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家风的散文16篇
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家风的散文

时间:2024-11-05 10:23:34 夏仙 散文杂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关于家风的散文16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都经常接触散文吧?散文对作者主观感情的要求是所有文体中仅次于诗歌的。你有了解过散文的写作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关于家风的散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关于家风的散文16篇

  家风的散文 1

  家风无影无形,却潜移默化地规范着家人的行为,指引着人生的航向,影响着家庭成员的前程和家族的兴衰,决定着国家的强盛和民族的振兴。

  我的父亲是一个林业工人,从山东老家逃饥荒来到伊春林区,母亲是一个家庭妇女,跟随父亲来到林区,并在这里扎根,参加林区开发建设,繁衍哺育儿女,把自己的一生贡献给了林业生产,也把一片情怀洒在了这片黑土地。

  父亲最早是装车工,当时都是人力装车,把木材从山场运到装车场之后,再装上小火车。每天早晨五点前小火车就把装运木材的空台车送到装车场,工人们就得抢时间在当天把所有的空台车装满木材,晚上小火车头来把这些装满木材的台车拉走,不管多晚都要把空台车全部装完才下班。

  在我的记忆里,父亲就没有闲着的时候,天不亮就上班,天黑透了还不见回来,真的是顶着星星走、披着月亮归。那时候我们还小,起得晚睡得早,有时也只是在熟睡中隐约听到父亲早晨上班离开家时开门的响声和晚上回来吃饭时碗筷发出的响声。

  我上初中的时候,已经有了绞盘机用来进行机械装车了,父亲调换了工种,到岔线队修运材线路,下班的时间比以前早了些,在家里见到父亲的时间比以前多了。可是父亲却还是闲不住,他没有打打扑克、下下象棋、闲侃大山的爱好,除了正点上下班外,父亲利用业余时间开荒种地,母亲就帮衬着和父亲一起把开垦出来的地及时种上庄稼,每年都收获几十麻袋的土豆、南瓜、萝卜、玉米等一些蔬菜和杂粮。

  当时父亲的工资很低,上有两位年迈的老人,下有五个未成人的儿女,母亲没有工作,家里的生活捉襟见肘、困窘不堪。母亲就用收获的这些蔬菜和杂粮每年养两头大肥猪,还养了一些鸡鸭,以改善家里的生活条件。

  那个年代粮食是按人和工种定量供应每月按量领取的,很多人家等不到月末家里的粮食就断顿了,而我家因为有足够的各种蔬菜做贴补,加上每年至少有一头肥猪出栏,家人肚里还有些油水,自然弥补了定量粮食不够吃的问题。

  中国自古以来一些显赫家族都有家谱也是为了前后代之间互相灌溉,互相滋润,家风使上一代人为下一代人而自律,勤勉,下一代人又为上一代荣誉而自强,这样整个家庭和民族才能生生不息,永远昌盛!

  我是家中的长子,因为好思好学深得父亲的喜爱,也许是父亲受儒家思想的影响较重,存在着“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思想,加之父亲的兄弟姐妹中没有一个是读书人,所以父亲对我这个长子寄予着殷切的希望,希望我能考上一所重点大学,用知识改变命运,为弟弟妹妹们带个好头,做个勤奋好学的榜样。

  在考学的过程中,虽然命运和我一再地在开玩笑,接二连三地失利,给家里带来了一片片阴云,可是父亲从来没有放弃对我们学习的支持,这也成为我们更加勤奋学习的动力源泉,一定要考上大学,给父母争口气!

  父母始终是很辛劳的,勤俭持家,艰苦朴素,用辛勤的劳动维持一家人的生活,但父母却从来不让我们出力干活,家里家外的事都由父母料理。他们虽然没有文化,却非常崇尚知识,这也可能是我国自古以来就有崇尚学习的传统,我的父母也是如此。

  父母经常教导并全力支持我们兄妹五人要好好读书,我们的任务就是好好学习,父母从未因家里的活而影响我们读书。我们兄妹五人中除三弟按当年接班政策要求接了父亲的班成为林业工人,其他四人坚持读书直到考上中专或大学,毕业后走上相应的工作岗位。一家兄妹都有工作和固定的收入,不用老人跟着操心,父母为此感觉到很知足,这在我们的小山村里也算是挺荣光的家庭,让大家羡慕不已。

  年华似水,往事如歌!

  含辛茹苦忙碌了大半辈子的父母已把五个儿女培养成人,对于一个普通工人来说应该是一个很大的成就了。我们兄妹几人现在有领导干部、教师、工人、个体经营户,我们的下一代也有几人考上了重点大学,有的已毕业被招录到大城市国企工作,这些都成为父母得以宽心和慰藉的充分理由。有一年,湖南电视台来录制节目,说我们的家庭是一个拍摄纪录片的好题材,从一个家庭反映出了林区三代人的生活和精神面貌,是扎根林区、建设林区生活的真实缩影。

  一直以来,父母在我们兄妹的人生旅程上遮风挡雨、护佑前行,为我们受尽了艰辛困苦,也正是在父母的呵护和引领下,我们才能如此坚定地面对生活中一次次地失败,跌倒了又勇敢地站起来,勇敢地扼住命运的咽喉,没有向命运低头,在父母毫无怨艾的期待中一点点地长大、成熟,并走向成功,走向理想的彼岸!

  家风如春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在教育我们的过程中,父亲有时是很严厉的,但父亲的尊崇知识、勤劳质朴、孝老爱幼,秉承着百善孝为先的传统美德言行却影响着我们的一生。

  当时这里的生活条件还是比山东农村要好,父亲在这里安家后,就把爷爷奶奶从山东农村老家接了过来。从我记事的时候起,我就能感觉到父亲对爷爷奶奶的孝敬,我的父母总是把凭票供应的肉让给爷爷奶奶,还想办法去河里捞一些鱼,捡回一些山鸡蛋给送去。

  爷爷奶奶也不舍得自己吃,把我和弟弟叫过去一起吃,并告诉我这是我父母送过去的。父母孝敬老人,老人也更加疼爱我们,这在我幼小的心灵留下了深刻印象,潜移默化中我渐渐懂得尊老爱幼传统美德的内涵。

  在我们记忆里父母从未和爷爷奶奶因为什么事情红过脸,更别提争吵了,我就是在孝老敬老的传统教育环境中度过我的童年和少年的。爷爷奶奶在我将要上初中的时候返回了农村老家,我父母每年都给寄生活费,还时常接济在农村老家的叔叔和姑姑们。爷爷奶奶一直念念不忘在这里时我父母对他们的好,这些在我两次回山东老家时同族的人讲给我们听时得到了印证。

  俗话说得好:无规矩不成方圆,孩子只有在优良家风的熏陶下,才能不断成熟、健康成长。我们家到现在还一直延续着在饭桌上长辈先动筷子的`习惯,吃菜时不准用筷子在盘子里乱翻。

  在我们小时候,那个时代物资比较缺乏,家里每做上一顿好吃的,父母总是先给爷爷奶奶盛上一碗,然后才轮得到我们。家里来了客人或亲戚朋友,小孩子都是等大人们吃完饭后再吃。但父母对我们也很疼爱,有点好吃的饭菜总是舍不得往自己碗里夹,尽量让我们解解馋。父母这些细节都被小时候的我们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并成为我的行为参照,代代相传,让"孝"在润物细无声的雨露浸透中滋养着孩子们的心田。

  父母的艰辛劳作、勤俭持家让我们更加懂得珍惜他人的劳动成果,父母的言传身教更让我们懂得了深刻的道理,是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艰苦朴素是劳动人民的本色,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它使我们能够克服滋生优越感,克服自身的娇气,树立自食其力的观念,从小培养自己的自立能力,养成自己坚韧不拔、积极进取的性格,也是我们得以健康成长的指南。它还使我们懂得了感恩,感恩父母辛辛苦苦把我们养大成人,感恩社会上有许多乐善好施的好心人,感恩中国共产党建立了新中国,让我们能够有幸生活在人民安居乐业的新社会。

  参加工作以来,虽然我的工资不高,生活上也很拮据,但是却很知足,从来没有因为付出比别人更多的劳动而抱怨过,因为和父辈们比起来,我们算是很幸福、很幸运的了。勤劳、上进、知足、感恩已成为我们家传承和发扬的典范,这就是父母留给我们最宝贵的财富。

  我们在教育下一代人的时候,还是按照父母的言传身教去做,但是有所不同的是,我们在教育孩子学习知识的同时,也注重了让孩子尝试艰苦环境的锻炼,因为现在的生活的环境比以前优越了很多,现在的年轻人已经没有艰苦生活环境的体验了,父辈们勤俭持家、艰苦朴素、崇尚学习的精神应该传递给他们,中华民族传统更要得到继承和发扬。

  家风是一个家族最宝贵的财产,是每个家族成员自豪感的源泉,是融化在我们血液中的气质,是沉淀在我们骨髓里的品格,是我们立世做人的风范,是我们工作生活的格调,是民风社风的根基,是社会和谐的基础。好的家风不仅承载了祖祖辈辈对后代的希望和鞭策,也同样体现了中华民族优良的民族之风!

