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沙漠进军》教学设计两篇
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向沙漠进军》教学设计

时间:2021-03-30 11:46:19 八年级 我要投稿

《向沙漠进军》教学设计两篇

  《向沙漠进军》教学设计一

  教学目标:

《向沙漠进军》教学设计两篇

  1、学会运用寻找中心句的方法把握说明中心。

  2、了解课文中采用的先总说后分说的说明顺序及分类别,列数字,举例子的说明方法。

  3、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4、植树、节水、保护生态环境的教育。

  教学过程:

  一、前置学习

  1、找出中心句和重要提示句概括段意。

  2、梳理文章结构提纲。

  二、研读课文

  (一)为什么向沙漠进军?(1~3)

  1、学生找出段一中心句:沙漠是人类最顽强的自然敌人之一。

  2、分析段二段三与段一的内在联系。二三两段举例说明“若干住人的地区反而为沙漠所并吞。”明确两段段意。

  3、说明方法点拨:举例子

  (二)怎样向沙漠进军?(4~12)

  防御——进军——利用

  防御阶段:

  先明确中心句。

  主问题:沙漠是怎样危害人类的?本文为什么首先强调这一点?

  沙漠危害人类的武器是风和沙。风沙的进攻主要有两种方式:游击战和阵地战。这一段既是第一部分的深入阐释,又是第二部分展开说明的前提,只有弄清沙漠危害人类的方式,才能对症下药,找到对付它的办法。所以首先要强调这一点。

  1、沙漠是怎样危害人类的?文章是采用了哪些方法把这个问题说清楚的。分类别、作诠释、打比方、列数字、举例子。

  2、如何对付游击战?如何对付阵地战?

  抵御风沙袭击——培植防护林和草皮

  抵御沙丘进攻——植树种草。

  3、回扣主问题。

  进军阶段

  1、明确中心句,理出结构提纲:

  征服沙漠最主要的武器是水——只要能充分利用这些水源,我们向沙漠进军不但有收复失地的把握,而且能在沙漠里开辟出若干绿洲来。——若干成绩(8、9)

  2、明确第7段的过渡作用。

  利用阶段

  主要是利用沙漠中的____和____为人类造福。运用了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等说明方法。

  (三)、前景。

  三、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课后练习二。

  1、沙漠是人类最顽强的自然敌人之一。

  “之一”则从数量上加以限制,说明沙漠是人类最顽强的自然敌人中的一个,其他还有火山、地震、洪水等,如果删掉,则变成沙漠是人类唯一一个最顽强的自然敌人了,这与客观事实不符,表达就不准确了。

  2我国陕西榆林地区,雨量还充沛,在明末清初的时候是个天然草原区,没有多少风沙。

  “还”在这里是“程度上勉强过得去”的意思,指出了榆林地区有一定的降雨量这个事实,如果删去,则变成榆林地区雨量充沛,这与客观事实不符,表达就不准确了。

  3、无论植树还是种草,土壤中必须有充足的水分。

  “必须”在这里是“一定要”的意思,体现了植树种草,“充足的水分”这一条件的重要性。如果删去,这一条件的重要性就体现不出来了。

  《向沙漠进军》教学设计二

  第一课时

  一、导入

  以反映沙漠化问题的材料导入。

  二、整体感知课文

  1.初渎课文,提出如下要求。

  ①标记生字新词并利用工具书掌握好。

  ②标记好段落序号,采用找中心句的方法,简要概括每个自然段的意义。提示找中心句的方法:一段中只有一个中心句.以短句居多,大多放段首,有时放段中或段尾。注意陈述性的段落有时没有中心句,那就须读者综合概括。

  ③理清作者的思路。

  ④明确作者思路,并请同学们按“为什么要向沙漠进军,怎样进军,进军前途”这个思路将文章分成三个部分,指名说出划分的起止。

  三、具体妍习

  1.细读课文(1--3)段思考。

  ①作者提出了要向沙漠进军其原因是什么?

  ②第(2--3)自然段说的是什么?起什么作用?

  明确:向沙漠进军的原因是沙漠长期以来危害人类,而第2、3自然段举了国外以地中海,国内以榆林地区为代表的两个地方受沙漠危害的情况,有根有据地揭示了为什么要向沙漠进军的这一点。

  2.沙漠危害人类极大,而人类是否能征服它呢?其前途会怎样?

