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统计的教案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幼儿园统计的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幼儿园统计的教案1
活动目标:
1、学会分类记录"9"以内农庄里的农作物和动物数量,认识统计表。
2、尝试用不同的方法统计,体验合作学习的快乐。
3、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4、让幼儿学习简单的数学题目。
活动准备:
1、教具:农庄动物、蔬菜ppt,填有答案的蔬菜统记表ppt。种子统计表1份;
2、学具:每人一份种子、动物记录单,动物统计表每小组一份,农家菜园记录、统计表作业单每人一份;4个篮子里装有白果、花生、蚕豆、黄豆种子(数量在9以内),一次性杯子每人一个、记号笔每人一支,农庄小小统计员奖牌若干。每张桌上贴有水果标志2份。
活动过程:
一、农庄收种子,探索统计的方法
1、设置情景,"农庄里收获了许多种子,王爷爷不小心把种子混在一起了,今天我们学做农庄小统计员帮助王爷爷把种子分一分,记一记。"
2、初步了解统计的方法。
出示种子统计表,引导幼儿观察、认识统计表。明确统计时要找到相应的标志,在它对应的格子里记录数字。
3、师幼共同完成种子统计表。
二、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记录,小组合作完成统计表
1、幼儿观看农庄小动物ppt,初次尝试记录小动物数量
2、小组分工合作记录动物数量。
讨论:有什么方法把这么多动物又快又对的记录下来?教师引导幼儿小组合作记录小动物。
小组商量,幼儿自主选择统计的小动物。
观看ppt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记录,交流分享记录的方法
3、小组合作统计农庄里的小动物。
4、师幼共同检查每组统计情况。
三、独立完成蔬菜统计小统计员们,你能一个人独立的统计农庄里其它物品吗?那我们挑战一下吧!统计的又对又快、细心认真的小朋友活动后将颁发"农庄小统计员"奖牌。
1、幼儿观看农家菜园ppt。
2、教师提出比赛的要求。
3、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4、自主评价统计表四、颁发奖牌,结束
幼儿园统计的教案2
活动目标:
1、对统计活动感兴趣,并尝试用统计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2、知道多走路、多骑车,少开车,提倡低碳生活保护环境。
活动准备:
1、具备一定的点数能力,已有初步的统计经验。
2、每人一张统计纸、铅笔、老师统计的大纸、记号笔等。
活动过程
一、直接导入话题。
1、今天你是怎么上幼儿园的?
2、教师出示统计表,根据找朋友的'回答分别记录在纸上。
二、数一数
1、小朋友上幼儿园有几种方式?(走路、电瓶车、汽车、三轮车四种)
2、每一种方式有几个人?(幼儿手指点数)
三、学习统计的方法
1、讨论:有什么更简便的方法可以知道有多少人是走路上幼儿园的?有多少坐车来幼儿园的?
2、教师出示记录表,介绍记录的方法。
四、幼儿学习用统计的方法记录
1、幼儿边看着教师的记录纸,边数边用统计的方法记录。
2、教师巡回指导幼儿的操作。
五、讨论
师:哪几种上幼儿园的方法最环保、最低碳?
教师小结:
我们以后要多走路多骑车,少开车,减少环境污染。
幼儿园统计的教案3
活动目标:
1.乐意与同伴交流学习过程,体验同伴互助的快乐。
2.初步认识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3.学会用统计的方法认识事物(事件)。
4.进一步提高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及动手操作能力.
5.激发了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活动重点:
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数据。
活动难点:
在实际操作中体会和感受统计的过程,体验从实物分类整理到表格统计的过程。
活动准备:
动物面具四个、水果图片四个、统计表、方片若干
活动过程:
一、初步感知,了解统计
1.教师:昨天,老师收到了森林国王的`一封信,邀请我们班的小朋友参加他们的化妆舞会,你们想不想去呀?不过我想看看男孩子多还是女孩子多。你们有什么办法能一眼就看出来吗?请幼儿思考用什么办法解决这个问题。
2.幼儿自由讨论,交流方法,推出一种方便又快捷的方法。(引出统计图,初步了解统计图)
3.小结:原来这个统计图可以又快有准确的看出男孩多还是女孩多。
二、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1.教师:在舞会上每位小朋友都要戴上面具,老师为你们准备了四种面具(教师出示四种动物面具,分别是:老虎、熊、兔子和青蛙),你们喜欢哪一种?
2.请小朋友们自由选择。
3.小朋友们喜欢的面具都不相同,老师不知道每种面具要做准备多少个,怎么办呀?
4.请幼儿在喜欢的面具下面贴方片,再数一数,就可以知道每种面具各有多少个了。
5.师生共同整理,教师画出统计表。
三、操作练习,巩固游戏
1.教师:舞会上还得准备点水果,那我们带上一些吧!老师准备了四种水果,请小朋友们帮助老师统计需要各种水果的数量(教师出示四种水果:苹果、桔子、梨和西瓜)。
2.请小朋友们自由选择水果,找出小组最喜欢的水果。
3.整理并完成统计表,找出大家最喜欢的水果。
小结:小朋友们,我们在舞会的准备中学习了一个很重要的数学知识——统计(板书课题),填写的表格就叫统计表,我们通过统计知道了小朋友喜欢什么面具,喜欢吃什么水果,统计的用处可真大呀。
小百科:统计是汉语中的“统计”原有合计或汇总计算的意思。英语中的“统计” (statistics)一词来源于拉丁语status,是指各种现象的状态或状况。
幼儿园统计的教案4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条形统计图,了解条形统计图的构图特征。
2、学习通过统计图感知数量的多少。
3、喜欢合作,体验统计活动的乐趣。
4、让孩子们能正确判断数量。
5、了解数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初步理解数字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活动准备】
记录纸、记号笔若干4盒蜡笔水果图片若干小熊仔一对。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师:小朋友们喜欢吃水果吗?喜欢什么水果?