  作者简介:李庆林,男,1963年10月出生于黑龙江省伊春市五营区。1978年在丰岭青年点锻炼,1987年—1990年在省电大脱产学习。现工作在黑龙江省伊春市五营区委宣传部,职务文联主席。在校期间尝试文学创作,后辍笔多年,近年偶有笔耕。2014年五营区委宣传部编辑出版诗歌散文集《魂牵梦绕的那片林海》,收录了该同志的《畅游绿海松间》、《绿色的“海”》、《 雪韵松魂》、《不弯的脊梁》等一些诗歌散文。

  家风的散文 2

  “校有校规,家有家规”是人们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可问到“家规是什么?你家有什么家规?”很多人就立刻呆住了。

  家规。每户人家的规矩都不一样。我家在吃饭时真应了那句“食不言,寝不语”。吃完饭后,不可以将筷子放在碗的上方,要放在桌子上,这就代表你已经吃好了。如果桌子上有鱼刺、骨头等等要用筷子将它们扫入碗内。做完这些事还不能走,要等到大家都吃完才可离桌。

  我们家还有一个家规—事不过三。有一次晚饭后在公园里散步,由于凳子上被人踩过,所以我掏出一张纸,将凳子擦干净,随手一丢就没了。一位清洁工人走了出来说:“你这小孩子怎么这么没教养,随地乱丢垃圾。”我听她这么一说,我的脸立马红了。我一边道歉一边跑去吧至今捡起来丢到垃圾桶里去,这才平息了清洁工的怒火。

  家风,是一家子的风气,家风一旦败坏了,这家子的思想也就跟着败坏了。这给坏名声就一传十,十传百,到时候就没有人愿意跟这家人交往了,这时候想改就来不及了。

  我家的家风是“孝”俗话说的好,百善孝为先,我们要孝顺父母和长辈。当我们的父母渐渐老去,就更不能顶嘴了,凡是要考虑父母。即使他们说的不对,也要和和气气的说话。叫我们做事,不要推辞,尽量帮父母的.忙,这样才能做到“百善孝为先”。

  家风就是家规,有了好的规矩才能有条不紊,有了好的家风才能更好的立足于社会。

  家风的散文 3

  “拿得起,放得下”是我们居家过日子、处事待人的总则,亦是我家的家风。

  回忆像盛在花瓣中的美酒,透着一股淡淡的槐花香。

  小些时候家里有一个院子,院子里种着几棵槐花树。外公常坐在天井里的一棵树下。明净的青瓷小碗里倒着清冽的酒,他就这么不紧不慢,慢慢的呷,细细的品,偶有几朵槐花落入碗中,在酒的芬芳里,倒映出澄明的天空。

  槐花凋落的日子,一个个脆弱的生灵坠入泥土,只空留几点零零碎碎的白色在枝头。薄薄的花瓣无力舒展着,苍白的阳光伸出手竭力抚弄它,它却木然呆立,无动于衷。在这个令人感伤的时刻,外公却依然呷着酒,乐乐呵呵,悠悠然然。

  而为那些“零落成泥碾作尘”的花瓣暗自伤神的,只有我这个不谙世事的小女孩。当我又一次为这些凋零的生命哭泣时,外公拍了拍我的肩。

  “这花,好看吗”

  我哽咽着点了点头。

  “那它落下的时候是不是比它开放的时候还要香?”

  我不解地眨巴着眼睛,但还是点了点头。

  “那就是了,你哭什么呢?这花凋落再正常不过了。虽然花开尽了,但香味依旧留着。花成了泥土,明年啊,这花开的更艳。对事情啊,要拿得起,放得下。”

  那时的我太小,并不能完全领会外公的'意思,只道外公无情,望着地下的花瓣,又一阵无由来的叹息。

  用文火和时岁慢慢地煮,日子过得不疾不徐,时光在懒散中滑走,翻转了几个季节。

  长大了,来到了城里,视野大了,遇上的烦心事也多了起来。几次跌倒,挣扎着爬起来,为此伤神却发现根本不能避免下一次的跌倒。回想起外公真挚的话语,这才明白那句话的含义。一个人在处事中拿得起是一种勇气,放得下是一种肚量。对于人生道路上的鲜花与掌声,有处事经验的人,大都能等闲视之,屡经风雨的人更有自知之明。但对于坎坷与泥泞,能以平常心视之,就非常不易。大的挫折与困境,能坦然承受,这则是一种胸襟,一种肚量,更是一种气节。

  而我的家人也似在潜移默化中受到了外公的影响。对人处事要拿得起,放得下已成为家人行为做事所恪守的一种准则。它的意义已不再是一条处事态度,而是代表这个家精神风貌与气节,家风。

  家风悠悠,伴我同行。它似春风甘露,浇灌着我的成长,若璀璨的启明星,指引我前进的方向,使我在黑夜的迷途中不会惆怅,不会迷茫。罗曼罗兰曾说:“生命不是一个可以孤立成长的个体,它一面成长,一面收集着沿途的繁华落叶。”而家风所给予我的,不仅是繁华落叶的视觉感受,更是风住尘香花已尽的人生启迪。令成功不再是镜中花水中月,而是在旅途中所携带的一份希望,是我们在人生的高峰上不断攀登。待一览众山小后,自然会有所感叹:此山不过尔尔。转身,继续启程。

  明代吴麟徵在《家诫要言》中说,少年人只宜修身笃行,勿深以得失为念。所谓得固欣然,败亦可喜。诚哉斯言,与我心有戚戚焉!

  家风的散文 4

  家庭教育是影响人一生的教育,父母就是孩子的首任老师、启蒙老师。孩子在父母的教育影响下,一生的成长都会打上家教的烙印。

  我的父母都是地地道道农民,几乎大字不识几个。父母对子女的教育没有高深的理论,也没有系统的计划和方法。但他们对我们的教育还是让我们终生受益。

  父母对我们的教育我感觉最多的是爱的教育。那时,家里可以说穷得叮当响,往往是吃了上顿缺下顿,有时不知下餐在哪吃,明天吃什么?但是就在那样的情况下,家里偶而有什么好吃的,像过年什么的,首先是把好吃的盛一碗先端给婆婆吃,然后再是给家里最小的吃。

  家里生活是那样拮据,也没见父母唉声叹气。父亲说得最多的是,肉越吃越馋,人越闲越懒。锄下有黄金,勤劳吃饱饭。在最困难的时期,父母亲把房前屋后,都种上瓜豆,在缺粮少米的岁月里都是靠瓜菜代过来的。父亲人穷志不短,总想改变家庭的面貌,父亲有时搞点家庭小副业,挣三五块钱以补贴家用。

  我的家教,就是劳动教育,几乎没看到父母亲有闲暇的时候,总是看到大人丢了这又忙那。父母那么忙,只要看到我们在读书,也不让我们干什么,但只要我们谁手里没有书,就会立马让谁去放牛或者去打猪菜。父母的.用意就是鼓励我们读书。后来我当了父亲,孩子爱玩游戏,我就捧着一本书在孩子面前看,小孩看大人一门心事地读书,自己也不好再打游戏了。

  家教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善良。父母亲为人忠厚。宁愿自己吃亏,也不委曲他人。有一年冬天,家里就没米下锅了,还是粮产区的姨父冒雪送来一袋米,可雪天里来了一要饭的,母亲看人可怜,就给了一大碗米给别人。过会,邻里又来借米,母亲二话没说,又装了一碗给人。父亲说,有饭大家吃,只要我们有吃的,就不能让别人在自己面前饿着。

  慢慢我们都渐渐长大,家里一些习惯也就形成了不成文的规矩。不能不孝敬老人,做人不能不诚实,不能与人扯皮拉筋,不能贪小便宜,不准打架骂人,不许偷懒使滑,不能浪费粮食,等等。当然也还有些不成文的规矩,如春节吃团年饭时,必先请老祖宗;家里来客时,必热情相待;邻里有难时,必出手相助。别人有助于我时,必须感恩。每天早晨,父亲把房屋前都打扫得干干净净。家里穷,衣服是大的穿了小的穿,尽管打了许多补丁,但要洗干净、穿着整洁。做事要认真、过细,要有条理。

  农家人的厚道朴实善良在我家父母身上也多有体现,这些好的品行也成为我们骨子里的文化。我们兄弟姊妹4人也都有这些好的传承。勤劳善良、俭朴正直、帮贫扶困、爱家敬老、好学上进就成了大家的共识。尽已所能、多做善事、好事,成为我们的自觉修为和践行。一家有一家的传承,一家有一家的门风。父母虽没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说教,但总是用朴实的行动教子女们如何做人,如何做好人,做一个左邻右舍都夸赞的人,一个自食其力、对社会有用的人。人穷不舍志,人富不颠狂。与人为善,和谐相处。“德泽源流远,家风世泽长”。家风是在家人的为人处世中,言谈举止上。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家风浸润着每一个家人。家风正,这家人为人正,家风好,这家人就会学好,做好。

  家是社会的细胞,家教是人生教育的起点,家规是家人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家风则是人成长的环境氛围。人不论走多远,都走不出家的无边关爱,也走不出对家的眷恋。人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都令人深思。人人都从家里来,父母是我们生命的源泉,又都要走向社会,社会是我们生活的大家庭,要把家里爱融入社会来,仁爱、和睦、感恩、奉献,用自己一点一滴的努力来回报父母、回报社会。

