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滨长廊漫步散文赏析(精选6篇)
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河滨长廊漫步散文赏析

时间:2022-04-14 16:00:17 散文杂文 我要投稿

河滨长廊漫步散文赏析(精选6篇)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学习中,许多人都写过散文吧?散文的宗旨是文笔一定要优美,文章一定要流畅。“形散而神不散”。你所见过的散文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河滨长廊漫步散文赏析,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河滨长廊漫步散文赏析(精选6篇)

  河滨长廊漫步散文赏析 篇1

  景东又称银生古城,在这块古老的土地上,因为有一条川河而显得更加有灵气,也因为有她景东人才得以生生不息。近年来景东县政府又沿着川河建起了一条长3公里多的河滨长廊。从新客运站向川河方向走300米左右,就上了河滨长廊。长廊像一条窄窄的公路,一直向远方延伸开去。长廊的顶端搭建有架子,左手边种植有打碗碗花,它们爬上长廊顶端的架子后努力的向另一端生长开去,枝叶覆盖了长廊的整个上空。打碗碗花常年四季都盛开着,在微风中摆弄着火辣辣的舞姿。

  傍晚时分,漫步在河滨长廊是一件十分惬意的事情,那将尽的残阳在河水中晃动,整条河流变成了金子的世界。

  川河将景东一分为二,漫步在长廊上,左手边是喧嚣的景东城,右手边稀稀疏疏的撒落着农家小院。看那河对岸升起的袅袅炊烟和隐隐约约的狗吠声,仿佛置身以世外桃源,使您忘记了工作的疲惫和生活的烦恼。

  慢慢的走在河滨长廊,不知不觉间夜幕笼罩了下来,再看那河对岸的农家小院,忽隐忽现的灯火让你感到世道的艰难。左边的城中,酒店歌厅五彩的灯光倒影在川河中,还有那从歌厅中传来的如野狼一样的吼叫声,深感世人的腐化与堕落。

  只要我们排除杂念,那轻轻的河风还是带来了动听的歌声,河滨广场上播放着那些经典的老歌,倚靠在河中央搭建起来的广场围栏上,整个人被淹没在河风和歌声中,感觉又回到了年青时代。歌声还有河风将思绪拉得很远很远,偶尔触到心灵中的某一个角落,一阵撕心裂肺的痛,泪无助的跌落到河水中,在黑黑的夜里被河水无情的吞噬了。

  河滨长廊走到了尽头,一个人站在河东街大桥上,沿河吹来的风随意的揉着乱发,揉得思绪如青烟谈谈散去,脚下流过的河水也似乎带着无数的哀怨。此时似乎有一种想醉在这浓浓夜色里的冲动。拖着不知属于谁的躯壳走进不远处的酒吧,坐在临窗的位置,要了一瓶烈酒。透过落地玻璃窗目光呆滞的看着河滨长廊,看着那些来来往往的人们我自独饮。朦朦胧胧中,我也许醉了,感觉河滨长廊就像是可穿越时空的隧道,我仿佛是从远古一直走来的人。在河滨长廊上走一遍,似乎走过了整个人生,一生的坎坎坷坷已被河风吹走,或被悠悠的川河水带到了那遥远的地方,最终只有走进这一家酒吧慢慢的老去。

  河滨长廊漫步散文赏析 篇2

  时光借人类之手,催动一股强劲的新潮流,将曾经繁华的遗迹摧毁殆尽,老高河的容颜或将无处寻觅了。曾经何时,祖母向我描绘它昔日繁华时,容光焕发,神采飞扬,我脑海中立即浮现出老高河“百船争流”、“千人涌动”的蕃盛景象。

  高河埠是长江岸边的明珠——鱼米之乡,高河能通江达海,历史上贩运稻米的船只密集,多达百艘,下达南京、镇江,上至九江、武汉。土街(安乐街)一度车水马龙,天南地北的商贾云集,商铺多达300家,往返客商千人,因此“高河埠”享誉南北长江之上“高河船帮”闻名遐迩。

  漫步在普济石桥上,石栏肃立,岁月远去,化作雨蚀风划的痕迹,石板光滑,承载多少红男绿女,披戴斗笠蓑衣的农夫,长袍马褂的商人,或嬉笑,或焦愁,匆忙地走过?桥下清澈的碧波里,仿佛依然倒影着船家摇曳船桨的身影,那黝黑的脸庞流淌着汗水,满是对未来的希翼。岸边柳枝飘拂的古树,可见证了高河河面上“舟楫如林”的商业辉煌?

