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读《老子》有感15篇
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读《老子》有感

时间:2023-12-28 13:05:39 读后感 我要投稿

(优秀)读《老子》有感15篇

  认真读完一本著作后,你有什么领悟呢?何不写一篇读后感记录下呢?怎样写读后感才能避免写成“流水账”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读《老子》有感,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读《老子》有感1

  老子西行途经函谷关,流氓关令尹喜强把他留下,然后摆出强盗模样说请求著书。老子欲出关,脸呈文人无奈状,被迫写下洋洋洒洒《老子五千文》,脱身而去。《老子五千文》亦称《道德经》,又名《老子》,是部伟大的哲学巨著。千百年下来,对其研究评注的`著作亦达千百种,众说纷纭却未说出系统的名堂来,因此被天下称为奇书,并列三玄之一。

  鲁迅在《出关》里头对老子写下《老子五千文》进行了调侃性讲述,大体意思是说老子不怎么用心就写下了《道德经》,完全是出于摆脱无赖关令尹喜强的缠身。李敖用了寥寥数言编成一段话评价《老子》一书,简要概括是说老子为了表示对尹喜强不友好便写下了高深莫测的《老子》。综合两位前辈的议论,我得出这样的认为:老子性善,尹喜强性恶,老子想用道德经言论改造尹喜强,由于言语高深莫测结果肯定要失败,又因老子性急,想出函谷关得紧,所以著书言简意骇,五千字包罗万象,集其了毕生思想和哲学。

读《老子》有感2

  千古绝唱,万世观止。老子的道学,华夏哲学之始祖。所以道德经当是一生必读之书,一生反复阅读之书。林不愧是国学大师,其解读胜人无数。以此书为引,再去研读老子和庄子的主张,收获定将繁盛。要有多苦的经历,要有多大的.智慧才能留下如此大彻大悟之经典呢?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生也死之徒,死也生之始,孰知其纪!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若死生为徒,吾又何患!故万物一也。是其所美者为神奇,其所恶者为臭腐。臭腐复化为神奇,神奇复化为臭腐。

读《老子》有感3

  唯有馁心平静有力的人,才能活的优雅、从容,活出生命的质感和丰富意义。

  《老子》读毕。《老子》凡五千余言。去年数次欲读,数次搁置。遂拖至今年始读。五千言,读来并不费事。然要真正悟透学懂,谈何容易!掩卷细思,颇多感慨。

  司马迁《史记》之《老子韩非列传》曰:"老子修道德,其学以自隐无名为务。居周久之,见周之衰,乃遂去。至关,关令尹喜曰:‘子将隐矣,强为我著书。’于是老子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而去,莫知其所终。"

  由此可知,老子著书,其目的,乃是"见周之衰"老子所在之春秋时期,就学术而言,百家争鸣,百花齐放;就社会而言,则是礼崩乐坏,世风日下;各诸侯国战争不断,民不聊生。老子不愿意见到社会之如此。便倡导无为而治,返璞归真,崇尚自然——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老子》传世,两千余年。自其传世,则与儒家一道,对中国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在社会道德、政治理论、伦理教育方面,儒家占统治地位;然在哲学、美学和艺术创作方面,道家之思想的影响远远大于儒家。亦即,儒家文化在与现实社会联系紧密的学术领域中具有主导地位,然而,道家则在那些具有强烈思辨色彩和需要丰富想象力与创造力的学术领域中发挥重要的影响。这一点,可在《庄子》中得到最好的证明。《庄子》其想象之丰富,语言之精美,于先秦诸子,当属第一流。

  以道家思想为主发展而来的道教,也是中国本土产生的土生土长的宗教。在道教的发展过程中,与儒家、佛教,相互融合,相争相竞,最终形成了儒释道"三足鼎立"的局面,不可谓道家之作用和影响力之不大。

  两千年来,注述《老子》,成了一门没有尽头的研究领域。注述《老子》也成了古今许多研究者的终生事业。然很少有人能够真正诠释《老子》的.真意。五千言之《老子》,后世注者恐怕不止五十万,五百万言。其精义之深之广,夫可见尔!

  《老子》无为而为,深奥难懂,作为道家的开山鼻祖,实在是玄之又玄。然而,不读《老子》,终将是一生之遗憾。读之而不懂,就像吾辈,则在意料之中。

  著名史学家吕思勉说,道家之学,实为诸家之纲领。诸家皆专明一节之用,道家则永揽其全。诸家皆其用,而道家则其体。寥寥数句,近言《老子》之真义。

  《老子》于我

  我读《老子》,只为知其大意,非为深入研究。故粗粗略读而已。与《庄子》、《论语》、《孟子》、《大学》、《中庸》一样,该等经书,非长期研读、反复研读、静心研读,而不能知其精华者也。苦于古人著述,今人书籍,外加电子信息,浩如烟海,充斥各个空间,人目力之所及仅九牛之一毛而已!于是,感昔日光阴虚度之太多,慨人生在世时间之太短。唯有不再虚度,抓紧一切时间,日日研读经史子集,时时关注时事变化,方能读得自己称心如意之书籍,也不至于活在历史中而与当下决裂也!否则,真的成了活在当下的古人了,成了食古不化的古董了。

  由是,我倍感人生于世,经事之少,读书之少,学问之浅。又观世人宥于抱怨焦虑,徒耗时日,浪费生命,实是可惜可叹。故唯有馁心平静有力的人,才能活的优雅、从容,活出生命的质感和丰富意义。《老子》曰:"躁胜寒,静胜热。清静为天下正";又云:"致虚极,守静笃……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是谓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又云:"持而盈之,不如其己;揣而锐之,不可常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此之谓也。

  人生的真义,到底为何?以守道不争处世,则天下莫能与之争,概为待人处事之原则。见素抱朴,少私寡欲,概为生活之原则。功遂身退,上善若水,处众人之所恶,概为对功名利禄之原则。

  《老子》实为一本修身处世、待人接物、齐家治国之大百科全书,虽深奥玄黄,却一定能常读常新。经典之为经典,于此可见!

