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地球2观后感(集合)
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流浪地球2观后感

时间:2024-06-25 13:10:01 观后感 我要投稿

流浪地球2观后感(集合)

  当品味完一部影视作品后,相信大家一定领会了不少东西,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观后感吧。那么你真的会写观后感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流浪地球2观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流浪地球2观后感(集合)

流浪地球2观后感1

  看完《流浪地球2》最大的感触就是想再立马看一遍《流浪地球》,因为2实在太精彩了,特效拉满,细节到位,内容格外充实。

  在看太空电梯危机时,我以为《流浪地球2》要演反叛军的事,刘培强的年轻时代会是一个战狼一般的存在。

  结果,我猜错了,刘培强没有被塑造成一个个人式的英雄,相反随着剧情的走势,《流浪地球2》为观众展示了老带新的薪火传承的精神,无数的刘培强师傅类的老战士,带出了无数的刘培强,恐怕也正是这种薪火相传的`精神,才让刘培强最终毅然无畏的牺牲自己,让地球摆脱了后来的木星危机吧!

  图恒宇的那条线,其实我是有点没看明白的,在我看来,图恒宇对女儿数字生命的执念是一种病态,我的认知层面可能更像马兆,会觉得人死了就是死了。所以,我会觉得影片里互联网联机任务是失败了,而既然“我们的人一定能完成任务”,那么应该有备选方案,比如说像《流浪地球》1里面那样人力点火的备选方案,而不是干等着奇迹发生。

  丫丫的数字复活是一个意外,图恒宇和马兆的死亡其实也是意外,图恒宇的数字复活更是意外中的意外,既然是意外叠着意外,奇迹就不是我等芸芸众生可以坚信不疑的事情,所以,我更倾向于在备选方案中努力,顺便被奇迹摸摸头。

  而且影片里,我在看到片尾彩蛋之前,甚至认为月球危机正是受图恒宇上传了丫丫导致,我一度以为丫丫入侵了moss以后会成为终极boss,没想到她成为了奇迹。

  总的说来,《流浪地球2》真的是让人意外的惊艳,我想自豪的说一句:这是我们中国人自己的科幻!硬核科幻!世界级的科幻!

流浪地球2观后感2

  20xx的大年初一,在小姑娘的提议下,一起去影院看了电影《地球2》。

  我是文科生,看惯了文艺生活主题的影片。《流浪地球2》是一部科幻片,一开始,我被其中各种复杂的画面与特效镜头弄得头晕乎乎,大概二十分钟后,慢慢适应影片风格。

  因为临时购票,我们坐的是最前排的座位,荧幕太近,不过没影响观影,近三小时的沉浸式样静坐,完全被各种情节吸引。《流浪地球2》影片情节有两条主线,一条是刘培强的爱情线索,一条是图恒宇的亲情线索。线索多,内容丰,错落有致。主要聚焦地球开始“流浪”之前,展现太阳危机初期,人类携起手来迎难而上、攻坚克难的经历,真可堪称为一部硬核的科幻片,但不乏脉脉,我们可以看到人对家、对故土的,更能看到中国的世界主义与人道情怀。

  我对该影片印象最深的是李雪健扮演的周先生反复用铿锵有力的语调,一字一字蹦出来的“危难当前,唯有”。

  有这样几个情节特别:

  沙溢饰演的张鹏,看着旁边举起手报名的飞行员,对方回报以坚定的目光。作为队长的张鹏拉下了他的手,对方疑惑的看着他。他怼过去:看什么看,月球是我们的。随后跨出队伍大喊一声:中国航天中队,50岁以上的.,出列!队伍里瞬间站出多位符合年龄的飞行员。和张鹏共同作战过多次的诺夫一看,急眼了:也跟着呼吁50岁以上的出列。很快各国都开始号召超过年龄的队员站出来,而站出来的每个人,都没有丝毫犹疑,而且他们很清楚这样的选择,只有单程去票没有归程,当他们亲手启动引爆器,自己也将粉身碎骨,葬身太空。

  那么,是什么让他们做出这样的大义选择呢?我们都知道答案“责任”。

  由此,我不由自主想到了《斑羚飞度》。一群羚羊被逼至绝境,老羚羊以身体做为年轻羚羊飞跃的垫脚石,情愿笔直坠入悬崖,为跳跃延长两米距离,这2米,就是整个羊群的生机。

  让年轻一代好好活下去,是老羚羊们的使命,也更是我们人类的使命。

  建设地球美好家园,是我们一代又一代人的共同使命,所以“危难当前,唯有责任”。我想,这可能也是影片获得高票房记录的一个重要看点吧。

流浪地球2观后感3

  太阳持续膨胀、变大,预计在一百年后吞噬地球,到那时,人类将会有灭顶之灾,人类文明的星火就会中断。全球各国决定联合起来,共同携手渡过难关,创建了“移山计划”(后更名为“流浪地球计划”),打算先放逐月球,让地球摆脱月球的引力,然后在地球上建许多发动机,使地球离开太阳系,开启流浪生活,却遭到了一些人的阻拦。一些英雄人物历经千辛万苦,最终启动了发动机,保卫了地球。于是,地球在危难关头启程了,踏上了自己的流浪之旅……

