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及反思范例[15篇]
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及反思

时间:2024-05-26 14:59:36 幼儿园教案 我要投稿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及反思范例[15篇]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教案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及反思,欢迎大家分享。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及反思范例[15篇]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及反思1

  活动目标

  1、愿意大声回答教师的问题。

  2、按要求正确地在排序板上摆放,并尝试一一对应地方法比较俩组物体的多少。

  3、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4、让幼儿懂得简单的数学道理。

  教学重点、难点

  1、学习一一对应的俩中物体的多少。

  2、幼儿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谁多谁少后,引导幼儿说出多的是谁少的是谁。

  活动准备

  玩偶、书、小筐

  活动过程

  1、小熊请客。

  2、小狗小猫排排队。

  3、小狗小猫谁多谁少。

  4、幼儿操作活动。

  活动反思

  这部分幼儿掌握的不是太好,还需要加深幼儿对物体多少的`理解。在接下来的活动中,我将取长补短,引导幼儿们在活动中学习更多的知识。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及反思2

  设计意图:

  图形在孩子们现实生活中到处可见,世界上各种物体都是由各种形状和它们的变体而构成。大班的孩子们已近认识了圆形,三角形和正方形,长方形,梯形。当我们把各种图形展现在孩子们面前时,他们都能自发地用稚气的小手拼出很多物体。为满足孩子们强烈的探索欲和求知欲,特设计这一活动,通过听听、看看、折折、拼拼、讲讲等不同途径,帮助幼儿进一步感知、并掌握有关平面图形的基本特征,充分调动幼儿的各种感官,满足幼儿探索发现、尝试创作的欲望,符合大班的年龄特点。

  活动目标:

  1、巩固幼儿对圆形,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梯形的基本特征的掌握。

  2、通过观察、操作活动,感知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

  3、培养幼儿利用各种图形组合成各种物体的情趣和学习数学的兴趣。

  4、让幼儿懂得简单的数学道理。

  5、提高逻辑推理能力,养成有序做事的好习惯。

  重点:

  掌握图形的要领,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图形的特征难点:

  初步感知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

  活动准备:

  1、材料准备:(圆形、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梯形)卡片若干、双面胶、白纸、课件、魔术盒

  2、经验准备:幼儿已经认识了圆形、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梯形。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图片引入,请小朋友看图片,指出这是魔术师。

  2、教师出示魔术盒。今天老师从魔术师那里借了一个魔术箱,要给小朋友表演一个魔术。

  (二)基本部分

  1、复习巩固圆形、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梯形的特征。

  师:变!你们看老师变出什么图形了?

  幼:幼儿说出名称师:它有几条边,几个角?

  依次变出不同的图形进行辨别。

  2、图形变换,体会图形之间的关系

  (1)发礼物(师:小朋友们实在是太厉害了!魔术师刚刚悄悄传话给老师,他说要奖励小朋友们一套学具,让小朋友们自己来当魔术师。)

  (2)操作:动手动脑,感知图形变换。

  ①请幼儿动手变一变(折纸),教师指导。

  ②请幼儿说说变化的结果:

  正方形变成了三角形还有长方形。

  圆形变成了半圆形。

  长方形变成了三角形,还有正方形。

  梯形——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三角形、梯形师:小朋友真棒,每个人都是厉害的魔术师!

  3、拼一拼师:小朋友们,咱们今天变出了这么多的图形娃娃,我们就用这些图形拼出一幅美丽的图画来送给你们的好朋友或者爸爸妈妈吧!

  (1)幼儿动手拼贴(教师师指导)

  (2)请小朋友说一说自己拼的是什么,用了那些图形。

  (三)结束部分:

  请小朋友课后将自己的作品送给同学或者父母亲,并同爸爸妈妈找一找家里有那些你认识的图形,活动结束。

  活动延伸:

  1、请小朋友回家后同爸爸妈妈找一找,你家里哪些东西是你认识的图形。

  2、在活动区投放图形,自愿组合图案。

  活动反思:

  《有趣的图形宝宝》是我们实施的“图形宝宝“主题中的.一个活动。本次活动重点是让幼儿巩固对三角形,圆形和正方形的认识。

  游戏是中班幼儿活动的最佳方法,而在活动中参插游戏,并辅以形象生动的教具、有趣活泼的语言,会使幼儿对活动的兴致加浓,而在有趣的游戏情景中,幼儿也愿意主动去探索,主动去参与,从而使幼儿的听觉力、注意力、观察力得到了发展。在这次活动中孩子乐于参与,积极发现。

  在这个过程中给我带来了很多思考,也学到了很多。如:如何更好地完成目标;如何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设计问题及组织语言;如何发挥孩子们的自主性等等。我将会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探索、尝试,注意总结经验,减少“遗憾”。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及反思3

  活动目标:

  1、通过剪拼“七巧板”,加深幼儿对简单图形的认识。

  2、动手与动脑结合,培养幼儿的空间观念、想象能力和创新精神,发展幼儿的形象思维。

  3、以动激趣,在实践中提高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

  4、引发幼儿学习图形的兴趣。

  5、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七巧板教具一份幼儿人手一份标有数字地正方形剪刀人手一份

  图形若干

  活动过程:

  一、以动激趣、剪拼“七巧板”

  1、剪“七巧板”(出示“七巧板”)

  师:小朋友,这张正方形的纸上写了什么?几个数字?这七个数字把正方形纸分成了七块不同的形状,我们一起把正方形纸剪一剪,分一分有哪些形状。

  (利用板书的形式,把图形进行分类)

  师:这是七块神奇的形状,它能变化出许多图案。它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七巧板”,是我们中国人发明的一种有趣的'益智游戏。

  2、拼“七巧板”

  师:你能把这七个图形拼成剪开前的正方形吗?拼不出的小朋友可以看看黑板上的图示。

  二、拼实物图、手脑结合展开想象

  1、自由创作、充分发挥想象能力

  师:用这七个图形能拼出房子、小树或随便什么东西,给你们两分钟的时间比比看谁拼的漂亮。

  小结:我们拼七巧板时一定要把这七块板都用上去,图形之间不能留有缝隙。向同伴介绍自己用七巧板拼了什么、是如何拼的。(鼓励大胆想象、积极拼摆的幼儿)

  2、出示“七巧板房子”,观察、讨论是如何拼的、还能用七巧板拼出什么。

  3、幼儿操作。

  用剪刀沿实线将操作材料剪成七巧板。

  摆一摆,拼一拼。

  相互欣赏、交流。

  (出示欣赏图片)师:你们瞧,这些都是由七巧板拼出的图形。想拼一拼吗?

  师:老师这儿还有好多的图形,你们再来试一试,好吗?

