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5消费者权益日主题班会串词
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3.15消费者权益日主题班会串词

时间:2021-03-31 18:34:37 主持词 我要投稿

3.15消费者权益日主题班会串词

  导语:每年3月15日是“国际消费者权益日”。这一国际日最先由国际消费者联盟组织于1983年确定,以扩大消费者权益保护的宣传,使之在世界范围内得到重视,下面是语文迷小编收集整理的关于315消费者权益日主题班会的主持词,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3.15消费者权益日主题班会串词

  消费者权益日班会主持词范例【1】

  一. 班主任导语:

  昨天是国际消费者权益保护日,消费者权益日其实是为了扩大消费者权益保护的宣传,使之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广泛重视,促进各个国家、地区消费者组织的合作与交往,更好地开展保护消费者权益工作,1983年国际消费者联盟组织确定每年3月15日为“国际消费者权益日”。

  我们今天就以“3.15消费者权益日”为主要内容,通过对消费者权益的了解,切实加强我们同学们的消费知识和有关法律知识,大力培养同学们的法律意识,增强和提高同学们法律综合知识,在现实生活中学会用法律去维护消费者权益。

  二.班会内容

  1.3.15权益日的由来

  自然经济时代,在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下,人与人间的物品交换是偶然的,人们间并未形成普遍依赖性的消费关系。随着商业的发展,城市的形成,人们间的经济关系日益复杂,行业间的分工协作加强,商品交换成为社会发展的动力。直到近代工业革命后,全球自由贸易扩张,世界经济互补性、一体性推动经济不断发展。

  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消费者为了在不利的经济条件下维护自身权益,产生了保护消费者权利的理论和运动,并最终促使消费者权益在政策和法律上的规定和确认。

  消费者权益正式提出是在20世纪60年代。1962年3月15日,美国前总统约翰.肯尼迪在美国国会发表了《关于保护消费者利益的总统特别咨文》,首次提出了著名的消费者的"四项权利",即:有权获得安全保障;有权获得正确资料;有权自由决定选择;有权提出消费意见。肯尼迪提出这四项权利,以后逐渐为世界各国消费者组织所公认,并作为最基本的工作目标。

  3月15日被确定为“国际消费者权益保护日”。随后尼克松总统进一步提出了消费者求偿权利,并列为消费者的第五项基本权利。此后,这些权利逐渐被世界所公认,许多国家又根据其经济文化水平,作了补充和发展,如增加了接受消费者教育的权利等。

  1983年,国际消费者联盟组织确定每年的3月15日为"国际消费者权益日"。选择这一天作为"国际消费者权益日",也是为了扩大宣传,促进国际范围内保护消费者的活动。正如国际消费者联盟组织主席帕金女士所说:"人民的交往,产品的交换,技术和通信的活动等等,就要求我们必须在全球范围内考虑并行动。当这种斗争每天继续下去的时候,我们每年选择一天,让各方面都能听到我们为消费者而发出的声音,并且获得为未来的任务而努力的精神动力。

  1985年,联合国大会通过了《保护消费者准则》,提出了保护消费者若干项权益的一般原则,实质上就是提出了消费者权利;即:保护消费者的健康和安全不受危害;促进和保护消费者的经济利益;使消费者得到充分信息;使消费者能够按照个人愿望和需要作出选择;消费者教育;提供有效的消费者赔偿办法;组织消费者团体或者组织的自由。此后,这些权利逐渐被世界所公认,许多国家又根据其经济文化水平,作了补充和发展,如增加了接受消费者教育的权利等。

  从1983年以来,每年的3月15日,全球各地的消费者组织都要举行大规模的活动,集中宣传消费者的权利,显示消费者的强大力量。其中包括发布新闻公报;向公众介绍消费者组织的活动;告诉人们消费者组织将为保护消费者权益做哪些工作;通过电台和电视节目进行宣传,在学校发放宣传材料或消费者刊物;组织消费者权利的演说,努力提高一般消费者的认识。有的国家的消费者组织在这一天向公众征集“消费者权益歌”,有的组织演讲比赛或进行“一年最严重的损害消费者利益事件”的评定活动;奖励为消费者运动作出贡献的人;举办展览;举办消费者教育讲座。一些国家的消费者组织还开展对保护消费者权益有关法规的执行情况检查等。

  我国自1987年开始,每年的3月15日,中国消费者协会及地方各级协会也都要联合各有关部门共同举办大规模的宣传活动。运用各种方式向消费者介绍消费知识和法律知识,宣传消费者权利。唤醒消费者的自我保护意识;督促企业重视消费者权益;促进全社会都关心、支持消费者保护工作。“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的宣传活动已经成为具有广泛社会影响的、意义深远的社会性活动。

  消费者权益日班会主持词范例【2】

  教学目标:

  1、通过对中学生零用钱的调查,让学生了解在消费心理形成过程中,社会文化、社会流行、家庭是影响他们的三大主要因素。

  2、引导学生进行合理的消费,要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和消费心理。

  活动重点:教会学生进行合理的消费预算,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活动形式:问卷调查、访谈、观看视屏、交流心得、教师引导等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

  一个富翁,有无数的钱财,他可以挥金如土,可以买到一切可以用钱买到的东西。 有一天,他掉了两文钱,他的态度将会怎样呢?