  这部科幻片长达三小时,讲述了一个生动感人的故事,不禁让人泪如雨下。在这部精彩影片中,有视死如归,英勇无畏,勇敢保卫地球的刘培强;有爱护徒弟,不畏牺牲,义无反顾的去月球引爆核武器的张鹏;还有非常爱自己女儿,不惜一切代价创造数字生命丫丫,最后“战死”深海的图恒宇……这些普通人英勇无畏的举动常使人泪流满面,不禁让人感叹到:这世间的英雄是如此的勇敢,尽管他们只是一些平凡的人,但他们最终还是保卫了地球。

  有人问:“数字生命到底是什么的一种概念?”我想,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数字生命在图恒宇眼中是原本死去的丫丫,只不过没有了肉体,因为他不愿接受死了的.现实。而在图恒宇的老师——马兆的眼里来看,数字生命只不过是将人生前的意识转移到机器里面再创造一个人。这方面也尤其体现了图恒宇的爱女之情。

  这部影片告诉了我们许多人生哲理:团结就是力量;要爱自己的家人;要向为人民利益而壮烈牺牲的烈士学习;遇到事情不能放弃,坚持才是胜利……

  但愿影片里的地球能找到新家园,人们永远开心、快乐的生活在一个充满阳光和鲜花的世界里……

流浪地球2观后感4

  《流浪地球》续写透过舷窗,我看见一个巨大的彗星拖着蓝色彗尾划过太空,那是发动机射出的等离子光束,那是我们的家园——地球。此时,我们的地球已经流浪了1500年,我作为第一批航天员,背负寻找新地球的'使命上路了,开始我们漫长的流浪。时间流逝,地球渐渐消失在舷窗外,我心情低落。突然,一块太空碎片击中了...

流浪地球2观后感5

  因为《流浪地球》就是一部蛮成功的片子,所以对《流浪地球2》,我观影前的期待并不高,尤其我没有阅读过原著(只是表弟大概给我讲过梗概),所以我之前倾向于认为这部片子很容易成为“冲击-反应”模型的又一个例证:出现了生存危机,然后克服它。这样的结构几乎可以说是大多数科幻影片的框架,在这样的框架下,虽然刘慈欣的原著足够有想象力,但也很容易落入俗套。

  但是,《流浪地球2》在其叙事中,把这个框架本身给尽可能放到了背景的图层上,除了颇具想象力的种种方案,生存危机与克服方案之间如何勾连也被大大地强调了,在我看来,生存危机在这部影片中并不仅仅是主角们(全人类)所要克服的对象,更重要的是危机本身对于人类社会到底有着怎样的意义,这个讨论是相当具有政治哲学层面的意义的。

  我在看到周喆直的部分时,总是会想到霍布斯,他哲学的出发点是“自我保存”,人处在普遍的生存困境之下——即自然状态,在这种状态下,自我保存是人的第一需要,但由于资源的不足和标准的缺位,最终这种状态和自我保存的诉求会使得个体之间充斥着无休止的争斗,一个更有名的说法是“一切人反对一切人的战争”——这个表达后来被恩格斯用来描述“现代市民社会”中的竞争行为。

  所以,对于个体而言,危机的存在意味着与他人的持续敌对,由于这种危机具有普遍性,这其实构成了对于人类全体的一种挑战,也很有可能毁掉人类自身。

  在我看来,《流浪地球2》其实把这个问题以一种非常极端的形式呈现出来了,其中的危机不是针对个体的、漫长的、需要经过长期争斗而显现的,而是针对整个人类社会的、迫在眉睫的、完全可以被广泛感知的生存危机,在这样的情况下,《流浪地球2》认为,全人类应当团结起来,共同应对危机。

  无疑,这样一种方案是带有很强的中国人的思维色彩的,比如对于没有后代的人,要求他们也自觉参与到人类文明延续中我觉得多少有点道德绑架;还比如,在地下城的部分,我认为东亚文化圈的人们大多会珍惜这个进入地下城的机会,但是西方人我就觉得未必了——新冠疫情中各国的政策区别可以成为一个例证;再比如,在最后征召航天员的时候,出列的除了五常,其他都是在历史上长期受中国影响的国家(韩国、泰国、新加坡),这固然有针对特定海外市场的考虑,但其实从我们的文化特质出发,五十岁以上航天员的牺牲在相当程度上是一种类似“斑羚飞渡”式的危机方案想象,年龄,在其中成为了选拔中唯一关键的指标。

