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政巷散文
邮政巷和我有着很长久的因缘。不过在我上中心小学(现在的红星路小学)的时候,这条幽静的小巷在我心里没留下什么影响。我不过就是跟着当时的同班同学田亚平到市委大院里给我养的那些蚕采桑叶,那个时候,大院的后面有两颗高大的桑树,我和他轮流像猴子似灵活的爬上去,采下的桑叶一人一半,树上那么多的桑泡果可以让我们大快朵颐,还可以装一些带回去给**吃,可是书包会被那些桑泡果染成紫色,会被老妈痛打一顿。那个时候,田亚平的爸爸是,我老爸从**被**以后在市政府办公室工作。**的时候,我才知道田亚平的爸爸就是把原来担任法院院长的我爸爸打倒的那场*争的组织者和领导者。
后来到了上世纪七十年代后期,因为老爸当上了工业局书记、交通局书记、政法委书记、副市长,我们就搬进了现在的市政府大院。上世纪八十年代,当时的市政府大门还是开在红星路,我们就得带着儿子穿过邮政巷到江边去看船,回来依然穿过那条小巷,走到原来的市委三会议室前面的时候,老婆松开了手,年幼的儿子就摇摇摆摆的开始自己走路了。现在邮政巷还在,那座记载了无数历史瞬间的会议室变成了停车场,只是那棵当年的樟树也还在,枝繁叶茂、长势喜人。
再后来,政府大门转了一个向,改到沿江大道上去了。于是经过邮政巷的机会就更多了:上班下班、乘车出行、走亲访友、一个人散步都会从那条小巷里穿过。来来往往觉得很平常,某一日想到应该写一篇文章纪念这条走过无数次的小巷的时候,才发现这条极为普通、毫不起眼的小巷承载了我大半的历史。春天的时候,经过这里到江边陪着儿子放风筝;夏天的.时候,穿过小巷的时候会有清凉的江风迎面拂来,秋天的时候,我们会走过小巷到江边看片片落叶,冬天的时候,小巷的路面铺了一层薄雪,踩在上面留下自己的脚印会感到心旷神怡。
再后来,我的小家搬离住了多年的政府大院,可是我依然经常会从邮政巷穿过。我得去看望自己的父母,尽做儿子的一份责任;我得去给老人祝寿,祝他们健康长寿;我得去和父母吃团年饭,从他们的手里接过压岁钱;我也得给老人买点东西,钱不是问题,心意才很重要。当然,我也不得不心情沉重地经过这条小巷,去向自己的母亲做最后的告别,那一瞬间,才撕心裂肺的感觉到,最爱我的那个人走了;我不得不肩负重任的越来越频繁的从那条小巷穿过,老爷子在医院里颐养天年,家里的那四个阳台上的花花草草还得经常去浇浇水。虽然对花卉管理一窍不通,可是每每看见有花朵绽放,还是会欣喜万分,那也是一种成功。
如果要到邮政巷去欣赏,最好是春暖花开、阳光灿烂的时节,很容易就碰见几个本地的、外地的,还有国外的摄友,带着单反相机,从巷头一直拍到巷尾,巷口"邮政巷"三个隶书字古朴隽永,小巷窄若一线,岁月流转,在石墙上留下了风化的印记:碧绿的爬山虎覆盖墙头,漫步在青砖路上,一种历史的厚重感扑面而来。无论是那座老邮局楼还是墙壁斑驳残破的围墙,都是摄友们极好的素材;儿童嬉戏、老人散步,都是这条小巷常有的风景。偶尔还会碰上影楼带来拍婚纱照的,路人就会驻足观看。摄影助手说一句道歉的话:"对不起,可以通过了。"回答也是彬彬有礼的:"没事,请继续。"谁都想多看看新郎倌的伟岸和新姑娘的妩媚。
如果要到邮政巷去怀旧,最好是雨季去,小雨不停地下着,整个宜昌城都笼罩在雨雾中,空气中就有了潮湿的味道,那些水珠就会从高高的屋檐下、围墙的藤蔓上嘀嘀哒哒地溅落在地上,就可以看见这条小巷曾经的繁华虽然早已散去,可是时间却被那被风雨弄得斑驳的墙皮包裹着藏在那些厚重的青石夹缝里面。藤萝蔓娑,掩映不住小巷清幽;风声雨声,正是发幽古之情的时候,就有了些剪不断、理还乱的愁绪,如果再出现一个穿着海派旗袍、撑一把小伞的女子,恍惚之间,就会走进陈逸飞的油画、戴望舒的雨巷。
一旦走进这条幽静的小巷,肯定就会忘却现代的浮躁、席卷的风尚,就可以从邮政巷两边的大青石墙面上感受到厚重的历史感,那些围墙高高的,因为年代已久已经有了风化的印迹,左边的墙缝里长着几棵野草,右边的高墙上趴着浓密的爬山虎;曾经是青石板路面的小巷现在已经被换上了地砖,走过去的时候会因为小巷的狭窄和幽静有了些回音,令人不由得又想起那些曾经从这里经过的身影,就不由得想起一位网友的话:有一些人活在记忆里,刻骨铭心;另一些人活在身边,却很遥远。默默的感受心里那份惆怅的时候,思念就像清风如影随行。我的感受是要想认识一个地方、了解一个地方,就和结识一个人一样,仅仅只是认识是远远不够的,至少应该了解,就和走过邮政巷一样,需要经常的、不懈的认真体会的。
【邮政巷散文】相关文章:
《雨巷》赏析06-08
《雨巷》教学反思12-09
《雨巷》教学实录10-12
《雨巷》教学设计范文12-10
人教版《雨巷》教学设计10-05
戴望舒《雨巷》名作赏析03-02
雨巷现代诗10-22
邮政职工先进事迹素材12-28
人教版必修1《雨巷》说课稿11-25
语文《雨巷》教案设计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