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作文课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语文作文课教学设计

时间:2023-12-12 10:55:15 推荐作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语文作文课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可能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那么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语文作文课教学设计,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语文作文课教学设计

语文作文课教学设计1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培养学生具有丰富的想象能力,从而发展学生在想象中激发自己的创新思维。

  2、能够语言较通顺、内容较具体地进行习作。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创设情境、口语交际、小组合作的形式激发学生说的愿望,写的兴趣,明确写作要求以及思路。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想象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并表达出自己的一个美好心愿。

  二、教学过程:

  (一)激发学生习作兴趣

  同学们,你们喜欢看《西游记》吗?(喜欢)

  那么在故事中你最喜欢哪个人物呢?(孙悟空)

  那么你来说一说喜欢的理由。谁来说说,指名回答。

  通过同学们的回答,老师发现你们喜欢孙悟空是因为它有神奇的变化本领。老师喜欢它,也是因为这一点。猜一猜,假如老师也拥有这种神奇的变化本领,老师想变成什么?(同学猜)

  大屏幕出示:其实老师想变成一本:“万能词典”可以在最快、最短的时间里,准确、详细的解答同学们提出的任何问题。

  过渡:刚才大家都谈了自己的'想法,老师发现我们班同学的想象能力非常丰富。今天这节课,老师就带领大家一起“放飞梦想”。

  (二)引导学习审题,明确本次习作要求

  看大屏幕:(出示本次习作要求)抽一生读习作要求,其他同学思考:这段话提出了哪些要求?

  先指名回答后,老师大屏幕小结:

  1、写自己的梦想。

  2、想象要大胆,把内容写具体。

  3、写完后要与大家交流。过度:搞清了本次的习作要求,就让我们走进奇妙的梦想世界吧!

  (三)学生自由想象,教师引导学生口头作文。

  1、假如给你一次变的机会,你最想变成什么?同桌互相交流。

  2、指名回答。

  (1)教师随机点拨:(大屏幕出示)变的人可以是现实中的风云人物(国家领导、运动员、明星等)、身边的人(亲人、同学)社会上的(清洁工、教师)、童话里的(白雪公主、小红帽)、历史人物(伽利略、爱迪生)科幻人物(蓝猫、外星人、哈利波特)、动物(蜜蜂、蜻蜓)植物(花、草、树、木)等等。

  (2)你变成了xx,高兴吗?

  (3)你们都变成了自己喜欢的事物,太了起了,让我们一起高兴地、兴奋地、激动地大声说:“我变成了xx!

  3、那么大家再想想:你变成了以后,想干些什么事情呢?“你能不能高兴地和你的同伴说?四人小组讨论交流:“自己变成了什么?想干些什么事情”?当别人说的时候,其他同学要注意听。听清之后,你也可以给他提问题,来帮助他把变了后干了什么事情的过程丰富起来,好吗?

  4、小组选代表交流:同学们交流得非常愉快,谁愿意把你的故事和大家分享分享呀?

  5、指名汇报,其他同学倾听——生生评价、师生评价。

  6、教师小结:其实,说出你的梦想,你变成了什么,然后干了什么,把这些连起来就是一篇很生动的想象作文了,这也是我们本次习作的要求。

  (四)佳作引路,章法导写。

  假如我是孙悟空,我最喜欢看动画片《西游记》了,总幻想自己也能变成那个会七十二变、能斩妖除魔、有神奇本领的孙悟空。

  假如我是孙悟空,在我饥饿的时候,我要把窗户变成巧克力,把天上的云朵变成棉花糖,把笔盒变成香喷喷的面包,把水变成可乐。我要变成红红的太阳,让窗前的小花在寒冷的冬天里也能快活的成长。

  假如我是孙悟空,我要给生病的人变许多灵丹妙药,让他快快地康复。假如我是孙悟空,我要让沙漠变成绿州,在那里种庄稼,养上一大群的牛羊,我要让庄稼的收成越来越多,让所花的劳动力越来越少。当天旱无雨时,我得助农民伯伯一臂之力,我可不管什么风神、雨神,都得让它们给我下有三天透雨,让田里的庄稼喝个够。当暴风雨和洪水来临时,我会拔下几根毫毛,把它们吹成无数的石块和沙袋,筑起一道道牢固的大堤,来阻挡洪水和暴风雨的肆虐。

  假如我是孙悟空,我要用点金术把石头变成金子,分给边远山区的小朋友,让他们也像我们一样上学。我要让天更蓝,水更绿,世界变得更美丽!我要让我的如意金箍棒变成上亿根,让它们竖起一座座设施齐备的学校,使贫困地区的孩子也能和我一样上学读书,度过他们快乐的童年。

  我想,在不远的将来,我的梦想一定会变成现实!

