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诗词典故
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诗词典故

时间:2024-06-07 23:58:07 志升 语文百科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诗词典故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或多或少都用过典故吧,典故具有教育意义且大众耳熟能详的公认的人物、事件。还苦于找不到好的典故?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诗词典故,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诗词典故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诗词典故

  典出《史记·淮阴侯列传》。

  秦末汉初,淮阴(今属江苏淮安)人韩信投奔项羽,参加反秦起义军。他曾向项羽提过一些作战建议,但都没有被采纳。韩信看到自己的才能无法施展,便改投刘邦。一开始,刘邦也没有重用韩信,只让他当了一名小军官。一个偶然机会,韩信遇上了萧何。萧何是刘邦的亲信,刘邦对他可以说是言听计从。萧何与韩信长谈之后,认为韩信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军事天才。但是,正当萧何决定向刘邦推荐韩信的时候,韩信却逃跑了。萧何心急如焚,来不及报告刘邦,连夜把韩信追了回来。刘邦以为萧何也逃跑了,非常生气。后来得知萧何竟亲自追一个不起眼的小官,便骂萧何是小题大做。萧何向刘邦详细介绍了韩信的情况,然后说:“韩信具有杰出的军事才能,不是普通的人才。您若甘愿做一辈子汉中王便罢,如要夺取天下,非重用此人不可。”由于萧何的力荐,刘邦终于同意拜韩信为大将军。从此,韩信为刘邦统一天下、建立汉朝立下了赫赫战功。但是刘邦做了皇帝后,却对韩信越来越不放心。首先,解除了韩信的兵权,由“齐王”改封为“楚王”;不久,又将韩信逮捕;赦免后,只封了个“淮阴侯”。韩信闲居长安,郁郁不得志,便图谋反叛,被人向刘邦的妻子吕后告发。吕后想把韩信召来除掉,又怕他不肯就范,就同萧何商议。最后,由萧何设计把韩信骗到宫中,吕后以谋反罪杀害了韩信。

  后人根据这段历史,引出“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一语,比喻事情的成败或好坏都出在同一个人(或同一物)上面。

  又作“成败是萧何”。

  1. 成语原文: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2. 成语出处:

  西汉·司马迁《史记·淮阴侯列传》。

  3. 成语释义:

  成语“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用来形容事情的成功或失败都由同一个人造成。

  4. 典故背景:

  在《史记》中,韩信最初在刘邦麾下并未受到重用,甚至一度离开。萧何得知后,迅速追赶并将韩信带回,并向刘邦推荐,使韩信得以被封为大将军,从而成就了韩信的军事才华和后来的辉煌战绩。然而,韩信最终的命运却是在萧何的建议下被处死。

  5. 成语应用:

  这个成语常用于描述那些对某人或某事有重大影响的人,其决策或行为直接导致了最终的成功或失败。

  6. 文化意义:

  此成语反映了个人在历史进程中可能扮演的双重角色,既有可能成为推动力量,也可能成为导致失败的因素。它提醒人们在权力和责任面前需要谨慎行事。

  7. 社会影响:

  成语“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在现代社会中依然具有广泛的应用,不仅用于历史人物的评价,也常用于商业、政治等领域,用以分析决策者的影响。

  8. 文学价值:

  在元代马致远的《蟾宫曲·叹世二首》中,这个成语被用来表达对人生无常和社会现实的感慨。

  9. 教育意义:

  通过学习这个成语,人们可以了解到历史的复杂性以及个人选择的重要性,增强对历史人物和事件多维度理解的能力。

  10. 现代应用:

  在现代管理学和心理学中,这个成语也被用来讨论领导者的影响力以及决策的重要性,强调了在任何组织或团队中,领导者的角色都是至关重要的。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不仅仅是对韩信与萧何故事的总结,更是一种深刻的人生哲理和历史经验的凝练。它教导我们在任何情况下都要认识到个人行动的长远影响,以及在任何位置上都应承担起相应的责任。这种思考对于个人的成长和对社会的贡献都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诗词典故】相关文章: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典故11-23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的典故11-22

关于“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著名的历史典故07-26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09-17

成也萧何 败也萧何03-19

诗词典故08-05

焚骨扬灰诗词典故09-20

吹牛的诗词典故09-20

盖了诗词典故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