(出示小熊,与幼儿问答互动环节)
你们喜欢的这些水果小熊家都有!小熊家最近开了一家水果店,每次进货的水果都特别新鲜,美味,小动物们可喜欢了。今天勤劳的小熊爸爸又去进货了,好累好辛苦,你们愿意当小小记录员,帮小熊记录一下每种水果的数量吗?
二、幼儿操作。
1、交代任务,幼儿分组统计水果并记录,教师指导。
师:我们可以怎样统计水果的数量呢?
2、教师讲解合作统计要求
老师儿有几张记录表,要小朋友们合作记录。4个小朋友一组,每组1位组长。
(幼儿按照学号顺序分组1—4。5—8 9—12 13—16)
我们4个人做一个记录肯定不容易,大家在统计的时候一定要好好商量,谁来记、谁来数、谁最后来检查核对(2人核对)。
3、交流分享统计结果。
师:小朋友们统计好了吗?每组请一位小朋友来介绍,果篮里有哪些水果,每种水果有多少。你们是用什么办法记下来的?
小结:你们用了数字的办法进行了统计,知道了果篮里有哪些水果,每种水果有多少。请你们再看看哪种水果多?哪种水果少?原来我们不能很快看出哪种水果最多,哪种水果最少。
三、教师出示条形统计图。
师:怎样让别人不用数也能一下就看明白呢?前两天余老师也帮小熊家做了一张记录表,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统计图形式:水果标识在下面,用涂格子的方法,一种水果有几个就涂几个格子,按从下往上的顺序排。
教师提问:
1、这张图上记录了哪些水果?怎么看出来的?(引导水果标识——横坐标)
2、每种水果有几个?你是怎么知道的?(引导左边数据——纵坐标)
3、哪个的数量最多?哪个最少?(引导“计数条”)
6、你们也没数怎么就能知道呢?(介绍计数条最高数量最多,最矮数量最少)
讨论总结:你们的眼睛真亮,像这张记录表上由横坐标、纵坐标、计数条组成的表格,我们叫它条形统计图,它能很快告诉我们统计的信息。用条形统计图来统计能够很快地知道果篮里有几种水果,哪种最多,哪种最少。最高的计数条代表的数量是最多的,最矮的计数条代表的数量是最少的。
四、指导幼儿使用条形统计图再次统计。
1、师:刚才啊小熊妈妈又去进来一批水果,请你们用条形统计图再来帮小熊家做一次统计,看能不能很清楚地看出哪种水果最多?哪种水果最少?”
2、交流分享。
先完成的幼儿可与同伴交流,全部完成后集体展示幼儿的统计图,请个别幼儿(小组负责人)讲述自己的统计。
“果篮里有几种水果?哪种最多?哪种最少?怎么看出来的?”
五、激发兴趣,拓展生活经验。
1、师:“在我们生活中,很多时候还会用到条形统计图,能帮助我们解决很多更复杂的问题。一起来看一看,还有什么时候会用到统计。”
2、分享图片:分别观看幼儿身高、夏季气温、热门动画片、奥运会奖牌榜统计图表,再次感受统计在生活中的作用,激发幼儿对统计的兴趣。
六、结束活动。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用条形统计图来统计物品,小朋友们都很棒!晚上回家我们也用这种方法帮助爸爸妈妈来统计一下他们的物品好吗?
【活动反思】
本课教学是在学生认识了简单的统计表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条形统计图的特征,尤其是条形统计图中横轴、纵轴表达的意义及制作条形统计图时直条对应数据是本节课着重要突破的知识点。本课的教学设计力求体现:突破难点,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以及学生的自主性学习能力和小组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我认为比较成功的有以下几点:
一、 学生是真讨论真探究了
与以前类似教学相比,统计教学往往热闹有余,而思考不足,学生的能力并没有多大提升。我认为这节课学生是有收获的。知识的难点真的是学生自主探究解决的。
二、小组合作,自主探究
紧扣难点,围绕“1、你知道纵轴上的这些数量是怎么设计出来的吗?2、标数据的直条该如何确定高度呢?3、为什么要在直条顶端标出相应的数据?”展开讨论先让学生再小组里说说自己的想法,发散他们的思维,让每个孩子都有说的机会。完成后用展台展示学生作业,请同学互相观察“他画的好看么,符合要求吗,完美吗?”以学生为主体展开教学,让他们指出同伴们的优缺点,我认为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学生之间的合作意识。
三、教师引领学生思考,促使学生展开思维碰撞。 在大组交流中不断围绕这三个问题进行拓展延伸。帮助学生真正理解并掌握纵轴上数量的设计,提供一组数据,请学生来设计纵轴数据,即一格表示多少数量,要参看原始数据,以及根据实际情况来定。准确定位直条的高度。沟通学生知识储备,运用平均分的知识准确把握数据,从而定位直条的高度。
小百科:统计图是根据统计数字,用几何图形、事物形象和地图等绘制的各种图形。
幼儿园统计的教案5
设计意图:
人们与植物相依为命,绿色植物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树木获得大地之肺的美誉。孩子们每天都在大树下玩耍做游戏,大榕树给小朋友荫凉,桂花树香飘满园,荔枝树果实累累。幼儿园的孩子年龄小,统计树木也只是一种意识,数据是否准确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有意识地、潜移默化地培养孩子和树木的感情。
活动名称:
幼儿园树木统计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幼儿知道校园美化绿化好处。
2.尝试在树木、数字和符号之间作记录。
3.逐步培养幼儿对树木的感情。
活动准备:
树木统计表等(附表0)
活动流程:
1.幼儿和老师讨论:幼儿园里有许多树木。大树、小树有多少?开花和结果的树有多少?你最喜欢的树有多少?我们用统计表记录下来。
2.小朋友自由地组合,或单独进行,每人一张树木统计表格,需要时再领。
3.记录方法要求:
先画出这类树的.外型,再进行统计,在下面空格内打√就表示一棵树,例:龙眼树下面有3个√,表示有三棵龙眼树。记录完后用数数方法就知道这类树的数目;
可以用手绘一棵树,代表实物一棵树;
可以用简单的符号来表示 实物一棵树;
可以直接用数字来表示;也提倡小朋友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记录;
4.记录内容
幼儿园花树有多少棵 、幼儿园果树有多少棵、幼儿园榕树有多少棵、你喜欢的树有多少、你要种什么树等。
5.一个统计表统计一种树,几种树用几个表,鼓励小朋友积极主动。
6.老师把小朋友的“树木统计表”收集,进行讲评表扬。
活动延伸
1.老师和小朋友从记录中统计出幼儿园花树 、果树、榕树、小树、你喜欢的树、你要种的树等等公布出来,大家享受树木和数字的劳动成果。
2.请小朋友提建议,幼儿园里还种什么树,你认为种在什么地方。
3.你喜欢哪棵树,你怎样关心爱护它。
幼儿园统计的教案6
设计意图
班级下学期开展“我们来策划”主题,随着“书香童年”活动的临近,孩子们的近期策划任务接近尾声,为了在活动当天向其他班小朋友更加全面的介绍端午节,美工区的小朋友制作了美味粽子在当天展览。为了支持幼儿策划活动的顺利展开,我们以对粽子的多角度分类作为目标,并以小组形式进行统计记录,培养幼儿的类别概念和统计能力。
活动目标
1、能按照物体的不同特征进行多角度分类,并统计数量。
2、与同伴协商共同统计粽子数量并记录,享受合作的快乐。
重点难点
够根据物体的不同特征进行多角度分类,并以小组形式统计结果。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有过用表格记录的`经验。
物质准备:ppt、不同种类粽子每组若干,记录表每组两张,展览架每组一个。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出问题
1、小朋友们都知道我们班最近在策划书香童年的活动,为了向其他班级介绍端午节传统美食,朱老师带来了许多粽子。
二、看图分类并统计
1、将图片上的粽子分为两类
如果让你们把他们按照同一特征分成2类,你可以怎么分呢?
教师小结:原来我们可以按照颜色分,也可以按照形状分。
2、增加一种粽子,观察不同
现在朱老师又拿出了一些粽子,你能发现这些粽子与刚才的粽子有什么不同吗?
教师小结:绳子的颜色不一样。
3、3人一组分类并记录
第一次:三人一组,寻找最多的分类方法。
教师总结方法:我们不光可以按照形状分、按照粽子的颜色分,还可以按照绳子的颜色分。
第二次:每组一个记录表,统计每种粽子到底有几个
三、整理小货架
1、出示理货单,观察货架
出示理货单,按照单子内容将粽子整齐又美观的摆放在货架上,这张理货单你能看懂吗?你们知道吗?货架和盘子上藏着小秘密,这些秘密会帮助你将手中的粽子放到正确的位置,我们一起来挑战一下吧!
2、六人一组按照理货单整理小货架
第一次:每组一张理货单、一框粽子、一个货架,请你们迅速分组到达指定位置按照理货单整理小货架。
教师总结方法:按照理货单和货架上的提示信息将所有粽子分类摆放。
第二次:增加几种粽子,按照理货单和货架提示,排除不属于该类别的“干扰”粽子,整理小货架。
四、延伸活动
1、将小货架摆放在班级门口,作为“书香童年”活动的道具,当天向其他班级介绍。
活动相关图片
理货单:
活动总结
本次教育活动基于主题生成,为了在书香童年活动当天向其他班级介绍端午节,孩子们制作了各种与端午节相关的作品。美工部制作的粽子种类繁多,如何将这些粽子整齐又美观的进行展示呢?于是生成了本次教育活动。通过观察粽子的不同特征,并对粽子进行多角度分类和统计,帮助幼儿建立类别概念,看懂记录表格。在实际操作中有层次的对粽子进行分类摆放,感受分类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在分粽子的活动中培养幼儿升入小学后的自理能力,帮助幼儿建立良好的整理习惯。
幼儿园统计的教案7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和比较,学习基本的统计方法,初步感知条形统计图的优点。
2.乐意与同伴交流探索过程和结果,分工合作,体验成功的乐趣。
3.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4.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发展幼儿思维的敏捷性、逻辑性。
5.激发幼儿学习兴趣,体验数学活动的快乐。
活动准备:
《小朋友的书 数学》、各班男女小朋友人数统计表、统计图各一份;每组一张空白统计图表、笔。
活动过程:
一、了解统计表、条形统计图的意义
1.出示统计表
之前我们去各班统计了男生和女生的人数,曹老师把统计出来的结果做成了一张统计表,请你来看一下。
你在这张表格里看到了什么?你是怎么看出来的?你有什么看不懂的地方
2.出示条形统计图
我把统计表上的数据用画图的形式表示出来了,你在这张表格里看到了什么?你是怎么看出来的?你有什么看不懂的地方?
二、对比两张表格
你更喜欢统计表还是统计图?为什么呢?
教师小结:统计图更方便我们直接看出哪个班级的男生人数最多,哪个班级的女生人数最多。
三、展示空统计图,集体探索如何使用统计图进行统计
1.出示一张空白的统计图,提出要求
曹老师想要统计一下班级里电风扇和电灯的数量,怎么来画统计图?
四、小组操作统计
1.确定统计对象
除了刚才统计过的东西,我们还可以统计什么?