  年龄在这个状况下的凸显,让我联想到了电影中贯穿始终的倒计时,人类文明的延续,就是延长人类文明终结的倒计时,为了让倒计时期望更长的人活下去,倒计时期望更短的人在《流浪地球2》中选择了牺牲自我,这种倒计时的普遍出现一方面与屡屡出现的预警信号相呼应,很有科幻色彩,因为我不太懂技术,这方面不多谈;另一方面,这样一种时间的借喻揭示了流浪地球方案最终能够成功的至关重要的因素——亲缘。

  张强和刘培强,以及和最后站张强旁边那位年轻的中国航天员,他们之间的年龄和代际差异在我看来是与刘培强和刘启、图恒宇和图丫丫形成同构的暗示,父辈为了子女辈的生存,选择了牺牲,亲缘在其中占到的力量可以说是绝对的,没有刘启,刘培强就没有再次入伍的动机;没有对图丫丫数字生命的期待,图恒宇也不会在大伤之后再度全身心地投入到科研工作中。所以在这样的视角下,张强在最后对刘培强的拯救,绝不仅仅是为了赚观众的`眼泪,而是导演持续地在告诉我们流浪地球计划之所以能够成功、无数仁人志士之所以愿意舍身取义,并不是单纯因为单纯的意识形态目的、被视作崇高的人类文明的使命感或者被屡屡批判的“宏大叙事”,而是具体、美好、充满了爱的生命体验,亲缘就是其中最为突出的部分,通过对父辈倒计时的抹杀,子女辈的倒计时得以延长,将这个过程在微观的时间序列上不断重复,从而实现了宏观时间序列上人类文明倒计时的延长。

  但我并不认为,亲缘是这部电影的核心,如果我们只关注刘培强和图恒宇,那这部电影不过是对《飓风营救》的模仿,如果我们将他们二人对亲情的重视视作内核,那么这部片子也注定无法超越《星际穿越》,相较于诺兰团队,我觉得《流浪地球2》呈现更丰富的地方在于,他讲述了刘培强们和图恒宇们是如何被组织起来的,同样是拯救人类,库帕的经历是不可复制的,但是刘培强和图恒宇是一个缩影,我们有理由相信很多人的经历与他们是类似的,前者在天灾中失去了亲人,后者则可以看作被行政力量压制的(思想上的)反对派,但是他们可以在灾难面前能够将自己的诉求与人类的诉求统合起来,这不是他们个人的功劳,周喆直这样的政治人物发挥的作用是非常关键的。

  所以,我们回到最开始霍布斯的问题,个体面对的生存危机持续加总,最终反映为人类全体的生存危机,《流浪地球2》其实再次回到了霍布斯的解决方案中,即建立一整套强有力的秩序,从而实现人类的团结。但这种团结所需要的前提是相当困难的,首先是对危机一以贯之的普遍察觉,这个在《流浪地球》原著中体现得很明显,在离开太阳系后,不少人认为太阳并不会膨胀,又重新返航,并杀死了相关的政治家和科学家——这绝非通过粗暴的舆论管控就能统合,共识向来是脆弱的;其次,是能够在制度设计层面最大程度地将社会成员纳入到这一计划中,微观的个体的动机、能力、意愿能够有机会接入到这个宏观的社会体制中,图恒宇就是很典型的例证,他从思想上讲是不符合政治要求的,但是他也能够被团结到一起,当这种微观层面的接口不存在,就会产生大量的反对者,比如影片开始在非洲的反对者和后来人工智能推广后下岗的大量产业工人(他们还采用了卢德主义的抗争方式),他们并不像刘培强和图恒宇那样幸运,影片在这些不幸的广大群众身上的表达非常克制,个中缘由大家自行体会。

  总之,我认为《流浪地球2》最有价值的地方其实是在于其人文色彩的这一段,科幻题材为这样一个涉及到人本性问题的讨论提供了具体而紧张的场景,相较于对技术伦理的探讨这样一种相对具体且潮流的讨论,我觉得本文谈到的这个问题是更像是历史脉络中的一根卡住的鱼刺,技术的革新似乎并不能化掉它。我们从丛林中走出,在心理上大概已经无法认同社会达尔文主义的正义性,那么,在当下具体的历史背景下,我们面对着怎样的挑战、甚至是危机?又如何设计一种使得个体在群体中获得足够安全感的方案?这才是《流浪地球2》它相较于其他的科幻片更具价值的地方所在。

