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陕情节散文
我是陕西人。
在提到“我”的时候,方言叫“锷”,发音是靠舌根后的,意思是:我们。这得注意了,我是在讲述陕西人的共通性。
陕西八大怪之一,就是饮食上“油泼辣子能当菜”。菜油泼辣面,调到面条里面,三口两口吸完,那是不在话下的。而且一天不吃面条不行,十天半个月不吃米饭、不见荤腥都行。
吃面条还带喝面汤的,也许是因为陕西地处干旱区,历来缺水,便把下面水看得如此金贵。而我陕西人自有说道:“吃面喝汤,帮助消化,增加营养。”可不,常喝面汤的人面色红润,精力充沛,至少不肠堵胃疼。
陕西人爱唱秦腔,男女老少几乎都会,也不管台上那些名角的生旦净末丑怎样唱,只要一高兴,一起兴,就会在茶余饭后,做工之暇吼上几嗓子。什么《三滴血》、《周仁回府》、《王宝钏》,或者《梁秋燕》等等。有时候,还会把身边的人给串进戏里,闹得人家面红耳赤,也不在乎,只图个高兴,只图个耍笑。
陕西人的韧性,就如同祖祖辈辈耕地用的老黄牛,抗多少拉多少,毫不含糊。在这种品质方面,是中国农民的典范。老黄牛从古用到今,是老农们的最好帮手,由于山高路陡沟深,现代化的机械总不能完全代替原始的耕种方式。于是老农们会调侃地说:“我的`牛,比儿子都靠得住!”可见其在乡亲们心目中的地位之高。
但陕西人有一个会脾气,就是生蹭冷倔,一个词就是“耿直”,说一不二,毫不含糊。谁要耍花样,搞手段,我是最看不惯的,就会发脾气,处事喜欢直来直去,不会拐弯抹角。那么,我也时常因此吃亏;但也有人赞许,觉得我老实本分,是个好人。
陕西资源贫瘠,古语说:“江南才子,北方将,陕西肚里葬皇上。”如果你到陕西来,瞧见眼前千年未动的帝王陵冢,你会感慨陕西人的忠厚老实巴。秦铸汉瓦,陵墓雕刻,等等历史遗存,你会感受到我陕西人的勤劳质朴的美德、创造非凡的智慧。
陕西人也是顾大局,爱祖国的。据说当年抗击日本帝国主义、印度边界战场与老山前线的反击战中,当对方提到“陕西楞娃”的时候,都会吓得尿裤子,不敢应战了。我陕西人又把那些不晓世故,一味蛮干的人,叫“生生”,“二杆子”,很不赞赏的。但或许是地域原因,这种人在我这里特别多,不像南方人那么油滑,据说笑着把人都给“哄得吃了!”
陕西人的好品质是,关心过天下大事。无论老幼,在一碰面都会谈些天下大势,谋划棋局。读报听广播看新闻,那都是家常便饭。几乎人人都对“三农政策”,“一号文件”了如指掌。
我陕西人恋家,或许因为八百里秦川适宜居住,无神天灾人祸。不像南方,水灾特多,洪涝连年不断,又是地震,又是兵匪,便会迟早挑个担担逃到这儿来。陕西人对外地人是不屑一顾的,称他们为“河南蛋”、“安徽蛋”、“山东棒”与“四川啾子”,言语间含着蔑视;谁会计较他们在这儿长久的安家落户,并在以后很短的时间内发家致富呢。陕西人不愿离开家,有句老话这样称“打死不离疙瘩庙”;近几年出外务工的人多了,情形有些改观,但据说,出外上当的多,钱撂完了,连个媳妇也没“骗”到。
陕陕西人爱喝酒,觉着喝白酒够劲,就是在炎夏也不喜欢喝啤酒,人们也拿逗酒疯子为时尚。这不在西安、咸阳、延安等地,醉驾屡禁不止,在电视上可以看到这些个人时常横卧街头,大大咧咧的样子。我当中,有人说:“抽烟就抽,咱不能叫宝鸡烟厂倒闭;喝酒喝,太白酒厂又没关门!”——看,一番歪理,也正说明了陕西人的某种个性。
人称西安是座“贼城”,倒有些怕;但想起了诸多古遗迹——明城墙,碑林,大雁塔,钟楼,兵马俑……又想去。又有人说,河南周口才害怕,是座“匪城”,听了叫人心惊肉跳的。实际上,哪里都有好人与坏人,心态摆正才行。要不然,唐僧怕妖精,都不敢到西天取经去了。
我陕西人是不在乎名利的,只知道下苦,方言读“下斧”,就是个“干”。崇尚的名言是,“功到自然成。”
陕西人从不迷信哪路神仙,庙院敢闯,坟地敢睡,从不信邪,只会指挥神仙小鬼为自己服务的。华山上的劈山救母,多么传奇,王宝钏的寒窑多么惊世。——我陕西的!
【老陕情节散文】相关文章:
绿的情节散文11-03
老妻散文11-06
故乡的老瓜瓢散文12-15
红颜易老世事难料散文11-13
《格列佛游记》主要情节03-01
《还陕述怀》唐诗鉴赏03-03
以年轻的心正视渐老的岁月散文04-29
中国诗歌中的悲秋情节05-23
《春日登陕州城楼》李世民唐诗原文及注释06-24
老栎树的梦0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