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洞散文
想起周云蓬《春歌》的旁白:“李白,做为一名秦朝时期的老共产党员,采访一下,你救汪伦时,是怎么想的?”
有人也很想采访一下我,做为一名资深树洞,在倾听那些不同心灵的不同隐秘时,是怎么想的?
一
有些故事,其实不想听到。
虽然不会被拖出去灭口,然而再看当事人,心情肯定不一样了。你知道他们的软弱或是悲伤。
还有的故事中的主人公,并不知道,你已经了解了他们的隐私。
他们不知不觉中,已经被自已人给交待出来了。
而我再面对他们,也仿佛并不知情的样子。
这个世界上的很多事情,分两面。明面上的,和不能放在明面上的。
就如同行走在街头的人们,有他们公众化的一面。也有他们隐秘的一面。
你可能想象不出,他们还会有其他的形象。也想象不出,他们都会有怎样的形为。
不过,那些疯狂、热烈、愚蠢、变态……所有那些词语,都可能用在某一个你身边貌似平静生活着的人身上。
如果你看到这么多,这么多……而又本着树洞的精神,要为倾诉者保密的话。或许这些片段,只能出现于笔下,用另一种形式,比如小说,曲折婉转表露你对某些世事沧桑的看法。
很多时候,其实并不需要我有什么看法。
我只是在听,就够了。
他们,也只是需要一个人,去了解。
惊世骇俗也好,平平淡淡也罢,那些情感上的冲击,那些曲折离奇的情节,那些激流暗涌的内心……其实,没有人能够完全独自承受。
他们都需要一束目光,去了解。或是抚慰。
如果能够达到抚慰的境界,自然是一种奢侈了。
二
有时,独自面对世事,难免彷徨。他们需要一个局外人,来理清某些纷乱思绪。来用客观冷静,来告诉他们何去何从。或是判断是非对错。
虽然,这些事情,我都不会做。
我不会帮他们理清什么。也不会告之何去何从。更不判断对错。
或许是因为,这世上本没有绝对意义上的对与错。
而何去何从,总需要自己去决定。
过了某一段时间,有些事情,自然会现出本来面目。就象投入石子的湖心,终会恢复平静。
然而,局外人的清醒和客观,是自然会保持的。
毕竟,当事人强烈的感受,那些轰轰烈烈的故事,可能在我听来,完全都是些重复的情节。
又想起《圣经》中那句话,日光之下,并无新事。
很多事都是很多人经历过的,正在经历的。
有时会听得疲倦,觉得乏味。
而有些时候,不等他们讲,都会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
在情感的经历上,很少会有人有独特性。
这个人为情所苦,可能无独有偶,我刚刚听过类似的问题。
和年龄和时代特征也有关。比如70年代人共有的压抑。和后来的种种变形、突破。因其压抑过,而格外激烈矛盾冲突。
然而,还要尊重每一个个体。毕竟来倾诉的,多是我的朋友。我总不能说:“你那点破事,其实根本不算什么,没啥好稀奇,别人也这样过……”
你要和当事人一样,觉得他的故事,是独一无二的。正困扰他的,是重要的事情。他正经历的,是珍贵的体验。
至少,要给他这种感觉。
那是一种应有的'尊重,也是体贴和关怀。
三
似乎这世上的每一个人,都在追逐一个“情”字。
所以有那么多人,明着,或暗着,为情所苦,为情所困。
大部分都是“暗”着。
因为都是凡人,都在生活,在工作,在养育儿女,在孝敬老人……还有很多人,在婚姻之中,有属于他们的合法的伴侣。或是有公开的恋人。
然而仍旧有诱惑和彷徨。有身不由已,心不由已的向往和渴望。
有此岸和彼岸的风景。
也许你们会奇怪,为什么我听完从不评判。
这固然是心理咨询的一个原则。另外,也是因为,我听得太多太多了。有太多太多人,在围城里,精神或身体出轨。
而他们的婚姻,或他们的恋情,有着各种问题。
当一只苹果的核开始腐烂时,里面的虫子,自然在逃离。
还有些人,仍旧维持着表面上的完整。没有听过他们的另一半的倾诉,不知道那些伴侣们,是否有所察觉。
这动荡的世间,动荡的情感,真正有几对是心在身在,完全忠诚的呢?
我并不怀疑情感,而是懂得了,这些缺憾,其实就是情感的一部分。
四
还是希望朋友们快乐。
而快乐,有时就与痛苦相伴。
就是埋藏在某些烦恼之中。
不知你们是否有时回头。回首来时路,或许会觉得,没有爱的困惑时,那些孤寂里,也是另外一种快乐吧?
“又有喜,又有愁,就是分不清欢笑悲忧。”
这句歌词,我引用过很多次。
送给那些某一时刻,曾把我当做树洞的人们。
无情无欲,固然是解脱和救赎。恐怕我们还是愿意去体会喜怒悲欢,五味陈杂。这些经历,是来过世间一场的纪念。是你最后终会失去的拥有。
【树洞散文】相关文章:
童话故事精选:树洞的故事12-11
傻瓜熊的魔法树洞的睡前故事05-02
挖树洞的小小的故事睡前故事03-18
行者散文11-19
期盼散文11-19
黎明散文11-18
山杏散文11-18
初恋散文11-18
水巷散文11-17
阳台散文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