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草船借箭》优质教学设计(通用5篇)
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五年级下册《草船借箭》优质教学设计

时间:2021-11-25 18:43:35 五年级 我要投稿

五年级下册《草船借箭》优质教学设计(通用5篇)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一般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与时间分配等环节。那么应当如何写教学设计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五年级下册《草船借箭》优质教学设计(通用5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五年级下册《草船借箭》优质教学设计(通用5篇)

  五年级下册《草船借箭》优质教学设计 篇1

  学习目标

  1.通过读文识字,认识10个生字,通过形声字的方法会写“忌,幔,擂”等三个字,通过形近字辨析会写“妒,呐,援”等三个生字。

  2. 通过分角色朗读课文,感受周瑜的嫉贤妒能和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3.通过鲁肃对诸葛亮的采访,感受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4.通过拓展阅读,激发学生阅读《三国演义》的兴趣。

  教学重点

  通过分角色朗读课文,感受周瑜的嫉贤妒能和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教学难点:

  通过鲁肃对诸葛亮的采访,感受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目标分解依据

  基于课程标准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的观点,以及第三学段(5-6年级)“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的要求,在设计本课教学时,我力图使通过分角色朗读课文,来感受人物的性格特点。

  基于教材:

  本节课我的是授课内容是《草船借箭》的第二课时。课文是根据我国著名古典历史小说《三国演义》中有关“草船借箭”的情节改写的。课文结构严谨。故事以“借”为主线,按事情发展顺序进行叙述。开头部分周瑜与诸葛亮军中议事,周瑜步步紧逼,其毒计可谓蓄谋已久,大有天衣无缝、诸葛亮必死无疑之感。诸葛亮沉着应对,还出乎常理地将造箭时间降至三天,使得周瑜都认为在开玩笑。借箭时,曹营万箭齐发,诸葛亮饮酒取乐,完后还大呼谢谢,使故事情节曲折生动。

  基于学情:

  本学期开始,区教研室提出了生本教育的理念,后也有幸聆听了专家的指导 。在此之后,我着力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以及互相交流沟通的能力,毕竟是时间有限,所以,在学习过程中还可能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

  评价活动方案

  针对确定的学习目标,力求评价的可操作性和可检测性。在评价上主要采取课堂观察和课后反馈两种途径,从而检测目标是否切合实际和达成度。

  目标1、关注的是“知识与能力”目标,学生通过自己借助文本注音,运用工具书和已有的识字经验,掌握本课的生字,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目标2,3、关注的是“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通过抓住关键语句有感情的朗读,来表现自己对人物的理解。

  目标4、关注的是“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希望孩子能以本篇文章为契机,开始阅读《三国演义》等名著,从而培养自己的价值观,人生观。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通过读文识字,认识10个生字,通过形声字的方法会写“忌,幔,擂”等三个字,通过形近字辨析会写“妒,呐,援”等三个生字。

  2、小组合作,分段朗读课文,揣摩人物的语言,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

  教师板书:草船借箭

  同学们,对于这篇文章,你有什么了解呢?

  (板书感受)

  师总结:《草船借箭》选自《三国演义》,是一篇有关谋略的故事。

  【设计理念】从学生已知的东西谈起,唤醒了孩子已有的知识储备。从而更好的进入本课的学习。

  初读感知

  1、小组合作学习

  要求:①小组合作分段小声朗读课文,遇到生字,借助拼音互相交流,多读几遍。

  ②运用已有的识字经验交流课后要求会写的字。划出生字在文中的词语,并试着理解词义。

  ③交流课文主要内容。

  2、小组汇报

  【设计理念】学生在解读中的第一感觉很重要。通过小组合作,把大量的时间让学生直面文本,学生在交流朗读中谈自己的感受,表达自己真实的想法。

  二、细读体会

  1、师:你最喜欢哪个人物?为什么?

