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从对待孩子开始
(画面:小孩踩了西瓜皮摔倒在地上,家庭、学校、社会都在责问:出事了吧?)
家庭需要和谐的氛围,学校需要和谐的环境,社会需要和谐的气候。和谐已成为二00七年的主题,和谐更是中华民族永久的话题。要构建和谐社会,有必要说说“和谐”二字。和是龢的异体字,后来大概因它难写,便简为“和”了。形变了,音与义却未变。“龢”字由“一个人”联想到“三个口”。古人用“三”除了表示“三个”具体数字外,有时还表示多数。其中的“禾”,本意是庄稼,引申为种地、吃饭;“册”,指书籍,引申为读书、识字。谐字,右边是皆大欢喜的“皆”字,“都,所有”的意思;右边“言”字,表示人们“都”能说话。
如此,“和谐”的意义起码有三:一是人们有地播种、有饭可吃;二是人人有书能读,可以接受基础教育;三是人们享受一定的民主,可以畅所欲言。 从而,也看出古人创造“和谐”一词包括政治、经济和文化三重的本意来。不过时代进步了,对和谐的'意义要求的更高了,那就是整个社会整个世界的和谐。
事物的发展总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和困难,小孩踩着个西瓜皮摔倒在地,从他本人来说应当勇敢地站立起来,个体必须坚强。对家庭、学校和社会来说,稍微拉上一把扶持一下,完全可以脱离“ 险境”,然而却出现了几乎同样的声音“出事了吧?”,悲哀也在这里。没有问题时人们大唱赞歌,出了问题后互相推委,以显示自己的先见,以显示自己的高明。岂不闻“养不教,父之过。子不学,师之惰。”更不要说“根据辨证法里矛盾论的解释:教和学是矛盾的两个方面,教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学是矛盾的次要方面。克服矛盾要抓主要矛盾,抓矛盾的主要方面。”
然而,现在的教学一是学生太多,无暇顾及;再是学生的接受能力很强,有些知识已先从其他渠道获取。从而产生了以自学为主,以引导为辅助的教学局面”,无论怎么说,离了教,学将是无本之木。又有俗语“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砂在涅与之俱黑”的古语,可见社会环境对事物的发展影响也是很大的,你不适应或许就会被淘汰。“孟母三迁”不正是说明了这个问题的严重性吗?可见离了教,学将是无水之源。
家庭的和谐,可以让一个家庭丰衣足食;学校的和谐,能够招来生源获取很高的升学率;社会的和谐能够宏扬正气,鼓励上进,促进国民经济的增长。读史,博古通今明是非;藏史,蓬荜生辉荫子孙;用史,齐家制国平天下。在对待孩子的教育上我们需要的是持之以恒,这不仅仅是家庭、学校的责任,更大一部分需要一个健康和谐的社会环境来巩固。
生存竞争,谁也不可能把对手全部消灭;漫漫旅程,谁也不可能将坎坷全部踏平。正视困难,奋力克服,是孩子们应当谨慎一生的话题,更是家庭、学校和社会不容忽视的问题。一个体,一团体,一社会,在安定和谐的环境中发展遇到的问题就少,即便遇到也会克服困难争取胜利。反之,扯皮、推委、甚至掣肘以求发展,无异于空中楼阁,即便偶有所成也不会持久。
给孩子一个广阔的发展空间吧!家庭、学校、社会,应当给予他们一个广阔的发展空间,因为未来是他们的。
【和谐从对待孩子开始】相关文章:
1.对待上网
2.对待压力
3.对待压力
4.自信对待
5.和谐,“和谐”?
6.正确对待成长
7.如何对待
8.正确对待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