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鲁滨孙漂流记》读后感
当看完一本著作后,相信大家都增长了不少见闻,写一份读后感,记录收获与付出吧。怎样写读后感才能避免写成“流水账”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初中生《鲁滨孙漂流记》读后感,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初中生《鲁滨孙漂流记》读后感1
前些时候闲来无事,在书柜里找出一本书,它是我岳父在1994年买的,送给我的儿子存阅,书名《鲁滨孙漂流记》。
这本书的内容,对上了年纪的大多数人来说,估计都不会陌生,主要叙述的当然是鲁滨孙在流落荒岛后,如何与恶劣的生存环境搏斗,勇敢地面对各方面的考验,克服了种种困难,通过生产劳动做到自给自足养活自己,后来又战胜了入侵的野人、强盗。让自己得以重回文明世界,他的不屈不挠,他的聪明才智都发挥得淋漓尽致,令世人佩服,我也不例外。
全书大约可以分作三部分,第一部分是鲁滨孙离家三次航海,积蓄了一点钱,在巴西买了种植园;第二部分是小说的主体,详细描述鲁滨孙在大海上遇到风浪,大船触礁沉没,他成了唯一的幸存者,被海浪冲到一个无人荒岛上,并开始了长达28年的艰苦生活,直到1686年12月19日与落难船长等人一起智取大船离开荒岛;第三部分是叙述坐船离开荒岛后,主要经由陆路从葡萄牙回到英国,途中在冰天雪地里与狼群殊死搏斗,情景惊心动魄,历尽艰险后终于在1687年7月11日回到阔别35年的英国。
读完全书,我最感到惊奇的是书中描述当时的社会秩序,社会的诚信和社会制度的健全,鲁滨孙年轻时留在大陆的财富,留在巴西的种植园,经过合作人几十年的运作,居然增值无数,人们坚守信义,政府主持公道,鲁滨孙的财富不但不会因为他长期音讯全无而灭失,几十年后还能账目明晰,物归原主,让鲁滨孙成为一个大富翁,这不能不说是个奇迹,(起码在我们看来)。以至后来我跟朋友闲聊提起,都觉得不可思议,在我们这里,别说一个人生死不明离开30年,就是你在旁看管着,你的财富都不一定能看守得住。我相信故事里这个情节的描述,应该是真实存在的,怪只怪在我们这里不认可这个,某些人就是可以随意剥夺别人的财富,甚至剥夺别人的生命.......。当然,鲁滨孙那个年代,也不是什么都好,譬如殖民统治,买卖黑奴等等,这也是违反普世价值的,今天我们谁也不会认同。
真的很奇怪,我不知为啥,看《鲁滨孙漂流记》会看出这另类的话题,也许我真不该这样,算是“胡言乱语”吧。
初中生《鲁滨孙漂流记》读后感2
今天,我学习了《鲁滨孙漂流记》这篇文章,心里久久不能平静,鲁滨孙那传奇般的经历深深的印在我的脑海里。回到家里,我又找出了那本书,读了起来。
书中写了:一六五九年九月三十日,一个人在一次航行中上遇到了可怕的风浪,翻了船,除他之外无一人生还。他流落到了孤岛上。凭着他惊人的毅力与勇气,二十八年后,他依靠自己的智慧逃出了孤岛,这个人就是倒霉而又幸运的鲁滨逊·克罗索。
在荒芜人烟的孤岛生活了28年啊!多么惊人的一个数字!可见鲁滨逊是何等的勇敢。初到孤岛的他是绝望的,他说:“我整天悲痛着我这凄凉的环境,没有食物,没有房屋,没有衣服,没有武器,没有出路,没有被救的希望,眼前只有死,不是被野兽所吞,就是被野人所嚼……”但是,慢慢地,他独特的个性体现了出来,对生活充满希望,不再整天沉浸在自己设计的悲观中,开始一心一意的安排自己的生活,他建了小房子;捕了小羊、小狗;种了小麦、稻子……就这样,他用自己的双手,创造了自己的小王国。
看完了《鲁滨逊漂流记》我有很多感想。鲁滨逊一个人能勇敢地在荒岛上度过了二十多年,是多么勇敢啊!要是是我的话我肯定没有勇气在那生活二十多年,再说我也不敢一个人去独自冒险。我完全没有主见,也没有胆量。只会听父母的意见,父母说东,我绝对不敢往西。假如我离开了父母,我就像一只无头苍蝇一样,找不到方向。完全不能自己生存。
遇到困难我只会退缩,不敢勇往直前。不敢用自己的勇气去克服它、战胜它。这样我长大了有什么用呢?不,我要像鲁滨逊那样,无论遇到了什么困难,都不能退缩,只能勇敢的面对事实。遇到什么困难都不要气馁,只能勇敢的面对它。要学会独立,不能什么事情都依赖别人。什么事情都要靠自己。
我的人生也会随着这本书而起航,在人生的航海中,勇敢前进,永不放弃!
