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市散文故事
早市
道东天桥下道南团结路,基本整条路都是露天早市,大约有五百米之长 ,踱步逛下来约需一个多小时,路的中间和两边挤满了商户,远远超过千家,从规模上讲是四平最大的,所以被叫做“大早市” 。
逛早市以退休的大爷大妈为主,中年人为辅,也不乏年轻力壮的小伙子和貌美如花的妙龄女子 ……,有结伴而行的;有跑单帮的 ,有急匆匆买了东西就走的;有不紧不慢边走边看边买的……也有左顾右盼只看不买的,有的遇到熟人嘘寒问暖、谈天说地的;有的坐在小吃摊上就着小菜美美地喝上一口;有的围着所谓无偿赠送的把戏周围想捡便宜的……
早市的经营范围以时令蔬菜水果,鲜肉食品为主,还有日杂百货,适宜农村人的服饰,旧衣物,旧书刊 ,成人保健用品,各种便宜的临期食品 ,南北口味的食品作坊, 香油坊,蜂蜜,茶叶,熟食,海鲜鱼类……,可以说是琳琅满目,要啥有啥。
早市最为吸引人的不是规模大,人多热闹,而是其销售的农产品无论二道贩子卖的还是当地农民自产自销的,都是极为新鲜的,很多是凌晨在地里摘下来,带着露水煞是鲜嫩。另一个特点就是价格便宜,比其它早市尤其道里早市要便宜一些,和室内的市场比更是要便宜许多,这也极大的吸引了多年养成勤俭持家习惯的大爷大妈们,从而形成人来人往,人声鼎沸,热闹非凡的景象 。
天桥大早市,是许多四平人每天早晨一天生活开始的地方。
司马迁说: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不要以为早市利薄,就绝对无大利可图。早市有一个卖生鲜猪肉的,店名叫“大兵本地鲜肉”,他的肉摊前总是挤满人,里三层外三层,买得少,一半会轮不到。他每天进猪肉约10头左右,在20多家肉摊里总是第一个售罄。据行内人估算每天纯利不少于2000元,引得一些人红眼。一天正要收摊时,我问“大兵”(具体姓氏名谁不详):“你的肉为什么卖的那么好?”他答:“我不卖有问题的猪,不打水,进稀食喂的大猪,宁可进价高,也得进好肉……” 听了他话我恍然大悟有时他家关门不开业的原因,原来是没进到好猪。
有一家“山东呛面馒头店”卖的馒头供不应求,其特点是面筋性好,有咬头,个大个个开花,口感很好 。
有一家店名叫“宝德酥饼店”做的酥饼酥、脆、香、甜,不逊于某些名家名店的名品,价格自然是百姓价格,也卖的极好。
有一家豆腐店做的大豆腐又大又嫩,干豆腐也是薄厚正好,口感也好,能炖住,也卖得极好。
有的从外地引进新口味、新产品,也引来大家排队尝试!
更有胆大心细的商人,在应季时拉来整车的土豆、地瓜 、大葱、西瓜、苹果、梨等,只要符合四平人的口味,也很快售罄,嫌得眉开眼笑。可见大早市消化能力之大之惊人。
其实有许多开饭店或者菜店的老板都在这进菜,图的是新鲜和便宜。
当然也有搞不清状况冒冒失失闯市场的,进的菜或水果不是质次价高,就是犯了同宗产品市场来货太多,市场消化不了的大忌,赔得鼻青脸肿,咬牙切齿!
小小早市也是市场经济的缩影,有比《市场营销学》、《经济贸易学》书本知识更为深奥的东西。
早市也有个别道德沦丧的商人。一日晨,买了二斤辣椒,花了6元,付了百元大钞,找回94元,有一张50元的,看看未觉异样。回到家妻子一看一摸就知乃是假币,于是与我一同返回去找,我一脸怒气,直接递过假币,并未多言只一句:“给我换一张”,卖菜的妇人接过假币也未多言,换给20、10元的。
有人站在凳子上用麦高声叫喊免费赠送“黄金饰品” ,竟引来一些老年人围观等候,如此拙劣的骗术也总有上当受骗的人。
买水果时卖水果的人总喜欢填称凑个整数,卖水果的人手急眼快为你填上,回家看吧,后填上的大都是烂的坏的。
早市有卖假冒伪劣的;有以次充好的;有缺斤短两的……,常逛早市的人,早已从多次教训中练成火眼金睛,慧眼识珠。
常逛早市的人偶尔可以“捡到”便宜。 比如中秋节过后一些食品厂商将积压月饼以低于成本价出售; 有些厂商将临期商品以惊人的'低价出售;有的厂商将新产品以低价试水温等等,常常被一抢而空。
星期天无事从头开始慢慢逛 ,有时在书摊上以极便宜的价淘到喜欢的书;有时也可能在旧物中淘到喜爱的小物件;有时也可能以比花店少一半价格淘到喜欢的花卉……既使什么也淘不到,只是慢慢的逛,慢慢的看,如果遇到熟人侃上几句大山……,也是一种消遣,一种放松。
据说,不识人间烟火,从不逛早市的官员,不给大早市投一文钱,总想把“脏、乱、差” 的早市取缔,或许怕影响了所谓“卫生城”的名声或辱没了城市的文化气息。我不以为然,高学历的官员们应当读过老舍、矛盾等大家写的有关“集市”的文章吧,也一定看过北宋画家张择端的存世精品“清明上河图”吧。据说北京恢复了关闭多年的庙会,上海、广州等大都市为露天市场开绿灯,为其提供更好的经营环境。
在仓储式超市里你绝对找不到逛露天市场的感觉;在封闭的市场里你绝对没有逛露天市场的乐趣,当然封闭的建筑里多了经营和管理的成本,自然也就失去了价廉和方便的优势。
其实露天市场不仅仅是百姓购买时令果蔬之必须,在逛的同时走走、看看、聊聊……,也是百姓习以为常的一种生活方式。
旭日东升,凌晨进好货的摊贩忙碌起来,人们从四面八方来到早市,或者踱步而来,或者骑自行车、电动车,也有驾私家车的,或者三三两两,或者形单影只,汇成早市熙熙攘攘的人流,人们呼吸着新鲜的空气,沐浴着灿烂的阳光,在人来人往的嘈杂喧闹声中,开始了一天新的生活。
【早市散文故事】相关文章:
早市的散文12-08
早市现代散文05-19
逛早市散文01-03
早市的优秀散文02-21
繁华的早市的散文随笔01-09
运河岸边的早市散文04-15
早市08-01
热闹的早市05-07
早市见闻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