  (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2、你从哪里能读出诸葛亮的神机妙算呢?画出这样的句子,好好读一读。

  【设计理念】在初读到位的基础上,直接品析故事中人物的性格特点。引导学生步步深入,体验文本丰富的深层信息。

  【板书设计】

  草船借箭

  《三国演义》

  诸葛亮:神机妙算

  【目标达成题】

  一、给加粗的字注音

  丞相( ) 饮酒( ) 都督( ) 惩罚( ) 水寨( ) 呐喊( )

  二.根据课文填空。

  1.草船借箭的起因是( );草船借箭准备是( );草船借箭的过程是( );草船借箭的结果是( )。

  2.文章结尾的句子( )照应了开头的句子( )。我们学过的首尾照应的课文还有( )。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 通过分角色朗读课文,感受周瑜的嫉贤妒能和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2. 通过鲁肃对诸葛亮的采访,感受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3.通过拓展阅读,激发学生阅读《三国演义》的兴趣。

  前置性作业

  1 读一读课文第二自然段,划出表现周瑜和诸葛亮性格的词句,并写下自己的感受。

  2 凯旋而归的诸葛亮一定会很感谢鲁肃,如果你是鲁肃,你可能会问诸葛亮哪些问题?如果你是诸葛亮,我又会怎么回答这些问题呢。

  3 搜集三国演义里和草船借箭相关的小故事

  教学过程

  一 诗歌导入。

  1一夜浓雾满长江,远近难分水渺茫.骤雨飞蝗来战舰,孔明今日伏周郎.

  这就是《三国演义》之《草船借箭》。板书课题。(千万别写成刀剑的剑)

  设计理念:用总结性的诗歌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期待学生能尽快进入学习的氛围。

  2 这篇文章主要讲了什么,谁来说说?

  (写事的文章只要抓住事情发展的起因,经过,结果,就能准确地归纳出课文的主要内容)

  3 文中有两个主要人物,一个是周瑜,一个是诸葛亮。(板书)

  设计理念:回顾课文的主要内容,既是对上节课的复习回顾,也是为了引出文中的两个主要人物,便于本节课的学习。

  二 新授。

  1 这两个人有着怎样的特点,请同学们自己默读课文第二自然段,边读边化出体现人物特点的词句,并写下你的感受,然后尝试着通过你的朗读来表现人物的特点。

  2 把你的感受和小组成员交流一下,

  A 交流所写的感受。

  B 通过朗读来展现人物的性格特点。

  ( 小组汇报 其余小组补充 评价 全班读)

  设计理念:自主学习与合作交流相结合,既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同时也让他们学会与人交流,与人合作。

  3 面对周瑜的步步紧逼,诸葛亮不但把期限从十天缩短为三天,还当面立下了军令状。好在,三天之后,诸葛亮如愿以偿,顺利从曹军那里借到了10万支箭,凯旋而归。凯旋归来的诸葛亮首先要感谢的那个人就是——鲁肃。可鲁肃上了孔明船—————是糊里糊涂。如果你是鲁肃,你想问诸葛亮什么问题呢?

  我们学过《小苗与大树的对话》,你认为访问首先要做什么准备?(了解人物)在本课当中,我们可以通过哪些段落来了解诸葛亮。(4——9)那就请同学们读一读课文4——9自然段,并从中找出你最想问的4个问题。

  把你的问题和四人小组的其它伙伴交流一下,并尝试着回答这些问题。

  小组交流。

  预设:诸葛亮为什么将借箭的期限从十天缩短为三天?

  诸葛亮为什么让鲁肃帮忙,而且不让告诉周瑜?

  诸葛亮为什么料到曹兵不会出来?

  诸葛亮面对我的问题,为什么要“笑”?

  小组汇报。

  鲁肃,你想问什么就赶紧问吧?

  诸葛亮呢?

  设计理念:本环节是要解决诸葛亮的神机妙算妙在何处?通过采访的形式来展现这一特点,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也让学生对于五年级上册所学习的人物访问有了一定的复习。

  3 鲁肃心中的问号一个个变成了感叹号。这会儿,鲁肃服孔明,那是五体投地呀。周瑜也是自愧不如,长叹一声: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比不过他。”这就是《草船借箭》的故事,为什么叫借箭呢?箭还到了哪里?

