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古诗文《湖心亭看雪》阅读练习及答案
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求古诗文《湖心亭看雪》阅读练习及答案

回答
语文迷问答

2016-02-17

  《湖心亭看雪》阅读练习

  1.下列加点词词义不同的一组是( )。

  A.湖中人鸟声俱绝 哀转久绝

  B.是日更定矣 问今是何世

  C.问其姓氏 望其旗靡

  D.强饮三大白而别 乃记之而去

  2.解释加点词。

  ①余孥一小舟 ②见余大喜

  ③及下船 ④客此

  3.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湖上影子……舟中人两三粒而已”所表现的景色。

  4.在文中,作者所表现的情感较为复杂,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一个“痴”字,表达了痴迷于山水、痴迷于世俗之外的情趣。

  B.借所描写的雪景,寄托了人生天地两茫茫的深沉感慨。

  C.字里行间流露出与民同乐的情怀。

  D.委婉地传达出清高自赏的感情和怀念故国的淡淡愁绪。

  [参考答案]

  1.B

  2.①通“桡”(携,带.拿) 非常,十分 等到 客居,寓居

  3.湖上映出的影子,只剩下一道若有若无的长堤的痕迹,一个墨点般的湖心亭,和我那一片小草叶般的小舟,以及小舟上两三个如米粒般大小的人影罢了。(意思对,略有文采即可)

  4.C


扩展资料

  《湖心亭看雪》阅读练习

  (一)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余拿一小船,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1.作者写作此文时,清朝已建立二三十年,但作者仍采用明朝 的年号,你能说出其中有何深意吗?

  2.“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一句写出了什么意境?此句在全文结构上有何作用?

  3.“独往湖心亭看雪”一句中“独”字有什么表达作用?

  4.“天与云与山与水”连用三个“与”字写出了什么景象?

  5.上文画线句子在内容和写法上有何特点?

  (二)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1.“强饮三大白而别”“拉余同饮”两句中“强”和“拉”二字表现出人物什么感情?

  2.文中引用舟子的话有何用意?

  3.“痴”与课文第一段哪句话相呼应?写出作者什么心情?

  4.结合全文来看,本文在表达方式上有什么特点?

  【附答案】:

  (一)1.明思宗朱由检 怀念故国的深情2.路无行人,天无飞鸟,天寒地冻,万籁俱寂的意境。作用:为下文“独往湖心亭看雪”作铺垫。3.映衬出环境的幽静、空旷,也暗示作者的“痴”(不同凡响),为下文作伏笔。4.显示了天空、云层,山峦湖水混濛一片,举目皆白的景象。5.连用三个“一”字,与“上下一白”相呼应。写法上,作者未站在一个固定点上,而是不断变换角度写景写人。

  (二)1.“强”表现作者的喜悦和豪爽心情;“拉”表现客人的喜悦心情。2.衬托作者深夜偶遇知音的惊喜心情,表明作者不虚此行,深夜赏雪,收获颇大,印象极深。3.与开头“独往湖心亭看雪”相呼应;写出了作者超然脱俗的性格。4.以记叙开头,以议论结尾,借景抒情,情景交融,静中有动,寂中有声。


  《湖心亭看雪》阅读练习

  1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

  ⑴虽乘奔御风 奔: ⑵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白:

  13.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属引凄异 忠之属也

  B.其间千二百里 其真无马邪

  C.哀转久绝 湖中人鸟声俱绝

  D.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宋无罪而攻之

  14.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15.甲、乙两文都善于抓住景物特点进行描写,但采用的写法又有所区别:甲文采用的是 的手法,写景着“素”“绿”“清”“影”“寒”“素”“凄”“哀”数字,便将景物的神韵生动地表现了出来。乙文写景采用的是 的手法,”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高度抽象、概括,宛如中国画中的写意山水,寥寥几笔,就传达出了景物的形与神。(2分)

  16.甲、乙两文作者都寄情于山水,但表达的'情感各不相同,请作简要说明。(2分)

  【答案】

  12.⑴这里指飞奔的马(只解释为”飞奔的马”亦可) ⑵古人罚酒时用的酒杯,这里指酒杯(只解释为”酒杯”亦可)

  13.C(2分)

  14.夏天水涨,江水漫上小山包的时候,上行和下行的船只都被阻,不能通航。(”襄”“沿”“溯”必须译正确,译错一字扣1分,扣完为止,共2分)

  15.大笔点染 白描 (共2分,每空1分)

  16.甲文表达了作者对三峡的欣赏与赞美之情(1分),乙文表达了作者清高自赏的感情和淡淡的愁绪(1分)。(甲文若只答”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之情”给0.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