2.分组操作
请每个小组完成一张统计图
3.各组分享、交流各自的统计结果
幼儿园统计的教案8
设计意图:
管理班级物品不丢失是老师的常规工作。到了大班后,随着孩子们能力的增强,我们经常会请他们帮忙来数数量较少的东西。虽然每次都是请一两个孩子,可总会有许多孩子积极地来帮忙。看到孩子们忙得“不亦乐乎”,我便想到通过统计班级物品,让孩子学习简单的统计方法。统计表浅显易懂,可以清楚地看出数量,便于比较多少,还可以帮助幼儿形成较为规范的统计概念及方法,对其终身发展也有一定的'价值。于是,我设计这节活动。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在尝试活动中,初步学会统计的方法并记录统计结果。
2.制作统计表,感受统计表给生活带来的帮助。
3.体验同伴合作完成任务的乐趣。
活动重点:统计物品并记录结果
活动难点:学习制作统计表
活动准备:表演区物品,益智区物品,操作区物品,音乐(小鸡出壳,童心气球)
活动过程:
一、导入课题放音乐小鸡出壳我们一起动起来。
1.分组区角(益智区,表演区,操作区)活动,初步感知统计的概念。
2.小朋友看,我们的区域物品,摆放怎么样?(太乱,不整齐),那我们应该怎么办?(分类整理,相同物品放一起)请一位幼儿整理 。
想知道有几个毛绒玩具吗?(记录在纸上)
小结:我们把物品分类整理,记录在纸上,这种方法叫统计。
二、第一次操作幼儿按老师要求统计并记录。
1、老师提要求:
第一组:按颜色统计卡袋并记录。
第二组:按图形统计卡袋并记录。
第三组:按颜色统计棋子。每组请一位幼儿展示记录结果。
教师总结:
1、把这些记录的结果填在表格里,就更直观,更清楚就是统计表.
①统计表的形状可以是多种多样,苹果形,圆形,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
②最上面是统计表的总名称:图形统计表
③看,一共有几种图形?应该画几列?图形和数量在同一行吗?(不是)我们用线隔开。
图形在第一行,数量在第二行。
2、分组评价并纠错。
3、请4位幼儿填写图形统计表的数量。
教师提问:你从这张图形统计表中知道了什么?还能知道什么?
教师出示第二张棋子统计表:提问:两张统计表有什么不同?(名称,数量,物品不同)
图形统计表有2列,4行:是横式:图形在上,数量在下。
棋子统计表有4列,2行:是竖式,棋子在左,数量在右。
三.幼儿合作制作统计表
1、第一组统计益智区物品,第二组统计表演区物品,第三组统计多功能厅物品.
2、评价纠错:请幼儿讲述各组的统计表,统计表的名称是?有哪些物品?每种物品有多少?
教师提问:统计表对我们生活有什么帮助呢?
它可以帮助我们把生活中复杂的东西简单化使人一目了然。
活动延伸:
今天回家后独立制作一张家里或小区的物品统计表,明天带来。
幼儿园统计的教案9
活动目标:
1、在观察、记录夏天天气调查表的基础上,初步学习分类数数的统计方法进行统计。
2、通过观察气象预报表,了解夏季是一个十分炎热的季节、知道一些避暑的方法。
3、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4、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活动准备:
1、六月份的气象预报表。
2、数字卡、统计表格。
3、气象标志。
4、录象带《夏热的雷阵雨》
活动过程:
一、交流经验:谈谈天气
1、教师:最近几天天气特别的炎热,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季节吗?
2、(播放录象)《夏日的雷阵雨》
二、学习统计天气气温
三、激发进一步探索
【活动反思】
因为夏天的.炎热孩子们在太阳下都能感受到,孩子们边做动作边说非常的感兴趣,通过本次活动使幼儿对怎样进行防晒有了更清楚的认识,对度过夏天有很大的帮助。
幼儿园统计的教案10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做条形统计图的方法,并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2、学习通过图表感知数量的多少。
3、体验积极帮助他人的情感。
4、让幼儿学习简单的数学题目。
5、让孩子们能正确判断数量。
活动重点难点:
1、重点:学习通过图表感知数量的多少
2、难点:做条形统计图的方法,并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活动准备:
水果图片,统计图,展示板,多媒体课件,彩色即时贴。
活动过程:
一、探索新知
1.创设情景。
师:老师今天带来了四种水果,看看是那四种水果?
(视频出示水果图片:草莓、梨、西瓜、菠萝等)师:你能一眼就看出每种水果有几个吗?
师:每组的操作盒里也有这些图片,请给它们排排队,数一数,比一比。
(排队的方法有很多,从左到右,从上到下……)师:今天老师准备了一张表格,从这张表格可以看出来,我们给水果排队应该是从哪边开始?
(从下往上排队,水果标识在下边。)小组合作完成表格。讨论哪种水果最多?哪种水果最少?并把表格贴到黑板上。
师:你是怎样摆的?哪种方法能让人一眼就看出水果的多和少?
幼:一个格子摆一个水果就能帮助我们比出多和少。
师:哪种方法最好?为什么?
幼:按从少到多排或从多到少排的方法比较好,一看就知道什么最多,什么最少。
2.介绍统计图。
师:你们在摆图片时有没有碰到困难?
幼:西瓜图片太大,一个格子放不下。
师:谁有好办法?
幼:也可涂颜色来表示。
出示多媒体课件(教师展示涂颜色的方法。) 一种水果有几个就涂几个格子。
师::涂颜色的看起来非常清楚。这时就会出现四个柱子。我们只要比较柱子的高低就能知道水果的多少。
(出示统计图展示板)想一想,图中的四个柱子、数字、水果标识都告诉我们什么?。
师:如果我们还想知道这种水果有几个,草莓比梨多几个,这图能告诉我们吗?我们该怎么办?
师:现在我们再来看这张图,底下的图片可以告诉我们是什么水果。数字可以告诉我们哪种水果有几个,像这样的图叫统计图。
3.看图提问题。
师:请你说说从统计图中发现了什么秘密。
幼:统计图告诉我西瓜最多,梨最少。
幼:统计图还告诉我苹果有5个,比草莓少1个。
二、应用知识
1.创设情景。
师:六一儿童节就要到了,我们班要开联欢会,可是老师不知道小朋友们都喜欢吃什么水果,所以我们以组为单位,统计一下最爱吃的水果,老师这里有一张表格,请小朋友们把自己的即时贴贴到最喜欢吃的水果那栏里,统计好之后,讨论一下,什么水果是你们组最爱吃的`?
2.小组讨论结果展示。
师:请每组出一名小朋友,拿着统计图说一说。
3.分析应用。
师:根据这些统计图,我们知道了哪些水果该多买一点,哪些水果该少买一点?为什么?
