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村里的集市的作文
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村里的集市的作文

时间:2020-12-12 14:38:48 推荐作文 我要投稿

关于村里的集市的作文

  还没从乡村恬静的睡梦中完全清醒,就听见母亲在楼下叫我,问我早餐想吃什么。

关于村里的集市的作文

  我不想让母亲这么早就给我们准备很正式的早餐,就说早餐随便吃点什么都行,要不就去场里(老家把“集市”称为“场”,即交易场所。)买两锅奎或在家煮点面条都行。

  等我起床时已不见了母亲的身影,她一定以为我是想吃老家的锅奎,去场里买锅奎去了。我的本意是等我起床收拾好了和母亲一块去场里吃早餐,省了在家里做饭的麻烦。

  不一会儿,母亲回来了。给我和侄儿一人买了两个锅奎和一笼小笼包。

  我问母亲咋不顺便从场里捎点菜回来。母亲说,场里没几个人,哪有菜卖呀。我说,场里早晨卖菜的不是很多的吗?母亲说,那是腊月里才会有的,现在场里每天早晨来赶场的人掰着手指也能数得清。

  我的记忆中,村里场的规模虽小,但早晨的市场一直是比较热闹的。在物质还比较馈乏,很多东西需要凭票购买的年代,它是我们村及周围几个村的人们日常生活物质的集中供应点。因为场距家近,小时候我常跑到场里去逛。虽然那时手里没有一分钱,买不了任何的东西,但仍然喜欢去那里看热闹。村里第一次新农村改造时,原来各家无序修建的老式房屋统一规划建成了一字排开的新式砖瓦房,老场也从位于我们现在住地不远的东边搬迁到了村部所在地,也就是现在的场址处,市场热闹依旧。

  早场里,自家地里收获的各色品种的疏菜、粮食,油盐酱醋糖,针线纽扣布匹等各类日常生活物质在这里都可以买到。吆喝叫卖的讨价还价的.,虽言语粗俗嗓门宏亮,但大家听着也没觉出有啥不文雅。因买者卖者彼此都十分熟悉,很少会有宰人现象,买卖因此都很实称。餐馆里的肉末粉条汤、鳝鱼丝米粉汤,猪油锅奎、油条、水煎包,虽然几十年都是那种工艺和口味,却从来没谁说过不喜欢的。

  自打在外工作后,平日里我很少回老家,但每次春节回老家了,我都要去场里饱饱口福。锅奎店老板见我进来,热情地向我打招呼,让我先找个位子坐下,说马上给我上饭。老板娘左手持篾织的圆锥形漏勺,右手娴熟地从旁边的米粉框里抓起米粉填进漏勺,盛了米粉的漏勺在冒着白气的开水锅里浸润片刻后,然后迅速地出水将烫熟的米粉倒进碗里,顺势抓起几根炸熟的鳝鱼丝和小香葱段撒在米粉上,再滴上几滴香油,香喷喷的鳝鱼丝米粉汤就上桌了。

  老板把右衣袖扎进胸口衣襟里,裸了右胳膊,将沾了芝麻的面皮在左右手掌上快速地交换着拍打几次后,捏着面皮两头再拉扯一下,然后沾点水摸在面皮上,右手托住面皮,迅速地伸进烧得通红的炉膛将面皮粘贴在炉膛内壁。等闻到香喷喷的芝麻香味了,锅奎就烤熟了可以出炉了。如果面皮里卷进了小香葱再用熟猪油在平底锅里煎熟的话,出来的就是另外一种香味了。

  吃着喷香的热锅奎,喝着冒热气的肉末粉条汤或鳝鱼丝米粉汤,这可是经常让我馋的唾液奔涌的美味啊。那口味是只有家乡的水家乡的料才调得出的家乡特有的口味,外面那些标榜的所谓“正宗湖北风味”是与之无法相比的。这些东西虽然上不了城里的大雅之堂,但无论我走到哪里,对它们仍然怀有特殊的念想。也就是这些很土的地方小吃今年还荣登了央视“舌尖上的中国”栏目。

  也就在十几年前,村里再次开始新农村改造,原来各家居住的砖瓦房全变成了与城里一样的楼房,场貌也随之发生了变化。原来的场只是两旁有几间村部办公房的一条土路,村里人纷纷在路的两旁盖起楼房后,路也从过去逢雨天就积水泥泞的土路变成了水泥路。我曾极力建议家里兄弟也把房子盖到场里去,因为场里的房子形成一定规模后,环境肯定要比在原址好。

  而且,房子盖在场里了还能在家里开个小卖部做点小买卖。但兄弟们并不赞同我的想法,父亲更不赞同,说场里也不是城里的街,房子盖在场里了离家里自留地远,干活也不方便,更主要的是场里的宅基地还要花钱买,面积也比原址要小得多,大家最后没有采纳我的意见,还是在原址上建起了新房。

  如今的场里,整齐划一的楼房,硬化的水泥路面,经营日用百货的个体小卖部、餐馆开了好几家,还有了一家微型综合性小超市,小小的场也有了点“街”的味道了,像是城里一条小弄里的小市场。

  时代的飞速发展让现实加速地折旧成为历史。老家离市区本来就不远,在没有自行车摩托车小汽车的年代,步行去一趟市里总觉得要花很长时间。村里到市区的土路修成水泥路后,骑自行车上一趟市里也用不了半小时时间,开摩托车就更快了。城乡之间交通的便利,城市里商品的极大丰富,让村里人们渐渐习惯了上市里去采购物质,场里的人气渐渐变得大不如从前。

  改变更大的是,如今村里绝大多数人已告别了依靠土地劳作的传统生活方式,融入到了城市生活,平日里村里剩下的多是留守的老人和小孩,大家只在春节里才从城市返回与家人团聚,也只在春节前后,场里才又热闹几天。随着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提速,或许在不远的将来,村里的场将从此退出历史舞台,成为村里老一辈人们心中一段抹不掉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