读《老子》有感4

  在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光辉历史中,许多为人的一句话令我们终身受益,让我们不禁对先辈们的智慧暗暗赞叹,也迫切的期望能够回到那个时代,去目睹那些伟人们的尊荣,去静静聆听他们的谆谆教诲……

  《老子》的“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令我终身受用,当我们感叹别人是多么的成功、多么的有钱……但是我们只是停留在羡慕的阶段,从来没有坐下来静静地思考,别人为什么这么优秀、这么成功……难道他们一生下来就这么成功吗当然不是,他们之所以走在我们大多数人的前面,是因为他们是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坚持不懈的从一无所有做起,他们所付出的是我们的很多倍,自然就会比常人收获的更多。

  工作是这样,学习又何尝不是呢,我们为了取得一个好成绩,在平时的学习中不断的去吸取知识,不断的像土一样,一点一点的累,成就九层之台,像毫末一样,一点一点的生长,长成合抱之木。

  人生亦或如是,人生路漫漫何其修远。我们每应对一个困难,就在人生的路上跨出了一步。这一步看似微不足道,其实对我们每一个人都至关重要。那一步,令我记忆犹新。

  考试,看似痛苦,却如同人生一样,每解一道题都如同跨过了一道困难,我记得考试时,开始我做的行云流水,没有丝毫的问题,可越做到后面,就如同陷入泥潭里一般,寸步难行。我费尽脑力,最后一飘过关斩将,杀到最后一题,可最后一题如磐石坚硬,油盐不进,我坐在那里冥思苦想,却拿它没有办法。我看向窗外,看着那蔚蓝的天空,纯洁的白云,突然产生一丝明悟,考试如人生,要学会“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我只是一味的'追求答案,却忽略了过程,忽略路上的一切。于是我开始从基础入手,一步一步的向前走,最后费劲千辛万苦,最终把这块磐石打磨成一件艺术品。这次,让我在人生的漫漫长途上,踩下了最困难的一步,但让我对这句“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有了更深的了解,对老子那博大精深思想,所折服。

  老子的思想、智慧,都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老子在四五百年前便懂得了此刻我们人类都难以理解的哲学。他的思想、智慧无时无刻侵润我们的人生,他的语言传承了我们中国璀璨的礼貌!

读《老子》有感5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世上无一物,何故惹尘埃?”无论是否拥有智慧,人们都只是活在自己的心境中,区别仅仅是庸人无事自扰和智者举重若轻。何为智?

  我认为:有智者,必定善于体察生活细微,又能洞悉何者为重;必定拥有非凡能力,兼且包容人所不耻;必定历经世态沧桑,还能保持内心安宁。

读《老子》有感6

  在假期中,我读了《老子》一书,谈不上什么理解,只能说是一些感想、体悟。《老子》虽然并不是专门论述教育的文章,但是里面仍然有很多关于教育的思想。它意蕴深远,让人思考,常读常新。

  将老子的思想转换到教育中来,就是自然教育的思想。老子主张清静无为,顺其自然,这与卢梭的自然教育思想异曲同工。按照老子的理解,教育就应顺其自然,而但是过分强调主观意愿。教师的权威就应不被儿童感知到,这才是最好的师生关系。师生双方都要处于谦虚的'地位,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开展教学。教师应尊重学生的发展规律。尊重自然之道。这些思想,在我们这个年代就应进行批判性继承。

  在我们的教学上,如果孩子在课堂上走神,当然能够直接批评:某某,注意听讲!老实胆小的可能吓一跳,赶快坐好,但过一阵可能又故态复萌;有逆反心理的可能就会脸色不善,甚至嘴里咕噜咕噜地嘟囔,虽然老师是好意,但传递到学生心里却成了恶念,课堂的气氛就有了火药味。有时课堂上学生竟然和老师顶嘴,僵持起来大家都下不了台。学生肯定是不对的,但如果老师曲则全,表扬旁边的同学来提醒走神的人,或者请走神者回答一个问题,旁敲侧击地暗示一下,同样是批评提醒,转一个弯,大家心平气和,彼此相安无事,这样岂不是更好?

  老子认为,一切事物都是相反相成的,所以看问题要辩证地看待。正所谓福祸相依,生活中的许多事情都就应抱着一种平常心,顺其自然。更进一步来讲,要将生活中的每一次遭遇都看成生命成长的历程,将遭遇中的精神、能量转化为自身生命的体验中来。对待生活,要有好的心态,不要过分关注荣辱得失。这样的话,才能做到透过无为到达有为,透过不争而没有人与之争。

  低头静想,学生要照我的思路去回答,依我的指挥棒去质疑解难。他们还会体会到求知的快乐吗?

读《老子》有感7

  国学大师林语堂先生全面揭示中国传统文化的根基——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的真正内涵。

  孔子的思想代表一个理性的社会秩序,以伦理为法,以个人修养为本,以道德为施政之基础,以个人正心修身为政治修明之根柢。更精确的说,儒家的思想志在重新树立一个理性化的`封建社会。

  老子觉察了人类智巧的危机,故尽力鼓吹“无知”以为人类之最大福音。他又觉察了人类劳役的徒然,故又教人以无为之道,所以节省精力而延寿养生。由于这一意识使积极的人生观变成消极的人生观。它的流风所被染遍了全部东方文化色彩。

  儒家崇理性,尚修身;道家却抱持反面的观点,偏好自然与直觉。喜欢抗拒外物的人,似乎总站在高处,较易于接受外界事物的一方更能吸引人。代表这两种类型思想的人,便是尊崇礼教的孔子和喜欢抗拒外物的自然主义者——老子。