  小结:师:今天,我们认识了“七巧板”,希望你们下课后用它再拼出一些图形,比比看谁拼得最多、漂亮,我们评他为我们班的小小建筑师、设计师。

  教学反思:

  1、从孩子喜欢的游戏入手,让孩子边动手摆边说。激发了孩子的活动兴趣,使孩子在看、听、想、摆、说的游戏过程中掌握了七巧板的“玩法”。使孩子体会到了“玩中学”的乐趣。

  2、在游戏中孩子以集体、个人、小组等方式进行。特别是在小组活动中孩子体会到了合作、分享、参与的快乐。

  3、此次活动虽是一节拼图活动,但是孩子把已有的知识进行了综合运用,并有个别孩子进行了再加工,如:拼出了主题是“自己的梦”、“大地”、“家”等画面。

  如果再上这节活动课,我不仅要充当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我还要充分参与到游戏中去,与孩子共同探索,共同成长,共同欢笑。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及反思4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了解温度计的外形及用途。

  2、让幼儿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3、让孩子们能正确判断数量。

  4、了解数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初步理解数字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活动准备:

  自制的温度计、图片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用猜谜语的形式,引出主题

  二、基本部分

  1、谜语--玻璃身体直伸长,一根红线在中央,有时上来有时下,人们生活需要它。

  请幼儿猜猜谜底。

  幼儿:电梯……老师在大屏幕中出示谜底--温度计,请幼儿说一说平常在哪里见过?(每次洗澡的时候)

  2、大屏幕中出示图片,让幼儿观察,说一说为什么要用温度计测量奶瓶或浴缸里水的温度?(看看谁热不热,凉不凉)

  3、当我们生病的时候,我们用到的是什么?(体温表)人体的正常体温是多少?(36度--37度之间)

  4、观察大屏幕,让幼儿说一说再用温度计测量什么?出示图片(食物汽车植物鱼)

  5、老师出示自制的温度计,让幼儿观察:

  (1)温度计上最大的数字50,最小的数字0.

  (2)水银

  (3)长短不一的3种线,长短不一的线代表什么?(一小格代表一度)

  (4)让幼儿说一说自己是怎么数的?(可以从下往上数,也可以从上往下数)

  三、让幼儿从凳子底下取出温度计,说一说温度计上面的温度提问:你们的温度计是一样的,为什么温度不一样呢?

  老师在大屏幕上出示图片,让幼儿观察温度计测量的地方(阳光晒的地方温度高,阴凉的地方温度低)

  四、活动延伸

  让幼儿去了解一下在同样的地方为什么测量出来的温度不一样?为什么温度计还有测量动物?还有测量植物的?

  活动反思:

  1、将学生被动观察改为学生创新设计、将教师演示实验改为学生探索实验、将教师单一讲授改为学生自主、合作学习。

  2、先向学生介绍温度的单位及摄氏温度的'规定,然后让学生说出自己所知道的一些物体的温度,并能将“小资料”中的空白填上。通过这样的练习,既训练了学生对摄氏度的读法和写法,又能使学生明白知识来源于生活,体现了STS的教学理念。这样的设计打破了教材的编排顺序,在学生明确了冰水混合物的温度和一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基础上,来为下面设计自制温度计的刻度作铺垫。

  3、让学生动手自制温度计,让他们感受创新的快乐,然后再将自制温度计和实验用温度计进行对比。这样,不仅让学生了解温度计的工作原理,也把《温度》中需要传给学生的知识在他们自然地渴求中交给了他们。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及反思5

  【活动目标】

  1、理解绘本故事内容,在观察、比较的基础上,进行推理与预测,并解决问题。初步感知概率、建立统计的概念。

  2、运用已有的经验,对生活中的事物进行简单的统计。

  3、尝试小组合作、交流,并大胆的表述自己的想法。

  4、能在集体面前大胆发言,积极想象,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

  1、教具:PPT、统计表“最受欢迎的糖”。

  2、学具:统计表(4张)、标记(每人5个)、记号笔。

  【活动过程】

  一、情景激趣——引发听故事的兴趣。

  1、PPT出示糖果店:你们瞧,这儿有一家商店,看看这家商店里都有些什么商品呀?

  2、这么多的糖果,那么这是一家什么店呢?(糖果店)

  3、PPT出示蜘蛛:糖果店里还有个朋友呢,看,是谁也住在糖果店里,蜘蛛在糖果店里会发生什么有趣的事儿呢?我们来听故事《蜘蛛和糖果店》。

  二、大胆猜测——听故事根据线索预测不同人物喜欢的糖果。

  1、(PPT画面一)咪咪来买糖,蜘蛛出示咪咪买糖记录。

  提问:

  (1)同意蜘蛛的猜测吗?

  (2)从记录表的哪里可以看出咪咪喜欢吃棒棒糖呢?

  (3)验证

  (4)小结:咪咪每次来买都是买一种糖,说明她最喜欢的就是棒棒糖,下次很有可能也会选棒棒糖,是不是用这种方法!蜘蛛的这个办法真好!

  2、(PPT画面二)菲菲来买糖,蜘蛛出示菲菲买糖记录。

  提问:

  (1)从记录表里可以看出,菲菲买了几次糖果?买过什么糖?

  (2)她会更喜欢吃什么糖呢?

  (3)验证

  (4)小结:喜欢吃的糖果买的次数一定会多一点,记录表上花生巧克力糖出现了5次,所以买这种糖的可能性会更大。

  3、(PPT画面三)东东来买糖,蜘蛛出示东东买糖记录。

  提问:

  (1)请小朋友仔细地观察记录表,这次请大家猜猜他会买什么糖?

  (2)你们怎么知道的呢?

  (3)验证

  4、有什么好办法预测顾客要买什么糖?

  小结:仔细观察记录顾客购买的糖果名称和购买的次数,经过统计,就能推测出顾客喜欢的糖。

  5、(PPT画面四)嘟嘟来买糖,蜘蛛出示嘟嘟买糖记录。

  提问:

  (1)你觉得她会买什么糖?

  (2)买哪种糖更有可能?为什么?

  (3)验证。

  小结:买的次数多并不是唯一的预测标准,排列的规律也需要考虑。

  6、(PPT画面四)老奶奶来买糖,蜘蛛出示老奶奶的买糖记录。

  提问:

  (1)你觉得她会买什么糖?为什么?

  (2)验证。(为什么买泡泡糖?)