  河岸边起步进土街,街巷迤逦而上,两边门市,曾经客人络绎不绝。在我儿时的记忆里,土街已经衰落,空有麻石条街道和徽派小楼,残留着商业气息、徽商的韵味。时代变迁,无数次潇潇洒洒的秋雨之后,街道冷清,间或三两家,木门半掩,里面幽暗,一位老太静坐,轻摇芭蕉扇,仿佛在回忆当初车来人往的兴旺光景。踽踽独行,约摸一里路,庞大的粮站出现在眼前,它是整个高河镇最宏伟的建筑物之一。儿时,酷热的夏天,父亲和母亲拉一板车晒干的新稻,一路颠簸,进站完粮。我屁颠屁颠地跟在后面。晨雾未散尽,我们就排在蜿蜒的队伍后面。烈日下,焦急地等到下午,我家的板车才缓慢地移进粮站。父亲和母亲驼着一麻袋稻谷,走进仓库。库房内稻谷堆集成山,他们像只大虾子爬到顶,然后倒下稻子,抖落干净,出来时,大汗淋漓。我守在车边的阴凉处,口干舌燥,饿得头昏眼花,巴望着早点兑到钱。父亲拿着一叠被汗湿透的纸币时,眉开眼笑。他买一支两毛钱的香蕉冰棒,作为对我的犒赏。他们自己舍不得吃。

  曾经有个传说,有个少妇完粮,驼稻谷,用力过猛,把腰带涨断了,裤子落下,众目睽睽,她羞得无地自容,回家晚上就上吊了。随着国家的发展进步,农业税取消,农民解脱千百年的枷锁,粮站随之冷清起来。

  从粮站往上走,行两百米有个非常气派供销社。走进弘大宽敞的大厅,立刻感到阴凉舒爽,一股日化用品的清香扑鼻。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排货架,分成三类,从右开始是花色各异的布匹,中间是日化用品,香脂,肥皂、花露水……左边是笔,簿本,彩纸……厅中右手边摆着锄头、扫帚、铁丝、洋钉……左手边是化肥尿素。小时候,日用百货都在这里购买。我凭票买尿素时,面对着琳琅满目的商品,流连忘返。

  它的斜对面是老文化站,门头中间有一五角星,庄重气派,里面黑隆咚的,我没有看见过跟文化有关的活动,它隔壁有家文化用品商店,售货员是个年轻的姑娘,亭亭玉立,面容娇美,我喜欢在浏览文具时,时不时地偷看她几眼。

  老高河有三道特色的风景。其一是:中心小学门前十字路口,卖凉茶的小摊子。一把黄洋伞撑开,下面摆一张旧木桌,干净的桌面上摆着四个玻璃茶杯,半杯茶水黄晶晶的,杯口盖着一块小玻璃,桌下立着三个水瓶。桌边坐着一位皮肤黝黑的老妪,面容慈祥,悠闲地看着南来北往的过客,像一位海边坐看潮起潮落的智者。偶有路人渴了,坐下来,老太太悠然起身,娴熟地端起水瓶,加点热水,兑冲茶水温热。骄阳之下,“哗啦啦”的冲兑声,像动听的音乐。一次,我在街头闲逛,口渴难耐,见此茶摊,如获至宝,丝丝苦涩缕缕清香的`茶水入口,润喉解渴,感觉人精神起来。

  许是小时候食物缺乏的原故,我对食物记忆力非常好,如今忆起十字路口的洋锅炸肉(粉蒸肉),馋液欲滴,当时大约是三块钱一碗,六七片肉,从蒸笼里端出,粉香扑鼻,让人口水直流,入口软,酥,烂,吃到肚子里,口腔余有香粉,回味无穷。那时,农村人大多穷苦,我家一年之中吃不上三次,只在手头宽绰的时候,才端一碗回家。祖母病危的时候,还念叨着洋锅炸肉,回味中,露出甜蜜的微笑。