  家风的散文 5

  家风传承着紫罗兰般的星星火花,犹如浴火重生的磐涅,将国之风缀缀点燃。

  家风在周朝就形成了中国文化,具有悠久的历史长河,泛着家风之光芒,点缀着中国优秀华发之中国风范。

  家风,即门风。作为家中的一种传承而至的家训,也是,一家门的形成的风气。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中国早在周朝时,家风就新兴起“胎教’,教育之“严胎”,英王周成王从小孩子在母亲腹中就开始学习具有崇德的家训,家风,这股风伴着长江荡漾着黄河,吹着海浪家风星星点点不断推着浪麦走向中华文化的辉煌。

  或许,正是家风有道之长。周朝不仅有800年的历史,而且经历了39朝皇帝,而有的600年传承历史,经历了31个皇帝。这要比周朝少了200多年,少经历了8个皇帝。这足以说明家风似抵万千金。

  家风, 不仅仅是一部中国传统文明之典章,而且是中国历代文人墨客的书华风发之瑰宝。

  古人云,慕贤。家风,一直被孩子们所仰慕,景仰。或许,这也就是家风能成为文明历史旅行的重要原因之一吧。《大戴礼记》中“保傅,少师,少傅,少保”。这些都是酝酿具有优秀传统家风的人仁人志士或帝王,文王,武王,明王,贤王的几大渊源官阁,家风,高则帝王家训,至高至上, 至博至深。家风,是优质培养人才的摇篮。乔家大院中,类似于或者胜似家训的文言之类,“不纳妾----,养老------”。这都反映了家风这种文化的朴实,淳厚。家风,是家族风气正派,拥争文化主流,文化大流。其中,有一种舍我其谁与之争锋“孝道”和“仁义”,莫不过尊老爱幼善,勤俭持家孝。而在《三字经》中,家风也是 “经味”十足。“勤勉”“勉学”“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一部部家族,族落,族人或家人通过家训更好的传承文明,不断遵纪守法,牢记鞭策,恪守规矩,听从长辈教训。家书是文明模范代表之一。更是典范的代表之一。具有举足轻重地地位。

  曹操擅长思考,在家风中传承了家风的与众不同,“孩子家兴家,败家”。体味着在今天如何树立家风这种文化的朴实,醇厚。家风,是家庭的一种风气。是家族风气正派,拥争大流,“三公”君公为太保。“太傅,太公,太师,太保”多层次的史历官职千丝万缕总联家风之星星之火,这么就林林总总地闪烁着 家风文明旅行历史的方向。家风勾勒着文脉的历史记忆,不断充实着当代优秀文化的府邸。家风绘画着中国文风的瑰宝,不断丰富历史的船舱,家风波动着世界文明文化的脉博,不断挑衅着国之风范。

  素有“东学,南学,太学,西学”。家风永远延伸着国风。素有“富不过三代”的说法,也是孙子家书,扩展到生活中各方面。家风是燎原崇德,亲贤,勉学,严谨。这都是有一定首现的家风,国风。

  林则徐,在十益中描述这家风之道,国风之隧。“存心不善,用水无益,父母不考,奉神无益,兄弟不如,交友无益,行止不端,学习无益,心高气傲,博学无益-----”家风,一种行为规范,有一定的独立思过,也是专门记录天子或者其他人的.过与失,正确与谬误。恶损他们文字或抵误他人过错的记录文学。家风写作之历史文献或各种材料文字,时时缀缀中华的风格。古时,也有司过记录关于帝王,将相不少司过的文字与材料。家风,一种文献文字的家训。家风,一种正与失的悟思。家风,一种哲思的门风。家风,一种规矩的信仰。

  若能常保数原卷,千年不做小人。这也是家风传承着我们的文明火炬,传承着家风之星星之火花,在历史银河中,缀点燎原国风之金华浪花。

  家风之星星之火花,燎原国风之缀缀金华。

  家风的散文 6

  家风是什么?让我们学习家风有什么意义?它能改变一个人吗……这些五花八门的问题都出现在我的脑海里。因为在升完国旗后,学校的季主任在旗台上强调了家风说得并不细致,所以,我难以理解。

  最终,这个答案在下午的班会课上解开了。班主任王老师一进门便问:“你们知道什么是家风吗?”同学们都不知道,头摇的就像拨浪鼓一样。于是,王老师就详细地解释给我们听,我听后恍然大悟。

  原来,家风就是家庭里特殊的好习惯,好品德,好教育。每个家庭里都有一贯树人理念,育人主题的家风。当然,学习家风是对我们有益的。它既体现着一个家庭成员的行为规范,又突显出中华民族文明向上的`进取精神。

  而我家的家风虽然听起来简单,但是做起来就有很大困难了。首先,要讲“信”。我们看“信”这个字,人、言构成信,人讲话一定要真实,无信不利。从小父母就教育我,要有诚信,诚实。在家里不诚实,到外面就有可能犯诈欺行为,欺骗别人的言语都有可能会出现。我在《论语》里看到有这样一句话“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什么意思?就是说以前的人对自己的言语每次说话之前,他都会三思,思考这句话可不可讲,该不该讲,讲了之后,我有没有办法做到,所以每次讲话,就怕自己办不到。既然古人都那么重视,那作为少年的我为何不重视呢?但在生活中,我总会听见许多不好的言语,甚至帮别人封一个不雅的绰号,随便取笑别人。我如果遇到这样的事,父母便会教导我:你不喜欢别人说你不好,不喜欢听别人骂你,你也不可以用这样的语言加与别人。这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与人的道理。因此,我家的“信”包含三种意思:一是做人诚实,二是说话时要重视自己的言语,三是己所不欲,勿施与人。

  接着,就是“孝”。“孝”是每个少年都要有的一份重大责任,单以“孝”的造字看,是一个“老”,再加一个“子”指子女背负年长的父母。从我记事开始,一直到现在已是十五年了,以前的我,简直就是调皮捣蛋的坏小孩。只知道“饭来张口,衣来伸手”根本就不知父母对我的爱是多么来之不易的,父母为了我不知流了多少汗水,费了是多少心血,也不知奔波了多久的路程,做过了多少份的工作……而我是父母身上掉下来的“心头肉”,我现在唯一能做的就是——-学会照顾自己。

  妈妈说过;“我们家世代都是普通农民,祖辈们身上传承的就是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良好家风。虽然现在的生活水平提高了一些,但是你爷爷奶奶仍严于律己,不讲究穿戴,不轻易倒掉一点饭菜,不乱花一分钱……”听完妈妈说过的话,我茅塞顿开。让我开始重新认识“小气”“抠门”的含义了,更让我对勤俭节约的好家风感到十分的敬佩。

  这就是我家的“家风”,“信”“孝”与“俭”。我相信能够学好它们,认他们为最棒的榜样,以他们来报答父母对我的爱,对我的教育。

  家风的散文 7

  有句俗话:人老血气衰,坐倒瞌睡来。不知怎的,近一年来,每每静下来的时候,浓浓的困意就一个劲的缠扰着我。也就在那时那刻,一丝淡淡的哀愁涌上心头:光阴易逝,岁月无情,我真的老啦!

  记得有人说过:男人四十一支花。不错的,作为一个男人,在四十岁之前,都要经过一番历练,积累一定的知识文化和社会实践经验,四十岁后,运用自己的学识和经验,大多数的男人都能够成就一番事业,就如同花儿一样的绽放。我也是个男人,今年也有四十好几了,可是,我却不敢以花喻己,充其量,我只能算是一根野草,在一些不起眼的角落里,独自流露着浅浅的绿色。一阵阵风、一场场雨,从我身旁吹过,也在我头上淋过,我依然过着自己平淡的生活。

  五天前,我收到《关于开展桐城市好家风好家训征集活动的通知》。这是公司办公室领导转发给我的。当时,我还不知道我家的家风家训究竟有哪些,我知道的,只是我的父辈都是地地道道的农民,我是在父母的言传身教中长大的。想当年,家境清贫,环境艰苦,父母亲省吃俭用,能够让我念上高中,实属不易。待我成家之后,我以我的方式教育着自己的孩子,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并以自己的方式向着既定的目标前行,我感到十分的欣慰。看罢好家风好家训征集活动的通知,经过一番思量,我总结了父辈言传身教中的精髓,以及我自己教育孩子的心得,第一次以文字的形式写下了我的家风家训:共有六条:

  1、生命之源:水有源,树有根,铭记父母养育恩。

  2、立身之本:学习工作很重要,身心健康更重要。

  3、待人之诚: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人敬我一丈,我奉人于头上。

  4、处事之谨:不求一时好胜,但愿一生无忧。

  5、节俭之德:知晓无时难,有时莫铺张;人人重节俭,家国世代昌。

  6、远游之乐:身在外,心系家,亲人不在旁,自要保平安。

  人生一世,无论是身居显赫高位,还是山野庶民,也不管是腰缠千万亿万,还是潦倒清贫,时刻都不应该忘记自己从哪里来,这就需要时刻铭记父母的养育之恩。有了父母给予的血肉之躯,随着岁月的流逝,年龄的增长,每个人都要经历学习和工作的过程,只有通过努力学习和勤奋工作,才能更好的去改变自身的生存环境。然而,如果一个人,见不得别人的好,也容不了别人的差,常常以一种嫉妒和郁闷的心情看待身边的人和事,这样的人,即便是学习成绩再优秀工作业绩再出色,也算不上一个健康的人,所以说,人的立身之本,学习工作很重要,身心健康更重要。当然,每个人在学习和工作的过程中,都免不了直接的或者间接的去面对待人和处事这两个问题。于是乎,待人之诚、处事之谨,便是我多年来的深刻体会,同时,我也希望孩子在自己的人生的路途中,能够很好的`待人和处事,不虚伪,不做作,不以物喜,不以己卑,打造出一个更好的适合自己的生存空间。

  大家都知道,节俭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中央电视台每天都有这样的一句公益广告:节俭传下去,中国万年福。这句广告,每天都在重复的播放,意在最大程度上发挥一种潜移默化的作用,让节俭牢牢的种植在每个国人的心中。记得我还在上初中的时候,我的父亲每每在砌好家里或者左邻右舍的灶台的之后,都要我在烟囱壁的外侧写上几个字,要么是勤俭持家,要么是福星高照,(记忆中,当年农家的灶台都是土坯砌的,有三部分组成:即灶台、烟囱壁、烟囱。灶台面和烟囱壁正面都泥上一层白灰。烟囱壁的外侧先用黑墨水勾成一四方框,四方框内通常都要写上几个字。我的父亲虽然会瓦工手艺,可是他不识字,所以,每每砌好家里或者左邻右舍的灶台之后,我就能很荣幸的登场。)就这区区几个字,可以洞悉节俭在我的父辈的心中有多么重要。现而今,我的人生已走过四十多个春秋,一路走来,我继承了父辈这个节俭的传统美德,并能将这一传统美德很好的传承给了我的下一代。知晓无时难,有时莫铺张;人人重节俭,家国世代昌。这就是我的家风家训里的第五条:节俭之德。

  古人云:至亲在,不远游,游必有方。这句古语的含义,想必大多数人都能够理解。对我个人而言,我自幼就在父母身边长大,很少去过较远的地方。念小学的时候,学校离家较近,吃过早饭上学,中午回家吃饭,下午放学回家,就是一种常态。上初中的时候,学校离家有六七里路,初一和初二两个学期,我都是早上步行上学,中午在学校就餐,下午放学步行回家。初三这个学期,因为学习任务重,我选择了住校,当时,学校里没有配备宿舍,晚上下自习后,我就将两个课桌拼在一起,一个凉席、或者一床棉被,就能带我进入甜甜的梦乡。在这个学期里,我都会坚持每个星期回家一趟。高中三年,虽然我也选择了住校,但我仍然坚守着每个礼拜回一次家。高中毕业后,在母亲泪眼婆娑中,我虽然踏上外出打工的路途。可是,在打工的一年期间,我也常常写信或者叫人带口信回家,向父母亲报声平安。1993年春,我进入我现在所在的企业上班。当时,我是骑着自行车上下班,上白班的时候,我早出晚归;上夜班的时候,我白天在家,陪伴在父母亲的身边。1995年,我成了家,1996年,我升级当上了孩子的老爸。所有这些经历,饱含着父母亲的养育情深,也印证了我作为人子一种“至亲在,不远游,游必有方”的心境。四十多年的人生阅历,更让我懂得“身在外,心系家,亲人不在旁,自要保平安”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是啊,人的一生,都要经历做人子女和做人父母的过程,既要时刻铭记父母的恩重如山,也要让自己的子女时刻感受到:有父母在,天就不会塌下来的温暖,即使有必要去远游,也能够感受到家的温馨,享受着人生的乐趣。

  或许,人生难免有诸多不如意。或许,岁月不老人易老,但我,会始终怀揣着我的这份家风家训,毅然决然的阔步前行!

  家风的散文 8

  施爱、包容、孝顺是祖辈留给我们这一代人的家风。就是这样的家风,祖父留给了父亲,父亲留给了我们,我们又传给了孩子,孩子又把家风传承,发扬光大。就是这样的家风,营造了我们家的和谐之美!现在,我就向大家讲一讲我们家风传承的故事。

  我家是一个祖孙三代7口之家,虽然不居住于一所,但彼此之间却相互挂念,相互鼓励,相互扶持。

  在儿女心目中,爸爸妈妈是施爱、包容、孝顺的典范。我生长在最困难时期,那时吃不饱肚子是常有的事,可父母为了让我们吃饱肚子,把仅有的玉米粥让我们喝,他们只吃些野菜充饥。冬天上学,父母怕我们冻坏手脚,熬夜伴着煤油灯纺羊毛绒、给我们织羊毛线手套、袜子,我们感到了温暖,体会到了父母的爱。可是,父母却舍不得穿。爸爸为了给我们筹集学费,扛着土豆往返到30多里的集市去卖,可是,天不作美,下起了大雨,父亲不但没有卖掉土豆,而且浇了个透心凉。

  一路上,我看到雨点打在父亲肩膀的帆布袋子上,渗到帆布口袋里,润湿了土豆,继而蔓延到父亲的肩上、背上,后又流遍到父亲的全身,甚至浸入父亲的心里。我看到父亲的鞋子,由湿透到像个泥榔头最后从鞋里往外溢水,走起路来发出“吱吱”作响的声音。父亲义无反顾的艰难前行---用土豆换钱,交学费,供我们读书,将来做有用之人,这就是父母亲在那个年代给我们最真实的爱!父母养育我们10个孩子,姐妹六人,兄弟四人。孩子多了,打闹现象不可避免,他们经常教育我们相互理解,相互包容,多找自己的缺点。我们犯了错,他们不是厉声训斥,而是和风细雨的说教。

  父母孝顺祖父母营子里人人皆知。他们给晚年卧床的祖父母梳头洗脸,洗衣服、晒被子,改善生活,吃小灶,粗粮精做,十里八村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孝顺,在父母的身上入骨入髓。

  好家风都是一代感染一代人,父母的'所作所为我和爱人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我们的女儿、女婿都是一级残疾人,他们的痛苦,也揪着我们全家的心。我和爱人把爱大都倾注在他们身上。为他们解决治病的经济来源,解决住房问题,筹资搞养殖业等,他们的孩子从出生到读书一切生活开支都由我们负担。尽量用我们的爱弥补他们的缺失。对待儿子儿媳也是这样。我们对孩子学会包容,经常教育孩子,做人老实,办实在事,处理事情要换位思考。正因这样,我们家儿女之间,婆媳之间,邻里之间从未闹过矛盾,情感其乐融融!

  孝顺是我们家的传家宝,我的爱人孝顺老人被传为佳话。把婆婆当做自己的老妈对待,嘘寒问暖,样样做得到。对待公公更是体贴入微。我父亲晚年患了半身不遂的病,爱人定时定点给父亲翻身、擦洗身体,还经常背出来晒太阳。至今我还记得,爱人为了给我父母调养身体,一天三顿饭从不重复,调着花样做,正餐之余什么时间吃什么水果爱人都为老人做好计划,致使二老临终时,嘴里不是叫着我们这些儿女的名字,而是叫着我爱人的名字。

  由于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熏陶,我们的良好家风在女儿女婿、儿子儿媳这辈得到了传承和发扬。为人诚实,乐于助人,尊老爱幼已成为孩子们的做人基础。撇开社会大家不说,就说我们的小家吧,孩子们给予我们的爱是非常细腻的:一个问候,提醒父母注意身体,按时吃饭,有病多看医生,体现孩子心中有父母;一次回家,带回家的尽是对父母的亲情的爱,一副拐杖,一张挠痒耙,一件薄衬衫,一双软毛袜,带回来的尽是对父母的体贴;坐在一起,依偎在我们身边,问东问西,问亲戚问好友,拉我们走出房间晒太阳,让我们心中暖意满满;我和爱人患病,儿媳跑前跑后陪伴检查、没日没夜的陪护,我和爱人心中满是欣慰。儿子儿媳也十分包容姐姐,几年来,我们为女儿的付出,儿子儿媳,不争、不计较,豪无怨言。

  家风正则民风纯,家风正则政风清,家风正则社风好。我们要把爸爸妈妈留下来的好家我永远传承和发扬,让它在平凡朴实的生活中代代相传、生生不息。

  家风的散文 9

  我的家乡是一座美丽的江南小城,鲜见高楼,难见奢华。乡村的建筑一样没什么风格,不过每家近乎都有一个院子。童年的记忆里,我家搬了三次,起起落落,个中缘由,一言难尽。直到大学毕业那年,我家才拥有了一个小院。

  农村家庭,不管是平房还是楼房,要是没个院子还真没面子,收获的季节要想晒个什么东西都不方便。所以很小的时候我就理解了什么叫“寄人篱下”----在别人院子里晒稻谷着实不好受。为此母亲也多次催促父亲砌个院子,做个“稻床”(农村门前多用来晒谷物的水泥地)。终于在四年前,母亲的一句话让我们全家出动,小院落成。原话我已经记不全,大致是说,只要肯做,大不了吃点苦。现在看来,母亲也是真心不想麻烦别人了。

