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物的流动》初中读后感范文
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礼物的流动》初中读后感

时间:2021-06-25 09:12:50 读后感 我要投稿

《礼物的流动》初中读后感范文

  读完一本名著以后,你心中有什么感想呢?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读后感吧。那么你会写读后感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礼物的流动》初中读后感范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礼物的流动》初中读后感范文

  《礼物的流动》初中读后感1

  在《礼物的流动:一个中国村庄中的互惠原则与社会网络》中,作者提到礼物的馈赠对于维护关系网络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关系网络在传统中国社会起到如下几个作用:

  1、经济功能。农业社会中的彼此互相扶助,某些劳动环节需要提高效率以赶天时,这需要关系网络来支持。另外私人融资也需要关系网。

  2、社会保障。在灾荒时期,关系网给生活危机提供了缓冲和社会援助。

  3、社会支持。主要是指关系网在红白喜事时候对主家的精神支持。特别是葬礼上。

  4、政治功能。在中国传统绝对权力的背景下,一个关系网可以缓解上层权力对下层的直接损伤。这是一个很重要的自我保护手段。

  从这几种功能来看,特别是前两种,是很重要的经济功能,在农业社会,直接影响到人们的生计。因而它们成为维护关系网的驱动力。而交换礼物则是维护关系网的主要工具。

  另外,作者还提到,在中国的人情伦理体系中有三个结构性维度:

  理性计算(指经济上的直接盈亏计算),道德义务,情感联系。这几点构成了人在维护关系网时所考量的三个支点。在我看来,道德义务和情感联系可以看作是长效机制。道德义务用来维护群体利益不受损害,情感联系则在于加强彼此认同感和归属感。这两点可以直接保护群体中的成员一致对待危机和灾难。而理性计算,特别是经济上的计算,可以保证个体在短期内不至于在经济上出现不平衡导致危机。

  在南北文化的区别上,有个突出的群体性格特点便是:南方人们比北方人们更加善于计算,而北方人则更加憨厚义气。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差异?通过《礼物的流动》这本书,或许可以从另外一个角度求证。

  南方相比北方而言,在过去几千年中,生活更加稳定,富足,较少受到战乱和灾荒的影响。而且发展出了一套精耕细作的劳动技术。在这套技术的指导下,南方人们更加能保障自己的温饱。而且南方的商业比北方更加发达,这一点可以从南宋,明朝的经济文化交通史中看出。从这个意义上说,南方人们之间,对于关系网的依赖度相对较低,关系网的第一第二个功能就较少体现。那么南方人们在礼物交换,人情体系中,对于起长效作用的两个支点就相对薄弱。而北方则恰恰相反,经常的战乱和灾荒则直接驱动他们去尽力维护道德义务和情感联系,以应对危机和保护自己。

  这样就体现出,南方人们对于理性计算比较注重,而北方人们则对于道义和维护感情特别热衷。江浙一带,人们的群体性格就体现出“精明”和善于“算计”。北方人们如中原一带,人们的群体性格就体现出讲“义气”重“亲情”。群体性格的异化,隐含的原因就根源于经济基础的差别,这就是我读这本小书的一点点收获。

  《礼物的流动》初中读后感2

  我观察过周围的很多中国人,学问对于他们来说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读书多的人经常会被贴上一个标签,叫“书呆子”,或者经常会被调侃“书读傻了”。我想这大概是基于这些人对学问的一种功利的看法,在很多中国人的价值标准里,干能产生地位或者经济利益的事情才是正确的。所以在现代中国有一件很吊诡的事情。那就是读大学。本来读大学求的是学问,但是在部分中国人的视野,读大学求的是文凭,其他的硕士博士之类的学位,在这部分中国人的眼里,也是类似地位的象征,至于学问,更好像是学位的附赠。而且有时候一些文化较低的人对于文化较高者保有一种特殊的优越感。比如在中国盛行那么一种调侃的说法“买菜用不上高等数学”。再比如去年我到快递站点把一部分书运回家,快递员看着书就满是鄙夷得问了一句,这些书你都看完了吗?其时我回答没有。他便说,你们这些大学生啊,读书都是白读的。其时洋溢出一种高人一等的优越感。那么同样的场景,如果快递员面对的是一个“成功人士”把一些“奢侈品”托运到某地,我想该是另一番情景了。《礼物的流动》——一部人类学著作,研究的就是中国社会非常常见的送礼现象。同样作者也被他研究的对象们调侃了,书中这样写道:

  一个老朋友就说:“你不知道随礼和母鸡下蛋一样平常吗!它天天发生。”有些人以为我是在开玩笑,还讥笑我说:“你不该念那么多书。15年前你在这儿的时候比现在要精明。”

  那么学问是否真的如此不堪?我想读书就是最好的答案。当我在初中读书的时候还经常和同学一起宣扬“读书无用论”,而到了后期阅读量上去了,我就摒弃了这种观点,直到现在,对学问有一种异乎寻常的崇敬。读了本书,我对于为什么部分中国人鄙薄学问的原因,也有了一些自己的看法。

  学问最难的,就是从最普通的东西里看出门道来。对于文史学者来说,有那么一种说法,一等的学者,从最普通的材料里得出新的见解,二等的学者,从不常见的材料里得出新的见解,而三等的学者,自然再好的材料都只能拿出一些陈腐的见解。对于理工学者来说,亦是如此,“我怎么没想到呢?”这是很多科学家对新理论最高的评价,因为这个新理论也许就是基于平常很普通的实验或者已有的实验,而像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甚至只是基于一些思想实验。我向来也推崇这种从普通东西里得出门道的学问,本书所讲的礼物即是一例。

  礼物在中国人的生活中实在是太普通不过了,虽然作者调查的是位于东北黑龙江省的一个叫下岬村的村庄,但是里面的“随礼”之类的现象,与我家乡(位于长江三角洲)也十分类似。我想这可能就是中国文化下的一种模式。而且在作者阅读的文献显示,其他东亚国家,比如日本,也有这样的现象。可能这种礼物交换方式就是汉字文化圈里的一种社会生态。

  在我小的时候,最早接触春节互访送礼这个习俗的时候,我非常不理解,因为礼物的复杂流动最后可能就相当于没有流动,我的母亲告诉我在她小的时候,物资匮乏,家里穷,所以各人有礼物送来之后,这些礼物并不是可以自己享用的,而是通过回礼又返到原有主人,或者其他送礼者那里了(这一点和下岬村的随礼有一些区别,下岬村村民在收到的礼物后不能再原样反送给赠与者,这样被认为是不尊重人的。当然在现在,原物返还在我的家乡也已经成为很不妥帖的一件事,可能从前也只是存在于春节走亲访友这一特殊时期的礼物)对于当时刚刚接触社交的我来说,礼物这个东西实在是太不经济了。直到前些日子,我还是很不喜欢各种送礼,我想这大概就是因为我的一些西化的思维。就像书中作者遇到的一个情况一样,书中写道:

  我注意到,在我居住期间,我的房东家大大增加了买烟的'花销,因为许多拜访我的村民随意地抽房东留在桌上的烟。通常,我的房东热情、真挚地邀请我的客人抽烟,但即使是没被邀请,他们也会自己招待自己或向女房东要烟。为了避免给我的房东家带来额外的负担,有一回我自己给我的客人们买了烟。令我吃惊的是,这并没有得到房东和他妻子的赞许,相反,他们指责我没有把他们当成“自家人”。他们坚持不管客人是来拜访谁的,在他们的家里,向客人散烟就是他们的责任。他们说:“因为你念书念得太多了,有时就忘了人之常情。”