  小结:有时预测的结果也会意外,这也是有可能的。

  三、观察统计——最受欢迎的糖果

  1、阿姨决定请蜘蛛留下来,预测什么糖果卖得好。

  2、阿姨又准备进货了,怎样才能知道哪种糖才是最受欢迎的糖呢?(大家讨论)

  3、幼儿进行集体统计。

  4、小结:统计可以帮助我们更清楚的了解情况,正确预测未来。

  四、统计在生活中的运用。

  1、师:平常生活中,我们也可以用这样的方法去观察和了解身边的人和事物,用统计的`方法来推测出结果。

  2、介绍小组合作要求。

  3、幼儿合作练习、尝试、交流。

  评析:

  《蜘蛛和糖果店》这节课通过故事让幼儿初步了解有关概率和统计之间的关系。概率是依据自己收集的材料推测未来,概率其实就是生活中可能性的大小,故事中的蜘蛛经过统计得知咪咪买棒棒糖概率比买其他糖果的大,但概率虽然能判断某件事情发生的可能性大小,却不能保证100%正确。所以从孩子的思维层面上考虑,在设计此活动时,我把这个故事设计成了有情景性的估猜活动,以故事中蜘蛛猜测顾客来糖果店买什么糖的情景为主线,帮助幼儿理解概率和统计,同时鼓励孩子根据自己已有的数学经验去推理、猜想,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体验估猜生活中事件发生可能性的乐趣。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教师利用PPT图片导入。首先,让孩子们看图讲述“图上有什么?”孩子们能够利用“有......有.....还有的句型对自己所看到的糖果进行自由讲述。教师在数学活动中能够适当的抓住时机对幼儿的语言能力进行适当的练习。

  在幼儿们认识了各种糖果以后,教师利用PPT将孩子们引入到蜘蛛和糖果店的数学故事情节中去。教师一边播放PPT一边讲述故事,适当提问,引出本次活动的重点内容。即:根据已有的记录表猜测接下来小朋友们会买的糖果。活动中教师的提问简练,具有针对性,孩子们能够根据教师的提问以及教师出示的记录表猜测小朋友接下来会买的糖果,并且讲出自己猜测的理由。在活动中,孩子们体验到了正确猜测到小朋友们买的糖果时的开心、成功的喜悦情绪,使得整个活动孩子们的积极性很高。最后,在老师的引导下小朋友们进行数学操作,即统计营业员卖出去的各糖果的数量。在孩子们操作之前教师的要求紧扣操作内容,使得孩子们对操作环节认识比较清晰,最后的操作取得了很好的成绩,绝大多数小朋友都完成的很好。

  数学活动本来是比较枯燥乏味的,但是通过PPT以及有趣的故事情节,使得数学活动生动有趣,让孩子们有兴趣去学,真正的做到寓教于乐。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及反思6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探究精神。

  2、发展幼儿观察力和空间思维能力。

  3、幼儿能积极的回答问题,增强幼儿的口头表达能力。

  4、培养幼儿勇敢、活泼的个性。

  活动准备:

  圆圆世界(内有圆圆的会滚动的物体)白纸篮子胶泥表格40份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老师带领幼儿复习圆的特征,并请幼儿进入圆圆世界。

  (二)展开活动

  1、幼儿第一次尝试。

  2、教师引导幼儿相互观察,比较所拿物品特征,逐步归纳,提炼球体特征,并用记录的方法展现球体特征。

  3、教师小结球体特征。

  4、教师提出要求,幼儿再次选择所拿物品。

  5、教师指导幼儿再次感知球体特征,"来;自。屈;老师;教。案;并帮助个别幼儿分析所选物品是否球体。

  6、请幼儿想一想,并说出生活中的球体。

  活动结束

  请幼儿用橡皮泥给圆形娃娃做一份是球体的礼物。

  活动延伸

  请幼儿和爸爸妈妈一起完成表格。

  活动反思:

  《指南》之科学领域中强调“在尊重儿童认知发展的前提下开展数学教育”,对孩子而言行动和经验是学习数学的最佳手段。本次数学活动是通过孩子的操作,让孩子逐步理解扁圆形和球体的.不同,从而认识球体;在此基础上,又通过分类、讲讲生活中的事物,扩展了孩子的思维;最后,通过寻找不同类使活动进入高潮。在整个活动中,我尊重每位幼儿的人格,让孩子和我处于平等的地位,让他们尽可能发表自己的意见、看法。尽管我的语言中不乏信息和技能的讲解传递,但最主要还是一些试探性的提问和商谈式的建议,目的是为了引出幼儿自己的探索和表达,而不是制造和控制幼儿的行为。所以不管是传递、示范还是提问,其目的都在于为幼儿的主动探究和表达创造积极的条件,营造良好的情绪。每个活动总有不足之处,在孩子滚动小球时,有的滚到了地上,于是孩子们高兴地满地跑,现场一时比较骚乱,最后虽然安静下来但显然孩子们还不尽兴,所以我设想,如果能将这节课改成室外课,让孩子们玩各种球类物及扁圆的物体,如体育球类,轮胎,油桶,滚环及各种圆柱体物体,或类似球体的东西,孩子充分的感受之后,积累的经验会更加扎实有效,只不过这样需要教师有较强的控制活动的应对能力和张力,值得尝试尝试。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及反思7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对单双数的兴趣,能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活动。

  2、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判断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3、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发展幼儿思维的敏捷性、逻辑性。

  4、初步培养观察、比较和反应能力。

  5、通过各种感官训练培养幼儿对计算的兴致及思维的准确性、敏捷性。

  活动准备

  水鬼卡片若干、手套、筷子、袜子等,卡片1——10圆点幼儿每人一张,三角形、圆形卡片幼儿每人各一份。

  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入。

  1、在森林里住着两个小精灵,一个叫单单,一个叫双双。单单小精灵所有的东西都是单数的',双双小精灵所有的东西都是双数的,可是有一天,调皮的小猫把它们的东西全弄乱了,这可急坏了单单和双双,它们想请小朋友帮帮忙,把它们的东西分出来,好不好?(出示单一的,成双的日常用品)让幼儿来分一份,哪些是单数,可以单独用;哪些是双数,要两个一起用。

  2、小结:生活中,有些物品是单数的,像剪刀、笔等, 可以单独使用,有些物品是双数的,如筷子、手套、袜子等,要两个在一起才能使用,这叫成双成对。

  二、寻找单、双数物体。

  请小朋友找一找,在你们身体上有那些是单数的好朋友,那些是双数的好朋友。

  三、巩固区分单、双数。

  游戏:寻找单单和双双给我们寄来了邀请卡,请我们到森林里玩。(出示图形)可是邀请卡上必须请小朋友填上正确的密码才能进入森林,小朋友看三角形图是单单的邀请卡,你要填上10以内的单数,而在双双的圆形图邀请卡上要填上10以内的双数。

  四、练习:

  请小朋友在已画有1——10圆点的纸上用笔圈一圈,然后把单数和双数按要求填写好。

  教学反思

  单数、双数在生活中随处可见,只要告诉幼儿单、双数的条件,幼儿能容易找到,但是这种方法回到了原来的“灌输、传授”式,幼儿在活动中永远是处于被动者。所以如何让幼儿主动学,乐意去寻找发现,这是活动设计的关键。活动的目标实而在,不空不广也不难,并已在过程中很好的体现,特别是“寻找身体上的单双数”我觉得非常好,都是幼儿通过自己的观察而得到的正确答案。是一种主动学习的反映。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及反思8

  活动目标:

  1、尝试运用3-4种物体进行间隔排序。

  2、探索间隔排序的规律。

  3、注意倾听、接纳同伴间多种排序的方法和策略。

  4、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判断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5、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重点难点:

  1、重点:运用3-4种物体进行间隔排序。

  2、难点:能掌握间隔排序的规律。

  活动准备:

  1、教具:有间隔图案排列的图片或实物,3种果叶交替排列穿成的门帘,梧桐树叶、银杏树叶、枫树叶、柳树叶3种图案人手若干,透明胶、粘好双面胶的底板。

  2、幼儿用书第7页《动物图卡》中“穿项链底板”、第13页《实物卡、数卡、符号卡》、第15页《实物卡》、第27页《分马夹》、第28页《分分合合(一)》。

  活动过程:

  (一)观察欣赏日常生活中有规律的图案纹样。

  1、引导幼儿观察欣赏有间隔图案的图片及实物。

  教师:这些物品上都有什么?(两个图案的有规律的排序)这些图案是怎样排列的?他们有什么规律?帮助幼儿总结出相应规律1212、122、112、121等 。

  2、引导幼儿迁移生活中的经验。

  教师:你还在哪些地方见过有间隔排列规律的物品?请幼儿自由讨论并说说,老师和小朋友共同记录怎么拍的规律。

  (二)观察实物门帘,发现物体排列的规律。

  1、教师出示用3种物体有规律的交替排列穿成门帘。

  教师:门帘是由哪些物品穿成的?