  余香犹在,不见洋锅炸肉。几年前,我搬回高河时,曾一度见过有家早点店里卖洋锅炸肉。

  老高河另一道风景,是汽车站前,坐着一溜打扮干净利落的村妇,面前摆着竹篮子,里面放满烧饼,黄灿灿的,看着就食欲大增。远方的大巴车到站,未停稳,女人们一哄而上,用那甜美的乡音说着蹩脚的普通话叫卖着“好吃的烧饼,一块钱两个!”在送饼接钱的传递过程中,她们把高河人的勤劳精明展现给远方的客人。在漫漫旅途中,客人们一边品尝松脆甜美的烧饼,一边回味高河的风土人情,在记忆中留下一个美好的地方——高河埠。

  河滨长廊漫步散文赏析 篇3

  我爱故乡,更爱故乡那条河。一想起那条河,我那风干了的记忆,立时会膨胀出许许多多童年的故事和欢欣。

  故乡那条河,自东向西蜿蜒贯村而过,河两边是宽阔的滩涂,滩涂上生长着茂密的柳树丛,夹杂着一些小榆树。防洪大坝高耸两岸,坝坡上长满了各种各样的野草和野花,村东向阳的坝坡上,还栽有灌木紫穗槐,那是村人特意栽的,留待夏天割下槐条编筐用。紫槐开花时节满坡灿烂,可谓村中一大景观。但那里树茬子多,我们很少去。我们嬉戏最多的地方还是那浓密的柳树丛,及那水深不过膝盖的浅水中和那柔软如棉的沙滩上。

  春天,柳树发芽先长出许多“树狗子”,接下来是吐絮,飘飘洒洒,直如雪花漫天飞舞。落地生根,来年便又是一堆堆柳丛,这滩涂上的柳树尽管无人耕种,却始终是蓊蓊郁郁的。柳枝发芽的时候,天气乍暖还寒,我们还不能到河里去玩,只好在柳丛中捉迷藏。折下柳枝,拧活树皮,抽出树骨,做成粗细不均、长短不等的柳笛。粗笛声音沉闷、厚重,细笛声音尖俏、响亮。我和伙伴们一边吹着柳笛一边玩着捉迷藏,笛声与笑声此起彼伏,直到日沉柳梢,还不肯回家。虽然那粗细不等的柳树皮将我们的嘴里弄得苦苦的,可我们每个人的心里却是甜甜的。

  夏日炎炎,哪条河便成为村里最大的天然浴场。不过这浴场按着河水的深浅和人们的性别年龄,自然地分界成几个区域,且互不干扰,仿佛一条祖传的定律,大家都自觉地遵守着。村东紫穗槐区段的河道狭窄,水深可没人,是村中男性小伙子们游浴的场所;相距约二十米的下游处,河水不深不浅,傍晚视物模糊之时,是村中大姑娘、小媳妇的嬉闹禁区;再往西,水深半米左右,以至更浅的地方,便是村中儿童的乐园。

  大人们白天农务繁忙,只有晚上才来纳凉。孩子们则不同,除了上学时间,余下的工夫可以全部泡在这条河里。折一把柳枝就是鱼网,双手托住鱼网,从水深处往河滩上一推,几乎网网都可推上来几条小鱼。“穿丁”、“麦穗”、“葫芦籽”什么的。嘴上叼着一个去了榆树皮的树钩,推上来的小鱼小虾便串在树钩上,一个下午能捉到两三串小鱼。回家放在鸡栏里,看着小鸡抢着吃鱼,心里美滋滋的。赶上星期天我们便可来个大规模的捉鱼活动。几个小伙伴用锹、用手在浅水处修一条拦河沙坝,然后拿脸盆将水淘干了再捉鱼。有时,竟能捉到半斤大小的白鱼、鲤鱼和鲢鱼,甚至还有螃蟹、泥鳅什么的。妈妈看着我被晒红的脸、被水泡胖胖儿的手和脚,心疼地训斥我:“以后别再去捉鱼了!”嘴上说着,可她却从未真正阻止我去捉鱼,因为我家的小鸡能连蛋。夏天是炎热的,可我的夏天却是凉爽的,那是因为故乡那条河。

  秋风萧瑟,河水渐渐凉了,妈妈再也不让我到水中去玩了。她说:“水凉容易生病。”我也不知道会生什么病,反正“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我相信了。可那条河,我一天不走近她,便觉得缺点什么似的。我见大人们垂钓,便和伙伴们也商议着垂钓事宜。我们找来了竹竿当钓竿,把缝衣针烧红了弯起来做鱼钩,将缝衣线四股捻成鱼线,再挖了几条蚯蚓做鱼饵。准备停当,可那份期盼,那份等待,也真叫人心醉神迷。

