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美文与心灵的随笔散文
有朋友谈到了文学与生活的关系时说:写文字的人只有走出自己的圈子,利用各种机会广泛接触社会各界人士,深入他们的生活,研究一下他们都在做些什么,他们是如何生活的,有了丰富的真实的现实的生活素材,才能写出真正的好文章。并总结了一个众所周知的道理——好文章来自多彩的现实生活。
粗看这些话似乎没有错误,但是细细推敲,总感觉有点“乌托邦”。是的,优秀的文学艺术作品,源于生活,来自生活。对于作者而言,如果真能够拥有丰富多彩的生活确是难能之乐事。但是,生活是什么呢?丰富多彩的生活在哪里呢?而有了丰富多彩的生活是不是就会诞生有血有肉有灵魂的文字呢?
带着这些问题去对照生活,不难发现,丰富多彩的生活对于每一个人来说,真是美丽得太遥远了。生活中,每个人都从事着不同的职业,而职业的性质又限定了你的交际范围,且不要说去深入其他各界的人士的生活了,如果能够走近他们就很不错了,比如,一个作者不是市长,要写反映市长的作品,他能够体验到市长的生活,恐怕有时候连接近市长的机会都没有。因此,在现实生活中,如果为了作品的深度、广度去改变作者的生活现状是很难的,而没有经历那些丰富多彩的生活,作家就不写或者写不出好的文字了吗?
文字是自然、人类、社会等林林总总的现象在作者内心折射出来的独特感受。我觉得,对于一个作者来说,能不能写出好的文章,不在于有没有丰富多彩的生活,有没有多么好的题材,而在于能不能在即使很平淡的生活中去发现美、揭示美、创造美,或者说有没有创造美的笔触,能不能给读者创造出视觉上和心灵上的美感,让读者获得愉悦并产生美好的思想,从而向真善美的世界靠近。
而一个作者有没有创造美的心灵,又与他的审美价值取向有直接的关系。就作家文学审美的价值取向而言。比如人们一谈到风花雪月,似乎就会与庸俗、肤浅联系在一起,而为什么不能够让“风花雪月”与乐观的积极向上的意蕴联系在一起呢?比如一看见秋天的雨,似乎就必须生愁,而为什么不能让它与一种诗意淡雅的心境发生关系呢?
在生活中我们触目的影响我们心情、增加我们心理负荷的事情就够多了,为什么还要在文字中去反复渲染它,让读者再背负一种沉重呢?生活是千姿百态的,而人是唯一的,善待自己,就是善待生活。生活中,我更喜欢把目光聚焦在那些闪耀着美丽光泽的平凡的事物上。
比如让笔者表达看到“一潭水,上面漂了一些垃圾”时的感受,也许有人会掏出文字“匕首”去口诛笔伐那些缺德者,大发“世风日下、人心不古”的感慨,这确实会是一篇很让人振奋的杂文,但是,人们振奋过后,会是什么呢?
而如果让另一个人去表达,他可能会去怀想:这水潭清澈的时候,那美丽的.白云会在里面游动,与一尾尾小鱼追逐着嬉戏;那美丽的睡莲是怎样在水面上静静地展示自己优雅淡然的姿态;如果是在月光下,那水波与月光互相呼应,如何展示出一个幽雅静谧的画面,甚至这里应该有一些浪漫的情人,一边欣赏着皎洁的月光水色,一边表达着他纯洁的情感,那些悠悠的水波是他们的柔情蜜意,那洁白的莲花表达着他们的爱的纯洁。
读后者的文字也许比前者在声势上少了些力度,却在情感多了些韧度,会让读者在感受水潭清新幽雅的诗意时,获得一种心灵上的舒服,并储存在潜意识里,而当与之类似的美好的信息储存到一定程度后,读者的心灵就会发生不自觉的变化,他会无意识地在行为上去靠近一些美,在思想上去排斥一种丑,会自觉地去做一些与美有关的事情,如果他从水潭边走过时,他不仅不会随手扔垃圾,甚至他会主动去打捞那些垃圾,还原水潭的美丽。
文学作品不只是给人眼睛看的,更是给人心灵悟的。一个作者用美好的笔触去淡化生活中的丑陋,让读者沐浴在美的意识里会使心灵净化,会激发读者的生活兴趣,并让他成为一个快乐的人。对于这样的文字,就那么简单的一滩水,却通过作者的独特感受去表达一个了美好的意愿,让人获得美感,得到美的启迪,这是不是好文章呢?“卑微”的乞丐未必不可以写出心灵的美,“高尚”的绅士未必能写出行为的美。多彩的生活为作者提供了丰富的素材,而如果作者没有一个发现美并创造美的心灵,再丰富多彩的生活反映在文字中也是虚脱的,苍白的。
文学来源于生活,而好的文学更来源于作者心灵对生活深刻的观察、思考和感悟。在丰富多彩的生活中创造出的文字是美丽的,而在无法改变的单调甚至苛刻的生活中挖掘并创造出来的文字则更美丽,是美丽文字中的美丽者,甚至是《史记》之绝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