  2、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物体排列的规律(ABC、ABC)

  教师:这3种物体是如何排列的?

  (三)尝试运用3种树叶图案进行间隔排序。

  1、教师:这里有3种图案,看看都是些什么图案?

  2、同伴之间相互交流各自的排列方法。

  3、师幼讨论:你能用这3种图案设计出一条漂亮的项链吗?你想怎么有序地排列3种树叶呢?

  4、请个别幼儿尝试将3种物体进行间隔排序。

  5、引导幼儿发现间隔排序的规律。

  教师:这3种物体是怎样间隔排序的?

  讨论:是否还有其他不同的间隔排序的方法?可以怎样排列?

  (四)幼儿分组操作活动。

  1、完成树叶项链。

  教师:请用3种树叶有序的排列成一条漂亮的树叶项链。

  2、完成水果项链。

  教师:请用3-4种水果有序地排列成一条漂亮的水果项链。

  3、完成给苹果连线。

  教师:用线条将左右两边的苹果相连,使每排的苹果数目都为5。

  (五)活动评价:

  展示幼儿的.活动结果,引导幼儿相互学习同伴的不同策略。

  活动延伸:

  在数学区提供各种图案,让幼儿运用3~4种图案进行间隔排序。

  活动反思:

  《漂亮的果叶项链》是大班的一节学习规律排序的数学活动。执教老师在这一简单、乏味的数学规律排序活动中插入了情景元素,利用小熊去小猫家做客这一情境贯穿活动来吸引幼儿的注意力。

  活动从PPT课件出发,边放PPT边讲故事,提问“小熊去小猫家的路上看到了什么?”(两种花的简单规律排序,三种花的简单规律排序)然后,出示一段未完成的规律排序小路,让幼儿找出规律并将路补充完整,如此一来让幼儿体验了成功帮助小熊的快乐,使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然后是让幼儿猜测小猫裙子上的花边规律。操作一是让幼儿们一组合作制作一条有规律排序的项链,如此一来,小朋友们体验了和同伴一起合作的快乐,一起成功的喜悦。最后一个操作是为自己制作一条果叶项链。

  本次活动执教老师从规律的简单排列慢慢过渡到复杂排列,完成了从易到难的教学过度,有利于幼儿对该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在教学过程中对于数学提问的有效性把握到位,以及操作过程中要求的交代都简单清楚明了。但是对于创设故事情境没有做到首尾呼应,如果最后结尾可以和前面的故事相呼应就更好了。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及反思9

  活动目标:

  1、复习球体、圆柱体、长方形、正方体,能正确说出名称和基本特征,发展空间知觉能力。

  2、能从周围环境中找出与立方体相似的物体。

  3、提高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体验与活动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图片一幅、纸制小路、(上面镂不刻不同形状、不同大小的图形)。

  2、小兔头饰一个、内装有形状不同的几何图形多个“魔术箱”一个。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常规组织教学。

  2、复习圆柱体、长方体、正方体

  二、基本部分:

  1、出示各种生活的物体引起幼儿兴趣,让幼儿复习已经学过的知识。

  师:“小朋友,昨天小白兔大电话给老师说:“昨天,它很想吃一根胡萝卜?”于是今天老师就给小白兔带来了一根胡萝卜,小朋友你们看看老师手上是什么?”(出示胡萝卜图片),

  师:“你们看,胡萝卜是什么形状的?”

  幼:“圆柱体。”

  师:“小朋友你们看,老师手里拿的`是什么?”

  幼:“牙膏盒。”

  师:“对,你们看,牙膏盒是什么形状的?”

  幼:“长方体。”

  师:“小朋友你们在看,老师手里拿的什么是什么?”

  幼:“魔方。”

  师:“是什么形状?”

  幼:“是正方体。”

  2、游戏:“魔术箱”

  师:小朋友真聪明,全都答对了,今天老师跟小朋友复习这些图形。 妈.咪.爱.婴.网.幼儿园教案频道

  ⑴、游戏:“魔术箱”。

  师:“小朋友,你们看老师从魔术师那里借来了魔术箱,小朋友们想不想看变魔术?(想)今天老师要为小朋友表演魔术你们可要仔细地看呦!”

  ⑵、教师变魔术

  师:“妈哩妈哩轰,变!你们看老师变出的是什么图形呀?”

  幼:“圆柱体。”

  师:“它是什么样呢?”

  幼:“没有角的。”

  ⑶、依次出正方体、长方体进行提问。

  ⑷、请小朋友上来摸一摸,通过触觉让幼儿说一说摸到的是什么图形。

  三、结束部分:

  1、教师出示各种图片,让幼儿说一说,他们各是什么图形。

  2、教师拿出多种图形,让幼儿分组游戏分别找出(圆柱体、长方体、正方体)。

  教学反思:

  通过复习,再次加深了幼儿对这几种图形认识和了解,幼儿对游戏这一环节特别的感兴趣,但让幼儿通过触觉去感受正方体和长方体还有一定的难度。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及反思10

  设计意图:

  《图形的分割与组合》是山大版第六主题的一节活动。幼儿对一些基本图形巳有了初步认识。如三角形、正方形等图形,本节活动结合幼儿对基本图形的了解基础上,将所学知识进行综合,并且将一种图形正方形进行分割,然后再将分割后的多块图形进行组合,萌发幼儿对图形的分割与组合的好奇心,并培养了幼儿的科学探究精神。

  活动内容突出了两方面内容,一是能将一种图形通过不同方式分割并组合成其他图形,发展幼儿思维的灵活性。二是了解图形变化前后之间的关系,初步感知面积守恒。

  活动目标:

  1、萌发对图形分割与组合的好奇心及科学探究精神。

  2、能将一种图形通过不同方式分割并拼成其它图形,发展幼儿思维的灵活性。

  3、了解图形变化前后之间的关系,初步感知面积守恒。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活动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将一种图形通过不同方式分割,并组合成图案。

  活动难点:不受外部因素变化的影响认识面积守恒。

  活动准备:

  1、四幅用图形拼成的图例:牛、金鱼、兔子、狐狸。

  2、不同颜色的正方形纸每人数张。

  活动过程:

  (一)出示四种动物图片,引起幼儿对图形的兴趣。

  教师提问:今天老师带来了四只小动物,你们看是什么小动物?小动物里面藏着哪些图形呀?

