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散文欣赏愿晋水长流
晋祠在太原西南25公里的悬瓮山下,是三晋大地上最负盛名的人文景观之一。其实,这里最重要的还是自然之物——晋水。去年夏天我和友人游晋祠时,晋水已经不流了,河床干涸,鱼儿濡沫,我甚是感叹了一阵子。
幸好,后来听说晋水又流开了,我非常高兴。也有人说那是人为制造的,在某地凿井,架抽水机放流给人看的,对于这种说法,我不相信,但心中总有些不放心。最近,我又陪友人游了一次晋祠,实地看了看,晋水是不是真流。
晋祠在历史上是晋国的祖祠。《史记》上记载,西周初年,周成王消灭了位于太原西南的唐国,便将它封给了弟弟姬虞。姬虞死后,他的儿子燮父继位,看中了浩浩荡荡、泽被万民的晋水,便徒居在这里,连国号也由唐改晋了。从此以后,太行山以西,黄河以东这片土地便成了晋国。
晋祠的自然风光美好,悬瓮山上松柏青翠,山下稻田万顷,清泉泊泊,流水潺潺。早在一千五百余年前的北魏时期,这里就已经有了堂叔虞祠等许多建筑。郦道元的《水经注》写道:“水侧有凉堂,结飞梁于水上,左右杂树交荫,希见瞨景。至有淫朋密友,游客宦子,莫不寻梁集契,用相娱慰。”公元550年至559年,北齐文宣帝高洋将晋阳作为别都,又在晋祠“大起楼观,穿筑池塘”,进行了一番扩建。唐朝,高祖李渊、太宗李世民是由太原起兵发迹的,对晋祠也很感兴趣。贞观二十年(公元646年)太宗游晋祠,亲笔写下了《晋祠之铭并序》,这碑至今仍保存着。
到了宋代,晋祠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宋仁宗天圣年间(公元1023年—1031年),追封唐叔虞为“汾东王”,在唐叔虞祠的亭边为姬虞的母亲邑姜修建了圣母殿,其规模宏大,远远超过了唐叔虞祠。“母因子贵”终于闹得圣母殿里熙熙攘攘,叔虞祠门庭冷落。
在晋祠,自有了圣母殿,母子的主体地位慢慢地发生了变化。人们游晋祠时,知其圣母殿而不知有叔虞祠,甚是可叹。姬虞的母亲邑姜是那个以钓鱼作为谋官手段的姜太公姜尚的女儿。她除了生了姬虞这个儿子,是不是还有其他贡献,历史上没有记载。不过,史书上称她是个“贤于内治”的女人,善于教育子女,据说还得到孔夫子的称赞。但是,作为晋国的祖祠,让她的荣光,掩盖开国之君的儿子,怎么说也是有失公允的。
从建筑史上看,圣母殿确有其历史地位。它是我国宋代建筑中的代表作。这座殿修建于宋天圣元年(公元1023年)为重檐歇山顶。殿基依山崖而筑,在晋水第二源头上。殿前四周围廊,殿前廊柱上,雕有木质盘龙八条,是宋元祐二年(公元1087年)太原府吕吉等人集资雕的。殿内有四十四尊宋代塑的侍女像,是晋祠文物中极为珍贵的部分。殿中的主像是邑姜,设在殿内中央高大的神龛内,凤冠蟒袍,霞披璎珠,显示出一副贵妇人的神态。围绕她的侍女像,体形丰丽俊俏,服饰鲜艳合体,眼神贯注,表情逼真。是宋代宫廷侍女的生活写照。
殿前有鱼沼飞梁、献殿、对越牌坊、钟鼓二楼、金人台、水镜台等。形成了以圣母殿为主体的一组祠庙建筑群,唐叔虞祠被挤到了整个祠庙群的北侧一隅,显得冷冷清清。
其实,这些历史掌故的发生变迁,根本上还是依赖于晋水的存在。如果没有晋水,悬瓮山下就不会有晋祠,山西这块地方也不会出现晋国。所以游览晋祠,人文景观值得一看,晋水更是让人燎心。我想,晋水是晋祠的血液,没有了晋水,晋祠就成为了一具僵尸。
晋水原有两个源泉,其一“善利泉”,早已断流,剩下的“难老泉”,其泉水是从悬瓮山底岩层中涌出的,水清如玉。北齐时,有人撷取《诗经》中,“永锡难老”的诗句命名,企盼永不断流。那泉也确实流了数万年,泽被三晋。
我喜欢晋祠,更喜欢晋水,愿晋水能长流。
【散文欣赏愿晋水长流】相关文章:
散文欣赏《灥水有声》07-10
散文欣赏:把自己变成水(精选6篇)10-14
杀鸡散文欣赏10-14
细水长流05-24
晋军淝水大捷的历史战争故事09-17
汪国真散文《生活》欣赏08-18
永远的故乡散文欣赏10-02
散文诗歌欣赏10-31
散文欣赏:微风往事07-07
《慕文》散文欣赏0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