  冬天的冰上运动并不亚于夏天。刚结冰的河面大人们很少去看它,但是我们这些孩子们急不可待,几乎天天都有人去试冰。时不时地传出张三或是李四抑或王六掉到河里去了,棉裤都湿了,鞋子也冲跑了……这时,大人们更是看紧了我们,惟恐哪个孩子是自家的。好容易盼到了腊月,河面上的冰有半尺多厚了,妈妈才让我们去河上溜冰。看着那冻得一平如砥、结结实实的河面,我理解了“冰冻非一日之寒”的真正意思。我家住村东,学校在村西,每天上学我都从村东下河,一直哧溜到村西上坝。时不时地在人们砸冰汲水的地方捡几块晶莹剔透的碎冰放到嘴里,那种清凉与爽口可令整个脊梁骨都凉悚悚的,那才真叫透心凉呢。放学回家,又由西而东,临了还拣几块拳头大的冰块放到水缸里,留着晚上吃。

  看到别的孩子有个冰车,我和弟弟羡慕极了。为了满足我们的欲望,爸爸找来了几块板子,钉了个四方的小矮板凳,櫈腿是两块硬木,他又用两个粗铁丝,钉在那两块硬腿上当车刃,又找来两根镰刀把粗细的木棍,把长钉帽捏去钉进木棍中当冰穿。这样,我们也有了一个像样的“冰车”了。姐弟俩雀跃着向河面奔去。

  河面上已经有一大群孩子们在滑冰车,他们的冰车和我们的冰车几乎相差无几。也有单滑冰鞋的,大家叫他“冰滑子”,不过是一块比脚掌略宽长一点儿的木板,中间钉了一根铁丝而已。也有家里人什么也不给做,在河面上等待别人玩累了歇会儿的功夫,他们去过把瘾的。我们有了这么个像样的冰车感到很满足。放下“冰车”,我坐在上面,弟弟的站在我身后,我两手一拄“冰穿”,“哧溜”一声,我们的冰车便轻捷地滑向了河心。顺着河势我们一直滑向了村西的学校处,再滑回来的时候,我们已经累得气喘嘘嘘,我和弟弟轮坐,轮站,轮滑。谁也带不动谁的时候,便是单人滑,一人滑车,一人打哧溜。天很晚了,我们仿佛还没有尽兴,趁着河面人少的时候,我们又滑了一个来回儿。回家的时候,我们才发现,我们的四只手闷子有三只也滑破了,弟弟的棉袄底襟都磨破了,我的棉鞋有一只也滑破了一个三角口。我们心下忐忑,不知妈妈会怎样训斥我们。可妈妈只看见了我们兴高采烈的样子,却还没看到我们的狼狈相。

  晚上,我和弟弟躺在被窝里还回味着滑冰车的乐趣。这一天太累了,不一会儿我们便都睡着了。一觉醒来,我看见弟弟睡梦中还在笑。我猜想他一定是在梦中滑冰车呢。淡淡的灯光下,妈妈还没有睡,正在给我们缝补破了的衣服、鞋子和手巴掌。看着妈妈瘦弱的身子和憔悴的脸,我的心为之一颤,我以后一定不再为妈妈增加额外的负担了,妈妈劳累了一天,晚上因为我们的无知和贪玩她还歇不着,我真是个不孝的女儿。

  那个冬天,虽然很冷,可我们因为有那么疼爱我们的父母,有家乡那条河,我们的心始终是暖暖的……

  河滨长廊漫步散文赏析 篇4

  我的故乡在安徽省无为县,她的名字叫庄陈村。因为她地处长江之滨,村子周边是沟渠纵横,河流水塘。村子依水而建,四面环水,形成天然的保护屏障,仅有东面和北面两条道路通向外界。包围村子的是两条蜿蜒曲折绵延数里伸向远方的小河。这两条长年奔流不息的小河不仅灌溉着农田,滋养着父老乡亲,更陪我度过了许多难以忘怀的儿时快乐时光。

