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外活动与课堂教学是相辅相成的,是学校整个教育教学活动的两个有机组成部分,对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和进行素质教育而言,两者缺一不可。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关于素质教育大讨论心得体会精选,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关于素质教育大讨论心得体会精选1】
从古至今,在古老中国文化的熏陶下古有科举制度,今有万人齐挤独木桥的高考现象,之所以众人都把应试考试看的那么重要,因为它是成孩子出人头地,望子成龙的捷径,每位父母无不被这社会科举制度所连累,孩子的学习也被这制度禁锢在要读什么书、要做什么题的“囚牢”里了,从此孩子成了学习的奴隶,家长则成为了奴隶的仆人。
自从恢复高考以来,在中国大地出现了高考热,成为一名大学生那是相当光宗耀祖的事,必须要好好地摆上几座,大宴宾客,但在大学生的生活中却处处体现出低能现象,什么周末回家时把一周换下来的衣服带回家要父母洗等等,后来就有了“高分低能”一说,其实高分未必低能,但低分也未必一定是高能的,现在我们为人父母的这一代,在小时候也是缺乏真正素质教育的,素质低下的人也是随处可以见到的,现在还有在新闻里经常可以听到因为孩子考试不合格,回家怕被家长打骂,有的选择了离家出走,更有甚的选择了自杀,这是应试教育带给我们的悲剧,我想我们的“悲剧”绝对不能在我们孩子身上重演,我们就要从现在起重抓孩子的全面素质教育,特别是孩子心理的素质教育。
俗话说:“孩子是祖国的花朵”、“孩子是祖国的未来”素质教育从小就应该抓,素质教育的抓不只是学校的责任,反而更大的责任更应该落在家长身上,家庭教育是素质教育重中之重,我个人认为给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健康的、文明的生活环境,是抓好素质教育的基础。另外我认为古代的“弟子规”是一本素质教育很好的现行教材,之前我们有读过此书,自从吾儿把这书给我看过后,我深深被这里面的教育气息所感染,我们现代人所缺的不正是书上所讲的一条一条吗?我们不断在追求的也不是书上在讲的一条一条吗?
我不赞成韩寒的“弃学从文”,但从一个侧面却反映了之前的应试教育的确会扼杀一部分孩子们的特长,把特长生变为“弱智”生,孩子在一个压抑的环境中“畸形”的成长着,我们的家长看到了怎么会不心痛呢?索性后来有很多“有钱的”或所谓的“海归”把自己孩子从学校里拉出来,自己请家教,或者有的干脆自己教,这是对应试教育的不满提出的抗议。
国家教委《关于当前积极推进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中作了明确解释:“素质教育是以提高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国家、学校、老师都在积极的为我们的下一代素质教育在努力,作为家长的我们那就更应该顺应时代发展趋势,努力为孩子素质的提高做出应有的义务。
孩子的素质教育应该从小抓起,有些家长知道孩子目前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学好知识,他们也知道在孩子做好作业之余可以玩但也不能任由他们乱玩,应该让他们学会很多为人处事之道,那怎么抓呢?我个人认为素质教育就在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里,我们家长不放过每一件小事,不忽视每一个细节,让孩子养成一些好习惯,那就将让他们受益终生。这就是我之前提到的要给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健康的、文明的生活环境,好的习惯将改变一个人的性格,好性格才能造就一个人好的命运,所以为了孩子的明天,我们尽量让孩子养成好的习惯,这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一环。
我记得我的一个朋友对我说过,德国人做事相当严谨,比如做菜吧,盐放几克、水放几克,烹煮几分钟都是有规定的,这位德国朋友对于中国烹饪中的盐少许、水少许,烹饪若干分钟相当不能理解,我从此事深深感悟到了,在做事上面德国人与中国人的差距,也看出了德国人的素质。德国家长要求孩子上幼儿园或学校时不要遗失课本、文具、玩具,一旦遗失须尽力找回来;上街购物须算清每一笔账目;在公共场所则须警惕不要被窃去钱包;晚上就寝前须关好门窗。这些都是小事吧,可能我们有些家长还不以为然。然而就是这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培养出了德国人优秀的品质。本人认为这也恰恰我们在素质较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素质是多方面的,每一件小事可能就体现了孩子某方面的素质,孩子的全面素质教育,要从现在、从小事、从自我抓起,如若忽略小事就会“集小恶则成大恶”,反之则将“集小善则为大善”。培养良好的道德,都是从很小的事开始的。
回答一个问题,就可以理解孩子的全面素质教育的重要性了,那就是:你认为育人是为了考试呢?还是考试是为了育人?