  院子不大,很普通,却来之不易。每一块砖,每一担沙,都是我和老爸从屋前挑到屋后,就连墙面也是我俩“亲自”粉刷的,虽不平整,但在我眼里更显珍贵。院子的南墙根,留了小块空地,父亲种了棵桂花树,母亲从姨妈家移栽了些花。现在,月季早已枝繁叶茂,桂花树更是香飘四邻。虽然勤劳的母亲已将院子打理得井井有条,可每次回家,我都会拿起大扫把给它美化一番,再拿起剪刀过一把园丁瘾。

  小院是我们家最朴素的地方,也是最别致的地方。打开院门,一条不长的巷子格外引人注目。一般的巷子都是笔直的,可是这条巷子却在我家院墙处凹了进去。本来家家的院墙都应该和正屋的墙齐平的,无奈邻居家院子“跨”出了一块砖。本就不宽的巷子有一半用作了水渠,剩下的一半一人勉强通过。如果当时我家院墙照常修的话,恐怕会给行人带来很多不便。于是父亲做出了退让----退后四十公分砌墙。记得当时母亲抱怨了一句,父亲的回答却很坚决:总不能让人家没路走吧!现在想想何尝不是呢?做什么也不能让别人无路可走。路直巷曲只一砖,院小心宽和两家。这就是小院让我自豪的'特别之处。

  古人为了将住宅和自然融为一体,创造了“前庭后院”,今人得此享受这生活的淳朴。因为懒的出门,小院便成了我的假期天地。早上睡到自然醒,起来时温暖的阳光已洒满院子。一人,一椅,一书,再加上一杯茶,无比的惬意。中午再抱着小外甥咿咿呀呀地闲逛一圈,乐此不疲……临近过年,家家户户都忙碌了起来,小院里也晒满了东西,这边衣服被子,那边咸鱼腊肉的。一到下午,农家小院间便充斥着邻里家长里短的寒暄。孩子们的打闹课不管是谁家的院子,噼里啪啦的鞭炮声更是此起彼伏。黄昏时分,一缕缕香喷喷的炊烟又让它恢复了平静。

  幸福的时光给了家,假期的时光给了小院。今年很遗憾,没能在院中扫雪。今年很幸运,寒冬腊月院中还能见到鲜红的月季。人生旅途,总有一缕幽香,或浓或淡。漂泊时,无限神往,捉摸不定。守望时,暗香浮动,清新爽朗。小院之风冥冥之中将很多东西沁入我心。

  小院不小,它是家的延展,是家风的摇篮,是诗意的翅膀。

  家风的散文 10

  这样一个夜晚,这样一群朋友……夜风、星星、广场、烛光,身边还有可以依傍的亲人,构成了一幅近乎完美的世界。这一刻,深深刻在记忆里了。

  ——题记

  四月三十日是儿子回家的第二天,计划好了一家人去看3D片《泰坦尼克号》,票也到手了。上午接到作协朋友茜电话的时候,家里警察刚好在拉二胡。电话通了后,二胡的声音第一时间跑到电话里,于是,和茜就在二胡音乐背景下通话。

  茜说:“怎么有二胡的声音?”

  我说:“今天休息,警察闲的瞎拉呗,自娱自乐呢。”

  “不错啊。对了,今晚在客家风情土楼聚会,除了作协了朋友之外,还有几个音协的,一定要来哦。”

  我赶紧说:“不行,不行,儿子昨天从国外刚回来,今晚一起看电影的,电影票都买好了。”

  “电影票可以去改时间的。叫儿子一起来就是了,对了,你家警察会拉二胡,叫他也一起来,一定!”

  客气风情的土楼,一帮作协和音协的朋友相聚,加之茜的盛情,我心动了。

  于是同警察父子商量:“怎么样?电影明天看?可以改票的。”二人做犹豫状。

  经过我再三动员,他们终于答应了。

  五点半,我背儿子刚从日本带回来的单反相机,儿子提着警察的二胡,一家人驱车赶往市郊餐饮农庄——客家风情土楼。

  大约四十分钟车程,我们来到目的地。

  好别致的土楼——坐落在市郊风景区五桂山里一个典型的客家围屋:

  圆圆的几层土楼围成一个同心圆形、主体结构为“一进三厅两厢一围”。东西两边对称,前低后高,主次分明,坐落有序,布局规整,以屋前的池塘和正堂后的“围龙”组合成一个整体,里面以厅堂、天井为中心设立上百个生活单元,这里可以容纳上百人或数百人同居一屋。

  资料上查阅可见:客家的村落多按宗族姓氏关系组合而成,聚族而居的习俗使村落的布局既有统一的考虑,又以宗族辈份做排列,把几十户甚至上百户同宗同族的人家组成一个村落。有的一个围龙屋或几个围龙屋都是一个姓氏。客家的村头或村落间都种有风水林兼做村界,各村都有自己的生产生活范围和小环境。各个村寨前,都有一条溪水弯弯绕绕从屋前后流过,溪边种植树木、果林,村寨前则是阡陌纵横的田野,围龙屋掩映于葱茏的绿树间,充满田园韵味。

  据史学家考察,围龙屋的屋村形式带有明显的中原贵族屋村形式的遗制,布局十分讲究。鸟瞰围龙屋,池塘、禾坪和围龙屋恰好组成一个以南北子午线为中轴,左右对称的“太极圈”。正面看去,围屋占据最高点,其次是上堂、中堂、下堂依次排列,每层坐高平均相差15——20厘米,以对称式庭院房屋形式,向前后左右重叠排列,构成全组的核心。正堂处于正中,一般由屋长或辈份最高的'人来居住。这也正体现了中国自古崇尚中庸的文化色彩。

  看着这辉煌的建筑,不禁叹道:若在过去,这么大一个围屋,100多户人家同居于此,不就是一个自给自足的小社会嘛!

  赞叹围屋奇特结构和合理布局,陶醉于这既有古代宫廷的神韵,又有江南园林的风格,同时还蕴含着浓厚的文化色彩的客家风情里。

  想必,这是一个春风沉醉的晚上!

  朋友们三三两两,都来了。

  我们喝着客家酿酒,吃着客家菜,从土楼窗外吹进山里的凉风透着清爽。

  席间,一个很帅气的男士起来,走到我们这一桌,端着酒杯说:“茜,生日快乐!”

  我这才恍然大悟!

  原来今天她如此盛情,一定坚持让我们一家同来,是为了见证和分享她的快乐和幸福!我除了怪着她不透露主题之外,剩下的,只有祝福了。我真诚的祝福她:年年岁岁花相似!于是,因着茜的生日,大家喝得酣畅淋漓。

  天色越来越黑,土楼其他给食客几乎都走了。围屋中央广场的红灯笼次第亮了,我们随着寿星---茜来到围屋中央的舞台旁,点起了心形蜡烛,几个音协的朋友,拿着电吉他,奏起欢乐的曲子,其他人借着酒意,或歌、或舞、或唱,还有一些则围成一圈,绕着客家围屋广场中心的“太极圈唱着跳着、舞着、乐着……

  难得警察也会上台为茜高歌一曲。小警察的单反今天也派上了用场,看他不停变换角度忙个不停,有一刻,大小两个警察同时被茜拉近舞池,看他们父子两个一脸灿烂,尤其是警察,好像回到葱茏岁月,高兴得像个孩子。

  清凉的夜风,闪烁的星星,还有点点烛光,这一切构成了一个神秘而又祥和的世界。

  这样一个夜晚,近乎完美。

  客家围屋广场的歌声、笑声,深深留在记忆里了。

  家风的散文 11

  家庭是圃,孩子是苗,家风如润物细无声的小雨点。小苗只有在雨露的滋润下,才能健康成长,孩子只有在优良家风的熏陶下,才能出类拔萃。

  记得把倩倩刚送进幼儿园时,我担心的是孩子会不会哭着找妈妈,会不会自己小便洗手,会不会自己吃饭,妈妈不在中午能安然入睡吗……生活上的一切我都担心着。孩子入园一周来,出乎我们全家的意料,她不哭也不闹,从老师的反馈来看,倩倩能自己大口的吃饭,自己睡觉,也不怎么哭闹,似乎很快就适应了幼儿园生活,全家都为此感到高兴,似乎一切走上正轨。一天我提早下班回家,倩倩已经放学回家,正专心的玩着玩具,我不经意间看到她手里拿着几片雪花片在玩,自己好像没买过这样的玩具,这是哪来的呢?我问道:“宝贝,你手里玩的雪花片是哪来的?”孩子天真的回答我说:“是幼儿园的呀!”我听了忙问:“那你是怎么拿回来的?”孩子告诉我说是偷偷放在口袋里拿回家的,听了她的回答我忙找奶奶问是怎么回事,孩子的奶奶说有时是看见她会拿一两片雪花片回家,看看是小东西自己也没在意,只要孩子高兴就好。奶奶的话让我意识到自己对孩子的关心少了,隔代的溺爱会对孩子造成一些负面影响,我得告诉她们这样是不对的。孩子的'这种行为我没有责怪和发火,而是让她知道幼儿园的玩具是小朋友们一起玩的,玩具的家在幼儿园,离开幼儿园它们也会不开心。接着和奶奶沟通,让她以后每天接孩子的时候问问她口袋里有没有玩具忘记放回去了,如果有,就赶快送回去。

