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语文《巨人和孩子》教学实录和反思
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初一语文《巨人和孩子》教学实录和反思

时间:2021-04-08 10:03:53 七年级下册 我要投稿

初一语文《巨人和孩子》教学实录和反思

  【《巨人和孩子》教学实录和反思】

  师:我相信同学们都去过好多大花园,花园中美丽的景色可能令你留连忘返,那么,现在听一段录音,看这个大花园怎么样。

初一语文《巨人和孩子》教学实录和反思

  听录音:这是一个很可爱的大花园……

  师:好,听完这段录音你想到哪些词语?

  生1:心旷神怡。

  生2:赏心悦目。

  生3:身临其境。

  生4:美不胜收。

  生5:很可爱,还有一种世外桃源的感觉。

  师:你们去过这样的花园吗?

  生:没有。

  师:没有。真希望同学们能到这样的花园去观赏、去游玩,留连忘返。这么美丽的大花园我想已经呈现在同学们面前了,你看到了吗?

  生(齐答):看到了。

  师:看到了,那可以展开你们的想象,这座美丽的大花园会引发你怎样的思考呢?

  生1:在花园里发生了什么事?

  生2:这是谁的大花园?

  生3:是什么使花园这么美丽?

  师:还有没有?

  生4:大花园后来怎么样?

  生5:结局怎样?

  师:有句话说的好啊!打开科学大门的钥匙是问号,现在咱们同学想不想把这些问号

  师生同时说:拉直?!

  师:《巨人和孩子》这篇文章就有咱们同学要找寻的答案。这是一篇略读课文,所以,通过同学自读来研究一些问题,我想同学们可以说这样一句话:

  师生齐说:我能行!

  师:非常自信。老师想告诉同学们一句话:我来帮助你。

  下面咱们共同说一句话:

  师生齐说:太好啦!

  师:现在打开书,出声读课文,边读边思考刚才同学们提出的问题。

  生:大声读课文。

  师:刚才看同学们朗读的时候,真是一种享受。有的同学特别陶醉,从表情、语气、语调可以看出来,有的同学拿出字典查字词,还有拿起笔在书上划一划的,还有的同学读得比较快,读完之后思考作笔记,非常好。那么通过同学读,可能找到一些问题的答案啦。下面大家组内交流一下刚才同学提出的一些问题,现在开始。

  生:分小组讨论。

  师:汇报一下刚才你们组讨论的结果。看看通过自学、讨论,你看明白了哪些问题。你能回答刚才同学提出的哪些问题呀?

  生1:这个花园是巨人的。

  师:他说这个花园是巨人的,你们都同意吗?

  生2:这个花园既是巨人的又是孩子的。

  师:为什么这样说呢?

  生2:因为只有巨人让孩子们到他的花园里玩耍,花园才那么美丽。

  师:在花园里发生了什么事呢?又是怎样的结果呢?

  生:巨人自私撵走了孩子们,花园里一片寒冬景象,一个小男孩改变了巨人,巨人充满爱心,与孩子们一起玩,春,夏,秋来到了花园。

  师:你觉得这篇文章好不好?俗话说的好“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你觉得文章好,好在哪?怎么好?可以发表你独特的见解,下面同学们可以独立思考,可以组内交流。

  生:(有的独立思考,有的组内讨论)

  师:好!下面我们一起来欣赏课文。

  生1:我最喜欢文章的最后一句话:“我有好多美丽的鲜花,但孩子们才是最美的花朵。”把孩子们比作美丽的鲜花。

  生2:我非常喜欢第15自然段,这一段除了描写逼真之外,还写出了巨人被深深地感化了,从自私变得富有爱心,这也就是给文章一个升华,就是说爱心才让这个花园变得更加美丽。

  师:(激动)唉呀!非常好!他又有新的角度。

  生3:我最欣赏这篇课文的第13——15段因为这三个自然段给我们一个道理:美丽能感动冰冷的心,能让人富有爱心,爱心能让彼此获得更多的幸福。

  师:我觉得他看出了作者写这篇文章的________

  生齐答:用意。

  师:他能体会到文章中爱心的________

  生:力量。

  师:好!这个词说的好,我想说作用,你们说力量,比我的词还要好。爱心的力量,你有这方面的体会吗?

