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灵运与谢眺比较
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谢灵运与谢眺比较

时间:2021-08-09 18:03:29 国学常识 我要投稿

谢灵运与谢眺比较

  导语:谢灵运和谢眺都是东晋著名诗人,那么他们的创作风格有什么不同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由于诗歌的不断演变、发展,南朝齐梁时代的山水诗代替东晋玄言诗是一种必然,而这一时期内卓有成就的诗人谢灵运和谢眺,他们都出身于富有文化素养的谢氏名门,自小受到良好的艺术熏陶,文学修养极高,博览群书,才华出重,但仕途坎坷,为排遣心中怨恨,恣意遨游山水,探索揽胜,刻画自然美景,给人以清新气息,故后人常将他二人并举,称为“大小谢”。

  一、创作语言风格的比较

  谢灵运诗“极貌写物,穷力追新”。谢眺诗清婉华美,情景相宜。谢灵运在摹景状物中十分注重字句的锻炼,创造出许多名垂后世的佳句,如:“池塘生春草,园柳变呜禽”(《登池上楼》)“林壑敛瞑色,云霞收夕霏”(《石壁精舍还湖中作》)等字句精工,境界清新,色彩鲜明,表现了高超的艺术技巧,但是他有佳句而无佳篇。谢眺诗歌虽源于灵运,而又不囿于一人,而是广取前人,自铸新体。以山水写景之作为例,谢灵运写景,善于精细刻画山水形貌,如工笔画然汉以景玄言谓佛,致使山水诗在景、情、理方面有隔;现者,灵运写景,走务崇山大岭,名川大河。而谢眺之山水没有变也。

  首先,谢眺诗工于声律而异于灵运之对仗,隶事,在格律、节奏、语顿等方面都呈现新变特色,明显地呈现出后世五言律诗的特色。如《离夜》,不仅如此,谢眺诗歌的语言节奏初步形成了五言二、二、一这样一种基本节奏,从而形成了五言律诗在诵读上的“美之数”。同时,在语言方面,谢眺诗已遗去了灵运的古拙,而代之以清婉华丽,既吸收民歌语言特点,又不失雅致之气,形成了自己的独特的语言风格。而谢灵运讲究语言的艺术技巧,善于独锤炼字句、重辞采,讲对偶,求新奇。(《文心雕龙•明诗》)正概括了谢灵运诗的语言特点,谢诗讲究语言技巧,对于提高客观物象的能力,发挥语言的表现力是一种贡献,但过分地雕琢与追求新奇也使谢诗有生硬晦涩的瑕疵。其次,小谢在写景抒情方面,已绝少玄言佛理的影响,而是能从所表现的情感为山水景物的底色,能做到景随情移,成“一切景语皆情语”的意境,达到了情景交融的水平。如诗中多次出现的“幽”,“寒”,“晴”,“苍”及“冷月”,“碎荷”,“寒槐”等色彩的字眼及景物,都是他畏祸心理的表现,从而使其诗歌之意境在清秀明丽之处,又有一种幽寒孤冷的意味。再如他思归还乡之作,诗中景象多以夕阳薄暮相对立。不但能引发人内心的思乡的怀归情怀,而且具有一种朦胧迷离,“最难消遣是黄昏”的艺术效果。他能在写景中表达真挚的感情,既不失谢灵运细腻、工巧,又能避其雕砌、晦涩之弊。谢眺也常表现萧散情怀,则多写“红药”、“秋菊”、“云霞”、“飞云”等。

  二、创作意境的比较

  谢灵运的诗如“初发芙蓉,自然可爱”,谢眺诗清新婉转,落尽华饰,有一种天然韵味。谢灵运诗《夜宿石门》这首诗的开头和结尾,表达了孤芳自赏和渴求知己的情怀;中间数句,则生动地描写了诗人所见所闻的山中秋夜景致,烘托出诗人寂寞悲凉的心境。全诗融情入景,情景相生,清新自然。他的诗大多以描绘自然景色为主,善于细致入微地描摹山水景物,营造清新自然生动鲜明的画境。但他的自然是客观自然的摹写,不是心灵的自然流露,其写景在于摹象。因此,谢诗注重对自然景物的细致观察,采取精巧工致的描写手段表现的`是自然物象的客观美。如《石壁精舍还湖中作》,诗歌以“还”为线索,铺叙出游一天后在返归途中的所见所感,细致生动,精美雅丽。犹如工笔重彩的山水画面,蕴籍丰厚,耐心咀嚼,后四句虽为说理,但衔接得比较自然。王士贞评说其诗说:“浓丽之极而反若平淡,琢磨之极而更似天然”,此辞采的浓丽和琢磨的精工而达于清新自然的画境是灵诗最突出的特点。大力创作出山水诗的谢灵运,对自然山水刻意作诗化的艺术表现,写诗精心雕琢,惨谈经营,形成其清新艳丽的风格。

