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尖的典故
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打尖的典故

时间:2021-11-29 12:55:25 语文百科 我要投稿

打尖的典故

  典故是一个汉语词汇,一指典制和掌故;二指诗文中引用的古代故事和有来历的词语;三指具有教育意义且大众耳熟能详的公认的人物、事件。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打尖的典故,欢迎阅览。

  古时候,人们把在旅途中休息进食叫做“打尖”。清·陆陇其《三鱼堂日记》:“(戊午四月)十七,至本家庙打尖。”据考证,“打尖”系“打火”之误。宋元时期途中之餐称为“打火”,“打火”是“打中火”的简称。那时人们将一天三餐之中的中午饭,因其正值日中之时,所以称为中火,后引申为旅途之餐曰打火。

  这个考证见清代福格所撰《听雨丛谈》卷十一:“今人行役,于日中投店而饭,谓之打尖。皆不喻其字义,或曰中途住宿之间,乃误‘间’而为‘尖’也。谨按《翠华巡幸》谓中顿曰中火。谓途中之餐曰打火,自是因火字而误为尖也。”这个考证还可以在其他文献中得到证明。《水浒传》中有:“你母子二位敢未打火,叫庄客安排饭。”元杂剧中也有这种说法。如马致远《黄粱梦》:“兀那打火的婆婆,央你做饭与我吃,行人贪道路,你快些儿。”张国宾的《罗李郎》:“恰离了招商打火店门儿,早来到物穰人稠土市子。”打火店是供旅客吃饭的店铺。大约到了清代,可能是“尖”与“火”字形相近,在书写时易误,便讹传为“打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