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镜头铭记美散文
我不知道,在相机问世之前,人们是用什么方式来定格那些美好的画面,保存那些有价值的画面,并以此做为永久的记录。
以我浅薄的猜测,主要应该就是文字与绘画吧。文字能够传承一切文明,弘扬种种文化。自甲骨文开始,老祖先们就懂了把所有值得记录的人或事件,深深地刻在石头上、竹简上,以警示后人,以传承力量,期待那些被铭刻的人或事件能够成为人们心中的记忆。
文字毕竟是文字,少了一些色彩而有些苍白,少了一些画面而有些呆板。不像绘画,有生动传神的图案,有色彩缤纷的艳丽,有浓淡不一的轮廓,有惟妙惟肖的表情。这些,都足够生动地再现旧日场景,非常立体非常逼真。
可以说,绘画是心灵的镜头对某一特定的物事的锁定,是了不起的艺术形式。历史上的八骏图、清明上河图等等,之所以称为国宝,就是因为一幅画面蕴含了大量的珍贵的历史与文化,是不可多得的国之档案。
然而,绘画是高雅高端精致的艺术,没有多少人能够修得正果,因之,那些修为正果的大师们其手中作品,就成了上乘之品、名家之品、宫藏之品。因为他们不仅仅让历史重现,更让人们感受了美,感受了艺术的魅力。
如果说,绘画是用一种蜗牛速度来绘制美,那么,相机,就是用刹那间的光速来定格美。
据查,德国徕卡相机最初问世于1913年,是世界上最早的35mm照相机。相机的问世,无可质疑,是文明的进步,推动了文明的发展。多少珍贵的历史画面进入相机的镜头,瞬间定格;多少生活的美好场景进入相机的镜头,永远珍藏;多少锦绣的青山绿水进入相机的镜头,刹那走近;多少感动的人物与事件进入相机的镜头,温暖岁月。
自从知道生活中有相机这么个物件(那应该还是很小的时侯吧),它就像神一样坐在我心灵的塔上,是我梦里的向往。在那个物质贫乏的年代,别说是相机,就是一款新文具一本课外书,都要掂量了再掂量才敢开口向父母要,几元钱一件的新衣服就是一种奢侈品,只有在逢年换季的时侯才会有。所以相机,一直像神一样睡在我心里的最深处,从来没有想过可以去唤醒它。
后来自己工作了,挣钱了,想到家里还有更需要用钱的地方,阴差阳错,终是一次又一次地放弃在自己看来有些自私的想法。但对于相机,依然莫明其妙地钟情,虽然不能如愿,也在心底维系着那个梦。多么想,用手中镜头,轻轻一按,就定格了风中小草的狂乱。多么想,偷偷地从背后,定格住妈妈因负重而弯曲的背影。多么想,悄悄地按动快门,定格一家人团聚时的笑容。还想,侧身把雨中一朵小花洁净的样子保存。
2011年十月,弟弟从大洋彼岸回来为父亲贺寿,送给我两款礼物:一款单反的尼康相机,一款原产地苹果4S手机。相机是意料中的礼物,之前透露过消息。手机是意料外礼物,因此是个惊喜。
我并不知道,那是当时史上最先进的手机,也不知道当时的国内市场还没有上市。当我去手机店贴膜时,才从推售小姐的惊讶与羡慕的眼光中感觉出这款手机的高端,从她们的窃窃私语猜测到它的珍贵。其实它的珍贵与否,高端与否,我都不怎么在意,但我在意弟弟给我手机时,说它有很多优越性,特别是拍照功能,说它相素高,画质美,比一般的普通的相机拍出来的画面清晰,品质优美。
一下子有了专业的相机,还有这样能拍照的手机,多年的梦醒了,渐行渐近于我的生活,真是可以想拍就拍了。日常的生活中,不可能相机随时不离身,这样大的物件,确实随身带着不太方便。但手机就不一样了,手机本来就是随身携带物,小巧轻便,走到哪里带到哪里。
自从有了这款手机,真的为我的生活带来了很多美好的感受。书上说,经常拍照可以改变心情,改变态度。我觉得这话一点不假。因为不管是拍风景还是拍自我,都需要好心情。也只有在好心情的情况下,身边一切景观才美丽。而每当我想要拍下那些风景时,会觉得它们有着平常时候我看不见的美丽,或是说我平常没有发现的美丽。而当我进入镜头时,我会尽量让笑容更轻松,让四肢更舒展,让身心更自由。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感觉自己与周边景物融为一体,才能拍出美丽的自己。因为,每一个人都愿意拍照时留下自己最美丽的一面。
每每散步时,游山时,玩水时,我都会自然而然地拿出手机来,拍下我想要拍的每一个镜头。他嘲笑我的不可理喻、爱臭美。我不理他,我行我素,就是臭美,怎么啦,犯着谁了?
