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颇负荆请罪的缘由及故事
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廉颇负荆请罪的缘由及故事

时间:2023-07-28 08:55:30 进利 国学常识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廉颇负荆请罪的缘由及故事

  导语:“负荆请罪”讲述了发生在赵国首都邯郸廉颇和蔺相如的故事,故事又被称为将相和。 在邯郸市串城街(邯郸道)有一处巷子回车巷,这里就是蔺相如回避廉颇的窄巷。还在巷口立了一通石碑回车巷碑记,记述负荆请罪的故事。让我们一起了解一下吧!

廉颇负荆请罪的缘由及故事

  负荆请罪故事

  秦昭襄王一心要使赵国屈服,接连侵入赵国边境,占了一些地方。公元前279年,他又耍了个花招,请赵惠文王到秦地渑池(今河南渑池县西,渑音miǎn)去会见。赵惠文王开始怕被秦国扣留,不敢去。大将廉颇和蔺相如都认为如果不去,反倒向秦国示弱。

  赵惠文王决定硬着头皮去冒一趟险。他叫蔺相如随同他一块儿去,让廉颇留在本国辅助太子留守。

  为了防备意外。赵惠文王又派大将李牧带兵五千人护送,相国平原君带兵几万人,在边境接应。

  到了预定会见的日期,秦王和赵王在渑池相会,并且举行了宴会,高兴地喝酒谈天。

  秦昭襄王喝了几盅酒,带着醉意对赵惠文王说:“听说赵王弹得一手好瑟。请赵王弹个曲儿,给大伙儿凑个热闹。”说罢,真的吩咐左右把瑟拿上来。

  赵惠文王不好推辞,只好勉强弹一个曲儿。

  秦国的史官当场就把这事记了下来,并且念着说:“某年某月某日,秦王和赵王在渑池相会,秦王令赵王弹瑟。”

  赵惠文王气得脸都发紫了。正在这时候,蔺相如拿了一个缶(音fǒu,一种瓦器,可以打击配乐),突然跪到秦昭襄王跟前,说:“赵王听说秦王挺会秦国的乐器。我这里有个瓦盆,也请大王赏脸敲几下助兴吧。”

  秦昭襄王勃然变色,不去理他。

  蔺相如的眼睛射出愤怒的光,说:“大王未免太欺负人了。秦国的兵力虽然强大,可是在这五步之内,我可以把我的血溅到大王身上去!”

  秦昭襄王见蔺相如这股势头,十分吃惊,只好拿起击棒在缶上胡乱敲了几下。

  蔺相如回过头来叫赵国的史官也把这件事记下来,说:“某年某月某日,赵王和秦王在渑池相会。秦王给赵王击缶。”

  秦国的大臣见蔺相如竟敢这样伤秦王的体面,很不服气。

  有人站起来说:“请赵王割让十五座城给秦王上寿。”

  蔺相如也站起来说:“请秦王把咸阳城割让给赵国,为赵王上寿。”

  秦昭襄王眼看这个局面十分紧张。他事先已探知赵国派大军驻扎在临近地方,真的动起武来,恐怕也得不到便宜,就喝住秦国大臣,说:“今天是两国君王欢会的日子,诸位不必多说。”

  这样,两国渑池之会总算圆满而散。

  蔺相如两次出使,保全赵国不受屈辱,立了大功。赵惠文王十分信任蔺相如,拜他为上聊,地位在大将廉颇之上。

  廉颇很不服气,私下对自己的门客说:“我是赵国大将,立了多少汗马功劳。蔺相如有什么了不起?倒爬到我头上来了。哼!我见到蔺相如,总要给他个颜色看看。”

  这句话传到蔺相如耳朵里,蔺相如就装病不去上朝。

  有一天,蔺相如带着门客坐车出门,正是冤家路窄,老远就瞧见廉颇的车马迎面而来。他叫赶车的退到小巷里去躲一躲。让廉颇的车马先过去。

  这件事可把蔺相如手下的门客气坏了,他们责怪蔺相如不该这样胆小怕事。

  蔺相如对他们说:“你们看廉将军跟秦王比,哪一个势力大?”

  他们说:“当然是秦王势力大。”

  蔺相如说:“对呀!天下的诸侯都怕秦王。为了保卫赵国,我就敢当面责备他。怎么我见了廉将军倒反怕了呢。因为我想过,强大的秦国不敢来侵犯赵国,就因为有我和廉将军两人在。要是我们两人不和,秦国知道了,就会趁机来侵犯赵国。就为了这个,我宁愿容让点儿。”

  有人把这件事传给廉颇听,廉颇感到十分惭愧。他就裸着上身,背着荆条,跑到蔺相如的家里去请罪。他见了蔺相如说:“我是个粗鲁人,见识少,气量窄。哪儿知道您竟这么容让我,我实在没脸来见您。请您责打我吧。”

  蔺相如连忙扶起廉颇,说:“咱们两个人都是赵国的大臣。将军能体谅我,我已经万分感激了,怎么还来给我赔礼呢。”

  两个人都激动得流了眼泪。打这以后,两人就做了知心朋友。

  故事的历史背景

  秦国统一六国的顺序

  公元前352年,商鞅带兵攻打魏国,攻破了魏国的都城安邑。公元前342年又一次攻打了魏国,这一次更狠,俘虏了魏国国君的弟弟公子卬,夺回了以前被魏国侵占的河西之地,并且进一步侵占了河东、河南。由此看来,商鞅不仅仅是一位改革家,还是一个不错的军事家。

  时间到了秦孝公的儿子秦慧文王时(公元前337年至公元前311年),在他在位时期,秦国进一步发展自己的势力,在西边吞并了义渠,把国土开拓到了今天的兰州;向南吞并巴国和蜀国。