  生1:我想起了我看过的一个电影,讲述了一个女法官,帮助一个失足的少年,并让周围人一起关心、感化那个孩子,使他后来成才。

  师:这是爱心的力量。

  生2:报纸上看到了很多为失学儿童捐钱,这种爱心挽救了很多儿童的前途。

  师:这样例子咱们看到很多。

  生3:我想老师的职业就是爱心的职业。他们用爱心去感化学生。

  师:我听了好感动啊!我做了一个小准备,今天终于用上了。看我手中拿的是文具盒,还可以看作是火车头(小火车头型文具盒),这是九九届学生送给我的,当时我接这个乱班的时候,有的家长说,她也不厉害,能管好这个班吗?当时校长说,你用爱心就足够了,所以我就带着爱心来到了九九届这个班,两个月就给我累病了,学生除了送一些鲜花外,我觉得这个礼物是最珍贵的礼物,打开小火车里边有82颗星星,蓝色的星星有36颗,黄色的星星是46颗,代表着男生、女生,而且每一颗星星都有一句真诚的祝福,我把它一个个打开之后,又把它一个个精心叠起来,(读星星里的话:我们永远爱您)我觉得我的爱心得到了回报。

  (热烈掌声)

  师:巨人付出了爱心,他得到了回报,孩子们快乐了,他也快乐了。这篇文章从内容从教育意义上都让我们感受到它的魅力啦,再想一想,它之所以这样生动、形象,都用了哪些写法?从多个角度考虑考虑。

  生1:我欣赏这篇童话在曲折故事情节中还穿插着巨人和孩子,还有风呀,雪呀等他们的想法、语言、心理活动,使文章更加生动,吸引人。

  师:风呀,雪呀,它们都说话了。

  生2:这是拟人写法。

  师:拟人,说得非常好。

  生3:第3自然段特别突出了童话夸张的特点,比如巨人到妖怪家一住就是7年。

  师:童话的特点,咱们同学能调动以往学习的经验,上学期学过童话《小溪流的歌》。

  生4:第2自然段写了春天十分的美,把读者的目光吸引住了,让读者有读下去的欲望。

  师:啊!有欲望往下读,正是读了这一段,同学们才产生那么多的问题,谁的花园?大花园为什么这么美?

  生5:作者很善于刻画人物的动作,比如一个小男孩站在那,巨人悄悄来到小孩身后,双手轻轻地托起小男孩,正是这些细致的动作描写才使文章更加精彩。

  生6:我觉得这篇课文多次运用了拟人的写法,使文章更加富有生气,我从第8自然段:有一朵花儿从草中探出头来,对孩子们的遭遇深感同情,把头缩回去,继续睡觉了。把头缩回去,睡觉了,实际上是人的动作,把它付予花的身上,是让花觉得巨人太自私了。

  师:他也感受到文章拟人的作用。

  生7:我觉得作者想象丰富,文章第2自然段,介绍有孩子的花园满园春色,春意盎然,在13段写一个小男孩未爬上树,这里是严冬的景象,这样更突出了孩子们的重要性,只有孩子们快乐春天才来,这样更突出了主题,全文围绕这一中心来写。

  师:说的非常好。看来同学们都有自己新的感受,独特的感受。

  (很多学生还在举手想发言)满足不了大家要表达的欲望,怎么办呢?

  回去写一写,通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同学们写赏析的能力明显提高。刚才咱们通过自读,组内同学探讨,班内同学进一步交流,我想还会发现一些问题,有没有新的问题产生?

  生:爬不上树那个小男孩被巨人托到树上,之后他没有再来到这个大花园里,他到哪里去了?