  课下,大家也找到了一些和这个故事有联系的故事,谁来说说。

  预设:蒋干偷书 周瑜打黄盖 借东风

  火烧赤壁。

  让一个孩子读自己所搜集到的有关赤壁之战的经典段落。

  师:箭从何来?(这就是草船借来的箭)

  师:果真是有借有还啊。

  4 这就是《三国演义》,他有惊心动魄的战争,他有个性鲜明的人物。正因如此,三国演义才拥有着经久不衰的魅力。课下,希望我们可以完整地读上一读。

  设计理念:我们的语文应该是大语文,不仅仅是课本当中的几篇文章,所以,以文本为起点,为载体,让孩子能够大面积的阅读,才是推动学生语文素养成长的关键条件。

  三 板书设计

  草船借箭

  周 瑜:嫉贤妒能

  诸葛亮:神机妙算

  五年级下册《草船借箭》优质教学设计 篇2

  【教学目的】

  1、了解草船借箭的前因后果。

  2、体会诸葛亮的神计妙算。

  【教学重点】从草船借箭这件事中体会诸葛亮的神计妙算。

  【教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19课《草船借箭》,首先,我们先来复习本课的生字词。

  (水寨、饮酒、都督、惩罚、神计妙算。)

  2、同学们对字词掌握的非常好,上节课我们还初读了课文,了解了草船借箭的起因、经过、和结果,谁能简单的说一说呢?

  二、新授

  1、说的非常好,《三国演义》是一部智慧之书,而《草船借箭》则是智慧里面的智慧,对于这样一个充满了智慧、充满了谋略的故事,我相信同学们一定非常的感兴趣,下面就从智慧和谋略的角度去看,你对黑板上的四个人物谁最感兴趣?最喜欢谁呢?

  2、看来每个同学都有自己喜爱的人物,下面就请同学们打开书,认真的品读原文,找出你喜爱这个人物的原因和依据,读到人物对话的时候,要设身处地的想一想当时他们的想法和情感,试着揣摩他们当时的心里活动。

  (学生自读课文。)

  3、先读到这,刚才同学们读得很认真,谁愿意把你品读的结果互相交流,互相补充呢?

  (学生交流汇报。)

  4、刚才某某同学说,他非常佩服诸葛亮,原因是因为他在借箭的过程中表现出神计妙算的才能,那神计妙算是什么意思呢?谁能试着用自己的话说说?

  5、你们答对了,神计妙算就是指惊人的机智,巧妙的谋划,本课就是形容诸葛亮的计谋非常的高超。

  6、结合你们刚才读课文,围绕神计妙算这个词语你们还有什么问题想提出来呢?

  7、下面就请同学们围绕你们刚刚提出的问题用心的再读课文,遇到不明白的问题小组同学之间可以互相交流讨论,一会儿选一处你认为体会最深的地方讲给大家听听。

  (学生自读课文。)

  8、刚才大家读的`很认真,讨论的很热烈,谁愿意把你们小组讨论的结果和大家交流交流呢?

  (学生汇报交流。)

  9、现在我们就实地的感受当时受箭的过程,在看的过程中,要求同学们一边看、一边听、一边想,诸葛亮为什么要这样安排?他这样安排的好处有哪些?

  (运用多媒体课件播放草船借箭的过程。) 10、谁能说说这样安排的好处是什么呢?

  (学生汇报。)

  11、诸葛亮一算了天、二算了地、三算了人,可以说各个方面他都考虑周到,而且每一方面都一一的、巧妙的做出安排,这就是神计妙算。

  (师板书神计妙算。)

  12、面对诸葛亮的神计妙算,难怪周瑜长叹一声说到:他说什么呢?

  13、当时周瑜说这句话的时候心情是怎样的呢?

  14、读的不错,无论是诸葛亮的神计妙算、还是周瑜的嫉妒之心,曹操的谨慎多疑、鲁肃的仁厚守信,我们都是从文章对人物的什么描写中体会出来的呢?

  15、对,这也是《三国演义》这部名著在刻画人物方面的一个重要的方法,因为只有通过语言的描述,才能帮助我们更加深入的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

  16、课前老师已经布置同学们自己当导演,邀请你喜欢的合作伙伴,把你们认为课文中印象最深、最喜欢的片断表演出来,哪一组愿意先来试试呢?

  17、这几组同学表演的非常好,除了这几组同学之外,我想在座的同学也许也有很多的话想说,那么就请同学们把你们最想说的话用一句话表达出来,他它送个故事中的他们,同时也送给今天在座的我们好吗?谁先来说?

  (学生汇报。)

  18、诸葛亮把借箭的过程安排的严密妥当、滴水不漏,不仅让周瑜叹服不已,更让我们后人佩服称赞,通过草船借箭这课的深入学习,使我们看到了一个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知人善用、足智多谋的诸葛亮,千百年来他是我们中华民族智慧的化身,同学们你们还知道哪些有关诸葛亮神计妙算的故事呢?

