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备考优秀范文:静夜思
【作文真题】
静夜中,总有那么一些景、人、事、物触动了你,让你追思故人,情牵往事;让你反思自身,审视他人;让你思考往昔,畅想未来;让你思若泉涌,茅塞顿开……
请结合自身的经历与体验,以“静夜思 ”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将题目补充完整,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文章。②自选文体,诗歌除外。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和校名。
【题目点拨】
一、慧眼审题事半功倍
题目规定了环境——静夜,要运用环境描写来衬托文章的情感。环境描写总能渲染一定的气氛,气氛要与文章所要表现的情——主题交融;“思”可以是思念、思绪、思考、情思……“思”必须以具体事件为依托,必然要运用倒叙或插叙的手法。学生行文中可能忽略几个问题:1、只有“思”,而没有“静夜”特定的时间环境;2、开头或结尾蜻蜓点水,稍提到“静夜”,行文过程全然抛开,这都是因为审题不仔细,急促成文所造成的。题目好比靶子,作文好比射箭,射准靶心才符合要求。只有审题准确,才能有“的”放矢,为写作打好基石。
二、精心选材情真意切
“静夜”是静谧美好、温馨动人的,选择的中心事件所呈现的情感要与之相对应。如静夜思学骑自行车、学游泳,这样的选材显然就与“静夜”的环境格格不入。这个题目选材面很广,可思念家庭温馨、亲人温暖、友人温情、童年趣事、家乡美景等等,也可引发对过往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哲思。比如写:对“铁骨柔情”的爷爷的思念、对美食背后的隐藏的人与事的怀念、对现代社会问题的反思。所思的内容必须是充满温情的、积极向上的、耐人寻味的、有深刻思考价值的;又如写对古人旷世爱恋、游子心声的思考等等,角度新颖,立意高远。这些素材其实都发生在同学们的身边,在生活中、写作中积累起来,考场上就能作“有米之炊”了。
三、巧妙行文炫夺眼球
谋篇布局上可写一件事来表现一个中心,也可围绕几件事来表现一个中心;也可打破时空,写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场景发生的同件事来进行对比引发思考,但不管怎么纵横捭阖,都应该与“静夜”有关,不能与题目脱节,行文时时扣题更要如青藤绕树,丝丝入扣。思念是一种情,一种独特的感受。应将自身的经历与体验的感受融入在对事件的叙述中,对记忆深刻的某个场景、画面、镜头进行聚焦细致刻画,并且适时议论、总结点题、升华主旨。
总之,此题行文一定要做到对“静夜”不离不弃,对“思念”有所体悟。
【优秀范文】
静夜思团圆饭
人散后,一钩新月,天依旧是如水的天,夜依旧是静谧的夜,而我的心情却颇不平静,为晚上那不正常的团圆饭而思绪万千。【点评:景与情来一个轻巧的转折。】
今天又是我们家不成文的团圆日,全家一起吃个团圆饭。奶奶满脸笑容,扯着嗓子喊:“吃饭啦!”几乎无人回应。好不容易,大家三三两两挪到餐桌边,左手拨弄手机,右手机械地吃着饭,眼睛不离手机屏幕,食不知味。琳琅的菜式似乎没能转移盯在屏幕上的视线。爷爷奶奶倍感无奈,看着爷爷奶奶晴转多云的表情,我也倍感失落,思想不禁回到从前……
四五年前,还是一样的家人,一样灯火通明的夜晚,却有着截然不同的氛围,奶奶做了满满一桌菜,哥哥伸长了鼻子,凑上前去看菜色,然后报上菜名。闻着香味及听上去十分丰富的菜名,嘴馋的我们早就冲向饭桌,把哥哥挤到身后。奶奶脸上充满幸福与甜蜜的笑容。饭桌上大人聊天,孩子手忙脚乱的夹上自己喜欢的菜,说起自己或旁人的趣事,小孩为了得到爷爷的红包,争着夹菜献给爷爷,逗爷爷乐,笑声与嬉闹声挤满了屋子。外面的月儿圆了又缺,可是我想它会永远低头看着我们团团圆圆的这一家子,我们的家让宁静的夜变得温馨,让风儿变得暖人。【点评:插叙场面描写,与现在的场景产生对比。】
“小天啊,麻婆豆腐,你不是最喜欢吗?”奶奶小心翼翼地舀了一勺最大的豆腐放在大哥的饭碗里。大哥正在全神贯注地玩着手机游戏,那里有心思理会?“嘻嘻嘻!”终于饭桌上有了声音,同样的老弟笑声,可现在,他笑的对象变成了手机视频, “嘀嘀”“叩叩”手机提示音此起彼伏。没人与爷爷奶奶嘘寒问暖,没人相互玩闹,没人聊聊最近发生的趣事。只有爷爷奶奶给这个夹夹菜看看那个摇摇头。窗外的新月冷了,更加孤寂了。【点评:过去与现在再一次交汇,再次用环境描写衬托感情,达到情景交融的效果。】