三、巩固练习《数学练习册》统计练习题。
活动反思:
静下心来思考,在整节课中存在许多以上不足之处外,还有一个就是自己本身存在的一些不太注意的细节,如:如果教学中语言更精练,提问更有针对性,让学生自由支配的时间更多一些,大胆让学生根据信息提出数学问题,练习设计更有坡度一些,我想本节课效果会更好。
总之,在以后的教学中教师要用自己的亲和力与学生溶为一体,让学生在宽松愉悦的学习环境中,利用教师提供的丰富的生活事例,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自己的观察、比较、分析,与他人的合作、交流、探索中,发现规律、自主构建、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学会求知、学会共处,并初步感受到数学的魅力,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为自己的终身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幼儿园统计的教案11
活动目标:
学习用统计表按图形的两个特征统计图形数量。
让幼儿学习简单的数学题目。
发展幼儿的观察力、空间想象能力。
活动准备:
1.各种几何图形卡片若干。
2.大象、小鸟、鱼、乌龟、图片。
3.统计表图一、图二、铅笔。
活动过程:
一师:今天有小动物来和我们做游戏了,看看谁来了(鱼、小鸟、小鸡)?这些小动物身上藏着什么秘密呢?(都是用图形拼成的)都用到了哪些图形?分别用了多少呢?
二、学习用统计表统计几何图形数量。
1.出示乌龟图片,幼儿尝试用各种办法按形状记录每一种图形数量。
2.出示统计表(图一),指导幼儿按照从上到下,或从左到右的顺序和方法,学习按形状统计出乌龟图案中每一种图形的数量。
3.幼儿尝试用各种办法按形状、颜色记录乌龟每一种图形数量。
4.出示统计表(图二),学习按形状、颜色统计乌龟图案中的图形数量。
小结:刚才我们学习了用统计表统计乌龟的图形数量,统计时要仔细观察,从上到下,或者从左到右的顺序统计,不容易出错。
三、幼儿操作,能用统计表按图形的形状、颜色统计图形数量。
为每组幼儿提供小动物图片3幅及统计表(图二),幼儿自选图片进行统计。
四、师幼一起对统计结果进行检验。
五、结束。
师:今天小朋友们表现真棒,我们学习了用统计表按形状、颜色对图形进行统计,而且小眼睛观察的仔细认真,学会了有序地观察。老师还有一些图形图片,小朋友可以自己进行拼搭,并用统计表统计。
活动反思:
这是一节大班的数学活动,这节活动有30名幼儿参加,分成三个小组,每组10人。第一个导入图片环节,动物是由不同形状的图形组合而成,每个图形外边框是不同颜色沟边,图形本身是白色,这样从视觉上很清晰的观察到每个图形。活动一开始,幼儿兴趣浓厚,每当提问某种图形有几个的时候,孩子们都争先恐后,有的幼儿伸出手指头,有的`站起来,都抢着争当第一个说出答案的人。到了操作环节,幼儿自选一幅图片进行按两个特征统计。体现了孩子的自主性,满足了孩子的不同需求。在操作中,孩子们很认真的观察统计,因为提供的图片都是孩子们喜欢的图案,如机器人、小公主等等。在最后和幼儿一起检验结果时,有的幼儿还在低头统计着。可见孩子们很喜欢这节活动。大家参与的兴趣很高,到最后都完成了统计,虽然有的幼儿的统计结果不对,当得知漏数时,孩子们脸上认真、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表情,是那么美好。
幼儿园统计的教案12
设计意图
近段时间各种水果陆续成熟,上周我们刚刚带领着小朋友一同收获了幼儿园的琵琶,我们以“琵琶”为主题,组织幼儿通过观察、品尝、制作琵琶膏等一系列的活动,学习关于琵琶的知识。在过程中,小朋友很积极、主动分享着有关各种水果的话题。因此,设计了本次活动,帮助幼儿了解春季到初夏时期的时令水果,提高幼儿与同伴之间的合作能力,感知调查在生活中的重要性,以及每个小朋友对各种水果的喜好。
活动目标
1.能根据主题分组制作调查表,并将其调查结果运用条形统计图进行记录;
2.能协商、分配任务,与同伴合作进行调查统计,体验不同统计记录方式的特点和作用;
3.出现争执时,愿意听取他人的意见。
重点难点
重点:
1.能根据主题分组制作调查表,并将其调查结果运用条形统计图进行记录。
2.出现争执时,愿意听取他人的意见。
难点:
能协商、分配任务,与同伴合作进行调查统计,体验不同统计记录方式的特点和作用。
活动准备条形统计图图例、统计记录纸、任务卡、笔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一)以“近段时间水果”的话题,组织幼儿进行谈话活动。
“小朋友们,昨天我们一起品尝了幼儿园的琵琶,好吃吗?”
“那谁知道还有哪些水果也是这段时间成熟呢?”
小结:随着气温的升高,季节的`变化,我们生活中的一些水果也逐渐成熟。在4月底到5月初的这段时间,除开琵琶成熟了,我们还可以吃到新鲜的草莓、樱桃、番茄、芒果、荔枝、柠檬······
(二)引导幼儿根据近期时令水果的类型,分享自己喜欢的。
“这段时间有这么多的新鲜水果上市,那你们都喜欢吃这里面的哪些水果呢?谁愿意来分享一下!”
(三)提出问题“怎样才能知道每种水果有多少人喜欢吃,最受欢迎的水果”引发幼儿思考、讨论。
“这段时间有这么多好吃的水果,那我们怎样才能知道每个小朋友喜欢吃的水果有哪些,每种水果有多少人喜欢吃呢?最受欢迎的水果是什么呢?”
小结:对,要了解每种水果有多少人吃,哪种水果最受欢迎,不管一组一组地问,还是一个一个地问,都要通过调查才能知道答案。
二、基本部分
(一)引导幼儿讨论怎样调查,记录。
“刚刚我们说的要通过调查才能知道答案,那怎样做调查呢?可以怎样做记录?”