  随后的每一天,我都会提醒奶奶每天问问倩倩,有时也会问孩子今天有没有忘记把玩具送回家,刚开始奶奶告诉我,倩倩今天又拿了玩具,不过提醒她后就送回去了,后来倩倩会主动和奶奶说自己没有忘记送玩具回家,几周后,倩倩已经牢记幼儿园的玩具是大家一起玩的,不能拿回家。经过这件事,我发现倩倩变得懂事了,不再乱动别人的东西,不随便接受别人的礼物,和小朋友相处也懂得谦让了。

  怎样的教育就会有怎样的孩子。良好的家风能帮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帮助他们健康成长。

  家风的散文 12

  家风就是父母之风。有什么样的父母,就形成什么样的家庭作风。我的父亲去世已经14个年头了,现在每每提起我的父亲和行动不便的母亲,我就想起父母留下的良好家风。

  上个世纪70年代,农民的生活非常困难,生产队一年分的口粮都满足不了家庭一年的食用,尤其是遇上了天灾粮食失收,生活那就更加困难了。为此,很多家庭又没钱买粮,只好向左邻右舍借粮。当时我家人口多,爷爷走后,奶奶、父母亲和我们兄弟姐妹一共10人。由于我父母亲精打细算、省吃俭用、勤俭持家,常年在自家的自留地里种些番薯补充,所以每年都会有些余粮。记忆犹新的是我村上有这么的一家人,生了很多孩子,三顿饿两顿饱,十分饥寒,每年都到我家借米借谷。我父母亲善解人意,在我家余粮不多的情况下,掏尽缸底给他,却从不要他还。当时我家宅边种了很多山竹,他需要时就来砍,我父母也从没要过他一分一厘的,我深感不解,母亲对我这么说:“我们虽穷,但还有比我们更穷的,帮助穷苦的人是应该的!”长大以后,我一直都没有忘记母亲这几句话。

  我的父母亲非常勤劳,也非常节俭。父母亲整天忙忙碌碌不知疲倦,很少有闲着的时候。每天天未亮父母亲就起床了,父亲挑水母亲做饭,父亲劈柴母亲喂猪,总是忙个没完没了的。到了生产队开工的时间,父母亲又扛着锄头挑着畚箕去劳动了。父母亲的节俭,在我们这个地方也是小有闻名的。在我的记忆中,在那个年代,我从不见父母亲穿过一条像样的衣服。父母亲总是用“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来教育我们;对吃剩余的饭菜,父母亲总舍不得掷掉,除非是坏掉不能吃外,都将剩饭剩菜盛起来热起来,留到下一顿再吃。父母亲还常常教育我们要节约,不浪费一粒饭一滴水。对父母亲的身教言传,我铭记在心,懂得“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难。”不乱花钱也是父母的一条家风。记得小时候父母亲几乎不给钱我到外面买零食,说外面买食不卫生,既费钱又影响健康。现在生活条件好了,但我还是秉承家父家母留下的家风,不乱花一分钱,可花可不花的一律不花。

  我的父母亲务实善良、宽容大度。在生产队集体劳动,我的父母亲总是第一个到位,从来没有偷懒的现象。特别是我的父亲是村中犁园犁田拖车的好把手,这些重活苦活脏活他总争着去干,从不计较工分的多少。他当过生产队会计,账务记得分厘不差,也从不占生产队的便宜。村中大事小事的`,只要有人要他帮忙,他总是愉快答应。上世纪六十乃至八十年代,家家户户住的都是茅草房,每临年关,本村或邻村都有人请他去“押屋”。因为我的父亲懂得押茅草屋的手艺活,但他帮衬别人从不收人一分钱一两物,甚至连饭都不吃一顿。他做好人一辈子,但也受到不知好孬人的欺负,但我的父亲总是那么包容、那么忍耐,宁可自己吃亏,宁可自己受骂,也不与之斗气,父母亲常对我说:“‘忍’字值千金,不要随便和人结仇”。我想,这句再普通不过的话,就是父母亲留给我最值钱的家风!

  父母亲对我们子女要求特别严格,从不让我们渗染不良恶习。记得有一次我在生产队谷场上和几个小朋友赌钱被父亲发现了,他把我赶打得走投无路。从此,我就向父母亲保证以后绝不参与任何了。也就是这次刻骨铭心的经历,使我领悟了父母从严教子的家教风格。

  有了慈母严父,才有如雨露的家风。家风如春雨,润物细无声。受父母亲潜移默化的家风熏陶,我以及我们的下一代都秉承了父母亲留下的良好家风,这些家风是无价之宝,是我们享不尽、用不完的精神财富!

  家风的散文 13

  众所皆知:“四书五经”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儒家思想的核心载体,更是中国历史文化古籍中的宝典。它在世界文化史、思想史上具有极高的地位。近八百年来,“四书五经”在社会规范、人际交流、社会文化等方面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

  然而,将孔孟创立的儒家学说集大成为“四书五经”,除了朱熹外,被誉为“闽学干城”、“朱门领袖”的蔡元定也是主要创建者之一。除了协助完成《四书集注》外,蔡元定一门四代还相继完成了“五经”(《易经》、《诗经》、《书经》、《礼经》、《春秋》)里的'《易经》、《书经》、《春秋》三部经典。

  地处建阳麻沙的蔡氏祠堂大门就有“五经三註第、四世九贤家”的楹联,这是表彰建阳蔡氏九儒对宋儒学所做出的重大贡献。宝祐三年五月初六日,理宗皇帝赵昀御笔亲书“西山”巨字赐其孙蔡杭刻石于建阳故里的西山龙头岩上。并云:“蔡元定卓绝之才,精诣之识,贯天地人物之理,博学而无所成名。志气豪迈,性禀高明,赋材卓绝,道德取法于当时,造诣精纯,模范仪型于后世,初赠太子少傅,再赠太子太傅,加赠少傅。”明嘉靖九年(公元1330年),明世宗诏蔡元定祀啟圣王庙。清康熙四十四年(公元1705年),康熙皇帝御书颁赐宋儒蔡元定“紫阳羽翼”匾额。

  “蔡氏九儒”一门祖孙四代人,崇尚孔孟所倡导的儒家学说,衍着周、程、张、邵、朱的学术方向,坚持大本大源,探讨自然界与社会渊源长达150余载,终于创作出影响国人千秋万代德行标准的国粹精华的行为宝典,这与蔡氏一门自始至终恪守“慎独”的好家风有着必然的联系。

  蔡元定,字季通,号西——建阳人。其父蔡发是个理学家。蔡元定幼时,其父便授以《西铭》,稍长即授以二程《语录》、邵雍《经世》、张载《正蒙》,并说:“此孔孟正脉也。”与此同时,不间断以“蔡氏家训”教诲,告诫他应“为人良善,天必佑之。知错责己,天心相之。仁义礼智,时刻注意。处世从善,安分守己。勿参,坚定不移。勿贪财色,才免忧虑。”并说:“‘慎独’乃处世之第一要领”;“为人要忠厚诚实,不可浸于利禄。”

  绍兴二十三年,蔡发逝世,为秉承父志,蔡元定一生不仕,淡泊名利,登西山绝顶,构筑书屋,在此忍饥茹素,记得苦读书,著书讲学、穷究天理,长达三十八年。他自咏:“独抱苇编过客稀,单瓢不厌屡空时,幽然自与庖義近,春去人间总不知。”其间著有《易学启蒙》、《律吕新书》、《八阵图说》、《皇极经世指要》等十四部书。并协助朱熹撰成《近思录》、《易学启蒙》、《太极图说解》、《资治通鉴纲目》、《周易参同契考异》等重要著作。

  宋宁宗庆元二年(1196)秋,韩侂胄擅政,朱熹被定为“伪学魁首”去职罢祠。作为朱熹的得意门生蔡元定以“佐熹为妖”的罪名,贬谪三千里外的湖南道州监管。

  到了道州,远近的读书人久闻蔡元定的声名,来求学者日众。毕生以授徒为使命的蔡元定,面对逆境,并无畏惧:“彼以学来,何忍拒之,若有祸患,亦非闭门塞窦所能避也。”他虽身有疾患,仍抱病授徒,并常贻书训其子及门生曰:“独行不愧影,独寝不愧衾,勿以吾得罪故,遂懈一日”。又说:“步步守着仁义就智信,可传子孙。”蔡元定对“慎独”是知行合一之人。哪怕他在弥留之际,再三嘱咐将棺木劈小,丧事从速从简,拒收慰银,都可看出他的言行一致。

  “独行不愧影,独寝不愧衾”是蔡元定恪守“慎独”的座右铭。其意思是人们行走坐卧都要行为端正。独自行走对得起跟随自己的影子;独自卧眠对得起温暖自己的衾被。不能因我是得罪之人,而松懈放纵自己。慎独的“独”字有二义。一说的是一个人独处时,在没有监视,没人看管情况下,能严格要求自己,不做亏心事,不做违反道德的事。二是指自己的心理活动,一个不好的念头,都要警惕,都要克服掉,这样可以使自己追求真理,不受权利欲望干扰,做一个表里一致,行走坐卧都行为端正的人。