  每年油菜花盛开过后就到了“梅雨季节”。那时天空连日阴沉,雨水不绝,时大时小,一个多月都难见晴天。连绵不绝的雨水,使平时温柔的小河变得像一只脱僵的野马肆虐起来。河水的暴涨,使低洼处的稻田和村子通向外界两条道路全部淹没,这时的村子完全成了飘荡在水中的一座孤岛。虽然大人们个个愁肠百结,然而对于我们孩子来说确是件高兴的事。河水暴涨和泛滥时,我们喜欢光着脚丫,挽起裤腿,顺着被淹没的道路趟水上学,每次趟水都是那样的刺激,兴奋和冒险乐趣。随之而来的是河里的鱼儿变得欢快起来,它们成群结队携儿带女地从小河深处全部跑到淹没的稻田里媳戏追逐,特别是河里的鲫鱼最喜欢顺着稻田里缺口流水处使劲往稻田里窜跳,这时也是捕它们的最好时机。于是,我从家里找来鱼叉,提着鱼篓,顺着稻田田埂四处搜寻,因为稻田里的水很浅,鱼儿大多能看见,我就用鱼叉叉鱼,一叉一个准,一般都能叉到十几条大鲫鱼呢。

  梅雨过后,天气变得越来越热。盛夏来临,小河开始成了我们孩子们媳戏游乐的天堂。我和伙伴们为了避暑,一有空就跑到小河中洗澡。在洗澡时,十几个小伙伴分成两伙互相打水仗,向对方斛水,边斛水嘴里还不停地大声地欢笑叫骂着对方。水仗打够了,我们又开始在小河里比扎猛子比赛,看谁扎得深扎得远,主要是比谁在水中憋气时间最长。我清楚地记得那时我一个猛子能扎出五十多米远,把小伙伴们羡慕坏了。有时,我们还在小河里比赛谁游泳游得快,大家在水中排成一排,一声令下,十几个人猛打着水花,仰泳、狗刨、蛙泳什么姿式都有,反正也没人规定样式,这时河水被我们搅得兴奋得唱起了歌,河里到处洋溢欢快的气氛。在河里闹够了,我们小几个伙伴还向鬼子一样,悄悄地跑到人家香瓜地里偷香瓜吃。熟透了的香瓜皮呈金黄色,用手砸开后,一股香气扑面而来,直到现在只要一想起故乡的香瓜,我的嘴里就想流口水。

  故乡的小河通向长江,所以水产真丰富,不仅盛产鱼虾蟹,还盛产河蚌和螺蛳等贝类。河蚌和螺蛳肉是可以食用的。记得那时夏天,我一有空就从家里拿着澡盘来到小河里,边洗澡边沿着河床淤泥摸起了河蚌和螺蛳。小河里的河蚌主要有石河蚌和三角蚌两种,石河蚌是一种胖乎乎的,外形不怎么好看的一种当地产的河蚌,俗称“告子”。而三角蚌则是引进的一种江蚌,外形好看,还能产珍珠。那时,我们村里曾经集体养过这种三角蚌,用来培育珍珠卖。螺蛳在我们那里是一种再平常不过的一种东西了,这种东西最喜欢群居在一起,也是鸭子们最爱吃的食物。我们村里人一般捕捞回去后就用大锅煮熟,然后用缝衣针把它的肉挑出来当饲料喂鸭子,鸭子们吃了这种饲料后个个都长得溜光肥胖的。这种螺蛳肉还能和韭菜炒着吃,味道也相当不错,是我们当地人的一道美味。有时我还找来家里的推网顺着河床底进行推网捕捞,一网上来满是螺蛳,真是棒极了。

  除了摸河蚌和螺蛳外,我还喜欢在小河里钓黑鱼。黑鱼又称“乌鳢”,它生性凶猛,繁殖力强,喜欢吃湖泊或池塘里的其他鱼类,甚至不放过自己的幼鱼。因为这种黑鱼味道鲜美,所以也是故乡人爱吃的一种鱼。黑鱼喜欢栖于水草茂密的泥底,有时也来到水面晒太阳,它胆子特小,遇到一点动净立即逃得无影无踪,捕捉它很不容易,但自有捕捉它的办法。我用砍来柳树条做成长约1米2左右的钓杆,因为柳树条做的钓杆柔性好不易折断,一旦黑鱼被钓到,任凭它力气多大,怎么折腾都是无法逃走的。再找来非常结实的尼龙线系上专用钓黑鱼的钓钩,然后把线拴在柳树条顶端,这样一根钓黑鱼的钓杆就做成了。通常,我会做上40到50根钓杆的。最后还要挖来蚯蚓做黑鱼的诱饵穿在钩上。然后我沿着河边每隔十米左右就插上一根钓杆,这样就可以守株待免钓黑鱼了。如果运气好的话,一天能钓到四五条大黑鱼,足够家里人美餐一顿。