“调查表必须需要些什么?”
小结:可以制作一个关于近段水果的调查表,调查表必须要有调查主题、被调查的人、调查内容、调查人。
(二)引导幼儿共同确定今日的调查主题、被调查的人,以及调查内容、调查人。
(调查近期水果,你喜欢什么?针对小组成员调查,最后标记组名)
(三)出示记录纸、笔,幼儿分组协商、讨论,制作调查表。
“现在老师给小朋友提供了记录纸和笔,一组一套,请小朋友一起商量、合作,制作调查表,调查你们那一组小朋友都喜欢和不喜欢近期的哪3种水果?”
(四)个别小组分享、展示调查结果。
小结:
1.符号不明确,不知道具体谁喜欢,谁不喜欢吃哪种水果。
2.调查过程中,漏掉了个别组员,导致结果不正确。
(五)幼儿第二次调查,并了解调查表的特点。
1.幼儿合作进行第二次调查;。
2.引导幼儿了解调查表的特点。
“这个调查表中,你能看出几个小朋友喜欢吃琵琶?几个小朋友喜欢吃樱桃吗?”
“你怎么看出几个人喜欢吃琵琶吗?”
“怎么知道是3个呢?表上没有数字3呀?哦,要数数。”
小结:如果调查的人数再多一点,你觉得这样的记录方法容易马上看出结果吗?对,不容易。
(六)介绍新的记录方法,尝试用条形统计图记录小组幼儿喜欢的水果信息。
1.阅读条形统计图
还有一种记录方法,也能让我们知道调查结果。
“谁能看出这张表想调查什么?“
“怎样看出来的?你怎么知道的?还可以从哪儿看出来?”
“结果是什么呢?从哪里看出来的?”
“旁边的一列数字是什么意思?”
小结:横线下面记录了要调查的内容,横线上面用格子记录数量,要注意格子和数字对整齐。
2.幼儿用条形统计图来记录喜欢的水果情况。
“你能用这种方法来统计一次你们这组几个人喜欢吃什么水果吗?”
(提醒幼儿对照之前的数据)
3.分享交流。
“这是xx的,能看出结果吗?记录的真清楚。”
“这张能看出结果吗?发现了什么问题?”
小结:记录时符号要分清楚,格子的数量要准确,最好和左边的数字对整齐,从下往上记录,这样就能清楚的看出结果。
4.对比分析幼儿两种记录方式,了解不同的记录方式反映出的信息也不相同。
小结:其实,每种记录方式告诉我们不同的信息:这样的记录表能让我们很快看出几个人,但不知道具体是哪几个人,而这张表就能告诉我们是“xx、xx喜欢琵琶”当我们要知道具体是谁喜欢吃琵琶的时候,这样的记录方法更清楚;当我们想要知道是几个人时,这样更方便。
三、结束部分
引导幼儿回家后完成调查任务。
“你们家人最喜欢的四种水果做一个调查,每一种水果几个人喜欢吃,哪一种最受欢迎?哪一种最不受欢迎?明天带过来给小朋友分享。”
活动总结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科学领域指出:幼儿应从日常生活和游戏中去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体验数学的重要和有趣。从这一目标理念出发,我设计了此活动。
实施过程中,幼儿参与非常积极,能根据自我生活经验大胆分享,与同伴共同思考、讨论、合作、交流。让幼儿在各种综合能力(合作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判断能力、克服与战胜困难的能力、应变能力等)得到了有效发展。
但同时,在活动设计方面,还有实践中还存在一些问题。
一、在谁来画调查表,怎么画的环节中,幼儿存在争吵,幼儿共同商讨、合作意识的意识方面有待提高。
二、活动环节设计紧凑,但在对条形统计图的记录方法上,介绍得不是很清楚,造成幼儿记录结果有误。
幼儿园统计的教案13
活动生成
作为一线教师,管理班级物品不丢失是常规工作。到了大班后,随着孩子们能力的增强,我们经常会请他们帮忙来数数量较少的东西。虽然每次都是请一两个孩子,可总会有许多孩子积极地来帮忙。看到孩子们忙得“不亦乐乎”,我便想到通过统计班级物品,让孩子学习简单的统计方法。条形统计图浅显易懂,可以清楚地看出数量,便于比较多少,还可以帮助幼儿形成较为规范的统计概念及方法,对其终身发展也有一定的价值。
设计意图
每个孩子,从来到这个世界的那一刻起,就开始和物质的、直观的现实世界发生了直接的接触,同时也就意味着开始了与隐藏在直观的现实世界背后的数学世界发生了这样那样的联系,也就意味着他每时每刻都在接触一个由一定的“数”,按一定的“形”和“序”构成的数学的世界,这就为幼儿获取数学体验提供了丰富的资源。新《纲要》要求:“引导幼儿对周围环境中的数、量、形、时间和空间等现象产生兴趣,建构初步的数概念,并学习用简单的数学方法解决生活和游戏中某些简单问题。”“善于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物、游戏和偶发事件中隐含的教育价值,把握时机,积极引导。”这就要求我们的数学教育应着眼于幼儿的生活,选择幼儿熟悉的自然资源和感兴趣的事,让幼儿获得数学经验。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做条形统计图的方法,并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2、学习通过图表感知数量的多少。
3、体验积极帮助他人的情感。
活动准备
1、每组桌面玩具:穿线板12个,小机器人9个,套筒7套;
2、条形统计图范例一幅;
3、小统计图人手一张,水彩笔,白纸。
活动过程
1、创设情境,激发幼儿学习统计的兴趣。
师:好几天没有清点我们最喜欢的玩具了,今天我请全班小朋友都来帮忙数一数,愿意吗?