  1、引导幼儿观察,并讲出有哪些图形?

  2、教师小结:是的,这些动物里面有许多三角形和正方形。

  (二)让幼儿初次操作将这些图案中分开的图形进行组合。

  1、教师拿出四张大的正方形纸,让幼儿逐个与这四只小动物比较谁大谁小?幼儿做出猜想。

  2、让幼儿将图案中的图形进行组合。教师引导四组幼儿说出:这些小图形和下面的大正方形重叠了,原来它们一样大

  通过操作让幼儿感知分开后的图形合起来和原来的大正方形一样大。

  3、教师小结:一个正方形可以分成多种图形,分开后的图形合起来还是和原来的正方形一样大。

  (三)教师用正方形纸折折叠叠,通过折叠幼儿感知一个正方形分成了许多图形。

  1、教师出示正方形的纸,以游戏“变魔术”感知图形的变化。

  2、教师将同样大小、不同顔色的正方形纸自由折叠,然后看看正方形纸折叠后取开,分成了哪些图形?折了多少个?老师是怎么折的?

  幼儿回答是用了对边折、对角折、向中心线折。

  (四)幼儿剪剪,拼拼,感知图形分后前后一样大。

  引导幼儿将正方形沿折痕剪开,再组合成正方形。然后再说出分开后的`图形合起来还是原来的图形。

  (五)幼儿将剪下的多个图形再变成各种喜欢的图案。

  1、幼儿自由拼搭,自我创造。

  2、教师用相机拍下幼儿的作品,投放在电视中,让幼儿欣赏,教师进行讲评。)

  3、幼儿用语言描述:我把一个大正方形分成四个小正方形,四个小正方形组合成了什么?(教师拍成照片投放在电视中供幼儿欣赏。

  延伸活动:

  教师出示长方形、圆形、梯形等图形,提示幼儿它们是否可以分割与组合?引导幼儿在活动区再进行操作。

  活动反思:

  1、思路清晰,节奏紧凑,环环相扣。

  2、幼儿学习积极性高,有探索的精神,师幼互动好。

  3、围绕目标,采取有效的教学方式学习,活动中运用了操作法、比较法、讲解示范法、发现法。

  最大的亮点:

  体现在教师多次运用了操作法让幼儿进行学习,让幼儿在动手摆弄操作材料的活动中获得最直接的数学经验,这是本次活动成功的关键。

  活动中的不足:

  让幼儿在尝试正方形分割时,方法还不够多样性,,重新组合新图案时,引导幼儿图案内容可再丰富些。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及反思11

  活动目标

  1、能在连接的小于号、大于号之间,对10以内任意四数进行大小排序。

  2、初步理解10以内四数之间大小关系的传递性。

  3、能保管好材料,操作完后能够还原。

  4、发展幼儿的观察力、空间想象能力。

  5、让幼儿懂得简单的数学道理。

  活动准备

  1、《数的顺序》,皮球物群卡、数字卡磁铁各1-10。

  2、磁贴:皮球物群卡1-10两套,数字卡1-10两套。

  活动过程

  一、引导幼儿观察、理解连续大于号、小于号表示的大小顺序,按序排皮球物群卡,并填放数学卡表示大小顺序关系。

  1、情境导入

  教师出示底纸5《数的顺序》、皮球物群卡1-10:麦麦想挑出几张数量不一样的皮球卡片,按顺序填空。(指一下底纸上面的4个方框),你愿意帮她的忙吗?

  2、引出问题教师指着底纸上连续的'三个大于号:

  (1)看,麦麦画出了三个'大嘴鱼'的符号,每个'大嘴鱼'的大嘴都对着前面,

  (用双手模仿大于号的样子,帮助幼儿理解)

  (2)你们猜,麦麦想按什么顺序来做皮球卡片的填空呢?是要从多排到少,还是要从少排到多?(从多排到少)为什么?

  3、演示规则

  (1)师:现在我们要根据'大嘴鱼'的提示来学习放皮球了。谁愿意来试试?

  (2)请一幼儿任意挑出4张皮球物群卡。

  (3)师:他挑出来的卡片上各有几个皮球?

  (4)师:看看三个'大嘴鱼'要求怎么排?(从大数排到小数)那皮球卡片就要怎么排呢?(从多排到少)请幼儿排出皮球物群卡。

  (5)教师出示数字卡1-10:谁会选四个数字来表示这些皮球的数量呀?请一幼儿选数字卡,贴在下方的方框里。

  (6)师:他选的数字对吗?

  (7)师:我们一起来读给麦麦听一听。

  (8)引导幼儿用"……大于……,……大于……,……大于……"的句式表述。

  4、梳理规则

  (1)师:再来看下面的三个'大嘴鱼'的方向和上面三个一样吗?(不一样)

  (2)那你知道要怎么来拍皮球卡片吗?(要从少排到多)

  (3)你会在下面的方框里填放皮球卡片和数字卡吗?先做什么?(任选4张皮球卡片)然后干什么?(按'大嘴鱼'的要求排一排)最后要怎么样?(填上数字,读一读)

  5、介绍巩固活动

  (1)依次出示"数的邻居——画圈"和"烧烤一串串"的活动材料。

  (2)今天老师还准备了'数的邻居'和'烧烤一串串',看看你们桌上的材料。老师放在了哪些组的桌子上呀?

  6、提出操作要求

  师:请小朋友先完成自己小组的活动以后,再换组操作。

  二、幼儿自选操作活动,教师帮助幼儿理解规则,并做个别指导。

  1、分组操作

  请幼儿开始操作,并提示:"玩'数的顺序'的小朋友,要注意看'大嘴鱼'的指示方向来排皮球卡片和数字卡。

  2、观察指导

  教师观察幼儿能否按步骤进行操作,看幼儿能否按正确的顺序排雷物群卡并填放数字。提示完成的幼儿读一读,看看填得对不对。

  3、提示常规

  教师提示幼儿:做完要请好朋友检查;换组前好检查操作才来哦是否撒落,及时捡起并还回材料盒中,上述检查完成后再换组。请最后做"数的顺序"的幼儿保留操作结果,以备交流环节用。

  三、集体交流并纠错,引导幼儿思考数量关系的传递性,进行活动小结并点评。

  1、交流

  展示一幼儿的操作结果:我们来看看这个小朋友做的,大嘴鱼要求按什么顺序排呀?