  (学生汇报,多媒体课件播放空城计的故事。)

  19、由于时间关系我们就欣赏到这,课后同学们可以以小组为单位办一次有关三国故事的手抄报展,也可以由班长主持搞一个有关三国的故事演讲会,我们这样可以使我们更加的了解到有关三国的故事,另外老师也希望同学课后能认真的品读《三国演义》这部名著,我想里面会有更多的故事和人物让你过目难忘的,多读书,读好书也是老师对你们以后的期望,你们能做到吗?

  五年级下册《草船借箭》优质教学设计 篇3

  【教学要求】

  1、讨论、理解课文二、三、四段主要内容。

  2、体会诸葛亮的智慧和才干。

  3、进一步理解事情的前因后果。

  【教学重点、难点】体会诸葛亮的智慧和才干。

  【教具准备】小黑板一块,吹塑纸小船数只。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内容】

  学习二、三、四段。

  【教学过程】

  1、通过上一课时的学习,我们看到诸葛亮面对周瑜的蓄意谋害和步步紧逼,是顾全大局,胸有成竹地接受了任务。周瑜以为诸葛亮了上自己的当,以为自己是十拿九稳地占了上风,非常高兴。诸葛亮怎么完成任务呢?下面我们进一步学习。当诸葛亮接受任务后,周瑜、诸葛亮各是怎样做的?(默读3~5节后答)

  2、你从中看出什么?是怎么看出来的?

  备用:

  ⑴ 周为什么吩咐不给诸葛亮准备造箭用的材料?

  ⑵ 诸葛亮怎么敢找鲁肃帮忙?

  周瑜:想害诸葛亮,从“造”的方面卡,对诸葛亮的打算一无所知,连听了汇报也不明白。

  诸葛亮:知道周瑜想害自己,知道鲁肃不会泄密,做好了防范工作,做的借箭准备。(识人心)

  3、周瑜不知道诸葛亮怎么办,诸葛亮却在充分准备之后,稳扎稳打地开始行动了。(自由读6~9节)看看诸葛亮是怎么指挥军士们利用草船借箭的。读书要求:

  ⑴ 用“__”把出发时间、二十只船怎么受箭,怎么返回的语句勾出。

  ⑵ 根据课文内容,把借箭经过向同桌讲一讲,注意用上书中的重点词句。

  4、请同学上台,用小船演示,讲述草船借箭的经过。(出示小黑板:长江方位图)

  5、诸葛亮为什么选在第三天四更行动?怎么那么巧?

  也用“__”勾有关句。(知天文)巧借天时。

  6、他还作了哪些安排保证借箭成功?

  ⑴ 擂。

  ⑵ 船。

  7、为什么叫士兵擂鼓呐喊?

  造成进攻假象,逼使曹军放箭。

  8、为什么先叫船头朝西,后来又叫朝东,还要“一”字儿排开?

  便于受箭,便于返回,走一步算一步,深谋远虑,善于分析和利用自然条件,叫巧借地理。(晓地理)

  9、为什么调转船头后,书上要说是“逼近”?

  ⑴ 已惊动曹军,冒着危险。

  ⑵ 使曹军误以为是真的进攻。

  ⑶ 表现诸葛亮料事如神,胆识过人。

  10、看插图,空中大雾迷漫,船外箭雨纷纷,诸葛亮却手摇鹅毛扇,正在饮酒取乐。请用“~~~”勾出他这时说的话。抽读。他为什么笑首说“只管饮酒取乐”?抽读。你为什么这样读?齐读。

  11、曹操出兵没有?他怎么做的?──正中下怀。

  12、曹操是怎么知道上当的?引读“诸葛亮吩咐……。”他为什么“吩咐……”?

  ⑴ 嘲讽、动摇军心。

  ⑵ 知道追赶不上。(抓“顺风顺水”扣“船头朝东”)

  ⑶ 有利于突出其才干。

  13、草船借箭的结果怎样?

  三天借箭十多万。(结果)

  小结:一切都在诸葛亮的预料之中,一切都按诸葛亮的安排进行。他真是料事如神!

  14、诸葛亮圆满地完成了任务,用为蜀、吴联军主帅的周瑜本应非常满意,他却长叹一声,导读。他为什么要长叹?