幼儿:愿意。
(生活是幼儿获取数学知识的源泉,玩具又是孩子们最喜欢的,平时老师请一两个孩子帮忙数玩具就已经让多数孩子羡慕不已了,所以,我的`这个求助马上得到了全班孩子的强烈回应,调动了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2、感知探索,学习简单的统计方法。
(1)鼓励幼儿尝试用自己的方法统计出玩具的数量。
师:不过我今天是有要求的,请小朋友认真听好哦:每组小朋友数一数自己桌上的玩具有几个,然后把你数的结果记录在白纸上。
(2)交流统计结果,学习简单的统计方法。
请小朋友说说你用什么方法记录的。(记录结果:点点、照样子画下来、画对勾等。)
总结统计方法:先画出标记,再记录出数量。
(了解幼儿的前经验及当前的想法,是支持幼儿探究学习的基础。这个环节中让幼儿尝试记录玩具的数量,可以充分了解幼儿的已有经验,正确判断幼儿的水平和需要。而幼儿在原有经验和想法上发展和建构的新经验或概念,往往更具有生命力。这个环节中幼儿的表现就有很大差别,有的幼儿可以较为完整地记录出玩具的数量,如:画出一个套筒,在它的后面点了7个点或7个对勾,这是来自中班时一节统计图形数量的活动的经验。也有的孩子将数学的记录概念表现为对这个词语的理解,如:在一张纸上满满地画了12个穿线板、9个机器人、7个套筒。也有的幼儿没有完成记录任务。陈鹤琴先生的教育观认为:儿童也可成为传授者,即“儿童教儿童”。在接下来的交流环节中,这些孩子从同伴那里获取到了新的经验,为下一个环节打下了基础。)
3、观察认识条形统计图。
(1)出示条形统计图,引导幼儿观察、认识同伴的统计方法。
我们刚刚的记录中哪种玩具最多?哪种最少?怎样让别人不用数数也能一下就看明白呢?今天我也给小朋友带来了一张记录表,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这张图上记录了谁的数量?怎么看出来的?它们各有几个?你怎么知道的?谁的数量最多?谁最少?也没数怎么就能知道呢?穿线板比机器人多几个?谁能不用点数就看出了套筒有几个?
(2)讨论总结:这种记录表和你刚做的记录表有什么不一样吗?你还在什么地方见过这种记录表?这种记录表有个名字叫条形统计图。
(在师幼合作探究的过程中,教师要通过对核心问题的明确和支解,将其放大抛给幼儿,聚拢幼儿的探究视点,把握幼儿活动的方向,引发幼儿进行新的探究。这个环节是本次活动的重点。由于孩子没有书写数字的经验和能力,对记录出的玩具数量还要再通过点数来比较数量,这时我的一个问题“怎样让别人不用数数也能一下就看明白”,让孩子的探究欲望再次燃起,并将孩子的视点引入到条形统计图上。通过问题的步步深入,引导幼儿自己感受到条形统计图的优点。通过讨论两种记录表的不同,自己找出制作条形统计图的方法,并让孩子将学到的知识与原有的生活经验联系起来,说出自己还在什么地方看到过,以促进幼儿养成在生活中注意观察的良好习惯。)
4、操作体验,学习制作条形统计图。
(1)出示空白条形统计图纸,引导幼儿讨论制作方法。
(2)幼儿自由选择任务,动手制作成条形统计图。
为幼儿提供统计的物品有:幼儿的男女人数和客人老师数,教室的桌子、小椅子和玩具框。
(以活动的形式学习数学,非常受幼儿的欢迎。幼儿通过动手操作,主动学习,进一步感知、体验了条形统计,使幼儿在自然的状态下轻松获得简单的数学经验。真正使数学活动生活化、游戏化,孩子们从中体验到数学的有趣和重要。)
(3)交流分享。先做完的幼儿可与同伴交流,全部完成后集体展示幼儿的统计图,请个别幼儿讲述自己的统计。
5.结束活动。
今天我们学习了用条形统计图来统计物品,小朋友们很棒!回到家我们也用这种方法帮助爸爸妈妈来统计一下家里的物品好吗?统计好了明天带过来贴到展示墙上,大家互相看看,讲讲。
(幼儿园的延伸活动作为教育活动的一种延续,为孩子更好地巩固已掌握的知识提供了可持续性发展的契机。数学来源于生活实践,也应用于生活实践,幼儿的思维是感性的、具体的,只有应用于生活的数学教育活动,才能使他们真正体会到数学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
活动反思
生活是幼儿获取数学知识的源泉,在幼儿的一日生活里到处充满数学。我们教师的数学教育目标便是,将幼儿在生活中零散的数学经验组织起来,形成系统的、具有严密逻辑的数学知识,促进幼儿思维的发展。通过本节教育活动的进行,我得到以下反思:
1、选材贴近幼儿生活,并且幼儿有一定的生活经验。所以,在整个活动中,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很高,让枯燥的数学知识变为幼儿生活问题的解决方式,让幼儿在尝试、交流、探索中快乐地学习,并从中体验到数学活动带来的乐趣。
2、在幼儿尝试用自己的方法记录的环节中,充分体现了同伴之间的相互学习。统计方法的获得来自于孩子之间的交流,没有教师生硬的传授。幼儿在同伴的互动中学会了统计、记录的最基本方法。
3、本次活动中最成功的环节是认识、学习条形统计图。我的提问设计环环相扣,步步深入。让幼儿充分感知了条形统计图的特点、优点和制作方法,让幼儿丝毫没有被动学习的感觉,大家争先恐后地回答问题。通过幼儿对一个个问题的思考,使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及制作方法在他们的大脑中建构起来,为下一步动手制作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4、课后的延伸活动再次体现了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孩子们带回的统计表展示在墙上,成为孩子们活动之余的交流焦点。更有孩子提出问题:“我们家里的筷子很多,一张纸上画不下那么长的条条,怎么办?”我把这个问题和小朋友一起来讨论,让幼儿更加深入地学习统计更多物品时条形统计图的运用。
幼儿园统计的教案14
一、活动目标
1、让幼儿在尝试活动中,初步学会统计的方法,以及在统计表中做统计记录。
2、学习使用曲线图来表示事物的变化过程,训练幼儿思维的灵活性和敏捷性。
3、培养幼儿的分析综合能力、以及操作能力和尝试精神。
二、活动准备
1、环境:设置四个入口“玩具关”、“动物关”、“图形关”、“颜色关”。地上画有两个大统计表。
2、统计表若干,铅笔若干。
3、电脑课件,大空白记录表1张,录音机,磁带。
4、骰子、保龄球、套圈、气温记录表、飞标、鲨鱼牙若干。
三、活动过程。
1、谈话引入,引起兴趣。
小朋友,你们想不想到孙悟空的花果山里玩呀?不过进入花果山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现在我们来问问孙悟空,怎样才能进入花果山呢?