“沙沙沙”风隐隐带来《常回家看看》的歌声,在这宁静的夜晚,这歌声倍加惆怅,拨动我的心弦,月如钩,勾起我的思绪。从前吵吵闹闹,熙熙攘攘,充满快乐的笑声的一家人团圆的场景,仿佛就在眼前,笑声仿佛在耳边环绕。“沙沙沙”,风声再次打破回忆,让我回到现实,早已物是人非。夜已深,在微风的吹拂下,我沉沉入睡。“哈哈哈!”“别闹!”“你看他!哈哈!”……在梦中,一家人还在玩闹,幸福的笑着。【点评:以风声衬托夜晚的宁静,而以当年熙熙攘攘的笑声衬托此时此刻的伤感,思念过去的思想感情。】
总评:本文题材反弹琵琶,一反歌颂亲情而写对亲情的忽略,以小事折射大背景。作者是将平时的习作改头换面来对应于本文,在文章变身时,我们可以通过修改行文的过渡衔接句,或局部情节来适应不同文题。如本文,就甚至可把团圆饭的时间改动在夜晚,以使“物”是“人”非的对比更强烈,使素材与文题一致。
静夜思故人
静夜中,那皎洁的明月周围飘浮着朵朵白云,就如同老人慈祥地抚摸着一个个孙儿的头。花草随风摇摆着,蝉儿应声歌唱着,看着这大好夜色,一个慈祥的身影在月色中渐渐清晰……【点评:留下悬念引起读者阅读的兴趣。】
在我很小的时候,每天晚上他都会给我讲述他记忆中那永不磨灭的童年记忆,“我呀,跟你一个年级的时候,小日本正侵占着我们的家,那时候的我们可没有像你们有这么多玩具,能从地上捡到小日本的衣服,就要高兴大半天喽!”他感叹道,陈旧的木椅在静夜中发出“吱吱吱”的声音,至今都似乎都在耳畔回荡。“有一次,我们在河边发现王队长,他受伤了,我们马上架着他往村里跑,正巧碰到小日本的巡逻队,那叫一个险啊……”我的心随着他的故事,时而汹涌澎湃,时而紧张万分,犹如身临其境一般。被他的故事所影响,他在我心中的形象无比高大,无比雄伟,是永不流泪的好男儿,直至那一天……【点评:具体记叙爷爷令“我”印象深刻的一段故事,显示爷爷的“英雄本色”。】
那天,奶奶因病去世了,那时候我才上幼儿园,对这种事不理解,但当我看到爷爷流下眼泪的那一瞬间,他在我心中那高大的形象破碎了,我感受到他那一刻的无助和孤独。我本能地递给他一张面巾纸,他却突然抱着我嚎啕大哭起来,就像一个被别人抢走自己挚爱的玩具的小孩子一般。【点评:此段描写以一个稚儿的眼光来看一个成年的世界,幼稚可笑中又流露出浓浓的沉重与悲伤,令读者回味。】
从那之后,他变得更加苍老,深邃的眼睛似乎失去了往日耀眼的光芒,他每天晚上都会带我去小院散步,他总说他能在那洁白的月光下看见奶奶的身影,可我看不见……从那之后,他再也不给我讲他那童年的记忆,反而讲述起他与奶奶的相遇,相知到相爱,即使我一再要求,他也只管自己不停地讲述着,只有这个时候,他浑浊的眼睛才会泛起如波光一样明媚的温柔。【点评:此时的爷爷与之前形成鲜明的'对比,通过多种人物描写去塑造一个铁骨柔情的爷爷形象。】
后来,我来汕头读小学,只能偶尔去见那孤独的老人,每当我要走时,他总是抓着我的手,颤抖着,但又放下来,叹了口气,用手势示意我离去。后来,我去看望他的次数就变得少之又少。有一天,妈妈突然告诉我,他去世了,他在去世前的那一刹那,正不停地念叨着我的名字,他就这么轻轻地走了。那一刻,我好像抓住了什么,他在我心中那高大的形象又重新凝聚了起来,变得更加高大,变得更加雄伟。
月光依然皎洁如洗,苏轼夜游承天寺寻张怀民的时候也有这样美丽的月光吧?我想。只是,苏轼孤独时有好友相伴,我孤独时,那个月光下那慈祥的身影,却再也搜寻不到。
我抬头,或许,爷爷就是天边的月光,那么醉人,成为我记忆中的永恒。【点评:巧妙引入苏轼的形象映衬孤独的爷爷形象,呼应下开篇的“月光”,意蕴悠长。】
总评:本文所描写的人物其实很普通,就是身边的爷爷。但作者剪取的材料却比较特别,是爷爷参加抗日的故事,还有奶奶去世后爷爷的表现。这分明就是一个“铁汉柔情”的故事。所以,在普通人物身上挖掘出特别的故事,这个作业值得同学们好好完成。
本文的另一个特点是注重线索的铺排。当爷爷讲述抗日故事时,“我”“被他的故事所影响,他在我心中的形象无比高大,无比雄伟,是永不流泪的好男儿,直至那一天。”后来年幼的“我”看到英雄般的爷爷流泪,“他在我心中那高大的形象破碎了,我感受到他那一刻的无助和孤独。”最后,爷爷去世,“那一刻,我好像抓住了什么,他在我心中那高大的形象又重新凝聚了起来,变得更加高大,变得更加雄伟。”这样的安排让文本跌宕起伏中又有紧密联系,一直吸引着读者阅读的兴趣。
【初三备考优秀:静夜思】相关文章:
静夜思优秀散文01-12
古诗静夜思静夜思全文03-31
《静夜思》优秀片断赏析04-21
优秀散文:新静夜思04-11
静夜思09-22
静夜思11-10
静夜思12-13
静夜思09-02
静夜思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