了范写,写的过程中提出生字的重点笔画,提醒大家注意。

  回想本节课,却也有很多的不足及遗憾之处,比如因时间关系我最后没有让孩子们再整体地将课文读一遍,如果能够从头至尾地再读一遍,我想效果可能会更好,这个只能放在第二课时再进行了;缺乏足够的教学机智,比如有个词“甚至”,学生特别容易读成后鼻音,以至于我越强调学生越容易出错,其实在这时我可以考虑发动同学之间的力量,让同桌互相读一读,听一听,纠一纠,这样效果可能会有所不同;留给学生写字的时间太少,因为时间不充分了,所以我最后只让他们将生字在书上进行了描红,而《语文课程标准》中却提出每节课至少要留十分钟的写字时间,这一点儿,我还有待加强改进,注意在时间上的把握。

  总之,课堂教学是一个富有变化的动态生成系统,是一个不断前进发展的环境,随着教学进程的深入、学生生成状态的不同,教师怎样启动课堂教学机智,及时进行即兴预设抓住来自现场生成的动态资源,使课堂大放异彩,还有待我探索。

  希望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能够逐步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放手让孩子们自主地进行学习,让课堂变得生动有趣,努力使之变成孩子们学习的天堂!

  语文《浅水洼里的小鱼》教学反思8

  《浅水洼里的小鱼》通过讲述一位先生和小男孩的对话,向我们勾画出一个小男孩尽力拯救那些困在浅水洼里的小鱼的感人场面。从两人的对话中,我们知道小男孩尽自己全部的力量挽救每一个小生命。小男孩的纯真、善良、对生命的珍惜,感人至深。

  在这节课中,我为学生创造一个开放的学习空间,让每一个有差异的个体都能通过阅读、理解,燃烧出思想的火花,这节课释放了孩子的情感,诵读比较到位。不足之处是在一些细小环节上如何有技巧地提问题能达到启发的效果还有待我的思索。我的教学目标就是想在引导学生们反复朗读的过程中体会珍惜生命、热爱生命的重要。

  比如:究竟谁在乎呢?“这条小鱼在乎!”男孩儿一边回答,一边捡起一条鱼扔进大海。他不停地捡鱼扔鱼,不停地叨念:“这条也在乎,这条也在乎!还有这一条、这一条、这一条……”在朗读3—6自然段时,出现次数最多的两个词就是:“在乎”,“这条”。对大海来说,这一条小鱼只是他的亿万分之一,而对于一条小鱼,生命是他的百分之百。体会“在乎”让学生感悟到不仅男孩在乎,小鱼在乎,每一个生命不论大小也同样在乎,他们都值得我们去珍惜。同样的,如果我们每个人都在乎,会有更多的生命会释放出灿烂的光彩。

  是呀,每一条都在乎!

  语文《浅水洼里的小鱼》教学反思9

  匆忙的选课,一遍又一遍地读课文,一次又一次地看课堂实录,细细地琢磨文中的每一句话,似乎到处都是训练点,当第一次把所有的闪光点聚在一堂课时,如自己所料一堂课40分钟根本就不够用,于是又进行了精挑细选。在其他班试了三次课,教案、课件修改了三四次,每一次都要忍痛割爱,最后终于在刘宪华老师发的课件和教案的指导下确立了本次的教学过程,又在薛娟老师的帮助下梳理了教学流程,特别是过渡语的设计。当讲课的前一天晚上,我对着孩子和她爸完整地试讲了一遍后,看看时间还有5分钟的空余时,我悬着的心终于放松了一点点。如果每一堂课都像讲公开课一样精心的备课,课堂效率一定会提高的很快,但这需要更充裕的备课时间。

