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散文写作的用力
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浅析散文写作的用力

时间:2021-04-20 08:48:39 散文杂文 我要投稿

浅析散文写作的用力

  对于写作,我只能算是个人的情趣爱好而乐于坚持,因为喜好阅读分析的缘故,以写解读文字为多,这原本与我的工作并没有什么关系,尤其是对于纯散文的写作,所以我似乎是逸事逸写,逸闻逸记,大都以读评和随笔为主。

浅析散文写作的用力

  也可能是我自己的写作心态是以乐而写,有写而乐;乐有所思,思有所得的定位,所以我的文字大都是轻松快乐的背景,落笔收笔都没有什么顾及。但是,我还是发现了有不少的作者在写作的时候似乎是故作潇洒,似乎是过于展显,一提笔就想把上下几千年的事情在几页纸的散文里全部说透,或者总是觉得读者不明白,似乎想用尽全力写大……力量很大过重,读后让人生产一种高高地举着拳头去打一只蚊子的觉感。

  其实,任何写作都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沾有同样的一个道理——凡事在于一个“度”,更何况是以真诚为写作根基,以真情作为谱写扩展的散文作写呢。写散文自然不能不用力,没有力量的写作当然只能是没有力度之作,无力所表达的文字故事与文字语言,也只能像轻风飘云一闪而过,又似沼泽地上的浮萍,浮飘飘的不着根基,那是肯定不行的。但若是用力过度了,那就会走向反面的极端,如沦陷于淤泥中跋涉,那样打造制作出来的散文哪里还有什么散文的“随逸”美感可言呢?说透了,散文写作不是说出来的,也不是探讨出来的,那是情随心而溢于笔触的写作,贵在情致毅然,美在随情飘逸自然。就如秋风里雏菊,虽然淡雅却不失清香;她虽然遍及满山田野那样随意,却依然有她独特的傲然而不娇气。所以说,散文写作在对于用力“适”度这一问题上,能有一个清晰的认识,还是很有必要的。

  人有多少种个性,散文就有多少种类型,每个都有自己生活方式和习俗,也就是习惯了自己的表达能力与方式,这本就是散文的素材资料,构成了散文的基本写作因子,让大家多说话,都有机会表现自己的文字才华。正是散文繁荣之基。

  有一种散文在表达上是豪华的,气势很大,一泻千里,这样的散文读的很痛快。有个需要值得警惕的地方,就是要掌握好中心词太贫乏,好像是一个人在提着酒气说话,酒劲过去了,也就不留痕迹了,这样的散文是可怕的散文,靠气势压人,实际上空洞无物,其实就是因为用力过大,倒显得脚底难以站稳。

  前些年盛行了一阵子“文化散文”,这颇为不妥,因为凡是散文都有一定的文化内涵的,强调这个散文叫文化散文,那个散文不是文化散文,毕竟是不合适的。不说这个提法合理与否,从我读过的“文化散文”,相当多的散文在卖弄文化,看了一本,看到一个古代遗物,就开始引用大量的资料进行感叹,资料多,感悟少,我觉得这就是用力过极了,或是用力错位了。

  地域(地理)散文好不好?当然好!揭示某一个特殊的地域的风土人情,世态掌故,当然好。但是不可用力过极了,故作用力过极,就只会停留在对于自然山川的表面化描写,多于静态的描写,叙述成了空架子,并没有自觉地把某一块特殊的地域赋予的人文精神揭示出来;或者多于个体重叙,缠绕在某一事件上打疲劳战,不再有起伏的悬念和触动神劲的细节,如沉没在大海里,埋没在沙漠里那样,那就不好了。

  乡土家园散文好不好?当然好!乡土相对于浮躁的城市当然是家园,是自然而安静的,可以是精神的寄托,也是对家乡的一种赞美。但是大家都像急于下锅的水饺直落,都冲着乡土家园散文去了,出现了许多重复的劳动,而且用力越来越过,仿佛一写乡村,一切都是美好的了,乡村的落后和丑陋的那一面被遮掩了,写的东西已经超过了这个题材所能承受的容量,已经快被拥挤崩了,这就不好了,何况,可以承载人类的清洁的精神的,不仅仅是乡村一个地域呢。

