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箍棒的来历
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金箍棒的来历

时间:2024-07-22 22:55:49 赛赛 国学常识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金箍棒的来历

  金箍棒,是中国明代神魔小说《西游记》中孙悟空所使用的兵器。在书中简称“金箍棒”和“如意棒”,又名“灵阳棒”或“天河定底神珍铁”(大禹命名)以及“天河镇底神珍”。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金箍棒的来历,欢迎阅读。

  金箍棒的来历

  《西游记》关于紧箍咒的处理也表明这是一部以心性修养为主旨的小说。第八回,如来委托观音去东土寻一个取经人,并寻找几个保护取经人的徒弟。如来取出三个箍儿递与菩萨道:"此宝唤作紧箍儿;虽是一样三个,但只是用各不同,我有金紧禁的咒语三篇。假若路上撞见神通广大的妖魔,你须是劝他学好,跟那取经人做个徒弟。他若不伏使唤,可将此箍儿与他戴在头上,自然见肉生根。各依所用的咒语念一念,眼胀头痛,脑门皆裂,管教他入我门来。"第十四回,紧箍儿戴上悟空的头。只要唐僧念动咒语,悟空便头痛难忍,从此只得死心塌地保唐僧西去。第十七回,禁箍儿戴上黑熊精的头:

  菩萨又怕那妖无礼,却把一个箍儿,丢在那妖头上。兵订愉套那妖起来,提枪要刺,行者、菩萨早已起在空中。菩萨将真言念起。那怪依旧头疼,丢了枪,满地乱滚。半空里笑倒个美猴王,平地下滚坏个黑熊怪。

  念紧箍咒的效果是明显的:黑熊怪"难禁疼痛,只得跪在地下哀告","愿皈正果"。"一片野心今日定,无穷顽性此时收。"第四十二回,金箍儿上了红孩儿的头。"菩悼婶耻萨捻着诀,默默的念了几遍,那妖精搓耳揉腮,攒蹄打滚。""那童子开不得手,拿不芝糠阀得枪,方知是法力深微,没奈何,才纳头下拜。棵页殃"至此为止,无论是紧箍儿,还是禁箍儿,还是金箍儿,在读者的感受中都是法宝,一种具有特殊功能的法宝。

  但接下来的事实剃祝柜却令我们质疑最初的感受。第五十七回,三藏恨逐悟空,断难回心转意,悟空无奈,去普陀崖求助观音老母,"万望菩萨舍大慈悲,将《松箍儿咒》念念,褪下金箍,交还与你,放我仍往水帘洞逃生去罢!"菩萨笑道:"《紧箍儿咒》,本是如来传我的。当年差我上东土寻取经人,赐我三件宝贝,乃是锦衣袈裟、九环锡杖、金紧禁三个箍儿,秘授与咒语三篇,却无什么《松箍儿咒》。"从小说的暗签悼示来看,不仅观音菩萨无什么《松箍儿咒》,连如来也没有。这样的情节设计,又使金箍儿看上去不像法宝,因为,通常的法宝,都不仅有使用的方法,而且有解除的方法。

  《西游记》在最后关头提醒读者,与其将金箍儿视为法宝,蠢不如从象征的角度将之理解为一种具有强制约束力的规范。

  第一百回的一段对话,有必要给予足够的注意:

  孙悟空却又对唐僧道:"师父,此时我已成佛,与你一般,莫成还戴金箍儿,你还念甚么紧箍咒儿捕勒我?趁早儿念个松箍儿咒,脱下来,打得粉碎,切莫叫那甚么菩萨再去捉弄人。"唐僧道:"当时只为你难管,故以此法制之。今已成佛,自然去矣,岂有还在你头上之理!你试摸摸看。"行者举手去摸一摸,果然无之。

  这使人想起大珠慧海禅师的一句名言:"本自无缚,不用求解。"(本来就没有什么束缚,根本不用去求解脱)禅宗佛性说的要点,是把实相、本性、真理,均诉诸一心。心、性、理等,名异实同。性即是心,心即是佛,佛即是法。心外求心,佛外求佛,法外求法,无异于南辕北辙。黄蘖希运禅师用一个比喻来说明佛在自心,不假外求。他说:只要你有觅佛的念头,便是过失。这好像痴人在山顶叫一声,听到山谷中有回音,便忙不迭地下山寻找声响,待找不到声响,又上山叫一声,又下山寻觅。如此往复循环,千生万劫也找不到声响。离开自身而向外求佛的人亦然,"只寻声逐响人,虚生浪死汉"。在禅宗看来,"自家宝藏,一切具承促雅赠足,使用自在,不假外求"。"你若求佛,即被佛魔摄,你若求祖,即被祖魔摄,你若有求皆苦,不如元事"。恰如孙悟空头上,只因向外求佛而未能明心见性,头便被箍住;一旦从自心中顿现真如本性,大彻大悟,金箍儿也就消失了。一则公案说:有僧问石头希迁:"如何是解脱?"

  石头反问:"谁缚汝?"问:"如何是净土?"反问:"谁垢汝?"问:"如何是涅檠?"

  反问:"谁将生死与汝?"

  石头以矛攻盾,正言若反,抽钉拔楔,沉着痛快。他的意思是说:既然没有谁绑住你,那就是已经解脱;既然没有谁弄脏你,那便处处都是净土;既然无生死之别,又何必追求涅檠?所以,石头一再强调:"即心即佛,心佛众生,菩提烦恼,名异体一。汝等当知,自己心灵,体离断常,性非垢净,湛然圆满,凡圣齐同。"身外无佛,身外无法,学佛的当务之急是明心见性。金箍只戴在那些未能明心见性者的头上;一旦明心见性,就不再存在任何强制性的约束,所谓"从心所欲不逾矩"是也。

  金箍不是法宝,金箍象征一种强制性的约束,它标志着修养过程中尚未明心见性的那个阶段。

  出处

  《西游记》书中说原系大禹治水时遗下的天河定底神珍铁,为太上老君所制,放在东海。金箍棒两头是两个金箍,中间是一段乌铁;紧挨箍有镌成的一行字:如意金箍棒,重一万三千五百斤。在平常所见的各种金箍棒的形象是一根两头各有一段黄色,中间为红色的棍子。

  根据《西游记》的记载,孙悟空去东海龙王处索讨兵器时得到金箍棒,金箍棒似乎注定就是孙悟空的。书中第三回说道:我们这海藏中,那一块天河底的神珍铁,这几日霞光艳艳、瑞气腾腾,敢莫是该出现,遇此圣也?龙王果引导至海藏中间,忽见金光万道;龙王指定道:那放光的便是。最初作为定海神针的金箍棒乃是一根铁柱子,约有斗来粗,二丈有余长。

【金箍棒的来历】相关文章:

如意金箍棒08-17

关于假想金箍棒的阅读理解09-21

孙悟空的金箍棒歇后语04-23

阅读金箍棒完成后面练习09-18

幼儿园大班健康教案:《金箍棒》03-09

《金箍棒》幼儿园教案(通用10篇)02-01

幼儿园大班健康教案:《金箍棒》3篇03-09

对联的来历01-07

骆驼的来历08-17

春联的来历0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