语文作文课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了解身边的常见的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形式。

  2.在作文训练中引用古诗词,完成关于文化的习作。

  3.用实际的学习行为继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

  教学重点

  了解身边的常见的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形式。

  教学难点

  在作文训练中引用古诗词,完成关于文化的习作。

  教学方法

  讨论法,点拨法

  教学课时

  1课时

  课前准备

  分组搜集传统文化的资料(包括名称、内涵、形式)

  教学流程

  一、激趣导入

  播放《我的中国心》歌曲

  同学们,这首《我的中国心》歌词里有一句“可是不管怎样也改变不了我的.中国心” “我的祖先早已把我的一切,烙上中国印”。你们可以想想,什么是我们每一个华夏子民身上的“中国印”?汉语汉字早已经成为工具逐渐出现在全世界人的视野里,那到底什么是你们身上、我们身上的“中国印”?学生回答。同学们,其实我们从出生到成长,都会在中国固有的文化氛围里浸润,过传统节日,住传统房屋,吃传统食物,听传统的曲目,一辈一辈流传下来。好像没有特别稀奇的地方,然而就是这平常的传统,是我们身上的“中国印”。这堂课,我们就了解传统文化,看看传统文化给我们的写作会带来什么样的启示。

  二、了解传统文化。

  1.小组交流,课前搜集到的资料。(围绕什么是传统文化?传统文化包括哪些具体种类?你熟悉传统文化中的哪种种类?)

  2.小组展示。

  明确:传统文化(Traditional culture)就是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世界各地,各民族都有自己的传统文化。中国的传统文化以儒道互补为内核,还有墨家、法家、名家、释教类、回教类、西学格致类、近代西方文化等文化形态,包括:古文、诗、词、曲、赋、民族音乐、民族戏剧、曲艺、国画、书法、对联、灯谜、射覆、酒令、歇后语等。

  中华传统文化应包括:古文、古诗、词语、乐曲、赋、民族音乐、民族戏剧、曲艺、国画、书法、对联、灯谜、射覆、酒令、歇后语等;传统节日(均按农历)有:正月初一春节(农历新年)、正月十五元宵节、四月五日清明节、清明节前后的寒食节、五月五日端午节、七月七日七夕节、八月十五中秋节、腊月三十除夕以及各种民俗活动等;包括传统历法在内的中国古代自然科学以及生活在中国的各地区、各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

  归纳:学生比较熟悉的传统文化的种类有古诗词古文、书法、灯谜、歇后语。绝大部分同学都有学前“国学启蒙”的经历,小学也学过古诗歌古文,参加过灯谜歇后语,还有的同学习书法,画国画,学传统戏曲音乐,每一个人都参与传统节日。

  三、传统文化能够在写作中的落实的内容

  小组讨论、老师点拨:

  1.哪些种类可以在我们的写作中落实。

  明确:在记叙生活中的人和事的时候,引用诗句、古文名句、警句、俗语、歇后语等。

  重读古诗歌古文的新感受、新想法。

  对古代文人、某一段历史的看法。

  历史名胜古迹游览后的游记心得。

  民风民俗传统节日以及其中的情感。

  2.临近端午,传统节日“端午节”在即。可以以这个节日为契合点,也可以从上面的任何途径中选一种,抒写你熟悉的一种传统文化形式,将你的感受,写一个小片段,表现出来你和“传统文化”的关联和情感。

  四、小组内写作互相交流并班内展示。

  五、小结:

  传统文化不神秘,就在我们身边。我们从小耳濡目染,从尊老爱幼待人友善,到刻苦勤奋自强不息,从行为举止到吹拉弹唱,都有传统文化的影子。我们的职责就是,让传统继续下去。怎么继续呢?只有我们身体力行,才能更好继承传统文化,也才能发扬传统文化。希望我们每一个人,勤观察多思考,身边的传统文化在我们身上有完美体现。

  六、作业:

  将小练笔扩充成不少于500字的习作。

语文作文课教学设计3

  一、认识作文,走进生活。

  首先明确什么是作文?我一直担任中学语文教学,每当我问刚升入初中的学生,什么是作文,他们竟说不出个所以然。也就是说,原先的作文教学中,很多老师在指导学生写作之初,并没有告诉学生何为作文?为什么写作文?所以学生一开始就糊里糊涂地被牵着鼻子走,写作积极性不高。所以在学生初学作文之前,首先必须让学生明确什么是作文?为什么要写作文?怎样才能写好作文?这些东西明确于心了,才能有的放矢,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观察生活,了解社会(看)。

  首先,观察是写作的基础,是获取写作素材的第一步。生活的积累是写作的源泉,就像罗丹所说的“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缺少发现。”因此,我们要培养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善于留心观察身边的事物,到大自然中去陶冶美的性情,到社会生活中去发现美的事物。只有生活丰富多彩、热爱生活的人,思想才会活跃,感情才会丰富,才可能写出感人的文章。

  为了扩大学生的'视野,我们告诉学生“生活中处处留心皆学问”,鼓励学生努力寻找生活中真实发生的好人好事、不良现象,高兴、激动、伤心、害怕、后悔的事,留意观察自然界的风云变幻。学会观察生活,认识、了解这个世界。使学生认识到到这些生动、鲜活的事例就在你、我、他周围,不要太粗心了,这些事情可能就在你“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熟视无睹”的时候悄悄地从你的身边溜走了,只有细心的孩子才有机会捕捉住它们。但是观察又是学生对客观事物认识的一种主动形式,它是靠视觉、嗅觉、触觉等多种感觉器官的联合活动实现的。

  三、读万卷书,品人生路(读与思)。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古人告诉我们,写作并无奥妙,无非多读多写。在教师指导下,扩大阅读量,可以说是提高作文的不二法门。平时,我们的学生在写作的时候,有些同学之所以觉得有困难,不知如何下笔,或者写的不够丰满不够生动。不是因为他没观察,也不是因为他没经历无事可写,而是没有合适的语言把它表述出来。

  四、口头表述,梳理思路(说与听)。

  也即写前指导学生构思文章、口头表述,让孩子能把观察到的事情流利地说出来,先说后写,以说促写。尤其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要想写好文章,先要练习说。进行“说”的训练,目的是调动学生的生活储备,明确自己哪些东西可值得写,哪些没必要写。在教学中,我经常采取“采访式”教学方法,用一问一答的方式,帮助学生回忆材料和构思。

  五、专心写作,用心品评(写和评)。

  首先,在写作之前,教师要指导学生认真审题。审题,必须从构成题目的每个词入手,理解题目对文章作了哪些规定和限制。其次,在审题的基础上写提纲。一方面,在阅读教学中,要注意让学生养成给课文编写提纲的好习惯。一方面,掌握记叙文常见的四种材料安排顺序。

  根据作文要求,简练概括出行文思路和主要内容,实际上在说话训练中已经做好准备。再次,要有明确的中心。文章的中心,就体现了我们对某人或事物的认识,表达某种感受,也是写文章的目的,就是中心思想。中心要明确。歌颂什么,批评什么,应该一目了然,毫不含糊。中心要正确。要在正确思想的指导下去描写人和事,去表达自己的感受。中心要集中。一篇文章只有一个中心,避免中心过多。

  北师大教授刘锡庆说过:“我看作文的‘目的’在于解放人,解放人的精神和心灵,把写作主体潜在的想象力,创造力,鲜活而强悍的‘生命力’都尽情地是释放出来”。我们作文教学的最终目的应该是让表达成为学生心灵倾诉的一种需要,在学生积累语言,明白如何行文的基础上自由表达,回归童真,放飞心灵。

  的做法是:在学生观察、认识、感悟、表达的过程中,尊重学生独特的情感体验,积极引导学生心灵的真情流露,对于学生作品,无论是对真善美的赞扬,还是对假恶丑的揭露;无论是对爱的呼唤,还是对情的体验;无论是“指点江山”,还是“评头品足”。都给予充分肯定,积极让学生迈入“自由表达,充分表达,快乐表达“的境界。让学生的心灵诗意地旅行在孩子们个性轻舞飞扬的国度里。

【语文作文课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语文作文课教学设计(通用11篇)05-31

语文的教学设计12-06

语文习作教学设计08-21

语文练习教学设计10-16

《语文园地》教学设计02-26

小学语文的教学设计02-27

语文《村居》教学设计03-02

语文观潮教学设计02-25

有关语文的教学设计0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