流浪地球2观后感6

  大年初一,去看了一场电影《流浪地球2》。

  “流浪地球2”计划,意思是带着地球去流浪。人类在地球上建立无数个巨大的发动机,推动地球流浪,去到4.3光年距离外的另外一个星系,建立新家园。至于为何要流浪?或许由于太阳行将急速膨胀,吞噬地球。人类不得以出此下策,带着地球逃离太阳系。根据联合政府制定的“流浪地球2”计划,人类的.流亡分为五步:第一步,用地球发动机使地球停止转动,使发动机喷口固定在地球运行的反方向;第二步,全功率开动地球发动机,使地球加速到逃逸速度,飞出太阳系;第三步,在外太空继续加速,飞向比邻星;第四步,在中途使地球重新自转,掉转发动机方向,开始减速;第五步,地球泊入比邻星轨道,成为这颗恒星的卫星。

  在人类撞向木星的最后时刻,主人公刘启,与程序员李一一,初中生韩朵朵,混血儿蒂姆,上尉王磊,宇航员刘培强以及中国171_11救援队的数人,在不到一天的紧张时间里,点燃了木星,巨大的冲击力将地球排斥开来。

  在这影片中,我们深深感遭到了一种温情。是宇航员刘培强和刘启之间的父子关系,由于久长的时空阻隔而产生隔阂,却又在绝境里彼此关爱,终究父子之间的隔阂消除。韩子昂,为了救刘启和朵朵,牺牲了自己。上尉王磊,似乎对牺牲人不管不顾,实际上则关心着每一个人的安危,奈何他只有一个人,护不了全世界。

  希望这个词贯穿全片,片中曾多次提到关于希望的引人深思的句子“终有一天,冰会化成水。”“希望是我们这个年代像钻石一样珍贵的东西,希望是我们唯一回家的路”

流浪地球2观后感7

  这是第一部看的电影,吴京主演,讲的是太阳老了,脾气越发古怪,一百年以后会把地球吞掉。为了应对百年后的.太阳危机,全世界组成了联合政府,商讨对策。其中数字化人生让人活在虚拟世界里,以及让地球脱离太阳系,花2500年飞行到另外一个星系生存,是两个呼声最高的解决方案。作为爱家爱国的中国人,坚定支持地球流浪到别的星系的方案。在这个方案落地过程中,遇到了各种困难和挑战,这部影片写的是其中的三个困难,第一是向人们证实这个昂贵方案的可行性,第二是应对并化解月球危机(把月亮搞没了),第三是应对并化解木星危机(把木星上的氢气点燃,利用这个威力把地球推开避免撞上去)。

  整个影片我觉得拍的还是不错的,有亲情,爱情,友情,但是这一切,在宇宙面前,在比人类更庞大的各种力量面前,都显得渺小。但是这种渺小,有时候靠着信念和坚持,有时候可以变得非常伟大。

  另一个体会是,和西方国家比,我们显得没有那么理智冷血,因为过于在乎感情,所以不愿意放弃家人,不愿意放弃地球,不那么爱表达,也不那么容易被信任。要强大,靠信念,靠坚持,靠沟通,和被理解之后的合作。

流浪地球2观后感8

  看每部电影都觉得自己确实看明白了一些东西,也明白自己更多东西没有看明白,然而大都不了了之。流浪地球2是唯一一个让我思考要不要去二刷和独立思考更多的电影。于是写了很久写完了我的一些观后感,结果如下:

  一方面,确实让我思考地更深了,甚至看的时候没想到的.东西再写观后感的时候竟然抿出来了。只是太耗时耗力了。

  另一方面,看完影评和解析才知道,很多关键点,我一刷完全没有看明白,比如Moss是正是邪;Moss造成灾难的意图所在和经过的量子计算;Moss和科学院(马兆、图恒宇)、政府(周喆直)的关系;周喆直的“我相信我们的人”;周喆直“有人在帮我们”;Moss称图恒宇是“唯一的'变数”......

  我很菜,自以为懂了其实很多都没看懂。但是还是发出来我幼稚的一些独立思考罢!不枉我为球2写了这么多。

  它真的是载入史册的好电影。

流浪地球2观后感9

  中国科幻电影没有让人失望!《流浪地球》2是一部让人很感动的电影!在危机与困境中,爱,责任,勇气,希望,信念,团结能让人类战胜一切!

  整部影片多线并行,出场人物众多,电影时间较长,隐喻和伏笔很多,特效场面宏大,出境的飞机很帅,人物形象丰满,每个主线人物的故事都很完整!但也因为主线过多,时间太长,会让观众觉得剧情有些散乱,无法长时间集中注意力!

  爱情,亲情,友情,心中有爱,才能让人鼓起勇气,充满希望,接受责任,坚定信念,团结一致!电影中把这几方面表达的很好,展现出中国人特有的,细腻浪漫隐忍的情感!也许表达的不够强烈,但心中充满了爱!