  二谢区别之处主要表现在两点:一是在精神风貌上谢眺不如谢灵运昂扬超然,风格上便不如灵运明丽有力。二是气象上灵运厚重古朴,而谢眺轻清婉约。如钟惺《古诗归》卷十三云“谢玄晕晖……似撮康乐、渊明之胜,而似皆有不敌处曰‘厚’。”可以说谢眺学习模枋谢灵运的作品是比较成功的,至于上述差异的形成,主要是由于经历、性格、时代不同所致。大致而言,灵运狂傲而谢眺胆小,灵运倔强而谢眺圆润,灵运对王朝采取不合作甚抵抗态度,而谢眺对王朝是感恩戴德,忠心事主。谢灵运“少好学,又博览群书”,“才名江左独振”,因而颇为自负,倔强傲岸,甚至达到偏激地步。他常称病不朝,甚至当面向宋文帝挑衅,都是这一性格的表现。这种性格给谢灵运诗注入了一股荡纵逸之气。灵运虽以傲举致祸,却从傲岸使其诗“睥睨一世”。同时,灵运又通玄理,信佛学,玄学和佛学对谢灵运来说,犹如一剂化解散,平衡着他傲岸的性格和蹉跌的仕途之间的矛盾。一方面始终不向现实低头,一方面借助玄言佛理,通过山光水色而悟道解忧,从而达到一种思想感情上的宁静与和谐,表现在他的诗歌里便是一种新鲜、欢愉的姿态。

  比较起来,谢眺虽与谢灵运一样都是乌衣子弟,却没有灵运的傲岸,只有忧惧,喂祸之情,处处小心翼翼,以求自保。它使谢眺的诗歌缺乏灵运的精神岁月所表现出来的风和日丽、放逸深厚的特点,而是清凄婉转、气力低弱。由此可见,谢眺此类着意模仿灵运的作品,除了“体裁鸿硕,与灵运、延之逐鹿”之外,有骨力和艺术上却存在明显的差别。如果以评价谢灵运的标准来评价谢眺此类作品,则似乎显得才力弱小,终逊一筹了。这也说明在文学创作上,即使诗才高明如谢眺者,如果仅仅停留在模仿前人的基础上,也是很难有成就,自成一家的。谢眺的诗歌艺术成就恰恰从那些融汇了自己的个性、经历和时代精神的作品中体现出来,即学习前人,又有所超越,才能成其山水大家之地位。

  总之,二谢山水诗的艺术成就是多方面的,他们以其不同的风格代表了同一时代的不同诗风。谢灵运以大量的山水诗打破了东晋玄言诗的统治,扩大了诗歌的题材领域,丰富了诗歌的创作技巧,使山水诗从玄言诗中独立出来,从而扭转了东晋以来的玄言诗风,确立了山水诗的地位。使山水诗成为中国诗歌发展史上的一个流派。特别是他在山水描写中“极貌写物”、“穷力追新”的艺术技巧对后世山水诗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谢眺在山水诗中注入诗人的情感意趣,将写景抒情结合起来,这对山水诗之先河,尤其是他的“新体诗”为唐代律诗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唐代大诗人李白,从不轻易称许他人,但对南朝诗人谢眺却极推崇。他曾用一首诗来称扬谢眺“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惧远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这充分肯定了谢眺诗在文字史上的地位。

【谢灵运与谢眺比较】相关文章:

谢灵运与谢安的关系05-26

谢朓与谢灵运的关系01-25

谢眺人物介绍06-02

谢眺诗歌全集10-25

谢眺新诗特点06-02

谢眺诗歌的介绍06-02

谢眺的文学成就06-02

谢眺对于后世的影响06-02

谢眺诗歌的艺术成就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