  在“慎独”家风的熏陶下,蔡元定的三个儿子渊、沆、沉自幼听从父训,克己复礼,仁义待人,慎独处世。长子蔡渊长从朱熹,隐德不耀,受父师之命,隐居建阳九峰专心著书,著有《大学思问》、《易象意言》、《周易训解》等十三种书于世,所著《易经》(即《周易训解》、《易象意言》)均入四库全书。次子蔡沆以“慎独”为座有铭,举动端严,师从朱熹,用心数年,著成《春秋五论》。三子蔡沉视功名如草芥,三十载不就科举。诸臣举荐,都推说:“此非吾志也”,坚不肯受。庆元四年(1198年)八月初九日,蔡元定去世,蔡沉扶柩以归,赠银以途者众,蔡沉跪谢坚不肯受。受朱熹之托,隐于九峰,反复十年,著成《洪范皇极内篇》、《尚书集传》,此二书均进入《四库全书》。《书集传》受朱熹之托,化十年功夫著成。蔡沉之子蔡模颖悟庄重,以理学制道自尊,弃举子业,励志圣贤之学,著有《易传集解》、《大学衍说》、《河洛探頣》、《续近思录》、《论孟集疏》。蔡沉次子蔡杭用力于致知诚正之本,讲治国平天下之道,学识宏深,才德优良,精通经术,忠直敢言。绍定二年登进士,历任知县、知府、江东提刑、工部侍郎、吏部尚书、朝议大夫、端明殿学士、荣禄大夫,直至右丞相。蔡杭立朝其间,忠君爱民,忠直敢言,锄奸除恶,断案精明,所到之处,无屈不伸。宗理宗评介说:“蔡杭器识宏深,才德优良,廉能昭著中外”。蔡沉三子蔡权乐善好施,凡宗族邻里婚丧喜事,都能倾资相赠。教授乡间,讲明义理,天性之高洁与祖父无异。著有《皇极刚克要略》、《八阵图说解》、《参同契论》等书传世。

  “独行不愧影,独寝不愧衾”的清廉家风,成就了蔡氏九儒一门四代“五经三集注”的伟业,在今天仍有其现实意义。

  家风的散文 14

  在我的印象里,我的父母是比较传统的普通百姓,没有太多的文化,给我起的名字也只是遵循辈分之说,那自然也写不出类似朱熹家训、曾国藩家训等名著。这些名家用艺术般的言语宣扬了他们的家风家训,但如同绝大多数普通家庭一样我的父母只有普通的言行。

  哪个少年没有顽皮的过往,记得那是上小学的时候,下午放学和同学一起回家,在路上闲聊中得知他家买了一部卡带游戏机,那个年代卡带游戏机可谓风靡一时,是我们每个小伙伴向往拥有的',我便不知思索的要去他家看看。结果可想而知,不懂事的我在他家玩了很久,期间他父母问我,你爸妈知道你在这么?我敷衍说道他们知道。伴着夜色我才回到了家里,发现父母不在家,过了许久他们才回来,原来他们是找寻我去了,去过学校、亲戚家,他们所能想到的地方,去过派出所报警,派出所回复说要过24小时后才能报警。找寻了半天结果我现在才回到家里,自然是免不了一顿教育,之后过了没多久,父亲也给我买了台卡带机。再次回想这件事让我对孝有了更多的认识,何为孝道,孝顺为先,顺则顺其心。虽然父母的父母在几千公里外的山东老家,但父母总是惦记着那里的情况,总是经常打个电话过去,说起熟悉的山东话。每次回老家,总是从这里买些新疆特产带回家,虽然我给父母说,老家那边都可以买到这些的,路上带着多累,但他们总是坚信这里买的再带过去就是不一样。儿女是父母的心头肉、是父母的期望,从生出就一直为子女操劳着,能否健康成长、上学成绩好不好、毕业能否找到工作、何时能娶妻生子等等,总有操劳不完的心。在生活中的每件小事,拨打一个电话,他们会放心;说几句暖心的话,他们会开心;有空多陪伴,他们会舒心。我们无法阻止他们来自爱的关心,但我们可以让关心不会成为担心,只为父母少添几缕白发和皱纹。

  父母自年青时来到新疆后,由于种种原因就很少再回过老家。问过父母为什么要离家那么远到这里来,原因很简单,为了生计;问过为什么不再回去了,原因也很简单,为了我们。父母出生的家境贫困,而且有很多兄弟姐妹,品尝过吃完上顿没下顿的日子,经历过没有条件辍学的无奈,外出干活时住过地窝子。然而这一切,他们没有抱怨过父母,更没有抱怨那个时代,独自背着行李背井离乡,一切从零开始的奋斗。从打土块、拉土方这样苦力活挣工分开始,终于让我们出生有了居所、完成了学业、成为社会有用之人。一心惦记着两地,一头牵挂着他们的父母,另一头心系着他们的儿女,也许就是用这样的方式,将尊老爱幼、勤劳吃苦、勤俭持家等精神传续下去。

  无论是华丽而经典的家风,还是朴实无华的家训,都在中国各个家庭中传承。作为一个普通的我,将用父母那朴实的方式继续继承和传承。

  家风的散文 15

  我出生在1979年春天。父母都是老实巴交的农民。我有一个姐姐,两个妹妹。可惜我身下的那个妹妹刚生下来第二天就就夭折了。第二年的同一天同个时辰,我的第二个妹妹出生了,母亲抱着妹妹哭了,母亲说,是之前的妹妹又回家了。小时候,母亲留给我们的记忆是温馨的。母亲在院子养了一大群鸡鸭鹅,还有小兔和小猪。兔子长大了,母亲在推车上绑好两个筐子,一个放兔子,另个筐子里面装着我和妹妹。蜿蜒的山路上,母亲推着我们去赶集,一路上洋溢着欢声笑语。

  等我们大一些了,母亲就不允许我们懒惰了。天一亮就要喊我们起床,大姐压水,我烧火,妹妹扫院子。

  那时流行带胶的贴画,一毛钱能买好几包。五颜六色的贴画让我想得头疼。我趁母亲在外面忙,偷了母亲抽屉里的一毛钱跑去商店,买回一大把贴画。事情败露那天,是年幼的妹妹把我买来的贴画糊满了半面墙。母亲严厉追问:贴画哪来的?妹妹拖着哭腔喊:二嫚给的。我被母亲拉到一边,狠揍屁股。我蹲在地上抽泣,母亲拉我起来,问我:知道妈为啥打你吗?是为了让你记住,别人的东西不能拿……

  12岁那年照镜子,我惊喜地发现自己不但长了一口整齐洁白的牙齿,还拥有了一对水灵的双眼皮。那时的我特臭美带领小伙伴们把邻居大门上的红对联全撕了下来,红对联蘸着水描红嘴唇,黑色的墨汁画眉毛。邻居找上门,母亲态度和蔼连声道歉。送走邻居,母亲见我哭成了大花猫,帮我擦拭脸上的泪。母亲一边擦拭,一边忍不住笑。

  一次去小伙伴家,婶子做了香喷喷的兔肉,我和妹妹馋得流口水,心想要能吃上一口就好了。刚好母亲来喊我们回去,母亲扫了我一眼,那目光充满了严厉。回家后,母亲把笼子里最肥那只兔子拖出来,杀了炖了。母亲把肉端到我们三个的跟前,说:不能眼馋别人的东西,想吃了告诉妈妈。

  在我的回忆里,总有一副温馨的画面:明媚的阳光,饱满的农家小院,还有母亲忙碌的身影。

  后来,我和大姐外出读书,参加了工作。每逢节日,我俩提着大包小包回老家,蜿蜒的山路,颠簸的厉害。那一次,我俩提着年货挤上回乡的长途车,车厢里大都是带着行李返乡的民工,车内人多,空气不流通,整个车厢都是汗臭,脚臭混杂着年货与鱼腥味,我俩晕车厉害,难受死了。正在这时,姐姐跟司机说要上厕所;司机好不容易找地方停下了车,车门被人和行李堵死了。姐姐一狠心,就从窗户爬出去了。车子走走停停长达五个多小时,到了镇上,我俩还要步行2公里才能到家。回家后,我俩跟个小狗似的趴在炕上喊着难受,母亲看了很难过。第二天早上,母亲对我们几个说:昨晚上跟你爸商量了,把家搬到牟平……当时我们几个强烈反对,搬家谈何容易?家里也不富裕,搬去外地拿什么来维持生计?外公外婆年迈,母亲怎忍心远离?