2、幼儿第一次尝试操作。
(1)配班教师扮演孙悟空,提出问题。
小朋友,欢迎你们来到花果山做客。不过,想进入花果山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花果山有四个入口,分别是“玩具关”、“图形关”、“动物关”和“颜色关”,而每个关内都设有难题,小朋友把这些难题解决了,就可以进入我的花果山玩了。
(2)教师讲解操作要求。
刚才孙悟空告诉老师,这些难题就是数一数图形关里面的图形、动物关里面的动物、玩具关里面的玩具、颜色关里面的颜色的`数量有多少,然后用数字在表格上记录好。看哪一组小朋友合作得最好,最先攻破难题,进入花果山。
(3)幼儿合作操作。
3、小结:统计的概念
4、学习曲线图的记录方法。
(1)出示课件,引起兴趣。
(2)幼儿第二次尝试操作。
幼儿人手一份操作材料(骰子、记录表),探索掷骰子的记录方法。
(3)教师小结操作情况。
(4)学习曲线图的记录方法。
a、示范记录孙悟空掷骰子的变化过程。
(幼儿看课件,教师在大空白表格上示范记录。)
b、引导幼儿小结记录的步骤。
(5)幼儿第三次尝试操作。
幼儿分组操作:猜拳、掷骰子、打保龄球、记气温、圈套、掷飞标、按鲨鱼牙。
(6)教师小结操作情况。
5、游戏:会跳舞的曲线图。
幼儿戴上头饰扮演音符,在地上的表格上找到相应的位置站好,组成曲线图听音乐跳舞。
6、听音乐出场。
小朋友,天黑了,我们要回家了。
幼儿园统计的教案15
活动目标:
⒈能够用条形统计图来记录自己一周的出席情况。
⒉学会看简单的统计图,分析小组的出勤情况,感知统计在生活中的运用。
活动准备:
教具:白板、大统计条及贴纸
学具:操作材料人手一份(图片、统计条、记号笔、即时贴、大记录单)
活动过程:
一、回顾“我的出勤统计”签到活动,结合实践提出新的问题。
师:师:我们每天都用“造高楼”的方法来进行签到,谁能来介绍一下我们是怎么做的?
小结:房子上的数字代表每个小朋友,我们用我的出勤统计的方式不仅可以知道哪些小朋友来了,哪些小朋友没有来,从楼房的高矮,还可以看出哪一组来的最多,哪一组来的最少。
二、在讨论中学习用条形统计的方式对自己每周的来园情况进行简单统计。
⒈商讨统计条的记录方法。
师:到底上个星期你来了几天?谁来的多,谁来的少呢?接下来老师这里有一张统计条,我们就来用记录统计条的方法,记录自己上星期来了几天。(出示大统计条)你能看懂这张统计条吗?(重点:学号、颜色、格子的记录)
小结:统计条上的学号代表统计的对象是自己,颜色表示组别,格子表示统计的是一个星期5天的出勤情况。
⒉幼儿操作。
⑴提出操作要求:现在桌上有每人一张写有你学号的统计条,看的图片和小贴纸,请拿到统计条后一天一天的仔细找一找,看看你上个星期来了几天。然后把统计条贴到大统计图上,贴的时候最下面的线和线对齐。完成的组,请组长把大统计图拿上来。先完成的小朋友坐到椅子上自己检查一下,或者和你的朋友交换检查一下。
⑵幼儿记录,教师指导。
⑶鼓励幼儿自己检查或者同伴交换检查、纠错,老师根据幼儿操作情况,进行有针对地指导。
⑷交流、总结。
师:谁来介绍一下你的统计,先来告诉大家你上周出席了几天,你是怎么记的?
师:xx上星期来了几天?你是怎么知道的?
小结:通过这样的统计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每位小朋友上周来了几天,非常方便。
⒊了解条形统计图的特点。
师:有什么办法能又快又准确地知道每个小朋友来的天数?(标数字)
小结:现在我们一起再来看这张图,下面的标记可以告诉我们统计的是几号,用贴颜色的方法来记录小朋友一周来园的天数,标的`数字可以帮助我们一眼看出这个小朋友来了多少天。再来帮他加上箭头,像这样的图叫条形统计图。
师:从这张条形统计图上,我们可以知道每个小朋友上周来的天数,还可以知道什么?
小结:条形统计图可以告诉我们很多信息。
三、统计图在生活中的运用
师:想想除了统计天数,生活中我们还可以用统计图统计些什么?我们一起来看看大班哥哥姐姐用统计图统计了什么。(PPT)
图一:大班的哥哥姐姐也用条形统计的方法统计的全班小朋友的出勤情况。
图二:他们还用不一样的统计方法记录的五月份的气温变化。他们用的是什么记录方法?
小结:我们去问问大班的哥哥姐姐他们是怎么记录的好吗?我们的统计图一会带回教室再来检查一下,学习的时候就是要反复检查才能及时发现和纠正错误。
【幼儿园统计的教案】相关文章:
《有用的统计》幼儿园教案03-28
幼儿园大班有趣的统计教案02-19
树木统计幼儿园大班教案04-14
幼儿园数学数量统计教案11-09
幼儿园大班教案《分类统计》06-10
幼儿园统计的教案15篇02-07
幼儿园大班《线的分类、统计》教案03-26
幼儿园中班教案:统计数学08-26
幼儿园大班教案《统计》(精选20篇)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