读《老子》有感8

  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道家思想发源于春秋时期的李耳即老子,后经其弟子及追随者不断完善其学说,最终形成了完整的道家思想,当然是还未被张道陵神化的道家思想。之所以将《老子》、《庄子》放到一起解读,是因为《庄子》中引用有《老子》的语句,庄子是老子思想的继承者和弘扬者,其中许多内容有相通之处,放在一起对比解读更加方便。

  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

  《老子》中除了那些深奥的字眼,也有一些让初学者误会的字眼,相比于上一句,更常见的是: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以现在词语的用法来解读这句话,刍狗就如同草芥一样,天地、圣人高高在上,对其治下之物轻视、不放在心上。然而这句话的正解却是:天地无所偏爱,任凭万物自然生长,圣人无所偏爱,任凭百姓自己发展。在这种解释里或者说正统的解释里,“刍狗”是祭祀时所用的祭品,用完之后就放到路口任人踩踏;“天地无心与爱物,而任其自生自成,圣人无心爱民,而任其自作自息,故以刍狗为喻”,钱钟书说:“刍狗万物,乃天地无心而不相关,非天地忍心而不悯惜”。说了这么多也就突出两个字:无为。道家思想的核心就是人与自然的关系,而道家倡导不管是对待朝政还是自然,到不应该有太多人为因素,一切都应该任其自然发展,天地万物自有其规律,人们不应该妄加干预。“去智”就是老子对当时统治者提出的建议,即不妄加干预百姓的生活,精简政令任由民众自己发展。熟读历史的人都知道历史上每一次盛世的出现都是因为有一代明君励精图治,所以才造就了像“光武中兴”、“贞观之治”、“开元盛世”、“永宣盛世”、“康乾盛世”等,然而“文景之治”不能算到其中,汉朝初年,秦末农民起义刚完结,外加秦朝本就徭役赋税繁重,造成民生凋敝,人口大量减少,而刚成立的汉朝也有内患——七王之乱,百姓是从一个火坑又跳到另一个火坑,这时整个汉朝就像是一个将死之人,对一个将死之人下猛药,那无疑是让他走的快一点,因此精简政令,国家少干预,是“文景之治”不同于其他盛世的主要特征,因为百姓的调养生息,所以人口和物资才慢慢恢复过来,有了一定的底气,刘彻才能穷兵黩武把匈奴赶回漠北,当然这都是后话了。

  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清心寡欲则是老庄思想对普通百姓而言所提出的愿景,这句话放在今天很有实际意义,知足常乐,急流勇退等都无非是希望民众不要太沉溺于外在化的物质漩涡里,而持守内心的安足,确保固有的天真。这与现在的的“逃离北上广”、“躺平”等不谋而合,只是身处于世,花花世界错综复杂,秉持初心不变之人又有几个。物质生活是个人存在于这个社会的基础,“圣人”之道不是每个人的追求,凡人更多的是对物质生活的向往,对荣华富贵的向往,清心寡欲是为这个社会所不予接纳的高风亮节,圣人之道,永远不会彰显在凡人身上,那老子的理念放在今天就没一点现实意义嘛?不见得,对一个理念的认可并不需要身体力行,更多的是潜移默化的影响。

  天地一指也,万物一马也

  庄子所在的战国时期,各派学说盛行,对于乱世,各派都畅所欲言,发表着自己的见解,百家争鸣,有争论自然有辩论,当然也出现了像“白马非马”这样的诡辩,在《齐物论》这一篇章里,庄子对百家争鸣不断提出了批判,(当然看过外篇的人都知道,庄子批判最多的是儒墨两家,毕竟当时儒墨两家影响力大嘛)“因是因非,因非因是”以自家学说订立的价值标准也许不被另一学派所认可,在这争论中并没有达成统一,也不会达成统一的见解,当然了强秦的铁骑虽缝上了各家的嘴。乱世中的人都有一个普遍愿望——天下太平,而哪一种“道”可以保有此道,则就是各派争论的原因,道家认为“无为”,墨家认为“兼爱”,儒家认为“礼乐”,唇枪舌战到最后还是法家的“法制”取胜,只不过前面各个思想对后世朝代多多少少也产生了影响,影响最深远的莫过于儒家。

  大道废有仁义,六亲不合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绝智弃辩,民利百信,绝伪弃诈,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

  以我的道行还达不到畅谈政治的地步,虽说言论自由,到任何没根据、没证据、没考究的信口开河,都是对这门学问的侮辱,这两句话我写在这里并不是我对治国理政有什么看法,而是以此为鉴,书只能是书,这些道理听上去多有道理也不见得有用,圣人之言无非是因为他们出生的早,这些所谓名言亦无非是他们的见解或者豪言壮语,离实际生活还是有不少距离。

  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多,多则惑

  《老子》作为中国哲学的起源,对于这种事件的对立联系以及转换可以说阐述的最早了,而到了《庄子》这里,就有了更加生动形象例子,《庄子·人间世》中写到有一异木虽高大,却“拳曲不可以为栋梁”,故无人砍伐,得以保全“树生”,这个道理和“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有点异曲同工之妙,但“不材之木”要比“塞翁失马”这个典故早很多年,同属于服务道家思想,其始源于《老子》,发展于《庄子》,成熟于《淮南子》。毕竟西汉初期道家思想是当时统治者都推崇的主流思想,至于到后来董仲舒的提议到“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则是汉武帝时期的事了。《老子》、《庄子》中不乏一些哲学理念,而我作为读者由于水平有限,只能觉得:嗯,对,他们说的都对。至于为什么对,我则不能从逻辑上或结合实际来进行详细的阐述,故而只能言尽于此。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不知周之梦为蝴蝶与,蝴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蝴蝶,则必有分亦