  故乡的小河里,还生长着菱角。菱角在我们那里是一种最为常见的一个水产植物。它的叶子形状似菱形,开着鲜艳的黄色小花,结的果子肉能吃,果子外壳长有四支尖锐的角,所以俗称“菱角”。它的生长力极强,只要在一片水域种上几株,来年肯定一大片水域都长满菱角。“菱角”是一种坚果,躲在长着密叶下的水中,必须把它的全株拿起来倒翻才能看得到。在刚长成时,它的果子壳比较软,容易掰开,肉味鲜甜。而一旦长成熟透后,果子壳就变得非常坚硬,那时用手是很难掰开的,只得摘回去煮熟后才好吃。刘禹锡还写了一首《采菱曲》称赞菱角,“白马湖平秋日光,紫菱如锦彩鸾翔。荡舟游女满中央,采菱不顾马上郎。”每年一到菱角生长时,我就天天盼着它快点结果子,一放学回家就跳进水里,把它翻过来看看有没有长大的,如果有顺手就摘下塞进嘴里吃了。有时我还找来圆圆的座盘,划到菱角塘中进行采摘,一摘就能采上一大筐,拿回家然后慢慢品尝。

  如今,我离开故乡已经二十多年了,很难有机会再和小河亲热了。但小河里儿时欢快的时光却经常在梦中回想。现在每每我想起和小河在一起的日子,心中总会涌起一种深深的感动。

  河滨长廊漫步散文赏析 篇5

  出暖乍寒时,我随一群文朋诗友前簇后拥着去了一趟梁家河。这村子,本来平淡无奇,如一泓清潭,我们一去,却有了别样感觉。土成了山,山就是土,黄茫茫一片,静美如画。大家只顾左顾右盼,谈古论今,更多的是合影留念。沟壑纵横,后土高天,错落有致林立天地间的,是那一排排圆门方窗的窑洞和枝桠遒劲的枣树。人,是这画中最传神的一笔。

  梁家河这幅大作,就是这样因人而名的。

  人以地传,地以人名。现在,这里已经成了全国乃至世界有名的“文物保护单位”,一方“知青旧址”的石碑醒目地竖在村口。

  我们感叹,大自然是人的杰作!其实,人何尝不是大自然的画师?

  身在画中,人们只顾陶醉。阳光普照的脸上,挂着由衷的兴奋,却莫名著其中的趣味。这块土地里里外外实在太深厚太朴实了,或者说埋藏得太久了,你一下子从喧闹中走来,第一次亲近这世外桃源般的厚土高天,不由自主会心驰神往。中国人,对自己脚下的这片黄土地,自古以来有着无比特殊的情感。

  这种情感一旦被现实图景支撑起来,便形成激励人心的文化元素。绵绵厚土,聚丘成塔,像一位饱经风霜的母亲,每当民族遭受危机时,总会毫不保留地奉献着一切,用伟大的情怀和毅力,开拓着炎黄子孙的前途。

  如果说黄土高原是华夏大地的一棵大树,那么,那一间间窑洞,就是这棵树上的鸟巢。鸟儿长大是要飞向远方的,于是树就成了剪不断的乡愁。

  第一次到梁家河,我走马观花,看到的大多数是岁月留在这块土地上的斑斑印痕。从没想过,岁月深处,曾经掩埋着一种怎样的精神和梦想?

  回到家后,心里总觉得多了一份莫名的沉重。那沉重,不是突如其来,抑或空穴来风,而是面对苍茫从心底油然而生的是一种愧疚,更像是一场梦的预约!

  梁家河啊梁家河,你绝不仅仅是一个简单而平凡的村落,而是一本厚重而亲切的书。你那么朴实那么不凡,我怎能轻易地读懂?