  当肩负起家的责任,即使牺牲自己也要保护好家人!为了完成任务即使牺牲生命,也要承担起自己的责任,完成任务,把活下去的希望留给其他人!自己经历了很多艰难痛苦,被人问怎么样时,却含泪说很好!父爱如山,想让女儿活下去平安度过一生,也许方法有些极端,但没有尝试过就无法分辨对错!

  电影不但让人感动,也有一些小幽默和吐槽。笨拙的.情感表达,嘴上嫌弃身体却很诚实,吐槽房价终于跌了……都会让人会心一笑!制定计划时,永远都要有备选方案,谁也不知道会不会发生意外!

  演员的表演都很好,也很符合人物,亮点很多,堪称完美!偶有点小瑕疵,也不影响观感!

  当危机来临时,面对家人的离去时,每一个人的选择,都会影响人类的命运。没有什么万事太平,是有人在为我们负重前行!这些无名英雄肩负起了一切,才能让我们幸福的生活!

  心中充满爱,接受责任,鼓起勇气,坚定信念,我们可以克服一切困难!坚持下去,给自己时间,所有的读者朋友们,都会成功!梦想成真,一夜暴富!

流浪地球2观后感10

  大年初一看《流浪地球2》,电影拍的很震撼,但其实没看太懂,近3个小时,看得脑袋发胀。半夜睡不着,便坐起来重看原著和影评,才算有那么一点拨云见日,不吐不快。

  原本为了应对危机的措施,成为了危机本身。

  这是流浪地球计划所遇到的最大的麻烦。也是整部电影的矛盾点。想必过去的疫情三年,大家或多或少都有些感悟。

  比起美国倡导的方舟计划,让极少数有地位有钱的人得以逃离,绝大多数人留在地球等死,很显然,中国科幻界所要追求的价值观是一定要带着地球跑,哪怕要付出几代人受苦受难的代价,至少跟我同年同月生的又是济宁老乡的导演郭帆是这么拍的。

  你是想降低自己当下生活的质量,去应对一场可能百年以后才会遇到的危机?还是选择活在当下,享受这片刻的愉悦?

  如果有一天告诉你,要让你受苦一生,才能求得人类文明的延续,你愿意牺牲你这一生吗?很多声音会说,凭什么要牺牲我,人类文明延续不延续跟我有什么关系?

  我一直悲观地认为,当下世界的年轻人是属于躺平的一代,这些人甚至连下一代都不想生了,他们会在乎以后会不会还有人类文明?

  其实可以思考一下,人类文明的存在,是为了部分个体的满足还是为了广大人类群体的幸福?危机来临,是选择牺牲一部分人的生命,来保障少数人的生活质量,还是说为了绝大多数个体的`存活,而牺牲少数人的生活质量?

  刘慈欣老师的这句话值得深思:给岁月以文明,而不是给文明以岁月。

  周喆直先生在联合政府讲了一个故事:在一万五千年前,大腿骨骨折是致命的,一旦大腿骨折就只能任由被其他动物吃掉。但是,人们考古发现了一根一万五千年前愈合了的大腿骨,这说明当时的人类受伤之后,有人照顾他,有人给他喂水和食物,就是人类文明的诞生。只有互相帮助,团结在一起,才能称得上是文明。

  整部《流浪地球2》,说到底不过讲了这样一个故事,浓缩为一句话就是:人类命运共同体。

  而关于这个话题,放在当下的世界环境,一切才刚刚开始。

流浪地球2观后感11

  农历新年的首次观影,大年初一上午场,犹豫之下还是选择了《流浪地球2》,虽然对《满江红》和《深海》也很期待。

  这一部从时间线上来说是第一部的前传,属于“前刹车时代”,除了沿用原著的故事设定以外,基本上都是原创的情节和人物。特别是在“流浪地球计划”以外,又引入了关于数字生命的讨论,我个人认为这两个科幻命题在这部电影中的地位和比重甚至是并驾齐驱的,因此虽然片子时长很长,但是内容非常充实。

  概括来说,《流浪地球2》故事依然很硬科幻、很东方叙事,用编年体的方式串联起了时隔十几年的相对独立的两次危机的叙述方式也让人看着比较舒服;制作上依然保持了非常高的工业水准、比前作有一定幅度的进步,可能由于预算增加的原因(推测),实拍的大型多人场景也有所增加,开始真正有了那种维系全人类命运的氛围感,即使相比国外同类题材(科幻+灾难)也很具有竞争力。

  具体情节上这次是吴京饰演的刘培强和刘德华饰演的图恒宇分别统领“流浪地球”和“数字生命”两条线,两个命题一开始是相互竞争、相互矛盾的,到最后又和解融合(这很辩证法)。刘培强依然是个有亲情羁绊的新模式典型英雄人物、承担了大多数动作场面,图恒宇的价值观则比较复杂一些、更有探讨的空间。

