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震却金散文
杨震,东汉华阴(今属陕西省)人,字伯起。他出身名门,父亲因不愿出仕做官,便逃避隐匿,不知去向,致使从小就失去父亲,生活极为贫困。杨震从少年起就特别聪明好学,精通欧阳《尚书》(指西汉欧阳伯和创立的《今文尚书》的“欧阳学”),眼光透彻,知识广博。这个人在当时的知识界有广泛的好评,儒者们为他编了这么句话:“关西孔子杨伯起”,将他与圣人孔夫子相提并论,可见他的社会影响之巨大。他教了二十多年书,在这期间,州郡长官多次聘请他出山做官,他都没有应允。社会上有许多人为他惋惜,认为如果不趁着年轻时进入仕途,等年纪老了,想出来做官也迟了,而杨震不为所动,更安心热衷于他的教书生涯。
邓骘(东汉安帝时朝中大将军)听说了这件事,在了解这个人的大致情况后,为替朝廷招揽人才,再次召请他做官。当时杨震已经五十多岁了,先后历任刺史、太守、司徒、太尉等职。
有一次,他前往东莱郡上任,路过昌邑县,原先被他推荐的茂才王密,这时任昌邑县令。夜里,王密怀中揣着十斤金子前来拜会杨震,杨震说:“作为老朋友,我是了解你的,但你不了解我,这是怎么回事呢?”王密说:“大人对我有知遇之恩,我能不报答吗?”杨震说:“我是为国家推荐人才,这个恩不能记在我的头上。”王密误以为是他怕人知晓了毁了名节,说:“大人请放心,夜里没有人知道这件事。”杨震说:“天知道,地知道,我知道,你知道,怎么说没有人知道呢!”严词拒绝之,王密惭愧地出门离开了。
杨震在为官期间,奉公廉洁,子孙常常吃素菜,出门步行。老朋友中有人奉劝他应该为子孙置办点产业,杨震不肯,说:“让后代人说他们是清官的子孙,用这个‘产业’留给他们不也是很丰厚的'吗?”
纵观泱泱华夏的历史,各朝各代清官不断出现,廉洁拒贿的例子亦层出不穷,诸如此类“杨震却金”的史话似乎也没有什么特别之处。但笔者认为,在这个事情中,至少有两个亮点值得今人思考与学习。
其一:王密送金,认为“暮夜无知者”,杨震必受。岂料杨震曰“天知,地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者!”“抬头三尺有神灵”,杨震认为没有什么事人家不知道的,“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可当今的贪污的官员们,在接受一批一批的金钱与物质时,在与接踵而至的情妇寻欢作乐时,还真没有听说过有哪一位官员这么想过,至多是身陷囹圄之后,写一点迟到的“忏悔录”罢了,现代贪污的官员的胆量比起古人来,不知要大多少倍!
其二:因为他为官廉洁,家庭生活穷困拮据,更不会给子孙们带来实惠与好处。当有朋友提醒他要为后世留下产业时,杨震断然拒绝,说:“使后世称为清白吏子孙,以此遗之,不亦厚乎!”在杨震的眼里,“清官”的名声不正是一宗巨大无形的产业吗? 写到这里,我不禁想起2000年九届人大三次会议上,朱鎔基总理在答中外记者问时,曾面对世界各国记者深情地道出了心声:“我只希望在我卸任以后,全国人民能说一句,他是一个清官,不是贪污的官员,我就很满意了。如果他们再慷慨一点,说朱鎔基还是办了一点实事,我就谢天谢地了。”历史是多么惊人的相似,几近两千年前的杨震以“清官子孙”这个“无冕之衔”之产业留给后代;当代一心为民的总理,希望全国人民说他是一个清官,不是贪污的官员就心满意足了。由此足见,在浩如烟海的汉语文字库里,一个“清”字价值多少,是不能用金钱来衡量的,更是令贪污的官员们所无法理解的,正如在恶人的眼里,“良心”值几个钱一样,在贪污的官员的心里,“清”字又能价值几何?
【杨震却金散文】相关文章:
六年级语文上册《杨震暮夜却金》ppt07-01
六年级语文上《杨震暮夜却金》的教案设计01-25
却望礼泉旧帝陵散文12-14
红尘有泪爱却无悔散文欣赏04-29
《后汉书》卷五十四·杨震列传第四十四07-19
金桂中秋散文12-15
杨枝轻洒普散愁散文11-17
《周易》下经(震)06-14
却的造句09-25
却字的造句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