  2、看看他放的数字卡对吗?顺序排对了吗?我们一起读一读。

  如果有出错的情况,教师则组织幼儿纠错。

  教学反思

  整个活动以孩子们的操作为主,让每个孩子都有自己动手操作的机会,活动的目的基本达到,大部分孩子都能掌握小于号、大于号排序。活动的过程能兼顾全体幼儿的需要,注意幼儿的个体差异,让每个幼儿都有成功和进步的体验。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及反思12

  活动目标:

  1. 能仔细观察课件图片,根据数字的形状、表格的颜色、数字排列规律进行判断推理,尝试解决问题。

  2. 活动时能愉快地和同伴合作,遇到困难一起克服。

  3. 感受到数字游戏带来的乐趣,体验到游戏成功的快乐。

  4. 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发展幼儿思维的敏捷性、逻辑性。

  5. 让幼儿懂得简单的数学道理。

  活动准备:

  1.《数字捉迷藏》 PPT课件。

  2. 笔记本电脑8台。

  3.数字卡片。

  活动过程:

  一、 游戏导入

  师:今天我们来玩一个有关数字的游戏-----听数字,找朋友。老师说数字几,你们就几个好朋友抱在一起。

  二、 找数字的游戏

  1.出示数字组成的图片(兔子、公鸡、帽子)

  师:你们看这是什么?这些图片都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呢?(这些图片都是由数字组成的)

  师:请小朋友两人一组合作到电脑上操作,把藏在这些图片中的数字一一找出来。

  2.幼儿两人一组自由操作PPT,完成找数字游戏。

  3.集中讨论,享受完成数字游戏后的喜悦。

  三、按游戏规则填写数字表格的游戏

  1.出示PPT中的数字表格。

  师:在这张表格里也藏着许多数字宝宝,仔细观察你能发现什么呢?(有些数字只露出了一半,有些格子里没有数字只有颜色。)

  师:这次呢,我们还是两人一组,每个人都要仔细观察表格,按照数字的形状逐一猜出格子里的数字是几,然后在电脑上尝试操作。

  2.幼儿两人一组自主操作,找出相应格子中的数字,教师进行简单小结。

  3.继续播放课件,请幼儿观察表格:表格中还有哪些不一样的地方?哪些相同的地方?

  请小朋友按照格子颜色的相同逐步推断出格子里的数字,然后运用数字排列的规律大胆推测出剩下的数字。

  幼儿两两合作共同寻找出格子中的数字。

  4.集中讨论,体验在游戏过程中与同伴共同探索问题的乐趣。

  四、进行猜数字的游戏

  1.出示填写好的数字表格,交代游戏规则。

  老师把这张表格中的.数字都做成了数字卡片,我请一个小朋友从这些卡片中随意抽出一张,记住一定不能给我看,也不能大声地说出来,然后我来问几个简单的问题,你们看表格做出回答,我就能准确的找出你们抽的卡片上是数字几了。

  2.示范游戏、幼儿玩游戏、师生互换游戏角色,让幼儿充分感受到参与数学智力游戏的快乐。

  五、活动结束

  师:今天我们玩了好几个有关数字方面的游戏,你们玩得开心吗?觉得有趣吗?生活中关于数字的游戏还有很多,我们可以和小伙伴、爸爸妈妈一起去探寻数字的奥秘,玩更多有趣的数字游戏哦!

  教学反思

  大班数学活动《数字捉迷藏》是我第二次开展了,这一次活动,我汲取了第一次活动中的不足进行了改进。

  我将整节活动更为细化了一些,让活动更加的游戏化,将“捉迷藏”贯穿到底,数字不停的藏,孩子们不停的找,过程更完整。既然是捉迷藏,那一开始的就得要“藏起来”,这是我上次活动所欠缺的,这一次,我将数字放在气球上,用白板的淡出及声音音效技术,让一个个的数字气球爆炸,然后消失,以达到数字藏起来的效果,更加具有神秘感,孩子的参与性就更强了。数字们共计隐藏了三次~

  第一次数字藏在了兔子的身上,由数字构成的兔子,孩子们在找的过程,让孩子们在找的过程中学会讲述以自我为中心的上下左右,抑或是兔子身体部分,了解简单的方位。

  第二次数字藏在了表格中,我用遮挡技术,我出示隐藏一半数字的数字格,让幼儿从中找出数字,孩子们根据没有隐藏的数字的一部分,分析猜测是哪个数字,活动气氛一下子被提升起来,孩子们争先举手想要表达自己的想法,很快就将10个数字全部召找出,并且幼儿同时学会了方位词“行”“列”,通过说“行”“列”就能马上找到数字。

  第三次我们利用孩子们猜出的数字表格,进行猜数字游戏,这个游戏充分调动了孩子的积极性,也巩固了新的知识。

  在最后的环节我给孩子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激发幼儿探索欲望,孩子们也表示勇于接受挑战,整节课幼儿都能积极的参与活动。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及反思13

  设计意图:

  近期班级增加了自然测量的区角,孩子们利用树枝、树叶、石头等自然物对身边的事物进行了测量的活动,孩子们的测量兴趣十分的高。但是在孩子们测量探索的过程中发现多数孩子并没有掌握正确的测量方式,大多数孩子们在测量时均出现重叠、间断的现象。《数学核心概念》中提出,测量的核心经验之一是:比较必须是“均等的”,即计量单位的大小必须相等,且必须是不间断或没有重叠的。还有就是:计量单位的大小与测量出的单位数量之间是一种反比关系,也就是说,当计量单位越小时,测量的物体包含的单位数量就越多。这样一个复杂的数学概念,如何能让幼儿理解呢?因此在查找资料的过程中发现数学绘本《我家漂亮的尺子》就可以帮助孩子轻松理解这个难题。

  活动目标:

  1.学会用收尾相连的方法测量物体的长度,初步了解测量工具和计量单位要有统一的标准。

  2.大胆尝试,体验用身体测量的乐趣。

  3.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发展幼儿思维的敏捷性、逻辑性。

  4.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判断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ppt、跳绳(若干)、桌子、椅子等物品、纸、笔。

  活动过程:

  1.谈话导入,激发幼儿兴趣。

  引导语:最近我们增加了一个测量区,小朋友们都利用了哪些材料进行测量呢?除了可以用这些材料进行测量,还可以怎么来测量呢?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位新朋友--乐乐,她的妈妈有一种很特别的“尺子”,这把尺子可以测量很多东西,你们想不想知道?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2.初步理解故事内容,知道身体也可以作为测量的工具及方法。

  引导语:乐乐长高了,衣服、裤子都短了,妈妈想要为乐乐做一件连衣裙,织一件合身的毛衣,除了毛线和织针,还需要什么?可是怎么也找不到尺子,妈妈是用什么来当的尺子?妈妈是怎么用手来测量的?请小朋友们也来试试看吧!

  重点提升:(1)只手这么量:手伸直一柞,小指按住、大拇指接住它,小指按住不动哦。再来,小指按住、大拇指接住它又一柞。

  引导语:除了小手可以当尺子,我们的身体还有哪些地方可以当尺子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乐乐还用了什么来当尺子?用脚印来量到底是怎么个量法呢?谁能来试试?

