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地名的四字成语大全
导语:我国地势复杂,风景名胜数不胜数,因此成语中多有地名的出现。下面是语文迷小编收集整理的关于带有地名的成语,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1、 安于泰山:参见上条。
2、 有眼不衷肠泰山:自谦有眼无珠。口语。
3、 泰山其颓:《礼记·檀弓上》:“泰山其颓乎。梁木其坏乎。哲人其萎乎。”类似的成语也说泰山梁木。
4、 泰山梁木:见上条。
5、 重于泰山:司马迁《报任少卿书》:“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对比用可可以说泰山鸿毛。
6、 泰山鸿毛:参见上条。
7、 泰山北斗:《新唐书·韩愈传赞》:“自愈没,其言大行,学者仰之如泰山北斗云。”
8、 一叶障目,不见泰山:《鹖冠子·天则》:“一叶蔽目,不见泰山;两豆塞耳,不闻雷霆。”
9、 泰山压卵:《晋书·孙惠传》:况履顺讨逆,执政伐邪,是乌获摧冰,贲育拉朽,猛兽吞狐,泰山压卵,因风燎原,未足方也。
10、 人心齐,泰山移:口语犹说团结就是力量。
11、 暗度陈仓:历史上著名战役与计策。陈仓在今甘肃省宝鸡市东。语出《史记·高祖本纪》。此成语也作暗渡陈仓。全说是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12、 中流砥柱:砥柱即河南省三门峡市黄河中流之砥柱山。成语也作砥柱中流。
13、 泰山压顶:泰山是五岳之首,东岳。在山东省泰安市。比喻极大的压力或打击。泰山用于比喻的成语,泰山的含义与比喻义基本接近。下面把关于泰山的成语搜集在一起,说明出处,意思与泰山可以省略。
14、 稳如泰山:出自《汉书刘向传》。枚乘《上书谏吴王》:“变所欲为,易于反掌,安于泰山。”也说安于泰山。
15、 蓝田生玉:蓝田,县名在陕西省。比喻贤父生贤子。
16、 淮南鸡犬:汉·王充《论衡·道虚》淮南王刘安坐反而死,天下并闻,当时并见,儒书尚有言其得道仙去,鸡犬升天者。此成语也作淮南鸡狗。晋·葛洪《神仙传·刘安》:“时人传八公、安临去时,余药器置在中庭。鸡犬舐啄之,尽得升天。”意思是因他人而得势。用狗贬义更甚。淮南指淮南王,也是地名。安徽省有淮南市。历史上淮南王很多,此刘安为高祖之孙刘恒之子,袭封淮南国一部,淮河以南十五个县的广大地区。
17、 淮橘为枳:人隋环境而变。《晏子春秋·杂下之十》:“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淮南即淮河之南,也是中国南北分界线之一。
18、 合浦珠还:合浦县,原属广东省,今属广西壮族自治区。产珠。南朝范晔《后汉书循吏传》:(孟尝)尝迁合浦太守。郡不产谷实,而海产珠宝。与交趾比境,常通商贩,贸籴粮食。先时宰守并多贪秽,诡人采求,不知记极,珠逐渐徙于交趾郡界。于是,行旅不至。人物无资,贫者饿死于道。尝到官,革易前敝,求民病利。曾未逾岁,去珠复还。百姓皆返其业,商货流通,称为神明。成语也作珠还合浦。
19、 邯郸学步:邯郸是战国时赵国的'都城,今河北省邯郸市。庄周《庄子·秋水》:“且子独不闻夫寿陵余子之学行于邯郸与?未得国能,又失其故行矣,直匍匐而归耳。” 又《汉书》:昔有学步于邯郸者,曾未得其仿佛,又复失其故步,遂匍匐而归耳。”邯郸学步也作学步邯郸。
20、 平原督邮: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术解》:“恒公有主簿善别酒,有酒则令先尝,好者谓‘青州从事’,恶者谓‘平原督邮’。”平原,古地名,在山东省德州。
21、 阳关大道:阳关,在甘肃敦煌西南。阳关是古代关名,也是判别的曲子名。代指送别。成语也有阳关三叠或三叠阳关。按曲子名解释,这里不单列,不计入地名成语。
22、 新亭对泣:新亭在江苏省南京市。成语出自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原文是:过江诸人,每至美日,辄相邀新亭,藉卉饮宴。周侯中坐而叹曰:“风景不殊,正自有山河之异。”皆相视流泪。唯王丞相愀然变色曰:“当共戮力王室,克复神州,何至作楚囚相对!”