  于是,决定在草长莺飞四月天,再去重温一场旧梦。

  这次,我是只身独行。早早地把车加满油,沿着蜿蜒如龙的高速公路前行。

  四月的黄土高原,阳光明媚,春暖花开。有风吹过,能感觉到路边的树叶哗哗摇响。河那边,似乎开着芬芳的桃花,一些鸭子在水中呱呱地叫着,争先恐后要把整个春天吵醒。我突然想起,这不是一首现代版的唐诗么?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多美啊!

  看到碧绿的梯田里,有农人在忘我地劳动,我再也控制不住那燃烧的情绪,打开车窗,放声大唱:“我家住在黄土高坡哦/大风从坡上刮过/不管是西北风还是东南风/都是我的歌我的歌/我家住在黄土高坡/日头从坡上走过/不管是西北风还是东南风/都是我的歌我的歌/不管过去了多少岁月/祖祖辈辈留给我/留给你我一往无际唱着歌/还有身边这条黄河哦哦哦哦哦……不管是八百年还是一万年/都是我的歌我的歌……”

  中午时分,如约来到梁家河。停下车,我冲上平缓的黄土高坡,张开双臂,大喊一声:“梁家河,我来了!”

  是的,我又来了。这次,我是带着朝圣的心态,为感受生命的芬芳和历史的气质而来的。静静地,我站成这广袤大地上的一棵树,远离狂躁,没有茫然,不知绝望,伸开四肢,梦一样,坦坦荡荡,躺在这沧桑的土地上,望着云天,思绪飘飞,让身心得到片刻的安定。

  有人说,历史是人类的一连串冲动;也有人说,当你无法改变现实时,只有改变自己。其实,说到底历史都是人写的。任何一个人,在别人眼里能力再大,无非是他能够做到坦然地调整自己。尤其是,自己的心态。心态是一个人精神气质和生活修养的总和,而精神气质的好坏,在于平时历练而成的习惯。优良习惯养成了,好运自然来。人活在世上,凡事都能想得开、看得透,自然“办法总比困难多”。当然,也就没有流不出的水和搬不动的山,更没有钻不出的窟窿、结不成的缘了。

  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一个人,不管起点高低,只要不失去方向,生活就有希望。在梁家河,三十年前,一个十六岁的下乡知青,为我们后来者找到了一个真实的思路!

  思路决定出路。面对雄浑的黄土高原,面对梁家河的一草一木,处处使人触景生情。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靠水知鱼性,入林得鸟音。脚踏实地,才是根本啊!

  我浮想联翩,不觉夕阳西下。四月高原,暖风如熏。几声咩咩羊叫,把我从梦中惊醒。放眼望去,不远的河道里,一位头裹白羊肚毛巾的老大爷赶着羊群逍遥而来,由远而近的歌声,从他的嘴里飘然而出,细细听去,他唱的是陕北的《信天游》:

  “我低头,向山沟/追逐流逝的岁月/风沙茫茫满山谷/不见我的童年/我抬头,向青天/搜寻远去的从前/白云悠悠尽情地游/什么都没改变/大雁听过我的歌/小河亲过我的脸/山丹丹花开花又落/一遍又一遍/大地留下我的梦/信天游带走我的情/天上星星一点点/思念到永远……”

  多美的画面啊!此刻,我的语言显得苍白无力,心里却沉甸甸的,微笑着走下坡去。坐在车里,有风吹来,窗外高高的白杨,哗哗啦啦,一道道山梁在身后拉出一条条优美的弧线,像信天游的音符,铿锵作响……

  你若盛开,蝴蝶自来,你若精彩,天自安排。

  河滨长廊漫步散文赏析 篇6

  正茫然地找寻着回家的路,一道高高的大堤突然横亘在眼前,我仰望着,心里猛然就踏实了。这样的场景多年以前时常出现在我的梦里。

  不知道为什么,梦中的大堤总是那么高,好像无法逾越的山峰,而我心里涌出的只有欣喜。因为我知道,只要翻过这道大堤,就能看到故乡,可以回到我的老屋了。

  而此时,我真实地走在大堤上,大堤远没有梦中那么高,甚至比我记忆中的大堤低矮了许多。这么多年了,很多东西都变了。而我,又有多少年没好好地来大堤这边看看了?