初中生《鲁滨孙漂流记》读后感3
20xx年12月《荒岛余生》在美国公映;20xx年8月,我在同学家看了汤姆.汉克斯主演的《荒岛余生》,那时我20岁。这部电影我反复观看了好多次,一个人,两个人,到最近一次和我的两个孩子一起重温了这部电影。20xx年12月我首次阅读了《鲁滨孙漂流记》,这时我37岁。
如果,我们每个人曾经或现在就活在自己内心的那座孤岛上,那我这十七年的“漂流”,我们又到了哪里?也是否遇到过经过身边的航船、鲸鱼或自己哭泣的倒影,还是也学会了自耕自种,丰衣足食。读这样一部故事,让我不得不拿电影《荒岛余生》来做个比较。
鲁滨孙从成年就是一个向往冒险与奔跑的年轻人,家庭的`殷实,父亲的劝慰均不能让这样一个人满足现状。一个人,带着内心的狂野,与素不相识的人漂泊在海上,大海上几经风浪,遇海盗,做家奴,又在巴西经营农场,生活渐渐向好的他,还是不能让自己守心一处。又一次出海,十几个人遇难,鲁滨孙遇险独自存活在一座无人的小岛上。
电影里的查克,身为联邦快递的高级工程师,事业蓬勃,前程似锦。一次次的穿梭于国际件的快递航班中,为工作,站在莫斯科的车间不知疲倦的拔高工作效率。与未婚妻的婚约一拖再拖。直到带着牙痛,于夜间的一次航行中飞机失事,落入一座孤岛。
鲁滨孙发现自己幸存于一座孤岛,他没有停歇去想自己的不幸,而是用自己求生的本能,一次次的将失事货船的物品搬入岛上。有火药、鸟枪、衣物、酒、饼干和一点粮食。接着就选择居住点,挖山洞、搭窝棚,做好安全与隐藏。(在当时的年代,岛与岛之间经常有食人的部落出现);为了填饱自己的肚子,从不停歇的狩猎、耕种、编织、制陶,砍伐。直至自己完全像个野人,身穿兽皮经常一个人开垦荒地、饲养野物,这对他来说举足轻重。几次从失事的船中找到的金币,是这座岛上最没用的东西。从上岛一直到可以自足,从不停歇的用去了他5-6年时间。书中没有多少笔墨描述他悲惨的内心挣扎。相反,鲁滨孙从没想到过死,内心的斗争只是对自己是不是一个基督徒从怀疑到坚持相信。如果什么是他一直活着的信仰,那就是继续好好活着。其中有这样一段话很能说明一个人独自生活久了的内心变化:“在造物手中,人生是怎样一个光怪陆离的东西啊!在不同的环境中,人类的感情怎样变幻无常啊!我们今天所爱的,往往是我们明天所恨的;我们今天所追求的,往往是我们明天所逃避的;我们今天所愿望的,往往是我们明天所害怕的,甚至是胆战心惊的。现在我自己就是一个最生动的例子;以前我觉得我的最大痛苦就是被人类社会所摈弃,孤身一人,被无边的大海包围着,与人事隔绝,被贬入一种寂寞的生活之中,仿佛上天生认定我不足与人为伍,不足与同类并列似的。我觉得,假如让我见到一个人类,那就不亚于使我死而复生,那就是上天所能赐给我最大的福气,仅次免除我人间的罪孽,登上天堂。而现在呢,只要一疑心到可能看到一个人类,我就会全身发抖,只要看到一个人影,看到有人到岛上来的不声不响的痕迹,我就恨不得钻到地底下去。”鲁滨孙在岛上的27年的岁月里,可以说他完成了与整个世界的翻转。自己成为对这座孤岛的主宰。作者甚至给了鲁滨孙更好的馈赠,就是“殖民”。可能这座岛已经习惯了有人每天供养吧,在鲁滨孙走时,还是因事留下了几个英国老乡在岛上。鲁滨孙从没有放弃活着的信念,使他再次回到了英国老家。
当查克醒过来的时候,发现自己身处孤岛。各种身体、精神、心理的不适与恐惧很快侵袭而来。在这种生死时刻,一个人的求生本能,让他很快意识到了自己所处的环境。电影里的这座小岛没有什么动物与异类。也有一座相识的小山,可以看到一望无际的大海。起初失事飞机中的一些快件被冲到海滩,他还是用工作般的责任,收留了这些盒子。因为饥饿、口渴,查克必须去觅食。最有趣的是查克逐渐学会石器时代的本领,成功用利石撬开椰子、砖木取火成功后对着熊熊烈焰,那种像是战胜了一切的神一般,对着夜色中茫茫的大海宣泄着从没有过的骄傲。他找到了一个可以栖身的山洞。在孤独中他打开了几件包裹。一个排球“威信”成了他唯一的倾诉。查克想到从岛上逃走,可近岸的海浪不放他走。查克想到过死,他把一根和自己差不多高的木头上了绞刑,看看自己编织的草绳是否结实。在他挣扎中的每一个夜里,是那仅带在身边未婚妻的相片鼓励着他,并让他活着。雨季夜里的山洞中,查克将自己病入膏肓的牙齿砸出口腔,完成从社会人到一个人的转型。在岛上的4年中几经磨难,内心里对未婚妻的不断想念,让查克又一次鼓起勇气完成超越。当他成功脱离小岛。渐渐离岛远去的时候,回望雾气飘绕的那个与自己陪伴4年的地方,就像我自己离开那座孤岛一般,尽说不出是喜悦还是留恋。