  消费者权益日主题班会

  生a:置之不理,两分钱能买什么?

  消费者权益日主题班会

  生b:捡起来,然后放进口袋。

  教师:有没有第三种答案?(无人发言)

  可是,香港巨富李嘉诚却给了我们第三种答案。

  他在乘坐汽车的时候,把一枚两分钱的硬币掉在了地上,硬币滚向阴沟,他便蹲下来准备去捡,旁边一位印度籍的保安员便过来帮他拾起,然后交到他的手上。 李嘉诚把硬币放进口袋,然后从口袋中取出一张100元作为酬谢交给他。

  有记者曾问起这件事,李的解释是,若我不去捡那枚硬币,它就会滚到阴沟里,在这个世界上消失。而我给保安员100元,他便可以用之消费。我觉得钱可以去用,但不能浪费。

  (二)作为中学生,我们应该如何看待金钱,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呢?

  1、对零用钱的调查 (多媒体展示)

  教师在课前对年段部分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并对调查内容分析归纳。

  得出结论:寄宿制初中生一般都有零用钱,但是零用钱的多少不同,来源不同,自由支配的程度不同,使用也不同。

  86%的学生每月都能得到父母给的零用钱,尽管零用钱的多少不同,可见你们的零用钱的来源是稳定的,这为他们的消费提供了物质基础。有20%的学生每月零用钱在50元左右,60%的学生零用钱在20~30元之间,20%的学生零用钱在10~20元之间。加之同学们每月生活费200~380元不等,这笔开支不算小。

  如果说有零用钱是消费的稳定基础,那么有一定数量的零用钱便是消费的坚实基础。大家多数同学是来自农村的孩子,应该能体会到父母挣钱的艰辛,我们部分同学能够或大多能够自由支配自己的零用钱,并且有部分同学是有计划地使用的,还有一部分同学是没有计划但能有节制地使用零用钱。可见,现在不少父母对于子女使用零用钱给予了较大的支配空间,没有过多地干涉。这也反映出学生在消费时的灵活性、随意性。 66.7%的同学把零用钱用于购买学习用品,35.7%的同学用于其它或娱乐。从所占比例最大的两项消费可以看出,添置学习用品仍然是作为学生的一项最主要的消费。 对学生零用钱状况的调查结果呈现出两个特点:经济来源稳定;数量可观。正是由于存在这两个特点,所以学生在消费时可以自由支配、随心所欲。在零用钱的各方面体现出来的特点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消费行为。

  2、对消费行为的调查 :中小学生消费十大恶习(有一网络消息显示)(虽然下面一些内容现象在我们全寄宿制的酒泉三中还没有,听一听—注意)

  教师让学生在全班范围内充分讨论并发言后再做归纳:

  饮食消费:跟着广告走

  不是广告品牌的食品不吃,不是广告流行的饮料不喝,这在中小学生中成为一种普遍现象。

  服装消费:跟着名牌走

  校园里名贵衣衫已不鲜见,名牌产品更是比比皆是。部分学生把时间放在"精品屋"、"服装城"里。

  娱乐消费:跟着新潮走

  无论游戏厅或歌舞厅,不难发现中小学生的身影。尽管学校对此明令禁止,可部分中小学生仍难以拒绝诱惑,甚至以逃课为代价。

  人情消费:跟着大人学

  庆贺生日是中小学生最具普遍的人情消费。而日常人情消费的花样也不少:考试得了第一名,要请客;在某项比赛中获奖,要请客。

  促销消费:跟着赌博走

  零食、玩具等小商品的促销,总是能吸引学生们的注意。促销一是分散了学生精力,二是滋长急功近利思想,三是诱发赌博心理。

  手机消费:副作用明显

  上课时此起彼伏的手机铃声干扰了教学秩序,手机不良短信的泛滥给学生成长带来危害。医疗部门资深专家指出手机辐射对少年的发育成长具有一定危害作用。 网吧消费:越陷越受伤

  中小学生自控能力较差,抗拒游戏诱惑能力较弱。隐藏在居民楼等地的含有赌博、淫秽内容网吧,令一部分学生迷恋不归。

  重复消费:同学搞攀比

  七八成新的书包、文具说扔就扔,只有新的才好。孩子们说,同学都换了流行的,我不换就太老土了。

  时尚消费:要的就是"酷"

  在商场化妆品专柜经常可以看到中小学生流连忘返,护肤品也上了学生的梳妆台。连男孩子也开始佩戴项链、戒指等饰物。

  颠倒消费:舍本逐末为赠品

  很多学生对零售商品附送的卡片、玩具感兴趣,学生甚至花了钱根本不吃里面的食品。

  3、对消费心理的调查

  教师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并归纳出中学生消费心理大致有几种情况。

  学生代表发言:①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②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③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④求实心理引发的消费