  如果要问《老子》为什么难懂,因为他提出了一个概念,一个很抽象的概念——道。这个字不复杂,识字的人都认识,但这个字放到《老子》里就开始显得缥缈,很玄,老子用这个字去解释宇宙的起源: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傲。有无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不改,周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这些话句说实话我并没有理解,只是在每一章节后的讨论部分才稍微了解了一点这些语句的含义,很复杂,涉及到“道”的不可言说性与不可概念性,所以说我只能将这些文字照搬过来,任凭大家去“意会”而不去解读,不去“言传”。虽然不解其意,但我还是觉得这些语句很有格调,毕竟能理解这些话句的人很少,“凡人”听到这些只会有两个字“中二”。《庄子》里面则相对少了一些“中二”更多的是从一些寓言说起,借历史上名人志士来阐述道家思想,就像前面提到的孔圣人。

  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

  礼乐崩坏是西周末年专有名词,东周那几百年的战乱更不必说。那么什么是礼乐,为什么国家的混乱会导致礼乐的崩坏。东周分为春秋、战国两个时期,起始于周平王东迁都城至洛阳,至庄襄王灭掉东周文王结束,期间424年,而这两个时期的分界点便是三家分晋,韩魏赵始为诸侯。在这里就引入了一个特别重要的概念——侯,进而引出周朝最重要的社会制度——分封制,大家都知道分封制是靠血缘关系维系的一种统治制度,但很少有人细究与分封制配套的另一种制度——礼乐。儒家所提出的三纲五常便是来源于周朝的这些礼乐制度,孔老夫子生前也一直倡导这些礼乐制度,毕竟孔子前期在鲁国“国家图书馆”研习,(鲁国最初是周公旦的封地,在武王死后,周公旦摄政很长时间)更别说孔子后期还专门去周朝“国家图书馆”研习,礼乐的作用是什么呢?规范人们的行为习惯,大到诸侯会盟具体是个什么步骤,小到每个家庭内部的服从关系。依我之见,儒家之所以推崇“礼乐治国”其根本就是规范人们的思想与行为,是统治者统治标准化,的确后世的统治者也这样做了,但并没有那个王朝能幸免覆灭的`噩梦。我想用这句话来描述整个王朝的历史再适合不过。王朝伊始都是推翻另一个王朝而成立的新篇章,受万众期待,受大部分人支持——得“道”;而后统治者不是纵溺享乐就是内斗,底层百姓可是有所怨言——失“道”,农民起义涌起;接着上层贵族对于当朝统治者的统治能力产生怀疑——失仁义;礼则是限制贵族反的最后一道枷锁,“皇恩浩荡”促使王朝覆灭后仍有一部分忠臣试图力挽狂澜。至于一心一意打算谋反的就另当别论了。

  至于庄子对儒家提倡的繁文缛节很是反感,大宗师篇中,便对生死进行了一番称述,这种“死生存亡一体”坦然面对死亡的勇气并不是每个人都有,不是每个人都能接受“临尸而歌”的惊世骇俗之举,所以在此也都一笔带过。

  写完以上几个较大部分,或者说我认为必须单独拿出来讲的主题外,剩下有两方面的内容做一个补充,因为我认为可有可无,故而放到最后。其一便是《老子》、《庄子》中一些对人生有启发作用的语句,也就是所谓的大道理,单独把这些拿出来讲不是我的意愿,毕竟我不喜欢给别人说教;其二便是《庄子》不像《老子》那么确定只由李耳一人撰写,《庄子》分为内篇、外篇和杂篇,据考证内篇为庄子所作,而外篇大多是其弟子记录其言行或者弟子所作,杂篇则是收录了当时一些各家比较经典的说辞,流传最广的一篇莫过于《说剑》,以城郭为锋,列国为脊,包以四夷,裹以四时,绕以渤海,制以五行,论以刑德,开以阴阳,持以春夏,行以秋冬,上决浮云,下绝地纪,此剑一用,匡诸侯,天下服矣的天子剑;以知勇士为锋,以清廉士为锷,上法圆天以顺三光,下法方地以顺四时,中和民意以安四乡,此剑一用,四封之内,无不宾服而听从君命者矣的诸侯剑;以及舍命相搏的庶人剑。我将老庄放到一起写则必然是注重讲道家思想,就道家思想及名著都不曾悟透而又转身再去分析其他各家之言未免有些贪心不足。故而最后采取一种折中的办法,大道理只挑《老子》中的,出于两点考虑:一,《老子》成书早,《庄子》中涉及到的大道理也大都来源于《老子》,或者说是对《老子》某些语句的重加工;二,《庄子》中对这些大道理进行了大量的举证,篇幅较大,若全部引用则显冗余,若只摘其结论则与《老子》无异。至于《庄子·杂篇》中的内容,则只选取与道家思想较密切的天下篇,其余有兴趣的可以自己看看。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