  过了好长时间,那一天忽然接到母亲的电话。母亲在那头说:大嫚,二嫚,妈都收拾好了,跟你们去牟平……

  母亲把田地托付给亲戚,把家里的鸡鸭鹅都送人了,唯独舍不下这栋老屋。老屋是我的老爷爷留下来的,老爷爷送给了爷爷,爷爷在这里娶了奶奶,生了父亲兄弟4个,后来这老屋被爷爷分给父母亲做结婚的新房,在这里又有了我们姐妹四个。母亲舍不得卖掉,父亲也是。父亲是爷爷奶奶最小的一个孩子,奶奶快50岁才生的父亲。父母亲结婚时,爷爷奶奶已年迈。每当提起爷爷奶奶,母亲总是一脸的愧疚。母亲说,爷爷奶奶没跟着享过一天福。那时物质匮乏,母亲也没什么好的东西送给老人,只有做了面条,饺子才送给爷爷奶奶。等物质好些了,老人都不在了,空留“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愧疚。

  每年重大节日,母亲总是供奉好水果与饽饽,喊我们三个过去磕头。母亲说:赶紧过来给老祖宗磕个头。我们怀着一颗虔诚的心跪下磕头。这种习惯一直保留着,到我们出嫁后每年正月初三都要去母亲家里磕头。祭祀,怀念先人,也是对血脉传承,感恩先人的一种尊重。

  母亲把老屋托付给我的二爹。母亲说,这是祖辈留下的老屋,什么时候也不能卖。那个深夜,大货车拉着父母所有的家当来到了牟平某个楼区。(房子是父母亲提前买好的。)车上拉了几袋自家磨的面粉,有锅碗瓢盆,有平日里换洗的衣物还有晒过的被褥。把东西从车上搬下来,我们都很累。母亲小心翼翼把一个木质的梳妆台放在桌子上,母亲说:这是祖祖辈辈留下的传家宝,要代代相传。母亲又去卧室铺好了被褥,喊我们:嫚,都过来睡吧。昏暗的灯光下,母亲那张又黑又瘦的脸,让我不安。皱纹爬上了母亲的额头,那发丝多了点点鬓白,辛劳的母亲啊,让我想起“孟母三迁”的故事。难以想象,母亲是如何做出这样的决定,离开生活几十年的'家乡,母亲甚至不知道将来靠什么生活,生存,就这么义无反顾地来了!

  父亲很快找到了工作。那时我在一家工厂做化验员,大姐在企业任职会计,妹妹也找到了合适的工作。再后来大姐嫁到了城里,我在大姐的介绍下找到了相伴一生的那个他;妹妹也找到了幸福的归属。再后来,我们三个都有了自己的孩子,是三个可爱的男孩子,母亲每每看到孩子们都高兴的不得了。我们姐妹三个嫁的都是独生子,尤其是大姐跟姐夫结婚十几年,一直和公婆住一起,从未和公婆红过脸。妹妹也是被公婆称赞的好儿媳,我和公婆的关系也是和睦;这一切和母亲的教育有很大的关系。母亲总说:善待老人是做人的根本。母亲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逢重大节日,外公外婆的生日,母亲必须要回家的。母亲晕车很厉害,每次从老家回来总会大病一场;母亲只记得孩子们晕车,唯独忘了她自己是晕车最厉害的一个。

  后来大姐,姐夫,妹妹各开了一家专卖店,生活也越来越好了。父母也办理了退休,每个礼拜五我们都聚在一起,父母亲忙着洗水果,三个孩子在一起玩游戏,我们几个打打扑克,聊聊天,玩得很开心。温馨的大家庭啊,是我们前进的动力啊。

  2011年秋天,我在姐姐的帮助下开了一家专卖店,这是我们大家庭里第四个专卖店。母亲大力支持,姐姐,妹妹和母亲都把自己的积蓄拿出来让我进货。母亲不顾自己瘦弱的身体,与我们一起整理商品,忙碌到深夜。记得门头两侧的大柱子需要刷油漆,我恐高,不敢上;姐姐和大哥,妹妹都来帮忙,母亲在一边看着我们笑得很开心。

  专卖店开业那天,家人们都来店里帮忙,那一天,客户爆满,我眼里都是满满的幸福。这幸福来自于母亲,来源于亲人,来自于所有的鼓励与支持,所有的呵护与注视。

  今年,我39岁,儿子14岁,母亲已近古稀,母亲还在散发余热,只要我一个电话打去,我说,妈我要出门,不出半个小时,母亲就坐公交来了,帮我看店,帮我收拾卫生。有时母亲还特意炖了鸡汤送来店里。每次有好吃的,母亲总是自言自语说,你外公外婆在这就好了。母亲的言语里充满了愧疚。

  有一次儿子问我:妈妈,你的妈妈怎么那么爱你啊?我笑了笑;天下的父母没有不爱自己孩子的,只是爱的方式不一样罢了。现在想想,我们姐妹三个所拥有的乐观,自信,都来源于母亲,母亲用瘦弱的身躯为我们支撑起一片晴空,我们几个在生意上诚信,童叟无欺,在生活中乐观向上,所有的快乐与源泉来自于母亲潜移默化,优良的家风传承!

  家风的散文 16

  家风是家庭的风气、风格与风尚。懿德丰盈的家风,必铸就馨兰般的人生美景。所以,有家风与没家风,是两回事。钱再多,没家风,子孙一样败光;没钱,但传承了好家风,生命也会发光。家风无关乎物质,穷人与富人,都可以讲家风。家风与精神有关,它是衣柜里一块典藏的粹玉。

  咱中华民族,自古就崇尚德懿丰盈的好家风。无论是身居高堂,还是枕席露野,都不忘祖宗遗留下来的风气、风格与风尚。“吾本寒家,世以清白相承”,这是司马光的人格正气,祖辈们视之为碧霄;“一食千金,吾不忍食,吾不忍睹”,这是曾国藩践行节俭之道的百年回响,先人们捧之为琬琰……正是这些先祖用中华民族最清正的遗风,在家室中垒起一道道天高之善,海阔之德,才使整个华夏大地,流泻着一股厚德载物的清波遗韵。

  中国有句古话叫做“上梁不正下梁歪”,又说“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在茫茫天地之间,家是构成人类社会最基本的单位,家风败坏,社会风气必匪。所以,注重家风的构建,是命旅中头等大事。家风是一首多声部的乐曲,好学尚德,是家风;孝悌淡泊,是家风;勤俭节约,也是家风……无论你在生活中唱响哪一个声部,都必将对你的后代产生深远影响。有一位博学多才的哲学家爱德华,在家族中树起了勤奋好学之风,后世子孙竞相承传,结果有13位盘居大学校长,100位高就教授,80位摘冠文学家,60位成了医生,还有1位问鼎过副总统;而另一个酒鬼兼赌徒珠克,一生玩世不恭,浑浑噩噩,他的鄙践与纨绔,不幸成了后世竞相仿效的玉律,结果在他的后代子孙中,有300多人当过乞丐,400人酗酒致残或夭亡,67人犯过诈骗罪、盗窃罪、杀人罪。正与反两方面铁的事实,给视家风如草芥,或者将家风败坏、身陷权势嚣、货利浮、声色舞的家长,敲了一记贯顶的钝击!

  家风绝不容忽视,更非“雕虫小技”,它是森林里的一阵怒涛,是大海里的一股飙风,能力透纸背,狂吹四野,以水木清华的气流,迅速覆盖茫茫天地,给人类以清冽、以润泽。所以家风就像一粒种子,撒播于华夏大地,必成国风,成森林。家与国,从来就是唇齿相依的。古语有云:“身修而国治”,如若我们家家户户,以身作则,存真理、摄正义、留仁爱,练达而不失扑鲁,严谨而不掉疏狂,坦荡高尚,则“国治”无疑如老子所言:“治大国如烹小鲜!”

  咱中华民族,自古有厚德载物之风。泰山脚下,长江黄河之畔,那万千灯火下“昭昭如日月之明,离离若星辰之行”的懿德善心,曾在时代的烟云中,从家延伸到国,激迸出一阵阵钟鼎巨鸣。到过岭南九江烟桥村的'旅游者,必见村中的麻石门楼上,刻有“烟桥正道”几个升斗大字。据清末流传甚广的一本宣讲小说《吉祥花》载述,该村何君和,“慷慨好施,自奉俭朴,家虽贫能识大义”。德性自能流芳,有其父必有其子。曾授兵部主事的何文绮,深揖其父何君和之风,一生倡导利物济人,晚年憩归,谆谆诱教乡人,致令学生朱次琦这位岭南雄儒,掬其绳墨芬芳,在襄陵为官之际,心系民瘼,造福一方,到离任时,竟是千巷联袂,万人相送!辞官后的朱次琦,又将其厚德精神灌输给学生康有为。雄才大略的康有为,更是将师德发扬光大,在国难民蹇之际,毅然将生死置之度外,发动维新变法,解黎民于倒悬,其滔天巨德,正是从“烟桥正道”这条陋巷里的家园中始,升腾到京华的皇殿终。这个经典的例子,更加说明了家风与国强民伸,始终唇齿相依的。

  在当今提倡民族复兴之际,让我们齐齐唱响家风的主旋律,用良好的家风,铸就伟岸的国风!

【家风的散文】相关文章:

家风征文:好家风12-30

散文07-19

经典散文06-13

家风的作文01-15

家风的征文07-28

(经典)家风的征文10-24

我家的家风02-17

家风作文03-10

家风的作文01-01

家风的征文[经典]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