  教师针对学生归纳的几种消费心理,进行引导分析:

  (1)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

  教师点评:有从众心理的人,看到许多人在做同一件事情,便不由自主地加入,这种消费会受别人行为、别人评价的影响。人们追随时尚的心理,往往能够引发对某类、某种风格的商品的追求,并形成流行趋势。商家往往利用消费者的这种心理来推销总结的商品。所以,我们是否消费应该从实际出发,不能盲目从众。

  (2)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

  教师点评:青年人应该有自己的个性,个性的展示往往通过自己的消费行为体现出来。这虽然推动了新工艺和新产品的不断出现,但展示个性要考虑社会的认可,还要考虑代价。为显示与众不同而过分标新立异,是不值得提倡的。

  (3)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消费者权益日主题班会

  教师活动:多媒体播放中学生现在消费状况的情况调查,特别指出:中学生在穿戴上的讲究名牌,在电子产品上的不断升级,并且这种攀比之风还有进一步蔓延的趋势 学生活动:就此现象展开讨论,并发表见解:这是典型的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行为,这种消费心理是不健康的。

  (4)求实心理引发的消费

  教师活动:多媒体播放有些消费者的消费行为,即在消费时综合考虑商品的价格、质量、售后服务等各方面情况,从实际出发,而不是跟风买,搞攀比。设问:大家怎么看到这种消费行为?

  学生活动:就此现象展开讨论,并发表见解消费者权益日主题班会

  教师总结:这是求实心理引发的消费行为,这种消费行为,讲究实惠,考虑自己的实际情况,是一种理智的消费行为。

  总之,人们的消费行为往往受到多种消费心理的影响。当然,不同的消费心理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它们常常共同影响人们的消费行为。因此,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树立正确的消费心理,使我们的`消费向合理、健康、文明的方向发展,做一个理智的消费者。 全班齐读:消费者权益日主题班会

  盲目从众不可取,

  过分标新吓死人,

  消费者权益日主题班会

  虚荣攀比活受罪,

  理智求实乐融融。

  4、对策

  合理预算

  引导学生进行合理的消费,第一步是教会学生能进行合理的预算,首先,让同学将自己每月的消费进行归纳分类,统计一下哪些属于生存性消费、哪些属于享受性消费、哪些属于发展性消费。三种消费各占的比例是多少?其次,组织学生座谈自己的购物经历,讨论各人的消费构成,从中了解消费是否合理。

  疏通途径

  引导学生进行合理的消费,要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和消费心理。消费者权益日主题班会

  第一,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适度消费,不要盲目从众和攀比。同学们购买日常学习、生活必需品,要根据自己的需要而定。自己需要的才是合理的。某同学爱好音乐,家里给买了电子琴或钢琴,你没有这个爱好或专长就没必要去买,买了也只能闲置一旁。要适度消费,就是克服盲目从众和攀比的消费偏向,所以买东西要有自己的主见、有计划,保持冷静头脑,避免盲目性。

  第二,对日常生活要有正确的认识。在衣食住行各方面都要有正确的认识,才能保证正确合理的消费。

  首先,着装应以大方为主,不应该刻意追求名牌。学生就是学生,应该保持朴素、纯洁的本色,穿衣打扮应量力而行,家庭条件不好,都不应过于奢侈,只要干净、舒适、大方的衣服即可。

  其次,不要过分追求时尚。人生活在社会中,不可避免地要受到社会时尚的影响,从生活中最基本的方面如衣着服饰,到人们与社会接触的方方面面如语言、行为、意识形态等等,都会留下时尚的印迹。学生在顺应时尚的过程中,要有选择地进行消费,避免花冤枉钱,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社会上流行的不一定就适合你,你也没有必要去赶这个潮流。而且要根据自己的现有条件来消费。如果随意地挥霍父母的血汗钱,我们的良心也会不安。

  第三,控制在交往应酬上的消费。在同学相处的过程中,会有一定的开销,但要控制,比如,同学过生日,完全可以送张贺卡,写上祝福的话,没有必要非得送昂贵的礼物。因为你还没有经济来源,送东西花的是父母的钱,没什么值得炫耀的。何况同学之间真正的友谊也不是靠金钱来维持和衡量的。一个懂事的孩子,是不会也不应该乱花父母的辛勤劳动所得的。

  课堂小结:

  有位经济学家说:"你省下来的一块钱,大于你赚进的一块钱"。其实俭朴的人生也是富裕的人生。正如谚语所说:

  节俭朴素,人之美德;

  奢侈华丽,人之大恶。

  劳动是幸福的左手,

  节俭是幸福的右手。

【3.15消费者权益日主题班会串词】相关文章:

2017年消费者权益日主题晚会串词02-27

3.15消费者权益日标语口号03-16

2017年3.15消费者权益日主题标语口号03-15

3.15消费者权益日宣传标语03-17

3.15消费者权益日宣传语04-27

3.15消费者权益日祝福语12-14

3.15消费者权益日宣传条幅标语03-04

3.15消费者权益日主持稿03-14

3.15消费者权益日发言稿0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