  这一章在历史上可以找到很多例证,如历代开国功臣,张良归隐,得以保全余生,韩信作为将军,曾指挥千军万马厮杀,可最后却死在几个宫女手里,不禁令人唏嘘,关于这段历史最官方的记录自然是《史记》和《汉书》,最官方的定论是谋反,但具体情况是怎么样没人知道,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不必强求同一。只是若韩信能像张良一样急流勇退或者像萧何一样毁去自己的声誉,降低自己的威信也许会多活两年。说回现实,藏拙是一种智慧,保全自己,保全家人的智慧,世纪悍匪张子强绑架的从来只有富豪,无所事事的混混找钱花也会首先考虑谁家有钱,有钱并没有错,错就错在你显得有钱,嫉妒会使人面目全非,更何况本就心术不正的人呢?活成一个普通人也是一种智慧,活成一个“平均人”也是一种选择,个性应该被张扬,但绝不是锋芒毕露的样子。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一种事物定有正反两面,对立的两面,但却可以相互转化。这一哲学概念中国古人老子三千多年前就已经提出,只是并未做仔细论证,不过后世注释之人各抒己见,倒是集百家言,用不同的话语做了解释,也相当于一种完善吧。秦国铁骑扫清六合,席卷八荒,建立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国家,皇帝一人统领九州之地,普天之下莫敢不从,但由于权力交接出现问题,奸臣把持朝政之后,秦朝统治急转直下,各地农民起义层出不群,前期还有镇压的能力,到后期就成了霸王与沛公争雄,没秦朝这个实际统治者什么事了。我们作为一个后人看前人的历史总是那么清楚,可以分析的头头是道,但对于自己呢?“知人者智,自知者明”我们身处这迷局中又有何人能看透这俗世,不都成你与事物的表象颜值即正义嘛?不都希望一夜暴富嘛?不都只向前看不向后看嘛。

  都说读书应该把书读薄,诚然凝练的语言能更高效的表达,只是像《老子》、《庄子》甚至其他千万部经典书籍,不亲自阅读就永远不能领略其语言的魅力,这篇读后感每写一段我都翻一遍老庄,翻一遍发现自己总结的点好像还可以多加一点,越来越觉得这两本书通篇没有一句废话,都应该搬上来。至于文中写到的几点并非《老子》、《庄子》的全部,我只挑了几点我认为道家思想中重要的几点,拿出来与大家分享。

读《老子》有感9

  今日,我和爸爸一齐读了《道德经》,我们先了解认识了它的作者老子。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阳,又名老聃,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春秋末期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东)厉乡曲仁里人。

  我明白了老子以往担任过周朝守藏室史官,是当时名声很大的学者。由于老子对当时的政治状况不满他以往辞去了官职,出函谷关西去,写出了《道德经》。

  书上说,老子思想的'最大特点就是把“道”至于至高无上的地位,著名的道家学派的名字就是这样貌由此而来的。

  在今日,我们还能在各地的道观里看到老子的塑像,可是在香烟缭绕之中,他已经成为了“太上老君”了。

读《老子》有感10

  今年春,忘了是几月几日,先生拿出三个紫砂杯,让我从中选一个,说是在文化城那边买的。我一眼看上其中一个上有“修心养性”字样的杯,盖上还有一个小“太极”。由喜读《道德经》到偏爱与“道”有关的书和物,这就是“爱屋及乌”吧。

  《老子》第二十八章我觉得对“修心养性”是有帮助的,他教人顺乎自然、安守清静、无为、不争之心、为天下式。二十八章曰:

  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

  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为天下式,常德不忒,复归于无极。

  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朴。

  朴散则为器,圣人用之,则为官长,故大制不割。

  如要解释这段话,就是说:

  知道要用雄(刚强)的手段保护自己,可却不与人争雄,反而甘心守雌(柔顺),这样,就会如天下溪流归注,得到天下人的归服,最高的不变的德不离散,他更能回返原有的童心(赤子心),达到纯真的境界。所以有“小儿是神的肯定”之说。

  知道要显露表现自己,使人知道自己光明的一面,却不与人争表现,而甘愿隐伏,甘居黑暗。这样的人能成为天下人的榜样和典范,其最高的不变的德不会出差错和过失,而能返朴归真,回归于纯天然而与道合一(无极乃太极之母)。

  知道光荣和富贵的`一面,却不与人争光荣与富贵,而甘居耻辱和平常。这样的人心胸开阔,得天下人的归服,其最高的不变的德是充足的,更能复归于万物的本来,朴是至真至纯的。

  朴被破坏,朴散成为具体的器物。圣人在朴被破坏的基础上,以浑朴的原则建立管理和领导,所以,善治和完美的管理是顺天道,使万物各遂其性而行,也就是依从无为而无不为。

  老子主张顺乎自然,一切不要勉强。人工有损自然,因为天地也是受大自然的驱迫,而不自主的在那里不停的工作。大自然是什么?便是万能的天道。所以人当服从天道,不能自作主张。庄子说:“吾在天地间,犹小石小木之在大山也!”也就是看到人与自然的关系。

  老子主张清静无为为人道之极轨,守不争之德,守住清静、柔弱、抱一、寡欲之心,遵循自然、玄妙的法则修行。我们凡人如照此修心养性,对身心健康是大有好处的。

  今天中午听一位医生谈某文章上说,把病人分两组:一组服药,一组学《道德经》,几个月后,学《道德径》这组的疗效好过另一组;我想,这可能就是人们说的,心病(烦恼心)还需心药治。人回归于自然之心,也就无所谓心病了;这也就是佛法讲的清净无染之本性,本性清净无染,何来心病?

读《老子》有感11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意思是,祸是造成福的前提,而福又含有祸的因素。也就是说,好事和坏事是可以互相转化的,在一定的条件下,福就会变成祸,祸也能变成福。老子说的这句名言,是很有道理的。 日记

  老子是中国,也是全世界最早具有辩证法思想的哲学家之一。关于老子其人、其书及其“道论”历来有争论。根据司马迁在《史记》一书中给他写的一个简单的传记来看,他是春秋时著名的思想家、道家学派的创始人。老子,姓李名耳,字聃,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县)厉乡曲仁里人。“老子”是人们对他的称呼,“老”是年高德重的意思,“子”是古代对男子的美称。他的生卒年月不详。

  老子做过周朝的“守藏室史”(相当于现在的国家图书馆馆长或历史博物馆馆长),所以他谙于掌故,熟于礼制,不仅有丰富的历史知识,并有广泛的自然科学知识。

  公元前520年,周王室发生争夺王位的内战,这年4月,周景王卒,大夫刘耿立王子猛为悼王。王子朝杀悼王自立。晋人攻王子朝,立王子匄为敬王。这次内战达5年之久,公元前516年,王子朝失败,席卷周室典籍,逃奔楚国;老子所掌握的图书亦被带走。于是,老子遂被罢免而归居。形势的变化,使老子的地位发生变化,使他的思想起了大转变,由守礼转向反礼。