  新技巧新感觉散文好不好?当然好!这样的散文大大地解放了人的想象力,把人在一定的“社会场”和“生存场”的瞬间感觉逼仄到一个极限,对于传统的修辞方法进行大胆地背叛,让读者无论从感观上,或是从视觉上,都有耳目一新。当然好!但是也得有个尺度,不能用力过头了,更不能走火入魔似的瞎折腾,不能与大众读者的阅读习惯走离的太远,不能背叛“大地的精神”这个母体,不能成为玩弄技巧的江湖骗子。反之,不但是用力过度了,而且是违背了散文改革的初衷与实际意义。

  禅意散文好不好?好!禅意是文化,是人类的一种自我反省方式,也是一种精神支撑的存在状态;见物顿悟,立地成佛,一花成世界,花草亦精神,当然好是好!可是写这样散文的本身,就容易用力不均,要么不到火候,要么过猛,实际上是非常难易掌握的,因为真正能沉静下来看世界的人很少。人对于外在的诱惑总是处于“舍不得”状态中的迷惑,明明“舍不得”,却还故意做出一副懂禅意的样子(其实连一知半解都称不上),也难怪把握不了用心用笔之力是否到位。往往容易用力太猛过重。本来是点到为止,应该把大量的思维空间留给读者的,正因为自己不懂禅意而不能放心,非要多说几句,反而画蛇添足。

  欧体和南美体散文好不好?当然好,西方不仅仅物质文明发达,精神文明也很发达,产生了许多散文大师是必然的。西方的现代小说和现代散文确有不少耐人寻味的方方面面,能有机地吸收他们的'东西,功莫大焉。可是,在自己的散文里动不动就生搬硬套外国作家一段话,本以想显得自己有多少外国文学水平,而实际上引用操作过于生硬不能到位,反而弄得“不男不女”却又非中性的,如此“怪胎”可以认为是用力过度的弊病所至。

  回归自然散文好不好?当然好!当下中国男女老少写作者纵横“驰骋”,可真正可以称之踏踏实实,沉得住气的写字者的有几何?多数浮躁瞎扯,就如有的人刚学了一点素描基础,就自以为是曹先生第二了。能回归自然,当然很好,但回归只是一种愿望,而不是已有的结果。如果过于强调文本和自然同步,关于强调非选择,强调非雕饰,强调自然,硬性把“自然”的东西照搬入文本中去,强调读者读到原生态,有这种求本真的想法是好的,但这充其量只能是一种愿望,而非能做得到的事,过于强调非正常愿望其实就是做作。中国有一个老词,叫做“中庸”,凡事开始的时候,总是革命的,总是反叛的,总是想“矫枉过正”,可是恰恰忘记了“矫枉”只是一种人为的手段,是为了“过正”这一愿望而营造的虚势氛围。说白了,就是为“愿望”所为所制所说的,用力得当的,也不存在接不接受,因为读者眼里看的,心里承认的,最终所接受的自然是以文为准。而用力过头了,虚的终究只是虚的。散文不可能因为是“新散文”归置与小说互混,散文也不可能因为是原生态而回归自然到日常应用文中。散文就是散文,散文只是个人的感情泄泻,不管是力求“新”,还是强调“原”,散文还是以“情”定位,没有性情的文字自然与散文无缘。再折腾也是这个的结果。这就是我“写散文不可用力过度”的观点基础。

  有一千个作者,就有一千种散文,各类的散文都有存在的理由,但都有统一的特点——散文就是各写自己的“情”,只能按自己思想所写,方可在多样化散文大家庭里占有一席之地。而被外界左右的,按其他人的想法写的文字难有存活机遇的,是难为好散文的。

  一个写作者在写作的时候,为了强调某一点而常常不由自主地,甚至于是挖空心思地用力,而又不知道力收,就不可能是一个好写手,至少写作动机渗有杂质,心绪过于“浮躁”。如果写作者的写作动机是纯洁的,就算是用力过头了也不要紧的,可以做疏散调节,制造一个第二次峰回路转的机会,用力时稍平些就平衡了。因为一个写作者的成长,都是在坎坷中走向成熟的,我们心中的散文也是这样的,只是我们写作心态是纯的,写作的动机是洁净的,为人之本性为善的,为文之品可称为上格的,那么在好多地方,在好多时候,在许许多多的领域,就是出现了犹不及的尴尬又有何妨?我们有什么不能坦然面对正是发展中的问题呢?相信网络和纸媒的朋友们会把散文整理的越来越好,会让散文的艺术之花格外芳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