  重点提升:人有两只脚,一个脚印量完了,后面一个脚印可以接过来,脚跟去靠脚尖。

  小结:原来我们的脚也这么管用,不但可以走路做运动,还可以做一把漂亮的尺子。

  3.初步使用首尾相连的方法进行测量。

  (1)幼儿探索测量,教师巡回观察。

  引导语:今天教室里有桌子、椅子、跳绳等物品,一会儿请小朋友们4人一组用刚刚我们学会用身体测量的方法去量一量这些物品的长度。

  幼儿进行测量,教师巡回观察,重点观察了解幼儿用手或脚测量时出现的问题,如:重叠、起点终点没有对齐、测量时测量物之间存在空隙等。

  (2)分享交流,梳理测量经验。

  引导语:刚刚小朋友们都尝试用自己的手或脚对绳子进行了测量,接下来我们请小朋友上来说说看你是用什么方法测量的?怎么测量的?谁来说说看?

  小结:在测量时,要从起点开始,一只手(或脚)接着另一只手(或脚)进行测量,测量时不能有空隙,也不能重叠,最后数一数一共量了几次就能知道绳子的长度了!

  4.掌握测量的正确方式方法。

  (1)幼儿再次探索测量,教师巡回观察。

  幼儿再次探索测量,教师巡回观察,重点观察幼儿是否正确掌握测量的方法。

  引导语:现在请小朋友们再次用用身体测量的方法去量一量绳子的长度,并将你测量的方法和结果记录在纸上。

  (2)交流巩固,巩固测量经验。

  小结:在日常生活中,除了可以用尺子、自然物测量,今天我们发现原来我们的手和脚也一样可以测量,小朋友们回家后也可以请爸爸妈妈想一想我们的身体还有哪些地方可以像尺子一样,去试一试,并把结果记录在纸上带回班级分享!

  活动延伸:

  1.家园共育:请家长在家与幼儿一起继续探索寻找我们的身体还有哪些地方可以像尺子一样进行测量及测量的方法。

  活动反思:

  故事选自数学绘本《我家漂亮的尺子》,绘本中融入的数学元素主要是自然测量,这个故事告诉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即使不使用标准化的测量工具,我们的'身体也可以进行测量;许多标准化单位都源于人体,我们的身体具有数学价值,数学其实离我们很近。本次活动,我们预期幼儿能够获得的经验是“有学习用手及脚作为自然测量的工具参与测量活动的兴趣,体验身体真有用”。

  《我家漂亮的尺子》这个绘本很长,内容涉及比较多,在自然测量工具上,涉及了手柞量、脚印测量、步子测量、胳膊“庹”量、胳膊“抱”量等,下子将内容拓展给大班上学期的孩子,对孩子来说,要完全理解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我将绘本的内容进行节选,通过引导幼儿知道原来我们身体的手和脚可以当做尺子一样测量物品,在绘本的后半部分我将以活动延伸的部分进行拓展延伸。

  在活动开展的过程中孩子们通过绘本学习了如何正确的用自己的身体进行测量后,大多数孩子们都学会了如何正确的用身体进行测量的方法。通过此活动发现孩子们对测量区产生了很大的兴趣,孩子们不仅用自己的身体进行测量,同时还寻找了很多生活中的自然物对自己的影子进行了测量,因此这个点上教师又将有了一个新的突破点,如何测量自己的影子?用哪些材料测量?等问题与幼儿一起探究。

  39、大班数学教案《4的分解》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愿意参与操作活动,能大胆表述自己的操作结果。

  2、初步感知4的分解规律,认识分合号。

  3、通过游戏、操作,学习4的分解。

  4、发展观察、辨别、归案的能力。

  5、激发幼儿学习兴趣,体验数学活动的快乐,并感受集体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教学图片--帽子、分合号、1-4数字。

  2、纽扣、纸盘、PPT。

  活动过程:

  一、集体游戏:撒纽扣,学习4的分合。

  1、教师:请每位小朋友数出4颗纽扣,小手放在盘子的上方。松开手后把钮扣撒下去,仔细看看盘子里有几颗纽扣,盘子外有几颗纽扣。

  2、幼儿进行游戏,大胆的讲出自己的操作结果。请老师帮助记录数字。(结果相同不重复记录)

  3、学习记录4的分解,认识分合号。

  记录444

  221331

  4、教师出示分合号,幼儿观察。

  二、出示教学图片—帽子,学习分类,进一步学习4的分解。

  教师:羊妈妈给羊宝宝们织了好多顶漂亮的帽子,请你帮助羊宝宝把相同颜色的帽子整理在一起吧。

  整理4

  13

  22

  31

  三、引导幼儿观察4的分解规律。

  教师总结:左边的数字从小到大,右边的数字从大到小。

  四、游戏---拍手打节奏。

  4可以分成几和几

  4可以分成1和3

  4可以分成几和几

  4可以分成2和2

  4可以分成几和几

  4可以分成3和1

  活动延伸

  在区域提供相应材料,供幼儿操作。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及反思14

  【活动目标】

  1、通过摸、量、滚、比等活动,认识球体、圆柱体,辨别两者异同。

  2、提高观察、比较、想象、分析、综合等能力和动手操作的技能。

  3、产生探索的兴趣,发展创造能力和思维能力。

  4、积极参与数学活动,体验数学活动中的乐趣。

  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活动准备】

  1、准备各种圆球。如小皮球、篮球、足球、乒乓球、玻璃球、铅球、塑料球等。

  2、准备圆柱体玩具若干。如积木、积塑、小棍棒、未用过的铅笔、万花筒等。

  3、关于球体与圆柱体的录像。

  【活动过程】

  一、出谜语,请幼儿猜。

  胖墩墩,圆溜溜,立不住,站不稳,哪边挨地都会滚。(圆球)

  教师小结:许许多多的圆球,虽然它们的颜色不同,大小不等,玩法也不一样,但是它们的形状相同,不管从哪个方向看都是圆的,放在地上总是站不稳,并向周围滚动的,这就是球体。

  二、请幼儿用线、尺、小手分别量一量未用过的铅笔、小棍棒、万花筒等,看看两头的圆的大小、两圆之间的距离,并说说发现了什么。

  三、教师小结:测量时,两头有两个一样大的圆,两圆间的垂直距离一样长;滚动时,只能向两个相反的方向滚动;竖着排列,看起来像柱子,这就是圆柱体。

  四、请幼儿每人拿两个玩具(球体、圆柱体玩具各一个),用同样的方法在地上滚动,看看它们有什么不同,能否停下来站稳。

  五、引导幼儿试将两个球体、两个圆柱体分别重叠,观察发生的现象。

  六、教师小结:球体能向各个方向滚动,圆柱体只能向两个相反的方向滚动;球体表面没有平面,不能重叠,圆柱体两头有两个相等的平面,可以重叠。

  七、请幼儿想一想,在幼儿园、家里或其他公共场所,有哪些东西是球体?有哪些东西是圆柱体?分别说一说它们的.名称和作用。

  【活动结束】

  观看球体与圆柱体的录像。

  教学反思

  幼儿天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对周围事物的探索和求知欲望也特别强,新纲要强调:科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进行,利用身边的事物和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日常生活中,幼儿其实已接触很多球体玩具,例如皮球、羊角球、乒乓球等,对它们十分感兴趣,但对幼儿来说,他们很难完全用几何角度来理解立体图形,往往把平面几何图形和立体相混淆,因此,我设计了本次活动,让幼儿通过亲身经历探究,实验和操作感知球体的特征,获取有关球体的科学经验。激发幼儿探索兴趣,培养其关心周围事物的习惯。