  老子由于身受奴隶主贵族当权者的迫害,为了避免祸害,不得不“自隐无名”,流落四方,后来,他西行去秦国。经过函谷关(今河南灵宝县西南)时,关令尹喜知道老子将远走隐去,便请老子留言。于是老子写下了5000字的《老子》。相传老子出关时,骑着青牛飘然而去。

  老子的思想主张,大都保存在《老子》一书中。《老子》共81章,分上下两篇,共5000多字。因为它所讲的是道与德的问题,后来人们又称它为《老子道德经》。现在我们所见到的《老子》一书,并不是老子的原著,因有战国时人增益的文字,但其中的主要思想却是属于老子的。

  《老子》一书,文词简短,艰深难懂,因此后人作了许多注解。最通行的有西汉时道学家河上公(姓名不详)注,三国时魏国哲学家王弼注,还有清朝时魏源的《老子本义》,等等。下面我们就通过《老子》这本书,来了解老子的哲学和政治思想。

  “道”是天地万物的本源。老子是我国第一个力图从自然本身来解释世界,而不求助于超自然的主宰——天帝的'意志的哲学家。在老子之前,人们以为宇宙间的万物都有神在统治着,最高的神就是天,又称天帝。这种观念,到了社会大变革的春秋时期才开始了变化。老子就是较早的从哲学方面有意识地、明确地否认天帝的思想家。他在《周易》的基础上,进一步阐明“道”是天地万物的本源。老子“道论”的中心思想是:“道即自然,自然即道”。他说,“道”是万物之母:“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

  有,名万物之母。”(《第一章》)这就是说,作为宇宙的本源就是道,它是永远存在的。道的运行是自由的、必然的,即按其自身的规律而运行。天地万物都是由它产生的,它是宇宙的母体老子认为,道产生了天地,德是道的性能,天地生养着万物,万物各成其形,各备其用。所以万物没有不尊道而贵德的。道的尊崇,德的贵重,不是有谁给它爵位,而是自然而然的。所以道产生天地,德畜养万物,长育万物,成熟万物,覆盖万物。他说:“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器成之。”

  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爵,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亭之毒之,盖之覆之。”(《第五十一章》)这样,老子遂把自然创造的根源归于自然本身,从而摧毁了一切超自然的主宰,一切宗教和唯心论的基础。因此,老子的天道自然观,在当时有很大的进步意义,它打倒了宗教的天帝,否认了鬼神的威灵。当然,老子的“道论”刚从传统的宗教解放出来,还未能完全摆脱宗教的影响;他的自然决定论,使人完全听命于自然,轻视了人对自然界的反作用。后来有的哲学家把它发展为定命论,为害颇大。

读《老子》有感12

  是谁在数千年的历史中悠悠地述说着亘古的智慧?是谁在漫漫的岁月轮回里传递着不变的真理?是谁只留下五千言却给人类带来了无限的哲思?是他,哲学的圣者,生活的智者——老子。他就如一颗璀璨而又古老的恒星,散发出神圣的光芒,透过数千年的时光,照耀在宇宙深处的每一个角落。

  老子具有非同一般的智慧,那一双犀利的明眸洞穿了人世间的是是非非,渴望着宁静与恬适的生存方式,力图避开现实的纷纷扰扰,追求那一份纯真的心灵自由,这种超乎其然的生活态度,为后人指明了一条新路,令人神往,令人渴望。

  他的思想,他的哲学,总与‘道’息息相关。道是万物的本源。“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老子》通过一个‘道’字把自然创造的根源归于自然本身,从而否定了一切唯心论和宗教主义。在我看来,道的就是一种客观规律,看不见,摸不着,而世间的每个细微之处都存在着道的本真。做人之道,为学之道,谋事之道,道道相关,处处都是智慧,都需要我们去发现和领悟。每个人都必须生活,做人为学谋事之道对我们每个人来说都颇为重要,道德有无,道德高低,决定着你做人做事做学问的方式和成效。《老子》教我们的是修身之法,以来提高精神境界,让我们学会生活。每个人都渴望着自由与快乐,而烦恼无处不在,坎坷接踵而至,若要从中解脱,主动权在自己手上。“有勇气去改变能改变的,有肚量去接受不能改变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只有这样,方可身心自由,才能有更好的心态去面对生活。

  《老子》之中有一个重要的思想———无为。无为就是什么也不做,无所谓,无所为吗?其实不然。无为的精华之处在于它的玄理,有太多的人无法真正理解无为的,把其归为消极避世的人生观。然我的理解有所不同,老子的无为,并不是不作为,而是不为所欲为,不胡作非为,是有所为,有所不为。无为是顺道办事,按照事物的客观规律,顺自然发展的一种高姿态的智慧。“不做也完美”从某种角度看,确实有道理。汉武帝当年并没有采取黄老之学的不为之道,而采用了有为,让汉朝走上了一个更高的台阶。殊不知,正是当前的文景之治的无为政策,采取了休养生息,为有为创造了机会,打下了基础。因此,汉武帝的有为也是某种程度上无为,无为是过程而非目的,我想,这样的认识,只有真正意义上悟到无为思想的精华方可理解。

  每每联系起现实的生活和社会,就越觉得他的`思想之伟大。人们太多的有为让悲剧不停地上演。那黄土高原的沟壑纵横,那黄河、长江的水体污染;那海底大片的珊瑚礁死亡;那南极臭氧层空洞的不断扩张;全球气候的急剧变暖……这一切的一切摆在眼前时,想想我们的有为是否已经过了度?现在,我们呼吁人要与自然和谐相处,而数千年前的老子早已悟到这真理,这也正说明了《老子》在当今社会乃至未来存在着巨大现实意义。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一书通过对道与自然的结合,阐明了人与天地万物的关系,处处充满着辩证的思想,体现着最朴素的智慧。《老子》短短五千言,字字精炼,句句精髓,篇篇精华,渗透着一丝丝美妙的让人敬佩的大智。

  我想用平静的心态,慢慢地品,读,看,听,思,悟,像老子一样,坦然地生活!