  故事的一些桥段、尤其是煽情部分,略显套路化,但是拍的都很精彩,我个人也是在选人引爆核弹和外国宇航员替代沙溢敲吴京头盔两处贡献了热泪。个人一直认为,商业片不需要在情节上过于刻意求新(有些甚至是求怪了),把故事讲完整、逻辑讲通顺、拍的精彩一些,对于我这样的普通观众就已经非常受用了。

  稍有美中不足的是,两条线的人物情感都围绕家庭和亲情、而且没有特别明显的质的区别,似乎有些重复;另外对于图恒宇的动机是不是还可以设计的更复杂一些、那些极端的数字生命支持者的伦理是不是也可以稍稍展开一下,毕竟从结局的.定调来看影片对于虚拟生命不是彻底否定的,那仅仅一句“没有人的文明是没有意义的”就略显苍白。

  最后一点,我个人认为这部电影非常重要的一个意义在于,它证明了一种可能,就是可以将一些非常好的科幻命题如“数字生命”这种融入到流浪地球计划这样一个大背景中,从而丰富它的内容,毕竟如果只局限于一个科幻点子很难撑起一个长系列故事的新鲜感。就像《三体》,在三体文明入侵这样一个宏大背景下,每一部其实都在引入新的科幻创意来充实故事——第一部的三体文明和质子、第二部的几项面壁计划和黑暗森林、第三部的降维攻击等等。这样借助于这个已经广受认可的大IP还可以继续创作出很多优秀续集,毕竟流浪地球计划要持续20xx多年,而几百年上千年以后的文明形态我们这个时代的人甚至无法想象,因此这个电影系列的创作空间非常广阔。

  作为一个中学时代就在看《科幻世界》、甚至曾为了要探索未知而想选理论物理专业的科幻迷,我知道中国科幻还有很多精彩的点子和故事。希望未来《流浪地球》系列电影能够延续同等及以上的制作水准、吸纳更多优秀的创意的想法,期待它能够成为一部东方科幻电影的煌煌史诗。

流浪地球2观后感12

  20xx大年初一,《流浪地球》震撼上映,在全国掀起热潮。这既是一部成熟的商业片,也是一部优秀的科幻片,它真实展现了灾难来临时的复杂人性以及伟大悲壮的英雄主义。自此,中国科幻电影迎来了曙光。

  经过4年的筹备与拍摄,运用更高端的技术和更先进的理念,郭帆携《流浪地球2》重返荧屏,燃爆春节档。在多位实力派演员的加盟下,《流浪地球2》加量不加价,是续集也是前传,有继承也有突破。在视觉方面,提供了绝对震撼的恢宏场面,无论是高耸的太空电梯,还是月球危机引发的'潮汐与碎片,都在用“大”,衬托人类的“小”。而渺小的人类如何在这宏大且无情的宇宙中努力求存,则是这个系列贯穿始终的命题。

  从画面和技术上来说,这是中国科幻电影的里程碑制作,有着不输好莱坞的特效;从剧情和人物上看,这是一部伟大的末日拯救式群像电影,贯穿了中式的爱国情怀和命运共同体意识;从历史进程来看,这是一次跨时空的,关于数字生命的合理性、人与人工智能关系的探讨。

  《流浪地球2》更令人惊讶的一点,是在故事上与前作分毫不差地接续的同时,还要在主题上与前作形成呼应和互文。这方面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刘德华饰演的图恒宇这个角色。正是因为他对女儿的爱与执念,催生了具有自主意识的人工智能MOSS(550w)。图恒宇与已经成为数字生命的女儿丫丫的对话,和刘培强与MOSS之间的对话,也是全片最感人且最值得玩味的段落。

  图恒宇试图用永恒的生命重新定义死亡,而刘培强则通过对MOSS表现出的绝对理性的质疑,再度定义了人性。具备了这样深度的思考与探讨,我们的科幻就不只是徒有视觉奇观的空壳,而是真正有了可以驰骋翱翔的翅膀。

  《流浪地球2》具有浓厚的中国式情感色彩,当我们“造着船,移着山”,提出“流浪地球”计划,这是眷恋故土、落叶归根的浪漫;当张鹏等老战士选择牺牲自己,为年轻一代换来生机;老周选择让位给渡小郝,让年轻人独当一面,这是镌刻在中国文化中的传承;当中国人在危机关头挺身而出,不到最后一刻不放弃,敢为最后一丝机会放手一搏,这是深埋于血肉之中的坚韧。情感在共鸣,在震荡,《流浪地球2》为冷科幻注入了滚烫的热血,给予其生机与活力。