  秦惠文王的儿子秦武王四年,也就是公元前307年,秦国攻陷了韩国的宜阳(今天的河南宜阳)。

  而秦武王跟人比试举重,把大腿弄断最后不治身亡,由他的弟弟继位,这就是在秦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秦昭王。可以说他为后来的秦始皇统一中国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秦昭王十四年,即公元前293年,秦国名将白起大败韩军和魏军,斩首二十四万,这一仗彻底让韩国和魏国没了脾气。于是秦国把目标转向了强大的楚国。

  公元前280年秦国击败楚国,得到了上庸(今天的湖北房县)以及汉水北岸地。公元前277年秦国夺取了楚国的巫郡和黔中郡。公元前256年,秦昭王派遣军队攻打西周(这个时候东周王室分裂了),西周君被迫投降。公元前249年,这个时候秦昭王去世,他的孙子秦庄襄王继位(秦始皇的父亲)又把东周灭掉,从此世上再无周王室。

  历史上秦庄襄王只当了三年国君就死了,等到公元前246年嬴政继位时,秦国的领土已经占了当时天下的一半。当时的秦国不仅仅疆域广阔,而且所占之地皆为丰饶之地。

  当时秦国有两大粮仓:关中平原和成都平原。关中平原的富饶是由于郑国渠的修建,而程度平原的富饶是由于都江堰的修造。而仅仅是关中平原,『然量其富,什居其六』司马迁语。并且自商鞅变法以来,秦国的国策就是耕战,极大刺激了秦国农业的发展,因此秦国当时的经济力量是大大超过其他国家的。

  秦国既然有强大的经济实力,又有强悍异常的『虎狼之师』,所以当时没有任何一个诸侯国可以与之抗衡。

  秦王嬴政在位期间,系统地开展对六国的兼并战争。

  公元前230年,秦国灭掉韩国,而韩国就『光荣』的成为第一个被灭掉的国家。

  公元前228年,秦国灭赵国,这一次是赵国自毁长城,赵国昏庸的国君中了秦国的离间计,杀死了大将兼名将李牧,于是秦国将领王翦大破赵军。

  公元前225年,秦国灭掉魏国,方法是用水攻大梁。

  公元前223年,秦国灭掉楚国。秦国自从灭掉三晋后,就倾全国兵力攻打楚国,这里发生了一个小小的插曲,证明了『姜还是老的辣』这个道理。当时楚国还有广袤的土地,嬴政问他的们灭掉楚国需要多少兵力,年轻的心高气傲的李信回答说二十万足够了,结果大败而回。于是秦王政启用老将王翦,王翦请调六十万大军,大败楚国。秦王政二十四年,楚国灭亡。

  这时候天下只留了两个诸侯国。燕国和齐国。

  公元前222年,秦国灭掉燕国。当秦国灭赵国时,燕国太子丹警醒,就让荆轲刺秦王,但是失败,秦王政两次攻打燕国,秦王政二十五年燕国灭亡。

  公元前221年,激动人心载入史册的时刻到了,这一年秦国灭掉东方的大国齐国。至此秦国变成了秦帝国。

  从秦王政十七年到二十六年,中间不过短短的九年时间,东方六国就依次被秦国所灭。秦国成就了空前的大统一的集权帝国。而秦王政自认为『自上古以来未尝有,五帝所不及』,自称『皇帝』。

  秦灭六国时攻打的难易度排名

  最难:楚国,几乎动员全国兵力

  最易:韩国,这个属于白送的

  按照军队来说难到易:楚国、赵国、齐国、魏国、燕国、韩国

  赵国凌驾于齐国的原因是,赵国虽然没有齐国的国力,但是常年的战争岁月下,军队战斗力绝对是比歌舞升平的齐国高出一个档次,魏国要不是被打压的太悲剧了(魏国是战国初期最强,不过四战之地注定了不会长久),绝对也比齐国强。

  如何评价秦灭六国之战

  春秋战国之末,秦始皇以气吞山河之志,用十余年时间,并灭六国,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550多年的战乱局面,创建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大帝国。这个大帝国对中国封建社会政治制度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使中国古代社会大大地向前推进了一步。

  历史有它自己的发展规律,偶然寓于必然之中。自古以来,史学界对于秦兼并六国,远非众口皆碑。赞誉之词有之;痛惜六国之亡也有之。秦之统一六国决不是天赐,六国的逐一灭亡也决非偶然。

  任何战争的胜利,都离不开统帅对战争的正确决策和对战争全局高瞻远瞩的筹划,秦始皇正是在这些方面具备了远见卓识的决断能力,这也是秦能并灭六国的重要因素 秦始皇既是我国古代罕见的一世雄主,也是当时其它六国国君望尘莫及的明君。当相国李斯根据当时总的形势,向秦始皇提出并灭六国的建议时,秦始皇当机立断加以采纳,以坚韧不拔的毅力展开灭亡六国的战争。当战争进行到关键性的时刻,秦始皇亲临前线视察,督导战争的进展。秦始皇吸取前人分封王侯的教训,每攻占一个诸侯国,就改立为郡:秦军灭楚把楚地改为楚郡和会稽郡;夺占魏一些地区后,改立为东郡等等,这对巩固秦统一战争成果起了重要作用。总之,秦之取得并灭六国战争的胜利,秦始皇有不可磨灭的伟大功勋。

【廉颇负荆请罪的缘由及故事】相关文章:

廉颇负荆请罪的故事07-26

关于廉颇负荆请罪的故事05-07

廉颇负荆请罪09-15

蔺相如和廉颇的故事06-22

负荆请罪的背景故事08-16

在负荆请罪之前的故事05-28

经典成语故事《负荆请罪》04-04

负荆请罪的成语故事06-26

报国心切的廉颇名人爱国故事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