读《老子》有感13

  两千年前,一老者乘青牛西出函谷关,关令见紫气东来,是有圣人至也,遂请圣人作文,圣人留五千言,西去,隐。而今,先贤之言跨越千古传于我耳,恍惚间,窥得几分人生真谛。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我们的生活越来越丰富的同时,我们的追求也越来越多。随之而来的,却是一系列的问题。一些地方为了GDP,盲目地破坏生态环境;一些官员为了金钱,大规模捕杀动物……这些都是现代化生活带给我们诱惑,对于生活中的种种诱惑,"少私寡欲"才是上上之策。

  "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做于细"。看起来困难的事情,往往是从简单的地方开始的;看起来十分宏大的工程,必然是从很小的地方下手的。我们只要持之以恒,一直去做一个个简单的步骤,不知不觉中,我们也就完成了在当初看来遥不可及的目标了。海尔总裁张瑞敏说:"什么是不简单?把每一件简单的事做好就是不简单;什么是不平凡?能把每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罗蒙诺索夫也说过:"不会做小事的'人,也做不出大事来。"只有从小事做起,从细节抓起,才能取得成功。

  "知不知,上矣;不知知,病矣"。"知"与"不知"是一个永恒的命题,大哲学家苏格拉底形容自己时的名言是:"我只知道一件事,那就是我一无所知。"孔子亦曾言:"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我们不难看到,古今中外但凡取得了辉煌成就的人,往往能够坦然地承认自己的"无知",而那些整天自以为是地认为自己无所不知的人,即使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也往往止步于此,难以向前迈进。要知道,每个人其实都是无知的,而能够坦然面对自己的无知,才能够走向"知"。

  "见素抱朴,少私寡欲",此则修身养性之诀窍;"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此乃为人处事之要领;"重为轻根,静为躁君",此为事业成功之前提……

  五千言的《道德经》,怀通世之举,聚先贤之智。字字珠玑,句句箴言,吟之有佳,思之感意。人生如逆旅,我与《道德经》,一路为伴。

读《老子》有感14

  三件宝贝

  老子说,我有三件宝贝,持有而珍重它。第一件叫慈爱,第二件叫节俭,第三件叫不敢处在众人之先。

  老子认为正是因为仁慈,所以才能做到英勇无畏;正是因为节俭,统治者的统治地位才能长久;正是因为谦和退让,才能成为万物的尊长。

  “慈”“俭”“不敢为天下先”这三宝,其力量与价值是无可估量的。“慈”包含有柔和,爱惜之意,即爱心加上同情心。“慈”,不仅是要仁慈待人,而且还不可做害人之事,不说损人之话。“慈”是三宝的首要原则。

  “俭”的内涵一是节俭,二是收敛。老子要求人们不仅要节约人力,物力,还要聚敛精神,积蓄能量,等待时机。“俭”不仅仅只用于财产方面,一切事情均可用俭。

  “不敢为天下先”也有两层含义:一是不争,谦让;二是退守,居下。老子身处乱世,深深地感受到治国安邦离不开这三宝。

  舍弃虚名

  老子说华丽的色彩,容易使人的眼睛受到伤害;美妙的音乐,容易使人的耳朵受到麻醉;香美的食品,容易使人的口味变得挑剔;纵情打猎,容易使人的心不安定;稀有的贵重物品,会导致偷盗产生,败坏人的品德。所以,圣贤的人只求能够果腹,而不追求外在的美观。

  老子认为眼睛是用来分辨真伪的,一旦为华丽的`色彩所蒙蔽,就会失去分辨能力;耳朵是用来接纳圣贤教诲之言的,一旦被靡乱的音乐所干扰,就会丧失专一;人的口舌具有感知各种味道的能力,然而过多地品尝风味佳肴,就会使口舌麻木,丧失辨别味道的能力;而金银珠宝,华衣美食等稀世之珍,激起了人性的贪婪欲望,驱使人们钩心斗角,尔虞我诈,甚至草菅人命。

  老子并不反对人们享受生活,他只是提醒我们,要抵制各种欲望的诱惑,保持内心清净,才能生活得自在快乐。

  以柔克刚

  老子认为天下万物唯水最柔弱,但是,攻击坚硬强壮之物,又没有哪种事物能胜得过水,因而水其实是真正的强者,没有什么事物可以代替。柔弱能战胜刚强,弱小者能战胜强大者,这是天下都知道的道理,但是没有谁能真正做到。天下人仍旧要争先,争强,绝不肯示弱。

读《老子》有感15

  荣格分析心理学有个重要的概念——自性(Self),它是心灵的核心,又是心灵的整体;它与生俱来,然后在生命的过程中不断实现。自性在生命早期实现的结果就是自我的形成,在生命中后期展现的结果就是人格的整合,自性完全的实现就是个体化(inpiduation)的完成。人的心灵最根本的目标就是追求自性的实现。

  自性显然是荣格分析心理学一个重要的概念,但是自性又是一个很难理解的概念。最近读《老子》,刚开始,读到他关于“道”的论述,颇受启发,我倒是觉得我们老子所讲的“道”的特点很可以用来帮助我们理解自性的特性。甚至可以说,自性就是人心灵中的道。