  学生讨论回答,然后再引导学生阅读课文最后一段。

  四、重点研读

  精读课文的第二部分,思考讨论回答。

  1.作者指导人们到底采用一些什么样的方法治理沙漠?(即怎样向沙漠进军)

  明确:从抵御、进攻到利用。

  2.本部分又是按怎样的顺序说明的?请同学们采用摘录中心句和概括法相结合的方法,列出本部分的结构提纲,然后讨论修正。

  3.这一部分的开头段说明了沙漠是怎样危害人类的,文章为什么首先强调这一点?

  明确:先让读者明白抄漠是怎样危害人类,即风沙的进攻主要是“游击战”、“阵地战”这两种方式,然后有的放矢地针对风沙危害的方式采用相应的、行之有效的方法治理。

  4.揣摩下列加点字的意义和作用。

  风沙的进攻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可以称为“游击战”。狂风一起,沙粒随风飞扬,风愈大,沙的打击力愈强。脊天四五月间禾苗刚出土,正是狂风肆虐的时候。一次大风沙袭击,可以把幼苗全部打死,甚至连根拔起。沿长城一带风沙大的地区,农民常常要补种两三次才能有点收获。

  明确:“刚”,限制说明禾苗出土时间很短。“一次”,限制说明风沙袭击的厉害:“全部”,限制数量之大。“常常”、“两三次”、“点”,说明一次大风沙袭击给农民的生产和收获带来的严重后果。就这一点讲征服沙漠刻不容缓。

  五、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了解了本文采用的是层进式结构,条理清晰,层层推进,先说明了沙漠危害人类,揭示了为什么要向沙漠进军。再着重说明怎样向沙漠进军,而这一部分也是按层进式结构,先说明沙漠危害人类的方式,然后针对危害的方式采用抵御、进攻到利用等治理方法;最后说明向沙漠进军的前景。本文有很多段采用了中心句提纲挈领,逻辑性非常强。

  六、作业

  阅读课后《沙尘暴十袭京城》的短文.在此基础上,收集资料,了解沙尘暴袭击中国部分省市的情况,并整理,准备在下一节课在班上交流。

  第二课时

  一、复习回顾

  检查上节课布置的作业,让学生在班上充分交流自己收集并整理好的材料。 形式:分组交流,然后请代表向全班公布交流情况及内容。

  二、回顾本文的结构和内容

  三、具体研习

  作者要说明“向沙漠进军”除了用清晰的思路,合理安排文章结构层次外,更重要的是作者还善于恰当地运用各种说明方法。仔细阅读课文,看看作者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试从文中找出来,并简要谈谈其好处?可相互讨论。

  讨论后,明确:

  1.举例子:(例如:课文的第2、3自然段,举了“地中海”,“榆林地区”这两个有代表性的.例子。说明沙漠对人类的危害严重,这样使要说明的内容更明确,更具体。课文中使用“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和例子很多。请大家重点掌握。)

  2.分类别:(如:风沙的进攻方式分“游击战”和“阵地战”二类。又如:介绍对沙漠采用“守势”时,又分两种方法:①抵御风沙袭击的方法②抵御沙粒进攻的方法二:类等。提示学生注意:分类时要使用同一标准。并以"人"为例,说明采用的标准不同,分类就不同。)

  3.打比方:(如:①将地中海沿岸比作西方文明的摇篮②把风沙进攻的两种方式比作“游击战”、“阵地战”。)

  4.作比较:(如:文章开头说:“过去人类没能征服沙漠”。而结尾处:“征服沙漠的理想会实现”。又如:原来地中海沿岸被称为西方文明的摇篮,而如今却有部分地区逐渐变为了荒漠。)

  5.例数字(略)

  四、正确使用表示范围、程度的限制性的词语,更可准确的说明事理,做到表达严谨周密。如“沙漠是人类最顽强的自然敌人之一。”去掉“最”不足以说明沙漠危害之严重;去掉“自然”,这“敌人”的性质就模糊不清;去掉“之一”,在阐述事理上就显得有些绝对。试指出下边各句中哪些限制性的词语是不能去掉的。如果去掉,在表达效果上和原来有什么不同?

  1.有史以来,人类就同沙漠不断地斗争。

  2.风沙的进攻主要有两种方式。

  3.征服沙漠的最主要的武器是水。

  4.所以要取得向沙漠进军的胜利,必须有充足的水源。

  5.我们有计划地向沙漠展开攻势,已经取得了若干成绩。

  五、总结

  像这样的事理说明文,作者巧妙地采用层进式结构,恰当运用中心句和多种说明方法,在语言上准确使用表数量、程度、范围的修饰限制语,使文章语言准确严密,无懈可击,这些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