23、 桑间濮上:是古代卫国的地方。《礼记·乐记》:“桑间濮上之音,亡国之音也。” 《汉书·地理志下》:“卫地有桑间濮上之阻,男女亦亟聚会,声色生焉。”后来用“桑间濮上”指淫靡风气盛行的地方。即男女幽会。濮水乃古河,今已无。略在河南北部。
24、 青州从事: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术解》:“恒公有主簿善别酒,有酒则令先尝,好者谓‘青州从事’,恶者谓‘平原督邮’。”青州,在山东省淄博。
25、 吴越同舟:比喻团结互助,同心协力,战胜困难。吴越邻国相依又相争,世代成仇。吴越皆国名。越国以绍兴为中心,吴国以苏州为中心。后因以“吴越同舟”比喻虽有旧怨,但当同遭危难,利害一致之时,也须互相救助,共同努力。出处《孙子·九地》:“夫吴人与越人相恶也,当其同舟而济,遇风,其相救也如左右手。”
26、 吴市吹箫:说吴子胥故事,街头行乞的意思。《史记·范睢蔡泽列传》:“伍子胥橐载而出昭关,夜行昼伏,至于陵水,无以糊其口,膝行蒲伏,稽首肉袒,鼓腹吹箫,乞食于吴市。”
27、 抉目吴门:也是吴子胥故事。司马迁《史记·吴太伯世家》:抉吾眼置之吴东门,以观越之灭吴也。后常指忠臣被冤杀。吴门即古吴国的城门。
28、 夜郎自大:夜郎,汉时少数民族地区国名,在贵州西部。出自《史记·西南夷列传》。原文是:滇王与汉使者言曰:“汉孰与我大?”。及夜郎侯亦然。以道不通,故各以为一州主,不知汉广大。
29、 洛阳纸贵:洛阳为晋都城,今河南省洛阳市。典故出处为《晋书·文苑·左思传》:“于是豪贵之家竞相传写,洛阳为之纸贵。”比喻作品风行一时,广为流传。
30、 洛阳才子:指西汉贾谊,后泛指有才华的人。语出晋潘岳《西征赋》:"终童山东之英妙,贾生洛阳之才子"。
31、 杞人忧天:杞人即是杞国人。杞国为周诸侯国名,杞国大体上在今河南省杞县。典故出《列子·天瑞》。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曰:“天积气耳,亡处亡气。若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奈何忧崩坠乎?”其人曰:“天果积气,日、月、星宿,不当坠邪?” 晓之者曰:“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 其人曰:“奈地坏何?” 晓之者曰:“地,积块耳,充塞四虚,亡处亡块。若躇步跐蹈?终日在地上行止,奈何忧其坏?”其人舍然大喜,晓之者亦舍然大喜。
32、 杞宋无征:指资料不足,不能证明。出自《论语·八佾》:“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征之矣。”
33、 吴下阿蒙:阿蒙是人名,指吕蒙。吴下是地名,即吴地。吴为周之诸侯国,今江苏之南、浙江之北一带。典故出《资治通鉴》卷六十六,原文如下: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34、 吴牛喘月: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满奋畏风,在晋武帝坐;北窗作琉璃屏,实密似疏,奋有难色。帝笑之,奋答曰:‘臣犹吴牛见月而喘。’” 《太平御览》卷四引《风俗通》:“吴牛望见月则喘,彼之苦于日,见月怖喘矣。”此成语常与蜀犬吠日连用。
35、 吴头楚尾:一般用指江西省北部。也作楚尾吴头。
36、 陇头音信:南朝宋陆凯与范晔友善,自江南寄梅花一枝与长安范晔,兼赠 诗曰:“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事见唐韩鄂《岁华纪丽》卷一。后用“陇头音信”称寄往或来自远方的书信。
37、 巴山蜀水;概括说四川一带的山山水水。巴蜀皆古国名。
38、 乐不思蜀:快乐就不思念蜀国也。这是关于后主刘禅的典故。《三国志·蜀书·后主传》裴松之注引《汉晋春秋》:“问禅曰:‘颇思蜀否?’禅曰:‘此间乐,不思蜀。’”
39、 蜀锦吴绫:泛指精美的纺织品。就产地言说吴蜀。吴蜀皆国名。吴即春秋时吴国之地,略相当于今江苏省南部与浙江省北部。蜀即今四川省。
40、 蜀犬吠日:唐·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屈子赋曰:‘邑犬群吠,吠所怪也。’仆往闻庸、蜀之南,恒雨少日,日出则犬吠。”与此近义有成语还有一个辽东白豕,都是少见多怪的意思。
41、 辽东白豕:出处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朱浮传》:“伯通自伐,以为功高天下。往时辽东有豕,生子白头,异而献之,行至河东,见群豕皆白,怀惭而还。若以子之功论于朝廷,则为辽东豕也。”辽东应该是今辽宁省东南辽河以东。
42、 五湖四海:五湖,中国人称五湖,指波阳湖、洞庭湖、洪择湖、太湖、巢湖五在湖泊,四海指东海、西海、南海、北海。也说是黄海、渤海、南海、东海。泛指全国各地。
43、 放之四海而皆准:出自《礼记·祭义》:“推而放诸东海而准,推而放诸西海而准,推而放诸南海而准,推而放诸北海而准。”此四海即东西南北四海,犹如说天下。下一个成语中的四海同。
44、 四海之内皆兄弟:《论语·颜渊》:“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45、 福如东海:对幸福的祝愿常用词。福气如东海一样大。东海古代说东面的海。今是地理上一海名。与此成语常常连用的一句叫寿比南山,见后。
46、 中原逐鹿:中原泛指中国中部地区。也说逐鹿中原。意思是群雄并起,争夺天下。出自《史记·淮阴侯列传》:“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
47、 得陇望蜀:陇与蜀皆地名。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岑彭传》:“人苦不知足,既平陇,复望蜀,每一发兵,头鬓为白。” 唐代李白《古风之二三》:“物苦不知足,得陇又望蜀。”陇略等于今甘肃省,蜀略等于今四川省。光武帝时实为隗嚣与公孙述分别割据。
【含地名的四字成语】相关文章:
含地名的四字成语03-16
含蛇的四字成语01-18
贬义的四字成语含解析10-03
含人体部位的四字成语04-02
含蛇的四字成语及解释02-21
含反义词的四字成语01-14
忍辱含垢四字成语12-23
带有地名的成语01-14
带地名的成语0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