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谢中书书优质教案
《答谢中书书》一文,反映了作者娱情山水的清高思想。小编今天为大家带来答谢中书书优质教案,一起来看看吧!
一、教学目标
⒈识记重点实词,翻译课文力争做到“雅”。
⒉朗读课文,体味课文所表达的美感、自豪感和遗憾之情。
⒊解读课文,评说课文美点所在。
二、课型与课时
新授,一课时
三、教学方法
讨论、比较、谈话
四、教学过程
㈠导入新课:了解三个人物
陶弘景:南朝齐、梁时期的道教思想家(佛道兼修)、医药家、炼丹家、文学家。人称“山中宰相”。
谢中书:“美丽风采,好学善文”。曾任“中书舍人”。
康乐:南北朝时期杰出的诗人、文学家、旅行家谢灵运。中国山水诗派的开创者。
共同特点:文人雅士
㈡美译课文
⒈教师点拨:文言翻译“三字”要求
信:准确表达原文意思
达:语言规范通顺流畅
雅:追求语言优美雅致
⒉点拨关键词
①答……书:回复……书信 ②五色:形容石壁色彩斑斓。
③交辉:交相辉映。 ④歇:消散。
⑤颓:坠落。 ⑥沉鳞:潜游在水中的鱼。
⑦竞跃:竞相跳跃。 ⑧欲界之仙都:人间仙境。
⑨复:再。 ⑩与(yù):参与,欣赏领略。
⒊美译课文:一句三译,学生翻译一遍,教师给出两种翻译,比较,理解“雅”。
①山川景色的美丽,自古以来就是人们共同谈论的。
山河的壮美,自古以来就是文人雅士共同欣赏的。
②高高的`山峰直插云端,明净的溪流清澈见底。
山,高耸入云;水,清澈见底。
③河流两岸的石壁直立,各种颜色交相辉映。
河流两岸的悬崖峭壁,色彩斑斓,交相辉映。
④青色的林木,绿色的竹子,四季都具备。
青葱的密林,翠绿的竹丛,四季常存。
⑤清晨的雾将要消散的时候,传来猿、鸟乱叫的声音;
清晨,薄雾将要消散的时候,传来猿、鸟此起彼伏的鸣叫声;
⑥夕阳快要坠落的时候,潜游在水中的鱼儿争相跳跃。
傍晚,夕阳快要落山的时候,潜游在水中的鱼儿争相跳跃。
⑦这里实在是人间的仙境。
这实在是人间的仙境啊!
⑧自从谢灵运以后,就再也没有人能够欣赏这种奇丽的景色了!
从谢灵运以后,就没有人懂得欣赏这般美丽的景色了。
㈢美读课文
⒈从《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先生的读书中获得启示
后来,我们的声音便低下去,静下去了,只有他还大声朗读着:
……我疑心这是极好的文章,因为读到这里,他总是微笑起来,而且将头仰起,摇着,向后面拗过去,拗过去。
①读书要忘我;②读书要声情并茂。
⒉美读课文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⑴读出层次。
⑵读好两个“之”。
⑶读好最后一句话。
㈣美说课文
⒈教师给出两个范例:用“中心句+诠释”说课文之“美点”。
①美在开篇总写。用“山川之美”概括所描写景物特点。用“古来共谈”表达欣赏美景的态度和情意。
②美在精于炼字。用一个“乱”字,写出猿鸟此起彼伏地争鸣声,为我们营造出一片勃勃生机的热闹景象。(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
⒉学生说课文美点。
⒊教师继续点拨。
③美在结构精巧。开篇总写,中间分分“静”“动”两个层次描述美景,最后在总括抒情。
④美在三次点明对景物感受。一是“美”。二是“仙”。三是“奇”。
⑤美在写景角度多样。写景有静景有动景,有静物、植物、动物,有视觉有听觉,有早有晚,有仰视有俯视有环视……
⑥美在表达方式丰富。有开篇概述现象,有中间的写景描述,有结尾美景评价,有首尾抒情感慨。
⑦美在情感丰富。一则融情于景,借美景表达“寄情山水,逍遥其中”的价值追求。二则将自己与谢灵运相比,与朋友分享欣赏山水之乐的自豪感。三则为不能“与其奇者”感到遗憾。(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㈤美写课文(根据教学时间决定这个环节是否进行)
美美地将课文写一遍。
要求:能够不看课本尽量不看课本。
【答谢中书书优质教案】相关文章:
答谢中书书的优质教案05-13
答谢中书书教案优质课10-24
答谢中书书优质课教案10-23
《答谢中书书》教案10-26
《谢中书书》的优质教案05-13
关于《答谢中书书》教案05-13
答谢中书书获奖教案05-13
《答谢中书书》教学教案05-08
《答谢中书书》的教案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