  15、“神机妙算”什么意思?带有什么感情色彩?由周瑜的口中说出来,对他来说是多么痛苦,这口气怎么咽得下去但又不得不服输。再读这一句,体会周瑜的心情。

  小结:两人斗智,至此胜负分明。

  16、现在回顾全文,哪些地方看出诸葛亮神机妙算?

  ⑴ 三天有大雾。

  ⑵ 鲁肃会帮忙。

  ⑶ 二十只船够。

  ⑷ 船头东西摆。

  ⑸ 士兵擂鼓喊。

  ⑹ 只管饮酒乐。

  ⑺ 出发、返回妙。

  17、“草船借箭”是写诸葛亮从曹操那里智取了十多万枝箭,为什么课题却命“借”?

  ⑴ 还击。

  ⑵ 还因为在借箭的整个过程中,诸葛亮巧妙地借天时、借地利、借对人的了解,巧妙地安排,从强敌手中智取十多万枝箭,充分展示了自己的才干,粉碎了周瑜想陷害自己的阴谋,打击了曹的实力与士气,为联合抗曹做出了贡献,命“借”就有利于表现他的才干。

  18、就从这个“借”字,你体会到作者什么感情?你对诸葛亮什么感情?赞扬什么?

  19、回顾板书(连线):

  蜀吴联军本当一致抗曹,可是周瑜气量狭小,生了妒忌之心。因为他妒忌诸葛亮的才干,就借口两军交战需要用箭,用十天造箭十万的诡计来暗算诸葛亮,而诸葛亮“挺有才干”,他神机妙算,结果成功地只用三天就借箭十多万,迫使周瑜仰天长叹,低头认输。这,就是“草船借箭”的前因后果。我们读记叙事情发展的文章,把事情的前因后果分清,能帮助我们理解课文,这是理解课文的一个重要方法;写类似的文章,也要注意写清事情的前因后果,才能使别人看得明白。

  五年级下册《草船借箭》优质教学设计 篇4

  设计理念:本案以“大语文”观为指导,把课堂阅读与课外阅读结合起来,寓学生的主动研究于阅读活动之中。重在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自主感悟,自主探究,自主发展的综合素养;同时注重体现出“反复诵读,情感熏陶,自主感悟”的语文学科个性。

  设计特色:课内、课外结合,以读感悟,抓重点句进行突破性教学。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2、通过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体会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3、学习后能较生动地复述课文。

  课前准备:

  1、教师、学生读《三国演义》第42————46回。

  2、要求学生读后互相交流:

  (1)、当时魏、蜀、吴三国的对阵形势怎样?

  (2)、周瑜因何要加害诸葛亮?他说过哪些要加害诸葛亮的话?

  (3)、“草船借箭”的故事发生在什么季节?这对于借箭成功至关重要吗?

  3、布置学生预习课文。

  4、布置学生了解一个“兵不厌诈”的故事或实际战例。

  5、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学流程及设计意图:

  一、创设情境,谈话导入。

  1、创设情境,交代背景,复习旧知。

  播放电视剧《三国演义》的主题曲,曲终画面定格于“火烧赤壁”:

  (1)、简介魏、蜀、吴的局势(即:“草船借箭”的时代背景)。

  (2)、三言两语忆“火烧赤壁”。

  (周瑜巧用火攻之计以少胜多,足见其善谋略,是个足智多谋之人。)

  2、谈话导入。

  我国四大古典名著之一的《三国演义》中有许多这样光彩不灭的人物形象、脍炙人口的故事。今天将要学习的“草船借箭”就是发生在“火烧赤壁”之前的又一个为人民群众熟知的故事。

  (创设情境,复习旧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求知欲望。)

  二、读题,破题,质疑。

  1、板书课题,读题。

  2、抓住学生朗读的重音点破题。

  3、质疑。

  (由破题入手,再由疑激趣。)

  三、初读课文,理清文章的脉络。

  要求:通读课文试填空

  1、周瑜很(妒忌)诸葛亮的才干,用(十天造十万之箭)来为难诸葛亮,这是“草船借箭”的(原因)。

  2、诸葛亮深知(鲁肃)为人忠厚,可以信赖,请其帮忙,积极做着“草船借箭”的(准备)。

  3、诸葛亮用(雾中曹营借箭)的妙计来对付周瑜的暗算,这是“草船借箭”的(经过)。

  4、诸葛亮(如期如数)交箭,周瑜的阴谋被(挫败)了,这是“草船借箭”的(结果)。

  (在充分预习的基础上,要求学生带着问题去读课文,引导学生更好的整体感知全文。)