  《流浪地球2》票房已突破23亿,且仍爆发着蓬勃的生命力。期待中国科幻电影的美好未来。

流浪地球2观后感13

  大年初五,我和我的家人一起去看了《流浪地球2》。这部电影分为三条主线,一条暗线同时展开叙述。虽然三个小时看起来很漫长,但我看完后却还是意犹未尽。太空电梯、数字生命等科技技术让我徜徉在科幻的浩瀚星海中;紧凑的情节,大事件的“倒计时”也让我在这三个小时中始终紧绷神经;电影中感人的情节,更是让我热泪盈眶。除了对于技术和情节的震撼,这部电影也给我、给看过电影的人们留下了许多思考。一条主线,由科学家图恒宇对于想让在车祸中丧生的女儿丫丫通过数字生命技术拥有一个完整的人生的执念展开。这种执念,在当时禁止数字生命的背景下看似是“违法”的,但正是这种强大的执念,才使得图恒宇不断地研究“数字生命”,让550系列更迭换代,最后更是因为马兆临死前的一句“没有人类的文明毫无意义”,让图恒宇给丫丫传递了那串长长的密钥,从而使人类避免了灭绝。正是因为图恒宇对丫丫的深沉的父爱,他才变得那样偏执;正是因为他的偏执,人类才有了生的机会。这让我感受到,父爱是一股强大的力量。

  一条主线,讲述了航天员刘培强从起初刚开始训练到入驻“领航员”空间站的历程,这段历程中,他获得了爱情,他实现了从小到大的梦想,他却也失去了太多太多的人。他失去了妻子韩朵朵,失去了师父张鹏,这必然给他带来了莫大的痛苦,但这也使他明白,在这场灾难中,只有宇航员,科学家等人们在前方努力,才会让那些普通人活下去,把人类文明传承下去。于是,之后的故事我们可以看到:那个曾经年轻的身影,那个曾经幸福地为一家人拍下合照的身影,带着他对唯一的家人——儿子刘启的爱,撞向了庞大的木星,没有一丝退缩……最后一条主线,由联合政府中的外交官,中方代表周喆直和他的助手郝晓晞对于“流浪地球”计划的坚持,寄托给全人类的希望,展开了叙述。其中最让我深思的,是面临月球危机时,周喆直的那段关于“股骨”的演讲。“……15000年后的今天,又一根断裂的股骨摆在了我们的面前,我们是否还会和15000年前,做出相同的选择?”声音看起来苍老,但在我耳中,它却震天动地。面临灭顶之灾,人类的命运就像那根断裂的股骨,岌岌可危。幸亏,人类及时地团结了起来,使这根骨头暂时被接合。同时,这段讲话,也展现出来中国外交官的坚定精神,在这条主线、这部电影的结尾,这种精神也通过郝晓晞继承了周喆直的位置后与她的助手的对话,得到了传承。我也相信,在这漫长的2500年间,“外交官精神”会一代一代地传承下去,帮助维持着这根暂时接合的股骨,直到计划的成功。

  不过,在这部着重刻画人物群像的电影中,最让我感动的还是张鹏等一众负责手动引爆核弹的航天员们。在月球危机到来时,张鹏拦下了一个年轻的宇航员,喊出了那句铿锵的话:“中国航天部队,五十岁以上的,出列!”这句话,带动了其他国家的航天员们,全球五十岁以上的.航天员们纷纷出列,他们坚挺的身影,好像是一座座丰碑。在他们启程去月球时,他们知道,他们手中有一张无形的“单程票”,去了,就再也回不来了。当张鹏手持核弹引爆器,站在月球上,望着远方渺小的地球时,他感叹道:“地球,还挺美好的。”这时,在他眼中,地球不只是一个供人类居住的地方,更是他的家园,他心灵的寄居之所,即使地球已经面目全非,没有了当年的繁华,但那仍然是他的家。最后一分钟,他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因为面临死亡,他恐惧了,但他也释然了,因为他知道,为地球奉献到了他生命的最后一刻,值得。于是,他带着对航天事业的热爱,带着对地球的热爱,带着对未来的希望,平静地、满足地走向了死亡。核爆的那一刻,没有声音,一片寂静。他、“地球之光”、那些航天英雄们,直到牺牲,都是悄无声息的。“使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我想,他们一定做到了这句话。在我眼中,那些宇航员们,是父母,是子女,是国家栋梁,默默为国家付出,一生立过的功数不胜数,而这次有去无回的任务,他们付出了自己的生命,缔造了他们人生中最壮烈的一功。多年以后,诺夫的徒弟马卡洛夫和张鹏的徒弟刘培强,他们相继牺牲在了浩瀚的宇宙中……他们为了人类文明能够长久延续而燃烧自己,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郝晓晞在联合政府中经历种种历练,最后接过了周喆直的衣钵,这是一种职业的传承;图恒宇在临死前最后一刻将密钥传递给了因数字生命有着超强记忆的丫丫,使得人类得以活下来,这是一种生命的传承;张鹏在与徒弟刘培强生离死别时像之前一样点了三下刘培强的头盔,他的死给刘培强上了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节课,无形中,这是一种精神的传承。影片中有名的英雄们与无名的英雄们,他们死得壮烈、死得绚烂、死得伟大,他们的名字将会被永远记住。他们正如那些秉笔直书的鲁迅先生们,那些奋不顾身堵枪口的黄继光们,还有许多在幕后默默奉献的原子弹研究者们,一生都在为国家与世界付出,只为后代们有一个美好而光明的未来。这种精神就像一束星火,正因为宇航员们、科学家们的努力与牺牲,这束星火才在后来代代传递,沸腾在每一个地球人的血液中。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有了这束星火,人类才不会亡于自己手中!