岁月跑得那么快,怎么追都追不上。所有美好的画面都不是恒久存在的,只有用镜头,才可以锁定这些美。我要用手中镜头,锁定所有美好画面。我要用手中镜头,铭记岁月每一程。
在我看来,平民化的拍照就是记录生活的点点滴滴。可以是风景,也可以是人物,还可以是人物与风景的和谐。认识的,不认识的,我爱的,爱我的,如果我把他们拍得很美,很有意境,那么,做为拍照的我来说,就会感到充实与幸福,有小小的成就感。
虽然这些都是身边极为熟悉极为熟悉的场景,可每一次亲近,就有每一次的发现。我喜欢蓝天白云下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喜欢这草木间的一花一叶,一虫一鸟。喜欢这山水间的轻风流云,自在凡人。我要用我的视角,留住这花草这山水这人。有句话说,摄影家的能耐是把日常生活中稍纵即逝的平凡事物转化为不朽的视觉图像。我不是什么摄影家,只是喜欢拍照而已,就是想用光影留住美好的事物,用心发现身边的美丽。
那一年,侄女刚刚接近五岁,平素里每每出门,都喜欢带着她玩。一次去游山,正是栀子花开时节,看到农家附近好多好多的栀子花树,结满了大大小小的花蕾,哪肯放过这机会。栀子花一直是心中的所爱,那份淡雅与清香,已经种植于我的情感里,看到那一树一树的洁白花朵,身心都跟着沁香了。就想要与栀子花合影,他抽着烟,不肯为我拍照。看到我镜头中的小丫头,灵机一动,就对丫头说:来,姑姑教你拍照,你拍我,我拍你,多好。如今的小孩子,多机灵的小鬼啊!何况现在拍照程序如此简单,几秒钟的时间,小小人儿就学会了。
自那以后,不仅我为丫头拍了无数的片片,锁住了她一张张天真活泼的笑容,留下了她顽皮游戏的很多画面,记录了她的成长,她也为我拍了好多好多的片片。我们走一路拍一路,哪怕只是在家,闲得无聊时,也会把家中的各个角落当成一处景观,拍下不同心情的画面,留下四季的快乐。
一次次的游玩拍照,小丫头已经对拍照很有兴趣,还会使用我的尼康了。有时,她会主动问我要手机,边走边拍,嘴里还说着什么“逆光,效果不好,看不清楚,我要换个角度什么的”。那小模小样,有板有眼。
拍一程后,我会说,我看看你的杰作,怎么样?然后告诉她哪张效果好,好在哪里。哪张有问题,该怎么注意。小人儿很有悟性,总是一点就通。我想,这对于她的成长,她的审美,会是一种潜移默化的。
其实,不是有多臭美,只是喜欢而已。就像喜欢这些平平仄仄的文字,只是一种不同的表达方式而已。语言有语言的优势,镜头有镜头的优势,呈现的都是我想要的美,都是我想铭记的岁月。
美从来就不是抽象的,美与真联系在一起,没有真就没有美。真的东西不都是美的,但是真是美的基础。美与善也是联系在一起的,而好的摄影作品总是真、善、美三者的结合。没有真和善的作品,也没有美可言。没有了美,摄影作品就失去了艺术感染力。孩子的心灵最是又真又善又纯又美,他/她们看世界的眼光,一定有着别样的善良与美好,我就想以这样潜移默化的方式,给予孩子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成长。
