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夜独酌散文
酒是中国人发明的,喝了几千年,还形成了酒文化。也许是因为生活在普普通通的人群里,见了很多喝酒的人,但是没有感受到酒文化。酒文化这个词虽然在很幼小的时候,就走进了我的头脑,但是条件反射的就是在书上看到的李白的故事和他的诗。知道他喜欢一个人喝酒,喝完就能写出别人比不了的好诗。年稍长,知道诗圣杜甫说他“斗酒诗百篇”。后来读他的诗,知道了很多关于酒的,记忆最深刻的是那首《月下独酌》,觉得“花间一壶酒”很美,一个成年人提了一壶酒在花丛里自己喝,是很好玩的事。单凭这个就知道这个人一定有一颗童心,否则不会玩类似我们小孩的把戏,一定不会要求孩子们做什么都规规矩矩的,遵守礼仪章法,也不会禁止孩子们去做心里觉得很美好,虽然无害但是有些不合乎规矩的事。
知道了一个人喝酒,叫独酌。理所当然的认为能独酌的人也都应该是李白这样的文化人,酒文化就是这样独自一人喝了酒,能写出诗文的事情。
所能见到的喝酒场面,绝大多数是多人的,怎么也得三两个,鲜有一个人喝酒的。喝酒的场面很热闹,大家在一起争争吵吵,你劝我让,有喝了哭的,有喝了笑了,还有喝了大喊大叫的……总之,是没有能喝完酒就做出诗文的,所以头脑里从来没有把它们与酒文化联系起来。
所能见到一个人喝酒的,只有祖父。
祖父喜欢喝酒而且热情好客,家里来了客人,一定想方设法留下喝酒,边喝边聊,说一下他年轻时的事,有他亲身经历的,也有别人的。我被那精彩的内容吸引,就静静地在一边认真的听着,有的客人也许误以为我是贪恋,桌子上的“美味”,就用筷子夹了他认为好吃的东西给我。我懒得说活也懒得动弹,不耐烦地摆摆手拒绝了。他们往往感到好奇,因为在那个凭票证供应的年代,物质是匮乏的,一般的孩子会欣喜若狂的。这时候,祖父就会照例夸奖我有出息,与别的不一样。实际是因为我在家里被宠的地位和优越的条件,在加之对好吃的不怎么感兴趣。心里很是嗔怪他们打断了我听的兴致。
之后,他们继续说着聊着,我也继续听着。往往到了最后,客人们醉倒了,有的被扶走了,有的躺在炕上睡着了。这时候,祖父独自把自己的酒喝完,看着他们摇摇头,然后,对看他们发笑的我说:就“记着,长大喝酒,能喝多少就喝多少,不要像他们这样。”我常常问祖父:为什么让他们少喝点,一直劝他们喝。祖父说,东道主得劝客人喝酒,他喝到量的时候,只能不劝酒了,也不能说别喝了,那样就失礼了,人家也会不高兴的。再次告诫我,出门喝酒不能失态,喝多少酒一定得自己把握,别人只能劝你喝。不能轻易劝你别喝了。接着就叹一口气,说“这是大家的规矩啊,不好也改不了啊!”