  四、再读课文,寻求突破点。

  1、本故事中主要人物有哪几位?本故事着力赞美谁?请划出文中直接赞美他的句子。

  2、交流。

  3、读句子:

  周瑜长叹一声,说:“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比不上他。”(解释“神机妙算”)

  (在初读到位的基础上,把握本课的研究主题。)

  五、精读课文,深入研究。

  1、诸葛亮到底“算到了什么?”,竟让周瑜这样一个自恃甚高、心高气傲的人自叹不如呢?读课文划出你认为最能表现诸葛亮“神机妙算”的句子,再用心体会。

  2、汇报、交流。

  a、识 天 时

  (一)

  生:诸葛亮算到三天后江上会出现大雾:

  这时候大雾漫天,江上连面对面都看不清。(指导学生反复读此句,表现出雾的大。)

  师:何以见得这场大雾是诸葛亮事先算到的?(师引导学生抓住相关句子体会,并指导读出诸葛亮的胸有成竹,从容不迫。)

  生:1、诸葛亮敢立三天造好十万支箭的军令状,立下军令状后并不是急于造箭,而是悄悄向鲁肃借好20条草船,是因为他算到三天后有大雾,心中早已想好利用大雾去借箭。

  2、诸葛亮在前两天按兵不动,偏等第三天四更时分才行动,也是因为他早已事先预知到这场大雾。

  师:当三天后江上果如其所料,出现大雾时,诸葛亮心情如何?被秘密请来船中,全然不知的鲁肃当时的心情又会如何?试想象一下:当时俩人各会想些什么或说些什么?

  (诸葛亮暗喜、得意:老天果然助我,公瑾你何以能加害于我?鲁肃害怕、吃惊:这么大的雾,若误入曹军水寨,如何能脱身?)

  师:同看这场大雾,俩人心情截然不同,试以俩人的口吻分别读“这时候大雾漫天,江上连面对面都看不清。”一句。

  (二)

  师引导学生议:草船借箭发生于何季节?(冬季)这对借箭成功至关重要吗?

  总结:1、诸葛亮算到冬季雾在四更时最浓,以雾做掩护,曹操定会上当;

  2、冬季刮西北风,使借箭后船能顺风顺水地离开。

  b 、懂 地 利

  生:诸葛亮借箭的过程考虑周全,安排巧妙,因为他熟悉地形。

  教师引导学生找出相关语句,组织讨论:诸葛亮是怎样利用地理位置巧妙、周全地实施借箭妙计的?

  c、识 人 心

  (一)根据学生要求,让学生自愿组合成三个学习小组:

  a组研究:诸葛亮对周瑜:

  b组研究:诸葛亮对鲁肃:

  c组研究:诸葛亮对曹操。

  (二)依据各组的研究提纲汇报、交流,得出:

  1、诸葛亮看透周瑜是表面客气,内心暗藏杀机,为顾全大局于是果断的决定将计就计;

  2、诸葛亮深知鲁肃为人忠厚,守信义,因而知人善用,请鲁肃帮忙做好借箭的准备并为其保密;

  3、诸葛亮利用曹操生性多疑,用兵谨慎的弱点,巧用天时、地利一举借箭成功。

  (三)抓相关语句朗读;引导发现诸葛亮“识人心”的内容主要通过人物对话来表现。

  1、深究“笑”的内涵,体会用词之准确。

  诸葛亮在笑谁呢?