看时光飞逝,岁月轮回,四季更跌。生命中有太多太多值得留在记忆中的东西,然,记忆是有限的,记忆有时需要一个着陆点。而这些不管是文字下的铺陈还是镜头中的锁定,都是一个着陆点,不管过去多少年,只要我们轻轻打开,旧日时光里所有的感动也好,温暖也好,甚至怒容也罢,都会画面一样重新排列在我们眼前,像一卷电影胶带,轻轻地随着时光音乐,一点一点地展开,这该是多么有意义的一幕放映。
一堆乱石中的一株翠绿,那样的抢眼,那样的盎然,你怎么可以不心动?杂草中的一簇小花,那样的娇艳,那样的明媚,你怎么可以不柔软?花丛中的一尾蝴蝶,美丽的翅膀,翩翩的舞姿,你怎么可以不感动?孩子灿烂的笑脸,夸张的表情,委曲的模样,你怎么可以无动于衷?
快快拿起手中的镜头吧,留下这一幕幕的美好。你的每一次行动,都会成为岁月里的感动。你的每一次行动,都会成为日后的温暖。你的.每一次行动,都是对美好的铭记。
那些风中的穿行,那些雨中的漫步,那些阳光下的奔跑,都是不可重复的画面。唯有镜头,可以锁定。一张又一张的画面,是千千阙歌,是款款心语。不仅见证了你的岁月,也会传承到孩子们的手中,成为他们经典的记忆。
拍下来的照片,有很多我会用一小段文字诠释、备注,就像网上大萌子与萌爸的相片,一程一程的记录。拍照,已经不再是一个梦。晒照片,是当下很多小年轻们的热衷。大萌子的那组镜头,不知感动了多少人,也不知有多少人在后悔,没有留下一些珍贵的时光镜头。
我并不热衷晒图,我只想,把所有平凡的温暖及美好,浓缩成画面。在渐行渐远的岁月里,留下最初的感动,待经年以后,当我苍苍白发,再也无力到处走动时,当我想念某一程岁月时,我可以在阳光下,与孩子们一起,翻开相册,一张一张看过去,而嘴角,有了年轻时的明媚笑意,掌心有了活力在奔走。
我知道,我顶多就是一个喜欢自恋的人,拍不出惊艳的作品,更拍不出具有历史意义的作品。我只是自娱自乐,做不到像摄影师那样用镜头,利用光影的变幻,以独特的视角与审美,呈现世界的大美,呈现世界的精彩,呈现世界的感动,带给人们不一样的的视觉盛宴,甚至推动社会的发展。
我只是一个平凡的人,甚至有些庸俗的人,做着自己喜欢的事,拍摄不了销骨蚀魂的作品。那有什么关系呢?我用平凡的镜头,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铭记生活中的美好,已经足够。而且我发现,在我不断拍摄的过程中,很多平凡的景观,一旦入了镜头,就有了眼睛以外的美,有了灵魂上的温暖,这或许,该是镜头里最有意义的事了。
【用镜头铭记美散文】相关文章:
秋日之美散文12-05
简约之美散文11-07
真实的美和善良的美散文11-11
用成人之美造句09-18
春光美,永恒的散文欣赏11-13
用成人之美怎么造句01-13
夜因为想你变得如此美散文11-19
谢谢您的美散文欣赏11-11
忧伤,也是一种美散文05-02
追逐你所看不见的美散文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