  大班幼儿探究欲望强,能较好地运用语言与同伴、成人进行沟通与交流,会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自己的认识和情感。因此,为了满足幼儿认知、能力、情感发展的需要。我确定活动上述目标。

  从设计这次活动,到实践这次活动,让我对教材的设计有了更透彻的了解,在科学领域要学习的东西还有很多,今后我会多去翻翻教材,把教材吃透,多走进优秀教师的课堂,多学习新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在实践中不断反思,在反思中不断改进。

  课后通过反思,我发现有以下几点不足:

  1、在利用准备的材料探索圆与球体的区别时,我的目的是让幼儿能够自己想办法来区别二者,但是,在教学时,我却疏忽了。直接让幼儿用滚、看、摸的办法来区别。因而,对幼儿学习方法的培养造成了空白。如果,在活动中,能放手让幼儿自己想办法,这样既发展了幼儿思维能力又能达到活动目的。

  2、在指名让幼儿说说圆与球体的区别时,我过于急噪,没有给幼儿充分的发言时间,没有顾及到一些孩子的活动感受,给幼儿语言的组织及发展的空间太小。

  3、为给幼儿创设一种轻松的学习环境,我准备了很多的活动材料,但各种材料没有最大可能的发挥出作用来。比如:在让幼儿通过摸、看、滚来区别圆与球体的区别时,有一部分幼儿只是做到了看和滚,摸的很少,尤其是我准备了小的乒乓球,用拳头握以握,很快就能掌握球体的特征,我没能及时的提醒幼儿。

  4、在让幼儿说说生活中有哪些球体物品时,目的是让幼儿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在生活中,调动幼儿的生活经验,同时培养幼儿动脑、动口、观察、比较等能力。这一环节给孩子的时间不够,过于急噪。

  5、我发现部分幼儿参与活动不够积极,只能跟着老师及小朋友完成一些活动,缺乏创造性。另外,还有一些幼儿操作速度过于慢。

  在幼儿经历了探索、发现→感知、体验→发展的全过程中,作为教师我深深感悟到:在幼儿的学习活动中我们的角色定位应是组织者、点拔者,我们更应关注幼儿的学习过程和评价,才能促使幼儿获得一次又一次新的发现,充分地体验成功的快乐。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及反思15

  【设计意图】

  数学是一门抽象性、逻辑性很强的学科。在我选择的"算式宝宝找家"这个数学活动时,我是考虑到,老师们习惯于仅以幼儿认识事物是从具体到抽象这一特点为依据,只强调直观性。在活动我运用教具演示,并以此为基础讲解基本的数学概念,而实际上,幼儿数学概念的形成不是通过听老师讲、看老师演示所能解决得了的,必须通过幼儿自己主动活动的过程。"算式宝宝找家"我希望提供给幼儿充分的操作材料,再加以引导,一步一步深入,使幼儿真正在操作过程中去发现、归纳"算式宝宝找家"的特征。

  大班幼儿的认知、操作、逻辑思维能力在不断提高;同时,他们不仅仅满足于老师所告诉的、所传授的,他们更希望通过自己的能力加以证实。因此,他们对操作比较感兴趣。目前,我班幼儿已经基本能单独进行图形、事物的一级分类,但是不能对事物图形进行二次分类。而且由于幼儿各方面的发展还不成熟,他们的对某一事物也许明白,却无法从具体转化为自己内在抽象的概念,所以通过本次活动能把自己对事物的外部特征的认识转为内在的、有规律的思考。

  【活动目标】

  1.学习按运算方法和得数的数目将算式归类,继续学习二次分类。

  2.复习10以内的加减,能迅速、准确地进行加减运算。

  3.体验帮助别人的快乐。

  4.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活动准备】

  1.图(算式宝宝搬家)。

  2.加减算是若干。

  3.幼儿操作纸每人一张。

  【活动过程】

  一.集体游戏,导入活动

  今天,算式宝宝要坐着火车去旅游了。小朋友,你们愿意来开火车吗?

  1.现在请第一排的小朋友每人拿一张算式,请你算一下你是几号车厢,好吗?

  2.幼儿"报得数"。教师出示算式卡片,粘贴在房子里。

  过渡:火车宝宝排着队出去旅游了一圈,真累呀!来到了家里休息。可是这么多的算式宝宝住在一个大家庭里,太挤了。它们很想分开住,但是可以根据什么来分呢?(加法算式和减法算式)1.下朋友说对了,可以按照加法算式和减法算式来分。于是,算式妈妈又为算式宝宝们找了两座粉红色的房子,看一看,粉红色房子上发现了什么?

  2.有"+""-"号,那说明"+"号的房子里要住谁?"-"号的房子里又要住谁?

  小结:有"+"号的房子里面应该住加法算式。有"-"号的房子里面应该住减法算式。

  过渡:算式宝宝根据"+""-"的符号,分别住进了有"+""-"符号的房子里。可是宝宝们住在平房里面看不见远处的风景,于是,算式妈妈又为宝宝们造了楼房。

  1.小朋友看一下,在楼房上你又发现了什么?

  2.这些数字又表示什么意思呢?(对了,如果算式宝宝的得数是6,那么它就应该住在第6幢房子里,以此类推。)

  教师小结:通过为算式宝宝搬家,让我们知道了,算式宝宝可以根据运算的方法和得数进行了两次分类。小朋友你们学会了吗?老师这儿还有很多的算式宝宝,它们也想分家,小朋友你们想帮助它们吗?

  四.幼儿操作,巩固分类

  1.请小朋友把你面前的作业纸上的算式宝宝根据运算方法和得数将它们进行分类在相应的房子里。

  2.幼儿操作,教室巡回指导。

  五.活动评价

  今天小朋友们完成的都很好,算式宝宝们谢谢小朋友们的帮助。它们希望下次搬家时还要请小朋友们帮忙搬家,小朋友们乐意帮助它们吗?

  【活动反思】

  本次的'教学活动《算式宝宝找家》,让幼儿充满兴趣的完成学习任务。在玩中认真地学,在学中快乐地玩。本次教学,我能把握住孩子的注意力与兴致是我最大的收获。在教学上还有令我深思的地方。目标达成度高的同时,似乎有一条无形的绳索,绳索的一头被老师牵引着,绳索的另一头是孩子正在一步一步完成老师早就设计好的路。在最后的一个操作环节中,老师设计的操作量比较多,这个也是我今后应注意的地方。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及反思】相关文章: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及反思05-25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含反思01-26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及教学反思01-11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逛超市》含反思07-13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及反思实用(15篇)05-25

[集合]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及反思15篇05-26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及反思15篇[优秀]05-26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对称》含反思(精选10篇)08-09

幼儿园大班的数学教案08-24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撒硬币_大班数学教案0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