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随笔《随想秋天》
散文随笔《随想秋天》
前些天去了一趟新疆,满以为能欣赏到北国比南方早来的秋色景致,结果一无所获,随想秋天。原想的喀纳斯湖景山色层林尽染;原想的胡杨林秋意浓浓金黄欲滴;原想的南山牧场牛羊成群马蹄声碎;原想的火焰山炽热难当浮想联翩,到头来只是脑海里那飘忽不定的风景残片在飞舞,有些失落也有些遗憾。可能我去的时节不对罢,早去半月可以看见夏的热烈;晚去半月就可能看到秋的本色。
回到湖城正赶上冷空气来了,还时不时下一点细雨,古人说“一层秋雨一层凉”,还真感觉得到秋意了。院子里的金桂和银桂在中秋节那几天里连个花蕾都没见着,这些天竟然浓妆艳抹地挂满枝头。浓悠的香味随风飘散,闻之感觉有点眩晕。院子里呆不住就回到家里,关住门窗摆弄从新疆带回来的薰衣草香精,不想落地碎瓶,满屋的香精味,初闻感觉有些幽香,久闻就有点承受不起。无处可藏只能到长岛公园走走,不想整个公园也都种了大片的'桂花树,那香弥散到了每一个角落。适逢友人散步,见面就问我身上什么味?我知道那是薰衣草香精味和桂花香味的混合体,可能这是世界上还没有调制出来的香味,友人惊异也就不足为奇了。
秋天真的来了,早起时候分明感觉得到它的存在,太阳也似乎渐渐地离我们远去。朝雾里已听不到蝉鸣;天空中南归的大雁已然行步匆匆;还有院后那棵近60年树龄的红枫,这些天也渐渐地浮上红晕;再有的是满院的落叶,随风飘落去寻找它的归宿。自古以来,秋是悲伤的代名词,是孤独、愁绪的晴雨表,所以,秋就是心之愁。汉字里的愁分明就是一个秋,一个心组成的。从古到今,不知有多少文人写过秋的清冷;秋的萧瑟;秋的寂寥;秋的悲凉。曹丕的《燕歌行》就有“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那种孤独、惆怅的感觉。孟浩然写下“秋色无远近,出门尽寒山。”的诗句,读来让人潸然泪下,能充分感悟到“西出阳关无故人”那种凄苦寒凉的人生境遇,作文素材《随想秋天》。还有李商隐的“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的诗句,不难体会到诗句中那种“无可奈何花落去”的人生悲哀。虽然诸如苏东坡一类的文人也写过豪迈的秋之诗词,但个中总不免还能看到一丝丝“独钓一江秋意”的蛛丝马迹。有人说秋天是枯藤老树昏鸦的意境;是蕴藉着寂灭与再生的悲吟;是多情才子的故乡;是朦胧诗人的底色。我觉得说的绝是,从大量的古往今来的诗句中我们不难看出这种痕迹。
秋天虽然肃穆静寂,但更多体现了简洁透明、厚实宽容、成熟老道的个性。经历了春夏之后,秋天更显得妩媚妖娆,仿佛如同一位阅历丰富的少妇,携着成熟的丰腴,带着甜甜的微笑向你走来。她在春天里孕育了每一粒种子;在夏天里抚养了每一片绿叶;在秋天里奉献了全部的生命。我们身处秋天里,仿佛看到了长烟袅袅;听到了牧童歌谣;闻到了阵阵清香。如诗般的意境、如画般的斑斓、如歌般的动听、如梦般的美丽,浸润、渗进我们心底每一寸荒芜,让我们变的生动而又浪漫,从情感世界中流溢出苦尽甘来的成熟。
人的一生就如同春夏秋冬。少年时代如同春天那样灿烂无限;青年时代如同夏天那样炽热豪迈;中年时代如同秋天那样成熟老练;老年时代如同冬天那样暮气沧桑。我们经历了春夏之后,到了秋天就必然有了阅历,也有了苦难,更有了切肤的感悟,所以,必然就会有成熟与丰收,秋天其真正的内涵和魅力也就在于它的成熟。
【散文随笔《随想秋天》】相关文章:
秋天随想散文随笔01-19
随想的散文随笔04-24
秋天随想10-14
秋天的随想08-15
秋天的随想03-05
随想秋天06-30
秋天的随想03-30
随想秋天06-30
秋天的随想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