  可以说,我也没有认识这样的人之常情。不过读了这本书之后,我对于这种互惠礼物的缘由有了一定的了解。我想这种互惠就是中国社会所产生的一种生态,书中用三年自然灾害这样一个反例,很好的解释了互惠礼物在中国社会中的重要性。如果没有互惠礼物从而建立互惠的关系网络,那么中国人在面对历史上无数次的饥荒将手足无措。中国农村社会在长期面对饥荒后,发展出了这种互惠的模式,形成了一种生态。然而建国时期共产党不谙中国社会固有的这种生态,打断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网络,进而使悲剧发生。不过对于这种普通层次之间礼物馈赠的关系网络为什么在物资越来越丰富的今天还会存在的原因,作者好像没有发见。其实在我对于近年来我家乡的礼物馈赠的情况来看,发现在婚礼等仪式上,大家越来越倾向于不收随礼(除非关系很密切,或者从前还有残余的随礼),由于人民币的贬值,像婚礼这种间隔时间长的随礼数额变得难以换算成功,而且我的家乡也有类似于下岬村这种回礼金额要高一些的习俗,这种攀升的礼金也确实让各个家庭不堪。所以现在类似于过生日(做寿)这样的仪式,主家一般都选择不收随礼,以便日后难以搞定的回礼。我想这大概就是礼物交换的淡化,但是要注意的是,在此同时,关系并未淡化,现在我家乡人们愿意通过举办宴席来客的多少来彰显自己的面子,而礼物变得很次要了。其实下岬村的例子也有所类似,书中有那么一句话“人们相互攀比的是随礼圈子和关系网络的扩张,而不仅仅是在特定交换中礼物的经济价值。”也许这表明礼物在关系网络构建中确实在慢慢弱化了,以前要通过“礼上往来”来维护关系网络,而现在的礼物其实就是出席对方的酒席,给对方面子来维护关系网络。

  本书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从礼物的流动,推断出的中国社会基于关系的这种生态。以前我们愿意用母系父系宗族这种概念来套中国的社会生态,但从下岬村我们就看到,村民们举行仪式后来自女方亲戚“连桥”,以及朋友的随礼会比男方的多,这不符合那种父系,宗族的理论。就我而言,我家与一些堂亲的关系也不是很紧密,可以说亲戚的走动与关系网络的建立更多是建立在这个亲戚或者朋友是否值得结交的基础上。关系这一种生态,大概就是我们中国社会的一种游戏规则。所以由此再看我在文章开始对于中国人对学问不重视的疑问,就比较容易理解了。可以说在中国的社会生态中,是以关系为本位的,中国人自己爱分三六九等,能攀上高的阶层的关系才是最重要的,而像学问这种靠个人努力的东西,过于西化,过于自由了,自然不会被部分中国人所青睐。而以实力而非关系为本位的那些接受西方思维的人,自然会格格不入于旧的这种社会生态。

  书中除了讲了普通的互惠式的礼物,还讲到了在中国很关键的一种工具性礼物。其实在我看来这种工具性礼物类似于贿赂的。而在中国,贿赂这种游戏规则已经成为一种必须,也即一种生态。在书中作者有引用莱博若的一句话:

  每个文化都提供一种机制,这个机制能将由均衡与不均衡间相互制约而产生的社会紧张限制在一个界限之内。

  我想在中国,工具性礼物就是这样的机制,也即游戏规则。工具性礼物会有两种机制,一种是正常的我给礼物,你给办事,而另一种就是我不给礼物,你给我找麻烦。第一种机制是主动的,中国人虽然表面上鄙夷这样的行为,但是却对此有所服气,因为这是一种交换。而第二种却是中国人害怕的,因为这是一种被动的机制,是高阶层的人对低阶层的人的一种剥削,因为是被动,所以人们无法做出选择,只能乖乖认命。这和官员生态非常类似,如果同一级别的官员都贪玩,那么你不可以不贪污,因为你可以成为泄密者,所以官员会近于被动贪污,从而形成一种恶性的正反馈。

【《礼物的流动》初中读后感范文】相关文章:

流动的风景作文09-09

特殊的礼物初中作文(精选12篇)03-10

孤独是生命的礼物读后感08-13

《红色拓荒牛》的初中读后感范文12-30

柳林风声初中读后感范文10-28

流动资本的反义词08-03

麦琪的礼物读后感800字左右09-23

初中《草房子》的读后感08-13

《日本神话故事》读后感范文初中07-18

初中摆渡人读后感范文1000字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