  师:呀,小男孩到哪去了,好像都有这个疑问,谁能解答这个问题。

  生1:我觉得他可能搬家了。

  师生笑

  师:搬家了,有这种可能吧。

  生2:这是篇童话,我觉得小男孩是善良的使者,他是一个天使吧,他知道巨人有了爱心,春天又回来了,他就默默地走了。

  师:他完成了他的`使命了。

  生3:我认为他是春天变的,他用自己把巨人感化了。

  师:我挺感动,你非常会想象。

  生4:我觉得这就是这篇课文的成功点,这是给巨人一个惩罚,巨人虽然把自己的自私克服了,但是他还得受惩罚,谁让他曾经自私过,自己最喜欢的东西找不到了。

  师:这是为了惩罚巨人曾经的自私,让他再也看不到小男孩了。(大家笑)看看你还有什么高见。

  生5:我读过原文,这个小男孩是个天使……

  我想作者安排了这样的结局,让天使感化巨人,让巨人感受到什么是最可贵的。

  (掌声)

  师:我想随着他刚才讲完,又一个新问题产生了。

  生:这篇文章为什么不写上这个结局?

  师:这是为什么呀?

  生:给读者一个美好的想象空间。

  师:这篇文章主要的一个特点就是作者运用丰富的想象,所以最后还要给咱们留下一些想象的空间。

  那么刚才是同学提出问题。你们自己探讨,思考,然后解决这些问题,现在老师想提出一个问题。

  生:说吧(笑)

  师:批准了啊。你们一定读了很多的童话,那么小时候读童话和现在读童话感受有没有什么不同?

  (学生纷纷举手)

  这么多人有感受啊!

  生1:现在读童话主要是欣赏,而小时候很好奇,想知道一些故事情节。

  生2:小时候是看热闹想知道故事内容,比如看《卖火柴的小女孩》,就想知道小女孩火柴卖出去没有。现在读童话我不但想了解内容,还要考虑文章是怎样写的。为什么要这样写。

  师:很好,深度,广度都有了。

  生3:现在看童话是一种享受,得到真理,得到道理。

  师:还有同学要说,不能满足大家。

  读这样文字兼美的童话,真的就是一种享受,不但使我们理解了童话的特点,而且还能对我们进行教育、启迪。愿我们展开想象的翅膀自由的翱翔,去创造充满爱心的生活,让世界每一个角落都是那么美丽的大花园。

  课后反思:

  这篇教学实录是锦州市教改阶段总结会上的一节公开课的实录,受到与会者的好评。《巨人和孩子》是一篇略读课文,这就要求老师放手让学生自学。这节课教者通过录音朗读把学生带入情境,引发学生的思考:这是谁的大花园?等几个问题,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接下来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倡导学生合作学习。树立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递者,而更重要的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参与者、促进者”新的教师观;树立“学习是建构知识,而不是传递知识”、“自主、合作、探究”的新的学习观。在新的教学理念指导下,学生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人,自己提出问题,独立思考,合作学习,共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进一步阅读中又能发现新的问题。如:小男孩到哪里去了。学生积极思考,大胆想象,把本节课推向高潮。本节课教师引导学生欣赏课文,这一环节安排较好。看出学生平素有训练,学生能从多方面赏析,有文章的内容、主题、表现手法、语言,既有立足于全文高屋建瓴的赏析,又有从字词句上的赏析。学生不但知道本文写什么,还知道文章是怎样写的,为什么这样写。学生初步形成了自学能力,可见教者按照学生学习规律教学,带领学生走向知识,而不是带着知识走向学生。

  本节课既体现出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又体现出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即因文解道,因道悟文,体现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统一。

  最后老师提出一个问题:现在读童话和小时候读童话有什么不同?一石击起千层浪,学生纷纷发言,引导学生看书不要只看热闹,要学会看门道。

  总之,本节课注重指导学生自学,注重培养学生能力,体现了新的教学理念。

【初一语文《巨人和孩子》教学实录和反思】相关文章:

《巨人和孩子》教学设计和教学反思05-02

初一语文《巨人和孩子》获奖教学设计05-02

初一上册语文巨人和孩子教案08-25

初一语文《巨人和孩子》课文欣赏04-29

语文《乡下孩子》的教学反思04-21

语文雪孩子教学反思05-03

《雪孩子》教学反思 -语文12-14

语文《雪孩子》的教学反思01-18

花孩子语文的教学反思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