  按照陈鼓应先生《老子今注今译》总结,《老子》一书中的“道”有四种意思用法:1.构成宇宙的根本(实体)。2.创造宇宙的动力。3.促使万物运动的规律。4.人类行为准则。

  “道”有其一般意义的用法,比如“言说”、“道路”等一些意义。老子所用“道”却是一个专有名词,是不同于其他一般用法的一个独有概念。老子所讲“道”的特点是真实存在但又虚而不见,道是永恒的又是运动变化的;道的运动变化创生万事万物,同时万事万物又内化了道。这类似于女娲造人,但是这些人又都蕴含了女娲的“气”、女娲的特点。西方上帝造人中也是类似,上帝按照自己的形象,用地上的尘土造出了一个人,往他的鼻孔里吹了一口气,有了灵,人就活了,能说话,能行走,其实也是说人其实蕴含了上帝的气。

  道的变化运动创生宇宙,宇宙又蕴含着道。道本来是看不到的,是“无”;道创生宇宙,宇宙含有道,因而道又是“有”的。“无”和“有”是道的两种状态,“无”是道无形质的状态,是形而上的;“有”是道落实到有形质的状态,是形而下。“无”是道,“有”也是道。

  老子还给处于“有”的状态的道起了个名字,叫“德”。德者,得也。百度百科解释“德”:古人认为万物因“道”所得的特殊规律或特殊性质。花有花的.“德”,狗有狗的“德”,人有人的“德”。孟子所讲“心”、阳明先生所讲“良知”就是人的“德”,也就是人所得到的道的部分。

  于是,道一般就专指了“无”,德就指“有”。“无”和“有”都是道,“道”和“德”也都是道。《道德经》其实就是《道经》。

  但是,道的有的状态却也有不同的。北宋周敦颐《太极图说》(这个曾被卡尔夫引用来说明人格发展的规律)这样说:

  无极而太极。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静极复动。一动一静,互为其根。分阴分阳,两仪立焉。阳变阴合,而生水火木金土。五气顺布,四时行焉。五行一阴阳也,阴阳一太极也,太极本无极也……

  后面还有一些话,我们主要看看这个部分。“无极”应该是道之“无”的状态,它落实到有形质,就成了“太极”,是初“有”。太极也是道,道根本特性就是运动,太极动就生了阳;动到一定程度就静,静而生阴,这个生阴生阳的过程是这个“有”的实现、分化、丰富的过程,五行表示比较丰富的状态,五行互相作用,化生万物,就更丰富、更分化。

  以上这些内容颇有助于我们理解荣格的自性这个概念。自性就是人的“德”,是人类从“道”那里获得的特性。孩子一出生,便是人,便具有了人的“德”,只不过这个“德”还是初有,是周敦颐先生所讲之“太极”。因为初从“道”中化生为“德”,所以它还很具有道浑然一体的特点,“太极”便是浑然一体的,所以周敦颐先生用一个圆圈表示,而不是用我们熟知的阴阳鱼的太极图。婴儿初生,即有人之“德”,便是自性,不过此时的自性还处在混沌初开而未开,还没有分化。所以婴儿的心理是毫无分裂的,也没有任何矛盾的。

  心灵初生,犹如道之初有的太极,道的根本特点之一就是永恒运动,所以太极也是要运动,所以孩子的心灵也是要运动。太极动而生阳,静而生阴。婴儿心灵动而生意识,静而生无意识。自性动而生自我,静而进入无意识形成无意识自性。

  《老子》第二章说,“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大家有了美的观念,丑的观念便随之而生;大家都有了善的观念,不善的观念便随之而生。心灵的运作有了意识,无意识便随之而生。心灵的分化就是如此的。

  过去我们理解自性,觉得自性是无意识的,似乎是“无”的状态,至少如道之“无”是隐着的状态。但是现在思考一下,相比于道的“无”,自性是道的“有”,自性本来就是有的状态。而且自性一直在我们的心灵发展过程中起作用,不是到了三十多岁自我发展足够强大了才发挥作用。

  自性在初生时是一体的,它向外产生自我,向内沉淀为我们原来讲的自性——无意识的、不被觉察的自性。这个有点像道的特点了,道向无形质就是“无”,向有形质就是“有”(德)。道包含了“无”和“有”,但是我们习惯把到之“无”称为“道1”,把道之“有”称为“德”。其实“德”也是道,“道1”也是道。同理,自性向看的见的部分发展成自我,沉淀在无意识中的部分叫自性1,所以自性包含自我和自性1,自我也是自性的表现、也是自性。

  虽然有点乱,但是我觉得我说明白了,至少我自己明白了。

  周敦颐先生所讲太极图说,还说万物复归于无极。就是化生出的万事万物又回归于道的最高形式的状态。人的心灵亦是如此。自我发展到一定水平,这个自性之“有”的部分就会回归到最根本的、无意识的自性之中,二者实现合一,这个过程就是个体化。

  不过荣格的个体化的理论与这个过程似乎也有一些不同之处。第一,自我要去整合自性,而不是回归自性。这个过程如果没有强大的自我,自性反噬自我,会造成疯癫,那些天天觉得自己没有任何烦恼的人就可能是自性吞噬自我。第二,荣格个体化不是让自我回归到无的状态,反而是要把自性全部现实化,所以又叫自性实现。荣格个体化的结果似乎也不是回归到无的永恒之中去,而是进入一个无限丰富的有中去。

  荣格和周敦颐为什么会有不同?一是境界不同吧。二是研究对象不同。三是文化差异。四是可能是因为我还没理解透彻。

【读《老子》有感】相关文章:

读《老子》有感11-21

初读《老子》散文欣赏09-10

老子的语录12-30

我的老子08-30

邂逅老子06-16

老子的名言02-04

道法自然--读《老子》有感(通用8篇)06-10

老子经典语录11-30

梦遇老子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