  (1)他笑鲁肃忠厚老实、不知底细,这是宽厚的笑。

  (2)他笑周瑜自不量力、阴谋落空,这是胜利的笑。

  (3)他笑曹操生性多疑、轻易中计,这是讽刺的笑。

  (4)他想到自己足智多谋、神机妙算,轻松击败周瑜的暗算,这是自负的笑。

  2、练习添加提示语。

  诸葛亮那一“笑”,让我们看到一个谈笑风生、充满自信的诸葛亮。可见提示语中描写说话人动作、神态的词能反映人物的个性特点,使人物更鲜活。文章的第二自然段是周瑜、诸葛亮俩人的语言交锋,却缺少这样的画龙点睛之笔。请大家合作试添加。(学生合作探究,组织全班交流。)

  (重点围绕中心词“神机妙算”展开研究,并以此为点辐射全篇,摆脱传统的逐句、逐节讲解模式,尽量让学生在反复诵读的过程中,自由感悟,合作探究。)

  六、总结,归纳。

  天时、地利、人和等各方面因素,诸葛亮全考虑到了。这“箭”借得好,这就叫“神机妙算”。而这一切,周瑜都没设想到,当他从鲁肃口中知道这一切,惟有“自叹不如”。指导读好中心句“周瑜长叹一声,说:‘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比不上他。’”

  七、深究“借”字,再塑诸葛亮的智者形象。

  1、组织辩论:是“借”箭还是“骗”箭?

  2、全班交流:“兵不厌诈”的故事。(如:空城计)

  (通过辩论和课外拓展,唤起学生的探究意识,变换角度对课文进行更深层次的理解。)

  八、观看经过精心“剪辑”的电视剧中“草船借箭”的精彩片段,深化理解。

  九、复述课文。

  (通过列提纲复述,可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记忆。)

  十、拓展谈话。

  周瑜阴谋落空,没能杀掉诸葛亮,这成了周瑜的一块心病。此后,俩人还有过多次较量,周瑜均败于下风,以至临死前还发出了“既生瑜,何生亮?”的哀叹。想知道更多故事,,课后大家可以去读原著。

  (激发学生对课外阅读的兴趣和爱好,开拓了学生的阅读视野。)

  十一、课外排演课本剧。

  五年级下册《草船借箭》优质教学设计 篇5

  【教学目的】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把握课文内容,领悟诸葛亮的神机妙算,总结出草船借箭成功的原因。

  3、从《三国演义》中的人物汲取胆量和智慧,挑战自我。

  【教学重难点】 领悟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教具准备】 幻灯。

  【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并复习

  1、齐读课题。

  2、提问:

  ⑴ 主要人物是谁?跟诸葛亮有关系的几个人物是谁?

  ⑵ 这篇文章讲的时间是什么时候?天气怎样?回来时如何?

  ⑶ 借箭时,船怎样受箭?

  ⑷ 课文中用了一个成语非常准确地概括了诸葛亮借箭成功的原因?(板书:神机妙算)

  二、新授

  1、老师就这些内容(幻灯中提示的课文借箭的因素)让同学们会去思考。为什么诸葛亮能够神机妙算?你怎样看诸葛亮这个人,老师让同学们感悟诸葛亮其人,准备了吗?

  2、提出要求:

  同学们,可以谈上几句,也可以谈上一段,还可以谈上一篇,听到别的同学的发言也可以随时补充,发表自己个人见解。

  3、浏览课文,整理思路、内容,准备汇报:

  4、学生汇报,教师适当予以引导,补充,点拨并板书,随即进行朗读训练:

  ⑴ 诸葛亮和鲁肃笑着说的话。

  ⑵ 周瑜与诸葛亮,鲁肃与诸葛亮之间的对话。

  ⑶ 教师引导学生从善知人,知天文,懂地理,巧筹划四方面去体会诸葛亮神机妙算。

  5、学完课文,你还有哪些发现和见解?

  6、小结:

  诸葛亮靠自己的能力和自信,在谈笑风生中,轻松获得十万支箭。又不至于和周瑜发生正面冲突,顾全了孙刘联合的大局。

  【板书设计】

  草船借箭

  知天文

  神机妙算 晓地理 能力+自信=成功

  善之人

  巧筹划

  【课后作业】

  1、必作:自述课文或编课本剧。

  2、选作:写一写《小议妒忌》。

【五年级下册《草船借箭》优质教学设计(通用5篇)】相关文章:

五年级下册语文《草船借箭》教学设计(通用5篇)04-16

五年级下册语文《草船借箭》教学设计05-29

五年级下册语文《草船借箭》教学设计范文(通用5篇)05-15

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草船借箭》教学设计11-01

《太阳》优质教学设计05-16

《家》优质教学设计04-25

《口技》优质教学设计03-26

《春酒》优质教学设计05-12

《斑纹》优质教学设计04-23

《安塞腰鼓》优质教学设计(通用7篇)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