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牙河散文
散文是一种抒发作者真情实感、写作方式灵活的记叙类文学体裁。下面跟着小编来看看子牙河散文吧!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子牙河散文 篇1
小区的附近有一条河,叫子牙河,是海河的上游。我时常到子牙河边散步。
我散步的时间大多在早晨。太阳还没有升起,河边显得空旷而寂静,我沿着河堤,从西河桥走向天河桥,堤边的野草和树木在晨风中微微摇曳。在没有风的日子里,河边的空气清新而又纯净。从天河桥返回时,太阳已经爬上半空,明亮的阳光照在脸上、身上,照在野草、树木上、河南岸高矮不等的建筑上,也照在子牙河的水面上。
子牙河总是十分平静,默默无语地躺在晨光里,从没见过波涛汹涌、惊涛骇浪的情景,即使有风,河水也只是起了一层浅浅的皱纹。有时会看见打渔的小船,船划得很慢,船尾留下一条长长的波纹,让我想起刘绍棠、丛维熙笔下的运河和大清河。
我曾经以为子牙河的水一定不会很深,但是,有一次看见了一个外来民工躺在河边的尸体,据说他想到水中游泳,只走了三五步,就命丧黄泉。
下雨天我很少去,被雨淋湿的滋味是不好受的,雨后的河堤上一些路段会很泥泞。有一次,早晨天阴着,我以为不会下雨还是出门了,我走的是西河桥到红旗桥一段,那里河堤上铺满了方砖,下雨也不要紧。雨真的下了起来,雨点打在树叶上,噼啪作响,打在水面上,河上泛起了一片片的涟漪。雨中的情景很美,野草、小树仿佛都在高兴地接受雨水的洗涤,空气也变得无比清新,而我,虽然撑着一把小伞,裤腿和鞋都被淋湿了。
我有时想,这条河为什么不叫海河,或者别的什么名字,而叫子牙河?这名字从何而来?难道这就是当年姜子牙垂钓的那条河流?西周的发祥地在陕西,周文王怎么会在这里遇见姜子牙呢?天津有个地方叫陈塘关,那里大概就是哪吒闹海的地方吧,两个地方怎么离得这样近呢?这些问题,我想不清楚,索性不再去想。反正我知道,这条河已流淌了几千年,甚至几万年,直到今天,它仍在哺育着两岸的人民。
子牙河散文 篇2
子牙河对我们来说并不陌生,至于河里面的水和船,却已经淡出了我们的视线。我出生在子牙河畔,不但怀念里面的水,更怀念那宽阔的水面上各色各样的船。
子牙河上的船分打鱼船、摆渡船、机动船三种。打鱼船就是老百姓用来维持生计的小木船,有三米多长,一米多宽,用桨划或者用竹篙撑。我表姐家的打鱼船是我最喜欢的,记得每天太阳还没出来,我们就来到河边,姐夫解开拴船的绳子,把准备装鱼的木桶放好,表姐坐在船头,我在船中间,姐夫的竹篙在大树上一点,小船就像一条小鱼划开水面向河对面游去,到了水深的地方,姐夫的竹篙就够不到河底了,于是改用木浆,小船慢了下来,表姐开始撒网。那时的鱼很多,表姐的网几乎没有空过,鱼有大有小,大的我的小手都抓不住,鱼在小船上蹦来蹦去,我们决不能乱动,我们三个人必须一条线站在中间,小船才不会翻,鱼也不会溜掉。那时,鱼是表姐家维持生活的唯一来源。
摆渡船也是子牙河上的一景,船上挤挤挨挨坐满乘客,船舷紧贴着水面,就像一片树叶上爬满了蚂蚁,艰难前行,随时都要翻掉的样子,可是摆渡船总是安全的。再大一点的摆渡可以把马拉的大车渡过河,船很大,有十几米长,比一间屋子还要宽。不管大小摆渡船一般都设在河面比较窄或者村庄比较集中的地方,记得那时子牙河上几乎没有桥,老百姓赶集上庙、走亲访友、最快捷的办法就是坐摆渡。
子牙河上最好的船就是机动船了,不知那时的机动船的动力是什么,反正它有冒烟的烟筒,走起来很快,主要用来运输物资。还有一种载人的机动船,我们习惯叫它“小火轮”。那时人们出远门坐这样的船,可以直达天津。价钱很贵,所以坐的人不是很多。我和外婆曾经坐它去过天津。当时我大概五六岁的.样子,对小火轮记忆犹新。
小火轮行驶起来十分平稳,比坐摆渡可是舒服多了。因为它是顺流而下,所以速度不慢,小火轮开起来烟筒就冒出烟来,突突突地响。小火轮也很可爱,有透明的玻璃窗,窗上挂着粉色的窗帘,木地板,很干净,船不大但是很宽敞。小火轮上的每一件东西都让我兴奋不已。尤其是坐在里面看两岸的景色,那是无法用语言来形容的。子牙河里的水清得能看到鱼,有时小火轮的后面会跟着成群的鱼,外婆说它们也想去天津——不知它们是否真得到了天津。那远去的村庄,在晨雾笼罩下像一幅幅水墨画,三三两两的农家,烟筒冒出袅袅炊烟,和谐安详。两面大堤上开满各色花朵,浓密的杂草和灌木把大堤盖得严严实实,一点也看不见泥土。再看那高高的白杨,树绿得耀眼,高大挺拔。小火轮突突突地前进,大杨树齐刷刷地向后倒去。小船经过的地方还会惊起好多叫不出名字的水鸟,抖动着翅膀掠过小船飞向远方。小船经过的河床有宽有窄,窄的地方小船要钻过浓密的芦苇丛,我不喜欢那些芦苇,好像要扑到玻璃窗上一样,其实芦苇离我们还很远。不知什么时候我被小火轮晃着了,一觉醒来就到了天津,天津什么样子我一点印象没有,但小火轮我可没忘,希望再多坐几次。可后来子牙河上没有了水,再后来陆地上有了汽车,有了高速路,有了火车,我就再也没有坐过小火轮。