  跨过大堤,前面是一条宽阔的土路。一切都变样了!满眼都是野草,荆棘,小树,除了荒凉还是荒凉。也许是我太久没来这里,无法适应它的巨变;也许是我太恋旧,无法挣脱它的宿命,脑海里不可遏制地浮现出从前长满庄稼的田野……

  走着走着,走在大堤下面这条通往小河的路上,仿佛一脚踏进了岁月的河流中,关于童年,少年,青春的记忆,汹涌着向我扑来……

  是地质发生了改变,还是因为我的错觉,这条路似乎变短了,很快我就走到了路的尽头,一条河流横亘在了我的面前,这,就是故乡的小河。

  河边堆着从河里挖出的像山一样高的黄沙,河岸几乎没有了,四周呈现坍塌的状态,东一个缺口,西一个缺口。河床似乎升高了,比河岸上的土地矮不了多少。

  小河的样貌已然发生了巨变。

  从前的河岸高高的,有点陡峭,岸坡上长满了各种各样丰盛的野草。站在高高的河岸俯瞰,河水幽深而又清洌,犹如闲云孤鹤,在故乡西边的这方土地上静静地流淌,淌过我们快乐的童年,纯真的少年,懵懂忧伤的青春……

  我们在河边捡来田螺,用细绳穿成圆环状,用来玩“踢房子”的游戏。河水不深的时候,我们卷起裤腿淌入水中,踩在细沙与光滑的鹅卵石上,享受着河水沁骨的清凉与轻柔的抚摸。

  常常遥望着河对岸那个叫做丁家河的村庄遐想,那个我们从未走进去的别人的故乡,在绿树掩映下若隐若现的飞檐屋角,隐秘而又陌生,会不会是我们在课本上读过的世外桃源?那年河水快干涸了,我们淌过了小河,却没有人陪我去往丁家河。那个村庄,像个谜一样留在了我的心里。

  那年夏天接连不断的暴雨,河水疯涨,将岸上大片大片的田野一并吞没。河水漫到了大堤,大堤下面那片小树林只能看到浮出水面的树梢。河水暗黄而又浑浊,上面漂浮着各种垃圾,庄稼,还有西瓜。我站在大堤上,面对着苍茫的河水,遥望着丁家河的方向,那里怎么样了呢?是不是被淹了?他们搬走了吗?

  靠近河边有我家的一块田地,这块地里种过红薯,种过麦子,种过花生。有一年在那儿扯花生,带来的井水喝完了,实在渴得厉害,母亲让我去河边用玻璃瓶装水喝。河堤又高又陡,我小心翼翼地向下走去,生怕一不小心栽进河里。

  这河水真能喝吗?我有些犹豫。母亲很肯定地说,没事,能喝。用纱布包住瓶口,我喝了几口,有一丝淡淡的清甜。之后的好多天里,我却忍不住胡思乱想,河水里会不会有细小的虫卵喝到我的肚子里,会不会在肚子里繁殖长大?这件事困扰了我一段时间,直到自己慢慢忘记。

  此刻,我就站在河边,身旁的田野长满了乱草,早已分辨不出哪一块是我家的田地。但是,我分明又看见了母亲,正在那块地里忙碌的身影……当我弯腰将河水灌到玻璃瓶的那一刻,波光潋滟的河面下有细小光滑的鹅卵石。而那时,母亲就站在我身旁,健康而又充满活力。

  我抬头望向河的对岸,搜寻着那个叫做丁家河的村庄,那个绿树环绕的小村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栋栋漂亮的楼房,红瓦白墙,散发着浓郁的现代都市气息。它们离小河更近了,没有了树木的遮掩,目光所及,一览无遗。我失去了探究的欲望。

  天色渐暗,夕阳西沉,亮黄与橘红色交织的天空倒映在河水里,呈现出水天一色的疗阔与静美。无风,岸上的荒草静默着,四野一片沉寂。只有心底的诗行在反复吟唱:

  岁月,就像一条河

  左岸,是难以忘怀的记忆

  右岸,是无法把握的青春年华

  中间流淌的

  是年年岁岁淡淡的忧伤

  ……

【河滨长廊漫步散文赏析(精选6篇)】相关文章:

漫步于古典长廊作文04-01

漫步竹林散文02-07

漫步沅江边散文02-09

散文《蝶》赏析02-20

漫步古诗苑04-10

郁达夫散文《故都的秋》原文赏析11-27

漫步的同义词10-09

漫步秋日初二作文07-29

漫步书香园作文03-19

漫步春天高一作文0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