回到美国的查克,在飞机上吃的最多的冰块。自己曾经的联邦快递公司已是一头跨国巨兽。自己的未婚妻已是那个牙医的妻子。为他欢庆的亲朋好友还是像他以前一样,那样健谈。所有的一切,他都默默的观察着。当查克在散去派对桌上看着按下就着的打火机时,一切的不适应从他内心升起。夜里,还是睡在地上的他,在微弱灯光下看着那张未婚妻的残旧照片时,查克是否觉得当初就应该继续呆在岛上呢!电影的结尾,当查克一个人站在乡村的十字路口时,面对镜头,他的眼神中泛起的是海浪?是孤岛?还是重生!
鲁滨孙回到英国,没有感到种种不适应。他带着感恩的心,去寻找帮助他的每一个人或死去恩人的后人。报恩,钱成为了最有用、最重要的东西。奇迹的是他在巴西的种植园还在合伙人的手里经营很好的。多年前的托付,多年后的信誉。是一个人值得继续活下去的信念与生命力。进入暮年的鲁滨孙,仍被自己从没停歇的漂流情怀再次朝着大海扬帆远航。又一次驶入那座自己生活过的孤岛时,小岛已是人间烟火之地。鲁滨孙一次次的给岛上送去了必需品、牲畜,包括女人。不管什么境地,只要呆久了,它就是我们的家。而鲁滨孙的家、亲人、种植园更像是他一直漂流移动的城堡,只有那座岛留着他内心真正的家与寄托。
初中生《鲁滨孙漂流记》读后感4
《鲁滨逊漂流记》是一部世界经典文学作品,是由英国笛福所写。笛福全称达丹妮尔.笛福,是英国启蒙时期现代主义小说的奠基人,被誉为英国和欧洲的“小说之父”。
《鲁宾逊漂流记》写了鲁宾逊三次的漂流之旅,前两次可以说是侥幸逃生,第三次才是真正的开始。鲁宾逊极其想航行,但他的父母一心想让鲁宾逊学习法律,鲁宾逊只对航海感兴趣,不到一年他就离家出走了。
虽然前面两次航行让鲁宾逊已经感到非常害怕,但他还是义无反顾地开始了第三次的航行,这一次是为了出售奴隶。航行13天后,他们面临强大的东北风,风暴中船上的11人全部掉进了大海,只有鲁宾逊侥幸活了下来。35年后,鲁宾逊用他的毅力终于回到英国。
读完这本书,我有很多感受,鲁滨孙在荒岛上一直不放弃,坚持到底,这让我懂得去坚持,在逆境中绝对不能失去希望和理智。要相信自己,只有坚持,才能取得最后的胜利。
在此,我想到了自己。在日常生活中,遇到困难的时候,我经常选择退缩。一次妈妈给我买了一个拼装积木,拼了没多久感觉拼不下去了,所以我放弃了。读了《鲁滨孙的故事》,我得到了鼓励,于是我把放在一边很久的积木,重新开始拼装,爸爸也鼓励我,陪我一起做,经过不懈的努力,两天后一个漂亮的模型出现在我的眼前。我欣喜若狂,那是付出努力后的喜悦,那是坚持后得到成功的喜悦。
读了《鲁滨孙的故事》我深深地感到,我们在任何时候都不应该轻易放弃。只有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我们才能达到最终的目的。
【初中生《鲁滨孙漂流记》读后感】相关文章:
鲁滨孙漂流记优秀读后感09-12
鲁滨孙漂流记600字读后感02-10
《鲁滨孙漂流记》教学实录10-25
《鲁滨孙漂流记》教学反思10-25
《鲁滨孙漂流记》教学设计10-25
读《鲁滨孙漂流记》有感_650字01-24
公开课《鲁滨孙漂流记》教案04-26
读《鲁滨孙漂流记》有感(汇编15篇)03-01
语文《鲁滨孙漂流记》教学反思(精选5篇)03-02
六年级下册《鲁滨孙漂流记》说课稿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