  这部电影,不仅是中国科幻的一座“里程碑”,还抛给了全世界的人们一个问题:当人类命运的股骨濒临或已经断裂时,我们是继续可悲地互相争斗?亦或是秉持着那些科学家、宇航员们的精神,像电影中的英雄们一样,勇敢地、团结地作出应对?人类的命运、地球上生灵的命运、地球的命运,都把握在人类自己手中……

流浪地球2观后感14

  这是一部更加专注于故事/人文,在编剧上下足功夫,最终不负众望,成果斐然的片子。影史上能同时做好多故事线和大剧情时间跨度的电影真的少之又少,或者说大部分剧组导演根本不会选择这么做。我能想到的例子只有复仇者联盟,毕竟漫威是靠它来一举收割旗下不同超英的粉丝,属于为了加角色而磨剧情。但球2显然不是这样(不然它不得往里塞几个流量明星),而是为了把故事讲得更好而选择了更为困难的道路。这背后需要的是高超的编剧指导和一个专业、耐心、负责的'编剧团队,而这些又代表着国内整个行业的专业化、工业化水平。

  当然,多故事线、多人物的`代价就是缺少人物的成长与转变,不过球2已经做到保证人物不过于扁平化工具化,足够了。

  视觉方面,不论其工业机械的风格还是具体的元素,在科幻影史上都不算少见,所以没有让我眼前一亮的感觉,但是足够完整、扎实,这也就足够了。太空电梯是个例外,作为新元素放在开头给我带来了一点中国科幻震撼,效果很不错。应该说,流浪地球系列证明了国内完全能够做出2个小时以上、扎扎实实、没有大破绽的商业特效电影,而不只是错漏百出5毛特效糊脸一股塑料味的答辩。

  剧本和画面说了,还有声音。音效全程在线,不同环境下合理赋予的不同声效给人以沉浸感。让人惋惜的是,这次依旧没有能给我留下印象的配乐,一方面是剧情紧凑没时间放音乐,另一方面电影音乐要出彩还得靠汉斯季默久石让这种大师,光是工业化还不行。除此之外的小缺陷,几处地方的配音感明显,(可能与李雪健老师的身体因素有关)还是需要更多打磨。

  总之,球2是一部在方方面面能达到80分以上,值得去影院看的片子。它在剧情和视效方面做了许多“加法”,做到了不少以前国产甚至世界电影没做到的事情。而且,在近年好莱坞科幻电影基本只会炒冷饭和玩旧元素排列组合的环境下,它带来了不少新的叙事角度与元素。

  而我也期待着在这基础上,国产科幻电影有朝一日可以开始做“减法”,在艺术性上更进一步,带来像《星际穿越》那样更加令人震撼的作品。

流浪地球2观后感15

  《流浪地球2》,一个科幻电影,虽然我没看第一部,但第二部的某些情节却深深地打动着我的内心。比如刘德华饰演的电脑技术员,为了自己心爱的女儿能存活,不顾一切拼命研究数字生命,最后不仅让女儿存活下来了,还凭借数字生命,拯救了地球;吴京饰演的太空飞行员,为了保护自己的家人和朋友一次又一次放弃生存机会,总是让自己处于最危险的处境中;以及在影片快要进入结尾时,沙溢等群演扮演的太空老兵们,为了后辈的幸福生活,主动带头请缨牺牲自己,去完成一个悲壮而又伟大的任务——炸月球拯救地球。在这部影片中我看到了人性的.光辉,那种相互扶持,为了保护他人,不惜牺牲自己的性命的可贵精神。

【流浪地球2观后感】相关文章:

《流浪地球2》的观后感08-26

《流浪地球2》观后感06-08

《流浪地球2》观后感03-13

流浪地球2观后感01-15

流浪地球2的观后感06-08

【必备】《流浪地球2》观后感02-18

观看流浪地球2观后感05-22

流浪地球观后感必备【2篇】10-11

2023《流浪地球2》的观后感(精选6篇)01-30

(优选)《流浪地球2》观后感14篇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