  本节课是第二课时,以文带文。我重点抓住小男孩救鱼的动作描写,让学生读、圈、悟,以体会小男孩的在乎以及爱护动物、珍惜生命的情感。然后以同样的方法进行带文学习,以加深爱护动物、珍惜生命的情感。想法固然好,但是课堂上却状况连连,听写念词和课件不对照,中间的预设“男孩一边回答,一边捡起一条鱼扔进大海。”这句话,想着学生找不到,最后我补充给学生,结果课堂上学生说了出来,但和我设计的顺序不一样,于是只能进行临时的课件放映调整,使我的心情又紧张了几分。接下来的补充填空,“这条______,

  这条也________,还有这一条,这一条……所有的小鱼____。”学生被我的紧张所感染,也没有发挥好,有点冷场了,看着时间所剩无几,我心急如焚,却无所适从。结果课堂上我变得语无伦次,啰嗦繁杂,造成了严重的拖堂。下课了我的心情仍然久久无法平复。所以我在微信中感慨:课前紧张,课中口干,课后忐忑。

  经历了这次课堂的历练,优点有:

  1、对学生进行了阅读方法的引导,画句子、圈词语、感情读句子,并把方法及时在以文带文中进行运用。

  2、加强了对学生朗读的指导,我觉得用重读词语、去词师生对读的方法,学生读书的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

  3、学生能以诗的形式谈感受是我没有想到的,可见只要学生能深刻体悟文本的情感,便能自然而然出人意料的流露出来。

  但更多地暴露了缺点:

  1、缺乏课堂机制。心理素质太差,临场发挥、随机应变的能力不足,这一切,究其原因是因为囊中羞涩,需要加强学习,而读书、博览群书是最好的学习。

  2、在课堂设计上还不够大刀阔斧,比如课堂上的“一边……一边……”在本课可以不用练习,因为学生基本上都已掌握。今后要紧扣教学重难点,对教学过程删繁就简,一课学生有一得就行了。

  3、在备课时要充分备学情,这样才能以不变应万变。

  总之,我觉得每个人的课都应有自己的特色,只要结合自己班级学生的特点,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情绪,让学生在充满激情的活动中学习,去领悟知识的真谛,这就是一节成功的课。一句话,让语文焕发生命活力。

  语文《浅水洼里的小鱼》教学反思10

  《浅水洼里的小鱼》讲述了一个小男孩尽力拯救那些困在浅水洼里的小鱼的感人场面。文章的主要写的是一位先生和小男孩的对话,从两人的对话中,我们知道小男孩明知自己这样做无济于事,但仍尽自己的力量奋力拯救小鱼。文中的这个孩子纯真、善良、感人至深,通过学文,要让学生感受到男孩的善良。我在设计时,抓住教材的情感点和学生情感点,并努力在两者之者架设一座桥梁。

  一、以“在乎”为切入点展开教学。

  在学生学习生字后,让学生谈谈“在乎”一词怎么理解,说说在生活中谁在乎你?并谈谈大海中的小鱼最在乎什么?接着通过读悟第一自然段体会鱼儿在乎自已好好的活着,读第2—6自然段感受,小男孩在乎每一条小鱼。整堂课以“在乎”为切入点,以“在乎”为主线展开教学,教学过程的思路清晰,对教材的处理较到位。

  二、创设心灵交流的平台。

  英国大文豪萧伯纳说过:“如果你有一个思想,我有一个思想,彼此交换,就有两个甚至多于两个的思想。”学生是独立的个体,个体之间是有差别的。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给学生提供一个开放的学习时空,创设心灵交流的平台,让每一个孩子都觉得自己有“用武之地”,成为学生学习的主人。教学中我引导学生理解小鱼被困在浅水洼里的情景时,让学生想象,用不了多么,火辣辣的太阳就会当空照,此时,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在教学2—6自然段时,让学生通过表演体会小男孩捡鱼、扔鱼的辛苦,并有意识的“采访”,引导学生揣摩小男孩的心理,这一个个环节的教学,我引领着孩子深入文本,进入文本角色,让孩子与孩子们交流,让孩子与文中的角色交流,和谐、轻松地营造了一个多方位交流的平台,使合作学习更加地愉悦,使孩子们更加地积极主动。