【关于素质教育大讨论心得体会精选2】
当前,许多家长认为智力发展最重要,“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于是,孩子入学前,父母以他能否按要求算对一道题或者能背诵一首诗,来判断孩子是否聪明,是否有用。实际上,这是对人才理解的偏颇。将来的考试分数并不能完全真实地反映一个人的水平,尤其是一个人的能力从分数中是很难看出来的。这种盲目追求分数的教育,必然造就一批“高分低能”或“低分低能”的人,这种人并非当今社会所需。
素质教育要求让受教育者全面发展,即让受教育者在生理方面、心理方面、智力方面、品德方面、审美能力方面、社交能力方面等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单突出某一方面的教育,或者过早引导幼儿的兴趣朝一个狭窄的方向发展而忽略其他方面素质的培养,对幼儿的发展都是不利的。当前在家庭教育中还存在着重视才艺学习,忽视“做人”教育的做法。一方面,不少家长对子女的教育往往带有明显的功利性。认为幼儿素质教育主要是进行才艺学习,而不考虑幼儿的兴趣、发展可能及趋向,造成孩子生理、心理上的沉重压力,影响孩子身心正常发展。另一方面,不少幼儿园教师由于对素质教育认识不足,为了迎合部分家长的育儿价值取向,也自觉不自觉地偏重教给一些知识性东西或单方面重视对幼儿进行才艺训练,忽视了对孩子的品行训练和培养,与素质教育背道而驰。
素质教育强调,幼儿从诞生那一刻起,就是一个活生生的独立的个体,有自己独立的意愿和个性,有自己的种种需要和权力。教育者要尊重儿童的人格尊严,满足他们的合理要求和情感需要,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和个性差异实施教育,要相信每个孩子都有巨大的自我发展潜力,面向所有孩子,在教育中最大限度地发挥幼儿的主观能动作用。从幼儿教育目标上看,素质教育是“创造适合每个儿童的教育”,以促进每个孩子在原有水平上都得到发展在教育内容上,强调全面性和基础性,凡是做人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素养和能力,在教育内容上都有所反映,主张把学习与幼儿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起来,使孩子做到“四个学会”,即学会认知,学会生存,学会做事,学会与人共同生活。
家庭是幼儿的第一学堂,父母是幼儿的第一任教师。父母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表情的微妙变化等,都会牵动着孩子的思维神经。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一个健康、活泼、聪明伶俐、独立、自理能力强,有坚强意志的孩子。那么,作为父母,不要把素质教育当成一句口号,而要身体力行,为孩子做个好榜样,并把素质教育贯穿在孩子的日常生活之中。
首先,父母要做到热爱孩子与严格要求孩子的统一。爱是教育的起点和基础。但爱要有分寸,不要溺爱。家长经常坚持诸如要求孩子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做,不自私,不说谎,尊敬长辈,关心他人等正确的要求,就能使疼爱变成促进孩子进步的动力。实际上,对孩子的严格要求就是一种负责任的理智的爱。
其次,父母要鼓励孩子参加集体活动,多与同伴交往。孩子在集体生活中,可以学会尊重别人,学会与人合作,学会各种社交技能,同时能体会到快乐,体会到公平与合理,也能更客观地认识自己。
再次,父母要注重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坚韧性、同情心等良好的个性品质。要适当给孩子安排一些自我服务劳动、家务劳动和公益劳动,放手让孩子学会自己应付日常生活和游戏活动中各种各样的问题,使孩子在解决问题,克服困难中锻炼意志品质,提高能力。
素质教育决不是一句挂在嘴边的口号,幼儿素质教育离不开家庭教育,需要每位家长都能当好孩子们的老师。幼儿素质教育的核心目标是帮助儿童在他们的生命之初,就种下在整个成长阶段必备素质的种子,并且呵护它们,期待着有朝一日,这些种子能够开出绚丽的人生之花。
更多热门心得体会文章推荐:
2.2015大讨论活动心得体会
4.
5.学习强基层个人心得体会
6.学习新八德教育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