平时,晚饭前,祖父都要烫上一小瓷壶酒(这酒无论春夏秋冬都要烫,说这样不伤人)。吃饭时候,别人吃饭,他就自己饮酒。喝了酒话就多了起来,古往今来,包罗万象。故事传说,人物器物的由来趣事……看到什么想到什么就说什么,天马行空自由自在。人多的时候,兴致就高,话说得就多。祖父喝完酒,看看大家都吃完饭离席而去,只有我还在他身边听他讲,就伸出手,摸摸我的头,离席给我讲故事,讲的最多的就是蒲松龄和他的聊斋里的故事。
长大后,我看了聊斋的原文和很多译本,但是觉得都没有祖父讲的生动,更没有那种亲切。
祖父虽然独自喝了酒能讲好听的故事,还能吟诵诗,但是那诗是别人的,至多是曾祖父的作品。没有自己的诗文,我认为算是自己喝酒不能叫独酌。
后来,知道了一个人喝酒都是独酌。李白能诗是独酌,祖父不能诗文,也是独酌。
透过花间的一壶酒,知道了李白“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的艺术绝唱和那份渴望与人对饮的花间的乃至人生的孤独;回忆祖父的话语,懂得了他从战斗离去的那份怨恨和无奈。
独酌对于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感受:有人会以此写诗赋文;有人会慷慨激昂,激发战斗的勇气;有人会痛哭流涕,自哀自怜……但那都是内心的独白,感情的.真实表露。
我长大成人,步入社会后,最重大的事情是开始喝酒。第一次喝酒是刚毕业去一个同学家玩,那个同学的父亲好喝酒也好客,热情招待我们,说我们离开学校就是大人了,应该学会喝酒。在我们犹豫的时候,早已经偷偷喝过酒的同学就开始自豪的卖弄了,青春年少的不服输,让我们都端起来酒杯,喝了起来。有的醉倒了,有的失态了。我只是感觉脸有些熱,没有什么事,知道自己的酒量不是很差。虽然喝酒的感觉不好,人家说象喝的是药,但是喜欢那个气氛。人好像卸了一层无形的铠甲,平时遮掩的东西暴露了出来,每个人的特点个性也愈发明显了。
此后,就与酒结下了不解之缘。经历了各式各样的酒场,大型的、小型,社交的,庆典的,朋友相聚的,人情往来的……无场面有大有小,人数有多有少,唯独没有独酌的时候。也许是这个年龄不喜欢独酌,也许是现代生活的酒场过多,喝怕了,对酒避之唯恐不及,还想什么自斟自饮啊!
我的酒量不算大也不算小,每次喝酒也能应付下来。始终没有喝醉过,不是比别人能喝,是自己能把握得住,别人不能喝了不劝更不逼,自己不想喝了也不怕别人的“威逼利诱”,不知道是否因为祖父的告诫,在头脑里暗暗得起了作用。不醉就得承担“扶得醉人归”的责任。
大的场面热闹,让使人兴奋欢快,暂时忘却了人世间的忧愁烦恼;一两个谈得来的朋友,细斟慢饮,说说心里话,喝多少酒完全凭自己的感觉和心情,不争不让,是一种身体和心灵的放松。一个人喝酒好像就不能算是真正的喝酒了,好像只有贪酒者孤独者或是为了养生的老年人,才会自斟自饮。
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流行一句话:一个人不喝酒,两个人不赌钱。就更成了喝酒怎么也得找一个人陪伴的理由。
时间久了,独酌这个词和事似乎被淡忘了。
一次小风波过后,心情不是很好,挈妇将雏吃火锅,孩子喝饮料两个大人喝点酒。三个人边吃边说笑,心情不知不觉中好了起来。凉凉的啤酒加上热辣的菜,感觉也不错,就又来了一拼啤酒。这时,只剩我自斟自饮了,一个人在静静地的屋子里。慢慢吃着喝着,思绪却在飞驰,仿佛超越了身边的红尘琐事,走的很远很远。
白袍黑帽的李白在鲜花丛里,一手提壶,一手对月亮举起酒杯……
白发白须的祖父,把小瓷壶温热的酒倒进瓷盅里……
我忽然想到这就是独酌,这就是独酌的妙处!
【静夜独酌散文】相关文章:
月下独酌现代诗03-14
李白《月下独酌》古诗鉴赏08-04
静夜750字04-06
静夜思唐诗06-25
我们独酌黄昏文学现代诗01-14
初三语文优秀教案-月下独酌09-12
《静夜思》教学实录12-25
《静夜思》教学反思12-24
《静夜思》古诗鉴赏06-16
人教版《静夜思》教学设计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