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行走健身,多说话健脑散文
记得2009年,我有幸跟随作家邵君礼、冯昱一同采访黄姚镇寿星李素华、刘奕有。今年七月,我趁着暑假闲暇,再次来到寿星刘奕有家。
我骑着摩托从巩桥新市场到新寨寿星刘奕有的家,不过二十分钟。2009年采访老人时,他还在地里除草挖地,家人叫他回家后,他休息一会儿,还为我们表演了一套年轻时练过的空拳。邵君礼以《亦文亦武老寿星——记长寿老人刘奕有》为题对他进行了记录、描述,对他习武健身、坚持劳作产生敬畏仰望。老人出生于1914年1月16日,今年正好一百岁。老人从小就没读过书,但他的记忆力特别好,又有听故事的爱好,这是他日后成为“文人”的前提条件。从6岁时起,刘奕有便成了一个在社会上“游荡”的人,市井街头、村头巷尾时常可见他的身影,他最爱做的事就是听别人说书,听别人讲故事。在津津有味地倾听中,他渐渐地忘记了饥饿,也慢慢记住了许多故事。就这样经年累月地积累,老人成了讲故事的行家里手。数十年来,他通过讲故事让自己获得了快乐,也给周围的人带去欢乐。久而久之,他便成了村里没有文化的“文人”。解放初期,村里没有电视,文化缺乏,因为有了老人绘声绘色的故事,儿童因他的故事充满了向往,疲惫的人们因为他的故事而快乐,村里一度呈现浓厚的文化氛围。
那天,老寿星还在家门前用客家话讲故事:“铜鼓岭上瑶壮男女青年翩翩起舞,天上神仙,经过黄姚,情不自禁下凡来观望,神仙马儿跑了,来到黄姚古镇南面,变成了天马山……”老人64岁的儿子刘可清笑着说:“他讲故事讲上瘾了,也不管你爱听不爱听,讲够一个钟才会停下来。”
刘奕有的手臂力特大,在新寨村许多人的记忆里,人们都说老人会武功。而老人自己则说,他没拜过师,没有师傅,事实上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练武,只是年轻的时候,利用每天早晚的时间,在村后的树林里举石碑、打空拳、踢树桩,也许是在长期的听故事中,深深地被故事里的'侠士风范所影响。于是,他做了与故事里的主人公同呼吸、共命运的事情,经常练习武功,帮助别人,把自己想象成故事里的某一个主人公。练习武功,也是从那个时候开始。
老人的儿子刘可清曾在本村当过村委的支书,有三子一女。他告诉我,本村有3个人超过90岁了。刘奕有老人原本是本镇凤律人,因为新寨的刘武和与李氏结婚没有孩子,就从本镇凤律村刘家过继了一个男孩做儿子为他养老送终。刘奕有过继到新寨后,视刘武和与李氏为亲生父母,孝顺有加。如今,老人已四代同堂了。老人的孝顺得到了回报和传递,他孝顺的美德留在家庭中每一个成员的心中。老人给我们讲故事的时候,他的儿媳陈冬英(今年59岁)盛了一碗绿豆粥给他,说:“先吃碗绿豆粥,故事等一下再讲了。”
老人于是慢慢地吃着甜甜的绿豆粥,不再说话。吃了一碗,再要一碗。呵呵,胃口蛮好的。
老人有三子一女,大儿子在1986年去世了,其他子女都健在。曾孙7人,最大11岁,最小2岁。老人的视力挺好的,虽然老人没进过学堂读过书,但他翻看日历,指着日历大大的字,告诉我们今天是新历几月几号,小小的字,农历是初几了。老人还自豪地对我们说:“多行走健身,多说话健脑。所以我每天都在村子里走走,给他们讲一些故事,孩子们都喜欢听。你看,我现在还能穿针引线呢!”
老人的三个孙子目前正在新建楼房,屋前摆满了装修用的瓷砖。老人还自豪地告诉我们:“我孙子投资了200万元,在广州开有工厂,在黄姚这里有运砖车、勾机,忙不过来,都请人做了。”他的儿子刘可清在一旁了呵呵呵地点点头说,是真的。从小听惯了老人讲故事的儿孙们,从小心中一定有自己的故事,因此有自己的创业勇气,并且努力去实践它。
“绿树林立,竹影叠舞,溪流轻歌,田野如画。”这是广西作家邵君礼笔下的昭平县黄姚镇新寨村风景写真。刘奕有只是一个普通的农民,可在他的身上,我看到了一个可以延年的“三维秘方”:通过讲故事构建自己的精神世界,通过练武和劳动强身健体,通过优美宜人的大自然环境修身养性,最终到达长寿的彼岸。
【多行走健身,多说话健脑散文】相关文章:
时间也多物,空间也多知散文11-27
描写多的成语04-10
《尚书》周书·多士06-19
多找回的钱03-07
多一份理解,多一份鼓励励志故事11-12
形容山多的成语01-14
波吕多洛斯01-19
唐多令宋词赏析05-10
形容人读书多的成语0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