  三、有意识地进行语言训练,让学生在这种语言训练中提升发展。

  在学生读悟了小男孩在乎浅水洼里的每一条小鱼后,我让学生仿照课文句式进行填空练习:这条____,这条也______!还有这一条,这一条,这一条……所有的小鱼_________。学生借助这一练习形式,开动思维,展开想象。有的说:“这条想回大海!这一条也想回大海……”有的说:“这条想活,这一条也想活……”还有的说:“这条是个小生命,这条也是小生命……”这样的设计和教学,既达到了对课文内涵、情感的理解、体会,与作者、文中的小男孩心心相印,产生共鸣,又在此基础上,启发思维想象,发展了语言。学生由此“一举多得”。这是有效的语文学习,是人文性和工具性统一的语文学习。当然,这堂课既有亮点,也有不足之处。我深深地感受到学生的情感还并没有完全释放出来,诵读还不够到位。

  我想,怎样在课堂中帮助学生挖掘课文的情感,体会字里行间中蕴涵的真情,还需要我再度去思索吧!

  语文《浅水洼里的小鱼》教学反思11

  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更是一门科学。艺术需要丰富多彩,熠熠生辉,科学则需要严肃认真,一丝不苟。教课既要生动——引领学生走进文本,热爱文本;更要严谨——教给学生准确无误的知识。备课,是教师走进文本的第一步。教师首先要读懂课文。拿到课文后,我总是先要读上几遍,读准确字音,读通每个句子。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必须做得更好。率先垂范,学高为师。读课文不但要读通,还要读熟,做到烂熟于心。这样做的好处是能走进文本,把握课文的经脉,掌握课文的重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好多时候,一个巧妙的教学主意,往往就产生于对文本的熟悉。教师还要读懂课文。阅读教学,就是教师、学生和文本之间的对话。文本是教学的材料与载体,对文本中的各个元素,理解可以有所不同。然而,凡属主流的,本质的,重要的东西必须准确把握,毫不含糊。《浅水洼里的小鱼》体现出小男孩对生命的热爱珍惜,这就要求学生在熟读的基础上自己感悟理解。教师这个时候不要一味的给学生灌输你所理解的思想,要让学生自己得出课文所要表达的内容。

  当贝利踢进第1000个球的时候,记者问他,这1000个球当中,哪一个踢的最精彩?贝利回答:“下一个!”其实,课堂教学也是如此。对于那些优秀的教师来说,精彩的课永远是“下一课”。学无止境,教无止境。在备课时,教师要不断的调整。用同一个教案去教不一样的学生,其教学效果敢是迥然不同的。课堂教学会由于教学对象,时代背景等因素的不同,往往会出现许多意想不到的情况。可谓瞬息万变,这也要求教师适时调整自己的备课。《浅水洼里的小鱼》可在最后设计一个拓展性的作业,“小鱼回到大海以后会怎么样?作者又会是什么样的心情?他会捡小鱼扔进大海里吗?”根据自己的理解写下一段话。

  “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语文教师要备好课,就应博闻强记,通古晓今,需有“知学”。要当一个语文教师不算太难,而要当好一个优秀的语文教师,实属不易。“用一生的时间来备课”是成为一个优秀教师的前提!

【语文《浅水洼里的小鱼》教学反思(通用11篇)】相关文章:

语文《浅水洼里的小鱼》片断赏析08-08

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浅水洼里的小鱼》教学反思09-13

人教版《浅水洼里的小鱼》教案设计12-23

二年级语文《浅水洼里的小鱼》练习题07-11

小学二年级语文浅水洼里的小鱼练习题07-23

人教版二年级上《浅水洼里的小鱼》教学设计11-20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语文《浅水洼里的小鱼》说课05-26

新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浅水洼里的小鱼》教10-15

语文课文《北风和小鱼》教学反思07-24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浅水洼里的小鱼》教案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